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我覺得是倖存者謬誤,能紀錄傷痕的都是活下來的人被武士刀砍到的人直接陣亡也沒人幫記了所以殺傷力強的武器佔比少應該是正常的
跟隨兵長的說法,還有一點是我從日本朋友那邊聽來的:許多武士的配刀是名刀,上戰場時即便不是帶著真品,復刻的刀也都不會太差,相較於長槍,是比較昂貴的武器。所以非到必要時,不會拿出來用,因為有崩口或甚至捲刃,那真的是錢不見而且沒有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啊~
在二戰期間修理許多軍刀的成瀨關次先生認為,刀可以分為三類。「藝術性高的刀」「銳利的刀」「實戰型的刀」。特別是藝術性高又銳利,但不見得適用在實戰情況的名刀,通常都是作為收藏品來保存,非到必要不拿來使用。
@@SamuraiTraveller 請問 那 劍聖將軍 到最後有用名刀砍人嗎
@@by2345 當代的《信長公記》《佛洛伊斯日本史》有說足利義輝拔刀作戰。但是拿出家傳名刀開無雙,這是江戶時代末期《日本外史》
@@by2345 日本的武士刀是可以修的。他们真的是拿名刀到处砍人。
你的朋友说的是对的。武士在战场上不会使用武士刀的,但是原因不是因为贵,而是不好用。武士刀主要针对的是劈砍,而面对甲胄效果不如更加便宜的矛。也有武士能够砍断甲胄,但是都是剑术高手。真正的武士不会在战场使用武士刀。
兵長的聲調真好聽,資料豐富談吐也幽默!
馬場信春就因為無傷被稱為"不死身鬼美濃",不過可惜在撤退戰中陣亡未能像本多忠勝活到天年。井伊直政差不多每次在戰場上也受傷,就在關原之戰時追擊島津也受到槍傷,戰後結果新舊傷爆發後就死了,戰國戰場上遠距離武器遠比近戰武器吃香,除了弓箭鐵炮外還有小山田信茂的投石戰法最為有名
然後死在雕刻刀劃傷手破傷風(欸?
近戰大多容易被注意到且還有近衛與盔甲防護,箭矢自遠程有時實在防不勝防。箭傷的數量應該比近戰兵器更多一些,而又考慮到高品質盔甲的防護在戰國時代也已經有相當完善的包覆,一般的冷兵器也沒那麼容易擊穿。這邊先推測鐵炮是武將負傷率最高的武器戰傷
鐵炮傷跟箭傷的比例高低要看時代。上鄉隆先生的著作提到,鐵炮傷的紀錄大多在永祿之後出現,反映出熱兵器逐漸導入戰場的趨勢
基本上都是用遠程武器轟炸,再來才是近距離掃蕩,所以傷口比例遠程武器最高自然是可預期的。
一直都喜愛「全軍破敵:幕府將軍、幕府將軍2」的遊戲,在遊戲中戰場上士氣很重要,個人在遊玩時也是利用遠距離削弱為主,弓箭射程最遠,加上利用高處地形發揮很好的效果,弓箭旁邊會佈鐵炮和長槍兵,收拾敵方衝鋒的騎兵,幾乎沒生產過太刀武士。如同兵長所述,遠距還是佔優勢。
在大規模集團戰的情況下,個人武勇的影響力相對降低,弓箭等遠程武器對於動搖敵軍士氣、打破陣形的效果很大。
幕府2我十隊足輕加駐城弓兵基本上就可以手動守下大部分戰役了
結果仁王系列中,赤鬼(井伊直政)的鎧甲設定為輕鎧,東國無雙(本多忠勝)設定為重鎧,原來是遊戲性與史實不同的部分阿
這有點像是二戰時期那個著名的戰鬥機彈痕故事,飛回基地的飛機上面的彈痕以分布機身居多,有人就提出要加強機身的防護,但有人就指出這些飛機還能飛回來,就證明了打在這些地方損傷不大,反而是打在其他地方例如引擎或油箱可能就飛不回來了,這些地方才應該加強防護
這樣會不會反過來證明學者統計的不對🤣
確實鈴木真哉最常被質疑「倖存者偏差」,所以在影片裡面只限定在「存活」的情況,而不推論「致死率」高低
所以反向證明了日本戰國時期的弓箭威力是最低的,刀傷少是因為都是近身肉搏你死我活階段,自然傷就少了因為都死的多😎
@@karlleung927 其實不盡然,每家軍隊人員組成、戰略目標不同,會影響戰役對抗的強度。日本戰國有很大比例的戰役,軍隊規模小,只是以壓制地區為目的,這種戰鬥規模並沒有以徹底殲滅敵人的總體戰為目標,有時候只是氣勢占下風發生混亂就做鳥獸散例子很多,這種等級的戰鬥,我想遠程兵器才是主角。
會講 鬼小島彌太郎嗎
謝謝。我以為…兵長會提出“藤堂高虎“這個武將做比較。他生前換了七個主君,迭有戰功…一直到死後才被發現:身上都是傷痕。他身上有槍刺傷、銃傷、箭傷、手指斷節…指甲也沒有了。但他生前什麼也沒說。武將的傷痕可以是種「勳章」。本多忠勝連一個傷都沒有,也可以拿來自我標榜…但要獲得主君的睛睞,還是要拿命來博。藤堂高虎就是個例子。
骑墙派不太容易得到追捧吧,本多和井伊都始终是德川方,福岛和加藤始终是丰臣派(虽然福岛差点),评论功绩首先可能还是看忠义与否
刀劍除了非主要武器之外,它昂貴跟保養不易、製作費時費工,以及當代戰術跟倖存者偏差等等,我想都有可能是它佔比例比較低的原因試想撇開觀念問題,你好不容易弄上一把刀或劍,撇開獲取困難、保養不易不談,你還得要有機會使用(以前冷兵器戰爭還是以使用長槍、弓箭等武器為主,而除非是有特別愛好或必要性,否則一般「統兵」將領是不太會在前線親自衝殺的),並且不會因此有危險才行而且刀劍實際上的硬度,並沒有我們在戲劇裡面看到的,動不動跟人用刃的地方互砍一天還沒事那麼誇張。砍出問題像缺幾個洞,還是砍爛了整把報廢都是常有的事情(足利義輝表示:),更別提那種大量製造的刀劍,其韌性跟耐用都成問題(也就更難對有護甲的敵人發揮作用)再加上護甲、長槍弓箭鐵砲等距離較長的武器仍為主流,想要有機會近身砍人也是不太實際的,除非敵人真的殺到你眼前來,不拔刀就得等死的情況而好的刀劍不只製作起來費工,價格也不會太便宜,在古代的中國或日本,它有時候甚至算得上是一種奢侈品種種的因素加起來就變成,即使你再怎麼勇猛,想要純粹被刀劍砍傷反而是相對困難的事情(至少跟其他武器比起來)
所以本多忠勝常常嘲笑井伊直政,穿那摩厚重的鎧甲,卻是滿身傷,不過馬場信春的外號不死身,對應生涯戰績真的夸'張而本多重次很討厭秀吉,因此讓秀吉氣到叫家康逼他隱居
兵長的影片節奏越來越好了,這次題材與內容我好喜歡:)
長槍看有些老劇,互相攻擊時,都是那種很長很長的那種長槍,而且是一堆人在刺。那種狀況拿刀,衝第一波,恐怕會被刺成馬蜂窩吧。農民的竹槍看來也很好用
不知為何,這部影片一直讓我想到呂捷老師的「水肥車鎮壓」理論,大概是因為敵我都會在武器上餵「金湯毒」,而「金湯毒」最容易取得的方式,就是從「水肥」…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细川忠兴的脸上伤疤来源原来如此,漫画非常传神了,谢谢
提到井伊直政就想到他在關原之戰被島津家獨有戰法“捨奸”所傷最後也是因為被鐵砲擊中留下的舊傷導致破傷風病逝
破傷風吧XDDD
留下首級呀!留下首級呀!留下首級呀!
