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新村巡禮.wmv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8 фев 2025
  • 五十多年前,當時由於兩岸局勢非常的緊張,因此中央政府決定將行政中心台灣省政府從台北遷至中部鄉下,幾經勘查之後,終於選定南投縣南投市虎山山麓的營盤口地區,並定名為中興新村。
    中興新村是參考「英國新市鎮」的概念所設計,結合當時國內知名建築師所打造的一座健康的花園城市。整個社區規劃完善,無論學校、醫院、市場、公園、球場、會議中心、圖書館等一應俱全。完全是從無到有,由一大片荒煙蔓草中蛻變而成。
    但這美好的市鎮卻多災多難,中興新村於民國八十七及八十八年接連遭遇了兩次重大的打擊。第一次是在民國八十七年,因著某些政治的因素,中央政府決定將省政府虛級化,台灣省政府正式走向精省的階段。台灣省政府的所在地中興新村,也在精省之後呈現另一種風貌,當年的政治風采不再,昔日省府公務員也大舉遷移,留下空蕩蕩的辦公廳舍及冷冷清清的街景。另一次則是民國八十八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雖然台灣省政府大樓並無太大損傷,然而其餘的辦公廳舍卻震垮了大半,對此我仍記憶猶新。
    然而,危機就是轉機,中興新村雖然已不復當年的風華,但是令人欣慰的是這裡烏托邦的氣息,緩慢的生活步調,幽靜的綠色隧道,反而成了中興新村的迷人之處。
    其實,對於從小就在中興新村長大的我而言,五十年代至今,中興新村並無太大的改變,除了樹木長高了,車子便多了,車子便舊了,人變老了,中興新村的生活步調卻依舊如四、五十年代的緩慢,慢到彷彿凝結在時光膠囊裡。
    如今,如果站在虎山上的制高點往下俯瞰中興新村,看不到公寓林立的城鎮風貌,只見星羅棋布的紅瓦平房,點綴在林木茂密的樹叢中,中興新村不僅成了民眾票選的最佳居住環境,也成了中部地區民眾度過一個悠閒假日時光的最佳選擇。儘管不再是全台政治的焦點、權力的中心,中興新村卻也因著她嫻靜的丰采而展現出另一種生機。
    中興新村不僅見證了兩岸關係從緊張到交流的變化,也代表著地方自治層級簡化的歷程。如此具有獨特歷史意義與文化資產價值的一個綠色生態社區,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的保存她呢!

Комментари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