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法师: 真善知識給我們多大的加持,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6 окт 2024
  • 你會不會修行?會不會用心?
    我們善於體會師長的心,善於體會成就我們的善知識之心,可以感覺到他們好像手把手在帶我們。因為人容易分別,容易執著,容易因為時空而產生無形的障礙,善知識又沒有在我身邊,善知識已經離開了,這些念頭,其實對自己修學的恭敬心、珍惜的心都會有影響。我們看儒家、佛家的大德在給我們表法,孟子學孔子,孔子不在了,而且是幾百年後了,但孟子學得很好,他是亞聖。所以時空本身不是障礙,是我們產生了執著分別,它就是障礙了。佛家,蕅益大師學蓮池大師,蓮池大師也不在了,蓮池大師是淨宗八祖,蕅益大師依照蓮池大師的教誨,他學成功了,他是蓮宗九祖。我們這幾堂課也都跟大家探討到了,我們得看懂佛陀跟他的弟子們的表演、表法,我們也要看懂孔子跟他弟子們的表演,他們表的是什麼法?是來提醒我們什麼?所以孟子、蕅益大師的表法,我們也要深刻領悟,沒有了時空的分別,就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有一位七十多歲的長輩,他學習師父上人跟李炳南老師學習的「十年因緣」,這個片子他自己看了三十多遍,結果看到,突然李炳南老師送老和尚的情景就浮現在他的眼前。因為他才剛接觸,他就開始問,那個景像是什麼樣子?現在他的面前。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聽到這個故事,就想到智者大師當時候讀《法華經》,他很恭敬的讀,結果就入了法華大會,去聽釋迦牟尼佛講了好像是兩品經他才出來,出來的時候告訴弟子們,《法華經》的法會還沒有散,這至誠心,時空突破了。講到這裡,大家希不希望參加《無量壽經》的法會?佛陀在靈鷲山講的。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態度,「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不能聽完這個故事,智者大師是什麼人,我們不可能的,這個念頭就是障礙。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請問一下,佛菩薩來示現,它的原理是什麼?他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他所說的法,他所做的表演,他要契理,還要契機。什麼叫契機?契眾生之機。他會不會講了一段法?然後說對不起,你做不到。他會不會做一個表演?表演完了之後說,對不起,你做不到。那不是跟眾生開玩笑嗎?成德初學佛,老和尚剛好講到這一段,我印象深刻,聽明白這個道理。佛菩薩所講、所做的,都是我們可以做得到的,這就是修學的知見建立在這裡。
    修學首重正知見,我們建立一個態度,經典都是做得到的,佛菩薩的表演,我們是可以效法的。就像師長說的,四大菩薩表修德,我們就是要效法他們這麼修。這段話都很重要,不然我們自己的念頭就會形成障礙了。觀音菩薩他是菩薩,我學不了;地藏菩薩他是菩薩,我學不了。那我們讀《地藏經》怎麼隨文入觀?我們讀《普門品》怎麼隨文入觀?因為有師長這樣的教導,聽經也好,讀經也好,明白了道理,只有一個態度,想著如何做到,不會想做不到。因為佛菩薩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說,好,我今天來表演一個眾生做不到的。他不會起這些念頭的,他是應化的。
