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Model Y Long Range 以為一定是買它 試完後想法變了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9 фев 2025
- Tesla Model Y Long Range的售價、電池容量、可行走里程、四輪驅動、車廂空間等等,均是香港電動車之中堪稱無敵手,大部分以一換一電車計劃從汽油車換購電動車的人,不少是以Model Y Long Range為首選目標。REV Channel內打算換電動車的Edmond,他也是如此想,Model Y LR里程長,又有四驅,不但減少了經常充電動的問題,駕駛起來也應較安全。在香港電動車之中,Edmond先㨂了Model Y Long Range作偽用家式試駕,跑了近八百公里,最後他反而拿不定主意,原因何在?接下來,他還會挑選哪款電動車作購車前試駕?是Hyundai Ioniq?BMW i4?平治EQA?還是Tesla其他型號?大家看到最後,便會知曉。
--------------------
#revchannel
--------------------
REV Facebook: revchannelhk
REV IG: revchannelhk
--------------------
主持人IG
Edmond: edmondlau.rev
龍Sir: hingcheunglung
姚子浩|阿符: yiu_tszho
Ed文想知,想換電動車嘅你,會唔會揀Tesla?有經驗嘅朋友,Model Y SR同LR邊部好揸啲?
邊個會揀tesla,造車質素咁差,當然揀eqs
@@Jason-bf5op eqs留返比你呢d有錢人揸😏
Long range有多啲樂趣因為四區好似行路軌狂比電咁行
Eqe 啦~
貴但好舒服
平嘅揀 IONIQ,貴嘅揀 EQE,幾時輪到 Tesla...
想不到部車出咗咁耐都仲搵到新角度去分享,掂!家陣揸緊部油車10年,等緊MY的我好有共鳴,無私家充電樁,又想慳油錢轉揸電動車,儘管各方面評價一般,T記仍然是日常腳車不二之選。
一直喜歡Edmond, 龍Sir及阿符你們幾位,支持專業和用心製作的頻道,祝REV channel愈做愈好,期待Edmond下一集的分享👍
多謝你zinoaerial。❤
發覺呢條片嘅評論風格好唔同, 但係好睇咗好多. 講每個point都深入咗, 冇咁片面講吓官方客套話. 論點都十分主觀而中立, 非常好睇👍🏻👍🏻
條片好高hit rate ,個個話好睇有用,好可惜叫好不叫座,咁少Super Thanks 支持鼓勵?🥺我少少哋支持下,希望其他人都可以多謝你咁中肯嘅評論👍🏻
多謝你的支持❤️
多謝你!❤️
多謝edmond呢條片 正在煩惱緊Model Y SR定LR 期待下一集 👍🏼
ruclips.net/video/M80fxauiYWs/видео.html
即刻諗返起呢條片
盡快
@@edmondlau9773 再快啲 🫡
Ed文哥你好,本人揸左model 3 SR中國製造,已經有半年啦,換上20吋鈴,呔PS4S,頭235尾265充滿100%電,平日駕駛開冷氣,不大腳電門,都只係行最多270公里,家用充電,只係為HK$0.35/1公里,避震換上KW V3(有樽嗰款),非常之舒服,行大山小飛,完全沒有問題,本人已經有30年駕駛經驗,希望俾到啲ideal你
屋企充到電已經嬴~~
行程好低喔
我都聽過唔少用咗V3避震嘅朋友講好唔錯,有機會試試
請問 model Y 有冇KW V3 避震
@@yhf8586
一定有
搵食艱難,鱔稿係要做。但係呢啲落地review 對你哋啲新channel更重要。好少睇到Edmond有咁"露骨"評論。請繼續努力👍
我都係等收車 我車揸左油車30幾年 最後都係選擇TESLA 輪充電位佢贏 買科技佢都贏 一年電腦Update 幾次 淨係講盲點指揮鏡頭 原本無 佢可以後加 其他車可以嗎?
We enjoy watching your good production! Keep it up! 🥂🥂 19 Aug 2022
Thank you very much. Tony❤
@@edmondlau9773 Hope You All a fantastic weekend, Edmond 😄
@@chitatlau Thank you
good review!!
多謝你支持🙏🏻
謝謝!
