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遊台北故宮之後的真心話竟然是… 這樣說會不會不好啊? 【C. C. 繁中字幕】 SN:2022111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8 июл 2022
  • 每天只要新台幣1.5元,就能立刻成為頻道會員並獲得特權喔:
    / @herecomesuu
    不想使用信用卡的朋友,可以通過手機帳單支付。具体方式請看鏈接: • Video
    用iPhone或是iPad的RUclips A看的影片吧?所以才看不到Join 連結。解決方法是打開你iPhone或是iPad上的Safari瀏覽器,然後輸入youtube.com,接著搜索我們的頻道「UU來了」,然後就可以在主頁上看到Join啦!
    大陸人遊台北故宮之後的真心話竟然是… 這樣說會不會不好啊? 【C. C. 繁中字幕】 SN:2022111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845

  • @favolang
    @favolang Год назад +74

    薇薇、悠爸、悠悠晚安,今天的節目該是延續之前在臺北參觀「故宮博物院」的一些心得感想吧!
    薇薇說在臺北故宮所見的翠玉白菜,並沒有想像中的大,確實如此;其實對於臺灣的民眾以前念國高中歷史教科書,或相關介紹,當然不會鉅細靡遺的講說外觀尺寸多少,所以一般人總以為是相當的大。事實上,在臺灣的故宮裏面共蒐藏有三顆「翠玉白菜」,不過,在名稱上還是有所區別的,分別是較為人熟知的「翠玉白菜」以外,另外像是「翠玉小白菜」、「翠玉白菜花插」這些蒐藏全部皆出自於清北京故宮。
    不過如果若要單指「翠玉白菜」的話,基本上,絕大多數是指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館」當中所典藏的該項藏品,不僅如此,「翠玉白菜」更與與國寶「毛公鼎」以及同樣兼具高人氣,且是重要文物的「肉形石」被臺灣民間合稱「故宮三寶」。關於臺灣的「翠玉白菜」一般來說是指常態展示區,早年由翡翠玉進行雕刻而成的玉石工藝品。早期人們從一些刊印的書籍,總誤以為是個相當大的物件,但實際上錦不過是長18公分左右,寬9.1公分,總重量約合2.136公斤,在早期運用翡翠玉石天然的色澤,透過人工雕琢出白菜的形狀。
    據相關資料紀載,臺灣此件「翠玉白菜」相關文獻資料較少,只知道原本是位處紫禁城「永和宮」當中,放在琺瑯花盆的靈芝造型基座上;故據相關研究推測是瑾妃的嫁妝。玉器整體雕刻一體成形,以翠玉自然的色澤刻飾出青綠色菜葉與白色葉柄,象徵女子「身家清白」;而菜葉上還雕有兩隻昆蟲,一隻是蝗蟲,一隻是蟈蟈。這隻蝗蟲,雖然難以確定是飛蝗,乃是採《詩經》當中寓意多子多孫。
    悠悠童言童語地說道「一個白菜很多錢,那我以後把這白菜買下來,會不會很貴?」薇薇說「有點貴!」悠爸說「那你會走不出這門!」啊.......哈哈!!
    實際上,在大清帝國時期,總計共有六顆外觀與「翠玉白菜」相近類型的玉製工藝品;只不過每一顆翠玉白菜的大小,雕工技法、外觀樣式可說大不相同。目前臺灣「臺北故宮」蒐藏有3顆「翠玉白菜」類型的工藝品。至於另外兩顆則分別在「北京故宮」的「翠白菜式花插」和1918年創立,更是中國近現代歷史悠久的博物館之一的「天津博物館」所蒐藏「清翡翠蝈蝈白菜」。
    然而,這六者當中,較為可惜的是,尚有一個下落不明,那便是原先慈禧太后最為喜愛的,但是卻在爾後1927年(民國16年)遭國軍將領孫殿英,假藉軍事演習的名義,以炸藥強行炸開乾隆、慈禧陵墓,並搜括許多陪葬品之際,奪走了早年慈禧最愛的一顆翠玉白菜,也就是說該顆「翠玉白菜」玉雕製品至今依舊下落不明。
    話說,當時北京故宮國寶之所以渡海來臺,以及倘若當時「北京故宮」歷代國寶倘若沒來臺,下場會如何。其實,在全世界最著名的「故宮博物館」,分別為「北京故宮」、「臺北故宮」、「瀋陽故宮」當中保存文物最為完整大體上以「臺北故宮」和東北最初滿州人發祥地的「瀋陽故宮」。至於「北京故宮」當時從1911年中華民國政府建立之後,之後,又歷經「北洋軍政府時期」,和後來的「八年中日戰爭」,以及1949年後「中華民共和國」成立,尤其是後來的「文化大革命」對於整體文化歷史的摧殘,可說相當悲慘。
    事實上,北京故宮之所以尚且能有今日,要感謝的就是民國初年那一票曾經參與「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像是薇薇在影片當中所引當時作家「老舍」其劇作《茶館》作為譬喻一個國家的起落興衰。
    當中,被近現代稱為「為了一座城市,而留下來的夫妻」,一生懸命將今生心力投注在歷史文化的研究,和每一次親身經歷的調查測繪中國歷代的建築,若說「瀋陽故宮」、「北京故宮」最大功勞者,莫過於清末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和梁思成的太太「林徽音」。
    當初1949年,國民政府希望那一票學者能夠一同過來臺灣,但有些隨船隻過來了,有更多的,是滿懷理想主義的,希冀守護好文化的根本,也因此這些人被稱為「為了一座北京城,留了下來的人們」。但是,到了「文化大革命」爆發之際,最殘酷的事,卻沒想到,當時留在中國沒有過來臺灣的學者,像是「梁思成、林徽音們」,不論是否早已年歲老大,又或身染重病,依舊遭到遊街示眾的批判和屈辱。
    若以目前2022年來說,全世界主要公認的故宮博物館,還是以「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臺北故宮」此三間為主要。不過中國方面,到了2018年初,進一步規劃在香港興建「香港故宮」,選擇在「香港」九龍灣區外海進一步展開填海造陸的基地工程,整體建館工程,到了民國111年(2022)6月22日開館,也就是今年的7月3日對外開放參觀。
    至於臺灣方面,目前則有位於嘉義縣太保市臺灣高鐵站附近,俗稱「故宮南院」的分院。全稱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一般簡稱「故宮南院」,或俗稱「南故宮」或「嘉義故宮」。肇始於1990年代後逐漸面臨展覽空間不足的窘境,計畫進行擴建,政府也希望藉由大型建設以解決臺灣南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此期間,大致歷經2001-2003年籌備委員會評審提案選址,爾後,到2004-2006年期間為籌建計畫,另外緊接著分別是於2007-2009年之間的地次修正,和2010年-2015年間的第二次計畫修正;最終在2016年進入故宮南院的院區營運與後續計畫直到當今。
    薇薇和悠爸在討論當時怎麼搬運那些文物,實際上,來到臺灣那些文物命運多舛,從清末八國聯軍遭8國當中的英法美日等主要四國搜刮大量文物,北京清帝國退位,到南京國府時期,甚至北洋軍閥的內鬥,然後歷經八年抗戰,以及爾後國共內戰,當時國民政府先將部分文物往南遷重慶,部分則提前經上海、廈門運到臺灣;以迄之後「十年文革」的大災難,那可謂顛沛流離,更是歷史文化、文物的大災難。

    • @favolang
      @favolang Год назад +17

      薇薇、悠爸,若對故宮和當時一些民國初年甚至是1945~1949年之際,有關故宮文物,如何運送到臺灣,然後初期將文物一批批先是輾轉由南京市所在的「下關碼頭」;也就是當今南京市的「中山碼頭」,早年便是稱為「下關碼頭」,是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下關」,位處長江南岸的一座渡輪碼頭。
      最初文物被運到臺灣之際,初期先是被運送到當今臺中市霧峰區境內,早先日本統治臺灣時期,由「帝國製糖株式會社」所投資興建的「帝國製糖臺中製糖所,霧峰工場」所在的倉庫所在,並另行增建庫房;該處也就是當今所俗稱「北溝故宮」所在地。
      另外,臺灣的公廣集團「公共電視」在2011年播映,以一件清皇室所蒐藏,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所燒製的「畫花長頸瓶」牽引出近現代中國和臺灣之間,因為動盪的時代背景,人們的分離,以及當時文物被遷移到台灣之後,相關的事蹟的戲劇,名薇《瑰寶1949》。www.pts.org.tw/treasure1949/guide.html
      當然,當時有些許觀眾認為那是亂演,或是設定人物對象、地點,或是時間等有問題,實際上,那是在考量避免有所謂的影射嫌疑之故。
      薇薇若有興趣,可以去找公共電視《瑰寶1949》;
      ruclips.net/p/PL54D7819DB2D2F5C0