    所以這些理我們明白了,不容易被自己分別執著念給障礙住。而善知識能給我們多大的加持,是我們決定的,不是他們決定的。密宗有三種根本,本尊是成就的根本,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是成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尊。護法是成就的根本,所以要感謝護法。為什麼《勸發菩提心文》有念施主恩、念眾生恩?成就一件事不容易,就像一個團體它要護持教學平穩,要有不少幹部、義工投入,我們認真的學習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這個護法的恩要念。再來就是加持的根本,上師是加持的根本。淨土宗是密教顯說,所以我們念祖師,我們念自己依止的善知識,念師長老人家,他隨時都在加持我們。就像一個人能不忘父母的叮嚀,他的人生決定少走很多彎路。因為父母最了解我們,陪我們長大的長輩,最清楚我們的情況。所以我們雖然是修學之人,但要檢查檢查,父母從小提醒我們要改的習氣,我們改了沒有?修行就是兩件事:知過、改過。父母家人最了解我們,他對我們那個提醒,很可能就是最嚴重的過失。修行要真幹,不能做表面,從最難處下功夫,這也是《了凡四訓》上的教導。所以這個加持,我們用心去體會,聽父母的話,聽師父上人的話,他就在加持我們了。真的!每一段教誨,每一集光碟,甚至我們現在要學習的,哪怕是一篇文章,你誠心去學,真的就像他老人家手把手帶我們一樣。
    佛在形容佛菩薩的慈悲,「同體大悲」,用誰來比喻?用母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這我們容易體會。「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孩子想母親,跟母親想孩子一樣,分不開的。我們閩南話有一句講,我念一下閩南話,因為比較少機會講,愈來愈生疏了,因為自己的母語會有祖宗幾千年的智慧在裡面,而且閩南話它才能念出唐詩的韻味出來。因為唐詩都是按照平上去入,有入聲字的,母語才念得出來,北京話念不出來,北京話是這幾百年比較常用的,但是唐詩已經一千多年了。這句話講,「父母疼子長流水,子想父母樹尾風」。你們有沒有感覺,這閩南話念起來都有點快唱起來了?這就是一種韻。意思就是父母疼孩子像長流水,沒有間斷的;孩子想父母像樹尾風,就是突然颳了一陣風,響了一下就沒了。你看這比喻就很明顯了,都是從大自然裡面舉的譬喻。佛菩薩生生世世隨逐於我,心無暫捨。我們沒有讀佛經,不知道佛菩薩的同體大悲。我們想佛菩薩,有事情解決不了,阿彌陀佛保佑一下吧!這個時候才想。所以要常常想,剛剛說的,師長老人家是我們加持的根本,他的教誨要隨時想,他就隨時在幫我們,我們都搞得不好收拾了才想到他們,這個孝敬心就不夠。所以佛菩薩這些譬喻讓我們容易了解,父母真的是疼愛子女,都可以為子女犧牲生命。
    成德要出門,母親心境很難得,她說我把你交給阿彌陀佛了,她不操心了。不然母子連心,她一擔心我,我會收到那個磁場,我也會掛心的。所以操心子女,不夠理智,因為對他、對自己,沒好處。修行人要理智,要幹什麼事?對自己、對孩子都有好處的事,操心不如念阿彌陀佛。你操心了,你境界提升不上去,你念阿彌陀佛,煩惱會輕,智慧會長,佛號功德不可思議,還可以迴向給孩子。這些道理要想清楚,不然那個操心的慣性很強。修行人面對境界要清楚,我現在這個念頭是覺還是迷?覺悟要做自利利他的事,不做對自己沒幫助,還要讓人家擔憂牽掛,不做這樣的事。真正要利益家庭團體,首先自己的心要安住在正念。我們正念不容易保持,要安住在佛號上,愈念就愈熟,愈念就愈提得起來。我們要想清楚,不念佛就是輪迴心造輪迴業,這個得想明白。想明白了,要看破,看得破就放得下。我不能再糊塗,胡思亂想造的都是輪迴業,我現在一念相應就一念佛,我念一聲,極樂世界那個蓮花就大一點,不做糊塗事。《三時繫念》提醒我們,「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不念阿彌陀佛,會念什麼?念貪瞋痴慢,輪迴心;憂慮牽掛,也是輪迴心。你操心孩子,「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
