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有的景区步行街,宽窄巷子田子坊南锣鼓巷,只有游客光顾?他到底靠什么挣钱- IC实验室出品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9 фев 2025
- 本期视频,我将从城市经营和商业地产的角度来分析历史文化街区。
参考资料:
《关于田子坊的笔记 |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13》--有方
《田子坊 | 平民街区的演化之路》--方志上海
《从北京南锣鼓巷到杭州河坊街,旅游景区的商业是如何一步步变得廉价而千篇一律的?》--好奇心日报
《被“挤坏”了的南锣鼓巷 想要喘口气》--界面新闻
《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没有人情味》--看理想
《“全国特产”老酸奶》--公路商店
《走进田子坊,与“网红”叙事的对抗》--三明治
《田子坊历史街区保护与再利用实践中商居混合矛盾的财产权问题》--黄晔 戚广平
《旧城更新叙事的权力维度和理念维度---以上海“田子坊”为例》--于海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兰小欢
-----------------------------------------------------------------------------
🔔最有趣的互联网商业观察,最实用的消费市场洞见。
这里是IC实验室,点击下方订阅 ↓↓
bit.ly/2Sq5w1d
微博/B站/微信公众号全网同名
@IC实验室 欢迎来撩
🚀精彩视频推荐:
抄袭三年获利千万,只用赔2000块?浅谈你可能不知道的中国抄袭简史
• 抄襲三年獲利千萬,只用賠2000塊?淺談你可...
深挖小红书背后的灰产利益链,假粉博主月入十万?
• 深挖小紅書背後的灰產利益鏈,假粉博主月入十萬...
中国智商税简史:商业骗子坑钱的千层套路叫你防不胜防
• 中國智商稅簡史:商業騙子坑錢的千層套路叫你防...
【经济洞察】系列:bit.ly/3dqwheV
【消费战争】系列:bit.ly/2SSu4j0
【网红与自媒体】系列:bit.ly/3j5r9yh
------------------------------------------------------------------------------
#IC實驗室 #商业街 #步行街 #历史文化街区 #IC实验室 #經濟 #中國 #消费 #商业 #财经 #消費 #商業 #財經 #经济
挺有见地,但是没声真难受
我还以为我手机坏了……
我还以为我车坏了
音乐有版权 被自动消音了
我还以为我耳朵坏了...
@@nanalady468 就你最严重
8’48’’開始就沒有聲音了
好幾期都有類似的情況
真的太可惜了!
应该是和音乐有关系 被 youtube 自动 filter 掉了
+1
@@annasu7798 +1
沒了聲音 發現聽比讀來的快多了
用聽的能聽完 能理解消化吸收
一樣的時間 用讀的 讀不完 必須聚精會神才能 一個讀慢點 還未消化吸收 就換下一行了
我大多影片都用二倍速的關係 特別明顯
@@ithme1 +1 我也习惯用两倍速看视频,没了声音只看字幕有点消化不了,要调回1.5才看得懂
北美这边的main street商业街和商场也是高度同质化的。城镇里的main street街边都是差不多的小房子,一层开店二层当仓库或者住人,都是差不多的咖啡馆、酒吧、意大利餐厅、美式餐厅、中餐快餐、华人开的日料店、冰淇淋店,咖啡店卖差不多的饼干、麦芬蛋糕,意大利餐厅卖差不多的意大利面和披萨,美式餐厅都是汉堡、三明治,华人餐馆的菜单也都是千篇一律的。商场一般占地面积很大,多是两层,宽阔的过道,没有明显的女装、男装、电子产品这样的分区,服装店隔壁可能是手机店,再隔壁可能是卖护肤品的,有个food court卖连锁快餐,有几家Cheesecake Factory等连锁餐馆。
你说的不是旅游区而是生活区的同质化。
现在工商业社会就是这屌样,把你扔到国内市中心 居民区或火车站,只要不是那几个大城市的地标地段,都不知道特么在哪个城市,南方北方。
@@shizhoushanren 翻开手机地图打车,连路名都是一样:人民路,中山路,建设路,……
作为曾经的建筑设计从业者。商业综合体的商铺安排,是建筑设计阶段就决定好的(而非经营者)。建筑设计底层逻辑是为开发商的盈利和消费者的购物路径(包括心理层面的),往往是参考成功的设计案例,也会加一些“概念”。 6:50
台灣也是這樣,自從開始推廣老街文化以後,北從九份中到大溪南至高雄旗山,每個地方的老街都長得一樣,最迷的是不知為何老街都買得到桃木劍
商业太过于发达 就会这样
全是义乌小商品
哈哈 好像是
我最好奇的就是
真有人買嗎?