    • @chenlienfang4917
      @chenlienfang4917 Год назад +9

      感謝豐富的分享

    • @herecomesuu
      @herecomesuu  Год назад +12

      謝謝你的詳細說明,學習啦

    • @tce168
      @tce168 Год назад +5

      當 薇薇 在RUclips 上,公開俏皮說幾聲:「蔣賊 蔣賊 蔣賊」時,台灣當真真正比大陸 自由太多了。
      說這話時,U爸一點都不擔心。

    • @elsiefeng9310
      @elsiefeng9310 Год назад

  • @user-oy2ll9gk5k
    @user-oy2ll9gk5k Год назад +155

    當年運送與保護這些中華文物的人,都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行,否則監守自盜就麻煩了!他們甚至用身命在保護文物,應該向這些人致敬。

    • @smileair100
      @smileair100 Год назад +3

      那時代能到台灣的,都是10中挑一百中挑一的菁英份子,不好的還上不了船

  • @user-gc7rb5vf5m
    @user-gc7rb5vf5m Год назад +161

    台灣把這些文物保存的很好,如果故宮文物沒到台灣,恐怕大半渡不過文革的浩劫,命運如此,是最好的結果吧!
    國民政府運走這批文物,最初是躲避中日戰爭,出於保護珍貴文物,後來,國共戰爭,國民政府又將其送來台避戰火,蔣自己也沒想過自己回不去,以保護文物的角度來看,說蔣賊並不公平。

    • @mindalai
      @mindalai Год назад +43

      如果不是當初運出來,中國文革破四舊...這些文物不知道只剩下多少~~~~

    • @wuewen
      @wuewen Год назад +53

      賊,這個詞不用想也知道是共產黨洗腦用的詞拉,以朝代的延續性來看,清朝之後建立的國家是中華民國,之後分裂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有些文物保留在台灣本來就不能用偷這個來形容,所以以正統性來說我們至少是繼承了"中華民國"的國號,反之,如果是對岸繼承了這個國號,那說偷還說得過去啦。

    • @user-gc7rb5vf5m
      @user-gc7rb5vf5m Год назад +58

      補充一點,在早年未得美援前,蔣也沒有將任何一件文物出售渡財務難關,可証蔣沒有將故宮文物視為奪得財物。

    • @janechao9604
      @janechao9604 Год назад +40

      非常認同,留在大陸早被砸爛了,為中華歷史文化傳承留下珍貴的寶物,從中華民族的立場來看,蔣公是偉人吧!

    • @user-is...8964
      @user-is...8964 Год назад

      蔣賊是國共和談“前”,阿共仔對蔣的稱呼....跟文物沒關係...

  • @user-su2vv6gw1f
    @user-su2vv6gw1f Год назад +62

    一、台北故宮文物截至2021年6月30日,總收藏為698854件,2006年才65萬7000多件,可見館藏數量是一直在增加的。事實上台北故宮文物來源分為清宮舊藏、收購、捐贈和寄藏四部份。
    清宮舊藏的部份早在1931年日本發動918事變之後,為了避免國寶落入日本之手,裝了13000多個箱子往南送,抗戰時期又送往重慶、貴州兩地,國共戰爭後期決定往台灣送,但也只送來了22%而已。
    二、明代收藏家吳問卿對富春山居圖愛到生死相許,就算死後也要在一起,所以吳問卿死後他的家人放火焚燒富春山居圖陪葬,其侄兒看了覺得可惜,感緊從火堆中搶救出來,但名畫已經被燒一分為二。浙江博物館收藏那一部份叫剩山圖,長51.4公分,台北故宮收藏的部份叫無用師卷,長636.9公分。
    三、我曾經幫遊客在台北故宮導覽,應該超過三百多次了,疫情期間也受邀擔任講師幫旅行業者上“國寶欣賞”這門課,但對於故宮文物自認為還需要學習精進,所以對於上一集UU在故宮所做的介紹,個人沒有評論,唯一的建議是將來若有類似的作品,最好是後製配音,避免現場收音,畢竟展場內除了導覽人員的聲音之外,故宮是希望遊客保持肅靜的。

  • @hikarichan13
    @hikarichan13 Год назад +314

    故宮對這些文物的保存是很用心且專門的,之前遇過一個在故宮書畫處(還是修復處)修復書畫的人,說光是糨糊就必須養三年,每隔一陣子開甕把表面的霉刮除,繼續養。現代的化學糨糊怎能修復古畫?要用古法米糊之類的去製作糨糊,但新製的糨糊質變期又會讓古畫劣化所以必須養,光是糨糊就要養三年才能開始用。光是由一個小小的糨糊都可知道所他們對古物保存的專業與用心。
    另外,故宮文物也不是一時之間決定都搬來台灣的,時代背景是日軍侵華,擔心北京故宮裡文物安危,國民政府決定讓文物南遷隱藏,南遷時各種驚險、各種化險為夷也讓故宮的人相信「古物自有靈」才能讓所有故宮文物都順利南遷,1945抗戰勝利之後,所有在南方各處顛沛流離的文物才又重新匯集在南京。幾年後,蔣介石決定來台,在南京匯集的故宮文物自然也隨蔣介石來台。也就是說,古物不是蔣介石決定來台時從北京故宮挖出來帶走的。我想他當時把在南京的文物帶來台灣也是戰爭之下出於保護文物的概念。(因為當時他是堅信要反攻大陸而不是在台灣定居,不覺得他是想要"偷來"台灣)我還是相信古物自有靈,不是這樣的輾轉因緣際會,文化大革命時這些文物真的難保。

    • @herecomesuu
      @herecomesuu  Год назад +31

      謝謝你的補充說明,學習啦

    • @michllechen3
      @michllechen3 Год назад +59

      終於有你把這段被很多互相敵視的政黨扭曲的歷史給補充還原了,是這樣子沒錯的。很多歷史是為了動員雙方仇恨而刻意增刪才能達到效果,當還原之後才能知道當時的無奈或惡意。

    • @kkqq538
      @kkqq538 Год назад +15

      其實宋美齡女士晚年時也帶走極少數幾件去長島相伴。

    • @MrPower1912
      @MrPower1912 Год назад +38

      其實本來就沒有"偷"這件事,你拿你自己家廚房的碗到你房間會用"偷"這個字嗎?

    • @user-df4wg3wp9i
      @user-df4wg3wp9i Год назад +13

      是的,說的太好了👍

  • @yehyehyeh0605
    @yehyehyeh0605 Год назад +271

    故宮後山其實整個挖空就是珍藏這些藏品,裡面據說核彈也波及不到,藏品也分等級,所以有些幾乎一輩子不太可能拿出來展,因為太珍貴也因為太脆弱,故宮內所有展品要全部展完一輪據說要好幾年,之前看過節目介紹但是忘記詳細內容了,兩岸過去的歷史也許蔣把古物帶來讓對岸的人憤恨,但是倘若沒帶來也是在十年文革中毀掉,這些東西毀掉就沒了。

    • @swallowkuo4075
      @swallowkuo4075 Год назад +18

      根據U爸的說法,展完一輪不是幾年,是要30年^_^

    • @iSamwen
      @iSamwen Год назад +12

      其實說核彈炸不到是騙人的,只是大多數的展品是公文跟文書,皇家收藏 那些東西其實民眾也不愛看( 公文檔案)

    • @OM_taichi
      @OM_taichi Год назад +7

      @@iSamwen 是的據知都是真正的珍貴史料(真國寶),不是民眾愛看的!

