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是袁老师的粉丝,也非常同意袁老师的角度和方法。今天看到袁老师指导后辈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建议。略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我觉得对于人生的道路来说,我的想法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袁老师建议在孩子年轻时选择理科或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以便先安身立命(就是比较容易找一个较好的工作),然后等年龄大了,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例如学历史,袁老师不止一次说过,退休以后都可以看历史书,学历史。)我也是在中国上的中学和大学,学的文科。现在已经快到退休年龄了,生活在欧洲。我完全理解袁老师所建议的做法,也经历过袁老师所经历的中国的生活和工作。所以能理解他的逻辑。就是先求稳定,然后再求提高和发展。我的想法是,人生很短暂,花一辈子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所想做的事都不一定能满足自己。那么,仅用余力去做自己所喜欢的事,能做好吗?能让自己开心吗?人一辈子不容易。往往到最后会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胆大一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所喜欢的事情上。很多人怕选了文科,最后不好找工作,人生会比较辛苦。其实,即使选了理科,人生一样会辛苦。人生就没有容易的道路。那么,为什么还要委屈自己,在年轻时先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然后再等老了再做自己喜欢的事?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好吗?这样的话,也许是辛苦的。但是,起码不是自己给自己加了许多违心的工作,起码自己对得起自己。另外,假如真的选择了理科,到了年老之后,也不一定能再做自己喜欢的事(例如学习文史),因为会受到很多现实的约束,例如工作、家庭、精力等。这在经济学上称之为“道路依赖”,就是说当你选择了一条道路后,再想改为其他道路,很难,成本和代价很高。因此,为了对自己负责,我建议选专业,选大学,就按照自己喜欢去选,而把是否容易找工作放在第二位。Be bold, to live.这样才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幸福。不委屈自己。
袁老师您好 纠正您一下 英语属于德语语系来自于德语 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 英语是西日耳曼语的,原始德语到古英语,而西日耳曼语语言是日耳曼语系三个分支中最大的。English is a West Germanic language Proto-Germanic to Old English The West Germanic languages constitute the largest of the three branches of the Germanic family of languages
Mo Cuishle 你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英语的源流是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现在活动在不列颠群岛的主体民族也就是英格兰人,其实是5世纪到7世纪从今天丹麦南部和德国的西北等地移居过去的的盎格鲁人和萨克逊人的后代。所以英语、德语、荷兰语、以及北欧的语言其实都是由原始日耳曼语发展而来的,英语的基础词汇和德语很多都类似也是正常现象,但原始日耳曼语不是德语,所以你不能说英语词汇都是德语的。这就好像你听说过我长得随我爸、随我妈,但是你没听过谁跟你说我长得随我哥的吧。
袁老师的英语史说错了,英语属于西日耳曼语系,安格鲁人属于西迁的日尔曼人,很多生活类的日常词汇都是来自日耳曼语,官方系统词汇才是受到诺曼征服影像的法语词汇(法语属于罗曼语系,罗马/拉丁语)。贴两个词汇的词源学解释吧 day (n.) Old English dæg "period during which the sun is above the horizon," also "lifetime, definite time of existence," from Proto-Germanic *dages- "day" (source also of Old Saxon, Middle Dutch, Dutch dag, Old Frisian di, dei, Old High German tag, German Tag, Old Norse dagr, Gothic dags), according to Watkins, from PIE root *agh- "a day." He adds that the Germanic initial d- is "of obscure origin." But Boutkan says it is from PIE root *dhegh- "to burn" (see fever). Not considered to be related to Latin dies (which is from PIE root *dyeu- "to shine"). government (n.) late 14c., "act of governing or ruling;" 1550s, "system by which a thing is governed" (especially a state), from Old French governement "control, direction, administration" (Modern French gouvernement), from governer "to steer, be at the helm of; govern, rule, command, direct," from Latin gubernare "to direct, rule, guide, govern," originally "to steer, to pilot"(see govern). Meaning "governing power" in a given place is from 1702. Compare governance.
听袁老师十年了,读历史即是读人心!伴随了我的青春,祝袁老师越来越好
我听了十一年了 09年小学毕业 两宋风云
您定不起也没关系。您在RUclips看我们的视频也是对我们的支持!
袁老师这话说的真大气!赞一个!