    所以我們要用心去體會祖師這一句教誨,「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結什麼業?輪迴業。我們已經聞佛法了,「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隨時要清楚我的目標,跳出無始劫的輪迴,這是大丈夫所為,這是真解決問題。你現在起的每個念頭,我所說的話、做的事,都要跟這目標相應,不然我就背道而馳了。我一講話,「道人善即是善」,這是斷惡修善,不求世間的福報,所做一切善都是心心迴向願生極樂世界,都是功德。正助雙修,正修是念佛,助修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師長指導三十七道品裡面「五根五力」,這個五根,信、進、念、定、慧,這個念裡面就是強調「於正助道,憶念不忘」,要不在念佛,要不就是在積功累德,正助雙修,都是朝這個目標,每一步方向都是正確的,沒有背道而馳。
    我們一開始學,修身就是尚道立德,道也是道路,你不能背道而馳。當然我們聽也不要聽出執著點,成德法師今天講,中峰禪師說「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好,我什麼都不幹了,我就念阿彌陀佛就好了。你也要有這樣的條件才行,家裡人都是你的護法,讓你一心念阿彌陀佛,什麼都不用想,三餐都幫你送,你有這個因緣,那我隨喜功德。你沒有這樣的緣,你這麼做,家裡人理解不了,生煩惱。所以佛家講隨緣,大乘佛法事事無礙,你念阿彌陀佛是念佛,你用真心去照顧家裡的人,統統叫念佛。你不要用煩惱心去照顧家裡的人,那就造輪迴業了,差別就在一念之間。「聖狂之分在乎一念」,煮飯的時候用真心煮,我要去供佛了,家裡的人都是佛,禮敬諸佛,那個炒菜也叫普賢行。你邊炒,心量在那裡抱怨,害我不能念佛了,那個炒菜就造業了。
    所以師長老人家常說「你會麼?」用禪宗這句話。你會不會修行?會不會用心?用真心。所以師長說念佛,這段法語是在淨土宗的專題開示裡面,這個專題是「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菩提心就是真心,怎麼用在生活的點滴裡面?其實這個題目就告訴我們,儒家講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也是我們《群書治要36O》的第一句,就是教這個。「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菩提心,真心,不能離。師長講到,念佛這個「念」字怎麼寫?今心。心上真有佛,所以真正用真心了,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不一樣不是念佛。大家知不知道下一句師父講了什麼?師父接著說,「幾個人懂?」諸位仁者,我們懂了沒有?
    這樣的法語不容易遇到,這樣的開解是圓解佛法。黃念祖老居士有說,圓解的人修一天,超過不能圓解的人修一劫。你不能圓解,你對這段教理可能還有加一點自己的分別執著,你圓解了就沒有分別執著。圓解可以圓修,所以一個人修學最大的福報,遇到通宗通教、圓解圓修的善知識,我們修行是直截了當,不繞彎路。師長的經教太容易拿到了,人有一種習慣,太容易了不容易珍惜。我們要打破這種慣性,老人家每一次對我們的教導都是和盤托出,以他一生幾十年修學的智慧、人生的閱歷在幫助我們,我們有「如貧得寶」的心,就能很真誠恭敬去學,就能聽一句納受一句,然後改往修來,照著老人家教的去做,「改往修來,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
    恭选自《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第二回)-修學首重正知見  成德法師分享  (第六集)  2022/12/2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14-006-0006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38

