#MM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9 фев 2025
- #MM #Weekly_pedia // 後生仔就唔識打倉頡 要靠拼音輸入法?1978年倉頡輸入法由台灣人設計誕生 加速中文電腦普及程度 曾協助倉頡研發者:最終大家會放棄鍵盤輸入,語音輸入才是主流
中文輸入法都可變成世代分歧,網上有不少人指出「00後唔識倉頡」、「倉頡、速成係老餅輸入法」等等的言論。但原來這種被稱為「老餅」的倉頡輸入法,奠定了中文字在電腦世界的地位。中文字曾經被認為無辦法轉變成電腦文字,因為常用字太多,根本無法像英語一般,只靠26個英文字母便能組合出不同字詞。
但是一位台灣人-朱邦復卻不是這樣想。他透過拼貼不同的中文字,從視覺上找出它們的共通點,最後訂定24個倉頡字母和難、重兩個字碼。這種輸入法最好的地方是重碼率十分低,令用家不用在螢幕上選字,以提高打字效率。
然而這套相傳是最快的輸入法,在近十多年,慢慢被新一代拋棄。不少人開始改用拼音方向的輸入法。而在不同華文世界中也有這個轉變,例如台灣開始改用注音、大陸改用普通話拼音、香港也有人開始使用粵語拼音。到底是甚麼原因令到不同華文世界的地方都轉變成拼音輸入法,這次我們找來不同專家來拆解這個問題﹗
策劃:麥景朗
攝影:許先煜 怪奇
剪接:怪奇
監製:林京賢
___
立即成為 MM Member 啦,每月只需 HKD 40 咋!傳送門:
/ @mm.millmilk
*建議使用電腦或手機瀏覽器登記,因為目前無法經 RUclips APP 登記成為付費會員
____
MM Website: www.mill-milk....
MM Instagram: / mm.millmilk
MM Facebook: / mm.millmilk
____
CHUCKY|@chuckyching
/ chuckyching
PHOEBE|@phoebe.unprofessional.journey
/ phoebe.unprofessional....
ELAINE|@elaine_wow
/ elaine_wow
京|@phaedruslam
/ phaedruslam
KAREN|@karen__yukiu
/ karen__yukiu
SAM|@midwin_
/ midwin_
阿朗|@mm_longgg
/ mm_longgg
NATALIE |@nataliewwong
/ nataliewwong
APPLE | @apple.hiufung
/ apple.hiufung
大家平時用乜輸入法㗎呢?我係用速成!
我都係
速成 💪🏻💪🏻
我都係用速成😂
用咁倉頡啦,感覺速成好慢呀🥹
細個打速成,打打下變咗倉頡
零零後的倉頡狗表示其實倉頡並不難學,當初是覺得速成要揀字太麻煩才轉學倉頡。只要學會速成,倉頡也很快上手。拆字的方式其實大同小異,可能比較難的是你要懂寫才能懂打,不像速成你對字有模糊的印象那能打出來。
倉頡真的好玩,我自己是直接學大新倉頡,沒學最原始版本。工作上自己編碼加詞,超舒服。
我同你一樣,係最初要諗之後都好順。
對打字速度冇極致要求 其實倉頡好夠用 係有時D字拆碼唔多合理 同埋唔同版本嘅倉頡拆碼有出入
我都係,最主要係電話揀字太麻煩
@@HeavenlyKen1215 勁啊 90後表示唔識編碼自己加字 倉頡世一!
15歲嘅我 可以好自豪咁講:我用倉頡打字😂
聰明!
叻!
熟用倉頡~的確比其他輸入法比較快🙌🏻🙌🏻因為我係用倉頡
醒
😂😂我比你大一歲,但我用速成熟,但倉頡就真係。。。。。。
80後,中四就因為屋企有個追夢開間漫畫社嘅老豆,我阿媽為咗幫佢做電腦排版,學識咗倉頡同埋一隻叫莎士比亞嘅Mac機排版software…
我為咗練倉頡,當年人人興抄歌詞,我係打歌詞,最熟個隻字嘅拆碼係「愛」字 - 月月心水。
當年要交呈分公開試嘅唐山大地震閱讀報告,我已經係成篇打,邊睇書邊開始draft份報告,之後再慢慢執返成篇D結構,不知幾爽寫落原稿紙幾多。
依家打字唔駛成日拆碼,已經係肌肉記憶。唔係出去做返D文書散工,我都知打倉頡都已經係恐龍... 第日呢個技能應該等同用算盤。
我係倉頡王,我自豪,所以個comment咁鬼長。
😆我係因為要同人icq先學,諗諗下已經好老了的感覺。。。回憶
@@edge8912020 ICQ 溝仔的確都係學倉頡嘅其中一個原因。。。青春。。。嗰陣屋企未有得上網仲要去姨丈屋企用56K (連線聲即出)
莎士比亞,經典呀,估唔到仲有人記得😂
我2000年出世, 我用普通話拼音
我90後打幾隻字都唔得,到依家都唔得。(除左日文、手寫外)🤣
我台灣人,學倉頡,當年學生時期去中文輸入檢定考,一分鐘117字。
三十多年過去到現在仍是用倉頡。
倉頡的好處是,若是看著一篇文章在打字,基本上速度會很快,因為不太需要去選字,而若是沒看著文章在打字,就需要對該字認識才可以打出來。
所以學倉頡的人一定會認得許多字😂
而且熟練的話,打到最後手指都記得哪個字要選字,像「已」「板」會不自覺按2
所以有一陣子微軟把輸入法改成常用字會更動到前面,就嫌棄難用上網找XP倉頡安裝😂
@@shengro7 對,所以我也是裝舊版倉頡🤣
微軟新倉頡反而難用。
台灣人的中文基本上比香港人好,學習中文打字會比較有優勢,香港很多人藉口自己執筆忘字,其實根本連該字都不懂 0:-)
很同意! 我是香港人, 我30年前學倉頡, 當時連英文打字都不懂, 我先學英文打字, 練到一分鐘60-70字, 跟着學倉頡, 當時的書本是教我們用英文字母去配對不同的字碼來方便記憶, 例如A像"日", D像一支木頭切了邊, 所以是"D", 因為當時我打英文字已經很快, 所以順理成章打中文都不會慢, 最快時可以一分鐘50-60字'(當然不夠你們台灣人快🤣) 還有一點更重要, 就是倉頡取碼要講求筆順, 如果不對的話, 很多字根本取不到碼, 其實是變相糾正我們不正當的寫字方法
我用開倉頡,凹凸識打但曱甴就唔識😂😂😂
倉頡真的不能消失,我到現在都還是很建議大家學倉頡
因為現在很多人都使用手機在輸入文字,而大部份都使用拼音輸入法比較多
導致現在很多人對文字的正確性都大大的有落差
學會倉頡真的比較會記住正確的文字怎麼寫
我使用倉頡也有快30年了,到現在還是都可以不用看鍵盤打字
不用看鍵盤打速成,因為我的機械鍵盤是沒有碼的,英文字都冇(笑)
倉頡正常知道果字結構才知點拆,要保護繁體字應該要學倉頡
拼音重字太多加唔識讀會打不到要倉頡加T5T9最好
@@MG-og6ql會倉頡的人,基本上都記住手指位置了
@@kawing1985 正確來說,簡繁都一樣,寫的順序都一樣
說到倉頡就想到一件趣事。
我(台灣人) 有一位香港網友大家聊的挺愉快的,後來有一次我們發現大家都要去泰國玩,所以就約在曼谷一個夜店門口見面....然後,我驚訝的發現:
見面了我還是得用倉頡輸入法和他說話!
因為他不會講普通話,我不會講廣東話,然後雙方英文都不是太好....
