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Only Eating for 14 DAYS in Taiwan--Day1❗️想成为台湾猪宣传大使😭【Food VLOG】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 фев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5 тыс.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68

    按照惯例店名都在说明栏~💗
    这次的存片可能也是够我发三个月的😂…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鸡卷】这个名字的由来我不多赘述了~大抵上这个叫法的由来有两种。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蚵仔煎的身世》这本书,有一章专门说了这个事!(评论区大家说的和我说的都是有的)
    关于我说的【鸡脖子】是日本时代的《台日大辞典》里对“鸡管”的注释,其中有一个就是说“料理之名,猪肉切幼掺香菇、葱、笋、胡椒、面粉等,用网纱油包起来长形落去炸。

    • @eastde9
      @eastde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3個月後應該要過5萬訂閱了~大膽預測!

    • @wangkcwangkc1635
      @wangkcwangkc163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往事袛能回味。如果不滿足,那就再次上路。美食是異鄉遊子慰藉。

    • @韓克勤
      @韓克勤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這也太幸運了👍哈哈哈

    • @tommy.X7
      @tommy.X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

    • @PHILSUE0901
      @PHILSUE090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6

      雞捲其實就是台語的"多出來捲"的意思~台灣早年生活節儉,常把宴席的剩菜,切碎後以豆皮包捲炸過,再切塊來吃,成為一道菜餚。

  • @king90914
    @king9091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53

    老實說 我覺得你們的嘴巴跟舌頭真的很厲害 吃得很細緻 感覺是經驗值超級高才能吃得這麼仔細 太佩服了🥹

    • @Dean47531deaN
      @Dean47531deaN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5

      沒錯,經驗豐富的老吃貨才能有的評論😂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2

      谢谢🥹🥹!我只是真的很用心珍惜每次吃好吃的体验!

  • @chia-weilo6646
    @chia-weilo664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23

    小时候老人家说:鸡卷其实是因为以前会把做菜的边角料用豆皮抱起来咋去炸,而台湾闽南语“多出来,闲置”的发音是“gei~”,跟闽南语“鸡”的发音非常接近。然后久了就变成“鸡卷”了。

    • @RichTing519
      @RichTing51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選你正解👍

    • @geeseyu6885
      @geeseyu688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多捲的閩南語

    • @weiboy531
      @weiboy53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沒錯

    • @inggermanydeutschland3808
      @inggermanydeutschland380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台語啦,馬的教育部課綱(難怪當時有學生因此自殺)真的改變了台灣幾百年的用語習慣
      自我降格成功

    • @charlestsai3708
      @charlestsai3708 Месяц назад

      積捲😅

  • @shirlee9897
    @shirlee989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6

    台灣的豬20幾年前遭遇過口蹄疫,造成很大損失.
    經過20多年保持無疫病真的很不容易,所以都是健康的大胖小子呢!
    你們在台灣吃到的豬牛都是溫體豬牛,也就是當日凌晨才處理的新鮮豬肉.
    沒有經過冷凍,只以冷藏方式送到各地店家.
    這樣的肉不會因為冷凍再解凍後,細胞壁遭到破壞.風味就隨著解凍而消失.所以才保有豬肉香氣還很甜.
    順帶補充,往肉裡注水也是破壞豬肉風味的原因之一.
    另外,不臭有可能是農戶常清潔豬圈以及豬隻,讓豬保持乾淨,身上較少長時間沾上排泄物.
    所以說,台灣的豬都是各位養殖戶的寶貝啊.

    • @古代靈異雙頭戰貓
      @古代靈異雙頭戰貓 Месяц назад

      台灣豬不臭的原因是因為公豬會閹(去勢,跟有沒有清潔一點關係都沒有

  • @有梅
    @有梅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65

    喜歡妳們的評價,真實不諂媚討好,也喜歡妳們進食時候的真實表情!歡迎回台灣增胖 😄!❤

  • @terencekuo6203
    @terencekuo6203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5

    你們對食物的形容是我看過眾多美食視頻中最豐富、最直接、最貼切的,
    聽你們對食物的外觀、口感、味道的描述,就彷彿我也跟著你們在品嘗,
    謝謝你們!!

  • @陳媽媽-h9o
    @陳媽媽-h9o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57

    小麵包對食物的評論不輸美食節目的主持人 👍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6

      谢谢🥺🥺过奖了你!!