  • @蔡佳蓉-s9r
    @蔡佳蓉-s9r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感恩師父阿彌陀佛

  • @陳政宏-e9x
    @陳政宏-e9x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南無阿彌陀佛

  • @uikhengcheah2733
    @uikhengcheah2733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6

    阿弥陀佛 🙏🏽🙏🏽🙏🏽

  • @Amituofo173
    @Amituofo173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阿弥陀佛 感恩蔡老师开示!

  • @佛的慈悲与柔和
    @佛的慈悲与柔和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感谢随喜上传的功德无量😊🙏
    感恩随喜顶礼成德法师慈悲开示,祝福您法体安康,弘法无碍🙇‍♀🙏
    非常欢喜 净空师父后继有人 继续弘扬释迦牟尼佛 佛法👏👏👍,愿佛力加持,法轮常转!🙏
    祝愿净空师父在极乐世界 26.7.2022 花🌺🌻开见佛,早日倒驾慈航度众生!阿弥陀佛🙏🙏
    让我们 大家平常多听经闻法长智慧,断恶修善,忏悔,念佛回向累世 祖先,父母,冤情债主,求生 西方极乐世界,离苦得乐,永脱六道轮回,共成佛道。🤝🤝🙏🙏
    祝愿 🤗地球朋友 身体健康,平安,吉祥如意,有机缘听闻 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法,人心向善,化解世间一切灾难,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 @sauwahfung9176
    @sauwahfung9176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希望大家能夠有善根、福德、因緣、根基、祖德、佛緣。希望大家能夠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恒信眾生、普皆回向。希望大家能夠廣結善緣、行善積德?改惡向善!痛改前悲!希望大家能夠迴向功德、功德圓滿!功德無量🙏希望大家能夠發慈悲心!希望大家能夠發菩提心!謝謝成德法師慈悲開示。我都非常好感恩成德法師慈悲開示。南無阿彌陀佛!👍🧧🧧🆕➗😅➡️➡️😃😃😃😃

  • @shareenong4977
    @shareenong4977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5

    南无阿弥陀佛

  • @qqqlove788
    @qqqlove788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南無阿彌陀佛🙏🙏🙏

  • @陳喜燈
    @陳喜燈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ahbunbun5468
    @ahbunbun5468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阿弥陀佛

  • @cavalry_knight
    @cavalry_knight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感恩成德法師。 阿彌陀佛

  • @仁者912
    @仁者912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7

    感恩成德法師 慈悲開示
    阿彌陀佛🙏

  • @sulienchen316
    @sulienchen316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南無阿彌陀佛

  • @tayhuizengjane8305
    @tayhuizengjane8305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 @KETLINkon2330
    @KETLINkon2330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 @黃淑娥-c7x
    @黃淑娥-c7x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阿彌陀佛❤

  • @sauwahfung9176
    @sauwahfung9176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我覺得是能夠非常好感恩成德法師慈悲開示!希望大家能夠多D去聽聞佛法和廣學多聞佛法是能夠增長智慧和是能夠增加善知識!希望大家能夠多D去吃素食多D去做多D佈施功德多D去拜佛多D去念經是能夠消除業障是能夠迴向功德給所有冤親債主給所有父母給所有祖先給所有一切眾生是能夠離苦得樂是能夠返回往生西方淨土極樂世界或者返回無極理天是能夠幫助別人!希望大家能夠了脫離三界生死六道輪迴!希望大家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希望大家能夠拔除所有一切人生生命生死的痛苦!希望大家能夠解決所有一切人生生命生死的痛苦!希望大家能夠超生了死是能夠躲劫避難!希望大家能夠返回往生西方淨土極樂世界或者是能夠返回無極理天!👍👍👍🌰🆕🉐️🉐️😁😁👂👂👂

  • @kittylr1497
    @kittylr1497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阿彌陀佛🙏🙏🙏感恩成德法師慈悲開示🙏🙏🙏阿彌佗佛🙏🙏🙏🪷🪷🪷🙏🙏🙏

  • @Cap73-x2e
    @Cap73-x2e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

  • @chanwaikit-ec5bg
    @chanwaikit-ec5bg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3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清淨慈悲看破放下執著妄想殺盜淫邪身心清淨無欲無求品自高其實真正修行內心言行品德高尚人生若短 清淨心 心無雜念 慈悲喜 捨 善良 救助苦難 眾生 很苦憐憫 老實念 佛 求生淨土 佛弟子陳妙 音 極樂世界 才是安樂地

  • @qingmeizou8247
    @qingmeizou8247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三星缘于刘基民的真实的生辰八字--------龙抬头的真实的2000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九日

  • @ฟางหยิงแซ่หว่าง
    @ฟางหยิงแซ่หว่าง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

  • @sauwahfung9176
    @sauwahfung9176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地努力地實踐地去學習修行。希望大家能夠遠離所有一切災難!希望大家能夠消除所有一切災難!希望大家能夠消除所有一切煩惱妄想妄念執著是能夠放下一切!希望大家能夠救苦救難眾生人民離苦得樂!希望大家能夠普渡所有一切眾生!希望大家能夠渡化所有一切眾生!👍⛰️😀😀👎🏾👌🧧🧧😃😃😃