我就是這樣一個香港人,打字很好,卻不會說普通話,最後終於下定決心,花了兩年時間,終於可以跟台灣的朋友正常交流。
我(香港人)的經驗也差不多,初中的時候去日本旅遊,上到富士山預到兩位來自台灣的旅客,我當時不懂普通話,而他們又不懂廣東話,結果大家只能用簡單的英語溝通。自此,我同自己講,一定要努力學好普通話。
我係96年生,我地個年代係小學開始教倉頡同速成,兩種輸入法老師都會教,我毫不猶豫揀左速成😂到依家都仍然唔識打倉頡,但倉頡同速成永遠係咁多種輸入法最合常理,因為就如影片所講 依兩種輸入法係以字為基準去打出黎,而唔係好似拼音注音咁以音為基準,我地倉頡速成人忘字詞絕對比其他輸入法啲人為低,你下下都用音去打字肯定會成日唔記得隻字點寫
我係用倉頡打字,但係成日反而因為唔記得左隻字點寫,反而打唔出黎😂😂
@@dangerousf1960 係,倉頡用家會因為唔記得隻字點寫而唔識打出黎,反之拼音注音用法會因為唔識讀而打唔出黎😂各有利弊
我2000年出世, 我用普通話拼音
@@ssnn3219 你邊度人??如果係港澳人我絕對唔認同你
@@S88001j ngo yung yuet ping. gan boon ng wui yan wai ng sik duk yi da ng do goh ji chut lai. hai ng sik ping yam sin wui.
我用倉頡,一分鐘打120字左右。我不會讓秘書為我打文件。她們打得太慢。
倉頡可以眉打,打完不用番check。給秘書打要檢查,費時失事。
聽過有人講倉頡難學,但我覺得,你靜心下來,打一篇社論,打兩三篇,便能得心應手,打多幾次,就不會有問題。
倉頡還有一個好處,不用買的輸入法。
我係拆倉頡失敗,退而求其次用速成
唔洗返check 咁咪打錯咗囉
@@士雪 用倉頡還得記字型,如果會國語的話,拼音和注音都快多了,檢查方面也可以用AI或者auto correction
90後人,本身打開速成,常用字可以打得好快,但去到少打嘅字,自己揾字慢到一個點,就決心學返倉頡,慣咗之後打得快唔少,同埋執筆忘字無咁嚴重。
真心建議大家學倉頡,唔係想像中咁難㗎咋。
記性好速成可能仲快,如果選字係速成死症,咁碼多就係倉頡死症。
如果由香港人重新幫速成排序應該都好屈機下。平均3碼一字,最多4!
以前學倉頡只有一張A4紙,玩玩下隻跌字game就學識左,所以而家啲人可能見到本幾十頁嘅書嚇怕左啫😅
倉頡好多時真係要拆字,所以唔識寫,真係打唔到倉頡。
難同易因人而異,我覺得倉頡速成有兩個位令我好難學。一係邏輯唔夠嚴謹,二係字碼表冇sound value對於我嚟講好難入腦。
速成, 之後倉頡
因為電腦字庫排位一樣,
速成要選字,
所以轉用倉頡
現在手機更加排位不同
今集好有趣,小弟七十後,打倉頡速度快到無倫,甚至與口音同步。年輕時遇過最有趣的事情是,遇上很多年輕較細既同事/下屬,佢哋用其他輸入法打得勁慢,看到我的神級速度後,當堂個個😮,我當然保持一貫嚴肅及輕描淡寫,但呢種回報我覺得係Priceless😂
同路人! 已經可以打到一邊打字,跟住一邊另轉面同人講野.
係呀,我覺得倉頡仍然都係最快的輸入法,想當年我可以快到同人家在MSN吵架。隻手嘅動作係快過用腦諗的。自從有咗智能手機之後,倉頡用得少了。開電腦嗰陣用囉。我而家通常用語音輸入法。
其實無形中打字已經變成腦部跟手指訓練了
倉頡世一❤
倉頡不能亡🙏🏻
我係27年重度使用者💪🏻
我用咗有三十年。大家同一代人。
倉頡無專利,加免費
所以唔會淘汰啦
呢一代好快連字都唔識寫,所以唔用倉頡,然後下一代可能連廣東話都唔識。
我更擔心倉頡死,下一個係速成
直頭嫌速成慢
身為2000年後生的台灣人,我都用倉頡打字。每次看到別人用注音打字還要在那邊選字,就覺得自己學了倉頡輸入法真是划算。
主要是看你用哪個牌子的吧?像我用微軟內建的注音也常常打錯字。
用了那麼多年還是奇摩的注音輸入法好用,而且基本不會打錯字。到現在依然把安裝包保存起來,每次都固定安裝這個來用
你可以试试汉语拼音输入法更快哦@@EMERALD57430
@@EMERALD57430
拼音输入法更快哦
拼音输入法比注音输入法更快
1:45 在台灣,記得正統倉頡速度破120個字就已經是極限了,破200個字那記錄是改良版的大新倉頡,跟無蝦米一樣只要拆4碼,嘸蝦米最高也才破200個字,所以230真的很不簡單
也要謝謝朱邦復先生的付出,給大家免費使用,我才能在各個裝置上繼續使用倉頡,有些公司不許員工自行安裝付費輸入法,用嘸蝦米的員工都被迫改用注音,這狀況直到偽蝦米出現才解決吧
p.s.以前做打字員的時候有位同事每分鐘打80個字就可以跩的要命自詡老大了😅
我也使用無蝦米 無蝦米最大的好處是 練會後連英打字數都會增加 也順便學會日文打字...😂
嘸蝦米也是超強的輸入法,我高中時還特別花時間練習,一般拆字已經可以在70字上下,學會進階的快打之後更是上升到90字/分。
但嘸蝦米的優點也是缺點,和臺灣的語言文化連結太深,所以非臺灣人應該難以使用;加上取得要授權,要像倉頡那樣做為每台設備的預設輸入法大概是不可能了。
@@knownothing3346 真的很可惜 微軟當初想買下來,製作者不肯賣
@@knownothing3346 嘸蝦米的問題在於它需要營利,所以輸入法需要和說明書一起搭售,因此導致不能內建入各系統。
不然嘸蝦米真的是最強的。
我覺得拼音類輸入法的崛起,得益於演算法的進步。過去演算法不強的年代,中文由於同音字太多,拼音輸入法在挑字上面,需要浪費不少時間,所以用拆字輸入法的打字速度會比拼音類的輸入法快。
但是到了行動裝置的年代,一來,拆字輸入法,像倉頡最多要拆到5碼,二來,在沒有實體鍵盤的情況下,拆字需要花腦袋思考,不像有鍵盤的時候,手指頭可以不經由腦袋機械式輸出,於是打字速度就整個慢了下來,反而拼音輸入法比較直覺。而且由於演算法的進步,拼音輸入法可以把個人習慣的常用字放在最前面讓使用者挑選,用拼音輸入法在行動裝置上打字反而比較快,甚置眼睛不好、手指老按錯位置的人,還可以用語音輸入法就好,所以不常用電腦打字的族群,大概就懶得去學習上手難度較高的拆字輸入法了 🤔
倉頡有學習成本,再加上宜家鍵盤無倉頡碼,更加難學。
手機用倉頡,拆到第二碼就能看到字了,那原理是多拆字越少,其實更方便
我1981年生,學校統一教倉頡,練到幾乎打字不用思考,手指會自然按下去,到現在還是如此😂
太感動 原來咁多人對倉頡不離不棄
其實倉頡同埋速成先係最能保住中華文化的基礎。 你有冇發覺啲人成日執筆忘字嘅,其實好多都係用語音/拼音輸入法。 有人可能會話,將來可能唔會有人再用手寫字,但係甘樣做會變成中華文化有一部分會缺失左,比如書法。 所以,學好中文字,其實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維持呢,尤其是我地美麗嘅繁體字。
倉頡L表示 明知語音輸入係快靚正 但係都仲堅持緊打倉頡
因為好鍾意果種解碼方式 有時好難解果d如果解到都幾爽
原來最快係用 siri 輸入?