    • @user-dw2xg9bf3e
      @user-dw2xg9bf3e Год назад +6

      同意最後說的

    • @shopee.tw.daisy7453
      @shopee.tw.daisy7453 Год назад +17

      其實大陸人他們也知道自己國家是什麼德行 文物在中國根本留不住 有收藏價值的居然被研究人員不小心打碎 其實是被上面的人拿走收藏了⋯⋯⋯

  • @user-ok4cm2mz3b
    @user-ok4cm2mz3b Год назад +99

    數字來說,台灣的故宮保存了80萬件寶貝。其實真正不可思議的是,當年日本侵華戰爭,這些故宮寶貝可是馬拉人扛的,轉運到大後方(重慶)去,八年抗戰後又國共內戰。這些幾百萬件的文物當年這樣運來運去,最後幾十萬件裝船運來台灣,能保存成這樣真是奇蹟了。

    • @herecomesuu
      @herecomesuu  Год назад +20

      哇!馬拉人扛!太不容易了

    • @alexlo052227
      @alexlo052227 Год назад +10

      沒錯!我親耳聽過。最痛心的是北京人頭蓋骨。如果賭一把由自己人運,雖然當時情況緊急,但還不至餘七十餘年毫無消息。

    • @fengjing1000
      @fengjing1000 Год назад +11

      不论党派政治纠纷,当年那些保护国之重宝的人都是整个民族的英雄,让中华的历史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后世子孙可以亲眼见到这些文化的瑰宝。

  • @Gordon_Zheng
    @Gordon_Zheng Год назад +42

    台北故宮值得一看的寶物很多,例如乾隆皇三希堂的珍品 ~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蘇軾的寒食帖、懷素的自敍帖、宋徽宗的詩帖、北宋的汝窯磁器、乾隆朝的玉器(我看起來有好多都到了羊脂白的等級)、青花瓷、鬥彩瓷 ~
    還有北宋的三大名畫 :
    范寬的 谿山行旅圖、郭熙的 早春圖、李唐的 萬壑松風圖。
    其中很多都是限展品,要注意一下台北故宮的公告,如果有展出,真的值得抽空去看。

  • @user-xz1do4bq5i
    @user-xz1do4bq5i Год назад +114

    台北故宮我去了不下數十次,收藏品真的很豐富。台北故宮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真的名不虛傳,與法國的羅浮宮,美國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及英國的博物館等並列,真的實至名歸。

    • @teng-wuchang9305
      @teng-wuchang9305 Год назад +2

      五大博物館是中國人與台灣人自嗨的,各自在那說五大的故宮是自己家的故宮,但其實出了中文圈,用英文查查,國外根本沒甚麼公認的五大博物館

    • @jacobchen7762
      @jacobchen7762 Год назад +7

      我姊去逛大英博物館的時候,也有看到很多中國文物。

    • @user-xx1tf2nu8l
      @user-xx1tf2nu8l Год назад

      其他博物館怎能比呀!都是搶來的比較多啦!沒有文化深遠底蘊作基,有何可言,尤其美國,強匪而已。

    • @Antony528
      @Antony528 Год назад +10

      @@jacobchen7762 被洗劫的

    • @hans1602
      @hans1602 Год назад +3

      哇 我住台北 活到40歲都還沒去過

  • @user-yo8ei8my6b
    @user-yo8ei8my6b Год назад +86

    政府對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保護是非常重視的,有各方人才來維護文物,建築環境也講究適宜文物的溫度濕度等…。我想這些文物也幸好來了台灣,才能保持如此完好。

  • @jerry554
    @jerry554 Год назад +47

    故宮這些文物離開故宮並非因國共內戰,而是因為對日抗戰,為避免被日本人掠奪,而將這些文物轉移至四川大後方,抗戰後又因國共內戰,這些文物為避免因受到戰火波及而損壞,才又輾轉運至台灣保存,從此就沒再回到北京故宮了

    • @moonryan3908
      @moonryan3908 Год назад

      請別用內戰一詞 真 中國人是不用內戰的 得用共產黨造反

    • @ku610916
      @ku610916 Год назад +10

      無關政治,當初沒有蔣公明確的指示哪有現在的文物及安定的生活,做人還是要飲水思源的。

    • @maomi4216
      @maomi4216 Год назад

      蒋介石傻啊!还不如把这些宝贝全送给美国!美国起码能保他待在老家当老大。。。。

  • @sujinlu6520
    @sujinlu6520 Год назад +16

    幸虧老蔣先生把這些文物帶過來不然逃不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要感謝在台灣有存留這些中華文物寳藏啊!·感恩🙏

  • @logo20111
    @logo20111 Год назад +18

    運送國寶 的最後一人
    索予明。索老爺子 6 月19日
    剛過世
    享壽102歲
    感念 那個 兵荒馬亂的年代
    有幸 將 珍貴的 寶物 運到台灣

  • @vickiecheng4507
    @vickiecheng4507 Год назад +11

    若想到後面的大陸文革,就應該為這些寶藏因緣計際會來臺灣,且台灣保存中華文化之好,感到這事真做對了

  • @graham5818
    @graham5818 Год назад +16

    看了你的節目以後,今天就帶小孩去了,真的很值的去,我應該30年以上沒去了,也是今天去了以後才知道小朋友不用錢,我有3個小孩,真的是血賺。今天只去了1.5個小時,跟小朋友約好下個星期還要再去,不過下週去的時候一定要多帶外套,裡面好冷。

    • @herecomesuu
      @herecomesuu  Год назад +6

      很高興知道這個消息!

  • @user-dv1rg2tv7b
    @user-dv1rg2tv7b Год назад +53

    這些文物古董 還好是被當初國民黨帶來台灣 才能維護如此妥當了得 北京故宮博物館 所展示 說難聽點 幾乎都是從古人棺材挖上去的 當初沒被國民黨帶走的文物古董 早在文革時期 被毀壞了 所剩無幾 只能拿開挖古代人的棺材陪葬品 拿來展示 如果當初這些文物古董 沒帶來台灣 現在還剩多少呢 所以啊 台灣是保存中華文化 最後的一道防線啊

    • @ding480925
      @ding480925 Год назад +5

      不從故宮拿出來,等日本佔據北京就送到東京了!

  • @everardsu
    @everardsu Год назад +165

    台北故宮身為世界三大博物館,是因為它的藏品價值高且多,但可惜展覽館不大,根本展不完,偶爾有大展時一定要去看,這些國寶到台灣後是受到政府撥大量預算維護保養的

    • @aaa-oy8ik
      @aaa-oy8ik Год назад +4

      謝謝。多愛惜

    • @maomi4216
      @maomi4216 Год назад +1

      运回北京西安南京吧。花⊙_⊙台湾人民的纳税钱多不好意思。。。。

    • @alexlo052227
      @alexlo052227 Год назад +3

      我告訴你,目前在地下室還有幾千箱用木材打包由大陸運來的還沒拆箱。當年我嫌暗不敢進去,所以只瞄一眼。

    • @user-wn7yp4fj2p
      @user-wn7yp4fj2p Год назад

      @@maomi4216 1966年北京的「紅八月」期間,「破四舊」運動,以大、中學生紅衛兵為主力進行的以「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相標榜的社會運動。若 當年沒搬到台灣,我個人認為,這些文物早就被破壞殆盡!!..

    • @teng-wuchang9305
      @teng-wuchang9305 Год назад +11

      @@maomi4216 嘻嘻 不要啦 留在這多好 賺遊客門票好開心

  • @DickTPC
    @DickTPC Год назад +96

    我並不喜歡蔣介石 但他把那些文物帶來台灣 卻是對的 不要說他是蔣賊 那些文物如在中國 當年的文革破四舊 我看可能剩不到十分之一 這些展出的文物 來台灣是經過大力的修護才有如今的結果 當年在士林雙溪故宮修護的人 我記得好像有人從開始上班修到退休 修不到十件文物 你想那是多費工 來台並非每件都是完美無瑕 但如在中國 一個破四舊就直接讓它變成垃圾

    • @denny6921
      @denny6921 Год назад +13

      直接被紅衛兵破罐破摔,真接往垃圾場扔.不然之後就黑市盜賣,文物流落異鄉,無專人修復,恒溫恒濕照顧,寶物沒多久就失卻該有的燦爛顏色

    • @maomi4216
      @maomi4216 Год назад +5

      故宫还好吧。可惜了那些地主,富商家的房子。那真是几百年的杰作全变成建筑垃圾。。。。

    • @pfen
      @pfen Год назад +3

      @Sheng-fu Horng 而且還騙說共產黨抗日!