留下首級啊!!
在戰場上一般來說,前線戰士被遠距離武器擊中而戰死的比例,高達60~70%。這可以從8:25的記錄,就可以推算出來。
致伤和致死不能等同起来,可能弓箭远距离射击的伤害很有限,一个人身中几箭仍然不会失去战斗力
相比箭矢和鐵炮,長槍和刀劍造成的多數都是致命傷。非致命傷能承受很多次,致命傷一擊就沒了。根據幸存者偏差,那自然是箭矢和鐵炮造成的傷痕佔多數。
頭都被刀割下來了算是'傷'嗎XDDD
6:53 對氏康臉上的傷疤覺得好奇,從《信長之野望.天道》開始就察覺到人物臉譜的變化,但不太清楚這個梗的由來是什麼,可以請兵長介紹一下嗎?(倒是以前從大河劇《風林火山》裡面看到一幕劇情,當上杉憲政的兒子龍若丸被背叛的上杉家臣獻給北條氏康之後,在兩人的面對面過程中,氏康給了年幼的龍若丸一個可以挑戰自己的機會(也就是決鬥),結果龍若丸技不如人敗給氏康戰死,可是死前卻在氏康臉上留下一記刀痕,這算是蠻有《浪客劍心》風格的劇情設定,雖然就現實觀點看起來有點瞎……)
關於氏康臉部傷痕的說法可以參考這裡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2/08/blog-post_15.html比較早的軍記物《小田原記》或《北條五代記》只有說氏康時常上前線作戰,所以身上有不少刀槍傷,但沒有說是在哪裡,明確說臉部有兩處刀傷的則已經是幕末寫成的《名將言行錄》了。另外宮下英樹老師的『戰國系列』北條篇,氏康臉上的傷是謙信進攻關東時實施無差別殺戮戰術,放火燒北條領地的村,而氏康為了感受人民的痛楚(你們小田原城內的米還不夠扛喔?XD)謙信每燒一村就在自己劃一道,並時刻提醒自己要堅守戰略不能出戰與強大的謙信硬碰硬。
其實以日本的當世具族來說,弓箭還真的傷不了他(鐵砲就難講了)但是一般來說那是高級武士才有可能湊到的裝備,中下級武士可能就得要問問老天了也才會有弓箭傷鐵炮傷佔大多數另外日本鐵很稀少,很少會用倒鉤的鐵箭頭,大多是削尖的木棍或是竹棍所以雖然因弓箭受傷的人很多,但是因此而死的反而比較少
所以武器才要淋上滿滿的金汁
戰場上長槍之類的長柄武器才是主武器 刀是副武器
"不死身之馬場" 講坦白 自己除了從"信野"遊戲以及大河劇知道 還有看"戰國權兵衛"(個人極推薦)理解
傷痕這玩意兒,沒有什麼多比較好,還是少比較好。而是要走“極端”最好。要嘛像本多忠勝跟趙雲這樣完全沒有,要嘛就是遍體鄰傷多到別人趕不上。要是沒有辦法在“數量”方面勝過別人,那就要另闢蹊徑,不要陷入拼數量或價格的“割喉戰”,而要以品質或內容來獨樹一幟。比如三國孫權的部將周泰,在孫權一次慶功宴上,孫權賜酒給周泰,然後(假)藉著醉意細數周泰身上的傷痕,然後這道傷痕的由來,那道傷痕又有什麼故事,說得在席中原本不服周泰的武將也欽佩起他來了!這算是另類的「藍海戰略」吧(^~^)
我突然就想起朝倉宗滴,雖說我覺得九頭龍川合戰多少有些水份,但是大將帶頭衝殺敵陣絕對是這一仗的致勝關鍵
北條綱成 : 我我我 (平八郎 : 這些傻子 . 在總大將身邊當隨扈 . 當然很難被傷到 . 說我是狸貓命史官瞎吹東無雙你又能怎樣? 反正死無對證 . 你奈我何?
想像成高比例的一輩子打仗的全副武裝全盔甲的職業軍官(武士)帶的11000餘人,和30萬平時飯都吃不飽的半飢餓農民(老弱婦孺)皆有的流民集團就可以了!戰國時代的通行軍隊基本組成為「武士(中階軍官)-地仕(地頭、低階軍官)-民兵(徵召民)」,通常武士比例越高,組織力越強,軍隊也越強!所以信長的尾張雖然民弱,但是軍隊中武士比例卻很高,所以才能發揮正面打垮義元主軍的戰力!此外朝倉宗滴帶的11000餘人並非像織田信長一樣把人全部殺光屠光,打的是擊潰戰。換言之只要能瞄準目標把一向一揆帶頭的寺院僧侶及少數武士全宰了,人數再多也一樣要崩潰!不過能夠不被人數嚇到,集結軍隊力量向重點突擊這確實很重要,因為戰國很多武將鎮壓一揆時還傻傻照武家常規打陣地合戰,導致被數量壓垮。這也證明朝倉宗滴的水平遠超日本戰國武將的平均水準!
會不會是倖存者偏差啊?代表受了弓箭或槍砲傷害之後,還能活著回來,但是被長槍或刀所傷很可能就死在戰場上了,畢竟統計了應該都是從戰場上存活下來的人吧
讚讚讚!
