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哲学方法确认:现在的你不在梦中?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0 фев 2025
  • 本期探讨的是哲学知识论/认识论中的一个大问题:极端的怀疑论怎么破?如何确认自己不是缸中之脑?
    本期节目介绍了四位哲学家提供的破解方案:1.笛卡尔:上帝保障我不是缸中脑,2.普特南:缸中脑是自我否定的,3.摩尔:双手论证,4.维特根斯坦:认真你就输了。
    订阅同名微公号「大问题Dialectic」,发送「缸中之脑」即可收到以哲学家第一人称展开的研讨会,欢迎你也参与到这个大问题的讨论之中,请投出你的一票,并发表你的看法。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52

  • @ibn5100_sg
    @ibn5100_sg 2 года назад +64

    我自己是覺得「世界是虛擬的」,跟「世界是真實的」,兩句話是一模一樣的事情,無論哪一個,你活著的方式或任何感受都不會有區別,所以無需在意世界的真實與否
    我們意識到世界可能是虛擬的會感受到震驚,是因為我們演化出一種不希望被騙的情緒,畢竟被欺騙可能會造成生存上的困難,所以才那麼在意,但世界是虛擬的,並不會造成任何優劣勢,你也還是要吃飯工作

    • @pianolover1986
      @pianolover1986 Год назад +4

      对!我也这样认为!

    • @琪-r2q
      @琪-r2q Год назад +2

      看大家的回答都好厲害,不愧是會看這種哲學思辨頻道的人

  • @liao_7961
    @liao_7961 Год назад +84

    我認為這個命題在自我抵觸,為什麼?因為命題本身形塑出了一個與真實世界「無法區分」的虛擬世界,而既然命題講明了兩者間並無區別,想找出其中不同必然是不可行的,因為這違反了命題本身。

    • @k.6491
      @k.6491 Год назад +13

      我覺得你講的比上面那4位哲學家都更能說服我XDDD

    • @jackng9918
      @jackng9918 Год назад +12

      你這話就是維特根斯坦的意思

    • @mingshili2775
      @mingshili2775 Год назад +2

      换句话说,就是究竟是缸中之脑是现实还是所谓真实是现实。既然没有区别那么从定义上来说两者没有区别就都是现实

    • @telescopewong8343
      @telescopewong8343 Год назад +2

      嗯 这个问题根本就是耍流氓 一开始都说了无法被区分 我还怎么去区分 所以答案是谁主张谁举证 有人要是有办法能做出无法区分的矩阵 那应该你来向我们证明 能证明我立刻就信 否则 人没办法跟一个“如果”出来的无敌题去辩论 必须确定问题的信息才能寻找答案 应该请问问题的人自己去把前置条件坐实 这样问题才有意义

    • @yun1666
      @yun1666 Год назад

      那假如命题的前提减缓了呢?比如他可以被区分但是只有每25年经过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属于虚假 一层虚假或许外部还有二层虚假 等等。

  • @曾理碩
    @曾理碩 Год назад +54

    維特根斯坦的方案很厲害,我發覺這跟我看小說的心情一致XD 一部小說,其底層世界觀(設定),不論是否包含魔法、半人、異族、修仙者、系統、上位者還是啥,只要邏輯自洽即可,不用去懷疑這世界為何有這些東西。

  • @marvinlee7657
    @marvinlee7657 Год назад +9

    謝謝頻主把一些高不可攀的哲學文章簡化, 令人知道這些「學家」其實都並不完整.
    笛卡爾
    把外物存在歸因於聖經創世記的記載. 但創世界並沒有說明那些存在的東西, 是只在自己思路的宇宙內, 抑或是人所共有的共同體驗.
    普特南
    他的論證最為令人失望, 他是引用認知科學 , 人的認知特質去論述 -- 人是靠觸覺, 視覺, 聽覺, 嗅覺, 味覺, 並累積並經驗, 再加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累積下來的資訊, 去陳列一種東西的所有特質, 去分辨某東西就是那東西.
    不過, 他在假設江中之腦沒有權利得到這種複雜的資訊,
    所以就否定了江中之腦的說法.
    但如果江中之腦都有權利得到這複雜資訊, 例如大家都處於一個有觸覺, 視覺, 聽覺, 嗅覺, 味覺, 有資訊交流的虛疑環境呢?
    摩爾
    總之常識說是真實存在, 就存在 !
    維特根斯坦
    這個最為有趣, 他在指出懷疑論本質的問題, 而非單單這議題. 用懷疑論本質的缺憾, 去否定這議題

  • @chengkaili0731
    @chengkaili0731 2 года назад +34

    這麼有趣的頻道,我怎麼現在才發現....

  • @1978Bevis
    @1978Bevis 2 года назад +18

    開頭舉的一個例子
    使的這個缸中之腦有個額外的問題產生
    得先確認才能去看後面這四個的論點是否合理
    這個缸中之腦是出生就是個缸中之腦
    還是在經歷一定人生之後才改造成缸中之腦
    如果是剛出生就直接是
    那很多不論任何真與假 在他感知中都是真的 無法破解
    除非在模擬環境下的自主意識發現到代碼是有BUG導致的衝突
    如果是經歷過人生後變成缸中之腦
    那只要找出模擬下環境與記憶中產生矛盾的事就能發現自己不在現實中
    但這也看是否被清除過記憶及清除的徹不徹底
    但如模擬的太過完美 也是有可能變成一個無法破解的結果
    另一種可能是潛意識行為及自律神經反射
    如果連這都要模擬到完美恐怕這個系統將會是近乎無限大了
    不然在主動呼吸與無意識呼吸的切換之間可能會發生問題
    或是跟本不存在無意識的反射行為
    在現實中我們如果不刻意 很有可能 跟本不發現這些無意識行為的存在
    但想去發現與觀察時又能輕鬆發現這個現象
    在模擬的情況下 這很可能是個難點
    這四個基本都無法解決缸中之腦的問題
    能不能判斷自己是否為缸中之腦 要看這個模擬出來的世界的完整程度
    但如果僅僅是放在缸中能維持運作 沒有外部輸入資訊
    那只需要去留意 記憶的聯續性
    人在夢中 所有的事物都是跳接的呈現
    這個場景會跳到下一個場景
    很少能緩慢的走到另一個場景並感受到這個移動過程的每一個細節
    夢中的感受和現實中的感受差異是在連續性
    夢中是可以剪接的 現實是無法剪接的

  • @shembulockshembulock986
    @shembulockshembulock986 Год назад +4

    我的觀點是:
    如果你要知道自己在做夢,你必須要“醒來”也就是回到真實世界,而我們要證明自己在虛幻就必須得在另一個真實世界醒來。所以在醒過來之前,這些世界都是真實的,對於我們來說都是現實。但我們並非消極的去接受這個“真實性”,而是積極不斷地去驗證這個世界的真實性,進而加快我們醒來的這個過程。就好像我們在夢中偶然還是會發現某些Bug,儘管當下我們視那個世界為真實。

  • @齐力恒
    @齐力恒 Год назад +25

    人本身就是一个缸中之脑,人身体的一切器官都是为了维持这个脑和脑的容器生存,以便用来感知客观世界,让客观的世界变成这个脑构建出的主观世界的工具。所以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 @yfqvswy
    @yfqvswy Год назад +2

    本期"问题",释迦牟尼有看法!