    • @wtchi
      @wtchi Год назад +5

      大陸古蹟文物太多了,所以感覺很多他們並不會很在乎。以前我同學趁三峽未被淹以前存錢去旅遊看文物,回來和我們聚會時說有的文物只用簡單玻璃遮著。。。然後裡面竟然還有垃圾,我們聽了都傻眼。

    • @williamfly555
      @williamfly555 Год назад

      應該跟運文物無關,就像是國黨稱共匪,共黨稱蔣賊,以示正統而已。

  • @user-yk1ok1bn3u
    @user-yk1ok1bn3u Год назад +41

    這些歷史文物被帶來台灣 一頁紙都沒有缺失 唯一缺失的是一包清朝外邦進貢的鹽 因為氣化掉了 這都是大陸節目介紹過的
    如果當初沒有運來台灣 光看看文革 破四舊 當時多少建築物 多少古人墳都毀了 更別說要妥善保管的這些文物
    而後來北京故宮又發生了多少偷雞摸狗的事 這些文物根本就留不下來

  • @reilee02
    @reilee02 Год назад +30

    其實沒帶走得還很多,但是破四舊等等運動,燒毀打雜了非常非常非常多的古代文物、佛像,才造成大陸目前沒有太多文物的情況。

  • @alvinchen4678
    @alvinchen4678 Год назад +17

    在大陸工作時,常常聽到大陸同胞同事朋友們,一講到台灣在50、60年代後發展的好,一定就會說是蔣賊從大陸捲走了大批黃金文物,所以才得以發展。心裡只能搖搖頭苦笑不語。
    我想再怎樣搬,也搬不走埋藏在土地裡、人心裡根深蒂固的文化歷史財富吧。不管實質有形、無形產物,就看怎樣運用發揮保存、深刻入裏,涵養承傳,發揚光大吧。幾年前大陸不是有夯得火熱的民間尋寶節目,國難時代流落民間的國寶,不是也是多不可數。也看了許多大陸考古影片,那些歷朝的王墓遺跡,文化價值的無上,才真是讓人感嘆。也真的好險,大部分中華文物能夠在台灣好好保留,能免除大陸那些破四舊啥玩意狗屁革命的肆意破壞、蹂躪,那才是這個民族往後子孫千代萬代最大的福分。

  • @user-rj1jk9ix5s
    @user-rj1jk9ix5s Год назад +23

    看了這集最讓我歡心的是你聰慧靈巧女兒的笑聲,讚…。

  • @user-uz6ix4uh9q
    @user-uz6ix4uh9q Год назад +11

    上個月底我中標了,在家閉關中無意開啟了UU頻道,就此一發不可收拾的追劇一邊咳嗽一邊😆著看。在家中躺平的日子,感謝你們一家的節目。進入職場後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看連續劇了。加入會員行列支持你們繼續創作。

    • @herecomesuu
      @herecomesuu  Год назад +2

      謝謝你的支持,很高興我們陪你康復噢

  • @smpy888
    @smpy888 Год назад +6

    最愛毛公鼎
    分享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故宮將南遷文物集中至南京。1948年國民黨政府潰敗,故宮文物開始裝箱運往臺灣。近四千箱文物,分三批運抵臺灣。這些黑色鐵箱即故宮文物遷移時,作為保護的外箱,一般文物的包裝至少有紙、棉花、稻草、木箱等4層作為保護,部分則為放入大鐵箱中。

    • @smpy888
      @smpy888 Год назад +2

      所以鐵箱是民國的,裏面的木箱可能是清朝的

    • @herecomesuu
      @herecomesuu  Год назад

      可惜這次沒有看到鼎

  • @dentissgu8984
    @dentissgu8984 Год назад +26

    台北故宮有段時間周五晚免費開放(限國人),現在疫情沒了,以前是中外門票相同。
    看到王曦之蘇東坡唐伯虎親筆,皇帝御筆無形中拉近古人距離,突然變得很親切。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有歷史(甲骨文)陳列館,也頗值得一看。

  • @gnaixx
    @gnaixx Год назад +59

    大陸的博物館館藏大部分都是墓裡面挖出來的,所以會有泥土水沁過,土石壓過,當然就會比較不完整或變色,比較有時代感,台灣的都是活人的收藏,不是死人的收藏

    • @maomi4216
      @maomi4216 Год назад

      文革砸烂很多活人的。。。多少古迹全上天了

    • @teng-wuchang9305
      @teng-wuchang9305 Год назад

      台灣的大部分來自清宮中直接篩選出來,是來自清朝皇室的收藏

  • @chinyili7218
    @chinyili7218 Год назад +84

    台北故宮的收藏大約有69萬件,鎮館之寶是西周的毛公鼎,翠玉白菜排第十名,但是受到大多數人喜愛。平常展出大約5000件,其餘的文物都藏在故宮後山的山洞裏,恆溫恆濕還防洪。珍貴的文物字畫有5年、10年…週期才會拿出來展覽1次。

    • @kuttalin2000
      @kuttalin2000 Год назад +32

      白菜玉,肉型石,毛公鼎,三位一體,合成酸菜白肉鍋

    • @liu5756
      @liu5756 Год назад +4

      據說白菜不只一顆

    • @qq503534
      @qq503534 Год назад +7

      @@kuttalin2000 哈哈🤣🤣🤣

    • @christu12345
      @christu12345 Год назад +11

      @@kuttalin2000 這道菜,唉~
      下不了手(太貴了),
      入不了口(太硬了)。

    • @smpy888
      @smpy888 Год назад

      @@kuttalin2000 😂😂😂

  • @kuokuo4619
    @kuokuo4619 Год назад +29

    5年前去了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 館內解說員 說大陸所有展示的汝窯。都沒有台灣的汝窯價值。所以他們杭州與台灣博物館交流時,看到台灣的汝窯都羨慕不已。

    • @alexlo052227
      @alexlo052227 Год назад +3

      不止汝窯而已,還有其它。大陸現在珍品都是這些年地地挖的。

  • @user-qp3fv9lo2n
    @user-qp3fv9lo2n Год назад +57

    故宮文物目前大約70萬件,一次展出3千件,每3個月換一次,等於一年換1.2萬件,70萬/1.2萬=58年,除非活得夠久不然故宮文物是看不完的😄

    • @ncaa2345P
      @ncaa2345P Год назад +5

      對 要一甲子 才能看完全部

    • @Jdirets0883
      @Jdirets0883 Год назад +1

      20多年沒去了,這輩子是確定看不完囉~😅

    • @RayYu823
      @RayYu823 Год назад +1

      其實,文獻跟書籍加起來就 60 萬件了

  • @yuyuchen1683
    @yuyuchen1683 Год назад +36

    翠玉白菜的亮點是它是一整塊石頭玉石雕刻成,加上一隻蚱蜢、一隻螽斯畫龍點睛。
    藝術無價,一顆石頭,一塊玉石,被賦予炒作想像之後,就成了國寶了。
    臺北故宮門票以前才10塊錢台幣,是陸客來以後覺得差別待遇,才漲到60再漲到150。

    • @user-dz8mx7ib4b
      @user-dz8mx7ib4b Год назад +4

      以前門票很便宜,中小學時常搭公車去故宮吹冷氣

    • @pptrar
      @pptrar Год назад

      10元的時代,太"以前"了,早就成為悠久歷史~~

  • @e10164x
    @e10164x Год назад +6

    冷知識:故宮博物院的院長是內閣成員,也就是政務官,是會隨著政黨輪替、執政而更動的,更是由總統直接任命的官職。

  • @ty4222115
    @ty4222115 Год назад +12

    故宮國寶從日本佔領東北後老蔣就知道日本侵華野心不會停止,因此就有技畫的一路遷移,以免落入日本軍閥手中,然後國共内戰再遷移到台灣,前後將近20年沒遺失1件國寶。
    至於北京故宮國寶就發生多次遺失事件。