@@一拳醒神360 你認真信語音輸入係最快? 而且下下要開口講嘢先打到字, 你唔攰? 又覺得周圍環境一定適合你開口出聲?
語音輸入錯字不少。
語音我諗搭地鐵或酒樓都用唔倒,我覺得係殘廢餐....
倉頡比速成做多少少拆碼但就快好多 學倉頡既基本 就係先學速成先 等使用速成人士因重碼係咁揀字而大大拖慢速度就一定立定決心 做多少少就學到打倉頡
我以前用速成,後來因為iPhone只支援倉頡同筆畫,所以轉咗會去倉頡。
其實Apple版本嘅倉頡好好用
首先佢更新咗一啲字碼,配合大家嘅思維
例如麻,舊碼係「戈十金金」、新碼係「戈木木」。
喺Apple版本,入兩種碼都可以。
另外,唔同windows,apple版本可以邊入邊選字,對於一啲唔熟嘅字,可以入頭幾個碼再揀都得。所以使用嘅門檻都會低啲
原來有新碼呢樣嘢,一直都係打舊碼。
00後,當年為咗跑Online鬧交鬧過人(快過人)而學用速成,到我而家就快大學畢業我都仲用緊🤣🤣我相信有唔少人都係差唔多理由而去學打字。其實速成都可以好快,不過係日常用字會比較快(因為已經背到要㩒第幾個數字),如果好似片中要打啲唔常用(要撰)嘅話就應該倉頡快啲。
玩online game 同人嘈交真係8,90後當年學中文輸入法嘅最大動力😆
online game年代打字快就有話語權😂 我都係速成
我當年係嘈架速度上嘈唔過人先去學速成,但反而係因為覺得記數字位好煩轉用倉頡😂
一樣😆
笑死
小弟就是倉頡輸入法的死忠,由icq等開始練起,朋友用“快快樂樂學倉頡“。不過還是實戰和人係網 上吹水練最實際。還有,打倉頡快個鍵盤拍拍嚮俾人聽到好似好勁,自我感覺良好
當初都係想聽鍵盤聲去練中英文打字😂
正確,鍵盤嚮聲係必須的
好掛住快快樂樂學倉頡
之後出左5色學倉頡,任何人只要玩就會識唔洗背
MM呢個專題好好👍身為倉頡L唔敢認打得快,但起碼好享受拆碼過程,就算有字拆唔到變速成打都得,平時用手機whatapp都係用倉頡同人傾計。我都認同打倉頡的人d 字無咁容易唔記得。
倉頡。 當年大學畢業都未識打倉頡,直至返工幫老闆打幾十頁會議紀錄,由打足兩個工作天嘅速度逐漸加快到半天可完成。開始時每個字都要思考如何拆碼,所以打得非常慢,甚至有想過放棄,改用速成。但是思考過速成經常要選字,速度始終不及倉頡,所以最後都係咬緊牙關逼自己繼續拆碼。 日子有功,一個星期已經學曉,並且已經打得非常熟練。
語音輸入法,的而且確很方便和快捷,但它有三個不可改變的缺點:
一、附近環境可能很嘈雜,從而影響收音設備出現錯別字。
二、在沒有隱蔽獨立的空間或公眾場所工作,你的語音便沒有私隱保障,甚至出現尷尬的情況!
三、若有口吃或先天咬字不清楚,語音輸入並不一定做到精準和快捷。
倉頡嘅好處係你唔識讀嘅字你都會識打,同埋愈多筆劃嘅字係愈易打,再加上普及程度高,去到邊都有倉頡(除左本身冇中文輸入),有鍵盤就打得,唔駛好九方咁冇number pad就坐左喺到,所以還是覺得倉頡最好,話老野先打倉頡嘅人係因為懶唔肯學啫…
正式黎講係唔想花時間學⋯⋯⋯
掌握到個技巧其實唔難
講開倉頡,我細個考試有條問題係倉頡的缺點,記得我答了係例如你的拆碼係:人弓火,但比返:人弓火係好難聯想到「你」。😊
當年學倉頡,學左3日就超越咗個阿 Sir😅
倉頡你只要知道所有拆字原則
(最難到人係連體字取碼、部份省略原則、包含省略原則)
再睇得明晒所有輔助字形
慢慢你就會明白打字可以有幾快,同埋根本唔駛望住你打咗乜,咁樣先係最快
當年我月薪,平均一日得100蚊。後來接左出版社的特別稿,我用午飯的時間20分鐘完成,賺左100蚊。當時用倉頡,真係幫到手。
以前send message(ICQ, MSN)多數係電腦度send, 自自然就係用keyboard最方便. 而家大部份人都係電話send. 手寫, 語音輸入反而方便D. 唔識打倉頡/速成都好合理. 以前岩岩開始係先學打英文, 跟住平日打 火星文(廣東輸入但唔轉中文). 跟住再練 倉頡, 識倉頡就等如識速成, 有時打唔到就轉番 廣東輸入 + 英譯. 打得多自然唔駛點解碼. 黎黎去去都係打開既字手指係自動的. 一分鐘閒閒地打幾十個字唔難. 專心打加平時有練開係可以打好快的.
我是80後台灣人,我打倉頡,不是因為它快,而是它跟注音可以互補。
倉頡需要知道字怎麼寫才打的出來,而注音需要知道字的「正確」讀音才能打,所以我倉頡為主,注音為輔。
打倉頡有時唔係淨係因為速度,錯字率低都係重點。
當年由速成轉倉頡先發覺自己原來好多中文字已經唔記得點寫。
係,其實淨打常用字嚟講,速成係比倉頡快,因為碼數少好多,不過要背隻字係邊,有可能記錯/打錯。倉頡打常用字雖然慢少少,但係打錯碼多數冇字出,錯字率比速成低好多。如果係手機打字倉頡優勝過速成成條街,打1-3個碼就會搵到常用字,速成想好似電腦打字咁記位都唔得,係真係要逐版搵字
打倉頡嘅問題就係會執筆忘字,唔記得咗個字係點嘅樣就打唔到
@@jackychau8317 都係,不過打開倉頡比起拼音冇咁多執筆忘字,每打一次隻字都係溫故而知新,比較少用嘅字先會忘記
@@ting9412 我經常遇到生字執筆忘打要靠T5和T9彌補
嗰個話倉頡好老嘅Haley ,嘴臉好討厭😠明明自己廢到每分鐘打得15個字,然後笑9打倉頡嘅人老。
倉頡好難被淘汰,因為無授權費,二來真係打字比俾拼音快。
現今 Mac、linux、Windows 三分天下,中文得拼音、速成及倉頡可以即刻設定即刻有得用。
連panasonic電視都用佢
我2000年出世, 我用普通話拼音
拼音本身有組詞系統,如果打書面語會快過倉頡。不過打人名地名口語就會慢啲
對唔住,我兩種都識打,拼音真係快啲。
都咩年代啦,仲要諗部電腦會唔會局限咗你打字😅 正常人都唔會一開部電腦就咁用啦,都要set返同download返啱自己嘅style嘅軟件。你呢個諗法完全唔成立。
再者,講打字速度,現今一定係語音輸入最快,尤其係越用越耐之後啲字會常用,佢唔使諗好耐就出到俾你啱嘅字,講緊係幾秒鐘就完成成段幾十字嘢,就好似我宜家打緊嘅呢段咁,一分鐘都唔使就已經講哂出嚟,標點符號佢都同我俾埋。
許多會學倉頡的人主要是看中「免選字,少控制一排數字鍵」的優勢.但前題是「字要熟或是看稿打」,不會唸也沒關係。但隨著各輪入法自動選字的機制越來越純熟.別說是上個世紀發明的倉頡,甚至是許多「輸入法」,都漸漸快被「語音輸入」給殲滅了...未來的變化速度會更加快速.許多東西真的會像「火柴、光碟、碳鋅電池、名片簿...」一個一個都成為只剩圖片的歷史記憶。
語音輸入真的很方便,特別在做服務業的時候,要回覆WhatsApp或者即時聊天等客戶服務工作,用語音輸入會比用鍵盤輸入更來得快。更有效率!