  • @daren8812
    @daren8812 2 года назад +25

    其實我們的大腦真是一個浸在液體中連上許多導綫的缸中之腦。液體是腦液, 導綫是神經, 缸是腦壳。我不可能認同我是我的手或脚, 我只會認同我就是我的大腦, 因而我就是缸中之腦。

  • @lufeng369
    @lufeng369 Год назад +3

    我一般在梦中找到Bug才会梦醒,
    但问题是梦中自己的记忆和逻辑都是被修改过,
    睡的深的时候一般很难醒,除非快到点要醒了,
    梦才会故意漏出破绽,戳醒你。。

  • @陈冲-m4x
    @陈冲-m4x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维特根斯坦说的我心服口服,真厉害。我以前也经常怀疑认识的底层框架,比如时间与空间等,维特根斯坦给我了很好的答案。

    • @yiliu791
      @yiliu791 Год назад +2

      为什么别人让你不去怀疑你就不去怀疑,他并没有从逻辑上解决问题,只是让你不去提出问题,这难道不就是神学宗教在做的事吗,不明白他厉害在哪

    • @琪-r2q
      @琪-r2q Год назад +1

      @@yiliu791我覺得維特根斯坦的意思應該是,有些事情是沒有必要去懷疑的,但除了這些不需懷疑的基礎以外的事,還是可以懷疑

    • @陈冲-m4x
      @陈冲-m4x Год назад +1

      @@yiliu791 我觉得上帝只是话术,就好像汽车为什么叫汽车一样。就算没有上帝,也还有类似上帝概念。人类认知本来就要借助上帝语言概念,因为认识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语言就要用名词代替现实,而名词又不等于现实。

    • @陈冲-m4x
      @陈冲-m4x Год назад +2

      @@yiliu791 人类无法找到直接描述现实,只是通过人类特有语言去描述现实。人误以为语言就是现实。可笑的是讨论语言的对错,来证明现实的对错。这是我对维特根斯坦大致理解

    • @jeffreyzheng4924
      @jeffreyzheng4924 Год назад

      @@yiliu791 如果我们现在在用哲学来证伪“怀疑”的必要性,那么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无法怀疑的东西就是怀疑本身,因而我思故我在。然后维特根斯坦厉害就厉害在把我思故我在运用到怀疑之外的东西了,如果我们需要怀疑“用哲学是否可以证伪怀疑”,那么这个怀疑就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这个怀疑也是以哲学为工具而尝试证伪,那么它也就被“用哲学是否可以证伪怀疑”所包括了。也就是说当你在用哲学怀疑“用哲学怀疑”本身的时候你就已经跳进了自己怀疑的东西里,相当于如果你是真的缸中大脑你却想用你作为缸中大脑的信息来证明你不是缸中大脑,这就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了。

  • @六桥烟雨
    @六桥烟雨 3 года назад +56

    一个虚幻的世界,若真实到处处与现实世界没什么两样,那么即使生活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也没有必要去识破它了。因为无论你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对你来说都是一样的。

    • @user-ym7xb5zf6f
      @user-ym7xb5zf6f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 @googlergoogler6449
      @googlergoogler6449 Год назад

      不过😢😢😢😢😢😢😢😢😢😢😢😢😢😢😢😢😢😢😢😢😢😢😢😢😢😢😢😢😢😢😢😢😢😢😢😢😢😢😢😢😢😢😢😢😢😢😢😢😢😢😢😢😢😢😢😢😢😢😢😢😢😢😢😢😢😢😢😢😢😢😢😢😢😢😢😢😢😢😢😢😢😢😢😢😢😢😢😢😢😢😢😢😢😢😢😢😢😢😢😢😢😢😢😢😢😢😢😢😢😢😢😢😢😢😢😢😢😢😢😢😢😢😢😢😢😢😢😢😢😢😢😢😢😢😢😢😢😢😢😢😢😢😢😢😢😢😢😢😢😢😢😢😢😢😢😢😢😢😢😢😢😢😢😢😢😢😢😢😢😢😢😢😢😢😢😢😢😢😢😢😢😢😢😢😢😢😢😢😢😢😢😢😢😢😢😢😢😢😢😢😢😢😢😢😢😢😢😢😢😢😢😢😢😢😢😢😢😢😢😢😢😢😢😢😢😢😢😢😢😢😢😢😢😢😢😢😢😢😢😢😢😢😢😢😢😢😢😢😢😢😢😢😢😢😢😢😢😢😢😢😢😢😢😢😢😢😢😢😢😢😢😢😢😢😢😢😢😢😢😢😢😢😢😢😢😢😢😢😢😢😢😢😢😢😢😢😢😢😢😢😢😢😢😢😢😢😢😢😢😢😢😢😢😢😢😢😢😢😢😢😢😢😢😢😢😢😢😢😢😢😢😢😢😢😢😢😢😢😢😢😢😢😢😢😢😢😢😢😢😢😢😢😢😢😢😢😢😢😢😢😢😢😢😢😢😢😢😢😢😢😢😢😢😢😢😢😢😢😢😢😢😢😢😢😢😢😢😢😢😢😢😢😢😢😢😢😢😢😢😢😢😢😢😢😢😢😢😢😢😢😢😢😢😢😢😢😢😢😢😢😢😢😢😢😢😢😢😢😢😢😢😢😢😢😢😢😢😢😢😢😢😢😢😢😢😢😢😢😢😢😢😢😢😢😢😢😢😢😢😢😢😢😢😢😢😢😢😢😢😢😢😢😢😢😢😢😢😢😢😢😢😢😢😢😢😢😢😢😢😢😢😢😢😢😢😢😢😢😢😢😢😢😢😢😢😢😢😢😢😢😢😢😢😢😢😢😢😢😢😢😢😢😢😢😢😢😢😢😢😢😢😢😢😢😢😢😢😢😢😢😢😢😢😢😢😢😢😢😢😢😢😢😢😢😢😢😢😢😢😢😢😢😢😢😢😢😢😢😢😢😢😢😢😢😢😢😢😢😢😢😢😢😢😢😢😢😢😢😢😢😢😢😢😢😢😢😢😢😢😢😢😢😢😢😢😢😢😢😢😢😢😢😢😢😢😢😢😢😢😢😢😢😢😢😢😢😢😢😢😢😢😢😢😢😢😢😢😢😢😢😢😢😢😢😢😢😢😢😢😢😢😢😢😢😢😢😢😢😢😢😢😢😢😢😢😢😢😢😢😢😢😢😢😢😢😢😢😢😢😢😢😢😢😢😢😢😢😢😢😢😢😢😢😢😢😢😢😢😢😢😢😢😢😢😢😢😢😢😢😢😢😢😢😢😢😢😢😢😢😢😢😢😢😢😢😢😢😢😢😢😢😢😢😢😢😢😢😢😢😢😢😢😢😢😢😢😢😢😢😢😢😢😢😢😢😢😢😢😢😢😢😢😢😢😢😢😢😢😢😢😢😢😢😢😢😢😢😢😢😢😢😢😢😢😢😢😢😢😢😢😢😢😢😢😢😢😢😢😢😢😢😢😢😢😢😢😢😢😢😢😢😢😢😢😢😢😢😢😢😢😢😢😢😢😢😢😢😢😢😢😢😢😢😢😢😢😢😢😢😢😢😢😢😢😢😢😢😢😢😢😢😢😢😢😢😢😢😢😢😢😢😢😢😢😢😢😢😢😢😢😢😢😢😢😢😢😢😢😢😢😢😢😢😢😢😢😢😢😢😢😢😢😢😢😢😢😢😢😢😢😢😢😢😢😢😢😢😢😢😢😢😢😢😢😢😢😢😢😢😢😢😢😢😢😢😢😢😢😢😢😢😢😢😢😢😢😢😢😢😢😢😢😢😢😢😢😢😢😢😢😢😢😢😢😢😢😢😢😢😢😢😢😢😢😢😢😢😢😢😢😢😢😢😢😢😢😢😢😢😢😢😢😢😢😢😢😢😢😢😢😢😢😢😢😢😢😢😢😢😢😢😢😢😢😢😢😢😢😢😢😢😢😢😢😢😢😢😢😢😢😢😢😢😢😢😢😢😢😢😢😢😢😢😢😢😢😢😢😢😢😢😢😢😢😢😢😢😢😢😢😢😢😢😢😢😢😢😢😢😢😢😢😢😢😢😢😢😢😢😢😢😢😢😢😢😢😢😢😢😢😢😢😢😢😢😢😢😢😢😢😢😢😢😢😢😢😢😢😢😢😢😢😢😢😢😢😢😢😢😢😢😢😢😢😢😢😢😢😢😢😢😢😢😢😢😢😢😢😢😢😢😢😢😢😢😢😢😢😢😢😢😢😢😢😢😢😢😢😢😢😢😢😢😢😢😢😢😢😢😢😢😢😢😢😢😢😢😢😢😢😢😢😢😢😢😢😢😢😢😢😢😢😢😢😢😢😢😢😢😢😢😢😢😢😢😢😢😢😢😢😢😢😢😢😢😢😢😢😢😢😢😢😢😢😢😢😢😢😢😢😢😢😢😢😢😢😢😢😢😢😢😢😢😢😢😢😢😢😢😢😢😢😢😢😢😢😢😢😢😢😢😢😢😢😢😢😢😢😢😢😢😢😢😢😢😢😢😢😢😢😢😢😢😢😢😢😢😢😢😢😢😢😢😢😢😢😢😢😢😢😢😢😢😢😢😢😢😢😢😢😢😢😢😢😢😢😢😢😢😢😢😢😢😢😢😢😢😢😢😢😢😢😢😢😢😢😢😢😢😢😢😢😢😢😢😢😢😢😢😢😢😢😢😢😢😢😢😢😢😢😢😢😢😢😢😢😢😢😢😢😢😢😢😢😢😢😢😢😢😢😢😢😢😢😢😢😢😢😢😢😢😢😢😢😢😢😢😢😢😢😢😢😢😢😢😢😢😢😢😢😢😢😢😢😢😢😢😢😢😢😢😢😢😢😢😢😢😢😢😢😢😢😢😢😢😢😢😢😢😢😢😢😢😢😢😢😢😢😢😢😢😢😢😢😢😢😢😢😢😢😢😢😢😢😢😢😢😢😢😢😢😢😢😢😢😢😢😢😢😢😢😢😢😢😢😢😢😢😢😢😢😢😢😢😢😢😢😢😢😢😢😢😢😢😢😢😢😢😢😢😢😢😢😢😢😢😢😢😢😢😢😢😢😢😢😢😢😢😢😢😢😢😢😢😢😢😢😢😢😢😢😢😢😢😢😢😢😢😢😢😢😢😢😢😢😢😢😢😢😢😢😢😢😢😢😢😢😢😢😢😢😢😢😢😢😢😢😢😢😢😢😢😢😢😢😢😢😢😢😢😢😢😢😢😢😢😢😢😢😢😢😢😢😢😢😢😢😢😢😢😢😢😢😢😢😢😢😢😢😢😢😢😢😢😢😢😢😢😢😢😢😢😢😢😢😢😢😢😢😢😢😢😢😢😢😢😢😢😢😢😢😢😢😢😢😢😢😢😢😢😢😢😢😢😢😢😢😢😢😢😢😢😢😢😢😢😢😢😢😢😢😢😢😢😢😢😢😢😢😢😢😢😢😢😢😢😢😢😢😢😢😢😢😢😢😢😢😢😢😢😢😢😢😢😢😢😢😢😢😢😢😢😢😢😢😢😢😢😢😢😢😢😢😢😢😢😢😢😢 k😢😢😢😢😢😢😢😢😢😢😢