多謝晒!❤️
多謝你支持🙏🏻
英雄所見略同。小弟同Edmond 都係棍波忠誠者,三十幾年,十來部車都是清一色棍波。不過這個忠誠可能被打破。小弟現時駕駛18年Audi A4,在北美洲已是最後一年棍波。現今市場,尤其北美洲,棍波車的選擇真是“買少見少”。德國三大除咗M3外全是自動波,可惜我太太對寶馬有“童年陰影”。無理由用911, Cayman, Boxer 做腳車。Cadillac 兩部CT 4 同5話有棍波option,可惜要棑隊到下年。我太太用“家破人亡,有佢無我”來打消Type R 、Elantra N 和 Golf R 念頭。至於電車,就算駕完friend都Taycan, 都只有“荔園碰碰車”,一係零,一係100%的起動力,沒有linear,線性,令我心跳加速的感覺。電車好比CD轉黑膠碟時代,大家都只顧CD的清準,忘記黑膠碟的深度。小弟買電車的時候將會是”眼又曚,耳又聾”的一刻,應該去到“全自動化”年代。
Type R唔比買, 唯有買civic hatchback
@@bosco2814 讀書時都已經揸Civic hatchback, 十年前又有部sir落場改,宜家又買,好有時光倒流三十年feel。
不如買lucid ?
Gr corolla 只有掍波無at 應該呃到你老婆又符合你需要
The ride quality on my Model 3 Base Performance on 18” is ok. No big difference in ride quality between 38 or 43 lbs. I guess 20” are more sensitive to pressure
香港Tesla Model Y賣到咁平,充電網絡加SR 嘅性價比直頭無對手。啲人仲要嫌三嫌四。淨係部車啲科技已經比其他廠早前左最少2-3年。
Model LR係美國賣65000, 同EQC,EQE呢類差唔多。但係買電車跟本好少人會揀EQC。
呢集正呀👍, 我都覺得油費越來越驚人, 都好想換EV, 但自己停車埸冇charger, 做過吓功課, 係得Tesla可以揀. 期待Ed文下集講SR🙏
訂左ioniq5既電車新手揮手同苦等中
多謝你AW🙏🏻
想請教下, 如果自己有地方充電同埋已經有一架七人家庭車。咁係i4, polestar 2, ioniq5之間, 揀一架做腳車, 有咩考慮因素或者建議 (除左交車快慢外🥹)??
@@tommy626 三款車都各有特色,說真的,但也各有不足。Polestar 2的操控感很不錯的,但車廂空間不是特別大。Ioniq 5有很大的車廂空間,設計也很特別,設備都算很齊全,但行車舒適性不及i4,始終兩款車的定位是有點距離的。i4比其餘款車都要舒適,而且車形就是一部房車,看起來不會似電動車那麼另類。我㨂腳車,首要是價錢(不想花更多錢,因為我遇有另一部棍波汽油車),其次是空間,因為這腳車我要常載人,又要用作REV的工作車(REV仲未夠錢買公司車😅),最後是充電的問題,因為我沒自己的充電盒。
我係早期model 3 performance用家,我都有時淺嘗下大山,如果用原裝ps4s或者pzero,我會recommend用返42psi,呔吐硬淨D,會同部車多少少溝通,當你揸到部車臨界點果陣,部車係相當好玩,但係一定要開返track mode,係呢部車既命脈,開同唔開係兩個世界!
多謝你分享你的經驗
我都係揸m3p 19年美制果批 但個問題就係正常揸90-10%先得270km 想問下師兄你通常行到幾多km?