  • @南無阿彌陀佛-c3q
    @南無阿彌陀佛-c3q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2

    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少說一句話
    多念一聲佛
    常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誠心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
    願此功德
    供養佛 供養法 供養僧
    迴向冤親債主
    迴向歷代祖先
    迴向法界眾生
    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阿彌陀佛♾️️

    • @許碧玥-j2x
      @許碧玥-j2x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現在的學佛人都要肩負護持正法的使命,要不然往後的學佛者不就要被誤導了。這怎麼對得起佛陀!
      佛教不認同廢死
      《瑜伽菩薩戒本》
      「謂如菩薩見惡劫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墮那落迦,如其不斷,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無間地獄受苦無有休息,是造作重罪業懺悔的地方。)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或於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註解:菩薩「見是事已」,起憐憫心,「發心思惟:或若斷彼惡眾生命」,自犯殺生性罪,當「墮那落迦」中~那落迦此云苦處。又名地獄,即造罪惡之人所生之處。「如其不斷」,令彼殺害眾多眾生,及殺父殺母等「無間業成」,必「當」墮於無間地獄「受大苦」惱。現在「我寧」犯「殺彼」造惡業有情,殺生罪「墮」於「那落迦」~地獄中,受犯戒苦,「終不令其」由造極重惡業,而「受無間苦」。除殺彼之一途,更無其他方法能轉彼業。菩薩「知此事已」,雖於己造殺生業,當墮那落迦中,而「為當來」將感惡趣之果,「深生慚愧」,往復思已,確知對彼有益,於是「以憐愍心,而斷彼命」。
      (死刑執行,能讓受害人死得暝目,也是讓加害者得以懺悔,業障才能夠消除,也才對得起廣大的人民。)

  • @吉利-t8f
    @吉利-t8f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五、夢中念佛 腰疾得癒
    我腰痛多年,多方治療均無效。二○○○年秋一天夜裏,似夢非夢中,看見前邊有幾位居士在跑,後邊也有幾位居士,還有一輛馬車。我拼命往前跑,追前面的居士,但怎 麼也追不上,覺得很累,就想:「追不上不追了,我乾脆念佛。」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地念起來。後邊馬車上過來一人,用拳對準我腰痛的地方頂了一下,我就清醒了。醒後腰也不痛了,從此再也沒痛過。(二○○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北京 淨梅居士口述 妙虹居士記錄)"

  • @amidapureland
    @amidapureland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經上一再講「一切恭敬」,這是有道理的。儒家《禮記》:「曲禮曰:毋不敬。」敬太重要了。人要是存誠敬之心,不會妄動,不會起惡念。起一個念頭就是不敬,敬就失掉了。從這個地方看,一個人不管對佛學研究有多深、多淵博,講得多好、修得多苦,如果還會被外面境界所轉,等於考試不及格,一無是用,這是我們這一生當中成敗的關鍵。

  • @angelachen418
    @angelachen418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修行功夫不是每天念多少佛,念多少經,磕多少頭,功夫在放下。放下之後,用真誠心念佛,佛號就非常管用,一句佛號就跟阿彌陀佛連上線了。沒有放下的人,怎麼念也接不上,好像電信中斷,總是接不上。印祖說「一分誠敬」,就是一分的接通,「十分誠敬」那是圓滿的接通。放下,真誠心才現前;放不下,真誠心不能現前;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把它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功夫就得力,什麼樣的災難也不在乎,你就得大自在。

  • @angelachen418
    @angelachen418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現在人學佛難,為什麼?心浮氣躁。不要說一分誠敬心,百分之一的誠敬心都沒有,佛法再殊勝,又怎麼能受益?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環境,只要自己具足真誠恭敬,讀經也好,聽經也好,包括在網路上、衛星電視上聽經,沒有不得利益的。普賢十願,第一願就是「禮敬諸佛」,一切恭敬,不僅對一切人、一切眾生,包括無情眾生、花草樹木、山河大地,對一切法沒有不恭敬的。

