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問題不少,像科大應該著重技職教育,結果不少還是著重在學科,實作術科太花錢不是非常舊就是沒有,學到的技術職場都不要。以前還聽過一個案例,學生原本是漫畫系的學得也非常好,後來廢系後被轉往美術系,老師不是不會就是不認同。類似的在音樂系也聽過,學生主修電子音樂和DJ,轉系後老師只會古典音樂和樂器。
當高職-科大也最看重紙筆測驗時就很詭異......詭異部分,其實還有僅存的技職實作測驗項目還在考已被淘汰的知識技術,例如資訊類還在考已經停用很久的軟硬體......
我自己是今年高職畢業的資電類學生我認為實作是建立在扎實的理論基礎上就算我已經做過很多次電路了但我每次做新電路要開電前都還是會怕會不會燒起來而且在精密製造業真的進業界根本不會用到你高中學的那些手工的實習技術,反而都是用自動機械做生產,人做的只是生出設計圖而已,這不就回到熟悉的"學科"範疇了嗎確實有些學科的內容太落後該改善但這不是不該注重學科的理由
@@Blaze-xk4vt 聽我科大同學講是說只有外聘的老師比較強 系內教授通常都是打混摸魚 你只要有上課有來考試就會過 但外聘的教授通常比較嚴格 也有業界比較強的技術
小弟我大學是畢業於某國立科大電機系,台灣的科大教授我認識的大部分都是一般大學博士畢業的,他們的系統大部分是把大學那一套搬過來用,幾乎都是在講理論基礎,如果你要純走技術,我覺得高職畢業,出去外面當學徒還比較快呢。
還聽過有化妝系,因為是“系”,所以都要教授教課,所以就教化妝系學生一些化妝品的材料化學相關的內容,跟化妝本身根本差太多,但是一定要教授教課,教授怎麼可能有專業是化妝的,真的是亂搞。
私大建議可以改建成退休養老村,未來老人只會比小孩更多,引進企業化經營對所有人和住客、國家是三贏
👍👍👍🤩
這好像真的可以耶,大學基本上很接近一個社區
法規問題
極度同意
以後會有「養老院前三志願」這類的排名嗎?
歧視技職的風氣也是幫兇如果台灣跟德國一樣尊重技職教育,就不會有那麼多技職學院想要轉大學硬要轉的結果就是變成四不像,造成素質低落加速退場
不是技職教育的問題 是進入技職學校的學生品質不好
@@klaythompson1535 就是因為大家都有這想法才會擠著讀高中 名額有限剩下的自然就到了高職 更印證了大家的想法導致無限的惡性循環
@@klaythompson1535好奇你所謂的「品質」是指甚麼?是態度是能力還是成績?"成績不是一切"是這近十年以來年輕一輩的口號有的人不擅於學科讀技職依舊可以透過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興趣與專業有的人不善於技職讀學科考大學,讀出來只有各種的職業歧視跟自我感覺良好所以這樣就有比較高尚嗎...?還是你的人生真的就只有單單成績?最近幾年高職高中在學生心中已經有明顯平等了真的不希望有這種「讀技職的學生就比較爛」的想法常常在說行行出狀元,卻又各種不尊重台灣人最厲害的就是自打嘴皮
因為德國的教育體制下會去讀技職的學生大部分跟台灣有很大的差別德國大多數是有想法、有夢想啊台灣很多 就是不讀書也不努力(不是說技職都這樣 但真的頗多)去學校不是不能交朋友但不能只交朋友啊這群一事無成的叛逆小孩就因為不想讀書所以去讀技職導致風氣越來越低下然後家長一看「這個學校怎麼這樣」後來發現好像很多技職都這樣就更不願意讓孩子去讀大家都想填高中加劇歧視現象還有這些叛逆小孩怎麼來的?孩子還在胚土階段的時候不好好塑形要烤了才發現這個歪那個破硬要掰正 結果越搞越稀爛有的時候連陶土師傅自己都有問題5C率一年比一年高但有一技之長的孩子也沒有變多的跡象
@@安紫 台科北科外其他都很爛好嗎?
每次關於教育的議題,我會看到很大一部分的人怪政府,還有另一大部份的人怪學界,但「唯有讀書高」的風氣是這些人促成的嗎?我曾經在補習班教過書,有一年春酒,補習班公會理事長致詞,他說「只要台灣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不改,補習班絕對不會倒」,所以人民要先從自己做起了沒?人民要是自己對教育有正確的意識,會滿街補習班、滿街大學?
不用擔心...再過幾年.還真有可能倒.因為連下一代都沒有多少了
(嘆)把這一樓推上去吧!
推
我也是對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氣感到很莫可奈何,我不是否認學習知識的好,只是很多學生就不是讀書的料,而是別的方面的偏才,卻被逼著讀高中考大學;即使是讀書的料、國中時就審慎評估過自己是讀高中的料、即使是適合考大學的料,也不可能人人都國英數史地公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音樂軍訓美術生活科技健康與護理15科都樣樣精通,只可惜五年前我在讀普通高中的時候,絲毫沒有「選擇成為偏才」的權力,而是某幾科真的沒興趣+試過好幾次但真的學不來(哪怕我想學起來的話也一定會耗費掉太多時間,也會害我別的科目念書時間也被犧牲掉,更會害我犧牲了人生只有一次的高中生活、失去其他也該去體驗的社團活動、失去了自己的青春、失去自己的其他方面的學習、失去本來就擁有的繪畫興趣兼長才、失去其他的探索,(比如友情、比如跟老師求教跟考試比較無關的東西、比方探索學校裡面才有的生態、植物,比如看高中圖書館裡面才有的課外書和校刊等))我只是其中幾科真的學不起來,就會直接被否定掉了一整個人的價值,我很慶幸我還算是某些科讀的起來的人,也很僥倖考上勉強還可以的大學(106年指考全國排行52.55%的某校系),那如果是不擅長讀書的人呢?萬一都被逼著讀大學,有供給就有需求,大學跟補習班當然只能繼續立在那邊啊,這樣那些學生不是很可憐嗎,誰會想要被逼迫讀自己學不來的東西呢
風氣也會影響學校的方向,不少職業學校已經是升學掛帥,或是國立研究型大學研究所的跳板。我還聽過在職業前線工作過的講師吐槽,台灣一堆系所搞得很理想,要求學生是什麼都會全才高手,一股 "為往聖繼絕學" 的味道,學校卻給不起相對品質的教育,結果教得學生完全不會用業界成熟的工具鏈、沒有能看懂業界基本指示的知識,就等著很厲害的學生用土法煉鋼搞出高品質的作品給學校貼金 (學生本來就很厲害、跟他們讀不讀你這間學校完全沒關係)。
個人是出生後大學數量就很多了但廣設大學以現今來看就是錯誤的決定畢竟粥就這樣 要分這麼多人而且各種因素導致少子化 這真的牽扯到太多問題不過不變的是 台灣人做任何事情以前基本上都是以短期看的到利益為主會規畫長遠計畫的人 通常都是先被罵爆 十幾年後才會說他有遠見..
所以這次77說的少子化不是主要原因我真的不認同
你看看你的爺奶輩有沒有大學畢業的朋友, 有的話那真是恭喜.可以想像一下那個高中聯考就把學生分等的時代. 想一想, 你有沒有辦法考進只有20%不到錄取率的高中, 再考進只有15%錄取率的大學.
少子化絕對是主因阿,連高中都出現停止招生的個案了
任何有良知的教育部長在1996年要通過廣設大學的政策前應該也要去翻翻內政部的出生率趨勢圖吧!台灣出生人口在1976年是425,125至1998年是271,450已經下滑的那麼明顯,不能預見未來少子化的現象嗎?
@@chang1669 良知長遠發展都是台灣政壇永遠缺少的東西
歧視技職的風氣是幫兇+1 我是大學是私立後段科大、現在在國立普大研究所覺得沒有誰好誰壞、對我來說就是不同的兩條路而且事實上我在大學學到的東西比普大多很多,不知道是不是私立科大學生較少學生比較好得到該得的資源學科、技職、就業協助,只要自己願意去詢問,完全不用煩惱學業困難與未來的就業問題。只要肯努力、肯爭取,想出國當交換學生或獎學金等等的名額也不是遙不可及(非低收),原以為大學就是這樣,進到國立大學後才發現老師根本就沒空理學生,學校資源名義上非常多,但要用到不容易。但國立大學的一堆學術東西是真的可以理清邏輯,這非常重要也是我科大學不到的。在求學跟打工期間常聽到高中生及普大的朋友說他們老師都會一直灌輸讀科大沒用、科大都學店、會找不到工作等等那些老師說的科大當然也包括國立前段科大,科大就是廢然後現在一般人、包括公司主管,也很多都有著這種想法這樣的風氣沒好轉要怎麼轉型也是難
8年級生路過,覺得教改是失敗的,私立大學已經變成財團的生財工具,而不是為了培訓更多的人才。最近一查台灣大學有150間,個人覺得台灣的大學數量應該要退場到80間才能恢復大學生應有的水準與程度。退場的學校則要強制收歸國有,轉型成養老院或者改為社會住宅,面對超高齡化國家趨勢。
30間差不多
同意,與其浪費時間四年換廢紙,還不如轉成技職
10間+1,念得出名字的學校還真不超過10間==
強制收校產這會有違法問題, 畢竟私校還是屬於私產, 我們不能學牆國這樣.如果沒那麼多大學, 我倒是拿不到大學學歷啦, 因為當初高中考不上, 就已經註定了國內的大學與我無緣.技職系大學本來非常稀少, 比日本製壓縮機還稀少, 考進去的更是鳳毛麟角.因此沒多一點大學, 以我考試白癡的性格, 絕無可能拿到大學學歷.順道一提, 烏克蘭有三百多間大學, 大學總數在全世界各國(指國內大學數量)排第9.
@@laughdie9428 我可以數出17個XD 但除了醫學大學 台政清交成跟中字輩 我只能想到逢甲東海 更: 我沒算到科技大學
我七十年生, 以前讀小學時沒聽過有私立大學, 然後所有人, 特別是補習班 (以前小學畢業有讀過巨人暑期班) 都會催眠小學生如果考上大學就等於一生無憂。 感覺東亞的社會對學位有一種很不健康的看法, 特別是台灣高等教育商業化的現象。
我也是70年級生,本人也是巨人補習班的受害者之一,每次上課前班導師都會抽問上一次上課的內容或是數學題目,要是答錯就要當著全班一百多人面前被打手心,而且還會要求每個人逐一站起來說自己的目標高中,要是說非前5志願或是公立技職體系,就會被班導師訕笑,是個非常差勁的回憶
也可以算是時代進步的一種結果吧大家逐漸不只看重學歷,也注重多元發展就是時代不同而已,沒有好壞成功生活快樂與否還是要看個人,回頭看喜歡自己的人生就好了
我71年的,我記得我大學聯考那一屆的入取率是61%,結果現在居然近100%
幾乎一堆國家都對學歷非常要求,更別說大家最愛出國讀書的地方美國了,一樣重視學歷
@@jamen7142 美國有足夠大的行業和市場啊,台灣呢
台灣就業環境跟傳統觀念導致大家覺得一定要高學歷「讀大學」,當大家都讀了大學門檻就提高到「讀研究所」。反觀北美和歐洲的就業保障和專業訓練大多是技職學校。大環境加上少子化,會有越來越多學校面臨挑戰。
老話一句,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北美高學歷的觀念也很重喔,現在美國技職學校都在想辦法變成大學,加上美國大學學費超貴的(跟台灣差不多幣值換美金而已)美國還有for profit 這種明擺的學店存在 真的沒有比較好啦
@@今天你好-v9b 我的觀點不一定是正確的,只是單純以自己的經驗分享,我相信我們也都希望台灣越來越好。🙏
歐洲技術學校訓練的確比台灣的科大好,但就業仍然是一般大學佔優勢
北美學歷觀念不重?你看你一個高中畢業和牛津畢業的,天差地遠,英國人拚成績比台灣人還嚴重好不好,英國人為了考進好的大學比台灣恐怖多了, 你們怎麼會以為歐美都不重成績,那他們大學考試是考什麼? 吃布丁和快樂? 英國八千萬人口,競爭比台灣恐怖多了
@@今天你好-v9b 美國印度各國的教育都和台灣差不多,,廣設大學,俗稱學店,美國不一樣,他招收外籍生,畢竟美國學歷回台灣很多事會很容易,和台灣一樣,台灣拼命搶外籍生 ,只不過是去非洲
大學暑假去找打工,想賺點外快和體驗(社畜)職場,進了某電子廠當作業員已經快一個星期了。我以往的刻板印象,以為當個作業員只要會簡單做做重複的東西、顧個小機台就好。但我錯了,我對自己感到深深慚愧,現場的領班和員工都看得懂機台放料的電腦介面操作畫面和專業術語,而我因為沒有學過相關知識,學起來有一定挑戰(自己讀的科系也沒接觸過這領域)。機台必須照著嚴格的SOP走,不能漏失任何一個環節,外加遇到產線異常的時候也要學會手動校正機台以排除問題阻礙等技能。有些時候,也要單獨把生產的產品一個一個做修補和加工,利用某些特定的技術性機台,靠著作業員的技術與經驗,針對性的局部改善和補足有缺陷的產品功能(必要時經判斷還必須報廢),讓每個產品之品質都能保證在客戶所要求的基準之上。在進行包裝作業流程時,也要執行一系列的綁線、封膜、上保護繩套和依照工單配發到其他單位,並在工單上寫入生產時的各種參數與報表紀錄,好做為下個製程的員工參考用。還有很多其他工作上的眉角,在大學裡都不太學得到,我甚至開始擔憂自己畢業後說不定只是個廢物,當個作業員都比不過他人。所以,除了重視未來的教改外,也希望越來越多人能意識到技職教育的重要。現在的職場,絕大多數職業,都有各自的技術難度需要去挑戰,請別在說什麼“啊你就是因為書讀不好,才會做這種不需要學習的職業啦”類似這種歧視講法。出了社會,不論你是誰,都必須持續學習,甚至,重新開始學習。
以前打工時 在流水線速度趕不上 頻頻按暫停紐比裡面只讀夜間部的女作業員還不如不過以後當軟體工程師 薪水是他們的好幾倍人放錯位置 第一也會變最後
你的工廠沒有外勞,很多工廠遇到你上面的狀況,就只有舉手,叫領班叫工程師處理。
科大教學內容無法跟普通大學做出區隔很有感…我在某國立科大讀了四年有90%的時間都在讀書考試中度過,某些實習操作課還要看老師這學期想不想開,明明就是因為喜歡實際操作才選科大,結果到頭來卻還是走了回頭路🥲
請問哪間國立科大 什麼科系
@@roy88627 垃圾不分藍綠,我沒再針對的XD,我想他是地圖砲~
可能老師覺得實習操作跟實務已有落差,就懶得開了
@@roy88627 北部同縣市有大校地及曾全校師生住宿某大財團的私立科大也是這樣,另一間超小校地及宿舍少的可憐,旁邊有醫院及地鐵站的另一個財團的私立科大就是每門應用學科把你丟到實驗室去做項目,比較起來你看差距有多大?