但我覺得語音輸入好可怕🤣🤣
社恐的我要我在旁邊有人的情況下突然講話用語音輸入我不能接受wwwww(個人問題
I still have matches and business card box at home.
用倉頡最好的優點是:不太會忘記字怎麼寫。
現在一堆小朋友只會說,不會寫了。
我 95 年出世,17 歲嘅時候靠揼咗部手寫板逼自己學打倉頡,但我學倉頡除咗都係因為快之外,我可以好順暢打到廣東話嘅所有字,另外過咗十幾年冇乜用筆寫字都唔會「執筆忘字」,多得倉頡嘅拆碼保留咗唔少漢字嘅部件。係呀,仲唔好忘記如果有一啲字你唔識得讀嘅話,所有拼音輸入法/語音輸入法都會企咗喺度 (慢慢估隻字點讀)。
認同。
我喺一位有68歲的長者倉頡喺三十年喺職業訓練局學的,d 倉頡部首到現我都無忘記還用緊。😅😅
反過來說,你忘了字怎寫,但會讀
以前倉頡只需要望住篇文,不用望個mon和keyboard搵字,所以是當時最快的輸入法。
但經過咁多代的「改進」,依家可輸入的字多了,但要望mon揀字的次數亦多了,效率大減。
倉頡
中學畢業後就學識,最快係1分鐘140字,之後用於工作,喺電視台打字幕
我(台灣人)學電腦 (Apple II+) 的時候倉頡是唯一選擇., 除非不想輸入中文不然也只能學他.
後來做 Programmer 後發現倉頡有一個優勢: 因為僅使用 A-Z 鍵區而不用其他數字及符號, 所以寫程式時幾乎不用切換輸入法., 效率高許多.
話又說回來, 如果當年有拼音可以用的話我應該是不會學倉頡的, 畢竟拼音幾乎不用學., 而我學倉頡就花了一個星期.
从學電腦 (Apple II+)起經歷第一代倉頡,到倚天转第三代,现在微软已经到了第六代了。 我工作從來用不上中文, 現在打繁體字多靠速成, 速成找不到可以轉日文微軟幫助, 简体用拼音,手機社交通訊App 以手寫简体字為主, 但選繁體字送出。
試問一星期佔你人生的幾分之幾?
@@GigaChadL337 算了一下,大概 3000~4000 分之一吧。
现在用拼音输入中文 绝对比输入英文来的快。由于加入每个人的输入习惯,最终就会变成‘’xzypysrzwjdbsrywldk‘’就能打出这段‘’现在用拼音输入中文 绝对比输入英文来的快‘’。而英文同样的意思你要这样打‘’Typing in Chinese using Pinyin is definitely faster than typing in English.‘’ 由于拼音的智能化,使得中文输入法几乎变成世界上最快的输入文字方式。
我打倉頡變好變快是,去打線上遊戲開始的,因為要和線上玩家即時聊天和溝通
忠實粵拼用家,打字隨時快過身邊用緊倉頡嘅人。
好耐之前都畀過小學教倉頡同埋速成,但學咗成個月仍然係要靠五色highlight部件先知係打個字碼,對住唔喺24個字碼裏面嘅部件我仍然係會唔識屬邊樣。大個咗就更加冇時間再學過,短期時間成本問題實在好難說服後生嗰班。當然用得粵拼之前都會用過普拼,但話香港人始終對普通話+國語有同字異音嘅衝擊,冇咩需要都會由拼音轉走。
唯一仲勉強記得嘅係「我」嘅速成,去到依家都仲未明白點解個撇係屬「竹」、個點係屬「戈」。除非全部部件都印晒喺個鍵盤上高(in which依家開始有廠商連為中文圈嘅用戶去度身訂造呢啲附加字碼都冇諗過,高質素多少少嘅鍵盤直情係愈見愈少),如果唔係比起拆字;要撇低一啲讀音同埋形狀唔相同嘅字碼、去記返起自己想講咩,呢個問題會比較大。
多媒體比以前嘅地位高咗好多,睇吓WhatsApp支援咗語音信息之後普及得好快。況且入門、溝通用、甚或一啲本應係用書面語交流嘅環境最大嘅焦點都係喺口頭;拆字記字型同埋執筆記筆劃相輔相成,唔記得是但一樣都會忘字忘詞,呢個時候自然會轉咗手寫、別字、英文讀音、甚至英文意譯(呢樣要追隨到英文喺近代嘅普及根本冇得反駁)。甚或有可能認爲呢種溝通模式會更approachable,覺得中文太惡。
演算法帶嚟聯想字直情係令粵拼嘅打字速度幾何級數上升,用之前Google嘅廣東話拼音鍵盤(依家嘅GBoard似乎退步咗少少)係可以一串一串、甚至乎一行一行字咁,準確打到晒啲日常生活用字出嚟,呢個係同人哋打日文打得勁快手嗰隻係差唔多程度。但最緊要嘅係佢對於打鍵盤/手機成日打錯第二粒掣嘅寬限度亦都好高(呢個都係iOS未去到嘅境界嚟),上手快打字嗌交仲快。
當然都係睇粵拼之後會唔會由羅馬拼音演變成其他字碼。雖則佢承傳到常用鍵盤反覆輪流輸入元音(a e i o u)、輔音(其它英文字母)嘅特點,但畢竟佢其中一個改善空間就係喺「gw」「kw」「ng」呢類複輔音,有可能粵拼會打得比依家仲快多兩三成,真係變咗做語音輸入之後嘅第一後備......
Jyut ping jung gaa here😂😂😂
我都係粵拼用家😂
我好肯定咁講,香港會用普通話拼音+粵拼
台灣會用注音/漢語拼音
因為學習時間=0
倉頡速成已經慢慢被淘汰了!
我都係用
手機:google gboard廣東話拼音粵拼方案
電腦:小狼毫粵拼
我從上世紀當學生時就開始使用倉頡,現它雖會被看成大叔大嬸輸入法,但時間一直在跑, 未來還會有新的輸入法出現, 現年輕人愛用的輸入法一樣會變成大叔大嬸等級. 所以不管大叔不大叔, 只要有效率的輸入法就是好的輸入法,會一直流傳.
我現遇到的困難是以往習慣了在電腦上不需看鍵盤就可輕鬆打倉頡, 但現在在手機上看著螢幕鍵盤卻要花好多腦力想著如何拆字.
子謙太好了,我好感動呀,保住倉頡輸入法嘅地位😭
00後表示而家仲用咁倉頡打字🥹
好野黎
原來仲未絕種,要搵古跡辦保育了
已經好少用倉頡 用開速成 因為拆碼覺得好麻煩
@@virgojack4133 主要係感覺速成仲要選字好慢🥲
到高中就唔用了,打字慢,仲考識字
中學電腦老師,平時聽的最多ge係:阿sir,我唔識打中文字阿
而家大部分中學ge 電腦堂都唔會教中文輸入法
學生平時係屋企都係用語音
一返到學校就唔識打中文(因為學校唔可以用電話亦唔會提供咪比佢地)
其實一d都唔健康
我成日同佢地講點都要學識一種中文輸入法(語音除外)
因為你無理由出黎社會做野同老細講可唔可以比支咪我
又或者係一個好靜ge office環境你係咁係度用語音輸入文字嘈住其他同事
同過無數上司反映過可否加入中文輸入法課程
得到ge回覆都係話:佢地小學有教架啦!中學變有咁多時間教呢d野......