    • @SkyBlue-vo7cd
      @SkyBlue-vo7cd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

      我覺得比美食節目的還精準❤

    • @apsras
      @apsras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比美食節目的會介紹太多了, 品味也高很多

    • @MuXiuYT
      @MuXiuYT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我覺比美食節目的主持人專業

  • @morpheuschen2587
    @morpheuschen258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15

    歡迎妳們再度光臨臺灣!
    妳們吃的雞卷
    不是因為長得像雞脖子命名的
    它其實真正應該寫成 “ 積捲 ”
    先人惜食
    加之以前沒冰箱
    把沒吃完的肉食加魚漿
    用豆皮裹起來炸
    較容易保存
    就成了一道新菜肴
    現在講究的雞卷中是有包一長條豬肉的
    因是積攢起來的邊角料食物再利用
    所以叫積卷
    臺語的積和雞同音
    古人識字少
    以訛傳訛約定俗成
    就將就寫成了 “ 雞卷 ”
    那白色細細的麵條
    叫 “ 麵線 ”
    和大腸蚵仔麵線是兄弟
    只是製程不太一樣
    一種是白麵線一種是紅麵線
    妳們生日吃長壽麵
    臺灣人過壽吃的是豬腳麵線
    因為它較容易黏在一起成糰
    所以都是用油拌著吃
    羊肉爐薑母鴨店就用
    羊油鴨油或苦茶油麻油拌麵線賣

    • @Jenq12076
      @Jenq1207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

      積和雞台語不同音

    • @東台小超
      @東台小超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2

      雞捲...多出來的東西捲起來吃...那個雞是台語用國語找字來表示...多的意思,捲起來也不是那個字的發音...為何這樣作我猜是1949外省人剛來台時期一直問一直問才硬寫出來的字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6

      关于为什么我说长得像鸡脖子这一点我置顶留言有写🤣🤣
      您说的也是另外一种主流说法!

    • @mullet1001
      @mullet100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5

      是「加」卷(加減的「加」),多出來的部分拿來捲,

    • @TenTen-t6p
      @TenTen-t6p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5

      這說法是完全錯誤杜撰的!
      台語的積是tsik發音,沒有雞(ke/kue)的發音,
      根本不可能是誤寫積為雞。
      加(ke)字在台語語境裡有多餘的意思,
      把主菜用完的邊角料(多餘的料)包一包做成一道料理,所以才叫加卷,
      國語語境裡加沒有多餘的意思,才會誤寫成雞,變成雞卷。

  • @wenchun0919
    @wenchun091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6

    本來已經看完,離開視頻了,但實在忍不住又跑回來留言!
    我覺得你們好特別,你們在吃飯時,很用心在品嚐,很用心在說出你們的感受,講解的很細緻,視頻另一邊的人會有一種好想衝去吃吃看,是否像你們說的滋味。有別一般youtuber,你們像是舌尖上的美食評論家👍👍👍

  • @wow5173
    @wow5173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4

    真的很用心在分享台灣美食
    抽獎再次到台灣
    真的是太適合你們
    很喜歡你們對餐點的分析與評論

  • @張大大-v6s
    @張大大-v6s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8

    小面包的訂閱不該只有1.95萬啊!小面包和她的搭檔真是RUclips舉網獨特的組合,而且兩人對於食物認真且仔細的對話、探討,完全像是一場學術研究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谢谢🥹🥹!过奖了!!

    • @貓貓-x8p
      @貓貓-x8p Месяц назад

      @@mianmiansfoodblog 慢慢來 ,假以時日會愈來愈多人看見你們的, 有時候算法不推薦 ,鮮少人知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 没关系啦!!有缘的话终会相遇🥳🫶🏻🫶🏻

  • @howiechang1521
    @howiechang152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4

    你們的描述太精準,台灣人都佩服!
    大部份台灣+外國yt都做不到!🎉🎉🎉
    必須要訂閱,你們太棒了!樸實無華的描述…強過誇大表情的感覺!謝謝你們!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也谢谢你们愿意看我们影片!!☺️

  • @DeRong_Hong
    @DeRong_Hon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0

    台灣沙茶有一個特點是不加花生,但沙茶的最原始版本的印尼沙嗲(其實兩者唸法完全一致,都是sa-te)是強調花生的,而台灣南部的潮汕火鍋醬料區會另外放花生醬,讓客人自己跟沙茶醬調合。