@@夏承堯明志跟亞東
曾在私立五專工作,反而很希望學校倒閉^^ 用盡一切手段只為了騙學生進來就讀,向政府申請建案的補助,再跟廠商合作拉高金額,中間的價差幾百萬就輕鬆進上層口袋^^亂象一堆,學生休轉退學率超高,但沒差,反正高中前三年免學費,教育部會補助,所以至少鼓勵學生讀到三年級^^油水好撈到讓我再也不相信有私校是為了教育理念才辦學。
學店
哇真的假的
其實一些待過的直升科大也是...一堆教學用器材都已經不堪使用或是過於老舊的還死不換...明明校董一直換新車,還一直哀沒錢撐不下去...
true
我覺得現在會有一個趨勢是很多大學的文憑大家都可以輕鬆拿到,但很難去在這個社會上發揮他的用處,反而真正該傳承下去的技術沒有年輕人要學,現在的教育導致大家都會因為有大學文憑,而會有不想下去做比較勞力的工作,或是在這個社會比較低階層的工作,怕會被別人瞧不起,就像如果今天你大學讀了四年,你還要去做那些會被瞧不起的工作,你不是會很吃虧嗎?我先講我覺得各行各業都是應該被尊重,反而應該是我們要培養技術的人才,不會讀書又沒有關係,有沒有對這個社會貢獻才是重點呀。
不會讀書沒關係 , 那為何大家被要求要念完十二念義務教育? 念書就是對社會沒有貢獻?
雖然這影片是攸關大學的但我認為不能只改善大學 他的下游 高中 高職也應該改變但社會對高職與高中的比較高職明顯被歧視有在看d卡的應該都知道 分享一下自身經歷:平常跟朋友玩時 總是會小嘴砲或半開玩笑:ㄏㄏ你就可撥高職生阿有些高中生甚至會直接嗆高職生:阿你們東西就那麼簡單 是在?但我自己當初進高職有幾個原因:認為學國英數到太深沒用、對歷史 自然完全不感興趣、深刻知道自己對填鴨式教育適應性差之後進入才慢慢知道高職的窘境雖然讀完三年 也確實感覺到學的東西並沒有我想像的充實但我覺得 選了這條路我真的不後悔我都很認真的跟上所有課程 考證照(雖然畢業後覺得大多證照都沒用)我們某些科目考的較簡單或者入學分數低 但我們也有困難的科目雖然不否認高職猴子真的挺多的但認真在高職想學好一技之長的大有人在希望大家不要以偏概全所以更希望改善並更新高職學習內容 很多知識不是沒用就是早已淘汰進而改善歧視高職生的狀況QQ以上是高職讀商科的小弟分享我只是就我讀商科的角度不適用所有科系
雖然很多人進高職混,但我認為教育本來就是要讓這些只會混,但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人去嘗試自己適合什麼
低能卡就什麼都能戰,戰學歷、戰工作、戰薪水
高中比高職優越真的是應該被淘汰的觀念,他們高中考上好大學,當上高層後,沒有我們這些技師工人公司也是動不了
D卡真的很喜歡戰校,公立大學戰公立科大 私立大學戰私立科大,還有私立大學去戰國立科大的,有時候真的不懂大學生為什麼優越感這麼強烈
我的感覺正好相反,我是念高職後上大學,上了大學發現大學教的東西在高職全部都學過了,一直到了大2才開始學到一些新的東西,反而是普通高中的同學,不管是學習操作都跟不上高職畢業同學。
小時候都會被講說不讀書會撿角,所以會造成沒唸書等於沒用的恐慌ˊ_>ˋ現實是當上班族做「體面」的工作不一定薪水比較高,華人對於服務類型的工作有既定的眼光,讓整體社會的工作環境也相對變得不友善。
感謝77科普這麼多沒聽過的學校讓大家知道,私校合併幾乎不可能,會跟私校所屬的企業有利益衝突,合併只會因為大家都不想出錢而倒閉而已
是的不然併校就是winwin 了 台科之前要併校也被大家不同意 我也不支持併校 主要真的要併校還是希望自己學校是補充新的學院讓自己學校本身的領域變大是最好
@@許皓翔-c7v 事實上就連國立大學合併都會吵翻天,看看陽明交大,即便領域幾乎不同,大家都認為可以互補,但雙方主體性都還很強,認為自己才是老大,還是會為了權力明爭暗鬥,吵得不可開交,私校合併就算了吧 哈哈
私校合併還是有啦,董事會都是同一個集團的話比如法鼓山跟慈濟之類的
@@廖耿輝-w2h 我看公私併其實還是有機會
最根本的問題是為什麼政府要搞出那麼多的大學讓學歷貶值,這就算了,重點是一堆學生本來就不是讀書的料還硬要他們去讀大學,不去學習一技之長。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華人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的價值觀還是沒有改變,只能說台灣的高等教育真的有夠悲哀
查一下甚麼叫四一〇大遊行, 當時政府也是回應人民訴求.
學校招不到學生,少子化才是癥結,就算當年沒有廣設大學,今天也會因為少子化而學歷貶值,而廣設大學只是加速整個過程而已,問題的根源在於沒有新生兒
@UCjLW4e-NMV8Y99dcFBThRKg 假設頂大收5000人,0.5萬人考 = 10%; 5萬人考 = 1%
覺得考試制度要簡單? 聯考最公平?社會科考滿分,數學0分然後進工學院;反之亦然。這就是聯考總分制明顯的弊端。至於背景比較大賽?完全是道聽途說,把個案當成現象。截然相反的統計結果:2013年,台大新生將近60%是來自雙北;2020年前後只剩51%
以前至少還有指考(我是倒數第二屆),還比較公平,不像學測二階好多不公平的狀況
1.想起了Cheap直播時也說過台灣的技職體系、以及他讀高職時努力的事情呢…2.身為私立高中國中部的畢業生,真心祝福我的母校的高職部畢業的學生們都能學得一技之長3.作為程度普普的普通高中的畢業生,真心慶幸我恩師當年在我高三上不認真念書時好好的罵醒我,才讓程度原本吊車尾的我,考上了「政策不算完美,但是辦學辦得也不至於太糟糕」的私立大學+我喜歡的系,也讓我現在得到了一個以前沒有的新技能,真的很慶幸我沒有念到那些辦學辦得七零八落的大學…我竟然到現在才知道台灣的(某一部分)大學醜惡的地方多的是(扶額)真心覺得很可怕…誠如啾啾鞋在我指考那一年說過的:「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事,是必須認真嚴肅看待的事情」,只可惜台灣好像有很多人不懂這件事,其實聽到片中提到的光怪陸離的鬼故事,我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不知道多少學生的教育資源就這樣被別人算計光了,除了慶幸自己當年有認真念書考上了全國排行52.55%的大學外,我也只能希望「某些制度特別畸形、淪為財團或是宗教團體斂財工具的大學」可以趕快死一死比較快,不要拿一群學生的人生開玩笑啊(我是很慶幸五年前考上了喜歡的外語科系,但是,接下來我可不可以靠這些技能當飯吃,就要我繼續努力下去了,但願我不要辜負我恩師這些年的教導陪伴跟照顧,但願我能發揮這項專長彌補我過去給老師添的麻煩,贖罪兼報恩。)
實體教學的優勢只會越來越小 學校合不合併其實不用在意 不管是學生或社會人士大家現在就已經幾乎都靠網路在學習了把自己當成終究要踏入社會的螺絲釘(除非你家有金礦油田) 不斷學習新技術才是正解
我就看不出 台清交會只需要網路教學!!嘖嘖嘖
@@learningenglishthroughtran8540 環境很重要也沒錯
成大、台大醫學系今年申請沒招滿,並不是因為少子化,而是個人申請制度的設計不良。拿這篇新聞當圖片,有聳人聽聞之嫌,希望志祺團隊多加注意。
!
沒錯,我剛剛也想這麼說
陽明這邊也是 因為新制度加上考試等等因素 個申也沒招滿
你們快組團隊學執政黨這吧!做個影片來打一下網紅!!他的概念只是要凸顯近百家學校的問題,總是拿放大鏡看!會那麼在意想必你們也是那學校的!
@@jerrylin7479 若能就讀台大醫、成大醫,也實在有幸。
繞了一大圈,其實大學就維持以前聯考時代那幾家就夠了,不適合唸書的早早學技術還有一技之長。而且以前一流五專不比一流高中差,記得以前同學沒考上建中,但有考上台北工專的,人家一樣選台北工專,成就也沒比較差。教改改半天還不如以前的聯考,至少公平兩個字是真的無人質疑。
真的 ,有門檻立在上面這樣苦雖苦,但標準就在那,也好讓人思考自己適合哪個方向,而且人數少,教授教學方式才會專注
目前台灣的教育環境對技職教育越來越不友善,我認為過去死板考試分發並沒有比較公平,現在社會的貧富差距非常大,財富較多的孩子意味著擁有更多資源,那麼能爭取到你們所謂少數大學的學生,多數將會是金字塔上段的人們。現在老人都把話說得簡單,說以前制度最好,聽了都覺得好笑。
讓半導體公司開學校好了 畢業即就業xd (也不用花四年選錯系所... 畢業後 才發現學校沒跟你說產業的薪資慘淡 (那時104薪資不透明))
不錯ㄟ,有學歷又有工作
半導體物理要學的東西真的要電波對得上才知道他們在玩甚麼XD不是廣設學校就能解決的事情
@@Blaze-xk4vt 看是成熟 還是高階製程 看看某些成熟製程的xx 是缺人力
@@stu9311056 只是舉例而已 也不用廣設學校吧 應該說現在的大學課程 必須得更貼產業需求才對 (類似要當甲級船員就還是得去海大學習 考照 那也得至少花一年半的時間受訓 還得出海實習 這樣也兩三年了 才能當正職) 反之很多高學歷門檻的"系所內容" 方向詭譎 之後也只能往其他方向就業 重點還是怎培養"專業人才" 而不是放在廉價的"大學生"文憑 (我很多朋友其實現在就業都與大學學的內容不搭嘎) 何況現在都要"多項技能"才能比較好找到工作了xd
@@Niro2030 你講得這個東西,確實存在啊,不過那種的合作比較像經濟不太優的人讀的,講個現實點的,沒人要做虧本生意,況且老闆也不是傻子我就不太客氣的講,不然怎麼那些大廠偏愛去台灣四大開徵才說明會?私立科大也是近期的事情,至於之後會怎麼變也值得期待
教育部最好要「讓學生培養學習動機」、宣導「學習是為了什麼?」的問題;還有在大量減少大學數量的同時,提升教學的品質。
當時大學擴張政策真可怕,可能沒考慮到未來,會因為各種因素泡沫化。但長久以來漠視技職體系的發展,讓沒紀律與資源的財團開辦這麼多的技職院校。出來的學生除了混文憑,還沒有基礎技能可言。排除不用擔心的頂尖大學,現場還是有錄取率迷思,而不是考量每間學校,能培育出怎樣的人才。爛文憑終究被公司人資篩掉,也沒專業技能證明自己的特色,學界與業界依舊供需失衡。
從大學擴張到現在都30年了,誰會知道未來二十年多後台灣會開始少子化。畢竟要知道早期台灣的學校是供不應求,幾萬人只有千百人能上大學。就像早期道路規劃根本沒想到後來台灣汽機車密集度是全球前面的= =
@@abramsm1a271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 以前高中考不上, 就被定義為下等學生了.
@@abramsm1a271 你說的我嚴重不認同"誰會知道未來二十年多後台灣會開始少子化。"只要任何有良知的教育部長要通過廣設大學的政策前應該也要去翻翻內政部的出生率趨勢圖吧!台灣出生人口在1976年是425,125至1998年是271,450已經下滑的那麼明顯,不能預見未來少子化的現象嗎?
@@abramsm1a271 誰會不知道有少子化???