所以唯有寄語佢地自己學啦=。=
原來而家小學就會教中文輸入法?!
@@SusanKoyuki 08年左右我4年級,嗰陣小學電腦堂就教緊倉頡。不過最後我好多同學都係用速成或其他,我係少數精通倉頡嘅😂
我第一份暑期工喺出版社做,佢地需要一個倉頡字庫。我用嘅小字典有6000字,因為每個字要打一次,跟住個字碼有要打一次。我打左萬幾個倉頡字,之後就學識咗。最快只能一分鐘打70字,30年後都仍可打40多字。好認同倉頡有助減少執筆忘字嘅機會,其實係有額外的好處。
現在才知倉頡字碼的普及全賴朱教授的無私付出,對他致真心敬佩及感謝🎉
倉頡出現果時電腦未普及,倉頡偏偏要不停練習,死記硬背才能學識,所以學校教倉頡係完全不切實際。九方正常人用15分鐘便可以學識,但衰在要比錢買,買完又不是永遠能用。
學倉頡嘅過程係好痛苦,但master 咗倉頡之後,其實真係一望個字就會知個碼係點拆。
反而我有時用倉頡打字打太快,部電腦/手機load唔切,就會send咗"竹手戈" 呢啲倉頡碼出去
我都係,睇到字(常用字),手就識打,唔駛諗
仲可以打標點
我2000年出世, 我用普通話拼音
認同打倉頡真係會打太快,會唔小心打咗個碼就SEND出去!(終於明白自己點解成日打錯字同打左碼就SEND了,哈)
倉頡最大問題係佢有好幾代
最常見係三代同五代
但有啲字拆碼唔互通
結果就令到啲以前用開舊拆碼既人喺五代上用唔到
打字就會變得慢左好多
如果要keep住多人用
最起碼要相容返舊版本拆碼
折碼唔通?我又無乜感覺喎,肯定倉頡最方便,部部新機一埋位就打字,完全無難度。
其實倉頡上手唔難,我新手上路,隨便練一星期就打到八九成字。
@@DurcDurc 攞個簡單例子
遲同兔呢兩個三代同五代都係唔同拆法
(卜尸 卜/水 手) & (弓日竹戈/弓山戈)
然後windows個預設只支持其中一個
但手機就會兩個都支持
所以當手機轉返去電腦打
習慣就會是但打左一個
然後最討厭係windows裝第三方輸入法成日會喺某啲情況下用唔到(咩metro唔支持之類)
所以又唔可以只裝坊間啲同時支持三代+五代既輸入法,一定要留返佢預設個垃圾做備用
速成都係相同情況
搞個新速成出黎,原意係好,d排位都確實make sense d
舊版好多常用字俾人擺到好後,撳幾下spacebar先揀到
但佢唔明白打速成快既人係靠條件反射,郁左個位就等於廢左人武功
結果成班人都係搵返舊速成黎裝(我都係XD)
而且語言係會進化,不同時代都會出現唔同常用字,唔通隔十幾年又郁一次咩~ 不切實際
倉頡 好用呀, 我最初是速成使用者, 去到大學期間在1-2週內轉用倉頡, 要轉型並不難, 轉了之後愛上了倉頡, 亦都好彩當年轉型用了倉頡, 如今對我工作幾有幫助~
倉頡嘅好處係識得個拆字原則後,只要你知或睇到個字係點樣,你就會識打,而唔需要識讀,就算你唔記得個倉頡碼點打,你都可以打速成碼(因為速成係倉頡嘅下放版);不過到依家,我基本手機就用速成,電腦成用番倉頡,因為手機啲掣太細😅
我手機用筆畫因為無咗個鍵盤無晒手感就唔識打倉頡,我已經唔太記得點拆,但一掂倒個鍵盤好自然就識打,唔知有無人好似我咁呢😂
@@gatestar4461 我個情況偏向似你哥種,不過我用速成,唔係筆劃😅
我反而手機打倉頡會快好多,打1-3個碼(唔洗打曬全部),就可以搵到絕大部分常用字,不過手機的確係細,有時都會掂錯隔離個碼,不過手機有樣嘢好,打錯碼有時會自動同你糾正錯字。好似頭先我打[字],打錯左[大弓木],一樣可以搵到我想要嘅字
試下擰轉打橫打?
我反而手機打倉頡會快😂
80後, 習慣打速成, 覺得一D都唔會慢得過倉頡喎. 雖然我都好佩服D識打倉頡既朋友, 我自己覺得好難XD
不過同出一源, OK 既.
我見大家都係打機練得一身好武功, 我都唔例外.
以前打online game打台服, 你試下打英文.....唔使旨意有人理你~XD
所以都係一手控制技能+物品鍵(9+10+10+10 有第2第3排), 右手mouse, 練得好快~ 速成左個速成
最後, 我接受唔到人地打白字.....搞到香港人好多文盲咁.....可以手誤,但唔好打白字...好難頂
打多D速成倉頡,真係唔會打咁多白字...
速成同語音有個相同嘅死位,就係一換機就會打得超慢🙄
選字嗰陣啲字一去左唔同位就出事
以前做倉務文員學過一隻輸入法叫做三角輸入法。係用數字鍵盤輸入,同九方唔同,你要先記熟個表入面嘅部首,而佢係兩個數字打出一個部首,一個字最少要用六個數字打出。
可能用慣數字鍵單手輸入,好多年之後出現嘅九方輸入簡直係我佳音。於是乎用到而家😅
我也是用倉頡打字的,初學者需要每天練習一小時,大約兩三個星期,便學會了;我的兒子是用速成的,他認為倉頡難學;現在的年青人,沒有恆心去學習用倉頡打字。用倉頡打字真的令用家不用在螢幕上選字,打字效率非常高。😊
我從速成學倉頡,只自學了一小時就懂了,其中半小時看倉頡字典。那時17歳。不會打的字可以用*代替中間,邊打邊學就好
推薦大家用 RIME 個速成輸入法,佢可以速成同倉頡同時打,而且速成可以連打,唔使擔心重碼要成日揀字。
譬如話如果想打「你好」,可以直接㩒「人火女木」。如果淨係想打「你」,可以直接㩒「人弓木」。唔使揀字,好方便。
手機Google果個都得
手機用Microsoft SwiftKey 都得
請問你係廣東人嗎?