  • @amidapureland
    @amidapureland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們對經教的誠敬心生不起來,對什麼能生起誠敬心?名利。對經教沒有誠敬,對道德沒有誠敬,對倫理沒有誠敬,對一切都沒有誠敬,唯獨對名聞利養非常有誠敬,這就完了!名聞利養放不下,學佛學到最後是墮三惡道、墮地獄,這個不能不知道。自己晚上睡覺之前好好想想,我這一生走的是哪一條路?佛講的十法界,我走的是佛法界、菩薩法界,還是人天法界、地獄法界、餓鬼法界?如果對經典不熟悉,自以為在學佛,其實全都錯了。我跟章嘉大師學佛三年,他老人家叫我學釋迦牟尼佛,叫我不能離開經教。遇到李老師,要求我在經教中一定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不可學得太多太雜。學得太多、太雜,安忍就沒有了。所以,修行人頭一個就是心要清淨,無論處於什麼環境,不受外界影響,不受外界誘惑,這就叫安忍;如果禁不起誘惑,被外面境界影響和左右,你就不會成功。為什麼伏不住煩惱?因為沒有恭敬心。如果有真誠恭敬,外面的緣不容易動搖你,你有能力控制住境緣。

  • @amidapureland
    @amidapureland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為什麼聽經聽不懂?誠敬心沒有。會聽的,一句之下都能開悟;不會聽的,聽上一百年還是老樣子。什麼叫會聽,什麼叫不會聽?唯在誠敬。當年,六祖惠能大師半夜聽五祖忍和尚說法,一聽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什麼緣故?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何謂誠?誠是心中沒有雜念。曾國藩先生,將「誠」下了一個定義,「一念不生是謂誠」。心中還有念頭,誠就沒有了。做到一念不生,這是什麼人?法身菩薩。只有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才能真的把妄想分別執著都放下,這是十分的誠敬。如果還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的念頭沒有了,那是九分的誠敬。阿羅漢能把見思煩惱放下了,他有多少誠敬?五分誠敬。我們現前想一想,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多少?一分都沒有放下;換句話說,沒有誠敬心。所以學佛不能說不用功,勇猛精進幾十年了,佛法的利益沒有得到。每天還是過著六道輪迴凡夫的生活,這就是沒有誠敬的緣故!

  • @amidapureland
    @amidapureland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現在請法師講經是愈來愈困難,為什麼?學習經教的人愈來愈少。我們要發心請轉法輪,第一等的要務是培養法師,遇到真正發心的年輕人,首先在一年的時間內幫助他把四個根紮下來,這是根本,沒有四個根肯定學不出來,為什麼?沒有誠意,沒有誠敬心。誠敬完全體現在四個根中,從四個根來看你有幾分的誠敬,然後就知道你將來會有幾分的成就。愈是有成就的人心地愈真誠,態度愈謙虛,對人愈恭敬,如中國古人所言:「學問深時意氣平」,絕對沒有一點心浮氣躁,心浮氣躁是沒有功夫的表現。

    • @amidapureland
      @amidapureland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老師看學生,哪個學生有成就,哪個學生沒有成就,看什麼?看誠敬。誠敬不是對老師的,誠敬真的是對自己的。我學習是敬業的心,我會敬重這一門功課,會敬重這一門功課的老師,會敬重學習這門功課的同學。如果沒有敬業的精神,或者懈怠、用心不專,就不是真正想學,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成就。沒有誠敬心,即使聖賢佛菩薩來教你,都得不到利益,因此,求善知識教學,恭敬之心是必須具備的條件。不誠不敬是一切罪過的根源,不能忽略。

  • @張理-g6y
    @張理-g6y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4

    阿彌陀佛🙏🙏🙏

  • @angelachen418
    @angelachen418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阿彌陀佛!

  • @angelachen418
    @angelachen418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