@@abramsm1a271 少子化這個問題很早之前就有在討論了欸= =
會倒的都是一些一點都不重要的學店學校拉真正有價值的學校比較不會有那些擔憂不重要的東西倒一倒 把一些資源整個打掉重新安排比在那邊苟延殘喘 假裝一切都很安好沒事 要有意義得多然後有一些不適合或不需要讀大學的人 早點去外面工作也好不要在學校那邊消磨時光
最好是盡量倒,寧缺勿濫。讓市場機制淘汰它們吧。
老實說廣設大學也是社會對於學歷的一種莫名的虛榮感吧,如果不先改變國民這個觀念。怕是會節生出其他扭曲的產物。
只有公立學校的學歷才稱得上學歷
@呂璟晨 同意
台藝、北藝>台大戲劇。 至少我朋友(台大戲劇)是這樣和我說的
@呂璟晨 如果你北科台科會不報嗎?
現在國立躺著都能上了
D 讓該消失的就消失。不要硬留。看完這一段歷史,嗯,就是過渡期吧。倒是是因為學生多,所以需要很多學校。現在學生少就不需要太多的學校。其實有些人也不用念書就有一番事業,有些學校念了跟沒唸一樣(學店)。留下好的,有意義的學校,對高等教育比較好。
希望这条评论可以让大家看到:我個人是認為要改善台灣的大學倒閉問題可以參照我的國家,也就是馬來西亞的標準來,因為我個人認為馬來西亞的教育體系除了大學先修班也就是matriks以外是相對比其他國家甚至是新家波穩定和防止馬來西亞倒閉,台灣或許可以參考看看。1.MQA認證這是在馬來西亞一般大學還有學術教育所必須拿到的認證(無論是國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目的是為了防止劣質的學術教育產生,無論是外國來的分校或者本地國立大學的課程,都要經過我們的教育部認證。如果該大學沒有這個認證就會被判斷為野雞大學,會被勒令停招或者直接倒閉,如果是學校認為這個科系對於未來前景等等因素不好的話,也可以把這個科系刪除,但因為刪除科系但MQA認證沒有被刪除的關係,所以學生仍然可以繼續升學和受到保障。注:在馬來西亞剛開辦的大學和學院都要通過這個認證,否則就不允許開辦大學和學院2.JPK認證和skm認證馬來西亞技術學院的認證,一般是給16歲畢業或者以上的人就讀,學的東西全是技術,沒有一點理論,畢業後可以到國外讀書(因為不受mqa認證,但是有些技術學院授予的文憑是來自英國或美國的),或者直接出來工作。當然由於是技術學院的關係,課程也會被J'pk監督才能開辦注:除此之外還有國立的技術學院,和上面一樣,不過標準和一般學術大學一樣,不過需要通過skm和mqa的認證,並且有提供學士和碩士學位。不過基本都偏實際導向而非theory。如果增加這些認證的話,是否可以讓台灣的高等教育,我原本是想說今年九月可以去台灣留學,但因為疫情就停止了...現在只希望能在馬來西亞拿完學士學位再去台灣讀碩士吧,台灣加油最後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其他馬來西亞人補充,我只是個還沒入學的準大學生而已...
單從這幾點來看確實不錯,不過在臺灣政府眼中,臺灣學生的定位比起發揮自身所長的人才,更像是為了國家社會未來的的經濟發展而一文不值的奴工,有資源和能力的政商名流基本上小孩子不是上一流明星學校,不然就是上歐美的貴族甚至是菁英學校,跟一般的大眾是接觸不到的,同時在看掌權的民進黨對待勞工和原住民時說一套做一套、愛理不理的態度,同為社會弱勢的學生近十年來應該只會有皮毛上學術用語的改變,制度什麼的還得看符不符合當權者的既得利益。不過身為在臺灣被大家、甚至同行都瞧不起的高職體系出身的人給你個忠告,大學端技術能不能學到我不確定,但文憑只要有錢加上一點努力確實很好混到,文憑拿到後記得別留在臺灣發展,臺灣社會不會有空間給年輕人好好發展,更不會給年輕人一個機會。
其實台灣也有評鑑機制,但沒像你們這麼完善,每年教育部都有評鑑,可是畢竟教育部派的評鑑委員也是教育界的人,大家多少都有接觸,後來變成評鑑委員也不好得罪對方,評鑑變得客客氣氣,而且教育部的評鑑內容都好籠統,好像在寫作文。
@@love10856 除此之外,你們的大學真的很多,據我所知,我們馬來西亞的公立大学20所、私立大学43所、大学学院10所、私立院校3所,外國分校10所而已...
另外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學歷通膨問題,大學是培育學術研究、高等知識人才的學府,但隨著大學廣設,隨之而來的是一堆學生從來沒有搞清楚狀況就盲目就讀碩士班、博士班而不從事研究領域,碩博士成立的目的本質就是為了研究或提出多年來學術研究問題的解決方法而來,但近年來太多學生沒有理解根本目的而盲目就讀,甚至以為博士畢業就能成為大學教授,殊不知有資格教書和有潛力研究並解決問題完全是兩件事,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都搞錯問題意識。這也導致企業間接要求員工更高學歷,但取得這無意義的學歷與臉上貼金並無二致。許多公司門檻都希望碩士學歷,(儘管徵文貼著學士學歷),但就其研究領域所學卻一問三不知,浪費國家教育資源,不如好好重視臺灣技職教育。臺灣教育嚴重輕視技職教育、五專教育,認為「高中」、「大學」才是正途,而「科技大學」為旁系,殊不知帶領經濟成長的,有許多都是技職教育等體系出身。不論是大學教育、科技大學,都是一門學問及專長,不需輕視或自傲,隔行如隔山,這個社會得以順利運行都是來自於每個得來不易的珍貴知識。
是!真才實學和學生求學真正的意圖才是最重要的!
學歷並沒有通膨,而是政府鼓勵教育詐騙集團跑出來魚目混珠而已。如果今天教育不是教育部說了算,而是百姓自己競爭,也不會造就一堆莫名奇妙的科系出來騙補助。 都是人民繳的錢。說好聽是教育,沒學到東西的教育叫做詐騙。
我是補習班老師,以前都鼓勵學生讀高中、大學,現在慢慢改變想法,喜歡讀書就去高中.大學,喜歡技職就去高職.科大
當年你們鼓勵學生讀高中、大學,這在當時的時空環境是對的。在我們那時的社會,對技職體系的歧視,是明顯到超乎想像 (後來應有所改善)。當時學生讀高中後若覺得不適合,可以轉學到高工等職業學校,但是若一開始選的是職校,念得不適應想轉高中,那就對不起此路不通,要念請在高一從頭開始,這在當年不知誤了多少學子...
可能跟主軸沒有關係😂但9:26的圖表台大和成大醫沒招滿我是應屆考生主要是因為這一屆學測申請有很多考生高分低填以及有在學大學生重新去報名個人申請又或是高分群不敢填醫科跟影片本身的主題有一點點不一樣補充給77~
所以為啥台大醫要那麼高傲不開備取名單?今年不就有台大醫大一的學生跑去重考台大醫被砲轟嗎?明明就弄個備取名單就好了的事情也不願意
@@PromiSushi 人家要不要開備取你也要管喔人家是指考分數第一的系當然可以
@@PromiSushi 因為還有其他學校需要醫學生
@@Cheng2_sky_gamer 學測沒收到的名額會回流到分科喔所以總名額是不會少的
還有繁星
樂見學店消失。不少人是「上過學校卻沒受過教育」。學店廣設,是台灣教育的沈淪,危害個人和國家的前途甚鉅。
讓老師去當業務招生,這真的是台灣老闆才想得到的,太強了吧
C讓一些學校合併改制,大量技專院校升格後變得跟普通大學一樣以前企業會到技專院校徵才,現在學校變得教學術,還是需要到企業學,企業又愛有經驗的變成大學文憑貶值,畢業就失業
醫大可以考慮串燒一下
有些私校就是學店,錄取分數非常低,讓一堆能力不足的人入學,混個大學學歷畢業,把整個學術界素質搞臭搞爛!
台灣應該順便改革教育,讓學生學以致用,而不是浪費是時間跟金錢去唸大學跟補習。
你也只有當學生時有神主牌 ,出了社會 ,發這種牢騷 , 你看別人怎麼看你?
我是學店仔,以前喊口號的校長現在跑到聯合當校長了,雖然我念的是私校,但我其實很慶幸自己有跟對教授,以至於我畢業後其實很快就找到工作了,我念的是材料工程,大三主修薄膜工程,專題也是從事薄膜領域,甚至我們老師有與在地鍍膜公司簽訂產學合作,雖然這樣說很奇怪,但念大學卻學到了一堆技職,真的挺奇葩的⋯⋯但老實說,本對自己相當沒自信,覺得即便畢業了也沒有公司要我這個學店仔吧,結果居然一堆科技廠要我,因此對自己稍微有了那麼一點自信,現在也在某科技廠內當助理工程師,我的教授很棒,但我的學校真不怎麼樣,也一堆教授擺爛,甚至80%的學生壓根只是混個文憑而已,所以我其實很贊成大學退場,真的不需要這麼多大學好嗎⋯⋯
你很幸運!
問題你學校退場了, 你連當學店仔的機會都沒了 ,為什麼一堆教授擺爛只有你的教授和你例外呢?
@@learningenglishthroughtran8540 因他已經畢業了,對她來說大學退不退場不關他的事了
@@marsonjosery7312 謝謝~
@@learningenglishthroughtran8540 你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你,如果我的學校真的退場了,對我來說那也不過只是命罷了,本就只是在底層生活而已,退不退場對我真的沒什麼影響,連學店都當不了那就當不了,生命總會找到出路,大不了去當學徒學個一技之長,你的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只有我的教授跟我例外,其實我的學校還是有少數教授很用心在教,少數學生想認真,因為知道自己讀書肯定贏不了台清交成政、中字輩⋯⋯⋯等等,所以在學期間專題認真做,能考多少證照就考多少證照,充實自己的能力的人也是有,雖然只是少數就是了,畢業了不至於找不到工作,當然一定贏不了你們這些台清交成政畢業的高階知識份子,頂多也只能像我一樣在底層生活,但也是努力認真的活著,起碼對社會多少有些貢獻
高中跟大學都讀餐飲科,結果實習的時候才發現,沒有讀餐飲科的人也可以做餐飲的工作,那我辛苦花時間讀餐飲相關知識跟學技術是學爽的啊。🤔業界環境直接讓教育部當時大力推行的技職教育變成笑話⋯⋯。所以滿建議以後想當廚師的人基本上高中讀完就可以快去找工作累積職場經驗,根本就不用再花時間讀大學,多讀了四年薪水也不會變高。😂
那在職進修呢?
高中跟大學都讀餐飲科,結果實習的時候才發現,沒有讀餐飲科的人也可以做餐飲的工作,那我辛苦花時間讀餐飲相關知識跟學技術是學爽的啊................
@@蔡宇童 你在大學混四年已經夠爽了,該還債了
你可以進高級飯店去工作,沒有讀餐飲的是熬了幾年才擠進這個圈子內,到最後還是科班的會比較有優勢,因為所有東西都學過了,將來都應用的上。
@@夏承堯 並沒有
我是技職學校畢業的學生, 高中大學都是, 我認為學校沒有很好的輔導學生在畢業後尋找工作這塊, 只讓學生不斷的參加證照考試, 完成畢業門檻, 但一開始做的性向測驗並沒有好好的利用, 並用於輔導學生尋找到最適合的行業, 我認為技職學校, 反正使的學生的發展路線更加狹窄化, 如果再不好好改善, 畢業即失業的狀況會愈加嚴重
公立高中已被教育部要求減招為了就是讓私立學校生存說好聽是保障私校工作權另一方面也是政策圖利財團
我想說學生能力不分公私立或一般與技職大學,有心想學才重要,我的朋友就選了覺得很有出路的電機工程,結果因為沒興趣且不喜歡而排斥反而四年什麼都沒學到,我因為喜歡攝影和動畫而走上廣設這條路,哪條路不辛苦廣設也只是大家說比較辛苦而已,有興趣學習真的很重要希望大家選擇自己所愛
當初聽爸媽去考了我不喜歡的科系放棄我想要的科系,結果我出了社會一直不滿意我的工作,覺得我少了甚麼工作只是上班賺錢,還是跑去職訓中心學了我喜歡的,現在這個工作再辛苦還是做得很開心,這份工作第一次領錢時感覺到這是做我喜歡的事賺到的錢,那種快樂真的都忘不了~
南台算私科裡真的很願意砸錢的 ,繳學費有感覺回饋到自己身上是真的
爆哥學弟/妹
為何南臺科技大學要好不容易考到?🤔
南臺我在前年推甄沒上,然後統測考上了😂然而我並沒有讀南臺
說真的不一定要讀大學,要讀的話科系真的慎選,最好查一下評價和師資,沒興趣或老師教的不好會很痛苦。我之前高中從體育班畢業時,原本要去報海巡的志願役士兵,但因為我爸是警察出身,不太喜歡軍人,叫我一定要讀大學,所以我意思一下用體保報了離家近的私立大學,選了自己不了解但聽起來很厲害的科系,讀了才發現沒興趣,而且因為底子不好課業跟不上,只能維持及格左右的成績,基本上都是系排80%以後,直到大二下去修別系的課才發現自己讀錯系,大三轉系後雖然系排還是很差但很投入在作品的累積,過程中很明顯感覺到有學到東西,也因為指導教授給我很多磨練的機會所以進步很快,畢業時就直接開始接案,今年考研也很順利,當初沒轉系的話不知道會變成怎麼樣,可能更好或更差,但肯定過程不會這麼快樂XDD
教育改革,當真不易,但卻影響深遠。
現在一些被說是學店的私立科大,在以前其實都是風評很好的私立職業學校,當地中小企業老闆覺得畢業生有料的那種 (甚至不少老闆就是那些工商畢業的)。但是氾濫升格之後這些工專商專變成四技,卻沒有應有的教育品質跟入學門檻,就淪為大家說的學店。希望政府能趁這些機會,將我們的教育精實化,並且恢復以前職業學校跟半學士學位的尊嚴跟價值。
政府就愛多管閒事 不讓市場自己調整的下場
我覺得滿可惜沒有提到「土地」的問題。私校退場土地問題也是很大的問題。很多私校會辦學並不是真的為了教育的遠大理想,純粹是因為以學校名義買地可以優先買到國有土地,並享有更低廉的費用和持有稅率,接著再想辦法以各種名目以換地方式,與自己財團換地讓便宜的地可以改建豪宅獲利。像是幾十年的景文案就是一個案例,景文集團將校地改建豪宅,還買通台北市教育局官員核可變更土地地目。私校退場這議題有個爭點是,許多私校希望退場後能夠將土地轉為財團所有再利用,以收割當初辦學校所花成本,但是這些土地本來就因為是為鼓勵辦學而享有優先購買國有地或是低持有稅率,現在他們不辦學了要退場了,土地直接歸於財團所有是否為正確的呢?