支持
可以講講今川家在東海道上的商業 工業模式嗎?看起來沒有太多耕地,卻當道戰國第一大名,一定有其過人之處
想問大將也會绑指旗物 看影視都是兵哥才绑 ?像本多忠勝大將級的都有持旗手
玩過騎砍就知道手長一點多重要了
想到大久保忠世「六股」的故事,刀應該算是最後保命的武器。
就是穿重甲才會滿身傷啊,試用動作遊戲的思維模式想想吧,直政怎想都是點滿防禦用霸體硬扛傷害的打法,受到的傷害也一定較多;反之忠勝穿輕甲就是以無傷為前提,你玩遊戲拼無傷成就,需要衝高的不是防禦力而是回避能力啊
之前好像看過日本節目介紹 戰國時代長柄武器大多使用方法是拿來敲打 或許是這樣長槍類傷疤會比較少
長柄武器不完全是敲打用的超長槍。分成集團作戰足輕用的長槍(長度約5.4公尺的三間槍),以及武將在戰場上使用的長槍(長度約2.7公尺的持鑓)
刀伤占比少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呀。被刀砍过的很多直接死了。活人才有伤
左武伊賀守中過10次鐵砲傷竟然沒領便當也太神奇! 以當時的醫療水準來說沒傷口感染死亡真的猛!本多忠勝不就是傳說是因為晚年刻佛像時,被雕刻刀割傷手指感染破傷風死掉的嗎?(雖然是傳說成分居多)
1.雜賀不怎麼富足 . 盔甲很難完整保護自己 . 2.沒膛線那時代命中率低 . 自己人流彈擦過往往比敵人射來的還多 . 3.而且因為大多是黑火藥造成的高溫灼擦傷 . 容易留下傷疤 (一般割傷撕裂傷過些時日身體總會修復 . 但灼擦傷通常要更久甚至就留在那 . 因此容易記下) . 4.那個時代還沒有用破傷風當武器的概念 . 但被貫穿還是很容易因為破傷風+醫療不到位就走掉的 . 也來不及記下了 . 因此可得出 [左武桑的鐵炮傷 . 約七八處是高溫灼擦傷 . 且很可能沒有貫穿傷] 的結論
這應該算是某種倖存者偏差 受大範圍劈砍刀傷的人容易致命 無法活下來累積傷疤 但打在非要害處的小鐵炮往往可以卻可以不斷累積
小野鎮幸 身上有四十四傷疤 這故事也蠻有名的
井伊直政奮勇作戰的故事與三國時期周泰奮勇護主的故事 挺相似的
看到無傷就聯想到了盾無盔甲XD(據說這套盔甲傳到了武田手上,而穿過這套盔甲的人完全沒受傷)
本多忠勝因雕刻時被小刀劃傷而過世的軼聞,跟趙雲的軼聞有異曲同工之妙以前忘了從哪聽說的故事,說是趙子龍一生無傷,晚年唯一一次受傷就流血不止,可能是血小板凝血功能異常,但從沒受過傷,所以沒人知道他有這個毛病,最終一身是膽的趙子龍黯然病逝
我認為這兩個傳說應該有關連性,曾經試圖找本多忠勝版的出處。但是就連幕末的《名將言行錄》都沒有採納,推想有可能是江戶時代就流傳,但是不被《名將言行錄》的編撰者採信。另一種可能,就是近代不知道哪個人大筆一揮的結果
日本武士的傷痕,就跟大航海時代海盜的傷殘一樣,可以說是榮譽的象徵。不過兵長已經講到戰國時代武將們受的傷以箭傷居多,我很好奇致命傷佔比有多少呢?還有我一直都在敲碗兵長能完整介紹和弓,但一直都沒有出現倒有些可惜。
所謂術業有專攻,沒收集到足夠資料之前,我不敢隨便談和弓。
鐵炮可能一打就陣亡了,只有沒命中要害的才會活下來,要不然我是覺得鐵砲在戰國後期造成的戰傷應該不輸弓箭不過也知道戰國時大家差不多在遠程時就會打得差不多了,要跟人近身搏鬥的機會其實很少。提到戰傷讓我想到秀吉曾在信長進攻伊勢北畠家時,在攻打阿坂城時被人以弓箭射傷左腿,這似乎是豐臣秀吉唯一有記載的戰傷。大家提到秀吉大概會聯想到一堆頭腦戰,不過其實人家也是會親自上前線的XD另外佐賀藩武士道名書『葉隱』裡還記載了加藤嘉明在文祿慶長合戰時全身插滿箭矢在敵船上跳來跳去的戰鬥,姿態美不勝收,以及關原合戰後,嘉明跟西軍打到左手負傷不能動,然而在家康面前仍是行禮如儀,被作者山本常朝評論說日後嘉明就算身披何種甲冑,都沒有負傷行禮那時好看。可見在舊有的武士觀念中,其實比起無傷,戰到滿身是傷搞不好才是更為榮譽的事。
其實戰國時代的鐵砲殺傷力個人覺得可能還好,第一個當時沒有膛線設計,第二射程短,要真的被鐵砲打死,可能得挨很多槍,或者是被打到真正要害大失血甚至器官壞死才行。就像井伊直政在關原挨了島津義弘捨奸戰法不少子彈,也不是馬上就死,而是過了一段時間才因為傷勢惡化往生。
不知道這兩百封感狀的年代分布,所以也無法判斷。如果把時間縮小到安土桃山時代之後,相信鐵炮的比例應該會提高更多。
聽說井伊直政及女婿松平忠吉都在關原之戰受鐵砲傷,雖沒擊中要害,但最終都因傷口無法痊癒反覆感染而病逝。家康也曾腿部中鐵炮傷,忍痛挖出砲彈,將腐肉刮除才痊癒。甚至到獨立戰爭,華盛頓號稱打贏一場勝仗,也是唯一一場完美戰役(即無任何士兵將領陣亡)。但戰後仍有不少因炮傷病逝的將領。由於炮彈深入體內,若不將子彈取出傷口難以痊癒,取出子彈的器具若沒謹慎消毒,也會造成細菌感染。在盤尼西林還沒問世以前,中砲彈若沒像家康那樣刮骨療傷,幾乎可以說是必死無疑。
會不會有種可能,刀傷大多是致命傷,而統計的都是活下來的人,所以刀傷的比例就比較少。即是幸存者偏差
我想這得區分「持刀近身戰」跟「持刀斬首」的差異。在戰國時代後期,長兵器跟遠程武器占優勢的情況下,在「戰場」上拔刀近身作戰的情況大幅降低,較常出現在林戰、建築物戰等地形受限的場所,導致刀傷的比例降低。「持刀斬首」則是打趴敵人取首功的極端情況,自然致死率是100%。
我以為是前田慶次XD不過很好奇的是日本戰國時期的武將也會衝鋒陷陣?還是待在本陣下指導棋而已大和劇都演這樣?
冢原卜传也是生涯无伤
鐵砲的傷少是不是因為醫療技術沒那麼先進,被槍打到治不好的機率比較高
看戰國天正記對山縣昌景和馬場幸春的印象真的非常深刻可惜大部分的遊戲都沒有讓他們兩人活躍看仁王2原本以為真柄直隆都出來了總該有個長筱關卡讓他們當個大boss吧結果沒有
這兩位在天正記裡死的瞬間寫的十分到位一個代表個人意境,一個代表對後生的感慨
馬場不死美濃守信春VS本多無傷鬥鬼神忠勝。
我認為是長槍傷最多 . 其次流矢 . 最少的才是鐵砲 . 根據NHK考據最容易傷害到前線武將的是長槍 (可打穿肩甲 . 戰場上數量也最多) . 再來是靠數量射入盔甲縫隙的弓矢 . 而鐵砲除了數量少 . 還有命中率低的問題 . 當時的醫療還不到位 . 也很少運用破傷風殺敵 . 遑論當時那麼大顆被打到大概也就不用當傷疤 . 直接入土了 . 自然是最難出現在武將的身上 (喂 . 刀呢?) (戰場上一寸長一寸強的 . 都戰國時代了前線有長槍誰還要用刀?