袁老师,只能留言支持你了:现在实在没钱订袁游。 希望你节目越早越好
现在还有袁游吗?以前在优酷现在没有了
@@倾城若雪现在有游学团
袁老师去了趟欧洲,英语有进步啊!20年(小学就看袁老师的百家讲坛,现在研究生,四舍五入20年吧)从小粉到老粉!!真的是挺您课长大哈哈哈,高考历史支撑全靠您那时候“高清”画质的视频了!
今年我都30了,我读本科那会儿就在优酷上听袁老师讲课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情怀还在。
我多年前就看了袁老师说历史的视频,时隔多年猛的再看到袁sir,真的认不出来了,听会儿声音又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真是人生如梦,岁月如歌啊。。。
袁老师的英文可以啊~Your majesty~这种尊贵的用语都可以了
可是又有不少网友名字他不会读,比如bounce那个
袁老师喜欢历史,对这种单词没问题,但是平时的一些单词他不懂,他说过几次了
@@obsidian741 他只是不想
凭袁老师这个靠情怀做事,就得支持一下,我来个980的
袁老师的头型真精神。 精神老伙
必须支持袁老师
把袁老师的视频看一遍,这就不是外国人进不来的问题了,而是好多中国人都得出去
哈哈哈哈 我看到这儿的时候也笑了 袁老师太逗了 会调侃.
有多少人听懂这句话呢
我秒懂啊
@@runfree2177 我聽了一驚,替袁老師驚的,當時。
“我不是英雄,只是和英雄一起战斗”--温特斯
袁老师您好,我特别喜欢美剧《兄弟连》,看了不下十遍。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让我特别感动。我想听您详细聊一聊电视剧剧情之外的101空降师506团的故事,还有他们的英雄事迹对于整个战争的影响。
袁老师这头型,怎么看都像三胖啊😄
我儿子也是这个发型。呵呵呵
体型也在追三胖,说明混的不错哈
多剪两刀,就成郭德纲得桃🍑了😁
Thanks G 疫情期间,自己或者家人给剪的吧
F X ,必须的,袁老师是我的偶像。啥头型都帅😁
袁老师中国古代用的方言与现在一样吗 古人能否与现代人正常语言交流
老师开始说英语了 厉害👍
他只会有关历史的英文而发音很标,不关历史的例如“猪排”都不会认得。
袁老师你这发型,哈哈
这个插一句 古英语 包括现代英语很多来自德语 盎格鲁撒克逊都是德国的日耳曼移民 在1066年以前英国都是各个盎格鲁撒克逊王国 所以英语里很抽象高级的词语都是法语舶来的 基础词语都来自古英语
一直都是袁老师的粉丝,也非常同意袁老师的角度和方法。今天看到袁老师指导后辈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建议。略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我觉得对于人生的道路来说,我的想法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袁老师建议在孩子年轻时选择理科或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以便先安身立命(就是比较容易找一个较好的工作),然后等年龄大了,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例如学历史,袁老师不止一次说过,退休以后都可以看历史书,学历史。)我也是在中国上的中学和大学,学的文科。现在已经快到退休年龄了,生活在欧洲。我完全理解袁老师所建议的做法,也经历过袁老师所经历的中国的生活和工作。所以能理解他的逻辑。就是先求稳定,然后再求提高和发展。我的想法是,人生很短暂,花一辈子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所想做的事都不一定能满足自己。那么,仅用余力去做自己所喜欢的事,能做好吗?能让自己开心吗?人一辈子不容易。往往到最后会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胆大一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所喜欢的事情上。很多人怕选了文科,最后不好找工作,人生会比较辛苦。其实,即使选了理科,人生一样会辛苦。人生就没有容易的道路。那么,为什么还要委屈自己,在年轻时先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然后再等老了再做自己喜欢的事?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好吗?这样的话,也许是辛苦的。但是,起码不是自己给自己加了许多违心的工作,起码自己对得起自己。另外,假如真的选择了理科,到了年老之后,也不一定能再做自己喜欢的事(例如学习文史),因为会受到很多现实的约束,例如工作、家庭、精力等。这在经济学上称之为“道路依赖”,就是说当你选择了一条道路后,再想改为其他道路,很难,成本和代价很高。因此,为了对自己负责,我建议选专业,选大学,就按照自己喜欢去选,而把是否容易找工作放在第二位。Be bold, to live.这样才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幸福。不委屈自己。
学过历史专业的就知道了,历史分其实分类很细。研究上古史的不一定精通近现代史,精通中国史的不一定有多了解外国史。袁老师也并不是全能全知,在听的时候自己还需要也看看相关资料并自己思考。
袁老师理了个娃娃头😂
上一期漫聊我就看到了,袁老师的衣服上印的是得克萨斯号战列舰,这是美国二战期间和纽约号同属最老的一级战列舰,当然服役中的比它老的还有,就是怀俄明号,还有犹他级,但都只能作为训练舰使用,所以二战爆发时美国海军的吨位比英国海军多,但是和怀俄明级战列舰同时期的英国战舰铁公爵级也能服役的话英国吨位就要比美国多
我循迹也买,RUclips也看,支持
袁老师穿衣绝对是品牌控,一直以来就有留意(笑)形象感觉随着年纪越来越显成熟的那种帅,穿衣搭配也是一种修炼,提升气质内外兼修
李觅 还有hugo boss
觉得袁老师和同事挺不容易的,讲的好悲壮啊!希望你们加油坚持下去!