    • @awesomegmg956
      @awesomegmg956 Год назад +1

      我这么废的一个人,居然有人下血本来让我享受虚拟世界,我觉得真是值了

    • @sincho48763
      @sincho48763 Год назад

      正解

    • @benarthurhuzz4664
      @benarthurhuzz4664 Год назад

      我们如何知道这个世界是一个以虚幻创造的?🤔

  • @someonecooltech
    @someonecooltech Год назад +1

    我認為我們這些意識體,無論在任何條件下,都是存在於缸中之腦。
    人類需要眼耳鼻身意這些中介才能感受外界的資訊,而這些資訊都是要透過大腦的解析,才能夠到達我們的意識。無論我們用何種方法將中介消除,仍然需要資訊的轉換才能意識到資訊,而我們無從干涉這個資訊轉換的過程。即便我們是某種存在於其他世界的純粹意識體,我們的世界中只有資訊與意識,抹除了所有不售我們監控的資訊轉換過程,但是我們的意識所接受的資訊仍然需要「觀念」作為中介,才能對這個資訊做出反應,因為如果沒有辦法累積「觀念」來對照資訊的差異,那明暗、有無、高低、大小、冷熱之間,將不會有區別,即使是在純粹只有資訊的世界,那應該也需要有1與0作為相互對照,否則,只有1的資訊是不會觸動意識的。這說明了,無論在任何條件下,人的意識都是必須在有資訊「中介」的條件下才能存在,我們無法意識到沒有「中介」的世界,而這個「中介」,與主題中,隔絕內外界的罐子,本質上應該是一樣的。除非你真正糾結的部分在於,裝著我們的是不是一個罐子,還是一個甕,還是一個瓶子。

  • @xiaoxianhuang1599
    @xiaoxianhuang1599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感觉我们的底层世界观就像语言,是我们交流的基础。如果我们不共享语言,就无法交流。所以我们必须接受底层世界观才能在我们的这个三维世界里生存。 但是接受并不能说明它是真实的。 我想可能到我们离世的时候就能知道答案了。

  • @arfafal
    @arfafal 2 года назад +23

    维特根斯坦很正確,不需要去懷疑,因為就算你是真的缸中之腦,你又能怎麼辦呢?還不是只能繼續過生活…

    • @jamescoffee7230
      @jamescoffee7230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不同的世界观,将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做事态度。1、社会主义无神论信徒,认为人死如灯灭,图个今生快活,只要眼前有利可图,什么事都敢做;2、相信来生来世因果报应的信徒,认为人在当前的世界,只是暂时进过。这世干的事,都会在未来世界产生结果。所以伤天害理的事,即使当前再大的利益,也不会干。

    • @little-ghost-rider
      @little-ghost-rider Год назад +4

      @@jamescoffee7230 我是無神論但也不會去幹一些傷天害理的事好嗎

    • @美乃滋是不是一種-b5h
      @美乃滋是不是一種-b5h Год назад

      @@jamescoffee7230 你錯了,我就不相信有神,但我相信我面前的眾生是存在的,是有感受的,為了他們的存活與他們的感受,我不能為了利益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

    • @mingshili2775
      @mingshili2775 Год назад

      @@jamescoffee7230“有利可图所以什么是都敢做”这是一个断言不是逻辑推导

  • @kholmsk20
    @kholmsk20 Год назад +2

    节目效果太棒了…

  • @超全能
    @超全能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夢境和現實都一樣是感知而已,本質上是一樣的。如果你稱夢境為假,那現實亦同樣為假,你若稱現實為真,那夢境不會比較虛假,都是感知。

    • @xcccr1
      @xcccr1 Год назад +1

      同想,正解。

  • @dellajiang2555
    @dellajiang2555 Год назад

    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局限性。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头顶上的一片天,都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哲学家所以被称为哲学家,是因为他们能在自己的井里挖出比别人更深的深度。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没有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每一种想法,无论多么离奇,都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你所有的想象都不可能超出上帝的创作范围。

  • @samlee8183
    @samlee818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 @yiliu791
    @yiliu791 Год назад +2

    如果梦境和现实没有区别,那梦境和现实就是同一种东西

  • @jimmyzjm
    @jimmyzjm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缸中之脑问题,超出了我们现在认识的边界。正如一个汉代人来猜想今天我们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怎么猜都会错。

  • @ccsorpion
    @ccsorpion Год назад

    年輕的時候 總是會懷疑所有的一切 是不是都在某者的計劃之中。老了以後 就不會在乎這些了。畢竟就算一切都是虛假的 也沒剩多少時間能夠繼續待下去 。這時與其繼續痛苦懷疑 還不如放空一切 好好體驗剩下的故事 以便迎接結局。

  • @gzywudi00
    @gzywudi00 Год назад +3

    除开笛卡尔以外,其他三人都是在化解这个问题本身,而不是去解答问题.