記得鈴木真哉調查的軍功狀中就連礫石傷的比例也比刀傷高,不過戰場上所謂的礫石傷好像大多是專業的投石武器造成的而不是像BASARA裡面武藏那樣用手直接丟?
專業的投石器日本好像沒有吧
確實鈴木真哉的調查,石礫傷的比例約10%。南北朝時代的就有提到傭兵型足輕用飛石作戰。但是徒手投擲,還是用投石索等道具,這個就不清楚了
左武伊賀守也太猛,被鐵砲打中這麼多發😱身體居然沒感染陣亡😱
這個需要補充一下,即便到了十八世紀,火繩槍與燧發槍的殺傷力仍需要在300步(約150至180公尺)以內才比較明確能夠射進體內,甚至要100步(50至70公尺)以內才更容易致命。圓形彈丸飛行穩定度不佳,太遠開火就算能飛到、動能也足夠,但命中率甚差,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到十九世紀後期來福槍、米涅彈、格林機槍和馬克沁機槍問世並且普及後,線列步兵戰法才走入歷史,因為訓練精良的線列步兵,在200步以內同時開火形成的彈幕,可以有效彌補彈道不穩定、命中率的缺點。鐵砲對身穿鎧甲的武士來說,除非近距離擊中無鎧甲保護或鎧甲較薄弱處(例如臉、脖子、腋下、側腹....),否則彈丸是不容易打進體內的,貫穿鎧甲後還需要再貫穿襯衣、內衣,才碰到皮膚與肌肉,通常都已經沒有足夠的動能了,如果是秋冬季作戰,穿的衣服更厚,那更難貫穿。於是在身上留下的疤痕,很多時候是燒燙傷,因為在戰場上並無法快速脫下鎧甲,導致滾燙的彈丸就貼在身上「烙印」,直到退下戰線甚至戰鬥結束後,才有辦法卸甲取出。至於很多朋友因為電影、電視、電玩而誤解的「長篠會戰」,織田德川聯軍並不是靠三千門鐵砲把武田軍通通槍斃的,鐵砲雖然一定程度有造成傷亡,但最後分出勝負還是要有弓箭步兵、長槍步兵、薙刀步兵、全備騎兵的協同作戰。兵長先前有三部影片討論長篠之戰,還請翻看參考,在此不贅述。所以佐武伊賀守中了十發鐵砲而沒死,與其說猛,不如說是幸運。 XD
@@shokakutw 原來如此,謝謝大哥細心的解說(長知識了。真的會被電影誤導(一直以來都以為再百步外,隨便開槍都能打進身體裡🥲
风林火山里的上杉谦信铁炮弓箭都射不中应该无伤吧...
感謝你的支持跟贊助。既然打不到,那也就無傷了吧
我猜测两个原因,第一日本刀造成伤害后,死亡率比较高;第二刀虽然是日本最有代表性的兵器,战场上的数量实际肯定是远不如长矛和弓箭,毕竟能用刀的也就武士阶层,足轻大将侍大将们,人数肯定比足轻少得多,足轻就算有带胁差的,有长的干嘛用短的?
刀傷少是生存者偏差吧!那時代大多數的被刀砍傷的都掛掉了…
感謝兵長介紹,不過想知道戰國時代軍功狀是否會頒給陣亡將士呢?如果不會的話,那感覺刀傷少很可能是倖存者偏差的影響(真的打到近身肉搏戰的人都掛了😂)另外也希望有機會聽兵長介紹騎馬時利用風力來防流矢的紅色大番茄(x)母衣(o)~
簡單來說就是身上背個比較輕的籃子 . [希望] [希望] [希望] 流矢能被籃子攔下 . 母衣一般是從馬迴眾或近侍裡挑選 . 最危險的情況也就只是跑各陣營傳令和總大將在前線的隨扈期間 . 至於日本人為什麼不先射母衣的馬逼他落地再行處理 ... 是不是節儉 . 就要看兵長怎麼解釋了
記得被猴子餓死浸死的毛利家將領到領受到軍功狀
@@bpblacksmith595 馬是高價品,擊殺敵將可以把他的馬當成戰利品但是你要是射將先射馬,那就只能收穫馬肉跟馬皮了
@@gameboyadvance1522 在日本很難有松風等級的高大馬 (根本奇行種) . 如果目標是松風那種我沒話講 . 但我沒想到一般體型的日本原生馬 (記得好像和蒙古馬差不多) 也被當成好料 . 感謝
@@bpblacksmith595 即使是日本古代那種迷你馬,兩條腿換四條腿有什麼不好?打個比方來說,松風那種名馬是超跑的話那迷你馬大概是平價車那種等級你總不能說只有藍寶堅尼才是車,toyota就不是車吧
想問兵長本多忠勝頭盔上面的動物是牛嗎?看影片插圖好像牛
鹿 本多的是鹿角盔
鹿角脇立兜
甲陽軍鑑的創作成份有多高,可以從這個記錄略窺一二
《甲陽軍鑑》的評價在百年間由低谷反轉,戰前認為沒有參考價值。80年代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並且比對戰國時代的文獻,發現甲陽軍鑑還是有值得參考的部分,只是經過幾次編撰增寫,加上撰書的立場,所以參雜很多雜質,需要過濾比對才能使用
倖存者偏差 被刀傷砍的都死絕了居多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鎧甲,而且日本馬戰偏少的原因?
原則上能拿到的感狀的人,都是存活下來並且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武將。原則上都是穿著鎧甲,能夠排除防禦薄弱的足輕。
個人最喜歡日本戰國時期德川家康,德川家臣前期本多忠勝,後期井伊直政,期待2023年大河劇 怎麼辦家康🤝
大概因為刀槍的傷都是致命的吧,中招了一般活不了
確實,看的時候就一邊在想,以刀近距離對斬造成傷口結果多半是不治,自然也沒辦法活下去被紀錄累積多少傷了。
有紀錄武士或足輕會把刀槍沾上金汁(糞尿),斬殺敵人不死也讓敵人死於細菌感染嗎?
@@E04yourmom 雜兵物語裡面有提過,在水井裡面放糞尿。所以井水要放杏仁、田螺一起煮沸,過濾之後才能飲用
@@E04yourmom 不知道,只是猜測因近距離對戰較中遠程射擊更容易瞄準致命部位,戰場上、如果你只有一瞬間的機會發動對目標的攻擊,「除了精準射擊要害成功」,不然刀槍傷能造成的傷口、傷重程度應該通常會大於弓鎗。當然全都是不專業猜測而已,請當閒聊,抱歉。
@@SamuraiTraveller 謝謝兵長科普
挨了十發鐵炮還活著是什麼怪物?