@@hn4d 我呢兩年半揸左 77000km,以前香港同而家英國用,100%至0% range都係 350km或者220 miles咁上下。其實好 depend你用咩呔,我用原裝舊款p鈴套ps4s係比新款 p鈴套 pzero慳少少電既,大概差 5wh/km。
家中無電樁,雖然一月訂了部tesla model Y long range,价錢$399000, 現价升到$500000最後都放棄$2000 訂金。原因屋邨駁不到電,自己原有私家車運作良好,又舒服,且自己每周用量少,換車作用不大。
香港要推動電車,最重要是政府進一步推動私人屋邨設置電樁。
仲有問題是 屋苑本身日常電力用量已到頂, 無餘額去裝電車供電設施
假日車用電動真係完全無需要
電池這東西、時常用住和不是時常用住是會影響換電池的時間
題外話:如果是1年的公里數開不到一萬公里、用混能車未必是正確的選擇、因為混能車維修起來是用5位數字來計算
唔駛換啦,慳番
其實好多問題都只係適應,但係當電力剩返幾十km先去叉電,十零分鐘就叉得返接近一半,已經同入油差唔多,唔怕貴少少日頭用Supercharge基本上任用,好方便。再想揸得舒服D,我自己就regen都唔用,爭少少電其實無所謂。
个人倒是觉得挺舒服的 因为我开硬悬挂习惯了。主要是操作很轻松,一切都很轻柔,一脚油下去又有动力走。而且油门非常精确线性,驾驶很放松,也很有信心。平时代步开这个非常棒。
唔知edmond賣左部w212未呢,唔知rev有冇機會拍下以前啲benz e仔講下品牌歷史/w212既表現比較宜家既新e class etc
見黑糯米又係e仔轉model Y,都係緣份,如果拍番集講下w212都幾正(香港街上面仲有好多部行緊)
Kennith 好細心 一上車就,check 工具,宜家好多後生仔做野都冇呢D習慣. 呢點值得一讚👍🏻👍🏻👍🏻
多謝你呀😀
龍翔道快線緊係好D啦(10:38)...你放完氣應該要跟返你放氣前, 同一個位行返中線(09:36)
利申我都每日行龍翔道, 為左舒適我多數都會做快線L
其實綜合所有條件,Tesla係市面上最好的電動車生產商。雖然所有汽車評論員都對Tesla有微言(大部份身不由己因為其他車廠先係米飯班主)但口裏說不身體卻很誠實,這已經說明了一切。
但係睇晒成條片 都只係聽到EDMOND覺得tesla好係因為叉電方便 咁有自己叉電位 呢個好處就唔再係加分位
最好的電動車生產商...呢句唔知點得來?
@@chankwanyin9984 我親戚自己屋企有充電, 部model Y除佐去旅遊, 幾乎冇去充電站。 美國之前要Tesla開放充電站俾其他電車, 雖然最後都主動開放佐電站, 但唔係Tesla既車, 只能慢充。 考慮到Tesla出咁多錢鋪設快充電站, 咁Tesla快充電站確實係附加福利。
鸠up
冇錯睇銷售數字 已經反映咗
Thanks
多謝你Vincent。❤
好期待富有駕駛經驗既車評人講SR LR駕駛感分別
4:31 好似洩漏左龍sir地址...應該係住朝暉路...
正 👍🏻 好詳細既評測,等睇下集 👏🏻 聽日都試下放到 38 psi 行一轉先
我真係唔知道除咗電動車之外重有邊㗎電油車係可以用手機遙控開冷氣。大熱天時,電車呢個function真係冇得頂!
Edmond 分析獨到 買家心聲 👍🏻👍🏻
講得好,每架車總有好同唔好的地方,你的評論好真實,好有用👍👏
呢集真係好睇,期待下一集,如果Edmond再用淫威借埋Model Y Performance做comparison就好,因為聽其他師兄講LR版加咗價變咗兩者價錢唔差太多。
我自己考慮換腳車,無諗過要買貴嘅車,無budget。而且,都唔需要高性能車,我仲係好鍾意自己部Megane,依家仲揸緊呀。
真係好好,真實買家角度出發,希望快啲有下集
一買就買performance啦
以前渣過無P無D既ms,垃圾車一部
P85D先叫做正常少少,都唔係快,我要渣P90D先覺得夠
買啲低級版不如2手10零萬買部柴油
入幾多年油先入到$30萬?
係香港快得去邊,performance 係比鍾意買頂級版既人。一般工作後驅版夠晒用
我响澳門揸左model 3 SR五個月,啱啱六千公里,即係平均每日大約揸40,轉向同油門都係長期set去舒適。
30萬車價當腳車用基本上冇任何投訴,澳門Tesla充電站仲要完全免費。
好
多謝你們🙏🙏🙏
考慮買電車我也是有你們相同的疑慮
自己無可能像你們測試/考証這些疑慮
你們幫我解決了問題
😄😄😄
我坐uber試過一次坐架tesla model s,個司機真心勁,佢揸得好順,我未試過坐咁順嘅tesla
今集咪理性分析囉!