  • @花生-o3s
    @花生-o3s 2 года назад +30

    笛卡爾的論證很粗糙,就像是我們在夢中發生的不合邏輯的事物必須等我們回到清醒狀態才能認清不合邏輯,在夢中所有一切都符合夢中的邏輯。缸中之腦中有並不會限制想像力,所謂完滿的存在可以是單純的幻想。

    • @knleung2980
      @knleung2980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懷疑論者:證明你「不是缸中之腦」
      笛卡爾:我聽懂了你的問題,那代表着我明白什麼是「不是缸中之腦」這個概念了
      即我除了懂得思後外,我還能擁有 「不是缸中之腦」這個概念 是從一個地方/物件/生物而來的,我把他定義為主宰
      主宰 給予我去認知 「不是缸中之腦」這個美好的概念
      所以 主宰是美善的
      所以主宰 不會欺騙我

    • @艾倫·耶格爾-l6g
      @艾倫·耶格爾-l6g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如果認為 完滿的存在是幻想
      那你的論點可以對抗那些證明上帝存在的支持者

    • @momomo1370
      @momomo1370 2 года назад

      @@knleung2980 你怎么知道 {我明白[不是缸中之脑]这个概念} 不是错误的?不是精灵的恶意误导?

    • @herrywong127
      @herrywong127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完美的存在不一定要上帝給我們示範,也可以是我們知道滿分的標準

    • @花生-o3s
      @花生-o3s Год назад

      看完這期節目可以去看Bostrom 理論的節目,這期節目尾端出現的世界可能是一層又一層的虛擬世界,是可以被反駁的,當最底層的世界懷疑自己的真實性,它的所有上層世界也會出現相同懷疑,而這個懷疑必然引發某些試探性行為,從而打破層層堆疊的世界結構。因此可以懷疑本身就是證明。

  • @suanzy
    @suanzy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以缸中之脑做为彼真实的我概念来说… 谁都没有推翻到。控制缸中之脑的也是被控制的缸中之脑环环环相扣好像才是真实。忘了在哪听说过物理学推导出世界是11维度的,那神创论就是每一环在控制低维时所用脑机接口。没毛病
    我真的抱着我的想法被推翻的心态来看这个视频的!可惜了。但还是谢谢分享!毕竟现实中要弄懂哲学我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频道真好。

    • @大森林_哲學佛學
      @大森林_哲學佛學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认为宇宙中只有1-3维度的世界,并不存在更高维度的世界,我认为所谓的时间,仅仅只是人类对时间这个概念的一种称谓,时间它不是一切的事物,所以我认为,并不存在时间逆流或穿越时间空之类的事实,所以我也不相信真正意义上的所谓预言,因为未来是不可真正的预测的,未来只可以在逻辑上加以推论
      但我相信有超能智慧的造物主存在,也相信轮回与灵魂的存在,我所指的造物主不等同于宗教里的上帝,这些观点三言两语的,也确实难以说的清,需要很长的篇幅去论述

    • @suanzy
      @suanzy 2 года назад

      @@大森林_哲學佛學 与其说“高低”维度,不如说“多少”维度。这么看宏观来说我们也只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而已。比喻成处在两个维度完全符合人类大脑的线性思维和二言对立的思维惯性。
      在一个复杂系统的可以有多维度。比如一家公司里:上司比下属要操心更多维度的东西,所以有很多决定从下属看来不能理解,只是因为所在的维度不一样。同样的,当我们只在空间和时间的两个维度里,是不能察觉到更多维度的。

    • @大森林_哲學佛學
      @大森林_哲學佛學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suanzy 你说的“多少”的维度,和“缸中之脑”的维度有些相类似,指的是自身到底能够掌握多少真实信息的差别
      而传统意义上的三维四维,那是超物理学层面上的维度了

    • @suanzy
      @suanzy 2 года назад

      @@大森林_哲學佛學 是呀,我把维度往数学的方向看。普罗大众看物理层面,自然困在时空中。科学还是挺年轻的。

    • @大森林_哲學佛學
      @大森林_哲學佛學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suanzy 确实有很多的事情,科学是无法给出答案的

  • @zanhinlee
    @zanhinlee Год назад +1

    如果我存在梦境里,而梦境里的事物是“现实世界”里存在的投射,那么梦境里的事物恰恰证明了因为有的实物客观存在,而否定了我所存活的世界是虚拟的。举个例子,我梦到了自己会飞/或是梦到自己拥有千亿资产,那么这个会飞的概念和💰的概念恰恰是因为“现实世界”里存在的概念,从而证明有现实意义的存在

  • @jasonchang424
    @jasonchang424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梦中我也会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梦, 一、有时,梦中考验自己有痛感,有色彩,用于证明自己真实存在,而不是做梦。二、有时,我验证了自己的感官是虚幻的,表明是在做梦,这种自己很快就会醒来。这两种情形都有经常发生,而且只会出现特定的梦境:自己特别渴望出现的人或者事,在梦中出现。其他梦境,根本就不会出现怀疑论的想法。这种属于缸中之脑的怀疑论的否定吗?

  • @李暘-b6q
    @李暘-b6q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都不好。恰恰相反,这种怀疑才是真正属于哲学家的更健全的理智的声音。很明显,维特根斯坦及以前的哲学家都缺乏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的意识。

  • @kirksunify
    @kirksunify Год назад

    人的大脑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主动思维。在人的大脑的结构中必定存在一个部分用来“指导”思维,使得思维会在一个被“束缚”的环境下进行。比如有人(语言或行为)伤害了你,这个刺激会使你主动思维,或许产生一个伤害对方的方案。然而控制大脑思维的“指导”部分,在进行了是非认定之后,可以否定你的思维过程。梦中的思维无此功能。

  • @chaojiang3133
    @chaojiang3133 Год назад

    上帝你好,上帝再见

  • @ludovic2003
    @ludovic2003 Год назад +5

    别人累了做冥想。我工作累了思考哲学😂

  • @mingxing3033
    @mingxing3033 Год назад +1

    我觉得我们就是缸中之脑 唯一的区别 是把身体 血液 痒气 营养素替换成一个需要提供脑子存活的缸子而已

  • @liaonardo_me
    @liaonardo_me 2 года назад +24

    結論就是沒辦法辨別😂😂😂

    • @huanwe
      @huanwe 2 года назад

      应该考虑的是,理性是不是仅仅要求我们的信念兼容于感觉经验,是不是有更多的要求,而那些要求可以让我们有理由不相信缸中之脑假说

    • @王國輝-z2t
      @王國輝-z2t Год назад

      盜夢空間說要轉陀螺

    • @huanwe
      @huanwe Год назад +1

      @@王國輝-z2t 转陀螺没用,现在的假设是缸中之脑可以模拟所有真实的感觉经验。

    • @ジャスミン-v1s
      @ジャスミン-v1s Год назад

      物理实验可以辨别

  • @stickminohdanm7586
    @stickminohdanm7586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有时候会吃饱饭没事做跑去思考什么:“我所生存的世界是不是虚拟的?”“我是不是缸中之脑?”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并且在以前就已经得出了个大概的结论,而这次看了这个视频则更新优化了我的想法
    *以下只是我的想法呀,如果你认为我说的地方有错误可以指出非常感谢
    我认为,低维度的事物是能够用各种方法意识到自己是低维度的,并且提出与高维度有关的问题,但他们永远不会真正得到答案,因为对于低维度的事物而言,高维度的任何事物都是超验的存在。就像是我们现在知道了1D 2D 3D 4D一样,我们清楚知道并想象的出来123D的世界,但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出4D的事物出来,因为我们本身就是3D,4D以上的东西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但我们依然知道有这种东西存在(也可能不是,因为知不知道4D以上的存在好像本身也是超验的)
    所以在我看来,“缸中之脑”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超验的。如果我们真的是所谓的“缸中之脑”,那我们就算意识到了,我们也改变不了什么,因为我们不管是我们现在得到的经验,还是我们的语言,都根本无法理解包括“缸”,“营养液”本身和以外的世界到底是什么到底在作甚;而如果我们不是“缸中之脑”,那我们是嫌我们脑袋的葡萄糖太多要用大量思考来消耗,还是单纯吃饱饭没事做?🗿
    我认为笛卡尔的形而上学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是符合我的想法的,影片已经讲了理由我就不提了。但我认为笛卡尔关于形而上学第二原理「上帝存在」的描述反而可以被扭曲成:“「更高纬度的计算机」植入更完满的想法给了「我」不完满的思维,让我意识到了我不完满,并开始思考起了「我」是不是一个“缸中之脑” ”。(我滴妈呀闭环了🤣)