海賊王白胡子🤣
我覺得是倖存者謬誤,能紀錄傷痕的都是活下來的人
被武士刀砍到的人直接陣亡也沒人幫記了
所以殺傷力強的武器佔比少應該是正常的
跟隨兵長的說法,還有一點是我從日本朋友那邊聽來的:
許多武士的配刀是名刀,上戰場時即便不是帶著真品,復刻的刀也都不會太差,相較於長槍,是比較昂貴的武器。所以非到必要時,不會拿出來用,因為有崩口或甚至捲刃,那真的是錢不見而且沒有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啊~
在二戰期間修理許多軍刀的成瀨關次先生認為,刀可以分為三類。「藝術性高的刀」「銳利的刀」「實戰型的刀」。特別是藝術性高又銳利,但不見得適用在實戰情況的名刀,通常都是作為收藏品來保存,非到必要不拿來使用。
@@SamuraiTraveller 請問 那 劍聖將軍 到最後有用名刀砍人嗎
@@by2345 當代的《信長公記》《佛洛伊斯日本史》有說足利義輝拔刀作戰。但是拿出家傳名刀開無雙,這是江戶時代末期《日本外史》
@@by2345 日本的武士刀是可以修的。他们真的是拿名刀到处砍人。
你的朋友说的是对的。武士在战场上不会使用武士刀的,但是原因不是因为贵,而是不好用。武士刀主要针对的是劈砍,而面对甲胄效果不如更加便宜的矛。也有武士能够砍断甲胄,但是都是剑术高手。真正的武士不会在战场使用武士刀。
兵長的聲調真好聽,資料豐富談吐也幽默!
馬場信春就因為無傷被稱為"不死身鬼美濃",不過可惜在撤退戰中陣亡未能像本多忠勝活到天年。井伊直政差不多每次在戰場上也受傷,就在關原之戰時追擊島津也受到槍傷,戰後結果新舊傷爆發後就死了,戰國戰場上遠距離武器遠比近戰武器吃香,除了弓箭鐵炮外還有小山田信茂的投石戰法最為有名
然後死在雕刻刀劃傷手破傷風(欸?
近戰大多容易被注意到且還有近衛與盔甲防護,箭矢自遠程有時實在防不勝防。箭傷的數量應該比近戰兵器更多一些,而又考慮到高品質盔甲的防護在戰國時代也已經有相當完善的包覆,一般的冷兵器也沒那麼容易擊穿。
這邊先推測鐵炮是武將負傷率最高的武器戰傷
鐵炮傷跟箭傷的比例高低要看時代。上鄉隆先生的著作提到,鐵炮傷的紀錄大多在永祿之後出現,反映出熱兵器逐漸導入戰場的趨勢
基本上都是用遠程武器轟炸,再來才是近距離掃蕩,所以傷口比例遠程武器最高自然是可預期的。
一直都喜愛「全軍破敵:幕府將軍、幕府將軍2」的遊戲,在遊戲中戰場上士氣很重要,個人在遊玩時也是利用遠距離削弱為主,弓箭射程最遠,加上利用高處地形發揮很好的效果,弓箭旁邊會佈鐵炮和長槍兵,收拾敵方衝鋒的騎兵,幾乎沒生產過太刀武士。如同兵長所述,遠距還是佔優勢。
在大規模集團戰的情況下,個人武勇的影響力相對降低,弓箭等遠程武器對於動搖敵軍士氣、打破陣形的效果很大。
幕府2我十隊足輕加駐城弓兵基本上就可以手動守下大部分戰役了
結果仁王系列中,赤鬼(井伊直政)的鎧甲設定為輕鎧,東國無雙(本多忠勝)設定為重鎧,原來是遊戲性與史實不同的部分阿
這有點像是二戰時期那個著名的戰鬥機彈痕故事,飛回基地的飛機上面的彈痕以分布機身居多,有人就提出要加強機身的防護,但有人就指出這些飛機還能飛回來,就證明了打在這些地方損傷不大,反而是打在其他地方例如引擎或油箱可能就飛不回來了,這些地方才應該加強防護
這樣會不會反過來證明學者統計的不對🤣
確實鈴木真哉最常被質疑「倖存者偏差」,所以在影片裡面只限定在「存活」的情況,而不推論「致死率」高低
所以反向證明了日本戰國時期的弓箭威力是最低的,刀傷少是因為都是近身肉搏你死我活階段,自然傷就少了因為都死的多😎
@@karlleung927 其實不盡然,每家軍隊人員組成、戰略目標不同,會影響戰役對抗的強度。日本戰國有很大比例的戰役,軍隊規模小,只是以壓制地區為目的,這種戰鬥規模並沒有以徹底殲滅敵人的總體戰為目標,有時候只是氣勢占下風發生混亂就做鳥獸散例子很多,這種等級的戰鬥,我想遠程兵器才是主角。
會講 鬼小島彌太郎嗎
謝謝。
我以為…兵長會提出“藤堂高虎“這個武將做比較。
他生前換了七個主君,迭有戰功…一直到死後才被發現:身上都是傷痕。
他身上有槍刺傷、銃傷、箭傷、手指斷節…指甲也沒有了。
但他生前什麼也沒說。
武將的傷痕可以是種「勳章」。本多忠勝連一個傷都沒有,也可以拿來自我標榜…
但要獲得主君的睛睞,還是要拿命來博。
藤堂高虎就是個例子。
骑墙派不太容易得到追捧吧,本多和井伊都始终是德川方,福岛和加藤始终是丰臣派(虽然福岛差点),评论功绩首先可能还是看忠义与否
刀劍除了非主要武器之外,它昂貴跟保養不易、製作費時費工,以及當代戰術跟倖存者偏差等等,我想都有可能是它佔比例比較低的原因
試想撇開觀念問題,你好不容易弄上一把刀或劍,撇開獲取困難、保養不易不談,你還得要有機會使用(以前冷兵器戰爭還是以使用長槍、弓箭等武器為主,而除非是有特別愛好或必要性,否則一般「統兵」將領是不太會在前線親自衝殺的),並且不會因此有危險才行
而且刀劍實際上的硬度,並沒有我們在戲劇裡面看到的,動不動跟人用刃的地方互砍一天還沒事那麼誇張。砍出問題像缺幾個洞,還是砍爛了整把報廢都是常有的事情(足利義輝表示:),更別提那種大量製造的刀劍,其韌性跟耐用都成問題(也就更難對有護甲的敵人發揮作用)
再加上護甲、長槍弓箭鐵砲等距離較長的武器仍為主流,想要有機會近身砍人也是不太實際的,除非敵人真的殺到你眼前來,不拔刀就得等死的情況
而好的刀劍不只製作起來費工,價格也不會太便宜,在古代的中國或日本,它有時候甚至算得上是一種奢侈品
種種的因素加起來就變成,即使你再怎麼勇猛,想要純粹被刀劍砍傷反而是相對困難的事情(至少跟其他武器比起來)
所以本多忠勝常常嘲笑井伊直政,穿那摩厚重的鎧甲,卻是滿身傷,不過馬場信春的外號不死身,對應生涯戰績真的夸'張
而本多重次很討厭秀吉,因此讓秀吉氣到叫家康逼他隱居
兵長的影片節奏越來越好了,這次題材與內容我好喜歡:)
長槍看有些老劇,互相攻擊時,都是那種很長很長的那種長槍,而且是一堆人在刺。
那種狀況拿刀,衝第一波,恐怕會被刺成馬蜂窩吧。
農民的竹槍看來也很好用
不知為何,這部影片一直讓我想到呂捷老師的「水肥車鎮壓」理論,大概是因為敵我都會在武器上餵「金湯毒」,而「金湯毒」最容易取得的方式,就是從「水肥」…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细川忠兴的脸上伤疤来源原来如此,漫画非常传神了,谢谢
提到井伊直政
就想到他在關原之戰被島津家獨有戰法“捨奸”所傷
最後也是因為被鐵砲擊中留下的舊傷導致破傷風病逝
破傷風吧XDDD
留下首級呀!留下首級呀!留下首級呀!