試車就試車,試完之後用真實直接嘅用家口吻講出嚟就可以,觀眾一定感受到你講緊嘅嘢有冇水份,唔好先入為主,唔好帶有色眼鏡,觀眾有資訊性嘅得着,攞夠資訊,買車嘅動力就自然會提升,心郁郁就會落單,賣車嗰個又開心,呢個年代,你越硬sell就越事倍功半。
成條片都好詳細好實在 高質
LR all the way. AWD gives you the best daily driving experience. Less worries. The grip is so good. Control is sharp (you can also choose the control to less sharp). I have had the model Y LR for 9 months. I don't have any complain.
咁即係最後揀SR?
有冇試ioniq5片睇?
10月可以交車嗰部niro 會試車嗎
路面吸震問題我諗始終係底盤問題, 成餅電係車底。佢冇咩野body roll ,成架車好似木頭車咁死硬,避震做完野後就冇底盤接手,所以d跳彈係超級入心入肺🤣🤣。
或者可以考慮下用舒適呔,原廠跟果隻因為車重問題本身都sporty 一d, 個side wall太硬亦都辛苦一d。
快軚就Model 3/Y 先有,但又搞笑,得個快路面感覺唔多😅, S/X 傳統車咁樣而且又油淋淋拖泥帶水咁樣(雖然都係電軚).
代步係香港呢d城市係用佢架啦,而家人多車多,行過80既機會都冇乜。
分析得好好👍🏻
Edmond sir 架e class 腳車係咪cdi? 平時幾錢/公里?
2012年E200,1800機器,大約9-12L/100km,未計加油折扣,係$2-3左右每公里
ED文先生,若果是想出部車做公司車,CREW車的話,福士CADDY,
FORD 細transit,或標緻Panter
這類歐洲細van也不錯,坐5人
空間特大,方便放器材,非常
慳油,用平宜柴油,售價平,20萬左右
對的,若是公司用車,柴油車也可作考慮的,但今次是自己的車,情況有點不一樣。
龍sir 可以可以講解吓, 各品牌行駛中駛換Sport mode / Normal mode / ECO mode , 有冇咩影響呀???
每款車都不同的,有些只改變軚感輕重,有些是懸掛引擎轉波程式都改變。
終於等到edmond以用家角度嚟試tesla了,我自己個人喺大陸係開m3 sr嘅,作為一台平時都係1-2個人居多嘅腳車,的確係冇得輸。如果要換,我下台都係換my sr。我臺係鋰電池,唔係磷酸鐵鋰,充滿試過跑到380,表顯0km仲可以繼續跑
期待下集。 雖然我知你出左咩model.
Anyway 車頂個天窗個幕你有冇諗住加。 因為用極防uv 極黑既玻璃紙都只係延長變熱既時間。但加個天幕簾 坊間果個二千幾 但個款又好百葉簾咁。
绝对有用,天幕几黑都会有热力同紫外线摄入来
我而家個天幕銀布响淘仔買三舊水
今集好好睇,好啱準買家睇,期待下一集呀。👏🏼👏🏼👏🏼
多謝
我买model Y之前问了朋友 买LR还是perf。他说“当然LR,这种车有什么performance可言” 哈哈哈。他有一堆911 GT3。可以理解。
呢條片高質👍🏻 好具參考性😍
LG的三原電池是向3M(發明者)買授權生產。朋友剛訂BMW iX iDrive40,约$800K,要等2~3月才交货。
我最近用42psi,不錯,ride is firmer. Tesla beats competition for now because of it's charging st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it's constant software updates and finally the range ( but competitions are getting closer). I drive the Tesla more than my 2 door sport car in the summer because of its quick response
呢集係純準買家角度出發,分析貼地,我亦因呢集而訂閱。
多謝
Edmond 請問你架E class行左咁耐多唔多野整同多唔多雜聲?另外呔氣打幾多?
真係無乜嘢整,早年換過冷氣泵,之後換過一條水喉,係咁多。但我係好勤換油嘅用家,行到10萬公里後,波箱、尾牙油都換晒。
@@edmondlau9773 咁都真係好可靠,反而我覺得雜聲較多
揸純電車,架車處於靜止狀態,只腳離開煞車,唔踩電門,架車會唔會好似自動波油車咁慢慢滑行,定係一定要踩電門架車先會行?