  • @hondayang874
    @hondayang874 Год назад +40

    UU下次去可以看看定窯劃花長頸瓶,曾經有拍過一部劇叫 瑰寶1949 就是以這支瓶為基底,描述人的愛恨情仇,看完後在台北故宮看到這支長頸瓶時,內心激動。

  • @user-pv9um5rv4z
    @user-pv9um5rv4z Год назад +16

    好愛看U媽搞笑逗UU大笑的樣子😄

  • @user-qm1zeav8d
    @user-qm1zeav8d Год назад +5

    薇薇夫妻眼神有火花,覺得夫妻倆感情很好,女兒很可愛活潑,很幸福的小家庭,祝福薇薇一家平安健康

  • @user-hr3ru6ch6z
    @user-hr3ru6ch6z Год назад +5

    清朝的那些小玩意我覺得還好,北宋南宋那些書房的小玩意才真的叫…宋朝人那美感真是讓人心生嚮往,精緻,內斂…『雅』,宋朝文物真的詮釋的太精準了!喔喔!差點忘了講,我最愛的猴貓圖也是出自北宋,還好也在台北故宮,不過應該太珍貴,要看到真品會很困難。我只好買了一張印刷版的回家。

  • @2019009
    @2019009 Год назад +10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不同的美麗可以呈現,就像是結縭50年的老夫妻,你看他當時的結婚照跟50周年紀念照,你會覺得他們人生很美滿,實際上當中的辛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 @user-mu9se5fp9e
    @user-mu9se5fp9e Год назад +64

    真好玩,已經一把年紀了,從來沒去看過故宮,也沒有過這個念頭,看了本次影片後,忽然也想帶自己女兒去逛逛,薰陶一下她的文藝氣質。

    • @herecomesuu
      @herecomesuu  Год назад +19

      很值得一逛噢

    • @edwardlee1250
      @edwardlee1250 Год назад +9

      同意, 曾在台北住了一段時間,只經過許多次, 真的沒想過去故宮。 下次回台灣, 真的要逛逛, 感受一下。

    • @mrjackyad
      @mrjackyad Год назад +3

      記得我小六的時候常約班上女同學去裡面吹冷氣

    • @kimich7
      @kimich7 Год назад +4

      非常值得,我說真的

  • @user-ed1qc9rz8z
    @user-ed1qc9rz8z Год назад +8

    UU小美女,真是好可愛喔!雖然置身於事外,但是深入她小小的情境中,比老爸老媽還搶戲~哈哈哈哈哈!

  • @user-kf3go4ci3k
    @user-kf3go4ci3k Год назад +5

    這些文物 如果那年代還在大陸 經過了大陸文革期間 妳認為 還能剩有多少 或許該慶幸這些文物在台灣

  • @karenchen1810
    @karenchen1810 Год назад +6

    故宮只要是展書畫和文件的館,燈光都是昏暗的,不是為了省電或怕人看
    原因是這些幾百年的書畫都見不得光,光照會讓這些書畫加速敗壞脆化
    本身書畫就很脆弱,能展出的已經是經過千挑萬一些選還經得起展開陳列的物件
    展覽結束後要入庫前,還要花好幾個月先修復檢查後才可以再入庫
    入庫後要很多年後或有特殊的展出項目才會再搬出來展覽
    所以有些書畫可能一生只有一次展出的機會
    目前台北故宮持續將這些文物做數位化的拍攝保存
    但書畫這個部份,只要太脆弱的物件,連數位化拍攝保存都沒有辦法
    只能放在庫房裡永遠無法見光的。

  • @holger1040
    @holger1040 Год назад +5

    國民黨老蔣當初若不把這些中華文化產生的文物運來台灣,豈不盡毀於共產黨的文化大革命,老蔣與其後代相對於很多政治人物堪稱為清廉的。

  • @user-bb4bd6np3v
    @user-bb4bd6np3v Год назад +13

    Uu旁邊做表情也一種辛苦跟用心加入的參與感唷投uu一票100分

  • @chaucerchen758
    @chaucerchen758 Год назад +16

    我知道的是三個月換一撥,要看六十年。
    唯鎮宮三寶是常展的。
    最受歡迎的項目是書畫、玉器、擺飾的瓶罐碗類的。
    個人比較喜歡的是青銅器,有的是還有銘文的。

  • @user-un3iw3bt1p
    @user-un3iw3bt1p Год назад +8

    這些珍貴文物是國民政府非常多的人努力保護護送的,可以上網查詢影片報導當時是多麽辛苦,當時日本侵華為了保護這些文物不落入日本人的手裏,國民政府運到很多地方,當時負責這些文物的人說這些文物是乎(有靈),, 很多次都很驚險的躲過日本的砲火, 一路巔沛文物都沒有受損,看完紀錄片非常感動,也非常敬佩當時負責運送這些文物的人,我非常喜歡逛台北故宮,我在台南不能常去,還好現再故宮有網站,我都從網路上看很多的精品👍

  • @user-ym1xl8mp1r
    @user-ym1xl8mp1r Год назад +23

    北京故宮的叫
    (墓葬)陳列館。
    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叫
    (贓物)陳列館。

  • @luckyguychen
    @luckyguychen Год назад +74

    其實肉形石和翠玉白菜算是工藝品,在故宮裡只是位列重要文物,還不算國寶,只是名氣太高!
    祭姪文稿、谿山行旅圖、汝窯水仙盆和蓮花溫碗才是故宮國寶的頂點。

    • @a_clip
      @a_clip Год назад +4

      早春圖:😔?
      萬壑松風圖:🥺??
      毛公鼎:😭???

    • @alexlo052227
      @alexlo052227 Год назад +3

      毛公鼎太重了,當年沒帶來。更正:是后母戊鼎沒搬來、原因是太重了。

    • @luckyguychen
      @luckyguychen Год назад +3

      @@alexlo052227 毛公鼎不大一個人就搬得動了!

    • @alexlo052227
      @alexlo052227 Год назад +2

      @@luckyguychen 我講的是大號的,北京在展時我聽說有幾噸重。還特地註明是沒被搬走的。

    • @luckyguychen
      @luckyguychen Год назад +1

      @@alexlo052227 展覽導覽員呼嚨你的,毛公鼎世界上僅有一個!西周青銅三鼎之一。另外兩個大克和大盂當年日本人和國民政府都想要,但因為被收藏的潘家人藏了起來,沒被日軍和國民政府收走,所以現在留在了中國大陸!

  • @hihilau128
    @hihilau128 Год назад +17

    故宮鎮院三寶是 范寬〈谿山行旅〉、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

  • @user-so7yy5pu5m
    @user-so7yy5pu5m Год назад +4

    都是歷代祖先輩的精品收藏,願一切都能常久安存!

  • @ericchang4792
    @ericchang4792 Год назад +3

    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在藝術價值上只能算是巧雕,並非一級文物。

  • @iong-jimng7913
    @iong-jimng7913 Год назад +21

    中原大地的極品都在台北故宮了,故宮的東西只有百分之五在展廳,其餘都在展廳後面的山裡面~

  • @yul1589
    @yul1589 Год назад +6

    台北故宮的館藏真的非常的厲害 根本不可能展完 還有唐伯虎的字畫真跡 太多厲害的文物

  • @user-yk6db3ln1u
    @user-yk6db3ln1u Год назад +4

    故宮文物的話題很棒,但是這集我怎麼只注意到UU的表情,還有她的童言童語,實在可愛😍

  • @799130176
    @799130176 Год назад +16

    其實台北故宮博物院除了館內看展品,我覺得旁邊的至善園跟至德園也蠻美麗的,印象中裡面也有養孔雀跟一些鴨子

  • @whitneytsao
    @whitneytsao Год назад +40

    其實白菜.肉形石跟乾隆那些小玩意都不是國寶...只是名氣大..真正重要的是一些書畫 好像還有毛公鼎等 GOOGLE一下就知道喔~書畫要是有特展時 真的要去看 因為保存不易 所以故宮也是不定時才會展出 且幾乎不外借展出...真的很珍貴...有機會不要錯過

    • @herecomesuu
      @herecomesuu  Год назад +7

      收到,學習啦!謝謝噢

    • @whitneytsao
      @whitneytsao Год назад +2

      順帶一提 之前非疫情期間 故宮好像每周五周六都會開到晚上9點之類 有點忘了..很適合偶爾來一次但時間不夠的遊客 或是想避開大量觀光客的旅客..
      因為之前非疫情期間 故宮當時還有外國觀光客來的時候.我記得有一次周末去...那個白菜..要排隊才能看到呢...
      進那個展間是有人流控制的..要遵照動線..根本沒辦法讓你好好欣賞白菜..矮一點的 排著隊也不見得看得清楚
      因為前面總有人圍著看..所以還是要珍惜現在沒有外國觀光客的故宮 大家有興趣的快點去參觀
      將來恢復正常時..建議時間方便的話 就晚一點再進故宮..傍晚之後人真的會少一些.(但前提是要恢復有夜間開放時)..