    • @Guniel
      @Guniel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屏東火鍋店的沙茶都是加花生的,我是不太愛

    • @lulu5433
      @lulu5433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沙茶醬裡其實有花生粉的,只是比例不高

    • @DeRong_Hong
      @DeRong_Hon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 重新確認了一下,以台灣人最熟悉的牛頭牌沙茶醬來說,是完全不添加花生粉的,這在他們官網有明確說明。但不確定為什麼堅持不加。其他牌子的成份表裡有花生粉,但應該如你所說的不多,因為台灣沙茶醬的主要風味真的嚐不太到花生味。

  • @kai-0920
    @kai-0920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4

    好吃的三層肉要沾蒜蓉醬油膏,就是老式的蒜泥白肉,拜拜會用的三牲,豬雞魚,豬肉就是一條水煮三層肉,切成厚片來沾蒜蓉醬油膏,現在很多店都把蒜泥白肉改成火鍋薄肉片,根本不算蒜泥白肉。

  • @fujonathan5083
    @fujonathan5083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

    台灣的美食絕對是妳們的流量密碼!妳們的評論也非常獨特,所以相信非常多的台灣人喜歡妳們的影片,此行希望讓妳們發現更多喜歡的美食!🤗😘

  • @約瑟博士
    @約瑟博士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2

    台灣這種小店的豬肉通常是每天清晨到批發市場採買當天深夜屠宰的新鮮溫體豬肉,然後回到店裡一般都會馬上進行處理去腥,所以比較不會有腥臭味,我自己做滷肉的經驗也是這樣,如果是一大早到傳統市場買的溫體豬肉,回家後立刻川燙去腥,滷出來的豬肉都特別香,但是在國外因為只能買到冷凍豬肉,所以味道就沒那麼好了。

  • @towtu7088
    @towtu708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4

    終於又看到你們在台灣旅遊的影片了,祝你們接下來的旅行都能平安順利。

  • @鈞-s9t
    @鈞-s9t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8

    老台北人看到,第一劇場本店的佳興魚丸的確是全台最有彈性汁多的唯一款(分店還不一定)、大稻埕慈聖宮的豬腳是白煮類出名的,旁邊有另兩家清燉排骨+滷肉飯、鹹粥配炸物,坐在後面樹蔭下吃別有一番風景

    • @fish1215
      @fish121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哇 感謝你的分享 這個要記下來😮

  • @sanliao1839
    @sanliao183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0

    台灣豬有三兄弟,黑豬、白豬、山豬,黑豬的脂肪不似白豬那麼油膩,因為成長期是白豬的一倍;山豬五花肉的脂肪更是脆口的,到花東有機會可以品嘗一下。除了涼州街的無名涼麵攤之外,更喜歡寧夏夜市旁寧夏路上的車寮仔米苔目裡的豬雜及用豬雜熬出的湯頭。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

      好~

    • @kylehuang8579
      @kylehuang857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車寮仔真的推!

    • @RayYu823
      @RayYu823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柴寮仔米苔目?

    • @kylehuang8579
      @kylehuang857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RayYu823 對對對,我跟著打錯了。

    • @kid3342
      @kid334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豬仔三兄弟?? 少一種餒~
      還有一種是豬仔啦!😂

  • @cainx978
    @cainx97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兩位是我目前看過嘴最精密,語言最到位的YT,強~~太強了!根本可以自居為台灣人了

  • @ufl.770
    @ufl.770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來台專吃內臟,還都有用心做攻略,巷內市場攤子,這都是在地內行人獨享,厲害!😅😅😅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谢谢🥺🥺!!(我的努力没白费!