大學開滿地 請問臺灣有多少人能當科學家?其實技職應該很專業 素質也該高的,結果被社會風氣弄到好像走投無路的人才去念技職 請問這樣有多少好青年敢去念技職,最終老闆都找不到員工 發現外勞便宜 就用 到處都是外勞⋯🙄我們最後還是在喊低薪找不到工作(因為那些缺本來就不存在社會上)⋯我們真是活該
學店關一關好,把資源留在高教提升效率
知道大學不招生會沒有資金,但是為了招生而罔顧在校學生的權益,甚至是為了招生而擅自拿走學生作品、要求學生硬生出東西給學校等等,就會覺得部份的大學倒一倒也許會好一點。
當初也是一對錯誤政策跟決定,導致一堆私校成立,誰當初要上大學會知道,畢業以後自己的母校會倒閉,倒楣的永遠都是學生而已
那些學校本來就應該倒1.前段大學(台 清 陽交)經費被稀釋2.那裡的學生根本不願意/不會念書 把他們放在那裡害他們也害我們自己
我79年次 就是教改下的白老鼠該教技術就好好好教 到最後犧牲的都是我們的青春
台灣有很多社會問題源頭都出自於一個更大問題,學校倒閉潮絕對不會突然憑空而降,其實這是個結構性問題。政府其實也知道但既得利益者是不太可能改變的,人民只有假裝不清楚還是有的人根本不清楚而繼續過日子。這問題就是「高房價跟低薪資」,導致大部分的人沒有想要生子,未來孩子只會越來越少,然後少子化問題影響學校招不到學生,先預告下一個社會問題是老人問題,在下一個是健保制度可能面臨崩壞,再這樣下去你敢想像2-30年後台灣會變怎樣嗎?現在的政治人物根本不在意台灣的未來,因為2-30年後自己可能已經不在了,現在只要盯好眼前的利益就好,所以現在只要從政治人物口中聽到「愛台灣」三個字就是詐術,如果你真的愛台灣的話,這問題已經不是2-3年了,為什麼連個有效的、有感的政策都沒有?快選舉了,投給真正能大刀闊斧去破壞這腐敗結構的政治素人吧。
政治素人也改变不了这样的状况。政治素人下来当最高领导人,由于没有自己的派系和财团支持,很容易被架空或者被人忽悠一通乱搞。 乌克兰的泽连斯基就是素人,一个演员当总统,结果把国家带入万丈深渊。(俄罗斯肯定有错,但是乌克兰自己很多行为也在自己作死)
@@leoxu6411 是沒錯,但如果素人是多數的時候呢?凡事起頭難,要改變,踏出第一步往往都是最艱難的。至少素人沒有包袱敢衝,總比現在這些爛在那邊,一個月薪水還領數十萬,整天還在討論誰民調高誰要出來選、誰的論文抄誰的、整天媒體前面耍嘴皮的人強太多了。我實在不知道整天說這些東西對人民到底有甚麼好處?一點建設性的牛肉都沒有,可憐。還有我現在指的是目前浮上檯面的政黨都差不多,沒有針對哪一黨。
@@無名氏-u4g 素人大概率是选举时嘴巴上特别敢冲,但是嘴巴上说说和实际上去做难度天差地别。 素人自身缺乏权威,也没有专业团队辅助,政府从上到下也没有庄脚,大刀阔斧的改革要么是推不动(凡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必然会影响一大堆既得利益者,这些既得利益者在政府里一大堆代言人);要么就被人当枪使(泽连斯基就被人当枪使了)。
@@無名氏-u4g 素人怎么可能是多数呢?一个素人出现就是小概率事件,很多素人都能上台你觉得可能吗? 台湾选举是要花大量的钱去宣传拜票的,哪里来那么多有钱的素人参选。没钱你连门槛都过不了。
@@leoxu6411 我寧可把希望賭在素人身上也不想賭在明明就是廢人的人身上,像呱吉就很不錯阿他也是個素人,我覺得這種人應該要越多越好才對。打個比方,這就像玩手遊你只有一次機會,你會用來抽只會出R卡的池,還是用來抽UR-R都有可能的池?夠白話了吧,聽不懂我也沒辦法= =
感謝志棋七七和團隊的分享,透過你們的影片可以學習到各式各樣的知識,非常感謝!
看完評論我統整出這個結論: 政府利用洗腦式的刻板印象硬將所有人趕去讀書,不論他是否能在其他物理職能上做出更多貢獻達到更高的榮耀;父母也永遠都是: "做工辛苦勞累賺不到錢是社會底層,只有讀好書坐在辦公室裡才是一個稱職的社會人士,我這麼說是為了你好。" 這種廢話,導致很多學生包刮我在內,因為沒有好成績而產生壓力,甚至延伸出同儕的霸凌,自身憂鬱症以及家庭關係不良等問題。(我說的可能有點極端,但這些確實是延伸出來的問題)
我一直以為私校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母集團培育畢業後即可馬上進入產業的人才但不知道為什麼變的有點歪掉XD後來衍生成政府必須要進行產業合作計畫讓學生更貼近產業超級本末倒置!-B+C跟產業相關的學校可以減少科系 專心經營能夠幫助自己產業的科系 並且還可以多規劃進行實習等等的 不要讓文憑變成廢紙若營運資金不足或基本科目的人事成本太高 可以和其他學校合作或併校 說不定還可以碰撞出跨領域的合作等等 名氣上來説不定就很吸引學生了XD 要有好的計畫,執行成功後才可以用好的行銷去招生啊啊啊另外要從國高中著手去讓學生發掘自己的興趣跟原始技能樹也很重要也許對技職很有興趣的學生就可能有名校迷思 而去讀了學術派大學 最後畢業也不知道可以幹嘛!如果部分專院能把自己技職優勢拉上來(例如認真做幼教或者獸醫專業)外加有母集團給的實際體驗課程,應該是一個蠻不錯的誘因讓學生選擇讀這所學校吧其他有心懷不軌的董事會做一些光怪陸離事情的學校就退場吧讓學生跟老師可以去更有規劃的學校任職或就讀
第一次感覺到,當時念產學的我想的一樣,半年不在學校一樣要繳學費但是學校設施用不到一半的情況下,一樣要付再加上同一個老師身兼多職,感覺就是一種極不專業及不負責任的做法!而且憑什麼當老師的感覺!況且還是創業課這種新穎的學分,就是為了開而開
當年教育部開放專科升格技術學院的條件真的很寬鬆,專科學校只要挑一兩個"科"設置二技部的"系",就可以申請升格為技術學院,然後再逐年將五專、二專(更早以前甚至有三專)更替為二技與四季的系就行了。此外,以前教育部還有法規規定,大學要有三個學院、每個學院最少要有三個系所才行,而這些專科學校的長遠目標大多是要升格為科技大學,但以往的專科學校通常只專精在少數領域,比方常見的工專、商專、工商專,還有少部分的海專、農專、藝專、體專、家專等等,這些專科學校都只設置特定領域的科別,而每一種領域能開設的科系,數量都有限,因此這些專科學校、技術學院,為了符合將來升格科技大學時有關學院系所數量的要求,只能硬著頭皮開設新領域的科系(最常見的情形就是工專增開商科、或商專增開工科,改成工商專科學校)。但其實,不同領域的科系所需要的師資與設備都不相同,經營模式也有所差異,這也就導致專科學校、技術學院不善於經營這些新領域的科系,再加上前面提到的關於專科學校升格條件之寬鬆,都導致高等技職教育的教學品質參差不齊。更雪上加霜的是,教育部本身也沒有建置關於技職教育升格後的配套措施。各方面都與普通大學有所不同的技職教育,在評鑑與各項規範上應當有另一套制度,但起初教育部除了開放專科升格外,對於技術學院的評鑑方式、學校軟硬體設施等規範,都一律比照普通大學,後果除了前面提到的技職教育要增開新領域科系以擴充學校規模,以及增購圖儀設備,即便這些圖儀設備在教學上並未真的有所需要。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師專"。師專的前身是高中層級的師範學校,為了提高小學師資的程度,才又將師範學校升格為專科層級的師專,往後又升格為大學層級的師範學院。師專的升格則完全與前述專科學校大相逕庭。師範院校(師院、師大、師專等等)當年具有強烈的專賣與保護色彩,非就讀師範院校者不能在中學以下學校任教、師範院校畢業生一率分發至各校任教,這些制度都造成師範院校的僵化(60分畢業跟90分畢業都能當老師,差別只在於分發順序的先後;師範院校的教授們也無須擔憂學生的出路),進而有90年代教改中"師資培育多元化"的訴求。而在各項技職教育升格的配套措施都不完善的當年,師專的升格都因循著國外教育思潮的演變,並由行政院一紙行政命令說了算,再加上"培育師資"這個明確的教學宗旨的大傘之下,使得各地的師專與師院,最後都長成同一模樣,不僅設置的科系都相同,課程也相同,只有校名、地址與人的不同,但在各項制度與規範全部一體化作業,就連師專升格師院也都是各校同步進行,這種僵化現象一直到師培法公告後才被打破,並迫使師範院校轉型為一般大學或與鄰近大學整併。以上補充。
我覺得吵這種學校招生與倒閉這種問題的人就是被政府帶風向的風向仔,企圖把學校倒閉的責任都推給學校甚至是學生。說真的其實最重要的是政府應該來調整台灣的產業節跟發展,讓各行各業都有一定的薪資與工作保障,不說別的只要讓現行所有勞基法規定的各種假都可以在大中小企業都實施就好,不需要再另外定什麼做不到的事情。當各行各業都有一定的保障之後,註冊率自然就會提升成人也可以回去進修。舉個例來說像台積電工程師、醫生、公校教師為什麼人人都搶?不就因為薪水相對較高或者工作本身有保障嗎?所以行業做起來了還怕找不到學生嗎?怕只怕政府帶頭怪東怪西,一下怪學校、一下怪學生、一下又怪少子化,問題就不會有解決的一天了。P.S.台灣人也要有一種覺悟就是各種服務會越來越貴,就像西方國家一樣,說真的誰要去做低薪又沒有保障的工作?
認同,最終還是人民需要保障而歐美則是興趣取向,在一門技藝中鑽研他們每一項技術都可以獲得安穩生活不像我們是為了吃飯討生活選錯學校選錯科系就慘了當個超商員工,做外送還會被笑
不認同政府沒能力,也不應該調整到產業發展跟結構當然不是說通通不管,只需維持一定程度的管理就好,讓發展回歸自由市場不建議有大政府心態,認為政府要搞定一切,現在會發生這種事不就是以前政府造成的?
政府如果完全不管,讓企業自己訓練人才。也不要補助大學 給學位一個 教育部認證的光環。也不會有產學脫節浪費資源的問題
教育部至少要公布各系所,就業率,薪資平均數and中位數,但就是不公布
目前在某科大工作,不過月底要資遣了,我來半年而已,純粹是派系鬥爭下的犧牲品。自己在某系服務,每週都在拼早鳥報名,每次放榜也都在算報到率。基本上只要高中生想唸,就附一張xxx的名片就保證錄取,高中端也會提供想念我們系的同學名單,以早鳥報名有獎金拿為誘因進行招生活動。近年來高中端也會與大學合作,安排入班跟模擬,這雙方都有好處的,不論是招生率或xxxx,且連國立高中職都有份。這以前真的想不到,但私立技職目前基本如此,互相而已。
台灣人的特性喜歡讀高中,喜歡上大學,然後就讓大學普及話,一種人人有功練的概念。本來不應該去高中的,全部都去讀高中。讀了大學後就不會想要去從技職的工作,導致現在很多技職類的工作找不到人接,例如水電工,油漆工等等。城鄉差距就更嚴重,讀了大學後就往都市去。本來應該留在家鄉付出勞力的人。就不再回流。
個人是覺得 高中很重要, 國中國小 很....爛(爛是指,台灣國中小其實很少讓小孩去摸索自己的天分或興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 少年時期腦子不好...思維不夠),大學 是大環境所逼迫,其實大家去大學只是要個文憑而已
和大陆一样的
聽到私校的剩餘財產得捐給教育部的退場基金私校的不動產則會歸給地方政府我很訝異相關法條竟然能過關沒有被卡下來台灣有救了XD~
直接被政府直接徵收
本來就應該這樣啊!因為每年都拿了教育部的經費,退場之後為什麼可以自由處置?而且開辦需要教育部同意,這個又不是補習班。
想補充一下這兩年醫學系個人申請出現缺額是因為學測出題太難,高分群太少,導致各醫學系篩出來的都是同一批人,才會有缺額的情形出現,但這些缺額都會回流到七月的指考(現在叫分科測驗),如果依整年招生情況來看是沒有影響的
對啊醫學系沒招滿用膝蓋想就不可能,志祺還是要多確認正確性只是名額回流!