纠正一下袁老师,英语属于西日耳曼语,和德语同系,来自于古昂格鲁萨克森语。昂格鲁萨克森人在诺曼征服前,西罗马陷落后在英格兰统治了几百年。所以古英语属于于古日耳曼语。和一个英国的语言学家聊过这个问题,他说:英语中越简单越基本的词汇越接近德语,例如hand,arm,和德语一样,day=tag,street=straße差不多,而诺曼人带来的都是高级词汇,所以英语里比较复杂的词汇不少来自于法语,像appitite,politics之类的,还有很多词英语有两种说法,例如beef和cow就分别来自于法语和昂格鲁萨克森语。 所以英语中的德语是古英语留下来的。
好开心,评论到我了哈哈😄
馮本山川 哈哈哈哈哈哈哈
袁老师每一期都来报道!小学就看您写的书
我记得以前在大学时学一门叫“英美文化”的选修课上提到,英语和德语的单词相似处来自于发生得比法国征服英国还要早的时间,原因是不列颠岛上最早的原住民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讲的就是某种日耳曼方言。随后才有了法国的征服和法语的影响,以至于类似于英语“猪”的swine是与德语schwein类似,“猪肉"的pork与法语porc类似,因为老百姓养猪,贵族吃肉。再后期又有了拉丁语对英语的输入词汇,产生了与西葡意语的一批相似词汇。
更早還有羅馬人、凱爾特人啊…
英语法语 虽然有大比例的词汇拼写一样 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 有一些读音也不一样 英语和德语 词的读音和意思都是一样的 拼写存在小差别 但是你只要会英语就能看得懂
@@laylowstaylow 没那么早
@@nobodytagota9813 “原住民”一詞怎麼也輪不到日耳曼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啊…
西歐語言本來就是一個大雜燴,不論歷史、征服、宗教這些因素很難說的清的,不過文化本來就是這樣,不容易講清,也沒法一刀切…
最早celtic,然后roman,在然后才事anglo saxon
袁老师讲的有个细节知识点我可以修正补充一下。莎士比亚用的已经是初期阶段现代英语而非古英语了,一般说古英语是指1066诺曼征服以前时期的英语,代表作是《贝奥武夫》,这个时期的英语受拉丁语影响最大。然后是所谓中古英语,就是乔叟英语,因为代表作是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这时期的英语就是从大概诺曼征服以后到15世纪末期,这个时期的英语才是真正受法语影响最明显的。然后从所谓“元音大转移”开始,也就是15、16世纪,现代英语才慢慢形成,而莎士比亚正处于这个时期(严格来说莎士比亚属于近代英语时期,但是如果把从16世纪起往后的英语都算作现代,那么把莎士比亚算作现代也没问题)。
原来袁老师平时是假装读不好英文字母啊!
一遇上需要英文表述的历史内容,说的这个溜啊,读音这个正啊……
都是节目效果,其实英语棒棒的
他大学白考啊
他早说过,他英语和历史,军事有关的他有兴趣学,其他的他不成
那个欧洲旅游是咋回事?在哪儿报名?