有得自己set嘅,可以set到停車要踩住brake,否則會好似傳統自動波車咁樣慢溜。亦可以set到踩電門先郁
其實LR唔LR取決於一件事,你會唔會返大陸或要去好遠冇 level 3 charger 既地方。如果自己車位可以晚晚自己义,咁就更加冇意義,因為就算係 level 1 普通插座,一個鐘都可以义 10km,如果唔出夜街,一晚肯定义滿。
個電池唔記得左係邊種電池用針插入去比較安全,唔會著火..[三元里/璘酸鐵] 謝謝解答
磷酸鐵鋰
好好睇, 好詳盡好仔細, 對想買電車既人好有參考價值
堅 誠實試車。底你地咁受歡迎👍
小弟MODEL 3試跟38PSI呔壓一日, 真係舒服好多! 多謝EDMOUND! 但點先可以清除左個低呔壓警告?
👍🏻。警告燈無法清除的,除非增加胎壓😅
@@REVChannelhk 分享下,reset 左tpms,兩日後佢接受左38psi
好鐘意你地個Channel! 等緊你下一集
要考慮埋工作車成日開冷氣, 舊電大D係有著數D
想切底解決問題就要重本啲換鈴兼換呔,原廠呔實在太薄。
都可以咁做
題外話想問吓香港係咪confirm冇7座版?
一路都無消息,無法confirm住
Very informative review! 希望老人家都坐得C服🤣
多謝你Lanette!❤️
多謝你Lanette❤
If you adjust tire pressure, how will that impact the tire thread life? I thought they require 42 psi to support the extra weight of the car.
呢個留畀龍Sir講下
@@edmondlau9773 減胎壓去改善ride quality, 但有無話降幾多會影響到行車安全?見你都降得好重手...
未睇先支持,睇完再留意😃
本身 TESLA 當一架代步車真係無得輸 價錢合理 , 充電又方便. 但現家LONG RANGE 加價變到過50個...... 咁我會買其他囉.
13:53 Edmond 哥👍
呢集好好睇 好真實用家評價👍👍
四驅用大電部車重啲,後驅用細電價錢親民….降低胎氣舒服咗….解釋得好清楚!一換一抵玩以後唔使去油站!
哩條片好高質,好好睇...
讚👍
今時今日SC可能仲係好易搵到位嘅,一旦中電嗰類快充開始收費後,Tesla用家自自然然就會回歸SC,到時未必再有俾錢買方便呢樣嘢。
睇完Model Y試車片反而想知Edmond幾時出片講下佢部平治E-class。🤣
BTW,想睇多啲Kennith揸車,今次真係第一次見佢露面揸車,繼續加油💪。
我現有部2011 年的150 年紀念版的E250,用了11 年,行了100000 公里,機械和條件及性能仍然良好,駕駛和乘坐都十分舒服,也算省油,每公升行10 公里,恆常維修保養便宜( 坊間車房)。
@@Stephen-cn9tu 恆常保養要大概幾多錢?
好!一於下次試拉利林寶,叫Edmond比我揸🤭
@@Kennith_Tong 🤣🤣
重有就係邊部電動車可以唔帶車匙可以而可以全球控制你㗎車?身在美國可以借車比朋友而唔需要比車匙你話幾方便?
又一城一行Tesla 排隊差電,又熱又多車等(見有人嘈交), 等多些電車位先再想
我應該會揀LR,始終有時悶想爆下個加速快唔少,希望我趕得切喺1換1限期之前買到啦,我都係無充電位,揀T車都係因為佢最易搵充電站
再睇到有人講加價後同P版只差3萬,咁梗係揀P
你哋啲片越嚟越有趣👍以後唔係加油係加電啦🔋
Hi Edmond, 請問點樣可以降軚氣到37 但又唔著黃燈signal, 我低過39 已經響不停了
降到37,唔着黃燈係無可能,但應該係唔會響喎。
我都要試下19“ -38psi. 夏天我用21“ Turbine wheels-42psi 覺得ok, 明年夏天我都將佢降低D.
Edmond講車好實際,真係用家
Volvo C40 Recharge 斜尾好型 試埋先啦 P6抵
呔磅數少過38, 表板會着燈?