沒有用的私校希望能倒一倒現在是高齡化社會其實很多長輩退休後沒事做都想去上課充實生活不妨轉攻這一塊,活到老學到老
很多私校學生素質真的差 我本來再霧峰念某科大 後來看著同學素質如此 最後轉學到國立大學 一路唸到頂大研究所 當然指的是工學士 ^^
廣設大學是沒錯的 錯的是你沒發展自己的特色 而教授也都只侷限於普通大學出來的人 實做能力有限 其實找些大公司退下來或正在任職技術主管來教實習課 學生入職場就能很快進入狀況
其實大學有很多實習相關的課程喔! 以我的淡江大學舉例的話,有企業實習、工場實習、產學實習、諮商實習或是專業實習等等很多種直接到職場學習的課程,而且是有學分的。
台灣完全不重視技術 整天在那邊讀書考試等高中考完 你就必須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 用你的分數賭你的未來四年科系我資訊相關科系畢業 同屆60多個人 畢業後實際進入資訊相關工作的不到20個當兵的當兵還有人回家務農真的讀大學課程時 一堆該會的也不會一堆高中拿來計算你人生成績的東西卻一點屁用都沒有台灣的教育扭曲到不可思議
私立學校80%可以關一關了,留下國立大學加上私立頂大就可以了,我覺得教育部可以趁這個機會淘汰一些教學質量不行的私立大學
當年大學遍地的政策錯誤,現在只是恢復正常而已
9:27那個會缺而不是因為沒人要讀是因為升學考試制度的關西才導致缺額
人人有書念,不代表人人想念書。
根本就是教育部的規劃問題,把它歸咎於私校沒有好好經營只是讓問題變成是學校問題!
幾十年前發現台灣出生人數在下降時,就該預估到這個情形了,只是都拖著不去積極處理,等到了今天才說是個問題
私校退場中除了師生之外,私校非教職的勞工也是一群弱勢,但好像很少人討論到...
私校行政本來就是私校自己把持, 他們地位比老師高 , 很多是老師兼職行政職 ,學校的行政還比較有地位
@@learningenglishthroughtran8540 恩...,教職有教師法保護,退場機制也有建立平台輔導(當然輔導的成效是另一個議題),但是公保的非教職單純行政跟勞保的非教職單純行政得討論確實比較少一點,尤其是公保的非教職單純行政在相關法規的保護上確實比較差一點,再加上退場機制的主題,大多都是討論師生的權益,很少討論那類族群,所以感覺滿可惜的,恩...不是很同意地位比較高的說法,不知道地位高低是指什麼?
多元課綱導致技職學校不重視技職教育反而要求學生什麼都要會 「術業有專攻」這件事政府可能不知道吧😔
想補充一下:在影片中所提到的私校提升註冊率的方法,其實最大宗的方法應該是所謂的「寄存名額」的方式來進行,舉例來說,我有一個系,原本要招100個人,但近年來都只招到60個,那該系的註冊率就會是60%,因此為了拉高註冊率,該系就會把缺的40個名額「寄放」在教育部,使帳面上的註冊率變成100%。換句話說,教育部和私校一起共同美化註冊率,因此註冊率變難以反應真實狀況。倘若想判斷那些學校有利用「寄存名額」方式在註冊率動手腳,其實只要把該校的歷年註冊率攤開,如果兩年之間的註冊率差異過大,便可以合理懷疑其實際註冊率應該不高。
額外再補充一下:私校之所以要利用「寄存名額」的方式來拉高註冊率的原因除了讓帳面數字好看,也和教育部給予大專院校的補助款有關,因為註冊率過低會被扣減補助款,因此這個政策到最後等於是本末倒置,才會有寄存亂象出現。最後,根據教育部內部的官員說法,「寄存名額」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該私校的招生狀況改善後,在把原先的寄存的名額「領回來」,但是由於少子化的影響不可逆,因此教育部也坦言通常寄存進教育部後就不太會在領回來,相當於放任該私校的學生人數自然減少,直到其撐不下去後在倒閉。
真的不要期待學校能教什麼實用的,實用的玩意還是得靠業界實習。學校一直以來的職能都是師生之間互相照顧,這個互相依照學校威望可延伸至出社會後;所以第一要確認自己想從事的職業,第二要去威望越高的學校越好。人生短暫,但是天才少年越來越多,我們這些已經出社會的就是要把餅做大,然後監督分配的公平。至於母校的大學滅亡與否,端看我們自己能為學校威望帶來足夠的提升。在國際有足夠的競爭力,在國內有足夠公平的分配,那也不必過於焦慮。
呆丸代工产业本来就学不到什么技术,来大陆大学看看什么叫做学术,航天科技,AI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这些前沿科技呆丸甚至连门槛都没摸到
很多人讀到大學畢業就業幾年就改領域的喔!所以「確認職業」並不是百分百的!至少是要確定自己目前是不是真的很想唸書或認識這個知識領域,來謀劃發展自己職涯,覺得跟自己所想的不一樣就去充實或去轉,學校還是有實用的知識,就要看怎麼運用,業界的資歷有些你換了工作或是公司增了哪些業務項目你還是一樣要重來去上課進修學習,並不是你學了什麼就只限定運用在哪個領域。
現在連技職學校都變成升學重點學校,想學統測以外的知識?先顧好你的統測吧高職三年不是為了學東西,而是面對大量的考卷跟書籍,真是謝囉
我相信很多高職升科大的學生壓根沒玩過三用電表/波形產生器/示波器這幾個東西雖然我讀高職讀到後面很混,但是這幾個東西我到現在都還會用...
基礎不打好,期待實用能學多精?沒看一流四大基礎打好就領年薪200了嗎?
時代跟技術在進步,可是台灣的政策跟環境永遠卡在老一輩的思想裡 偏偏能做決定的又是那些人,人才也留不住 小孩也不敢生
以前認為學校招收學生是依考試分數排名,但自從陪前男友爸媽去某間大學找老師還是校長談?考試考得一塌糊塗的前男友弟就能上大學了,這才知道在台灣想要有大學學歷是可以不用考試的,直接付錢就可以了😂 不意外的這間學校也在這次的倒閉潮。
是要多爛才會連要倒閉的學校都要關說才能進去讀
@@teco13051305 我也不清楚,聽前男友說他弟分數爛到沒學校可讀XD
更可怕的是學校收掉 附近的商家生意絕對腰斬經濟絕對會有很大的衝擊
本來就是需要倒吧?台灣大學真的太多了
這些私立大學還不是每年拿教育部好幾億的錢,還不是浪費教育資源,然後就出個垃圾!🤣🤣🤣
只要留公立就好,私立應該倒光
@暑國人 不,多元學習是專門給有錢人階級複製用的,要馬資源多,花錢幫忙做,或靠關係,後段學生根本不會有人在乎那個,而且國立大學的話分數還是要到達規定門檻,才會用到學習歷程或被審資料
@@正義魔人-o1h 留公立的就好,這句話完全就是你的無知,輔大跟東吳前段私大,你會去國立後段地名大學?? 還是你把私醫大放在哪
@@小熵 請問貴校? 私醫或前段私大是垃圾?
1.出生率降低2.學校招生不足3.房地產泡沫破裂這是一個正常循環,現實殘酷但卻有涅槃重生的機會。
奴隸主會引入外勞,現在已經放寬外國人永久居留權
私立大學關一關比較好,八年級生路過。以前國中還高中的時候,師長就跟我們說過,讀那些私立的學校(講直接一點是學店),人家一看到你是那些學校出身,應徵時就直接刷掉了就算你考私校第一名也沒用,他們也不會去查,而台大出身的,就算他是台大吊車尾畢業的,人家還是一樣會用他當年我們的師長就講過這番很實際的話,私校倒閉潮完全在預料之中,倒一倒也好
有錢私校,或人多有名的那幾間,要倒的話,國立尾也差不多了
前段私大跟後段國立比早就贏了誰跟你學店,國立後段才應該停辦吧,每年都拿政府的錢還贏不過前段私大
@@AlanYao-o6e 不一定啦,只是選擇不同而已,國立省錢,國立大學各科系比較平均發展,私立的比較會有強項科系,倒是私立中後倒掉我是沒意見
@@AlanYao-o6e 都是學店,快廢一廢
@@Miyuki_Hatsuharu 在 新興大學 還沒問世前,東海,東吳,輔仁,淡江,中原,逢甲,靜宜,文化 都是 私立大學
國立學校人收少一點,私立能存活國立也能顧好教學品質。記得今年國立大學"上壘率"是歷年來最高,一些國立名校更同時擁有數萬名學生,或許把門收窄能減緩私校退場問題。
LoveLive已經示範給我們看三次了,建議各校開始組建學員偶像部拯救廢校危機
大學TOO OLD
中興大學有
我沒有讀過大學,我只能用自己讀過私立高職的經驗來留言跟推測我猜,學校會一間接一間的倒,應該是因為:1.少子化。我當初高職準備畢業時本來就打算要去考志願役,不打算繼續升學,因為我不喜歡讀書和考試,但那時候學校要求我們一定要填志願,於是我就隨便選了三間科系看起來我可能會喜歡的去寫,結果後來那三間學校都有打電話來問我的意願,不過都被我拒絕了,而且重點是,當時我的在校成績是屬於吊車尾的那一個,就我這種老師們眼中的「壞學生」都有學校搶著要了,可見現在學校非常缺學生也很缺錢2.學校太多間了。當年那些企業為了跟風開了很多間學校,我猜他們的目的應該不只是為了幫助學生,而是看到學校可以從學生和家長們身上賺到很多金錢,於是紛紛跟風開了一堆學校,就像便利商店之間的競爭一樣,時至今日少子化問題嚴重,沒了學生就沒有錢可以賺,學校經營不下去,最後只能合併或倒閉,甚至有一些女校都開始收男學生了3.教師資質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私立學校的老師會這樣,還是是只有我那間學校的老師會這樣私立學校的老師很多根本不懂怎麼教學生或帶學生,像我那時候的班導師,上課只會唸課文,唸完就考試,考完就叫學生罰抄,只會叫學生做浪費生命又沒意義的事情,平時對班級也不聞不問,只有在升旗被主任們說當週清潔或表現不佳要群體罰站的時候才會責備+數落我們,而且其他的老師也都很唱丘,幾乎每個都很嗆,好像很厭惡我們這群學生一樣,嘴都跟教官一樣臭,這種環境下要把學生教好?我覺得做夢比較實際4.科系分配不均讀高職主要是想學一技之長,但是實際進去學校後,普通科系與專業科系的比例分佈大概是7:3,一週下來,學生碰專業科目的時間其實很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教國、英、數、社、自,我覺得這是很本末倒置的事情,感覺技職學校只是普通學校的閹割版,只是附加一點點的專業科目在裡面而已,而且很多學校的設備跟教育科目都跟那些老師們的腦袋一樣老舊,已經被淘汰不會有人用的機具設備或者軟體學校還拿來教,打死不教學生用新的(不過畢竟學校沒錢,也買不了新的),導致學生畢業後去工作反而很難銜接得上,不願意花時間再教新人的企業公司就不會想用這種學生,這樣求職率也不會上升
在職進修啊、樂活課程之類的,現在少子化越來越少老齡人口越來越多。那就把方向轉成就業人員跟退休人員啊現在師資也因為少子化也被迫一人多課搞得單課品質不精這也是問題。
接下來10年這問題將趨緩 , 因為依照人口出生人數數據 , 接下來 的 10~12年 ,每年新出生兒童 人數都差不多了 , 暫時沒有學生數下降的問題了
記得從小教育就一直成績至上好班、放牛班在比較,學測也一樣拼的所謂“好高中職”跟“爛高中職”為了學歷上私校大學,我們家境不好也是出來打工賺生活費,還要自己揹學貸。真心想念書時,家庭吵吵鬧鬧打工又累,完全沒辦法好好學習。其實這一切只是比父母給的教育資源一直到出社會我還是很痛恨教育系統欺騙我們老實人,騙我們唸書就有好生活。我相信很多念私校的學生,家庭也是相對弱勢。人就是這樣比來比去,從不看背後是什麼原因。
真的,明明就是比誰資源多,感覺很多機會不是努力就有的...現在的升學加分也是,以國中來說,參加營隊、比賽是會加分沒錯。可是對我來說,很多比賽和活動都辦在別的縣市(統稱北部ww)。股長加分是加很多沒錯,可是又跟班級人數有關...總務收錢就像討債集團,嘉獎一支ww
無論是何種制度,比得終究是家庭資源與環境
十幾二十年前還在讀國中的時候老師就有給我們一個觀念就是,並不是一定要讀到高中讀大學,如果有喜歡的職業類別讀職校也很好。甚至只要已經有未來志向的人,老師也不會強迫在學校要讀一些非你未來專業需求的東西,可以看自己的課外書。那其他沒有理想抱負只能考高中考大學的人,就是盡量考到好一點的高中考好一點的大學,尤其不要去讀那些看名字就不知道是什麼未來隨時關閉的大學。我們老師算是比一些保守派來說相對開放的老師,他會盡他最大努力尊重學生和家長的意願,那如果大家沒有其它意見他也會盡全力盯大家所有科目的成績。而且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目標,舉例來說如果我數學特好那我的目標可能是90分,其他人可能是80分70分,差的人可能是60分。我覺得我們老師在當年那種還在處於要多元不多元的教育體制下,已經做到他所能做的因材施教了。
兩年前我跟我家人說我不想讀大學 因為沒有想讀的東西 覺得浪費生命浪費錢但我家人說 不管 你就是給我去念大學 我問了一下原因 因為他們怕被鄰居或親戚笑說你們家小孩沒念大學我就很傻眼 沒念大學到底哪裡好丟臉 有多少大學生一畢業出來還不是做著低薪取代性高的工作 而且還要背著可能不吃不喝一年才還得清的學貸現在雖然我不是做著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但至少我知道哪些工作是我不喜歡的 總有一天也會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吧
沒錯 像你這種成績爛的根本不該讀大學哈哈
我也是沒讀大學,知識一樣要自己摸索學習,加油💪💪
同意
我讀大學也是後悔如果時間能重來我會叫當初的我直接上班高中畢業跟大學畢業做的工作一樣……
@@러아-z9o 有一半以上的大學生出社會後做的工作跟原本就讀的科系完全不一樣 所以也因為這樣大學才會越倒越多 讀一半休學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畢竟大家一開始也只是有點興趣才去讀 知道了一些職場的黑暗面後才發現自己不適合 不過這時候也已經花了一堆時間跟錢了互相加油吧 人生的路還很長 隨時想改變都不嫌晚
這個問題其實根本就不嚴重也不重要了。因為人口開始負增長啦。連人都沒有有學校有什麼用。
以前學校就是看學生隨便招都有才落到這地步倒就倒了 寧缺勿濫看到那種吊兒啷噹又對自己科系的學問一問三不知的人感到可悲
AGREE
大學多學生少,我高中班上有學測總成績個位數都有學校讀(雖然聽說之後大一就輟學)我覺得管制大學數量算是一個猛藥,但副作用高的藥對部分的人來說是不友善的。舉例來說很多學生也很怕畢業之後失去母校學歷不被承認,尤其大學更是如此。
廣設大學真的是天才政策,這些年後段學校退場師生權益受損,教育部給頂大的資源也被大量其他學校分散,最終就是高等教育競爭力一起倒退
長知識很棒不過題外話 播蠻久的了 還是常常吃螺絲喔 加油
2成左右的人上大學就夠了。好好充實技職教育,以及中學分流更重要。
台灣的技職有夠好笑 50趴餐飲40趴工科 剩下5趴是資訊科 其他5趴 傻眼 完全沒有多元
@@芒果的法環攻略教學武 而且技職和普通科到大學甚至高中職階段分流愈來愈不明顯,如普大台北大學和科大台北科技大學都有電機系,但無論高中生還是高職生都能申請或登記,讓傳統普大偏學術、科大偏實作的傳統愈來愈模糊,結果都是用同一套標準評量辦學的大學......
