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道》MPA30大遷徙:温文相與他的自然田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7 ноя 2024
- 蝶翠谷屬於高屏溪上游,曾經是台灣重要鳥類棲地之一,翠谷內的環境提供了黃蝶幼蟲充分的食草及成長空間,也能供應成蟲及每個階段所需,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淡黃蝶出現在翠谷之間。十多年前,還是觀光客絡繹不絕的地方,但也一度因為山谷內種植高藥劑噴灑的果樹、上游養豬戶排放污水等人為環境的破壞,讓黃蝶失去蹤影,黃蝶翠谷成為歷史名詞。近二十年來,在美濃在地熱心人士以及推動友善環境耕作的小農,開始進到黃蝶翠谷裡復育生態,以最天然友善的方式,與黃蝶翠谷的生態共存。
温文相的老家廣林社區緊鄰黃蝶翠谷,家中有土地在森林裡,返鄉從農的他因為主張生態耕作,為了不讓他人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閒語,温文相透過愛鄉總幹事靜慧介紹,開始參與小農復耕的計劃,種芝麻、黑豆、彩色甜椒,花椒、酪梨等有別於傳統大規模單一經濟耕作的新型態作物,近一兩年也開始在黃蝶翠谷裡的土地種愛玉,他明白唯有透過自己的實踐,才有機會說服社區的居民們嘗試友善土地的耕作方法。「影響到水源、影響到整個生態環境、對我們永續經營來說,本來就不是一個有利的方向,所以說我透過友善的方式來耕作,就是希望能夠種出一片天,如果用了農藥或化學肥料,可能對於生長土壤等方面都會受到影響。」
不僅在作物的種類上有所調整,對付病蟲害環境,温文相也積極透過美濃愛鄉協進會的協助,找來有機農業專業的老師,學習培養光合菌、微生物菌等讓環境平衡的方式:「從事友善耕作這件事情不僅使我的工作方式變得簡單,只要自然環境維護了平衡,自然而然病蟲害也都沒有了,漸漸的我體會到人和土地之間的關係,盡量維持最簡單生活的樣貌,不要添加太多外來的東西。有適合的作物、有好的土,好的生態,就會有好的作物,這是我對工作的一個態度,越簡單越好,越自然越能維護它本來的生態樣貌。」樂觀積極、正能量滿滿的温文相如同擾動老社區的新活水;對他而言,回鄉之道就是回頭尋找生活的簡單純粹,建立土地和自然間的無為之為,走入鄰近家屋的里山生活,正是山始終在那裡的不變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