    • @user-se3vi9ld9i
      @user-se3vi9ld9i Год назад +2

      @@herecomesuu 展出的歸類國寶很少,尤其是書畫,書畫可能一生中只會出現1、2,因為每次展出就會損壞幾分,尤其是書類的。
      玉石陶瓷等因為常出現,正常展出基本上不會損壞,所以才會名氣大,基本上也是展出的大宗

    • @alexlo052227
      @alexlo052227 Год назад +1

      @@user-se3vi9ld9i 地下室還有當年運來還沒開箱的 ,展出的不及十分之一

    • @kevinlin1829
      @kevinlin1829 Год назад +4

      @@no.more.ribbit 請問一下“幾乎不外借”和“絕不外借”意思是一樣嗎?

  • @user-zr2qz2pz9s
    @user-zr2qz2pz9s Год назад +36

    台北故宮龐大的珍藏文物中,我個人較偏好書畫類。
    U爸在影片中所說的元代名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被後世讚譽為“畫之蘭亭”、“山水畫第一神作”。在2011年時,台北故宮與浙江省博物館曾將各自珍藏的一半真蹟(浙江省博物館收藏前半卷:“剩山圖”,台北故宮收藏後半卷:“無用師卷”)決定在台北故宮合璧展出,一時之間轟動兩岸。
    可惜,當時我沒有把握機會前往觀賞,遺憾至今!希望我有生之年,還能有機會看到“富春山居圖”前後卷合璧展出。
    但去(2021)年我卻有幸在台北故宮親眼一睹“鎮院三寶”:北宋“巨碑式”山水畫的代表名作--范寬的“谿山行旅”、郭熙的“早春圖”、李唐的“萬壑松風”同時展出。它們構圖大氣、氣勢磅礡、意境深遠,在現場凝視,讓人嘆為觀止!
    下次台北故宮再展出書畫類寶物時,推薦U媽一家人要把握機會前往觀賞。而且可以租用導覽耳機,在觀賞同時得知相關典故、知識。
    除了故宮鎮院三寶的北宋山水名畫、元代黃公望的鉅作“富春山居圖”,還有“書聖”--東晉王羲之的行書帖......也很值得細細品味。因為,這些都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瑰寶,也是人類藝術史上的不朽傑作!

    • @herecomesuu
      @herecomesuu  Год назад +10

      好嚮往啊!謝謝你的分享

    • @alexlo052227
      @alexlo052227 Год назад +5

      白菜上的蚱蜢鬚鬚斷了。但我見過沒斷過的,是不是透露了年紀?

    • @daniellee1481
      @daniellee1481 Год назад +1

      @@herecomesuu
      還有一部電影,
      叫"富山春曉圖",
      由劉德華、林志玲主演,
      就是說明這張畫的故事,
      薇薇可以去看!
      就可看到這兩張畫的原稿。

    • @nowi899
      @nowi899 Год назад

      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
      ruclips.net/video/dUPYM9qipiI/видео.html

  • @nanlin4636
    @nanlin4636 Год назад +7

    疫情前個人覺得去故宮除了看文物是重中之重外,還得去旁邊吃個午餐,還不錯吃,雖然稍貴點,當然還得順手買些伴手禮回家昭告眾人,咱還是有被五千年文化薰淘過的。

  • @user-fs4xj8et3z
    @user-fs4xj8et3z Год назад +2

    UU神似志玲姐姐,一樣的溫柔婉約
    就是笑聲不同,特別豪爽😆
    女兒這麼小就有商業頭腦要買賣白菜,不錯哦😆

  • @gizenliu
    @gizenliu Год назад +4

    根據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退位詔書」,明確將政權和平轉移給中華民國,所以中華民國對於清宮遺物擁有合法所有權。

  • @tomchen3785
    @tomchen3785 Год назад +8

    UU古靈精怪童言童語開朗的笑聲真是太可愛了!

  • @kilowatts
    @kilowatts Год назад +47

    看了这一期,才对台北故宫博物院产生兴趣(因为以前没见识)。很早以前听人讲台湾怎么好……怎么好……却没有去台湾旅游的打算(担心自己会忍不住非法滞留在那里了)将来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台北故宫博物院看看。

    • @user-to9vq8uq5w
      @user-to9vq8uq5w Год назад +20

      老蔣對於法統很重視~也對中國文化有所尊重~即便文人普遍 左傾 罵老蔣罵的飛起~老蔣依然對文人敬重~ 如果這些 文物 留在大陸淪陷區~估計會被 蘇聯外來 分支政權 發動的 文化大革命破壞殆盡!!

    • @xyz77067
      @xyz77067 Год назад +6

      真心歡迎您👏

    • @ncaa2345P
      @ncaa2345P Год назад +10

      台灣沒有說很好 但是如果跟中國大陸比的話 台灣就像是個沒有經歷過文革時代 及共產時代的大中國 裡面蘊藏著中國最有傳統的文化社會 那就是''台灣''❤

    • @jimmyg3957
      @jimmyg3957 Год назад +3

      歡迎您來台灣走走看看

    • @pyipyi0901
      @pyipyi0901 Год назад +2

      真的推薦來故宮看看~
      之前認識一個來自西安的陸生,
      她說一定要來看看,請我帶她去
      說是一定要看看來自自己地方的珍貴文物~

  • @user-it6wu5tl2d
    @user-it6wu5tl2d Год назад +2

    UU醬 越來越聰明伶俐了。
    現在就已經懂得思考🤔媽媽的話!
    而且懂得要買賣國寶耶👍
    😂😂😂😂😂😂🤣🤣🤣

  • @david3324
    @david3324 Год назад +1

    這集拍的很喜歡
    看妳分享文藝也有一番風味

  • @oceanea6b0908
    @oceanea6b0908 Год назад +7

    當年故宮寶藏最珍貴的應該是 清朝四庫全書,唐宋的書畫,善本書籍,這些都是古代生活,知識的記載。

  • @hungkclawyer
    @hungkclawyer Год назад +18

    故宮好像有推出線上觀覽
    可以上網去看展品!
    沒時間親臨也可線上看!

  • @user-jr1hz1zr1i
    @user-jr1hz1zr1i Год назад +32

    台北故宮展示是文物專業保管的人,所以可以維持那麼好!

    • @alexlo052227
      @alexlo052227 Год назад +4

      那只蚱蜢幾百年鬚鬚都沒掉,掉落在故宮。痛心疾首啊!想起幼年時聽運送人員說起,連進四川走山路用人力扛都安全抵達。

    • @user-sb7jz5ln1r
      @user-sb7jz5ln1r Год назад +1

      @@alexlo052227 觸鬚在1966年的檔案照裡就已是斷的,很有機會就是在你說的人力搬運顛沛流離期間斷掉。

    • @alexlo052227
      @alexlo052227 Год назад

      @@user-sb7jz5ln1r 剛剛查了一下資料 當時並無斷,只是有損。至于何時?故宮也不清楚。但當年確實無,也無人提及。當時是籍貫北京的國文老師(北大)帶隊,有損他應該清楚吧!

    • @user-sb7jz5ln1r
      @user-sb7jz5ln1r Год назад +1

      @@alexlo052227 翠玉白菜斷鬚的消息,是在2003年左右在民間傳開,當時被質疑是因為南下高雄展出時破損,但實際上故宮內是1992年時就察覺兩鬚不對稱似有破損,因此調閱檔案照片發現早在1966年的檔案照中就已呈現現在的樣貌,因此推測是早在南遷時或更之前的時間便已斷損。
      1966年的檔案照便已是現今的樣貌,且翠玉白菜這樣的器物要修補需要頂級的工藝及美感,未修補卻也並不會減損其價值或美感,因此權衡之下從未對其進行過修補。
      所以簡單說起來,就是翠玉白菜早已斷鬚少說近一甲子,但其實斷損極細微,大多數人根本沒有察覺到,甚至隔著櫥窗即使仔細查看也不見得看得出來。當然文物的破損值得心痛,但其實也無須特別強調。

  • @user-zf5zk7ch8d
    @user-zf5zk7ch8d Год назад +33

    台南的奇美博物館也不錯,U爸U媽可以帶UU去走走,那外面的景色挺不錯的,也很適合拍照!

