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鸿沟】第5集:我看见了火流星(上)| Explanatory Gap | 腾讯视频 - 纪录片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6 дек 2024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6

  • @blueperfect9764
    @blueperfect9764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5

    陈嘉映不否认哲学及真理对人的滋养,更重要的是--也不否认其对生命的危害,这一洞察将他与芸芸哲学学者区分开来。哲学的深渊性在陈身上有所体现,同时也被他的“练达”所消解。

  • @sitinglu2649
    @sitinglu2649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用我们的标准去衡量一切时代”,确实是当下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了。

  • @果-j2u
    @果-j2u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自由探討還能長時間在一起好有愛❤

  • @kkkkkoooooful
    @kkkkkoooooful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周先生说好多“其实”。“其实”的意思是,“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现在告诉你”。周先生陷在他自己里面了吧。

  • @yolanda-
    @yolanda-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3

    1、求其中者得其下,这是很朴素的道理;2、老百姓权利的扩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根源是人本主义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本主义提供了空间,所以这跟去理解古典主义把自己代入什么角色没有关系,主持人那段发言有点混淆概念了;3、人类社会充满了中间人,自上而下一层层理解一层层渗透,我觉得像宴席上的香槟塔,因为有最顶上源源不绝的香槟注入,才会让每一层的杯子里都有香槟。如果指着中间这层说我们就要这层,上面的就不要了,这就有点儿……不知道咋说。我们要记得,那些在追求宏大意义并付诸行动的人就是最顶上那杯源源不断的香槟。一点拙见。

    • @secularbird7
      @secularbird7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同时,人本主义的兴起也为科学技术的爆发创造了环境。

  • @陈青林-g9s
    @陈青林-g9s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思考的艺术表达的艺术

  • @sitinglu2649
    @sitinglu2649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在共公共领域的卓越之士,逐渐丧失了其公共性,这一点在新中国历史上每一次运动中都有体现,不仅仅是人文学者,曾经的工人和农民阶级,基本上都从主流话语中隐去了其代表的政治地位和话语权,隐隐觉得周濂始终带有中式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习惯,也或许在象牙塔里待的时间太久了。

  • @plpldong
    @plpldon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刘畅的困惑,我怀疑是因为他自己也不信。纠结的一个来源是误以为自己相信某种东西但其实并不信。

  • @zetccc2704
    @zetccc2704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4:30 这一段说的其实很重要,周濂明嘲暗讽刘小枫为首的中国施派。剪辑也很有意思,现场听众们都笑得很开心。

  • @jarfer198906
    @jarfer198906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搞了四集铺垫终于开始说点儿要紧话了!

  • @linley528
    @linley528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周濂举乔布斯马斯克的作为卓越的例子太差了,通常而言大家普遍认为他们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但是这两人在关系处理,个人生活和思想方面的糟点如此之多,和卓越是完全搭不上边的。

    • @jackchen425
      @jackchen425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历史上的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不也如此,私生活混乱,性格奇怪。而且,这样还是多数。

    • @zetccc2704
      @zetccc2704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卓越与道德的尽善尽美不是一回事,卓越是对潜能的实现,因而历史上的天才或伟人都可被称为卓越之士,而他们并不一定是道德圣人

    • @wangzhicong
      @wangzhicong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你对卓越的定义是什么?

  • @yanhuaihe3478
    @yanhuaihe3478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我想问一下陈先生,消防员冲进火场也属于“must “ 吗? 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位消防员应该做的本质工作,这不应该属于本体论上的伦理学。

    • @rrrita5121
      @rrrita5121 10 дней назад

      陈先生讲的must是个体对自己的生命内在推力的感应

  • @hersonjin675
    @hersonjin675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话题让周濂聊脱靶了 还是陈老师的几句话就能拉回来

    • @jackchen425
      @jackchen425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他的政治执念太深,底层逻辑和出发点就是政治。

  • @aaabula-silent2032
    @aaabula-silent2032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字幕有錯,不可遇,而不是“不可慾”。

    • @JeremyH-vt1rp
      @JeremyH-vt1rp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可能就是不可欲 undesirable,就是说那个东西是可以得到的,但是不值得我们去追求。

    • @aaabula-silent2032
      @aaabula-silent2032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JeremyH-vt1rp 理解了。謝謝你

    • @YH00TK
      @YH00TK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我觉得这里陈老师说的“不可欲”是说,你想要改变别人的信仰是不能强求的,你是在你的生活背景下才有了那种相信,你不能脱离这些而强求别人也同样相信一样的东西。

  • @secularbird7
    @secularbird7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Arete

  • @vathybadarma2063
    @vathybadarma2063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康德即萨德,道德律令催生了“精神病态”。

  • @hswang5351
    @hswang5351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终于知道你的学生为什么是这样了:这个学生问得一针见血“怎么能把你自己相信的东西保持为你个体性的东西...不形成一种对他人的有形无形的压迫,侵犯到他人的自主自由的思考”,遗憾的是作为老师的你却在试图为自己辩解,还什么“别人不具备什么背景,什么语义条件”似乎学生没达成你的理想是学生个人的条件不足所致。你不是信古典主义的东西,你是只信你知道的,你学过的,因为西方古典主义哲学本就充斥着矛盾,因而你的困惑也注定是永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