每次看袁老师咬牙切齿地劝人不要学历史都觉得哭笑不得😂
会被喊反贼
对不起袁老师,英语和德语同属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系,所以很多英语和德语词是一样的或及其类似。比如水:water, Wasser.面包:bread, Brot。幸灾乐祸:schadenfreude, Schadenfreude. 其实英格兰人的祖先安格鲁人和萨克森人都是德意志族。后来入侵英格兰的维京人讲的北欧语也是属于德语系的。所以英语和德语比和法语更接近。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人主要是凯尔特人的后裔。虽然他们都讲英语,但他们的民族语言就和英语特别不一样。
英语里的德语词其实蛮多的,但不是英国人的贡献而是德裔美国人把很多德语口头语带到了英语里,而且英德很多词是共通的,很多英语里的形容词跟副词换个字母就是德语词,比如交流communication, 德语是Kommunikation, 就很简单把C换成K就行
那也不是德语,大哥,都是一个语系的,同种同源,不是英语学德语的
什麼同源同種?不一樣就是不一樣,語法結構 特別是動詞 都不一樣。 相互借用正常,沒啥大不了的
袁老师您好,一直很喜欢您,从小学就开始看您在百家讲坛的节目,您的每一期袁游,袁视角,循迹漫聊,塞北三朝和三国系列我都看过。我一直有几个问题:关羽死后刘备攻打孙吴目的真的是单纯为关羽报仇嘛?还是有其它目的?夷陵之战刘备决定在山林扎连营时身边没有谋士反对嘛? 刘备为什么又没有听呢?
少两次无谓的饭局,就有钱听节目了,这可是长知识长见识。希望袁老师的节目一直陪伴听众们走下去
😂每周有21个饭局,少一个也不行啊。
@@tianyashuohuo9493 饭局主要是局,而不是饭
袁老师啥时候来南法,我人在波尔多,这里旅游资源和历史资源异常丰富,从古罗马的普罗旺斯到白雪公主原型的卡尔卡松城堡到波尔多到卢瓦尔河谷香槟堡,舍农索城堡一应俱全包您满意
我在里尔,认识一下
@@chriszheng558 真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哈哈😄
有深意!
袁老师您好 纠正您一下 英语属于德语语系来自于德语 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 英语是西日耳曼语的,原始德语到古英语,而西日耳曼语语言是日耳曼语系三个分支中最大的。English is a West Germanic language Proto-Germanic to Old English The West Germanic languages constitute the largest of the three branches of the Germanic family of languages
Eigenvalue 和 Eigenvector 算是德文英文组合词
袁老师 我买了你的好多书 二战 一站 世界历史很有趣 这个历史挺靠谱 好有意思 以前看的电子版 现在都买了👍😄
我不同意您对俄罗斯队的评价,俄罗斯现在至少还有个孝顺儿子。是真孝顺啊!
那是真孝吗?那明显是惹不起真流氓啊,就跟讲理的横,跟流氓就怂,没错,我就是说某国某党。
俄爹虐我千百遍,我待俄爹如初恋!
你好袁老师,我是一个身在海外的华人,非常喜欢你的节目也尝试购买过循迹讲堂的节目,不过过账之后好像无法收听,我想应该是地区的问题,你的团队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我知道不少跟我一样的海外华人也喜欢你的节目🙂🙂
最后那个法国海军太搞笑了😂
有没有意大利海军的
日常乳法
最后还没忘记乳法
袁老师,英语和德语都是日耳曼语系的,所以实际上英语和大量德语词汇是本来就一样的,(我没正经学过德语,但是靠英语基础和在德国一年的生活经历可以看懂大多数70%的德语吧)至于法语确实是袁老师说的那样,因为上层使用,所以相当多高级词汇是来自法语
刘禅刘备是不是一家子?肯定是!因为扇贝本身就是一个物种。。。
這個好笑
袁老师,您说的语言当面我有不同见解,英文有大约20%的词汇来自法语,但英语属于日耳曼语系,法语是拉丁语系,而德语切好也是日耳曼语系。据我所知和英文最接近的是荷兰语,荷兰语也挺属于日耳曼语系,和德语很接近,属于低地德语的分支。而1990年后,德语90%的新名词都直接采用英文词汇。
德语和英文属于同一语系,有很多词根同源
英语里面确实很多跟德语是一样的,不是因为学了德语,而是因为英语和德语本来亲缘关系就很近。
也有一些直接 拿來用的,不方便或者不必要本土化的詞
袁老师,英语和德语同源,是有很多词和类似的语法结构。英语和法语反而关系比较远,但是正如您说的,由于norman征服,很多法语单词进入到英语里。所以概括一下,英语和德语的类似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在中古英语中比较多,在现代英语中比较少。现代英语中有大量的法语词汇。
英语里有很多德语的。比如:
英语: This is good
德语: Das ist gut.