現在的技職也是以升學為優先,因為現在的工作有很多都要求大學畢業,惡性循環
@@yu-zhenhuang4456 其實實作技術在高職已經學完了,科大其實沒有什麼實作技術可學,所以科大課程會和普大1樣
以前以科系為入學標準,現今以學校為標準,企業以做人處事為標準以前聽家長的觀念,覺得要最高學府怎樣的、上學麼科系最好,不過認識到很多老闆跟創業的人才會理解到,我們所想所學跟老闆所需縮要,或是要自己擁有一片天的能力與思維完全不同,覺得上學要學的反而不是教課書的內容,而是許多完全得來不易得態度、思想、合作、溝通等等的技能與經驗,
進了高職發現高職學術化,進了大學發現大學技職化,兩者辦學的重點比重有點詭異而且大學真的不需要那麼多,每天開口閉口說多元學習多元發展,結果逼大家只能走讀書這條路,不如把末段國立跟中後段私立關掉,把資源集中在剩下的大學或是拿去完善不同領域的培養計劃
當初沒開放那麼多學校就不會有這些鳥事了.......身為四十歲的大叔,對後來的大學錄取率可以超過100%真的很反感.....
問題不少,像科大應該著重技職教育,結果不少還是著重在學科,實作術科太花錢不是非常舊就是沒有,學到的技術職場都不要。以前還聽過一個案例,學生原本是漫畫系的學得也非常好,後來廢系後被轉往美術系,老師不是不會就是不認同。類似的在音樂系也聽過,學生主修電子音樂和DJ,轉系後老師只會古典音樂和樂器。
當高職-科大也最看重紙筆測驗時就很詭異......
詭異部分,其實還有僅存的技職實作測驗項目還在考已被淘汰的知識技術,例如資訊類還在考已經停用很久的軟硬體......
我自己是今年高職畢業的資電類學生
我認為實作是建立在扎實的理論基礎上
就算我已經做過很多次電路了但我每次做新電路要開電前都還是會怕會不會燒起來
而且在精密製造業真的進業界根本不會用到你高中學的那些手工的實習技術,反而都是用自動機械做生產,人做的只是生出設計圖而已,這不就回到熟悉的"學科"範疇了嗎
確實有些學科的內容太落後該改善但這不是不該注重學科的理由
@@Blaze-xk4vt 聽我科大同學講是說只有外聘的老師比較強 系內教授通常都是打混摸魚 你只要有上課有來考試就會過 但外聘的教授通常比較嚴格 也有業界比較強的技術
小弟我大學是畢業於某國立科大電機系,台灣的科大教授我認識的大部分都是一般大學博士畢業的,他們的系統大部分是把大學那一套搬過來用,幾乎都是在講理論基礎,如果你要純走技術,我覺得高職畢業,出去外面當學徒還比較快呢。
還聽過有化妝系,因為是“系”,所以都要教授教課,所以就教化妝系學生一些化妝品的材料化學相關的內容,跟化妝本身根本差太多,但是一定要教授教課,教授怎麼可能有專業是化妝的,真的是亂搞。
私大建議可以改建成退休養老村,未來老人只會比小孩更多,引進企業化經營對所有人和住客、國家是三贏
👍👍👍🤩
這好像真的可以耶,大學基本上很接近一個社區
法規問題
極度同意
以後會有「養老院前三志願」這類的排名嗎?
歧視技職的風氣也是幫兇
如果台灣跟德國一樣尊重技職教育,就不會有那麼多技職學院想要轉大學
硬要轉的結果就是變成四不像,造成素質低落加速退場
不是技職教育的問題 是進入技職學校的學生品質不好
@@klaythompson1535 就是因為大家都有這想法才會擠著讀高中 名額有限剩下的自然就到了高職 更印證了大家的想法導致無限的惡性循環
@@klaythompson1535好奇你所謂的「品質」是指甚麼?
是態度是能力還是成績?
"成績不是一切"是這近十年以來年輕一輩的口號
有的人不擅於學科讀技職依舊可以透過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興趣與專業
有的人不善於技職讀學科考大學,讀出來只有各種的職業歧視跟自我感覺良好
所以這樣就有比較高尚嗎...?還是你的人生真的就只有單單成績?
最近幾年高職高中在學生心中已經有明顯平等了
真的不希望有這種「讀技職的學生就比較爛」的想法
常常在說行行出狀元,卻又各種不尊重
台灣人最厲害的就是自打嘴皮
因為德國的教育體制下
會去讀技職的學生
大部分跟台灣有很大的差別
德國大多數是有想法、有夢想
啊台灣很多 就是不讀書也不努力
(不是說技職都這樣 但真的頗多)
去學校不是不能交朋友
但不能只交朋友啊
這群一事無成的叛逆小孩
就因為不想讀書
所以去讀技職
導致風氣越來越低下
然後家長一看
「這個學校怎麼這樣」
後來發現好像很多技職都這樣
就更不願意讓孩子去讀
大家都想填高中
加劇歧視現象
還有這些叛逆小孩怎麼來的?
孩子還在胚土階段的時候不好好塑形
要烤了才發現這個歪那個破
硬要掰正 結果越搞越稀爛
有的時候連陶土師傅自己都有問題
5C率一年比一年高
但有一技之長的孩子也沒有變多的跡象
@@安紫 台科北科外其他都很爛好嗎?
每次關於教育的議題,我會看到很大一部分的人怪政府,還有另一大部份的人怪學界,但「唯有讀書高」的風氣是這些人促成的嗎?我曾經在補習班教過書,有一年春酒,補習班公會理事長致詞,他說「只要台灣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不改,補習班絕對不會倒」,所以人民要先從自己做起了沒?人民要是自己對教育有正確的意識,會滿街補習班、滿街大學?
不用擔心...再過幾年.還真有可能倒.
因為連下一代都沒有多少了
(嘆)把這一樓推上去吧!
推
我也是對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氣感到很莫可奈何,我不是否認學習知識的好,只是很多學生就不是讀書的料,而是別的方面的偏才,卻被逼著讀高中考大學;
即使是讀書的料、國中時就審慎評估過自己是讀高中的料、即使是適合考大學的料,也不可能人人都國英數史地公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音樂軍訓美術生活科技健康與護理15科都樣樣精通,只可惜五年前我在讀普通高中的時候,絲毫沒有「選擇成為偏才」的權力,而是某幾科真的沒興趣+試過好幾次但真的學不來(哪怕我想學起來的話也一定會耗費掉太多時間,也會害我別的科目念書時間也被犧牲掉,更會害我犧牲了人生只有一次的高中生活、失去其他也該去體驗的社團活動、失去了自己的青春、失去自己的其他方面的學習、失去本來就擁有的繪畫興趣兼長才、失去其他的探索,(比如友情、比如跟老師求教跟考試比較無關的東西、比方探索學校裡面才有的生態、植物,比如看高中圖書館裡面才有的課外書和校刊等))
我只是其中幾科真的學不起來,就會直接被否定掉了一整個人的價值,
我很慶幸我還算是某些科讀的起來的人,也很僥倖考上勉強還可以的大學(106年指考全國排行52.55%的某校系),
那如果是不擅長讀書的人呢?萬一都被逼著讀大學,有供給就有需求,大學跟補習班當然只能繼續立在那邊啊,這樣那些學生不是很可憐嗎,誰會想要被逼迫讀自己學不來的東西呢
風氣也會影響學校的方向,不少職業學校已經是升學掛帥,或是國立研究型大學研究所的跳板。
我還聽過在職業前線工作過的講師吐槽,台灣一堆系所搞得很理想,要求學生是什麼都會全才高手,一股 "為往聖繼絕學" 的味道,學校卻給不起相對品質的教育,結果教得學生完全不會用業界成熟的工具鏈、沒有能看懂業界基本指示的知識,就等著很厲害的學生用土法煉鋼搞出高品質的作品給學校貼金 (學生本來就很厲害、跟他們讀不讀你這間學校完全沒關係)。
個人是出生後大學數量就很多了
但廣設大學以現今來看就是錯誤的決定
畢竟粥就這樣 要分這麼多人
而且各種因素導致少子化 這真的牽扯到太多問題
不過不變的是
台灣人做任何事情以前基本上都是以短期看的到利益為主
會規畫長遠計畫的人 通常都是先被罵爆 十幾年後才會說他有遠見..
所以這次77說的少子化不是主要原因我真的不認同
你看看你的爺奶輩有沒有大學畢業的朋友, 有的話那真是恭喜.
可以想像一下那個高中聯考就把學生分等的時代.
想一想, 你有沒有辦法考進只有20%不到錄取率的高中, 再考進只有15%錄取率的大學.
少子化絕對是主因阿,連高中都出現停止招生的個案了
任何有良知的教育部長在1996年要通過廣設大學的政策前應該也要去翻翻內政部的出生率趨勢圖吧!台灣出生人口在1976年是425,125至1998年是271,450已經下滑的那麼明顯,不能預見未來少子化的現象嗎?
@@chang1669 良知長遠發展都是台灣政壇永遠缺少的東西
歧視技職的風氣是幫兇+1
我是大學是私立後段科大、現在在國立普大研究所
覺得沒有誰好誰壞、對我來說就是不同的兩條路
而且事實上我在大學學到的東西比普大多很多,
不知道是不是私立科大學生較少學生比較好得到該得的資源
學科、技職、就業協助,只要自己願意去詢問,完全不用煩惱學業困難與未來的就業問題。
只要肯努力、肯爭取,想出國當交換學生或獎學金等等的名額也不是遙不可及(非低收),
原以為大學就是這樣,
進到國立大學後才發現老師根本就沒空理學生,學校資源名義上非常多,但要用到不容易。
但國立大學的一堆學術東西是真的可以理清邏輯,這非常重要也是我科大學不到的。
在求學跟打工期間常聽到高中生及普大的朋友說
他們老師都會一直灌輸讀科大沒用、科大都學店、會找不到工作等等
那些老師說的科大當然也包括國立前段科大,科大就是廢
然後現在一般人、包括公司主管,也很多都有著這種想法
這樣的風氣沒好轉要怎麼轉型也是難
8年級生路過,覺得教改是失敗的,私立大學已經變成財團的生財工具,而不是為了培訓更多的人才。
最近一查台灣大學有150間,個人覺得台灣的大學數量應該要退場到80間
才能恢復大學生應有的水準與程度。
退場的學校則要強制收歸國有,轉型成養老院或者改為社會住宅,面對超高齡化國家趨勢。
30間差不多
同意,與其浪費時間四年換廢紙,還不如轉成技職
10間+1,念得出名字的學校還真不超過10間==
強制收校產這會有違法問題, 畢竟私校還是屬於私產, 我們不能學牆國這樣.
如果沒那麼多大學, 我倒是拿不到大學學歷啦, 因為當初高中考不上, 就已經註定了國內的大學與我無緣.
技職系大學本來非常稀少, 比日本製壓縮機還稀少, 考進去的更是鳳毛麟角.
因此沒多一點大學, 以我考試白癡的性格, 絕無可能拿到大學學歷.
順道一提, 烏克蘭有三百多間大學, 大學總數在全世界各國(指國內大學數量)排第9.