  • @流浪猫-f3w
    @流浪猫-f3w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支持维特根斯坦👍

  • @梁南傑
    @梁南傑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我的觀點是,既然懷疑論者能問出如此問題,說明他也會思考,其他人也會為這問題而思考,所以說明其他人不是npc,所以這個世界就是真實的。

    • @梁南傑
      @梁南傑 2 года назад

      正所謂我思故我在,既然大家都在思考,那麼就確信大家都是真實,而不是npc。如果世界是一名邪惡的科學家創造,並且你就是缸中之腦,那其他所有人也是另一個缸中之腦,那懷疑也是對此毫無意義。

    • @momomo1370
      @momomo1370 2 года назад

      骇客帝国那种完全有可能啊?而且其他人有可能假装思考。

    • @ghk27
      @ghk27 Год назад

      如何证明其他人的回答不是被设计好的台词,怀疑论者提出的问题不是被计算机设计好到时触发的事件?

  • @拉斐爾-p9y
    @拉斐爾-p9y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維特根斯坦的論證非常有意思
    畢竟當你基於一個底層世界觀來創造缸中腦的環境 那又何必去懷疑這個底層世界都是缸中腦的幻覺
    但我最贊同的還是笛卡兒的理論
    人類對於完美存在有所理解 能給予形容 是個概念 上帝就是完美存在 則上帝存在 則外在世界存在

  • @herrywong127
    @herrywong127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就當我們是缸中之腦,超級計算機的設置意義何在?如果超級計算機讓大腦意識到自己是缸中之腦這個bug,直接打幾行代碼封鎖就完事了。超級計算機不封鎖這個bug,最終只會令系統崩壞。
    所以我認為我們意識到缸中之腦的本身就已經證明,我們根本不是缸中之腦。

  • @俊朝梁
    @俊朝梁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我是不是在做梦并没有什么意义,我并不知道我在做梦,也不知道不在做梦,因为我的存在是基于与外部世界的连接的,而不是基于自我因果。一切问题的意义本质上是指向存在的,存在本身就表明需要环境场,我和世界是一组连接概念,没有我,没有人跟我谈论任何事实,同样,没有世界,没有人能跟我谈论什么。近代哲学走向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其实表明很多哲学问题是语言自身的问题,而语言根本是大脑自己的结构问题。比如哲学争论的认识论的问题,涉及到因果律是否存在的问题,事实表明并不存在因果,这只是人脑简化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罢了。世界是连接的,是关联的,而不是因果的。这也就解释了缸中之脑的问题,缸中之脑与罗素的理发师悖论有异曲同工之处,问题本身指向自己,逻辑无法解决指向自己的逻辑问题,这是个死循环。所以对缸中之脑的回答是:我并不知道我是否是在做梦,也不需要知道,因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甚至产生这个问题的人,也并没有在意过这个问题,它只是在表明人脑的认识限度和逻辑的认识限度,太过依赖逻辑,就会被逻辑欺骗,太过相信知识有时往往寸步难行。这就是“知道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道理所在。

  • @lancelonginus
    @lancelonginus Год назад +2

    自從人類發明了AI
    我很確信,我就是一個缸中之腦

  • @jacobLan
    @jacobLa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谢好问题! 我也想分享一下心得。
    既然有哲学方法,可用来「确认现在的自己不在梦中」,那么应该也有其他方法可以确认,所以我想先提其他方法,最后再用哲学方法论证。
    首先,我想用的方法,是基于马斯洛最高需求「超越」的动力,用其来驱动梦的创造。 以心态提供动力,用脑力模拟重现或塑造场景,需避免现实的调用(注1),并投入不同他人的人格使场景活跃起来,达到宛如现实的效果。 而在心境上接受一切,包容可能,需用倾听等身心灵技巧同步于现实,达到现代所谓的「冥想」状态,至此便可以创造梦境。 (为什么不用现实,却还要先同步现实? 因为创造的梦与现实独立,所以创造时会独立于现实,但始终要回到现实。)
    那么! 为什么我不是在梦中创造梦境? 梦中梦的梦中梦,三层以上的梦架构,是常见的存在,不是吗?
    只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大脑虽然极为耗能,在创造梦境时,其耗能状态,仿佛下一秒都可能因能量耗尽死去,全身脱光还身体冒汗,仿佛身体在利用体温,替高速运转的大脑散热,身体也想跟上大脑的速度。 但也因为宛如下一秒都可能因能量耗尽而死去,所以「极醒」才能是状态。 表面上看起来是睡着,但尚未找到比「冥想」更好的词来描述该体验,但其心境与状态,比冥想更为寂静,而且独立,独立却融合一切。 以上就是用主动创造梦境,并经由主动创造梦境时,所需要保持极醒的冥想状态,用以与梦中被动与沉眠的状态产生矛盾,因此证明「确认自己不在梦中」。 这就是我确认自己不在梦中的非哲学方法。
    再者,就能用哲学方法来「确认现在的自己不在梦中」。
    如果我知道自己在梦中,也不一定能醒过来;
    如果我不知道自己在梦中,却一定能醒过来。
    所以可以确认现在的自己不在梦中,哲学方法证明完毕。
    最后,梦是存在的证明,证明有好好活着,所以在想在活得更好时,会产生各式各样精彩的梦境,都是大脑忠于自己的回应,所以心能成为领导,我们的灵可以更神圣。 修行、练心,也许只是珍惜大脑与身体的一种反馈,感谢着天生就拥有着它们无怨尤的支撑,如此而已,并非想要成为圣人。 也请包含我自己在内的人,不要戴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圣人,大多数的圣人,只是懂得感谢并珍惜自己的人。
    注1: 并非电影《Inception 全面启动》的心得感想,而是现实并不好,所以才要主动创造梦,否则活在现实反馈的梦中就好。
    #梦
    ------------------------------------------------------------------------------------------------------------
    感謝好問題! 我也想分享一下心得。
    既然有哲學方法,可用來「確認現在的自己不在夢中」,那麼應該也有其他方法可以確認,所以我想先提其他方法,最後再用哲學方法論證。
    首先,我想用的方法,是基於馬斯洛最高需求「超越」的動力,用其來驅動夢的創造。 以心態提供動力,用腦力模擬重現或塑造場景,需避免現實的調用(註1),並投入不同他人的人格使場景活躍起來,達到宛如現實的效果。 而在心境上接受一切,包容可能,需用傾聽等身心靈技巧同步於現實,達到現代所謂的「冥想」狀態,至此便可以創造夢境。 (為什麼不用現實,卻還要先同步現實? 因為創造的夢與現實獨立,所以創造時會獨立於現實,但始終要回到現實。)
    那麼! 為什麼我不是在夢中創造夢境? 夢中夢的夢中夢,三層以上的夢架構,是常見的存在,不是嗎?
    只能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大腦雖然極為耗能,在創造夢境時,其耗能狀態,彷彿下一秒都可能因能量耗盡死去,全身脫光還身體冒汗,彷彿身體在利用體溫,替高速運轉的大腦散熱,身體也想跟上大腦的速度。 但也因為宛如下一秒都可能因能量耗盡而死去,所以「極醒」才能是狀態。 表面上看起來是睡著,但尚未找到比「冥想」更好的詞來描述該體驗,但其心境與狀態,比冥想更為寂靜,而且獨立,獨立卻融合一切。 以上就是用主動創造夢境,並經由主動創造夢境時,所需要保持極醒的冥想狀態,用以與夢中被動與沉眠的狀態產生矛盾,因此證明「確認自己不在夢中」。 這就是我確認自己不在夢中的非哲學方法。
    再者,就能用哲學方法來「確認現在的自己不在夢中」。
    如果我知道自己在夢中,也不一定能醒過來;
    如果我不知道自己在夢中,卻一定能醒過來。
    所以可以確認現在的自己不在夢中,哲學方法證明完畢。
    最後,夢是存在的證明,證明有好好活著,所以在想在活得更好時,會產生各式各樣精彩的夢境,都是大腦忠於自己的回應,所以心能成為領導,我們的靈可以更神聖。 修行、練心,也許只是珍惜大腦與身體的一種反饋,感謝著天生就擁有著它們無怨尤的支撐,如此而已,並非想要成為聖人。 也請包含我自己在內的人,不要戴著「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有色眼鏡,去看待聖人,大多數的聖人,只是懂得感謝並珍惜自己的人。
    註1: 並非電影《Inception 全面啟動》的心得感想,而是現實並不好,所以才要主動創造夢,否則活在現實反饋的夢中就好。
    #夢