留下首級啊!!
在戰場上一般來說,前線戰士被遠距離武器擊中而戰死的比例,高達60~70%。這可以從8:25的記錄,就可以推算出來。
致伤和致死不能等同起来,可能弓箭远距离射击的伤害很有限,一个人身中几箭仍然不会失去战斗力
相比箭矢和鐵炮,長槍和刀劍造成的多數都是致命傷。
非致命傷能承受很多次,致命傷一擊就沒了。
根據幸存者偏差,那自然是箭矢和鐵炮造成的傷痕佔多數。
頭都被刀割下來了算是'傷'嗎XDDD
6:53 對氏康臉上的傷疤覺得好奇,從《信長之野望.天道》開始就察覺到人物臉譜的變化,但不太清楚這個梗的由來是什麼,可以請兵長介紹一下嗎?
(倒是以前從大河劇《風林火山》裡面看到一幕劇情,當上杉憲政的兒子龍若丸被背叛的上杉家臣獻給北條氏康之後,在兩人的面對面過程中,氏康給了年幼的龍若丸一個可以挑戰自己的機會(也就是決鬥),結果龍若丸技不如人敗給氏康戰死,可是死前卻在氏康臉上留下一記刀痕,這算是蠻有《浪客劍心》風格的劇情設定,雖然就現實觀點看起來有點瞎……)
關於氏康臉部傷痕的說法可以參考這裡
sengokujapan.blogspot.com/2022/08/blog-post_15.html
比較早的軍記物《小田原記》或《北條五代記》只有說氏康時常上前線作戰,所以身上有不少刀槍傷,但沒有說是在哪裡,明確說臉部有兩處刀傷的則已經是幕末寫成的《名將言行錄》了。
另外宮下英樹老師的『戰國系列』北條篇,氏康臉上的傷是謙信進攻關東時實施無差別殺戮戰術,放火燒北條領地的村,而氏康為了感受人民的痛楚(你們小田原城內的米還不夠扛喔?XD)謙信每燒一村就在自己劃一道,並時刻提醒自己要堅守戰略不能出戰與強大的謙信硬碰硬。
其實以日本的當世具族來說,弓箭還真的傷不了他(鐵砲就難講了)
但是一般來說那是高級武士才有可能湊到的裝備,中下級武士可能就得要問問老天了
也才會有弓箭傷鐵炮傷佔大多數
另外日本鐵很稀少,很少會用倒鉤的鐵箭頭,大多是削尖的木棍或是竹棍
所以雖然因弓箭受傷的人很多,但是因此而死的反而比較少
所以武器才要淋上滿滿的金汁
戰場上長槍之類的長柄武器才是主武器 刀是副武器
"不死身之馬場" 講坦白 自己除了從"信野"遊戲以及大河劇知道 還有看"戰國權兵衛"(個人極推薦)理解
傷痕這玩意兒,沒有什麼多比較好,還是少比較好。而是要走“極端”最好。要嘛像本多忠勝跟趙雲這樣完全沒有,要嘛就是遍體鄰傷多到別人趕不上。要是沒有辦法在“數量”方面勝過別人,那就要另闢蹊徑,不要陷入拼數量或價格的“割喉戰”,而要以品質或內容來獨樹一幟。比如三國孫權的部將周泰,在孫權一次慶功宴上,孫權賜酒給周泰,然後(假)藉著醉意細數周泰身上的傷痕,然後這道傷痕的由來,那道傷痕又有什麼故事,說得在席中原本不服周泰的武將也欽佩起他來了!這算是另類的「藍海戰略」吧(^~^)
我突然就想起朝倉宗滴,雖說我覺得九頭龍川合戰多少有些水份,但是大將帶頭衝殺敵陣絕對是這一仗的致勝關鍵
北條綱成 : 我我我 (平八郎 : 這些傻子 . 在總大將身邊當隨扈 . 當然很難被傷到 . 說我是狸貓命史官瞎吹東無雙你又能怎樣? 反正死無對證 . 你奈我何?
想像成高比例的一輩子打仗的全副武裝全盔甲的職業軍官(武士)帶的11000餘人,和30萬平時飯都吃不飽的半飢餓農民(老弱婦孺)皆有的流民集團就可以了!
戰國時代的通行軍隊基本組成為「武士(中階軍官)-地仕(地頭、低階軍官)-民兵(徵召民)」,通常武士比例越高,組織力越強,軍隊也越強!所以信長的尾張雖然民弱,但是軍隊中武士比例卻很高,所以才能發揮正面打垮義元主軍的戰力!
此外朝倉宗滴帶的11000餘人並非像織田信長一樣把人全部殺光屠光,打的是擊潰戰。換言之只要能瞄準目標把一向一揆帶頭的寺院僧侶及少數武士全宰了,人數再多也一樣要崩潰!
不過能夠不被人數嚇到,集結軍隊力量向重點突擊這確實很重要,因為戰國很多武將鎮壓一揆時還傻傻照武家常規打陣地合戰,導致被數量壓垮。這也證明朝倉宗滴的水平遠超日本戰國武將的平均水準!
會不會是倖存者偏差啊?代表受了弓箭或槍砲傷害之後,還能活著回來,但是被長槍或刀所傷很可能就死在戰場上了,畢竟統計了應該都是從戰場上存活下來的人吧
讚讚讚!
支持
可以講講今川家在東海道上的商業 工業模式嗎?
看起來沒有太多耕地,卻當道戰國第一大名,一定有其過人之處
想問大將也會绑指旗物 看影視都是兵哥才绑 ?像本多忠勝大將級的都有持旗手
玩過騎砍就知道手長一點多重要了
想到大久保忠世「六股」的故事,刀應該算是最後保命的武器。
就是穿重甲才會滿身傷啊,試用動作遊戲的思維模式想想吧,直政怎想都是點滿防禦用霸體硬扛傷害的打法,受到的傷害也一定較多;反之忠勝穿輕甲就是以無傷為前提,你玩遊戲拼無傷成就,需要衝高的不是防禦力而是回避能力啊
之前好像看過日本節目介紹 戰國時代長柄武器大多使用方法是拿來敲打 或許是這樣長槍類傷疤會比較少
長柄武器不完全是敲打用的超長槍。分成集團作戰足輕用的長槍(長度約5.4公尺的三間槍),以及武將在戰場上使用的長槍(長度約2.7公尺的持鑓)
刀伤占比少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呀。被刀砍过的很多直接死了。活人才有伤
左武伊賀守中過10次鐵砲傷竟然沒領便當也太神奇! 以當時的醫療水準來說沒傷口感染死亡真的猛!