还有很多德国人有建树的领域里,德国人造的专用名词英语也都会用相似的外形收录。
英语:hello
德语:hallo
Mo Cuishle 你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英语的源流是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现在活动在不列颠群岛的主体民族也就是英格兰人,其实是5世纪到7世纪从今天丹麦南部和德国的西北等地移居过去的的盎格鲁人和萨克逊人的后代。所以英语、德语、荷兰语、以及北欧的语言其实都是由原始日耳曼语发展而来的,英语的基础词汇和德语很多都类似也是正常现象,但原始日耳曼语不是德语,所以你不能说英语词汇都是德语的。这就好像你听说过我长得随我爸、随我妈,但是你没听过谁跟你说我长得随我哥的吧。
He is a history teacher. Talking about other things is not suitable.
@@HenryYang-h4l 我觉得你说的这个跟英语词汇受没受德语影响这个问题没有关系,可以翻翻康德啊黑格尔啊什么的哲学书,里面很多专有名词英语都是照搬德语或者改下发音的字母就用的,比如
德语Transzendentalismus
英语是Transcendentalism。而且两个语言有共同起源才更好相互互通借鉴了呢,俄语啥的就没法直接照搬了。英语挺开放的,除了法语德语外,很多拉丁词根的词你自己光看也看不出到底是欧洲哪国语言搬来的,词根书上倒是能见到写不少,现在美国日常用很多西班牙语词儿,很多事物地名都直接用印第安部落的词汇,也会从各种语言里吸收少量的词儿,比如中文的kou-tou就见过被脱口秀节目直接贬义地用过,这个语言的开放性就摆在这里,我不觉得是能用一句话就概括英语受拿个语言很多影响的。我在评论里提这么一句更多的是想说袁老师这么硬总结本来就不合适,也不咋专业,还不如老实建议提问的人问别人呢,当然他也在视频里谦虚地说了他不专业,并不是很懂,咱也肯定都知道。我就是专门指出一下这么总结不太对。
英语中的法语, 可以参考肉类的词beef,mutton, pork. 它们分别是源自诺曼法语porc,boeuf,mouton, 与对应动物cow, sheep, pig从拼写上看不到任何联系. 因为说法语贵族只见过餐桌上的肉, 因此烹饪的单词很多来自法语, 而动物的单词很多来自说英语的底层农夫猎人.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陈寅恪先生,所以一直在找机会学习史学,长期以来都是自学,包括看古籍,看论文,其他现代书籍.真不觉得历史没用,做老师挺好的,而且还有假期
研究他听说还要会中亚语言~
我觉得历史专业的就业方向还是很广的,也能锻炼很多能力,只是在中国普遍不重视文科。
@@怀荒賀拔酱 文科不是不重视,是没用,很多人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当然工科、商科的就业相对文科、理课要强很多。其实不只是很多文科难找工作,很多理科(比如物理、数学),尤其是基础理论的专业,也很难找工作。衣食足然后知礼仪,温饱思淫欲,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是没办法做无用之用的。
小学老师还好 顶多抄写经验耽误点时间 大学老师论文职称整死你
袁老师,最近被你洗脑了,天天听🤙🤙🤙
英语里应该是羼了德语的,因为古英语就是从古高地德语中脱离出来的,它是日耳曼语族和罗曼语族交错形成的
SALAFFINDOR GODTHRINN 是什么了德语的? 这咋念 啥意思?你们按赞的都认识这字?
@@20021215mx 哈哈哈 醉了
想和袁老师交流一下,英语和德语都是日耳曼语族,因为萨克森人的影响,其英语也有古日耳曼语的成分,从语言逻辑和结构上,英语和德语相似,英语中也有很多词语来自德语,而法语等语言则向英语输出了大量的词汇
俄罗斯是不可信的,这个真是历史教训。印象最深的就是卡廷惨案,还有就是现在国人疫情隔离在俄罗斯的惨状!