  • @lamtony2287
    @lamtony2287 Год назад +1

    缸中之腦既然是所有感官是和現實完全一樣,就等於嘗試解釋1不等於1這是沒有意義的,除非我們找到懷疑點去懷疑現實是虛構,才有懷疑的價值。

  • @kevingai370
    @kevingai370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维特根斯坦是对的

  • @huihuizhu5850
    @huihuizhu5850 Год назад

    我觉得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很好,但是完满存在的上帝却不是必然的。

  • @刘月-u7i
    @刘月-u7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1加1等于2,是确定的,不容怀疑的,这句话不能表述为1+1应该或者可能等于2。

  • @c8h9i6n4a
    @c8h9i6n4a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我覺得我們的世界發生的事在某個平行世界上本小說,某個平行世界的故事在我們的世界也是本小說

  • @yiliu791
    @yiliu791 Год назад

    梦是人定义出来的,你既然定义了一个你现在不处于的一个状态,那你肯定不在梦中,至于你是不是缸中之脑,如果缸中之脑就是你所在宇宙的唯一现实,那么缸中之脑就是你的现实

  • @MalachiLai0528
    @MalachiLai0528 Месяц назад

    破解的前提是有東西讓你懷疑,懷疑了之後,你就變成要被破解的東西,因此破到最後.就是洪水來你蓋方舟,你變成洪水,別人蓋方舟,你不是洪水也不是方舟.看著別人因為洪水而蓋方舟,別人本身是洪水讓人蓋方舟.

  • @momomo1370
    @momomo1370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四位大师,后两位强调现实和常识,等于回避了虚拟的可能性。第一位笛卡尔的论证有个BUG。相对完满,如果存在一个看上去很完满的目标,对于不完满的我们,可能无法分辨出那个目标是不是真的完满。即伪神,以我们的认识难以识破。那么我们有可能把伪神当作真神。而真神不一定存在。也就是完满不一定存在。这样笛卡尔的论证就不成立。第二位普特南,也有明显错误。没见过的东西未必不可理解。比如元素周期表,可以预言到没发现的元素。虚拟现实有无数可能,未必是以缸中之脑的形式,但是这个大方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 @Spider-Too-Too
    @Spider-Too-Too Год назад +1

    梦里的故事多精彩,现在我的生活多无聊。所以肯定不在梦里

  • @bring-happiness-kaizong
    @bring-happiness-kaizong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大腦負責接收電訊號跟放電,
    如果是缸中之腦,面對腦白質切除手術(就是切掉部分腦區),如何解釋?
    物理上腦區被切掉,無法放電也無法接收電訊號。
    但如果只是缸中之腦,沒有物理切腦區,
    純粹輸入電訊號,如何精準地使某個特定的腦區無法再放電或是再接受訊號?
    透過大電流、高電壓嗎?那影響的腦區可就很大了,不會是被切除掉的這個特定的腦區

  • @newpeople20032004
    @newpeople20032004 Год назад

    有没有近代的哲学家呢?

  • @xinlv2386
    @xinlv2386 Год назад

    个人认可最后一个的言论

  • @fudongsuen8676
    @fudongsuen8676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四位哲学家都没办法阐述清楚,因为,大家有可能都在梦中。在梦中,我们也是可以思考的啊

    • @amoschen716
      @amoschen71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其實笛卡爾也說過類似的話,在他的《談談方法》裡,他也說夢裡所想有可能是真確的,因為上帝的關係。

  • @roxzero1201
    @roxzero1201 Год назад

    很外面很外面的宇宙,是一個人在做夢(類似),我們靈魂能至的所有的宇宙都是那位的衍生物。
    這不是模擬,而是衍生。
    可以說類似夢幻,也可以說不是。
    我們也可以說是那位存在腦子裡的腦細胞及其細微粒子的衍生物,所有我們是有物質基礎的(看規則如何架構演化)。
    這個消息難以證偽,但是我提供了一個可能,也就是真與幻同時疊加的可能。

  • @夏丹青
    @夏丹青 Год назад +1

    场建立的速度无法超过光速,说明这个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有上限;能量、时间、空间……有最小不可分的单位,说明这个计算机的计算精度有极限;仅当被观测的时候波函数才会坍塌,说明这个计算机的计算资源是有限的

    • @夏丹青
      @夏丹青 Год назад

      如果只是梦,那么在怀疑自己在做梦的想法出现时,梦就醒了。但缸中之脑的设定太完美了,因为本来大脑就是头颅这个缸里泡着的,人体其他部分都是大脑感知外界的传感器,如果神经信号能被完美替换,确实无法证明或证伪

    • @夏丹青
      @夏丹青 Год назад

      更进一步,或许大脑都不存在,我们只是虚拟出来的AI,在一个虚拟的数字化世界中,运行这个世界的计算机有各方面的极限,成为“物理定律”

  • @吳康維
    @吳康維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覺得我們或許是在創造真實世界前的缸中之腦

  • @guihai6712
    @guihai6712 Год назад

    都是自性

  • @chongwang5107
    @chongwang5107 Год назад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没有任何办法解决的。结果就是,该干嘛干嘛。其实科学的本质就是建立在,假设-验证-推翻-再假设,的循环之上的。任何一个假设都不能保证它不会被推翻。但是在没有被推翻之前,我们认为它是对的。

  • @bluelightzoe
    @bluelightzoe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原來你有兩個頻道

  • @fengzi9831
    @fengzi9831 Год назад

    把这个问题改成:我们是不是生活在设计好的程式世界里呢?或者叫宿命论?更进一步说如何反驳不信命本身也是一种宿命的设计论呢?