會
Very amateurish review. Compared to other reviews from other countries (UK, Australia etc) all says Model Y suspension is harder than 3, and yet Kenneth and Edmund says it other way around. And the steering, if u think it's too light, you can change it to Standard or Sports mode.
Why not BYD Atto 3?
我試Atto 3的影片中有說過原因。
呢啲先係試車嘛,隔離台又話好重視駕駛感,但係就讚到Tesla無敵
要舒適,操控好,iX3會否合適啲呢?😊
我覺得i4比iX3舒適
但係iX3尾箱夠晒大放摄影工具
@@edmondlau9773 我二個月前係三藩市買了i4 e40,跟18" rims,我本人覺得架車好舒服,好好力,夠用有突,handling 都可以,一貫寶馬feel,代步一流, 但係無咗油車嘅機械感,所以放假我會揸番我架6 speed 跑車仔氹吓。
Model 3計行大山
Standard好玩過performance
呢集真係好好睇!好真實好全面
我試完Y LR之後都決定等多一陣,因為真係坐得唔舒服。特別係當我已經係揸開3 Performance,竟然覺得佢重「凳」。
試吓Performance ,套避震喜出望外
我揸緊
@@cheekeungwong8895 真係有人話係有分別
@@hinokd1793 係好大分別
我呢邊仲未有得試 Y Performance,但聽你講完依家好期待。
我係美國揸緊model Y LR 配19 吋軚,舒服好多。香港版係咪無得揀19吋?
香港標準配20吋,好似無得downgrade,要問問先知
@@edmondlau9773 呢邊轉20 要加錢
電車慳錢真係唔易,一部2萬蚊汽油腳車同一部50萬電車對比下,除左玩科技真係唔覺得慳到幾多錢,保險又唔係平,差電又唔係免費,7-10年後又話要俾成十萬換電
新車邊有得同二手比架,你咁比法唔好話電車,混能都慳唔返個差價啦
講差電免唔免費/換電要錢又係唔make sense嘅,一來就算你比錢用超充都係平過入油,二來有幾多個7-10年唔換車,仲要香港地7-10年當你日日來回100公里揸足佢十年都係得三十幾萬公里,人地晌台灣實試幾年就chur咁嘅里數仲要過千次超充都係得10%衰退,如果買部鐵里電日日晌屋企慢充,揸到部車打柴都未冧電啦
@@FenixYuk 講起差電我每次陪朋友去差電都係要搵左邊度無咁爆場,好喇去到有位差首先揀一個兩邊都無人差緊先叫快差,如果兩部同時差真係慢幾拍,咁差電要成個鐘緊係要食野先拎埋免費泊車,食夠300$免泊2個鐘,加埋差電500$有找,如果唔食野就係車坐到差爆先走,唔知你有無試過呢個過程,除非自己村或停車場有得差,咁唔好彩佢部車就係要換電,報價十三萬幾,真係唔知為左乜,佢就係屯門-銅鑼灣每日返工,每日返工個人而經夠累,仲要返屋企前或者放假要提早出去搵位差電個下先慘
@@FenixYuk 總括黎講,除非本身住緊個車位停車場有得差電又或者返工車位有電差,如果唔係差電等位係一個痛苦既事情🤣
@@piepie00 我都建議一係屋企一係公司有得差先好買電車,同埋快差都係剩20%同預熱先好用,否則都浪費時間
點解唔買polarstar?
out bud
@@REVChannelhk ionic 5丫
點都好過買架坐同揸都唔舒服既車
又係叉電嘅問題好頭痛
依家LR同Performance 個價拉近左好多,試埋Performance ,成件事唔同哂,套避震好得。夠企唔跳又舒服,掂呀,如果真係要買直接Performance ,唔使諗
介绍你,陶宝有膠塊板專出俾Tesla可以放電腦、飯盒食飯,好好用。
收到。謝謝
Edmond 手車都好ok下,又應該幾中意油車,揸Tesla會唔會有失身分?唔係咁好呢?而且國際油價好似跌緊,不過唔知關唔關香港事
我仲有部棍波Megane,我一直有揸呀☺
@@edmondlau9773 @Edmond Lau BTW, Edmond 報紙話Tesla宣布會開放充電站俾其他電車
我想請教一下,964定993好?🙏🙏
好有參考價值,期待下一集
超期待下集!腳車好想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