泰迪熊 谁都不能信,国家命运放别人手上跟自杀差不多。
本来就是,不然为什么欧洲与俄罗斯是敌对,这个像病句一样的设定就很扯淡
国内官方媒体天天宣传俄罗斯多么强大多么亲中,宣传普京多伟大多友善,唉,一帮人天天梦想着去俄罗斯还梦想嫁给普京,恶心死了
@@zhixugong7671 没人梦想去,全都是评论员而已
华沙起义,波兰信他个鬼
袁老师的英语史说错了,英语属于西日耳曼语系,安格鲁人属于西迁的日尔曼人,很多生活类的日常词汇都是来自日耳曼语,官方系统词汇才是受到诺曼征服影像的法语词汇(法语属于罗曼语系,罗马/拉丁语)。贴两个词汇的词源学解释吧
day (n.)
Old English dæg "period during which the sun is above the horizon," also "lifetime, definite time of existence," from Proto-Germanic *dages- "day" (source also of Old Saxon, Middle Dutch, Dutch dag, Old Frisian di, dei, Old High German tag, German Tag, Old Norse dagr, Gothic dags), according to Watkins, from PIE root *agh- "a day." He adds that the Germanic initial d- is "of obscure origin." But Boutkan says it is from PIE root *dhegh- "to burn" (see fever). Not considered to be related to Latin dies (which is from PIE root *dyeu- "to shine").
government (n.)
late 14c., "act of governing or ruling;" 1550s, "system by which a thing is governed" (especially a state), from Old French governement "control, direction, administration" (Modern French gouvernement), from governer "to steer, be at the helm of; govern, rule, command, direct," from Latin gubernare "to direct, rule, guide, govern," originally "to steer, to pilot"(see govern). Meaning "governing power" in a given place is from 1702. Compare governance.
我订阅了很多视频,袁老师的视频总是最先看😂
袁老师.特别喜欢你的历史课.真的喜欢.有时间来澳大利亚!
我懂你們製作費高昂
其實我是說買不起是我的問題😂
原来是你哦!
「二戰法國海軍還講毛線哪咳」。。。哈哈哈袁佬太逗了
希望你们的付费节目能够按集付费,看哪一集买哪一集
袁老师就像古代说书的,你想了解历史自己可以去看正史野史地方志
如果想要知道关于英格兰文化和语言变迁的历史,有一部历史小说写的很精彩,叫作 伦敦。是一个很有名的英国历史学小说家,写了几个关于世界著名大城市的小说。伦敦这个小说写了从公元前54年到1997年的众多历史时间伦敦的变化。可惜的是目前没有中文翻译。
袁老师你好,您的音频对我来说收益颇丰,希望您能给聊一下226兵变,谢谢您。
袁老师节目紧跟时事啊。这才是真的谈古论今
袁老师在北京
古英语和现在的英语不是一个概念,现在的英语在莎士比亚时代还属于俚语,真正变成通用语言应该还是在维多利亚时代,这也是英语法语关系密切但是法语使用者经常看不起英语的原因
喜欢生物。也喜欢历史。感谢袁老师用科学的态度展示历史。能否讲一下历史上的疫情?黑死病啥的?
日本史,可以推荐“日本史”“日本四书”“德川家康
”
gun
袁老师提个建议,其实循迹讲堂上的课程价格调低点,可能购买的人数会增加很多,因为的确比其他的付费课程贵太多了,很多人一直下不去手。你们的工作人员可以分析下点击量和付费量的比例。
袁老师的制作团队一直亏损,真的太痛心了。RUclips上我多看几次,多点几次赞,算是给袁老师做点贡献了。
就一个人一个摄像机也能亏损呢
😊 袁老师 这发型真的凉快。
袁老师的英语越来越好了,看来有高人指点。希望语言好了能移民,我们希望您能有机会知无不言。
呵呵,你可别
等疫情過了再說吧,
如果感染了,國內給免費醫,如果到美國被感染了,醫藥費能讓人破產,
袁老师, 在 5:50 您说莎士比亚用的是 "古英语", 其实不对。
莎士比亚作品的英语不是古英语 (Old English), 而是中古英语 (Middle English) 中古英语是古英语和现代英语 (Modern English) 的过渡期, 它奠定了早期现代英语 (Early Modern English)。用古英语写的的作品比莎士比亚要早很多年, 比如像《贝奥武夫》。
袁老師 作為一個忠實的台灣學生
想請你說說國共內戰的故事
相信兩岸對讀到的資訊有一定的落差
期望袁老師能說說
-
想聽的眾同學頂我一頂
近代史说多了的话老袁的节目也估计够呛了。
禁忌的话题,除非袁老师移民海外,要不然绝不可能谈这样的禁忌话题,毕竟还是生活在墙内,被监视着呢。
Lewei Wang 但都是之前的事了不是嗎😢
aa aa 好的 我下課去看看
Max Denny 但你們歷史課不是也有學嗎 既然都有學 就應該不是禁忌話題吧???