  • @FuSg-c9k
    @FuSg-c9k Год назад

    醒跟夢一樣

  • @nevon911
    @nevon911 2 года назад

    首先我们要搞懂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事, 我们以最直接的方式考察“意识” 是什么东西,其实现在到底正在发生什么事情?现在有一个画面正在对我播放,当我睡觉时这个画面转换为另外一种画面, 从此我们可以知道“意识” 可以变成任何东西,可以播放任何画面给我看,这个正在播放画面的东西,那“我”到底是什么? 这其实并不重要,不管你相信什么,所有答案都改变不了现在这个画面正在播放着,所以这个画面是最简单粗暴的终极真理。

  • @nickvfx
    @nickvfx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要说梦,先要说感觉,感受,感想。
    现实的梦,是没有感觉,只有感受和感想的。
    简单说,做梦,咬手指,不疼。

    • @nickvfx
      @nickvfx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当然,第二层梦境,可能只有感想。
      我记得有一个电影,讲的是多重世界,每个世界上面还有世界,片名忘了。

    • @user-ym7xb5zf6f
      @user-ym7xb5zf6f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谁说梦没有感觉

    • @nickvfx
      @nickvfx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user-ym7xb5zf6f 肯定是觉不到疼,我在梦境中试过。

    • @momomo1370
      @momomo1370 2 года назад

      @@nickvfx 每个人的梦不一样,有些会很真实。可能和想象力有关。

  • @waynechang630
    @waynechang630 Год назад

    一些你现在觉得是框架性的常识的东西, 会被物理学推翻, 比如 时间流速是一致的。

  • @jienyify
    @jienyify Год назад

    语言学有句话,符号并不就是其所代表的事物,地图并不就是其代表的地区,言辞并不就是事实。语言不一定有相对应的对象,就像我说孙悟空,杨过小龙女,这些也不存在啊,甚至民主,权力这些词意义也是各人有不同意义的,所以不管你怎样定义怎样换种说法解释缸中之脑,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跟你说不说得出一点关系也没有

  • @isaiahhu3259
    @isaiahhu3259 Год назад +2

    如果有一件事物A,假设这个A可以左右哲学或者思考本身的前提。请问,在哲学框架内,或者用哲学去探讨A是否存在有没有意义? 再者,哲学是否有边界,如果有,用哲学去探讨哲学的边界以外的事务是否有哲学意义? 我以为,本篇如是,上帝篇亦如是。

    • @xcccr1
      @xcccr1 Год назад

      有意思

  • @mmmm-cx6sb
    @mmmm-cx6sb Год назад

    这应该聊下龙树的论证

  • @wuzhige
    @wuzhige Год назад +7

    其实就算我是缸中之脑也无所谓,我这个缸中之脑认识到的这个“虚拟世界”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就算其他所有人都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NPC,我也应该遵守人际交往的规则(道德规则),因为如果我做错事的话他们是有能力让我(这个缸中之脑)痛苦的,比如法律的惩罚或同学的疏远
    再退一万步说,我连脑子都没有,只是一个被邪神(恶魔)囚禁于掌中的灵魂,但至少直到目前我(由“我思故我在”确定的这个意识)认知到的这个世界仍然遵循着物理法则,我扇自己一巴掌的话这个邪神就“不得不”使用幻术魔法给我一个痛觉,我要是磕了什么药(或者酒精乃至性)那这个邪神仍然要遵循祂制定的这个幻术世界的规则让我感受到对应的感受,除非祂不打算让我身处的世界继续按照原来的规则运行了,但对于实用主义的我来说这种发生概率极小(因为我们确实可以预期世界的法则比如物理定律、经济学原理在之后不会发生变化)而且反抗也不可能用的事情就不用去担心了
    另外即使其他所有人都是NPC,也并不妨碍我爱其他人: 首先我思故我在已经确定了我至少是有灵魂的,然后我可以与NPC(或者可以说是这个NPC背后的AI)交流,了解Ta之后我可以对Ta的人格进行画像,我作为一个灵魂是可以爱上这个画像的,毕竟我不是全知的,不可能对另一个人(或者说NPC)有一个100%的完全了解,所以我爱上的是Ta在我心中的投影,是Ta人格的子集;而这时即使Ta自爆自己是NPC也没用,我爱上的那个投影已经在我心里了,大不了技术进步以后我创造一个缸中之脑世界再提取我的记忆将我爱的那个人在“里世界”中复活,然后我也把自己装进缸里;技术没进步的话就学罗辑把Ta写进自己的书里,再配合致幻剂/心理学方法给自己制造幻觉,同样可以在我自己的感官世界中将Ta复活

  • @隐密者
    @隐密者 Год назад

    关于缸中之脑我有自己的看法,这个缸中之脑是否是真的其实都是有可能的作为可能性来讲我并不否定。但是我否定的是缸中之脑说的”幻觉”,无论是睡觉的时候做的梦还是醒来的时候的现实生活其实都是”现实”的。我们说的虚假呢都是关系上的问题,由关系是不能否定掉“现实”的。梦是因为可以没有任何规律的变化但是也不会自相矛盾,现实则是有规律的而且还可以向他人普遍的。如果有缸中之脑刺激我们的神经生成图像的话,呢至少意味着图像本身是被刺激的人看到的。如果不是如此他就无法刺激我们的神经知道我们能够生成图像。而图像不是神经,图像是我们的直观。也就是即便是缸中之脑成立呢也不是幻觉而是一种事实,只有在缸中醒来的时候我们做比较才会知道缸中之脑是幻觉,呢是我们对于直观的关系的处理。我们醒来的时候仍然可以看到图像说明图像是真的直观。而缸外面的人看不到图像呢么就不能通过刺激大脑得到他所需要的模拟了。所以无论缸中之脑是否存在,现实还是现实。

  • @Carl_soll_
    @Carl_soll_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我發現哲學基準在於語言的循環論證(個人見解)。

    • @3v8v
      @3v8v 2 года назад

      真的我看了好幾集,發現就是語言上面的數學邏輯辯證!
      然後試著用一些循環邏輯來困住問題本身使它跑不出去這個規範內,就可以解了!

    • @Carl_soll_
      @Carl_soll_ 2 года назад

      @@3v8v 如果跑不出就不是哲學了。

  • @shonli1146
    @shonli1146 Год назад

    固执于得到“正确的”,“永恒的”答案是不现实的。彻底的怀疑论没办法被否定,但这不说明怀疑是“正确的”,也不说明这种怀疑是没有意义的。
    接受现实的不确定性是困难的或可怕的,但现实就是这样。

  • @wowilikeuu
    @wowilikeuu Год назад

    要知道世界上不是虛擬的只能透過從兩派支持者個別的證據來尋找矛盾點,但目前可以慶幸的是支持虛擬說的論證無法證明、支持非虛擬的人們也說不出來怎麼證明。
    因此問題最好先回到基礎,虛擬跟真實有什麼差別? 如果可以建立一個虛擬的平行宇宙,那跟真實世界會有什麼差別? 能不能用這個差別判斷虛擬與否? 缸中之腦與正常的大腦在感知感受上究竟有什麼差別?

  • @zoryu-p7z
    @zoryu-p7z Год назад

    如果我是缸中之脑,那这台计算机应该不想让我知道我是缸中之脑
    所以我一定不会知道关于缸中之脑的一切
    但是我却看到了这关于缸中之脑的视频,所以我不是缸中之脑

  • @neilchen6503
    @neilchen6503 Год назад

    17:11 常识告诉我我有两双手,哈哈哈哈

  • @henry8168
    @henry8168 Год назад +2

    普特南的好難理解,如果說出「我是缸中之腦」就代表我絕對不是缸中之腦,這個邏輯跟我說出「我是精神病患」就代表我絕對不是精神病患的道理一樣嗎?

  • @jienyify
    @jienyify Год назад +3

    为什么没有意义呢?假设未来科技很发达,电脑的处理系统已经复杂到能出现类似于人类的“意识”“自由意志”。电脑大脑的中央程序,已经会思考“我是谁”这些哲学问题,那么电脑也会思考“我是不是缸中之脑”的问题。
    对于人类来说,电脑程序的确是缸中之脑,活在二维编码世界都是01组成,难道它们不会想跳脱编码世界,参与我们的三维世界吗?