我看家長也不會給孩子買甚麼桃木劍吧.......哈哈哈
李逍遥玩的那种吗?
美國的shopping mall, 台灣的夜市,中國的古鎮,歐洲的城堡,都是商業綜合體,其實挺好的,給遊客在陌生的地方提供一個穩妥的出行選擇,至少可以告訴自己來過。
國內和台灣這個已經還好,還有小吃,香港的商場景點基本上都是這些連鎖店品牌:Nike,Adidas,屈臣氏,萬寧,運動家,周生生周大福,元氣,麥當勞,KFC⋯ 便宜小食一律沒有
😢香港租金太貴了,小店做不起來
关键差不多的淀粉肠,福尔马林大鱿鱼也不便宜啊,纯被坑,国内旅游去景点,我都自己背吃的,景点的饭贵点没关系,但是极度不健康,遍地统一工厂生产的化学食品
其實這一點不只是中國,歐洲也是一樣,你去哪裏旅游,都是差不多的冰箱貼,差不多的文化衫,差不多的印章,差不多的圓珠筆,而且他們也都差不多made in China。
真的!昨天刚去完伦敦,转了自己喜欢的ip纪念品店,不是冰箱贴就是文化衫,转到底面made in China,搞不好都是义乌批发过来的
还有差不多的马克杯,差不多的钥匙扣。
想起我妈20年前去日本出差的时候给我带了个蜡笔小新的钥匙链回来,要几十块人民币。后来我在我补习班旁边的小商品店看到一模一样的,5块。哈哈哈
后面没声音了,又是因为版权吗?这点的话希望博主可以尊重版权呀。也希望做的越来越好,构建个更健康的商业视频。
RUclips 上版权讼棍很多的。我认识很多(美国本地)原创视频作者都莫名其妙被锤。能上传的都不会违法,最多是人家版权方分你一部分广告收益费用。
@@skyacaniadev2229 -未得到版权方授权不被允许才是正常的,找各种原因没有意义,唯一能多点心理安慰
-ytb以及其他平台也有很多可以付费授权的途径
現在YT的制度很詭異,古典樂都被註冊版權
有些音樂頻道連自己彈奏鋼琴都會出事
@晉翊童 你说的是wiwi kuan吗😂
@@skyacaniadev2229 我不覺得是訟棍,他做的這麼多影片雖然講解不錯,但是一看很多影片素材一定沒有授權拿別人的來用之後套上濃縮版的內容或者自己主題的講解。否則這個產量以及這些內容,自己去拍恐怕完全不可能。
台灣的老街和夜市也是一樣的問題,各種以懷舊為名實際上只是化工糖果的另類銷售,什麼打彈珠射氣球,走到哪裡都一樣,南部的名產在北部的旅遊區也能買到,完全沒有各地特色了
18年来台湾玩,发现夜市里面吃的和大陆小吃街还是有特色的。印象最深的还是凤梨,真好吃
@@linyuzhu3160 只是剛好地區差異大而已,你到北台灣跟南台灣相比較會發現差不多
嗯,確實是啊!台灣老街也是這樣的情況啊~
当商业模式流通并大量复刻,市场同质化就是这个死样,
現在逛一條夜市就可以買到南北部跟金馬澎的特產了,搞到每個夜市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特色
分析十分到位,来自马六甲鸡场街的商家不得不说和您说的方向发展
我個人不太旅遊,去過的地方不多,平常吃的就是家附近那幾間店,新的店不少但我很少嚐鮮,偶爾外出旅遊逛逛老街或夜市後,才發現我吃過的好多店原來是連鎖店?