  • @atwo0623
    @atwo0623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第一次看到這頻道
    非常佩服小麵包對於食材料理上的敘述
    比許多的美食節目都來的更加深層豐富

  • @bearxel
    @bearxel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

    哈哈,小麵包又來了,歡迎歡迎,又可以看到你吃吃喝喝了,真開心😆😆

  • @eventhorizon-cv3od
    @eventhorizon-cv3od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

    可愛❤
    黑白切是臺灣早期社會時,商號老闆私底下跟熟人見面搏感情談事情的地方。老闆們的嘴叼。因此黑白切是很講究料理功夫的。

  • @kaihao1205
    @kaihao120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

    看你們倆吃飯嘎嘎香,特別舒服❤

  • @滷猪腳真的香
    @滷猪腳真的香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8

    雞捲不是雞肉做的,是以前農村宴客時用剩餘的邊角料用猪網紗包起來油炸的點心食物,因為是多加的意思所以叫加捲,多加的台語就雞,叫久了就成了雞捲用中文就寫成雞捲。

    • @mg34mg34
      @mg34mg3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原來是台語的 多加 意思

    • @sophiakao6101
      @sophiakao610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雞捲」的「雞」是取自用台語「多、加」ke的發音

    • @mg34mg34
      @mg34mg3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雞講的

    • @雪特超人
      @雪特超人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呵呵呵,還好先看到了,不然我也是要寫跟你一樣意思的文章❤❤❤

    • @jezz5196
      @jezz519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算是閩南地區共同的一道菜品,福州、廈門、泉州都有吃到過!

  • @麵線-r1z
    @麵線-r1z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你們好適合當秘密客
    好喜歡你們字幕的PS
    會讓人一邊看一邊忍不住笑哈哈😂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能带给你们快乐好开心哈哈哈哈哈
      其实我们在餐厅排片都“鬼鬼祟祟”🤣最好希望别人没发现我们在拍不然好怕尴尬!

  • @馬仁偉
    @馬仁偉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你們的真誠,真讓人感動😂❤

  • @nickchen1420
    @nickchen1420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

    台灣的豬肉好吃是因為台灣人喜愛吃溫體豬肉,在超市買的進口冷凍豬肉照樣有很重的豬腥味。

  • @yakuraon0528
    @yakuraon052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好開心小面包更新!!又有店家可以存了,準備找時間去吃🥰🥰🥰
    每一家看起來都好好吃

  • @exiast
    @exiast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真的很喜歡看你們探索美食跟對每道菜的評論,真的可以感覺到你們很深入的去體會每一道美食,並且做出屬於你們的獨特的評論,真的很棒!!
    希望你們能多來台灣,探索品嘗各種美食!!

  • @dragoon306
    @dragoon30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3

    雞卷那段看起來真的很好吃,想嚐嚐看,嘴巴嚼著,想講卻講不出口的反應超好玩😂

  • @茜茜茜茜茜
    @茜茜茜茜茜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真的超喜歡看小麵包的吃貨行程,太好好看啦,最喜歡看你倆吃到好吃眼睛亮晶晶嘴角微笑的畫面,超可愛!

  • @chi-tingtsai6713
    @chi-tingtsai6713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歡迎光臨,小麵包,久沒來台灣,要好好吃美食補補唷❤

  • @alice-xq5lg
    @alice-xq5l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你們真的是老饕,形容食物的方式非常豐富,讓觀眾充滿想像力,改天也照你們的名單去吃❤

  • @紫羅蘭-u6t
    @紫羅蘭-u6t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歡迎兩位又來台灣報到 到處玩玩玩 吃吃吃 😍🥰🥰 台灣土地能量世界第一 ( 經荷蘭地質學家親自探測 ), 種植的水果不但甜美 還自帶他國水果沒有的一股香氣 😍 酪梨之前靠進口 又小又貴 現在台灣自己種出來的肥大又漂亮又便宜 可以嘗試看看喔 👌😉

  • @TiffanyChen-uh5th
    @TiffanyChen-uh5th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第一次看,女博主的評論太絕了,絕對是專業旅遊吃播博主。曾經看旅居清邁的兩兄弟來台灣,似乎也是自稱旅遊博主,但聽他們評論起來簡直地獄,吃火鍋也是把料全部丟進去煮…我的媽啊完全糟蹋食物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每个人旅游的侧重点不一样啦🤣🤣可能他们对吃没有那么在意!也有可能会有人看我们视频觉得都是吃很无聊🥹都很正常!