(我用RIME朙月拼音
真心覺得RIME是個鮮為人知的好東西,有點可惜
它開放原始碼 首先可以信任它不會偷看你輸入什麼,還有可以從字典刪除不小心打錯的詞
其實學倉頡最大好處係會記得隻字點寫,令到執筆忘字嘅機會減少。
最簡單一個問題,當你看到一個不認識的字時不會知道他怎麼讀,又如何拼?但倉頡速成只要你懂拆字邏輯就可以照樣打出來
還有一種輸入法是手寫輸入法啊!連倉頡的學習成本都不用。
一樣的意思是,當你記得怎麼讀,但忘記字長什麼樣子,倉頡就打不出來了。
@@林小航-k5j 問題就係要你唔好唔記得,
我學頡沒很久也同時學別的,最後覺得倉頡合用,就只用倉頡,當時很普通,很多人會,轉眼會打倉頡被人當神人,才發現倉頡不知何時被講的很難,也很多人沒學就放棄了。學倉頡的好處是任何漢字都打的出來,沒在用看不懂不知讀音的簡體字粵語字日製漢字,只要字在我面前就可以分解打出來,且只要有26字英文鍵盤不必數字鍵就可以用倉頡。以前有廠商出倉頡連想輸入法,只要輸入倉頡一串常用詞的首碼就會出現整串詞,大大加快輸入時間,後來不知何故都不見了,而windows內建倉頡也越來越爛。
使用倉頡的好處是報告可以打很快,錯字率也少很多。但我必須使用其它輔助輸入法,去對應難拆字如「飛」「凸凹」等。
而且倉頡拆字,還有不同拆字版本,也對我這從DOS 倚天時代,開始使用的人造成一些困擾。
所以我目前都是「倉頡」+「速成」+「手寫」互搭 (ps 倉頡大約可以獨立完成99.5%的輸入)
N年前學識倉頡時,仲會喺電腦玩個練倉頡遊戲,啲字由上面跌落嚟,要你拆碼,啲字會越跌越快,好好玩😅
倉頡好處:1. 唔識一個字點讀,你依然可以拆碼打到出嚟,例如龘。2. 拆碼算固定好記 合邏輯,我 竹手戈,點都好過速成 竹戈7 掛? 3. 識倉頡 = 識速成,但識咗用倉頡你就唔會再用速成。 4. 以前返工文書處理上,識倉頡感覺專業少少,不過這世代可能沒有了。
5. 拆碼打一個字要3~5碼,熟就快,唔熟可能速成仲快。
倉頡壞處:1. 難學易精,拆碼表要記,幾日內乜都背熟,要時間練習。2. 你唔得個字完整點寫,就打唔到出嚟。有時太模糊個字唔記得,唯有轉做速成打頭尾碼。
我背咗十年都背唔熟,而且邏輯嚟講同九方拼音比,倉頡只係一個笑話。。。
@@kogajima7635 會唔會十年都唔熟好笑d?
@@dashleong5512 有易學嘅嘢又做到同一個效果點解要花時間去用難上手嘅方法?而且個個人思維模式都唔同,倉頡啲字碼冇sound value,對我嚟講好難上腦。但我對音韻分析嘅細緻程度同埋對有sound value嘅嘢嘅記憶能力相信係至少高過average一兩個sd。所以拼音基本上係你俾幾個拼音嘅例子我,我舉一反三唔使背表都可以30分鐘學識。甚至冇例子我都可以base on我對英文同ipa嘅認識試出嚟。我唔覺得有咩人學倉頡快過我學拼音。
@@kogajima7635 問題喺香港英文無一定基礎既人係唔會識點拼音。 war tho shen gee ng sic ying mon dim hok ping yum。大陸人由細學國語會學埋ping ying,所以無問題,但香港人唔得。
@@orangeapple9800 你個例子同論點都幾矛盾。其實音韻好同英文好係兩回事,語文有好多面向。你個例子就證明咗音韻好嘅人唔識英文都可以學拼音學得上手。好多人英文好流利但係串字淨係識背,冇silent letter冇特例嘅字,例好contact同content都係要死背先分到點串。
而我只係想強調,字碼冇sound value對我學倉頡係好大嘅障礙。舉個例子:木嘅字碼喺我腦入面唔係字符,而係「寸走點」同「也走勾」呢兩個expression。基本上任何事物,我一係要將佢化做文字/語音,一係要有好明顯同直觀嘅關連(例:田對應框框)先記到入腦。冇sound value嘅字碼,我個腦會多一重coding and decoding,仲要喺腦入面摷返個字點寫(因為我組織思考都係用腦內音嘅方法),用倉頡嚟講,拆碼已經係第五六步嘅事。
有打開online game嘅90後無可能唔識打倉頡/速成 。 以前打筆劃果啲會比人笑
到要求用筆寫的時候, 他就會喊!
以前得書面語 嗰陣,其實 倉頡 就係創造字&記錄 奠定中文用字根基,而 粵語拼音&語音 幫普及 & 令其易上手,
令中文母語&非母語用家都可以為中文 更廣泛應用 令倉頡老祖宗 得以承繼&普及~
若冇其 根源前人種樹,後人根本冇得乘涼 & 百花齊放~
中文家族排名(地位 不等於 歧視榜,各有本職 要做)
1老爺奶奶:倉頡 造字
2 叔姨:速成 九方 等
3年輕人:粵拼 注音 拼音 等,有速度 但要執筆忘字
4懶人 雞肋:語音 :太受 收音/環境音/同音字/懶音 等影響,準確度 & 速度 都比唔上 拼音,
雖然好QL吵,但3到80歲都認識 & 識得用~
會倉頡的最大好處,是打姓名時超快的,因幾乎不用選字,可連續盲打不出錯。
平時傾下閒計用語音冇問題,工作既話完全不切實際
一來,冇可能全間公司d人全日係度口upup互相嘈住
而且打字可以連續打一兩粒鐘都okay,持續口upup一兩粒鐘會辛苦好多
二來,中文多字到根本冇可能個個字識讀
拆碼或筆劃類既輸入法就唔會有呢個障礙,只要睇到隻字就打得出黎
真係唔想學拆碼類既輸入法既話,至少要有枝手寫筆backup先穩陣
呢班人唔係做開普通office先會覺得語音係work😂,返工用語音遭住隔離實俾人鬧
倉頡還可以讓人記住字怎麼寫。雖然仍然會忘字但比拼音之類更讓人深刻。入門較難,但用習慣了很好用。
中文電腦要普及,輸入法一定要容易學,切合日常生活使用,唔需要硬記,喺呢幾方面倉頡都唔合格,被取替係遲早嘅問題。(而家用緊語音輸入)
拆字输入法(仓颉\五笔)是给“职业打字员" or "将领导/客户 的纸面文件录入电脑" 设计的:
不需会读文字,不需要理解文件,只要熟练拆字规则就能无脑将文件输入电脑。
拼音输入法因为是“发音转文字”,所以更适合创作\电脑文字聊天输入,因为人脑处理文字也是依靠大脑的语言的语音功能,把自己所想通过文字输出前,几乎即时先在脑内生成文字的语句,大部分人思考时也是脑内用自己母语在虚空中讲话\在虚空中自己和自己讲话。所以拼音输入法更贴近人脑思维的输出方式。
細個有學倉頡,但覺得好難,所以打速成;係去到用智能電話後,覺得打速成好難搵字,所以開始打倉頡
有好多鍵盤都有紀錄常用字,其實只係裝番個合適鍵盤嘅時間就可以唔駛用倉頡😆
不過你學得識都叻
速成手機會換位可以原諒,但電腦都會換位係反智。記哂d位你同我轉黎轉去😂
@@omee228 電腦內置有記憶選字咩🤔
@@galummu4666 新速成會,window10控制台default用新速成,平日set我用普通速成。
我學左速成學唔返倉頡啊...太依賴速成🤦♀
倉頡最強之處係可以盲打,幾乎唔洗望mon又打得快,打慣左隻手就會記得啲碼,反而要用口讀出來就要諗吓。
九方也可以不用望
要揀字的輸入法是不可能唔洗望,唔洗望只是因為打的是常用字
如果不是嘸蝦米要付費且不是內建,不然嘸蝦米也很方便。中文字很多同音字而且不一定每個人咬字都很清楚,語音輸入有時方便,但很難完全取代其他輸入法成為主流。注音/拼音輸入法遇到同音字多的時候就會找到沒完沒了,比如「意」這個音。倉頡可以用字形拼,但有個跟台灣注音一樣的缺點,就是需要購買中文鍵盤或是買來自己貼,除非記得很熟,一字不漏記得位置,否則只要換了一個只有英文字的鍵盤就會降速。
而嘸蝦米同樣是拼字,但它把拆出來的字形跟英文字做結合,最容易解釋的字比如「哈」被拆成「OAO」也就是「口亼口」。除非是生辟字,不然不需要數字鍵,只需要26個字母、空白鍵、「,」跟「.」就可以打字包含符號。如果真的不記得字怎麼寫,先打一個「'」再打同音字就會出現所有同音的字,或是先打「'」「;」再照注音輸入也可以。
嘸蝦米最大的缺點就是要付費且沒有內建。
我5天就30字了
倉頡,本人唔算打得快,正常文章一分鐘大約五十字左右,但一般日常工作,都好夠用!