台灣老街:不是平溪的地方賣天燈小吊飾、不是淡水的地方賣淡水魚酥、阿婆鐵蛋⋯⋯等。
台灣夜市:宜蘭三星蔥餅、香腸、金桔檸檬或各式飲料店(紅茶牛奶之類的)、骰子牛、臭豆腐(麻辣或炸)、賣飾品或小玩具的店⋯⋯等。
當然還是會有各地特色的東西,宮廟跟古蹟(建設、規模)、風景、淡水阿給、基隆螃蟹羹、台中東泉辣椒醬、嘉義火雞肉飯、台南牛肉湯跟各式美食、南部的丹丹漢堡、宜蘭三星蔥⋯⋯等。
還有北部粽跟南部粽的不同、北鹹南甜的差異,也許連鎖商業化也表示各地居民都愛吧,不然不可能會在各個景點都看到是吧~
台灣夜市也是,更扯的是不用換條街,大概 10 公尺攤販賣的東西就開始重複了。
雞排 烤魷魚 炸薯條
同一個老闆在一個夜市開了3攤
以前就好奇過為什麼去南鑼鼓巷夫子廟甚至大理麗江等的地方賣的都是來來去去那幾樣紀念品⋯今天終於得到解答了哈哈
义烏小商品老板是最大赢家
聽過有人說廣州上下九的一句"名言", "這裡賣垃圾 都有人買"
我就想說影片上面仕紳化的定義解說怪怪的,跟我依稀記得的大學時聽過的概念不太一樣,仕紳化的定義應該主要是說中產階級入侵某地,改變某地較低階層文化、特色的過程;感覺後半句「變得體面、標準化而且單調」是館長看了資料之後自己引申出來的。
我和我朋友说,不要在我们那的景区买纪念品,然后他问我,在哪儿买合适,我说淘宝😂😂😂😂
身为一个北京人,我很负责任的说南锣鼓巷最开始火只是一堆男的跑过去看女学生泡妹子,然后就莫名其妙的火了起来。不过里面有一家章鱼烧超级好吃,之前在附近上学的时候经常坐地铁过去买着吃,强烈推荐。
北京人说得就对了?北京人可多了去了,可不一定赞同你的说法吧?起码我不,我也北京人,我也对南锣鼓巷很熟悉。
南锣鼓巷有妹子?我只知道那里有买h碟和游戏碟。。。。没见过啥3次元妹子
作为北京人,没去过南锣鼓巷,甚至包括故宫。早年时把全国跑遍了,患了“懒得旅游症”。
@@tiangao9463 因为中戏在哪😂
@@tiangao9463 最开始是中央戏剧学院的一堆学生天天在附近转悠,然后大家伙都过去其实是看妹子了。这个都好早了,2000年以前的事了。游戏碟都是2010年前后了,那附近好像有一家叫自由人电玩的,我之前经常去。
这期的手绘商场实在是很喜感哈哈哈
我20岁第一次出去旅行,就买了很多游客会买的东西,但是多去几个城市就发现都一样。就再也不买了,小吃也是发展到每个城市都有那些的时候,我就不吃了。后来年纪大了,也有一种吃不动的感觉了。没有想吃的欲望了
卖的东西和食物基本上都差不多。实在不想花钱
每年都有新的20岁的人初次出远门旅游,每年都有萌新受骗,
所以,客流不息,赚钱不停
8:45开始 是不是因为版权主张,被消音了
台灣的夜市也是差不多的甘蔗檸檬愛玉冰,差不多的大腸包小腸,差不多的骰子牛,差不多的雞蛋糕,士林逢甲差不多的!
還好我逛老街就是要配春捲冰,永遠都買得到沒失望過
去台灣幾個夜市都有一樣的小吃和攤位,美國每個mall都有一樣的全國性連鎖品牌,food court的店也是連鎖店。大城市到那個地段貴的商圈看到的店都是差不多的。
就像香港現在滿街都是藥房,美妝和金舖,天價租金令"老店"幾乎沒有容身空間.我們是自己城巿的遊客....多謝自遊行和領匯(領展)
IC 很多视频放到一般就没有声音了!