袁老师,从那个想您聊法国海军的朋友那里可以做一点小小的延伸,法国海军在二战也不是一点建树都没有,像黎塞留号战列舰等的自由法国海军土伦幸存战舰在二战期间归到了美国海军麾下。这些传奇法国军舰的故事还是可以讲讲的。
袁老师,是暗示让我们趁现在揭竿而起吗
冷静 来了来了 每次视频都有的阴谋论环节哈哈哈哈哈
这也叫暗示,兄弟你真的太有想象力了,这明明就是明示了
你是完全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啊!老师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你怎么又要搞乱世了?
起个屁,学台湾打嘴炮?
想啥呢,显然是明示
有多少听了袁老师视频要出去的哈哈哈哈哈哈?
袁老师也说了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确如此,国内起码没有战争。再者,穷人也出不去,富人也没必要。
m毛毛 富人还是要移民的。国内有钱人活的太没有安全感了…
台灣聽眾有辦法參加袁老師旅遊團嗎?謝謝
想到上期袁老师说RUclips看一条广告有一分钱的广告费,但是国内除了寻迹讲堂主流媒体搜袁老师都已经搜不到了。
还不如袁老师移民国外发展得了,曝光度高挣得多,还言论自由随便说
美诚张 袁老师说不会走 啥时代不是过 他英文不好 不想走 应该是家人的牵挂吧
Jeco zzz 其实我希望袁老师全家老小都能在美国,他就没牵挂了,可以放开了说了。
袁老师热爱中国,他不会移民。难道感觉不出吗?他内心充满了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热爱,他不会离开中国的。
@@ericli6054 没必要 放开说的有太多了 国内还能夹缝中生存的 生态多样性很重要啊
不觉得。上午我去文昭那里留了个言论,这会儿就被删除了。不太自由
袁老师,作为一个看了您四年的老学生!从美国听回国内,然后用不惯优酷,还是翻墙回来继续听,一直也没支持支持购买你们的产品,心中有愧- -我估摸着今年这疫情之下欧洲行肯定扯犊子了。不过同为中小企业主知道你们维持公司不易,想支持一下您和您公司!之前听说你们的APP里有900多块钱的课程?我咋没看见呢 ?全都是40~180的啊!! 求解答! 再问!何时能去英德!我很想再回去玩玩!顺便学学历史。
看到袁老师说节目组一直在亏损有点心酸,作为学生党对秦史比较感兴趣,只能购买(重录的?和最早看的不一样)大秦帝国以尽绵薄之力了,加油!
袁老师,腾飞五千年能出下载版或者光碟么?或者定制移动硬盘出售?(以上均有技术加密防盗版)网络版总觉得不保险。价格卖贵点没关系,主要是想珍藏一套,没事的时候拿出来听听,以后也可以给孩子听,为往圣继绝学,毕竟《腾飞五千年》早已超过了我们80时代的《上下五千年》。
袁老師,英語可以啊👍!
比較喜歡老師直接說英文,就別音譯或翻譯了。
POH SHEN TAN 其实袁老师会英语,都是装的😂
袁老师,您从历史上讲法语词汇进入英语的原委。不过从语言学上来讲,德语英语都是日耳曼语系,属于同一个支的。英语有德语词汇不是因为引入,而是因为人本来血缘就近。就跟俄语和波兰语,同属斯拉夫语系,有很多同源词汇一样。
历史不能假设,这是历史学最基本的内涵,想假设,去玩游戏,有无限种可能性
感恩循例全体人员
把爱好当专业就像把自己最喜欢的歌当闹铃,早晚得恶心了😂😂😂
袁老师不是?