@@laughdie9428 我可以數出17個XD 但除了醫學大學 台政清交成跟中字輩 我只能想到逢甲東海 更: 我沒算到科技大學
我七十年生, 以前讀小學時沒聽過有私立大學, 然後所有人, 特別是補習班 (以前小學畢業有讀過巨人暑期班) 都會催眠小學生如果考上大學就等於一生無憂。 感覺東亞的社會對學位有一種很不健康的看法, 特別是台灣高等教育商業化的現象。
我也是70年級生,本人也是巨人補習班的受害者之一,每次上課前班導師都會抽問上一次上課的內容或是數學題目,要是答錯就要當著全班一百多人面前被打手心,而且還會要求每個人逐一站起來說自己的目標高中,要是說非前5志願或是公立技職體系,就會被班導師訕笑,是個非常差勁的回憶
也可以算是時代進步的一種結果吧
大家逐漸不只看重學歷,也注重多元發展
就是時代不同而已,沒有好壞
成功生活快樂與否還是要看個人,回頭看喜歡自己的人生就好了
我71年的,我記得我大學聯考那一屆的入取率是61%,結果現在居然近100%
幾乎一堆國家都對學歷非常要求,更別說大家最愛出國讀書的地方美國了,一樣重視學歷
@@jamen7142 美國有足夠大的行業和市場啊,台灣呢
台灣就業環境跟傳統觀念導致大家覺得一定要高學歷「讀大學」,當大家都讀了大學門檻就提高到「讀研究所」。
反觀北美和歐洲的就業保障和專業訓練大多是技職學校。
大環境加上少子化,會有越來越多學校面臨挑戰。
老話一句,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北美高學歷的觀念也很重喔,現在美國技職學校都在想辦法變成大學,加上美國大學學費超貴的(跟台灣差不多幣值換美金而已)美國還有for profit 這種明擺的學店存在 真的沒有比較好啦
@@今天你好-v9b 我的觀點不一定是正確的,只是單純以自己的經驗分享,我相信我們也都希望台灣越來越好。🙏
歐洲技術學校訓練的確比台灣的科大好,但就業仍然是一般大學佔優勢
北美學歷觀念不重?你看你一個高中畢業和牛津畢業的,天差地遠,英國人拚成績比台灣人還嚴重好不好,英國人為了考進好的大學比台灣恐怖多了, 你們怎麼會以為歐美都不重成績,那他們大學考試是考什麼? 吃布丁和快樂? 英國八千萬人口,競爭比台灣恐怖多了
@@今天你好-v9b 美國印度各國的教育都和台灣差不多,,廣設大學,俗稱學店,美國不一樣,他招收外籍生,畢竟美國學歷回台灣很多事會很容易,和台灣一樣,台灣拼命搶外籍生 ,只不過是去非洲
大學暑假去找打工,想賺點外快和體驗(社畜)職場,進了某電子廠當作業員已經快一個星期了。我以往的刻板印象,以為當個作業員只要會簡單做做重複的東西、顧個小機台就好。但我錯了,我對自己感到深深慚愧,現場的領班和員工都看得懂機台放料的電腦介面操作畫面和專業術語,而我因為沒有學過相關知識,學起來有一定挑戰(自己讀的科系也沒接觸過這領域)。機台必須照著嚴格的SOP走,不能漏失任何一個環節,外加遇到產線異常的時候也要學會手動校正機台以排除問題阻礙等技能。有些時候,也要單獨把生產的產品一個一個做修補和加工,利用某些特定的技術性機台,靠著作業員的技術與經驗,針對性的局部改善和補足有缺陷的產品功能(必要時經判斷還必須報廢),讓每個產品之品質都能保證在客戶所要求的基準之上。在進行包裝作業流程時,也要執行一系列的綁線、封膜、上保護繩套和依照工單配發到其他單位,並在工單上寫入生產時的各種參數與報表紀錄,好做為下個製程的員工參考用。還有很多其他工作上的眉角,在大學裡都不太學得到,我甚至開始擔憂自己畢業後說不定只是個廢物,當個作業員都比不過他人。
所以,除了重視未來的教改外,也希望越來越多人能意識到技職教育的重要。現在的職場,絕大多數職業,都有各自的技術難度需要去挑戰,請別在說什麼“啊你就是因為書讀不好,才會做這種不需要學習的職業啦”類似這種歧視講法。
出了社會,不論你是誰,都必須持續學習,甚至,重新開始學習。
以前打工時 在流水線速度趕不上 頻頻按暫停紐
比裡面只讀夜間部的女作業員還不如
不過以後當軟體工程師 薪水是他們的好幾倍
人放錯位置 第一也會變最後
你的工廠沒有外勞,很多工廠遇到你上面的狀況,就只有舉手,叫領班叫工程師處理。
科大教學內容無法跟普通大學做出區隔很有感…
我在某國立科大讀了四年有90%的時間都在讀書考試中度過,某些實習操作課還要看老師這學期想不想開,明明就是因為喜歡實際操作才選科大,結果到頭來卻還是走了回頭路🥲
請問哪間國立科大 什麼科系
@@roy88627 垃圾不分藍綠,我沒再針對的XD,我想他是地圖砲~
可能老師覺得實習操作跟實務已有落差,就懶得開了
@@roy88627 北部同縣市有大校地及曾全校師生住宿某大財團的私立科大也是這樣,另一間超小校地及宿舍少的可憐,旁邊有醫院及地鐵站的另一個財團的私立科大就是每門應用學科把你丟到實驗室去做項目,比較起來你看差距有多大?
@@夏承堯明志跟亞東
曾在私立五專工作,反而很希望學校倒閉^^ 用盡一切手段只為了騙學生進來就讀,向政府申請建案的補助,再跟廠商合作拉高金額,中間的價差幾百萬就輕鬆進上層口袋^^亂象一堆,學生休轉退學率超高,但沒差,反正高中前三年免學費,教育部會補助,所以至少鼓勵學生讀到三年級^^
油水好撈到讓我再也不相信有私校是為了教育理念才辦學。
學店
哇真的假的
其實一些待過的直升科大也是...一堆教學用器材都已經不堪使用或是過於老舊的還死不換...明明校董一直換新車,還一直哀沒錢撐不下去...
true
我覺得現在會有一個趨勢是很多大學的文憑大家都可以輕鬆拿到,但很難去在這個社會上發揮他的用處,反而真正該傳承下去的技術沒有年輕人要學,現在的教育導致大家都會因為有大學文憑,而會有不想下去做比較勞力的工作,或是在這個社會比較低階層的工作,怕會被別人瞧不起,就像如果今天你大學讀了四年,你還要去做那些會被瞧不起的工作,你不是會很吃虧嗎?我先講我覺得各行各業都是應該被尊重,反而應該是我們要培養技術的人才,不會讀書又沒有關係,有沒有對這個社會貢獻才是重點呀。
不會讀書沒關係 , 那為何大家被要求要念完十二念義務教育? 念書就是對社會沒有貢獻?
雖然這影片是攸關大學的
但我認為不能只改善大學
他的下游 高中 高職也應該改變
但社會對高職與高中的比較
高職明顯被歧視
有在看d卡的應該都知道
分享一下自身經歷:
平常跟朋友玩時
總是會小嘴砲或半開玩笑
:ㄏㄏ你就可撥高職生阿
有些高中生甚至會直接嗆高職生
:阿你們東西就那麼簡單 是在?
但我自己當初進高職有幾個原因:
認為學國英數到太深沒用、
對歷史 自然完全不感興趣、
深刻知道自己對填鴨式教育適應性差
之後進入才慢慢知道高職的窘境
雖然讀完三年 也確實感覺到學的東西
並沒有我想像的充實
但我覺得 選了這條路我真的不後悔
我都很認真的跟上所有課程 考證照
(雖然畢業後覺得大多證照都沒用)
我們某些科目考的較簡單或者入學分數低 但我們也有困難的科目
雖然不否認高職猴子真的挺多的
但認真在高職想學好一技之長的大有人在
希望大家不要以偏概全
所以更希望改善並更新高職學習內容
很多知識不是沒用就是早已淘汰
進而改善歧視高職生的狀況QQ
以上是高職讀商科的小弟分享
我只是就我讀商科的角度
不適用所有科系
雖然很多人進高職混,但我認為教育本來就是要讓這些只會混,但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人去嘗試自己適合什麼
低能卡就什麼都能戰,戰學歷、戰工作、戰薪水
高中比高職優越真的是應該被淘汰的觀念,他們高中考上好大學,當上高層後,沒有我們這些技師工人公司也是動不了
D卡真的很喜歡戰校,公立大學戰公立科大 私立大學戰私立科大,還有私立大學去戰國立科大的,有時候真的不懂大學生為什麼優越感這麼強烈
我的感覺正好相反,我是念高職後上大學,上了大學發現大學教的東西在高職全部都學過了,一直到了大2才開始學到一些新的東西,反而是普通高中的同學,不管是學習操作都跟不上高職畢業同學。
小時候都會被講說不讀書會撿角,所以會造成沒唸書等於沒用的恐慌ˊ_>ˋ
現實是當上班族做「體面」的工作不一定薪水比較高,華人對於服務類型的工作有既定的眼光,讓整體社會的工作環境也相對變得不友善。
感謝77科普這麼多沒聽過的學校讓大家知道,
私校合併幾乎不可能,會跟私校所屬的企業有利益衝突,合併只會因為大家都不想出錢而倒閉而已
是的不然併校就是winwin 了 台科之前要併校也被大家不同意 我也不支持併校 主要真的要併校還是希望自己學校是補充新的學院讓自己學校本身的領域變大是最好
@@許皓翔-c7v 事實上就連國立大學合併都會吵翻天,
看看陽明交大,即便領域幾乎不同,大家都認為可以互補,但雙方主體性都還很強,認為自己才是老大,還是會為了權力明爭暗鬥,吵得不可開交,私校合併就算了吧 哈哈
私校合併還是有啦,董事會都是同一個集團的話
比如法鼓山跟慈濟之類的
@@廖耿輝-w2h 我看公私併其實還是有機會
最根本的問題是為什麼政府要搞出那麼多的大學讓學歷貶值,這就算了,重點是一堆學生本來就不是讀書的料還硬要他們去讀大學,不去學習一技之長。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華人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的價值觀還是沒有改變,只能說台灣的高等教育真的有夠悲哀
查一下甚麼叫四一〇大遊行, 當時政府也是回應人民訴求.
學校招不到學生,少子化才是癥結,就算當年沒有廣設大學,今天也會因為少子化而學歷貶值,而廣設大學只是加速整個過程而已,問題的根源在於沒有新生兒
@UCjLW4e-NMV8Y99dcFBThRKg 假設頂大收5000人,0.5萬人考 = 10%; 5萬人考 = 1%
覺得考試制度要簡單? 聯考最公平?
社會科考滿分,數學0分然後進工學院;反之亦然。這就是聯考總分制明顯的弊端。
至於背景比較大賽?完全是道聽途說,把個案當成現象。
截然相反的統計結果:
2013年,台大新生將近60%是來自雙北;2020年前後只剩51%
以前至少還有指考(我是倒數第二屆),還比較公平,不像學測二階好多不公平的狀況
1.想起了Cheap直播時也說過台灣的技職體系、以及他讀高職時努力的事情呢…
2.身為私立高中國中部的畢業生,真心祝福我的母校的高職部畢業的學生們都能學得一技之長
3.作為程度普普的普通高中的畢業生,真心慶幸我恩師當年在我高三上不認真念書時好好的罵醒我,才讓程度原本吊車尾的我,考上了「政策不算完美,但是辦學辦得也不至於太糟糕」的私立大學+我喜歡的系,也讓我現在得到了一個以前沒有的新技能,真的很慶幸我沒有念到那些辦學辦得七零八落的大學…我竟然到現在才知道台灣的(某一部分)大學醜惡的地方多的是(扶額)真心覺得很可怕…
誠如啾啾鞋在我指考那一年說過的:「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事,是必須認真嚴肅看待的事情」,只可惜台灣好像有很多人不懂這件事,其實聽到片中提到的光怪陸離的鬼故事,我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不知道多少學生的教育資源就這樣被別人算計光了,除了慶幸自己當年有認真念書考上了全國排行52.55%的大學外,我也只能希望「某些制度特別畸形、淪為財團或是宗教團體斂財工具的大學」可以趕快死一死比較快,不要拿一群學生的人生開玩笑啊
(我是很慶幸五年前考上了喜歡的外語科系,但是,接下來我可不可以靠這些技能當飯吃,就要我繼續努力下去了,但願我不要辜負我恩師這些年的教導陪伴跟照顧,但願我能發揮這項專長彌補我過去給老師添的麻煩,贖罪兼報恩。)
實體教學的優勢只會越來越小 學校合不合併其實不用在意
不管是學生或社會人士大家現在就已經幾乎都靠網路在學習了
把自己當成終究要踏入社會的螺絲釘(除非你家有金礦油田) 不斷學習新技術才是正解
我就看不出 台清交會只需要網路教學!!嘖嘖嘖
@@learningenglishthroughtran8540 環境很重要也沒錯
成大、台大醫學系今年申請沒招滿,並不是因為少子化,而是個人申請制度的設計不良。拿這篇新聞當圖片,有聳人聽聞之嫌,希望志祺團隊多加注意。
!
沒錯,我剛剛也想這麼說
陽明這邊也是 因為新制度加上考試等等因素 個申也沒招滿
你們快組團隊學執政黨這吧!做個影片來打一下網紅!!他的概念只是要凸顯近百家學校的問題,總是拿放大鏡看!會那麼在意想必你們也是那學校的!