  • @劉-t5y
    @劉-t5y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恭喜中獎 ~🎉 😆
    豬腦 這東西可不常見 少數攤商才會有 我以前應該有吃過 🤔
    那些黑白切口感口味 都是水煮後 經過一些手續 泡冰水冷水之類的 才會那麼好吃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我这次两周里就吃了三家猪脑汤🤣🤣

    • @劉-t5y
      @劉-t5y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 應該有不少人不敢吃豬腦
      常吃也就趁現在年輕了
      膽固醇太高對上年紀的不好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是的🤣🤣

  • @leo27628822
    @leo27628822 14 дней назад

    這部影片很有共鳴 我目前人在菲律賓留學三個月 這邊的豬肉真的有臭味 還是家鄉的豬肉好吃😊

  • @hanjan3974
    @hanjan397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歡迎又來台灣了..台灣的冬天也有很多應景美食..薑母鴨.羊肉爐...各類的火鍋...可以慢慢品嘗...

  • @TheDacquois
    @TheDacquois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好喜歡你們認真吃東西的感覺,看得都餓了

  • @KHHKUO-TW
    @KHHKUO-TW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5

    其實台灣豬肉不臭...這點很多台灣人聽不懂.. 難道國外豬肉是臭的?...
    由於台灣農村的型態..養豬吃豬用豬祭示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對"豬 "就很講究
    台灣引進丹麥優秀豬種培育.肉質成長都優秀...
    養殖也更講究飼料 環境等等..(台灣養豬大多數需要證照) 早期私養司屠吃雜餿水的時代已經過去
    豬必須是健康打疫苗不生病的才能進入 電屠 (台灣統一公有電屠宰) 公拍...(拍賣場)
    一整個流水線確保.."台灣人喜歡的..溫體豬肉"...簡單說你大多數在市場跟攤販吃到的豬肉跟內臟等..
    都是當日現宰的為主...去餐廳吃火鍋的可能還是冷凍貨..
    當然..屠宰的另一線 就是大型養殖商"..進行冷凍豬肉處理' 但..依樣不臭..因為新鮮電屠 差在口感及..
    "風味...豬味"...那臭味從哪來的?...
    柄除不新鮮或處理過程...台灣的豬養殖..都是.."公公豬"...也就是..."閹豬"...
    當然有些國家是覺得不人道..但是.."閹豬有很多優點"..好長肉又無"騷味"...尤其是..."公豬"..
    台灣要吃到有騷味的豬...除非.."野豬或是進口的某些國家的豬"...如美豬...
    還聽說很多國家...豬肉有騷味...
    那...為何?..閹豬不流行呢?...因為.."閹豬有必需的處理流程確保衛生跟殺菌"..不然...閹掉的小豬死了..
    那 不就賠大了...所以閹豬是門專業技術..

    • @jchsien1205
      @jchsien120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全世界養豬廠公豬除了保留一些種豬外,幾乎都是閹豬,不然公豬發情是很危險的,我老婆就是唸獸醫的,所有獸醫學生必學的就是幫小豬閹割,沒有你說的那麼難,閹豬的優點是肥肉多肉質也比較好,因為不會發情消耗營養,倒不是國外都不閹割,事實上台灣的閹割豬隻技術也是來自國外。

    • @KHHKUO-TW
      @KHHKUO-TW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jchsien1205 所以中國的豬肉有味道怎來的 你說也是閹豬

  • @陳柏豪-k2y
    @陳柏豪-k2y Месяц назад

    太厲害了,超級木舌的我佩服你們這麼會形容

  • @黃愛絜-s9l
    @黃愛絜-s9l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

    雖然還看不到~看封面標題就好期待~先按讚!😁😁😁

  • @hui-wensu3117
    @hui-wensu311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這次男主活潑很多耶,
    喜歡你們對食物的態度和評論。

  • @mickeywox
    @mickeywox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

    18:50 佳興魚丸店,佐料區最大特色是提供高麗菜乾泡菜,可以加一些在乾麵或湯裡。

  • @黃靚忠
    @黃靚忠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歡迎妳倆再次來臺祝旅途愉快

  • @eastde9
    @eastde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

    小王吃到燙嘴還急著說感想也太有趣XD
    小麵包喜歡吃的虱目魚也有煎虱目魚捲歐~
    雞捲由來有兩種說法
    一種如小麵包說的指的是此物的外貌如雞頸,「管(kńg)」是指長且中空的東西,氣管稱為「肺管(hi-kńg)」、血管稱為「血管(hueh-kńg)」,雞如管子般的器官也就是雞頸。
    一種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珍惜食材,把剩餘食材湊齊捲起,把加(Ke)的東西捲(kńg)起來,所以稱為「加捲(Ke-kńg)」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想吃煎虱目鱼卷诶!!!!!