注音輸入法有一個優點,就是注音符號可以不管順序全部同時按,例如打「松」,可以再"同一時間"按下「ㄙ」、「ㄨ」、「ㄥ」
像倉頡輸入法就需要注意按鍵的順序,所以必須"按完一個按鍵,才能按下一個按鍵",若不考慮選字時間,注音輸入法感覺會更快
但是如果善用"使用者造字功能",可以大幅減少選字時間,打專業術語很方便
我曾經異想天開用注音輸入法支援同時按下的優點加快輸入速度,這樣不就可以達到一秒一字了嗎?下場是鍵盤配置太不符合人體工學,手太酸了………
我電腦用倉頡,手機用注音,因為手機注音只要打第一個聲母就會就出現單字還是比較快,不過也因此不能改變順序
認真對待中文字嘅人係偏好學倉頡或者筆劃,用拼音或者語音輸入打字嘅人日常會好易唔記得啲字點寫
沒有提及 Windows 內建的大易、行列等輸入法,太可惜了…
還有「傳統倉頡」要打任何字(不論常用/不常用的)都超過80字/分鐘(錯誤率近0)才能算是初階的倉頡高手;
傳說「傳統倉頡」有人創下了160字/分鐘左右的記錄;
認識很多人說自己用倉頡打60字/分鐘以上,結果一篇文章只出現幾個不常用字,就下跌到也不知道有沒有40字/分鐘…
真正熟讀倉頡規則的人,是沒有任何一個中文字不懂快速拆解的。
非傳統倉頡,以往也有一些三碼倉頡、四碼倉頡(例如大新輸入法)等,大新倉頡也創下了230字/分鐘的記錄,可惜它是一個需要收費的輸入法;
如果以免費的單字輸入法來說,有官方記錄的話,行列輸入法的215.5字/分鐘算是最快的了;
速錄師這行業應該不適合港人,因為要熟識普通話拼音;而且還要使用專用的速錄機、一般來說專業場合才會使用到,要專門訓練才會使用,太冷門了;
很可惜,99.9% 的港人只懂得倉頡、速成、九方、粵拼等輸入法,很多不錯的輸入法也被忽視了…
最後,我認為在香港,語音輸入法並不會在10年內取代鍵盤輸入法,首先是粵語比較複雜,辨識率要去到接近100%有難度,其次,很多場合都不方便說話/不想被旁人聽到自己的對話內容,語音輸入法在這情況下無法取代鍵盤輸入法。
行列輸入法使用者 +1
我係2000年出世,台灣候生戈d已經冇人用倉頡,我依家係台灣讀書我同學話佢地阿爸阿媽先會用倉頡,但依家好多老人家係候生戈陣都轉曬用注音,所以我係台灣戈陣身邊既同學見到我打都覺得好神奇,我自己係好中意倉頡同速成呢個輸入法係好特別同有意義,每次打字都可以思考回憶呢個字,因為中意打字多過語音所以其實好少會執筆忘字。
小五嘅時候自己睇書學識咗倉頡
自此無論電腦平板手機都一定係打倉頡
無論其他輸入法有幾快有幾易學
唔使揀字先最緊要
衷心感謝朱邦復先生發明咗倉頡輸入法
其實倉頡可以某程度上快過語音,尤其熟咗(利申:零零後打倉頡)
倉頡不太難,只是很多人捨難取易 ,當初用速成轉倉頡,都好快上手
有5色倉頡一D都唔難
我係70後加拿大人,細過跟父母移民,有一日媽媽收到朋友一張卡,上面有電腦印出嚟嘅中文字。佢話:你睇吓x姨都識打中文,你唔學吓
當時書櫃上有一本倉頡輸入法教學,於是我今生打中文都係用倉頡同速成 (識倉頡就會識速成)
後來阿x姨 話: 哦,張卡上面d中文字係上網copy and paste的
哈哈 陰差陽錯下學左 我識啲外國大既朋友
佢哋有啲中文字都唔係太認到
有啲就用普通話拼音
真係未見過有人用倉頡
😂
Viola, you fell into the unintended trap set by the aunt. My children born in North America know too few Chinese characters.
@@taji7371 因為我移民來加的時間已經12歲了,而且喜歡看書寫作,所以中文比較好
90年代初出過一隻叫觀音輸入法, 係廣東音做第一碼, 之後加上首尾碼, 都幾好用, 不過要比錢自然唔會流行....
另外2000年到 九方輸入法公司係出左快碼輸入法, 方法係將英文字字型同中文字碼連結, 如Q定O字係口字既字碼, 聽說連外國人都識打中文字, 因為字型同英文字相近好好記, 不過因為有係要比錢買, 過得幾年都好少人再提...好彩九方後期好賣得, 若果唔係哩個公司要執了....
係以前年代, 入蘋果日報做打稿員, 基本要打到一分鐘一百個字先可以合格入職..
呢個係我自己嘅睇法:
拼音:
優:只要記得讀音同字嘅形狀就得
缺:唔記得讀音或者唔記得字體就出事
倉頡:
優:只需要記字體同拆字
缺:唔識拆字嘅用唔到(我)
所以我見到有人係用
手寫同語音(我爸)
倉頡/速成:識字唔識讀,有時候會唔記得你口講既字實際上係點寫
拼音輸入:唔識個字點讀就唔知點打
.......你呢個情況都幾特殊....似講緊一D外國人要打中文字GE情況先會咁..
@@pksealions 講係有D口講唔常用但打正式文件果陣要用既字眼
@@TaifatAssassins ,,,都應該好少果D 字WO...又或者果D字多數有代用字..唔一定要打正字, 不過可能工作情況會遇到..日常真係少
拼音好易會執筆忘字
我而家如果要打書面語都係會用倉頡(個腦唔會轉得咁快)
但係口語(多數電話上面打)就用粵拼,咁會跟到平時講嘢嘅語速
你好叻,我全部都用速成😂
粵拼友表示,的確係好快。好多倉頡友都問我點解咁快就係因為粵拼。
利申:想學倉頡,但好多字都唔識寫所以就玩粵拼。
@@PositiveMagnetLoA 如果粵拼有埋大陸拼音嘅『雙拼』設計,倉頡根本冇得鬥
@@PositiveMagnetLoA 應該話好明顯睇到你用緊粵拼定係倉頡去打字,倉頡對我嚟講最大關口都係幾啲碼喺邊粒掣到,暫時未去到好似打英文咁變咗肌肉記憶,但係粵拼問題就在於好多時都仲係要揀字,詞語輸入未夠成熟(雖然可以人手入字典方便自己)
@@thicktoast6842 有方法訓練
我用速成,但我個機械鍵盤係冇碼的,連英文字都冇。完全靠隻手同肌肉記憶記位
其實倉頡仲有個優勢 就係只字唔識讀都打到出黎 拼音撞到d生澀字就企左係到
我是70後,中學時學倉頡。現時打倉頡很流暢。倉頡是值得保留的,透過學倉頡拆字碼,可以讓人們了解繁體中文字的字型,能夠側面學習中文字既能憑字傳意又能憑字傳音韻的獨特性質。很難想像只靠拼音輸入中文字的人對每個中文字有多少理解?