    • @christu12345
      @christu12345 Год назад +2

      嘉義不是還有故宮南院~

    • @afh965
      @afh965 Год назад

      @@christu12345 故宮南院部不推 至少目前還不推 有待加強

    • @christu12345
      @christu12345 Год назад

      @@afh965 了解,没去過,走快道去太保遠遠看到的。

  • @chlisa3162
    @chlisa3162 Год назад +72

    彼此彼此啦!做賊的喊捉賊。
    文化大革命時他們自己人也不珍惜,狂喊要破四舊等等,十年間(十年浩劫)大量毀壞自己的古蹟及珍貴的古文物,怎麼現在又珍惜起來了?看到別人這麼珍惜故宮的文物就不爽了?

    • @user-qy3qt8oj5y
      @user-qy3qt8oj5y Год назад

      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席位原來是咱們中華民國的,但是蔣公的漢賊不倆立之說,放棄了這個席次,如今中共得寸進尺用一個中國趕走咱們。請問誰才是賊?

    • @user-wu5ph3je5r
      @user-wu5ph3je5r Год назад +27

      我也無言,我們可是年年花大錢的保養維護的。還被叫匪,真冤!

    • @user-yf2nn6nq4n
      @user-yf2nn6nq4n Год назад +41

      這寶物本來就是當時統治者中華民國所擁用,中華民國還沒滅亡,在台灣。

    • @user-yr1vd8ft1z
      @user-yr1vd8ft1z Год назад +7

      說的倒是

    • @user-ev7zl7fs1o
      @user-ev7zl7fs1o Год назад +1

      中華民國111年7月10號,怎麼會有後朝叫前朝賊?重點是前朝尚未滅亡,這以南宋北宋的觀念我們應該叫東中或是他們叫西台灣。小時候我們也都叫他們共匪。

  • @avin3932
    @avin3932 Год назад +1

    看UU笑,
    就好滿足。

  • @jellicle520
    @jellicle520 Год назад +5

    應該要感謝蔣公當年花這麼大的力氣將這廂文物帶來台灣,不然這些文物在文革的時候應該也留不下來

  • @user-el2kc7rl5m
    @user-el2kc7rl5m Год назад +5

    每次在看UU頻道時奇怪的怎麼會不時的眼睛喵過去看那隻小鬼呀!金佳係烏告古錐

  • @user-dw5vd4ty3w
    @user-dw5vd4ty3w Год назад +10

    UU笑得好燦爛呀!❤

    • @christu12345
      @christu12345 Год назад +2

      誰叫U媽神經没鎖緊,偶爾會有兩條神經線在打架~
      這時候UU的嘴巴就合不攏了。

  • @yyy05260
    @yyy05260 Год назад +4

    我每次去台北故宮,我妹都會戲稱你又要去看你的"酸菜白肉鍋"囉
    毛公鼎+翠玉白菜+肉形石

  • @pyipyi0901
    @pyipyi0901 Год назад +5

    也推薦去看南投的中台世界博物館,
    裡面文物也是忘記哪個時期運來台灣的,
    非常多厲害的宗教文物,有些也超大型,尤其南投當時尚未發展得很好,大路都尚未開通,能把那些大型文物運到山裡真的很厲害~
    在故宮之外,中台也是我覺得數一數二震撼的!
    但也建議要先做作業或聽導覽,不然大多都宗教文物,一時去看會看不懂

  • @testb8176
    @testb8176 Год назад +37

    成王敗寇,輸的被謂之賊,沒毛病,但也陰錯陽差的保存了中華文化歷史瑰寶,讓後人得以瞻仰

    • @bainachang8004
      @bainachang8004 Год назад +8

      雖然變成賊,至少不是匪

    • @ty4222115
      @ty4222115 Год назад

      如果中國人真是這樣的成王敗寇是非不分的話,那麼被砍掉頭的失敗者關羽、被絞殺的岳飛就不會被後世中國人敬仰。

    • @ty4222115
      @ty4222115 Год назад +2

      @wacow
      4萬老台幣換1元新台幣是等值的購買力兌換,這就像1元美金可換31.5元台幣這不等於1元美金兌換後就只有台幣的1/31.5的價值或是1元台幣可換700多的越南盾一樣,就代表兌換後1元台幣只有1/700分之1的價值喔!所以真實的狀況是1元新台幣的購買力是和4萬元老台幣是差不多的。
      而如果真的是40000萬元老台幣換成一元新台幣後而老台幣的價值只剩下1/40000萬分之一是真的,那麼台灣光復當年就是全世界第一富國了,也就是說只要有10000台幣的台灣人那麼他原來就是當年有4000億台幣的大富翁,有1000元台幣的就是原來有4000萬元的小富翁,有100元新台幣的就是400萬的大富翁,而簡單的想想,台灣在日本統治被剝削下的佃農,連書都讀不起,而99.7%以上的台灣人民是繳5元稅都繳不出來的,怎麼可能幾乎全部台灣人都是有4000萬的大富翁或400萬元的小富翁呢?
      而且民國40年代台北市的國宅最便宜的只要6000元,所以老台幣如果等值新台幣,那麼40000元老台幣就能買將近7間的台北市國宅,也就是說1元新台幣在兌換前的老台幣價值能買7間台北市的新建的國宅,
      這可能嗎?

  • @user-qh7uv9te9w
    @user-qh7uv9te9w Год назад +11

    1月1日的元旦及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還有10月10日國慶日,故宮博物院是免費開放入園且不分國籍

  • @tce168
    @tce168 Год назад +1

    當薇薇敢公開在RUclips 上,俏皮連說聲「蔣賊 蔣賊 蔣賊」時,代表台灣當真比大陸 自由太多了。
    說這話的同時,U爸一點也不擔心。

  • @user-gl7mb7tq6f
    @user-gl7mb7tq6f Год назад +3

    昨天休假--上班中---來支持妳薇薇一家喔!

  • @MrKato99tw
    @MrKato99tw Год назад +1

    元旦(1月1日)、元宵節、 國際博物館日(5月18日)、世界觀光日(9月27日)、國慶日(10月10日)、臺灣文化日(10月17日),不限國籍皆可免費參觀。以上為故宮官網查詢結果

  • @BenXT67
    @BenXT67 Год назад +4

    接近20萬 恭喜~

  • @yutyou4748
    @yutyou4748 Год назад +16

    那顆白菜是瑾妃嫁光緒的陪嫁品,現存共有六顆白菜在故宮,但只展出最精緻的這棵,瑾妃就是珍妃的親姐姐!這白菜跟毛公鼎兩大鎮館之寶是絕不海外借展的!

    • @daniellee1481
      @daniellee1481 Год назад

      已借日本過!

    • @user-sb7jz5ln1r
      @user-sb7jz5ln1r Год назад

      白菜出過國,還上過新聞。台灣故宮的三顆白菜長相各不相同,出國的就是大家熟知的那一顆。
      通常器物類的出展爭議比較小,書畫和織物類的爭議比較大,70件限展文物裡,也是以書畫占最大宗。翠玉白菜和毛公鼎都是常設展,不在限展文物裡。

  • @joen227
    @joen227 Год назад +3

    UU這次鏡頭很多,很可愛,吸睛,U媽U爸講什麼都忘了。呵呵!