    • @eastde9
      @eastde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mianmiansfoodblog 高雄還有其他虱目魚創意料理,下次回台灣可以體驗看看!

  • @アシタカ1230
    @アシタカ1230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真的太會解析味道了,跟著描述確實可以聯想到食物本體,太厲害了👍👍

  • @pkcowking
    @pkcowkin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很有條理的分析味道
    祝旅途平安😊

  • @瑞克-h8u
    @瑞克-h8u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雞捲不是因為長得像雞脖子,是因為台語的雞音同「多出來」的意思,早些時候為了不浪費,會將冰箱中剩下的東西都拿出來做成卷狀,然後去炸,所以台語叫「給更」寓意多出來的卷

  • @wenhohuang2286
    @wenhohuang228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5

    臺灣的美味小吃大都在傳統市場及週邊或廟口,雞卷是臺語演變而成的,「雞」是臺語是剩下的,雞卷是將不同種類剩餘的食材做成另一種食物,客家小抄也是一樣產生的,住美國的「易拉罐」今年第九次來臺灣玩了,歡迎有空常來臺灣

    • @newson520908
      @newson52090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台語的"雞"的發音,是"多出來的"或"剩餘的"意思。所以在早年,是把剩菜捲在一起炸出來的"雞捲"

    • @oliverhope7041
      @oliverhope704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newson520908原來有這個意思

    • @王小馬-y4c
      @王小馬-y4c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其實相當福建地區的五香肉卷、傳到台灣有人稱雞管、大部分因後代賦予了故事以「加卷」寓意稱呼,傳到馬來西亞變成主要香料五香的「滷肉」稱呼

  • @劉掛掛
    @劉掛掛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五花肉可以自己去肉攤切一片約1.5公分厚度回家,切幾片薑幾根蔥一起跟豬肉下鍋煮上10分鐘,豬肉撈起切薄片,接著用小碗裝一匙醬油一查匙糖磨點薑泥或加點薑絲甚至弄點重口味的芥末 豆瓣醬調勻,最後把切好的五花肉再川燙一次即可裝盤上桌

  • @葉瑤瑤-f7r
    @葉瑤瑤-f7r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7

    看到都好想吃😂😂❤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2

      🥹你们随时能吃到!(我们想吃一次真的不容易

  • @SuperEnpitsu
    @SuperEnpitsu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歡迎兩位再度光臨台灣❤

  • @Amanda-10702
    @Amanda-1070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

    歡迎回來😁

  • @vickypan5218
    @vickypan521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歡迎再度來台灣旅遊!好喜歡看你們品嚐食物的生動描述!聽了不禁口齒生津

  • @陳誠雄
    @陳誠雄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不輸美食品評員👍
    👏👏👏👏🫵很棒啊~

  • @jimmyhsu6360
    @jimmyhsu6360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每看一次妳們評論食物就又豐富了對食物描述的詞彙量👍

  • @markwei5209
    @markwei520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真的好會形容味道和口感,不管是食物或者調酒

  • @李明泰-k5z
    @李明泰-k5z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台灣技術好。兩國互相尊重。祝旅途愉快。

  • @greenmary6887
    @greenmary688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落地台北3小時狂吃5家店」,太厲害,服了你們。

  • @MIAOSON-MINOS
    @MIAOSON-MINOS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hi大家好
    這裡呢跟大家解釋一下
    小麵包她呢 吃美食的時候
    表情扭在一起的時候不是在質疑事物的味道
    她是正在用力的用腦袋擠出 足以襯托這美食的詞彙
    (很用力很用力的擠詞彙 不小心擠到表情而已)
    這從他們的動作就看得出是一口一口很誠實的吃的
    所以是絕對好吃的!!!!!
    因為身為「美食驗屍官」的她
    在最大力度的體現尊重美食而
    盡可能的形容食物的味道
    那麼用力的用味覺轉換成詞彙
    頭腦的運作量很大的乜~~
    她那麼用力的想還要保持表情的話
    我怕她會當機乜~

  • @Londoner_love_Taiwan
    @Londoner_love_Taiwan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看的我好想台灣😊!謝謝你們

  • @OHIEPD
    @OHIEPD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終於下班有時間看啦~開心的看完,然後又要默默等下一集了.....哭😭

  • @張豈茂-i5w
    @張豈茂-i5w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8

    台灣豬從小就淹割,所以自然沒豬騷味//豬腦處理要把血絲挑乾淨簡單煮就非常好吃

    • @王小馬-y4c
      @王小馬-y4c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可能美國豬沒放血也容易腥臭有關

  • @劉文祥-v4r
    @劉文祥-v4r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雞捲是早期農業社會辦宴席時,廚師會把多出來邊角料食材,用豆皮或豬網紗包起來拿去炸,因為台語多這個詞的音跟雞的台語音差不多,叫著叫著就變成現在的雞捲!