台灣其實也差不多這樣,尤其是夜市😂
台灣人路過。不能說同質化只能說一模一樣。
所以我都不去夜市阿,想吃泰國料理就飛去泰國吃,想吃日本料理就飛日本吃。
在夜市吃那奇怪的義大利麵,還不如去義大利吃。
台北幾個老街都有類似同質化的問題。甚至有賣傳統零嘴的公司,三家分店都個別就設置在三個老街。
國中畢旅去士林夜市玩看見同學在買麻吉當伴手禮心裡暗笑不已,這種東西我們那裡的觀光區不也有在賣?
先给IC点个赞
頭兩個景點都有去過😓,不過去上海田子坊其實是一個意外,那天我的朋友在找一間鋪頭,它就在田子坊附近,所以順便逛了。
我只想說,寬窄巷子的東西真是貴上天了,一根有冰棍要賣30多的都有,而且大部分產品都難吃.
因为人都是差不多的人,同样的价值观,审美,脑瓜子
后面没声音
我唯一见到过真正有特色的步行街是成都的锦里。晚上去看时,人虽多,但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有点视觉盛宴那味了。虽然大部分都是网红店,不一定有文化底蕴,但综合了这么多有特色店的还真难得。况且还保留了茶馆文化以及京剧表演的艺术。看得人不多,都是在外面求人进去。但茶馆有穿戴金钗的伶人,从户外一瞥,就觉心安,还好文化中有一部分保留了。至于他们是不是在台上唱rap,那就不知道了。
士绅化应该就是gentrification吧?我觉得商业街的同质化和士绅化还是有区别的,毕竟士绅的品味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后面怎么没声音了?好几期都是这样!
感谢您的分享,内容很好,狠狠的好!喜欢
有次去香山,公园门口的那个斜坡街上就全都是大喇叭广播说没吃过长沙臭豆腐等于没来过长沙,乐死我了
中国商场已经很有差异化了 你到北美看看 每家mall品牌都一样 foodcourt都一毛一样 无聊透了
西安人表示回民街自记事起就存在了,而且它不是因为什么外部需要的原因而形成,它是一个民族生活的地方。所以虽然回民街也有不少网红小吃,但也可以吃到只能在回民街吃到的东西。
8分55左右开始没声音了,期待修补后重新上传
后半部分声音怎么没了。
台灣的夜市和老街也都賣一樣的東西, 除了少數幾個在地的夜市, 其他都不去了
後半段怎麼沒聲音了?
能否改善一下沒聲音的問題呢?
如果房租低些,商家同質化和差異化就能體現並改善,但畢竟使建商和地主讓利也不太可能
都一样,日本到哪里也是差不多的炸鸡块,差不多的拉面,差不多的小点心,差不多的礼物
商场画的真不错,哈哈
本人之前在常州工作 有幸到大學城夜市一逛 確實真如影片所說 不是烤麵筋 就是鐵板魷魚 要不就是火腿腸 不過還是有些不同的 裡面有兩家車輪餅 不過我沒買過 倒是吃了夜市牛排 口味根台灣的夜市牛排味道很接近
不過就是 大陸人民的素質還是有待提升 整個路面都是吃完就丟的垃圾 連走路的地方都沒有 都是踩著垃圾前進的
還有我真的沒法接受烤生蠔 上面鋪滿了蒜蓉
大学城那边比较偏啦,武进区严格点来说不算常州市区?你去新区还是很干净的。还有海鲜难道不都可以烧蒜蓉粉丝吗😂
@@l34han 常州雖然沒有名氣 但是卻很迷人
8:45開始就沒有聲音了???
同感,國內外亦如此。不過至少有個地方可以跟朋友走走,約會,閒逛。但有些風景區物價實在貴的讓人感受很差,就不會想再去囉
南锣鼓巷+田子坊~90+00年代
2008年前后
事实上去凤凰古镇也是一样,
里边的商铺买个东西,竟然都是塑料袋包装好的,
我都无语了,还不如淘宝上买,这里买有啥用。
记得小时候旅游最有趣,因为那时候商品化还没有发达,一些古镇,能看到老奶奶和本地商人手工的商品和特色食品,
现在都没了哦
说的太好了。哈哈哈
為什麼後面會沒聲音
后半段的音频是丢失了吗
視頻的後半段音頻丟失了啊?