我大馬,我用五筆。
曾經考慮學倉頡,由于當時沒人敎學(相信識的人不多),只能通過買書自學,但是一直看不明倉頡輸入的邏輯與拆字規則,亦很難熟釋鍵盤上的排位,除了死記成習慣,字符位是一個難關,變成很難完全掌握其技巧。
不久後,聽一個跟大陸有接觸的朋友說起五筆,稍微解釋了五筆的基本規則,一看就明,對中文拆字是最合理的方法。
只憑著一張字符排位圖片,不到一星期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用字。一些較難拆字的部份,參考多幾次五筆的字典,就明白如何記住拆字輸入。
是我學得最容易的輸入法,不需要專人上課學習。
但五筆仍不及拼音普及,小學學中文已經有敎中文拼音,所有人不需要學其他輸入法就識用拼音輸入。而且拼音輸入的字庫已經很完善,輸入並不會比其他輸入法遜色,所以就不需要特地去學就懂得輸入中文。
唯一缺點是,長期使用拼音,久了會忘字。很多時候識字但不會寫。
所以懂得用字形去輸入中文,算是一種強逼自己記住中文字的方法。不然久了,寫中文字就會消失,剩下只會看不會寫。
五筆規則:
鍵盤位分成五區。
第一排前五鍵為 “撇” 區,後五鍵為 “點” 區;
第二排前五鍵為 “橫” 區,後四鍵為 “豎” 區;
第三排左三鍵為特殊 ,後三鍵為 “折” 區。
你找張五筆鍵盤圖,打字時把字拆成四部份(四鍵一字),前三鍵根據順序,最後一鍵為最尾一筆(3+1),根據手寫順序就可以輸入。
詞的輸入,雙字:各取前兩鍵;多字:前面一字取一鍵(3鍵)+ 尾字尾鍵(3+1)
這樣簡單,打多幾次就學會了。只須看圖學打字,根本無須學習。
五笔门槛比拼音高的多
倉頡左幾十年,中學時比老師點左去參加倚天倉頡比賽,仲要係公開組,被避苦練個半月,但之後呢幾十年都受惠!
無記錯嘅話,當年冠軍係東方日報,一分鐘230字。
80後倉頡使用者🙋🏻♀️自從讀書學完倉頡之後就一直用到而家電話都係用倉頡。以前學覺得倉頡好難,成日打歌詞練字,中學時代電腦堂唯一覺得有用嘅就係學識倉頡。而家好少寫字,好多字都唔記得點寫,如果唔係用倉頡要拆字,應該一早變文盲了。
same here! 我仲要工作上絕大部分時間係用英文,如果唔係識倉頡,我真係會唔記得點寫中文字
我就用開筆劃輸入法,只要記得個字啲筆順又用到習慣晒,打字速度快到痴肺,夠晒簡單粗暴
係唔係sms嘅訓練!?
@@mm_288 以前用Nokia得十幾個掣點出手成文就係靠筆劃
@@AceLeung-YouAreSurvive 電話用筆劃,單手可盲按,容錯率高
@@ekchk即使我依家用15 pro max都淨係單手打筆劃
最方便又易入手 相信係筆劃
As a 90後…初中果陣的確教倉頡 但覺得打得太慢同太難學..所以轉左學速成 但高中開始出現左sony啲推機 果陣就學埋點用筆畫打字
至於啲人話速成慢 係因為佢地覺得要選字 但一個打左十幾年字既人黎講 其實一早就記得晒80%既字係擺係咩位 我自己一般黎講一分鐘大約65-80字左右 唔算好快但都唔會慢過倉頡
我用倉頡,好處是你不會唸的字也可以打出來
但相對的你會唸但不會寫的字就卡了
現在很多人打簡體字,但用倉頡就很難了
倉頡速成都識, 以前倉頡係比較快, 但當你少用左手寫字後 你係唔記得個字點寫 唔識點拆字
而家就淨用速成, 如果用慣字 一分鐘 100個中文字係基本操作, 因為速成係會有埋連貫詞去縮減打字時間
但如果係挑戰9:00 飆嚿窿撠曱凹凸 呢D字 我諗係用任何輸入法都唔會快得去邊
倉頡識拆就同一思路,相對會快過其他d嘅
倉頡一定會快di,如果拼音隨時要查讀音😂
應該咁講,用開倉頡反而好少唔記得字
要睇你打GE係常用字定係簡D不常用字...單純同人吹水GE常用字...速成倉頡誰快就難說..
夾D唔常用..就真係可以全拆GE倉頡會快過找...除非真係拆唔到HAHA
其實最好嘅情況仲係同時學識字型同字音兩種輸入法,咁喺碰到唔識唸嘅字可以用字型輸入,碰到唔識寫嘅字可以用字音輸入
依樣真,有時唔知隻字用速成點打我就會用粵拼打,都係唔識打嘅話先會去倉頡字典到用手寫或者語音睇下隻字點打😂
初學倉頡:拆碼好難
精通後:(拆碼前個字已經打左出來
好貼切既形容 我都係咁😂😂
然後問點解咁拆,係唔係通常都答唔到🤣🤣🤣總之係咁啦
識倉頡唔只可以輸入,重要係對中華文字有更深認識!
看來我也是老人了,我也是倉詰輸入法,早期輸入法沒有自動選字,倉詰的確在速度和正確率上有點優勢,但後面是嘸蝦米後來居上,但隨著科技進步後,很多輸入法都進化了很多,自選字啦,AI預判啦,其實後來我覺得各家應該都差不多了。但我也必須說,使用倉詰就是你要會寫那個字型,有很多時候都會一時忘記字怎麼寫的時候,就只能先切成注音了
啊Sa根本語音輸入之恥😂00后表示拼音+語音一齊用都不錯👍🏻
但係以前未有粵拼既時候,係用普通話拼音
而家想轉用粵拼覺得廣東話既聲韻有啲難
同埋語音輸入打枯榮,我會選擇配詞寫「枯萎光榮」之後再del
唔難啊,始終母語嘅話一定比非母語嘅易學
聽下嗰粵拼歌
網絡仲有一啲教學片
@@Gaswac有冇諗過可能佢用普通話先係母語
點會無人用倉頡呀?!我手機中文都係打倉頡
反而係而家多左人錄音/speech to text少左人打字就真😂
打倉頡仲快過對方用語音
speech to text係方便俾人睇, 最憎哂時間去聽
@@philipchak620 係街上好嘈或唔想其他人聽到GE情況.. 咪一樣用唔到語音=.=都唔關快定慢事..
語音係方便但真係有限場所~
手機係多左錄音功能,但我都一樣只會打字唔錄音。
超討厭語音,人哋send嘢比我係語音,其實真係會唔多想聽,有時係條街上面,咁啱冇帶耳機會唔知點算好,又唔想開擴音騷擾人。特別係重要嘢你想search番段嘢都好麻煩。而且係條街上面錄音會比人聽曬你講嘢,冇曬私隱。我亦唔太鍾意錄自己把聲比人聽,感覺好奇怪
九方之前其實同公司係有推出叫做快碼嘅輸入法,思路同倉頡一樣但係將英文字同數字圖像化成中文字筆劃拆字,標榜唔使用倉頡鍵盤同埋輸入速度比倉頡快,缺點係要用四十幾個鍵輸入(英文+數字鍵)。如果你冇聽過呢套輸入法……咁你都知道點解後來會推出思路相反嘅九方😂
學倉頡的人個醒係鐘意先苦後甜。辛苦一時,享受一世。
我速成轉倉頡, 真係快唔少, 用速成係打online game果時咩都唔識, 用頭尾就用到, 之後貪過癮玩倉頡, 其實都好易學, 基本都打到, 如果真係要做文員, 操下應該唔難, 唔操就會卡住D少用字或者好難拆碼果D字, 唔操果D字就好快唔記得, 熟字就拆咩碼呀, 手指都記得點郁, 打自己英文名都唔會走去串字啦, 一郁就出到咁~
新一代就語音最方便唔洗學, 拼音又係要學, 當然如果由打字學識普通話係幾好~九方,筆劃 果D就好似當年速成咁, 用到就算數既感覺~
以前用手寫板(老餅確認)
之後玩online game學左速成,然後入大學有教倉頡,由於有速成底學起黎好快亦都覺得好好用,一直用到而家。
雖然,部份時間用電話都會因為方便而用語音輸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