  • @yushanzhong4485
    @yushanzhong448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現在的溫度適合進補欸😊

  • @sennieku6289
    @sennieku6289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終於等到上片了😊😊開心

  • @ZOO33337
    @ZOO33337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因為台灣小吃攤 小店面 大部分都用溫體豬比較多(也就是早上殺的)美國地方大 肉類幾乎都要冷凍 台灣地方小 溫體肉送到店家不會壞

  • @OOFSPB
    @OOFSPB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第一次吃豬腦我是覺得像凝膏一樣!
    豬肝真的是店家料理功夫指標,沒弄好直接粉掉硬掉甚至想挑掉
    想晚點黑白切也可以找麵攤,但除了比較會腥一點也有機率會是滷味XD
    豬皮有些會燉化的,有些是單單煮熟彈牙的感覺
    大蒜麵線(有點類似福建線麵)我會再加一點醬油和兩三滴烏醋
    福州魚丸要頂一點我會去買市場現做的

  • @楓瞳-e6w
    @楓瞳-e6w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大晚上的看這視頻,真的是一種折磨😂

  • @楊順發
    @楊順發 Месяц назад

    小麵包真的很適合當美食博主 超會形容!

  • @毓秀陳
    @毓秀陳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太期待你們了!!

  • @tonyyu77998
    @tonyyu7799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4

    真的很會形容食物的層次與味道
    在地人沒吃過的被你們講得都想去吃了😂

  • @Andy-tp1ib
    @Andy-tp1ib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每次看你們的影片都能很真切的感受到食物的風味❤❤
    謝謝你們這麼用心🎉🎉🎉🎉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谢谢你们愿意看我们影片☺️☺️!!

  • @王帥偉-b4s
    @王帥偉-b4s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再度欢迎你们回家🎉🎉

  • @建義林
    @建義林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爱吃.懂吃.又會說
    真棒

  • @lilylin5543
    @lilylin5543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上片啦🎉🎉🎉 辛苦了😊 但要上班,晚上回家好好品嚐(嗯?)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下饭看!

    • @wangkcwangkc1635
      @wangkcwangkc163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省菜錢😂😢,祗是意猶未盡。

    • @lilylin5543
      @lilylin5543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mianmiansfoodblog 看完了,覺得小王上次來比較靦腆話也比較少,但感覺小王這次比較開心,心得也比較多。
      有明顯感受到兩位對台灣豬的喜愛😂

  • @ワーンユイシュエン
    @ワーンユイシュエン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很優質的頻道!謝謝你們用心地拍每部片~~歡迎有空多來

  • @miyu7305
    @miyu730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超好看 超喜歡 小時候住迪化街 都是我愛吃的 ❤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迪化街那边好吃的很多!!!

    • @miyu7305
      @miyu730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 還有很多很好吃的攤車小吃 老闆都不在了 真的很懷念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QQ抓紧机会再吃一吃!很怕现在很多店以后也关了

    • @SkyBlue-vo7cd
      @SkyBlue-vo7cd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好多店都收了QQ

  • @amurolin1551
    @amurolin155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台灣的小吃攤靈魂之一黑白切真高興你們喜歡

  • @kuopinlin4
    @kuopinlin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雞卷的斜對面是劉美麗紅燒肉,是相當有名相當好吃的.希望你們下次別錯過

  • @AndyChang-ir1ss
    @AndyChang-ir1ss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

    小麵包很可愛

  • @leoneyang
    @leoneyan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哈哈,看到你們回來了
    真的好開心啊!
    你的嘴不代表我的嘴
    你的辣不代表我的辣
    你的鹹不代表我的鹹
    但我就是喜歡看妳評價味道的感覺
    絕對味蕾