感觉袁老师就是把爱好当职业
袁老师的题目好贴合时事
呵呵,脱光衣服也要当皇帝,管他祖宗十八代啥教养。
习病毒
我想看刁驾崩后大家给他的评价。反正到时候我放礼花。
@@玩什么都 你們都不想活了
小心,油管不是中共法外之地😂,谁知道你们的评论和个人信息会不会发给🇨🇳
@@樱花舞 风向变了,别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袁老师 你能讲讲 近代史 中华民国建立时期的吗? 比如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等等,因为 我看了一个台湾 叫罗文的 节目 有一期叫 开箱大陆历史课本,中就提到 这一段。 说和台湾历史有争议。 跪求
袁老师讲丹麦王室名字那一段笑死我了😂
我觉得袁老师一直强调的反战思想特别好
反戰的前提是自己要強大,
我了解袁老師傾向國民黨,當年民國被日本打幾乎沒還手之力,無法保護自己的主權和利益,
而他們也許不喜歡共產黨,因為共產黨誰都敢揍,尤其朝鮮戰爭揍16國聯軍,然後是民主的印度,讓很公共知識分子感到很沒面子,
@@Emilechen请不要扯上这些东西,谢谢!
水浒传里的宋江可能,历史上的宋江不可能
没错,小说可以虚构,但历史没法编。
zw z 救赎
袁老师是个很实诚的人!
宋江不招安能不能打赢大宋不好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再不招安,宋江死的要比王伦还惨。
說得好
不会的,王伦和宋江的性格不同
@@格斗唐 根本上宋江根本没资格领导这么豪华的团队。卢俊义,关胜,柴进这些精英会甘愿给宋江当小弟?而且梁山看似谁都给宋江面子。其实本质上宋江除了一个死忠粉李逵,跟其他人都是利用关系为主。而且他在上山之路上拉仇恨无数。天罡星里一小半都是被他亲手拉下水的。最起码秦明,李应,扈三娘,卢俊义这几个肯定剐了宋江都不解恨,所以表面看似一团和气,其实好日子都是按秒算的。之前小打小闹,处于各自的目的而暂时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谁当大哥不太重要。真到了要分蛋糕的时候,宋江能抢过谁?所以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找大老板接盘。自己套现退场。
@@joe930709 你的观点很有意思
David Wang 观点很好,但是我觉得有时候当时的人跟我们的现代思考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袁老师您好,有机会能不能麻烦您讲讲美国内战中的一些经典战役,战争当中双方都使用了哪些战略和战术,以及当时南军和北军使用的武器装备等等,谢谢。
袁老师这发型年轻十岁啊。
在循迹漫聊已经买了很多的课题,就当支持袁老师了。可是有一说一,漫聊app做的实在太差了。要求其实不高,把播放器弄好总行吧!既然是创业,整个项目的成败靠袁sir一个人的人气撑着总不是事儿吧?很难想象一个app的问题几个月都不更新解决一下,就因为app本身的问题,剩下的课题都买不下手了,新出的魏晋南北朝我还是先观望一下吧。
我也这么觉得,可能那个app用的人太少吧,不过微信版也有问题,就是会导致微信崩溃,不过这可能是麻花疼的问题,微信用qq浏览器的内核,实在是垃圾,我们公司做微信公众号被折腾得死去活来
袁老师,从宏观上看中国历史是否有逆向淘汰的趋势
沒有。後面幾個王朝嚴格來說都不是本土的,屬於滅國。很多玻璃心不承認而已
其实英语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德语借词,hand/Hand 手、fish/Fisch 鱼、mouse/Maus 小鼠
3:52 關於西方和中國文化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在西方文化中,孩子使用有父母或祖父母名字是尊重和紀念。 在中國古代,出於尊重的考慮,不能與祖先同名。 - 避名諱: 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Ark Mobile Evidence "西方名字少,东方的名字" -- 你是對的。 名稱較少,那不是原因。 英語至少有300個受歡迎的名字,有10,000+個(包括不太常用名字)。當一位父親以祖父的名字給兒子命名時,並不是因為他沒有名字可以使用。 我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英國國王與羅馬皇帝。
在過去的12位英國國王中: 有六個喬治(George), 兩個愛德華茲 (Edward), 一個威廉姆斯(但他是威廉姆斯四世)。只有Anne和Victoria的名字不會以以前的國王名字命名。12個英國國王的名字中有10個基於先王名字.
相反過去羅馬皇帝: 前7個羅馬國王和以後開始29個羅馬皇帝,沒有一個名字相同。
西方傳名,中國傳姓,原則上 名 是長輩對晚輩的稱呼。
@@參知政事-e2v "西方傳名,中國傳姓" -- 當然,西方傳姓... 奧巴馬的兩個女兒都姓奧巴馬。 所有特朗普的孩子都姓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