本多忠勝不就是傳說是因為晚年刻佛像時,被雕刻刀割傷手指感染破傷風死掉的嗎?(雖然是傳說成分居多)
1.雜賀不怎麼富足 . 盔甲很難完整保護自己 . 2.沒膛線那時代命中率低 . 自己人流彈擦過往往比敵人射來的還多 . 3.而且因為大多是黑火藥造成的高溫灼擦傷 . 容易留下傷疤 (一般割傷撕裂傷過些時日身體總會修復 . 但灼擦傷通常要更久甚至就留在那 . 因此容易記下) . 4.那個時代還沒有用破傷風當武器的概念 . 但被貫穿還是很容易因為破傷風+醫療不到位就走掉的 . 也來不及記下了 . 因此可得出 [左武桑的鐵炮傷 . 約七八處是高溫灼擦傷 . 且很可能沒有貫穿傷] 的結論
這應該算是某種倖存者偏差 受大範圍劈砍刀傷的人容易致命 無法活下來累積傷疤 但打在非要害處的小鐵炮往往可以卻可以不斷累積
小野鎮幸 身上有四十四傷疤 這故事也蠻有名的
井伊直政奮勇作戰的故事與三國時期周泰奮勇護主的故事 挺相似的
看到無傷就聯想到了盾無盔甲XD(據說這套盔甲傳到了武田手上,而穿過這套盔甲的人完全沒受傷)
本多忠勝因雕刻時被小刀劃傷而過世的軼聞,跟趙雲的軼聞有異曲同工之妙
以前忘了從哪聽說的故事,說是趙子龍一生無傷,晚年唯一一次受傷就流血不止,可能是血小板凝血功能異常,但從沒受過傷,所以沒人知道他有這個毛病,最終一身是膽的趙子龍黯然病逝
我認為這兩個傳說應該有關連性,曾經試圖找本多忠勝版的出處。但是就連幕末的《名將言行錄》都沒有採納,推想有可能是江戶時代就流傳,但是不被《名將言行錄》的編撰者採信。另一種可能,就是近代不知道哪個人大筆一揮的結果
日本武士的傷痕,就跟大航海時代海盜的傷殘一樣,可以說是榮譽的象徵。不過兵長已經講到戰國時代武將們受的傷以箭傷居多,我很好奇致命傷佔比有多少呢?還有我一直都在敲碗兵長能完整介紹和弓,但一直都沒有出現倒有些可惜。
所謂術業有專攻,沒收集到足夠資料之前,我不敢隨便談和弓。
鐵炮可能一打就陣亡了,只有沒命中要害的才會活下來,要不然我是覺得鐵砲在戰國後期造成的戰傷應該不輸弓箭
不過也知道戰國時大家差不多在遠程時就會打得差不多了,要跟人近身搏鬥的機會其實很少。
提到戰傷讓我想到秀吉曾在信長進攻伊勢北畠家時,在攻打阿坂城時被人以弓箭射傷左腿,這似乎是豐臣秀吉唯一有記載的戰傷。大家提到秀吉大概會聯想到一堆頭腦戰,不過其實人家也是會親自上前線的XD
另外佐賀藩武士道名書『葉隱』裡還記載了加藤嘉明在文祿慶長合戰時全身插滿箭矢在敵船上跳來跳去的戰鬥,姿態美不勝收,以及關原合戰後,嘉明跟西軍打到左手負傷不能動,然而在家康面前仍是行禮如儀,被作者山本常朝評論說日後嘉明就算身披何種甲冑,都沒有負傷行禮那時好看。可見在舊有的武士觀念中,其實比起無傷,戰到滿身是傷搞不好才是更為榮譽的事。
其實戰國時代的鐵砲殺傷力個人覺得可能還好,第一個當時沒有膛線設計,第二射程短,要真的被鐵砲打死,可能得挨很多槍,或者是被打到真正要害大失血甚至器官壞死才行。就像井伊直政在關原挨了島津義弘捨奸戰法不少子彈,也不是馬上就死,而是過了一段時間才因為傷勢惡化往生。
不知道這兩百封感狀的年代分布,所以也無法判斷。如果把時間縮小到安土桃山時代之後,相信鐵炮的比例應該會提高更多。
聽說井伊直政及女婿松平忠吉都在關原之戰受鐵砲傷,雖沒擊中要害,但最終都因傷口無法痊癒反覆感染而病逝。家康也曾腿部中鐵炮傷,忍痛挖出砲彈,將腐肉刮除才痊癒。甚至到獨立戰爭,華盛頓號稱打贏一場勝仗,也是唯一一場完美戰役(即無任何士兵將領陣亡)。但戰後仍有不少因炮傷病逝的將領。由於炮彈深入體內,若不將子彈取出傷口難以痊癒,取出子彈的器具若沒謹慎消毒,也會造成細菌感染。在盤尼西林還沒問世以前,中砲彈若沒像家康那樣刮骨療傷,幾乎可以說是必死無疑。
會不會有種可能,刀傷大多是致命傷,而統計的都是活下來的人,所以刀傷的比例就比較少。即是幸存者偏差
我想這得區分「持刀近身戰」跟「持刀斬首」的差異。在戰國時代後期,長兵器跟遠程武器占優勢的情況下,在「戰場」上拔刀近身作戰的情況大幅降低,較常出現在林戰、建築物戰等地形受限的場所,導致刀傷的比例降低。「持刀斬首」則是打趴敵人取首功的極端情況,自然致死率是100%。
我以為是前田慶次XD
不過很好奇的是日本戰國時期的武將也會衝鋒陷陣?還是待在本陣下指導棋而已
大和劇都演這樣?
冢原卜传也是生涯无伤
鐵砲的傷少是不是因為醫療技術沒那麼先進,被槍打到治不好的機率比較高
看戰國天正記對山縣昌景和馬場幸春的印象真的非常深刻
可惜大部分的遊戲都沒有讓他們兩人活躍
看仁王2原本以為真柄直隆都出來了總該有個長筱關卡讓他們當個大boss吧
結果沒有
這兩位在天正記裡死的瞬間寫的十分到位
一個代表個人意境,一個代表對後生的感慨
馬場不死美濃守信春VS本多無傷鬥鬼神忠勝。
我認為是長槍傷最多 . 其次流矢 . 最少的才是鐵砲 . 根據NHK考據最容易傷害到前線武將的是長槍 (可打穿肩甲 . 戰場上數量也最多) . 再來是靠數量射入盔甲縫隙的弓矢 . 而鐵砲除了數量少 . 還有命中率低的問題 . 當時的醫療還不到位 . 也很少運用破傷風殺敵 . 遑論當時那麼大顆被打到大概也就不用當傷疤 . 直接入土了 . 自然是最難出現在武將的身上 (喂 . 刀呢?) (戰場上一寸長一寸強的 . 都戰國時代了前線有長槍誰還要用刀?