覺得應該包裝得更有地區特色,譬如說就算一樣是臭豆腐,也要讓人認為這是只有在這邊才有的特色臭豆腐
臭豆腐
在北京上海 甜?
在长沙成都 辣?
在广州 煲7x7=49天?
各地臭豆腐都不同,但小吃街卖的永远是黑色的长沙臭豆腐,因为这是最迎合大众口味的一款,只有本地居民常去的店铺才会有怀旧款本地美食,也被更受欢迎的大众化美食逐渐取代
后面为啥就没声音了
视频后半段没声音里哟
8:46后没声音了
怎么后面没声音?
推荐大理巍山的南诏古镇,有点特色。
台灣有些城市也存在這種問題
經濟力的問題吧 尤其是個人 擺攤的底層 如果你我要去景區步行街賣東西 首先考慮的就是錢
沒有錢 就只能擺這些廉價 一致 簡單初級的
有了錢 才能進階去美化 去文創 去文化結合 去提高價值
當然 也包括遊客 來觀光的也必須要有文化 要有經濟能力很多錢錢 久而久之 買跟賣雙方都有文化才能交易成功 觀光區換代提升
後面被消音了QQ希望能調整重新上傳QQ
馆长的视频广告越来越长了,内容是好的,而且为什么后面没声了
其實中國大城市很多抄考了香港九十年代旺角花園街 尖東 沙田新城市廣東的建築方法,第三任特首梁振英八十年代把高地價政策帶到上海 北京,城市土地就成了商品,全世界得大中華地區和東京是這樣
內地大商場都好像香港的又一城,新城市廣場. 應該是借鑑了香港的設計. 步行街有點像旺角. 不過古鎮玩兒這個香港沒有.
@@13579water 古鎮玩兒好像是九十年代上海同里古鎮等發展出來🤔,我小時候去好深刻印象,2019年再去就變了商業街了😆
@@13579water 70年代香港的宋城有沒有聽過?運作期間妳們只是還在革命運動中而己。
就等这类评论了,总算有人说了,不过,不够过瘾。另外最后4分之1开始,没有声音了。
這情況就跟去國內旅行去過的酒吧和蹦啲地方營銷手法一樣,毫無體驗,同質化嚴重......
後面沒有聲音了喔~~
8:45以后没有声音
感觉最近好几个视频都是看着看着就没声音了..
我聋了兄弟们,能不能推荐个好点的医院
为什么我8:45之后的视频都没声音了
那K11好像有点不一样
8:46 后没有声音,up主,注意审核视频啊
8分50秒后就没声音了?
这个问题早些年我就发觉了,没有办法的事。
8:45 後又是沒有聲音
看了大半就沒心機看
声音突然断了
去過幾地方旅遊,就會發覺有些店都一個模倒出來似的.
台灣也是這樣
每個老街都一樣
8:45 之后没有声音
8:45开始没有声音了,还以为是我手机问题
那个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是什么歌。。。
为什么经常放着放着就没声音了 哎
额没声音啊
从9分钟开始没声音了
後面沒有聲音
后面没声音了...
版权静音来得真快。
好多期都有沒聲音的段落
館長你累了嗎?
总有一大段视频没声,这样的视频放上来干吗?有意思吗?
“里弄”读lǐlòng,不是lǐnòng。同理,“210弄”的“弄”也读lòng,不读nòng
成都宽窄巷子+上海新天地
最可怕的平日沒人
巴黎可以说做的很好咯
那就去去袁家村吧,没有差不多的丝巾和木梳,只有吃吃吃,而且真的好吃
台灣也是 每個夜市越來越像...
触礁! 南罗里的那酒吧,你别说里面感觉是最一般的,结果这十多年基本就他一家一直没倒闭。现在身在海外还真想回去体会体会这种烟火气
上海田子坊+南锣鼓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