  • @曾理碩
    @曾理碩 Год назад +1

    用摩爾來看地平說:
    - 前提:地平線存在,一望無際
    - 結論:地球是平的
    - 推論:地平線很平很遠,所以地球是平的
    滿足摩爾三個規則。
    ...
    所以我不認同摩爾論證。嘗試不見得是不需要證明的,因為常是不一定是對的。

    • @jienyify
      @jienyify Год назад

      科学不少理论都是反常识的,例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只靠逻辑思考论证是不够的

  • @freedempire
    @freedempire Год назад

    系统外的事实是无法被系统内的人完全认知的,所以类似于宇宙外的世界是怎样的,宇宙诞生前是怎样的,是否存在缸中之脑或者世界是否是虚拟的是不可知的

  • @qing4487
    @qing4487 Год назад

    笛卡尔最早提出的方法简陋我估计也是因为那个年代稍不虔诚就会被烧烤,維特最狠,用最根源最简单的逻辑来还击,高效高能!

  • @l.e.o_kelvin8447
    @l.e.o_kelvin8447 Год назад +1

    我認為缸中之腦存在且不存在的,據薛丁格的貓著理論可以得知當事情還沒有被揭曉它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 @美乃滋是不是一種-b5h
      @美乃滋是不是一種-b5h Год назад

      不確定性原理並不適用在這裡,請讀書,感恩

    • @ghk27
      @ghk27 Год назад

      量子力学可能是被设计出来的,甚至概率也是被设计出来的。然而如果“我”真的在思考,那么可能发现世界不自洽的结果。而如果“我”以为“我”在思考,那么世界永远都能自圆其说。

  • @ghk27
    @ghk27 Год назад

    这个佯谬是普特南提出的,但是普特南的解释是很难通过的,这个解释等于暗含了一个条件:计算机模拟出的世界里不能出现计算机,或者说被制造的世界不可能出现像分形一样的层层嵌套结构。这一点是否能站得住?至于摩尔,你已经有常识了,你还要哲学干嘛?维特根斯坦用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回避了这个问题,他用“认识的对象”和“实践的对象”为自己的思考打造了一个囚笼。

  • @bbbbpp
    @bbbbpp Год назад

    這就牽涉到究竟是我們的自由意志帶動大腦反應,或者是大腦內的神經訊息影響了我們的意識,我曾經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做不合邏輯或物理法則的夢時,當下不覺得奇怪,我覺得這才是奇怪的地方,我只有看到ㄧ條龍從窗邊飛過然後醒過來,從來沒有看到ㄧ條龍從窗邊飛過然後打個哈欠說該上床睡覺囉~

  • @tyesist
    @tyesist Год назад

    全面啟動不是用一個陀螺嗎

  • @陈冲-m4x
    @陈冲-m4x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果我们是缸脑,是单纯被控制,还是能也够控制缸外世界。如果可以相互控制那么缸内外有明显界限吗?

    • @3v8v
      @3v8v 2 года назад

      缸中腦(身體中腦)一個事實,你的"思想"
      不就是透過你的身體接受"訊息"嗎?
      你講到了一個關鍵,到底我們只能"接收"訊息?
      還是我們的"思想"也可以改變這個"訊息"?

    • @dayone1992
      @dayone1992 2 года назад

      有没有一种可能,缸就是脑颅😅,缸不缸又有什么区别呢,缸中脑可能是另一维度的interpretation罢了,但是描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 @陈冲-m4x
      @陈冲-m4x Год назад

      @@3v8v 你玩游戏,可以控制里面的游戏人物。游戏人物也会反过来控制你的喜怒哀乐和现实。

    • @陈冲-m4x
      @陈冲-m4x Год назад

      @@3v8v 我们接受信息是未知方式,不是我们的身体,不是我们的眼睛。也不一定是电路。也不是我们已知所有物理规律。这些东西只是假象。

  • @rcsa50803
    @rcsa50803 Год назад +1

    缸中之腦問題依然無解,影片中提到的說法不是耍無賴地說「我不管,我就是我」,尤其是那個舉起手感覺到手的更蠢,電腦完全可以給你「手的感覺」。用想像證明上帝最蠢,想像就存在的話你現在想像一隻『頭上有十六支角的獨角獸』,它就存在嗎?
    不然就是逃避問題

  • @dapomiewuji
    @dapomiewuji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看待这个问题要比王阳明更王阳明,不是心外无物,而是完全没有心外,就算是缸中之脑那也是客观真实,因为缸中之脑远远不够缸中之脑,而所谓的客观世界是经过主体性回溯建构的,而你想要表达了一个独立于主体性存在的客观世界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无法反抗的力量将其拖入主体性之内,所以说所有的客观都是主观的客观,而主观的太普遍了所以说日常语言将其省略

  • @gaokaicen
    @gaokaicen Год назад

    就算用柏拉图的理论,说真实的美是客观存在的,而我们观察到的都是美的投影,正常人说我知道你很美,也说的是自己的观察,而不是说自己看到了真实的美本身。所以,假如“真知”没有必要,我们就无须质疑。就大胆的承认好了,我不确定我看到的世界是不是“真实”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它就是这样的。

  • @meltlim3382
    @meltlim3382 Год назад

    我投胡塞爾的現象學

  • @MrSonicroc
    @MrSonicroc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笛卡尔证明上帝存在。但是在只有上帝存在的时候,完美的概念是不存在。因为完美和不完美是对比产生的,必须同时存在。那是谁创造了不完美?是上帝啊。他既然能创造不完美,你凭啥确定他不会骗你?既然上帝是一切的美好开始原因,那么一切丑恶的开始也是他。因为只有他时什么都没有。而没有对比就不存在这些反义词。笛卡尔认为上帝是最完美的,那是因为有不完美的存在做比较,比如人类。那么从这个角度说代表不完美的人类和代表完美的上帝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相互依存。还有谁信仰谁的问题吗?善恶美丑好坏这些概念皆是同时存在与消失的。这说明上帝的伟大与美好全靠同行(人类)衬托。而这个同行还是他造的。对了,当只有上帝存在时,他又如何证明自己存在?存在是什么?如果‘’不存在‘’不存在,那么‘’存在‘’也就‘’不存在‘’。而这样的假设本身可以证明‘’不存在‘’的‘’存在‘’。也继而证明了‘’存在‘’的存在。反过来推也成立。这样的循环论证在哲学和逻辑学中反复出现,真让人觉得说到底,如果是二元世界,什么概念都可对立统一,不分彼此。

  • @NicoleLee-p1j
    @NicoleLee-p1j Месяц назад

    無論是真實世界的我或夢中的我,只要載體(大腦)壞了.我就不存在。

  • @木炎-m1w
    @木炎-m1w Год назад

    維特根斯坦

  • @alinyello5295
    @alinyello5295 2 года назад

    如果说我是缸中之脑,那么模拟这个世界的计算机(或者神又或者宇宙)肯定存在,不然是什么模拟出这个世界。我思故我在,模拟这个世界的计算机(或者神或者宇宙)也存在,所以说我们能感知的世界肯定存在。

  • @司徒王朗-y2v
    @司徒王朗-y2v Год назад

    我支持维特根斯坦。除非拿出证据,否则一切挑战底层逻辑的问题,都无需回答。

  • @乔伊-f2u
    @乔伊-f2u Год назад

    如无必要 勿增实体

  • @yangchen0622
    @yangchen0622 Год назад

    我是唯象主义,如果你不能分出来,那它就是一样的

  • @etrainnew2840
    @etrainnew2840 Год назад

    上帝存在就说明我们不是缸中之脑?上帝就是把我们的脑子放在缸中之人!

  • @chenlee-q1j
    @chenlee-q1j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怀疑论太厉害了,确实在古典哲学和近代哲学那里无法得到解决。康德虽然没有办法彻底打倒怀疑论,但我认为康德的方法是对的,维特根斯坦的做法和康德有异曲同工之妙,康德的方法就是为怀疑论设定前提,就是先验论。只不过维特把康德的先验论换成了语言规则,你不尊守语言规则就没有资格提问。所以我认为整个的人类社会就是建立在一系列的规则之上的,脱离了这些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就会犯错。古典哲学和近代哲学就是诞生于实际生活又超脱于实际生活,对人类的思想启蒙和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 @NicoleLee-p1j
    @NicoleLee-p1j Месяц назад

    還是無法確認我們的世界是真實或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