  • @user-ov9xx6he1e
    @user-ov9xx6he1e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猪脚汤另外点的是面线,不是米线,是面粉制品,所以有点软烂,口感跟米线米粉口感不一样🎉

  • @cannonjiang8545
    @cannonjiang854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有夠幸運,祝各位一路幸福快樂

  • @easonwang7385
    @easonwang7385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雞捲的雞其實是台語多餘的意思,就我所知早期把多出來的腳料包在魚漿裡面,跟雞脖子沒啥關係。常常出現在便當菜

  • @az09168531
    @az0916853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三層肉要沾蒜蓉醬油加薑絲才對味,隔間肉跟三層肉都超讚的有機會來台中要點隔間肉湯有肉湯跟肉吃,台灣的豬肉確實腥味比較淡

  • @余先生-i1p
    @余先生-i1p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小面包, 歡迎你們再度來台灣玩 😅 👫 💝 🧑‍🤝‍🧑🌷

  • @judyoo1354
    @judyoo135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下次歡迎來高雄做一集! 高雄30-50年以上小吃店 有百家以上 低價跟高價住宿飯店好吃的美食真的很多 種類跟CP 值不輸台北! 覺得種類比台南不少! 高雄踩地雷的店 比 台北更少! 因為高雄生意不好得 店 通常都半年一年內就收起來啦! 所以真的幾十年 2代的老店好多! 路邊攤 及小吃店都是! 朋友家人都在各城市 住10年以上 感覺高雄踩地雷的店 較少!

  • @linusli1651
    @linusli165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6

    真的可以當台灣豬肉的推推廣協會的理事長了😂😂😂😂😂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

    • @greenjack5094
      @greenjack509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換成美豬了

    • @拜維家
      @拜維家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greenjack5094美豬在台灣沒人買,一吃就會被發現,正常的攤子不敢用

    • @Dean47531deaN
      @Dean47531deaN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greenjack5094在台灣賣吃的標美豬你看看誰會去買,消費者可不是白吃

    • @JoshGuo-uv5pc
      @JoshGuo-uv5pc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greenjack5094-
      您住台灣嗎?
      我人住台灣四十年左右…
      到目前還沒買到美豬!
      您可說說在哪買得到嗎!?

  • @林飛揚-p7v
    @林飛揚-p7v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謝你們溢滿之詞, 食物這麼多, 總還是會有你們喜歡的或是不習慣的
    總之, 還是歡迎你們來玩

  • @iammaxsu
    @iammaxsu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巧喔! 今天剛好是立冬, 有去進補嗎? 燒酒雞, 薑母鴨, 羊肉爐?

  • @李賀-e7s
    @李賀-e7s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哇嗚,這集太精彩了,每次聽小麵包對食物的形容詞和想法充滿療癒感,期待接下來的片子😊😍

  • @naruwansis
    @naruwansis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

    抽到機票就代表上天也要你們趕緊回來繼續吃

  • @turner9324
    @turner9324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4

    話說那個 小麵包妳吃過萬巒豬腳了沒阿~ 😹

    • @mianmiansfoodblog
      @mianmiansfoodblog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没有呀!!🥹

    • @yasu0321
      @yasu032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很好吃

    • @劉彥廷-v9o
      @劉彥廷-v9o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大推

    • @jezz5196
      @jezz519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屏東里港還是九如的白煮豬腳滋味才真的讓我難忘!但是忘了在哪裡了!

  • @林誌浩-n2y
    @林誌浩-n2y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據許多台菜師傅跟總舖師的說法,早期的雞捲來自辦桌菜,而且是用豬網油把多餘的菜肉等捲起來炸。
    因為是「多餘出來的菜肉」所以才叫「多(台語唸法跟雞同音)捲」,說穿了也是當時總舖師的智慧。

  • @tsui3071
    @tsui307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該吃吃姜母鴨&羊肉爐了

  • @goldenpondtaiwan.888
    @goldenpondtaiwan.888 Месяц назад

    台灣山豬肉作成的滷肉超好吃的,我在桃園的復興鄉沿途的小吃店吃到的,復興鄉比較屬於原住民部落。老蔣總統特愛桃園大溪的復興鄉,有角板山行館,新春可以賞花,交通可以在桃園車站搭台灣好行直接到達,那𥚃盛產香姑和水蜜桃,沿途再往上就拉拉山國家公園,有神木群步道那裡居高臨下空氣很好,住宿一晚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