  • @hooter001ify
    @hooter001ify Год назад +6

    台北故宮是世界上少數以單一國家文化作為展品的地方,若說蔣中正是蔣賊,真的蠻偏差的,因為雖然東西是他帶過來的,但是他是連一顆印章都沒私藏,而是全部放在台北故宮讓大家可以看到。
    台北故宮有個很大的文物維護修復中心,聽說在後面山洞裡,裡面的文物都有溫度濕度控制,文物都會隨時做修復。
    其實應該感謝蔣中正當初的魄力,因為以前聽說北京故宮長時間以來常有東西被偷,如果蔣中正沒把那些文物帶出來,下場不是在文革是被破壞就是被盜賣或是被哪個高幹給據為己有。
    聽到U爸提的富春山居圖才想起,我第一次帶小孩去故宮就是為了看富春山居圖,那天不是臨時幫小孩買了貴貴的涼鞋嗎?看完特展逛完故宮後就近帶他們吃故宮旁的餐廳,一大兩小點了最便宜的兩個套餐,還好小孩還小總是會吃剩,我就撿他們吃剩的過一餐,以後出門我除了會檢查他們的服裝外還會記得多帶點錢免得慘劇再次發生。

    • @herecomesuu
      @herecomesuu  Год назад +1

      真的,小孩子太多不可預測的意料之外了

  • @cat-king
    @cat-king Год назад +4

    來看聰明U爸可愛UU,還有最最最漂亮的U媽✌️🥰💖

  • @user-nj8si5sy6n
    @user-nj8si5sy6n Год назад +8

    北京故宮 是保留中國建築而以 台北故宮則是保留中華的文物
    真的要感謝老蔣 全部運來台灣!
    不然 共產黨在當年 破四舊 文革 幾乎把整個中華文化全部破壞了...非常多的文物詩畫雕像 全部都燒了.....所以有人說 現在 中國開始在挖墓 挖遺跡 為了就是要增加這些古文物....
    因為那些文物當實都被燒毀 等於有文化斷層 沒有這些文物來佐證當時的歷史合法性....
    不扯政治 但是阿! 為啥中華民國是有合法性的 因為他有清朝的退位詔書 跟日本投降的投降詔書 還有國家玉璽 (句說清朝的玉璽也在台灣)...而共產黨這些都沒有....沒有歷史的文物來佐證統治國家的合法性!!
    這就是歷史文物的重要性 不單單只是歷史文物而以 也能證明 你這國家.領土.民族.文明.人文各方面的歷史佐證

  • @DavidJih
    @DavidJih Год назад +6

    *好的雕刻作品是能將料的條件發揮到淋漓盡致、無懈可擊的地步!尤其是玉料!能有像翠玉白菜這樣的料,應該是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一個了!👍*

    • @alexlo052227
      @alexlo052227 Год назад +1

      好像北京有一個,確定。但我在大陸十余年沒機會看到否則我就知道和台北的差別了。

    • @christu12345
      @christu12345 Год назад +1

      有網友說,白菜有6顆~

    • @karenchen1810
      @karenchen1810 Год назад +2

      不是喔 真正的文史專家其實對翠玉白菜是看不上眼的
      基本上翠玉白菜是妃子"們"的一般的陪嫁品,不是上等的玉料,才做成擺設品的
      白菜有清白的寓意,象徵著新嫁娘的純潔,而螽蟴與蝗蟲則是象徵著多產,代表著祈願能多子多孫
      是妃子房裡的擺設

  • @ailsakao7854
    @ailsakao7854 Год назад +9

    當初的時空背景,中華民國才是清朝傳承的正統,就算之後中共取得大陸政權,當時二黨內戰並未結束,作為執政的國民黨是有資格以保護文物為名,把中華文物帶到沒戰火的地方,大家也清楚蔣介石一心想反攻大陸,從來台灣就只是他暫時的落腳處,中共稱蔣為賊把文物偷來台灣這樣的說法,是對的嗎? 😅也只能說蔣是有文化的人, 逃難時國軍各個都很破舊, 但不忘帶走古文物和知識份子, 而中共認為這些東西重要嗎? 文化大革命才能幹出破四舊那些事, 但我覺得文化和文物對一個國家真的很重要.

  • @dresschen7269
    @dresschen7269 Год назад +3

    U媽欺負UU的幽默感,特別好,雖然知道你是欺負她的,也覺得好笑😄

  • @wahrheit44
    @wahrheit44 Год назад +8

    翠玉白菜之所以能聞名中外,是因為它佔了其中一項指標的高位,
    那叫做『藝術價值』。
    要欣賞故宮博物院的收藏,可以從三種指標來入手,
    分別是『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
    如果我們用歷史價值的指標來看翠玉白菜,那根本就不值一提,
    因為翠玉白菜是光緒帝皇妃的嫁妝,時間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還要晚得多,
    甚至比台南很多廟宇的建成都還要晚。
    而毛公鼎就是屬於歷史價值的高檔文物,
    要是用『漂亮與否』『巧奪天工』的眼光來看,
    那就很難讓人發出『哇!』一聲的驚嘆。
    而有很多展出的文物,則是具有兩種指標以上的價值,
    更尤其是因為保存不易而更顯珍貴,如書畫名作就是典型的代表。
    **題外話--有很多書畫大師都說乾隆皇帝是破壞書畫藝術價值的大魔王,
    他在很多喜歡的書畫作品上都亂蓋印,動不動就蓋上『乾隆御覽之寶』,
    把整幅圖的美感都破壞了。
    故宮展出的文物逛一天都看不完,即使真想花一整天來看,
    恐怕膝蓋跟雙腿都會表示抗議。
    既然看不完的話,那就挑自己有興趣的欣賞指標去看看,
    可以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得到最大的滿足。

    • @user-hu6qx3po4p
      @user-hu6qx3po4p Год назад +1

      如果有一天,那方和氏璧做成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玉璽出土,不知價值幾何?

  • @tonyjar333
    @tonyjar333 Год назад +2

    沒錯,每次到台北必去!好像怎麼都看不完。你很幸運了,從鏡頭所見可以說是超少人😂

  • @4832550
    @4832550 Год назад +3

    嘉義有個南院,現在南北院會輪流展出故宮的展品。此外其實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只是太有名了,但在分類上他們只是重要文物而不是國寶。你們去有看到毛公鼎嗎?那才是國寶!

  • @i_love_taiwan
    @i_love_taiwan Год назад +4

    看翠玉白菜是要看它上面的蟲,仔細看他雕琢的很精緻的,雖然1966年的故宮刊物上就已經是斷鬚了,不過還是很值得一看。

  • @kyleyeh1973
    @kyleyeh1973 Год назад +8

    關於故宮館藏的玉器,
    有此一說, 那些個小白菜(館藏不只一顆...)還不算是高貴,
    因為, 好的玉講究是夠透夠綠, 綠的部分越大越純越珍貴....
    當初會拿去刻成白菜的, 表示玉質不夠大不夠純~
    沒辦法做成更有價值的手鐲, 項鍊...等有錢人更喜歡、更高價的飾品~~~
    只是, 因為更有話題性, 更適合展覽, 所以, 就成為常設的展品了~~~

  • @Lilacukc
    @Lilacukc Год назад +1

    ₩3Q分享上傳

  • @fylordlost
    @fylordlost Год назад +1

    UU&VV太搞笑了,哈哈哈!
    U爸的醬油也打的很棒。
    生活就是這樣過最舒適。
    我突然發現你們現在的生活跟我的小孩長大前很像。

  • @reinalin1301
    @reinalin1301 Год назад +14

    事實上這些文物不是為了運來台灣才打包的,而是抗日戰爭時,為了避免文物受到戰火波及及日本人的掠奪,在1937年戰爭開打前就打包了的,隨著戰爭演進,一路運到南方,再到大後方,直到戰後回到南方,歷經八年,沒有一件文物受損,還沒拆封,接著內戰開打,於是一小部分的文物才運到台灣。

    • @maomi4216
      @maomi4216 Год назад

      还不如全被日本人抢去好了,反正日本人已经抢去这么多。。。

  • @schi6625
    @schi6625 Год назад +2

    U爸推測的有道理,我自己都還沒進去過故宮,只有開車經過過。

  • @ironmanliaoliao2591
    @ironmanliaoliao2591 Год назад +1

    UU 的回答好可愛喔😂
    #U媽的試嚐瞬間把UU的便當全吃光了🤣🤣🤣

  • @user-tr5og3ei7f
    @user-tr5og3ei7f Год назад +6

    翠玉白菜要留在大陸,文革時大概成了白菜滷了[摔爛不成樣了].

  • @gnaixx
    @gnaixx Год назад +14

    台鐵在台北火車站有隱藏版的便當,台鐵櫻桃鴨便當好吃,但是只有在特定站才買得到,還得先預約,不然通常都很早就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