記得鈴木真哉調查的軍功狀中就連礫石傷的比例也比刀傷高,不過戰場上所謂的礫石傷好像大多是專業的投石武器造成的而不是像BASARA裡面武藏那樣用手直接丟?
專業的投石器日本好像沒有吧
確實鈴木真哉的調查,石礫傷的比例約10%。南北朝時代的就有提到傭兵型足輕用飛石作戰。但是徒手投擲,還是用投石索等道具,這個就不清楚了
左武伊賀守也太猛,被鐵砲打中這麼多發😱
身體居然沒感染陣亡😱
這個需要補充一下,即便到了十八世紀,火繩槍與燧發槍的殺傷力仍需要在300步(約150至180公尺)以內才比較明確能夠射進體內,甚至要100步(50至70公尺)以內才更容易致命。圓形彈丸飛行穩定度不佳,太遠開火就算能飛到、動能也足夠,但命中率甚差,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到十九世紀後期來福槍、米涅彈、格林機槍和馬克沁機槍問世並且普及後,線列步兵戰法才走入歷史,因為訓練精良的線列步兵,在200步以內同時開火形成的彈幕,可以有效彌補彈道不穩定、命中率的缺點。
鐵砲對身穿鎧甲的武士來說,除非近距離擊中無鎧甲保護或鎧甲較薄弱處(例如臉、脖子、腋下、側腹....),否則彈丸是不容易打進體內的,貫穿鎧甲後還需要再貫穿襯衣、內衣,才碰到皮膚與肌肉,通常都已經沒有足夠的動能了,如果是秋冬季作戰,穿的衣服更厚,那更難貫穿。
於是在身上留下的疤痕,很多時候是燒燙傷,因為在戰場上並無法快速脫下鎧甲,導致滾燙的彈丸就貼在身上「烙印」,直到退下戰線甚至戰鬥結束後,才有辦法卸甲取出。
至於很多朋友因為電影、電視、電玩而誤解的「長篠會戰」,織田德川聯軍並不是靠三千門鐵砲把武田軍通通槍斃的,鐵砲雖然一定程度有造成傷亡,但最後分出勝負還是要有弓箭步兵、長槍步兵、薙刀步兵、全備騎兵的協同作戰。
兵長先前有三部影片討論長篠之戰,還請翻看參考,在此不贅述。
所以佐武伊賀守中了十發鐵砲而沒死,與其說猛,不如說是幸運。 XD
@@shokakutw 原來如此,謝謝大哥細心的解說(長知識了。
真的會被電影誤導(一直以來都以為再百步外,隨便開槍都能打進身體裡🥲
风林火山里的上杉谦信铁炮弓箭都射不中应该无伤吧...
感謝你的支持跟贊助。既然打不到,那也就無傷了吧
我猜测两个原因,第一日本刀造成伤害后,死亡率比较高;第二刀虽然是日本最有代表性的兵器,战场上的数量实际肯定是远不如长矛和弓箭,毕竟能用刀的也就武士阶层,足轻大将侍大将们,人数肯定比足轻少得多,足轻就算有带胁差的,有长的干嘛用短的?
刀傷少是生存者偏差吧!那時代大多數的被刀砍傷的都掛掉了…
我想這得區分「持刀近身戰」跟「持刀斬首」的差異。在戰國時代後期,長兵器跟遠程武器占優勢的情況下,在「戰場」上拔刀近身作戰的情況大幅降低,較常出現在林戰、建築物戰等地形受限的場所,導致刀傷的比例降低。「持刀斬首」則是打趴敵人取首功的極端情況,自然致死率是100%。
感謝兵長介紹,不過想知道戰國時代軍功狀是否會頒給陣亡將士呢?如果不會的話,那感覺刀傷少很可能是倖存者偏差的影響(真的打到近身肉搏戰的人都掛了😂)
另外也希望有機會聽兵長介紹騎馬時利用風力來防流矢的紅色大番茄(x)母衣(o)~
簡單來說就是身上背個比較輕的籃子 . [希望] [希望] [希望] 流矢能被籃子攔下 . 母衣一般是從馬迴眾或近侍裡挑選 . 最危險的情況也就只是跑各陣營傳令和總大將在前線的隨扈期間 . 至於日本人為什麼不先射母衣的馬逼他落地再行處理 ... 是不是節儉 . 就要看兵長怎麼解釋了
記得被猴子餓死浸死的毛利家將領到領受到軍功狀
@@bpblacksmith595 馬是高價品,擊殺敵將可以把他的馬當成戰利品
但是你要是射將先射馬,那就只能收穫馬肉跟馬皮了
@@gameboyadvance1522 在日本很難有松風等級的高大馬 (根本奇行種) . 如果目標是松風那種我沒話講 . 但我沒想到一般體型的日本原生馬 (記得好像和蒙古馬差不多) 也被當成好料 . 感謝
@@bpblacksmith595 即使是日本古代那種迷你馬,兩條腿換四條腿有什麼不好?
打個比方來說,松風那種名馬是超跑的話
那迷你馬大概是平價車那種等級
你總不能說只有藍寶堅尼才是車,toyota就不是車吧
想問兵長本多忠勝頭盔上面的動物是牛嗎?看影片插圖好像牛
鹿 本多的是鹿角盔
鹿角脇立兜
甲陽軍鑑的創作成份有多高,可以從這個記錄略窺一二
《甲陽軍鑑》的評價在百年間由低谷反轉,戰前認為沒有參考價值。80年代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並且比對戰國時代的文獻,發現甲陽軍鑑還是有值得參考的部分,只是經過幾次編撰增寫,加上撰書的立場,所以參雜很多雜質,需要過濾比對才能使用
倖存者偏差 被刀傷砍的都死絕了居多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鎧甲,而且日本馬戰偏少的原因?
原則上能拿到的感狀的人,都是存活下來並且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武將。原則上都是穿著鎧甲,能夠排除防禦薄弱的足輕。
個人最喜歡日本戰國時期德川家康,德川家臣前期本多忠勝,後期井伊直政,期待2023年大河劇 怎麼辦家康🤝
大概因為刀槍的傷都是致命的吧,中招了一般活不了
確實,看的時候就一邊在想,以刀近距離對斬造成傷口結果多半是不治,自然也沒辦法活下去被紀錄累積多少傷了。
有紀錄武士或足輕會把刀槍沾上金汁(糞尿),斬殺敵人不死也讓敵人死於細菌感染嗎?
@@E04yourmom 雜兵物語裡面有提過,在水井裡面放糞尿。所以井水要放杏仁、田螺一起煮沸,過濾之後才能飲用
@@E04yourmom 不知道,只是猜測因近距離對戰較中遠程射擊更容易瞄準致命部位,戰場上、如果你只有一瞬間的機會發動對目標的攻擊,「除了精準射擊要害成功」,不然刀槍傷能造成的傷口、傷重程度應該通常會大於弓鎗。當然全都是不專業猜測而已,請當閒聊,抱歉。
@@SamuraiTraveller 謝謝兵長科普
挨了十發鐵炮還活著是什麼怪物?
海賊王白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