@@jerrylin7479 若能就讀台大醫、成大醫,也實在有幸。
繞了一大圈,其實大學就維持以前聯考時代那幾家就夠了,不適合唸書的早早學技術還有一技之長。而且以前一流五專不比一流高中差,記得以前同學沒考上建中,但有考上台北工專的,人家一樣選台北工專,成就也沒比較差。教改改半天還不如以前的聯考,至少公平兩個字是真的無人質疑。
真的 ,有門檻立在上面這樣苦雖苦,但標準就在那,也好讓人思考自己適合哪個方向,而且人數少,教授教學方式才會專注
目前台灣的教育環境對技職教育越來越不友善,我認為過去死板考試分發並沒有比較公平,現在社會的貧富差距非常大,財富較多的孩子意味著擁有更多資源,那麼能爭取到你們所謂少數大學的學生,多數將會是金字塔上段的人們。
現在老人都把話說得簡單,說以前制度最好,聽了都覺得好笑。
讓半導體公司開學校好了 畢業即就業xd (也不用花四年選錯系所... 畢業後 才發現學校沒跟你說產業的薪資慘淡 (那時104薪資不透明))
不錯ㄟ,有學歷又有工作
半導體物理要學的東西真的要電波對得上才知道他們在玩甚麼XD
不是廣設學校就能解決的事情
@@Blaze-xk4vt 看是成熟 還是高階製程 看看某些成熟製程的xx 是缺人力
@@stu9311056 只是舉例而已 也不用廣設學校吧 應該說現在的大學課程 必須得更貼產業需求才對 (類似要當甲級船員就還是得去海大學習 考照 那也得至少花一年半的時間受訓 還得出海實習 這樣也兩三年了 才能當正職) 反之很多高學歷門檻的"系所內容" 方向詭譎 之後也只能往其他方向就業 重點還是怎培養"專業人才" 而不是放在廉價的"大學生"文憑 (我很多朋友其實現在就業都與大學學的內容不搭嘎) 何況現在都要"多項技能"才能比較好找到工作了xd
@@Niro2030 你講得這個東西,確實存在啊,
不過那種的合作比較像經濟不太優的人讀的,
講個現實點的,沒人要做虧本生意,況且老闆也不是傻子
我就不太客氣的講,不然怎麼那些大廠偏愛去台灣四大開徵才說明會?
私立科大也是近期的事情,至於之後會怎麼變也值得期待
教育部最好要「讓學生培養學習動機」、宣導「學習是為了什麼?」的問題;還有在大量減少大學數量的同時,提升教學的品質。
當時大學擴張政策真可怕,可能沒考慮到未來,會因為各種因素泡沫化。
但長久以來漠視技職體系的發展,讓沒紀律與資源的財團開辦這麼多的技職院校。出來的學生除了混文憑,還沒有基礎技能可言。
排除不用擔心的頂尖大學,現場還是有錄取率迷思,而不是考量每間學校,能培育出怎樣的人才。
爛文憑終究被公司人資篩掉,也沒專業技能證明自己的特色,學界與業界依舊供需失衡。
從大學擴張到現在都30年了,誰會知道未來二十年多後台灣會開始少子化。
畢竟要知道早期台灣的學校是供不應求,幾萬人只有千百人能上大學。
就像早期道路規劃根本沒想到後來台灣汽機車密集度是全球前面的= =
@@abramsm1a271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 以前高中考不上, 就被定義為下等學生了.
@@abramsm1a271 你說的我嚴重不認同"誰會知道未來二十年多後台灣會開始少子化。"只要任何有良知的教育部長要通過廣設大學的政策前應該也要去翻翻內政部的出生率趨勢圖吧!台灣出生人口在1976年是425,125至1998年是271,450已經下滑的那麼明顯,不能預見未來少子化的現象嗎?
@@abramsm1a271 誰會不知道有少子化???
@@abramsm1a271 少子化這個問題很早之前就有在討論了欸= =
會倒的都是一些一點都不重要的學店學校拉
真正有價值的學校比較不會有那些擔憂
不重要的東西倒一倒 把一些資源整個打掉重新安排
比在那邊苟延殘喘 假裝一切都很安好沒事 要有意義得多
然後有一些不適合或不需要讀大學的人 早點去外面工作也好
不要在學校那邊消磨時光
最好是盡量倒,寧缺勿濫。
讓市場機制淘汰它們吧。
老實說廣設大學也是社會對於學歷的一種莫名的虛榮感吧,如果不先改變國民這個觀念。怕是會節生出其他扭曲的產物。
只有公立學校的學歷才稱得上學歷
@呂璟晨 同意
台藝、北藝>台大戲劇。 至少我朋友(台大戲劇)是這樣和我說的
@呂璟晨 如果你北科台科會不報嗎?
現在國立躺著都能上了
D 讓該消失的就消失。不要硬留。
看完這一段歷史,嗯,就是過渡期吧。倒是是因為學生多,所以需要很多學校。現在學生少就不需要太多的學校。
其實有些人也不用念書就有一番事業,有些學校念了跟沒唸一樣(學店)。留下好的,有意義的學校,對高等教育比較好。
希望这条评论可以让大家看到:
我個人是認為要改善台灣的大學倒閉問題可以參照我的國家,也就是馬來西亞的標準來,因為我個人認為馬來西亞的教育體系除了大學先修班也就是matriks以外是相對比其他國家甚至是新家波穩定和防止馬來西亞倒閉,台灣或許可以參考看看。
1.MQA認證
這是在馬來西亞一般大學還有學術教育所必須拿到的認證(無論是國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目的是為了防止劣質的學術教育產生,無論是外國來的分校或者本地國立大學的課程,都要經過我們的教育部認證。如果該大學沒有這個認證就會被判斷為野雞大學,會被勒令停招或者直接倒閉,如果是學校認為這個科系對於未來前景等等因素不好的話,也可以把這個科系刪除,但因為刪除科系但MQA認證沒有被刪除的關係,所以學生仍然可以繼續升學和受到保障。
注:在馬來西亞剛開辦的大學和學院都要通過這個認證,否則就不允許開辦大學和學院
2.JPK認證和skm認證
馬來西亞技術學院的認證,一般是給16歲畢業或者以上的人就讀,學的東西全是技術,沒有一點理論,畢業後可以到國外讀書(因為不受mqa認證,但是有些技術學院授予的文憑是來自英國或美國的),或者直接出來工作。當然由於是技術學院的關係,課程也會被J'pk監督才能開辦
注:除此之外還有國立的技術學院,和上面一樣,不過標準和一般學術大學一樣,不過需要通過skm和mqa的認證,並且有提供學士和碩士學位。不過基本都偏實際導向而非theory。
如果增加這些認證的話,是否可以讓台灣的高等教育,我原本是想說今年九月可以去台灣留學,但因為疫情就停止了...現在只希望能在馬來西亞拿完學士學位再去台灣讀碩士吧,台灣加油
最後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其他馬來西亞人補充,我只是個還沒入學的準大學生而已...
單從這幾點來看確實不錯,不過在臺灣政府眼中,臺灣學生的定位比起發揮自身所長的人才,更像是為了國家社會未來的的經濟發展而一文不值的奴工,有資源和能力的政商名流基本上小孩子不是上一流明星學校,不然就是上歐美的貴族甚至是菁英學校,跟一般的大眾是接觸不到的,同時在看掌權的民進黨對待勞工和原住民時說一套做一套、愛理不理的態度,同為社會弱勢的學生近十年來應該只會有皮毛上學術用語的改變,制度什麼的還得看符不符合當權者的既得利益。
不過身為在臺灣被大家、甚至同行都瞧不起的高職體系出身的人給你個忠告,大學端技術能不能學到我不確定,但文憑只要有錢加上一點努力確實很好混到,文憑拿到後記得別留在臺灣發展,臺灣社會不會有空間給年輕人好好發展,更不會給年輕人一個機會。
其實台灣也有評鑑機制,但沒像你們這麼完善,每年教育部都有評鑑,可是畢竟教育部派的評鑑委員也是教育界的人,大家多少都有接觸,後來變成評鑑委員也不好得罪對方,評鑑變得客客氣氣,而且教育部的評鑑內容都好籠統,好像在寫作文。
@@love10856 除此之外,你們的大學真的很多,據我所知,我們馬來西亞的公立大学20所、私立大学43所、大学学院10所、私立院校3所,外國分校10所而已...
另外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學歷通膨問題,大學是培育學術研究、高等知識人才的學府,但隨著大學廣設,隨之而來的是一堆學生從來沒有搞清楚狀況就盲目就讀碩士班、博士班而不從事研究領域,碩博士成立的目的本質就是為了研究或提出多年來學術研究問題的解決方法而來,但近年來太多學生沒有理解根本目的而盲目就讀,甚至以為博士畢業就能成為大學教授,殊不知有資格教書和有潛力研究並解決問題完全是兩件事,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都搞錯問題意識。
這也導致企業間接要求員工更高學歷,但取得這無意義的學歷與臉上貼金並無二致。許多公司門檻都希望碩士學歷,(儘管徵文貼著學士學歷),但就其研究領域所學卻一問三不知,浪費國家教育資源,不如好好重視臺灣技職教育。
臺灣教育嚴重輕視技職教育、五專教育,認為「高中」、「大學」才是正途,而「科技大學」為旁系,殊不知帶領經濟成長的,有許多都是技職教育等體系出身。
不論是大學教育、科技大學,都是一門學問及專長,不需輕視或自傲,隔行如隔山,這個社會得以順利運行都是來自於每個得來不易的珍貴知識。
是!真才實學和學生求學真正的意圖才是最重要的!
學歷並沒有通膨,而是政府鼓勵教育詐騙集團跑出來魚目混珠而已。
如果今天教育不是教育部說了算,而是百姓自己競爭,也不會造就一堆莫名奇妙的科系出來騙補助。 都是人民繳的錢。說好聽是教育,沒學到東西的教育叫做詐騙。
我是補習班老師,以前都鼓勵學生讀高中、大學,現在慢慢改變想法,喜歡讀書就去高中.大學,喜歡技職就去高職.科大
當年你們鼓勵學生讀高中、大學,這在當時的時空環境是對的。在我們那時的社會,對技職體系的歧視,是明顯到超乎想像 (後來應有所改善)。
當時學生讀高中後若覺得不適合,可以轉學到高工等職業學校,但是若一開始選的是職校,念得不適應想轉高中,那就對不起此路不通,要念請在高一從頭開始,這在當年不知誤了多少學子...
可能跟主軸沒有關係😂
但9:26的圖表台大和成大醫沒招滿
我是應屆考生
主要是因為這一屆學測申請有很多考生高分低填以及有在學大學生重新去報名個人申請
又或是高分群不敢填醫科
跟影片本身的主題有一點點不一樣
補充給77~
所以為啥台大醫要那麼高傲不開備取名單?
今年不就有台大醫大一的學生跑去重考台大醫被砲轟嗎?
明明就弄個備取名單就好了的事情也不願意
@@PromiSushi 人家要不要開備取你也要管喔
人家是指考分數第一的系當然可以
@@PromiSushi 因為還有其他學校需要醫學生
@@Cheng2_sky_gamer
學測沒收到的名額會回流到分科喔
所以總名額是不會少的
還有繁星
樂見學店消失。
不少人是「上過學校卻沒受過教育」。
學店廣設,是台灣教育的沈淪,危害個人和國家的前途甚鉅。
讓老師去當業務招生,這真的是台灣老闆才想得到的,太強了吧
C讓一些學校合併改制,大量技專院校升格後變得跟普通大學一樣
以前企業會到技專院校徵才,現在學校變得教學術,還是需要到企業學,企業又愛有經驗的
變成大學文憑貶值,畢業就失業
醫大可以考慮串燒一下
有些私校就是學店,錄取分數非常低,讓一堆能力不足的人入學,混個大學學歷畢業,把整個學術界素質搞臭搞爛!
台灣應該順便改革教育,讓學生學以致用,而不是浪費是時間跟金錢去唸大學跟補習。
你也只有當學生時有神主牌 ,出了社會 ,發這種牢騷 , 你看別人怎麼看你?
我是學店仔,以前喊口號的校長現在跑到聯合當校長了,雖然我念的是私校,但我其實很慶幸自己有跟對教授,以至於我畢業後其實很快就找到工作了,我念的是材料工程,大三主修薄膜工程,專題也是從事薄膜領域,甚至我們老師有與在地鍍膜公司簽訂產學合作,雖然這樣說很奇怪,但念大學卻學到了一堆技職,真的挺奇葩的⋯⋯但老實說,本對自己相當沒自信,覺得即便畢業了也沒有公司要我這個學店仔吧,結果居然一堆科技廠要我,因此對自己稍微有了那麼一點自信,現在也在某科技廠內當助理工程師,我的教授很棒,但我的學校真不怎麼樣,也一堆教授擺爛,甚至80%的學生壓根只是混個文憑而已,所以我其實很贊成大學退場,真的不需要這麼多大學好嗎⋯⋯
你很幸運!
問題你學校退場了, 你連當學店仔的機會都沒了 ,為什麼一堆教授擺爛只有你的教授和你例外呢?
@@learningenglishthroughtran8540 因他已經畢業了,對她來說大學退不退場不關他的事了
@@marsonjosery7312 謝謝~
@@learningenglishthroughtran8540 你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你,如果我的學校真的退場了,對我來說那也不過只是命罷了,本就只是在底層生活而已,退不退場對我真的沒什麼影響,連學店都當不了那就當不了,生命總會找到出路,大不了去當學徒學個一技之長,你的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只有我的教授跟我例外,其實我的學校還是有少數教授很用心在教,少數學生想認真,因為知道自己讀書肯定贏不了台清交成政、中字輩⋯⋯⋯等等,所以在學期間專題認真做,能考多少證照就考多少證照,充實自己的能力的人也是有,雖然只是少數就是了,畢業了不至於找不到工作,當然一定贏不了你們這些台清交成政畢業的高階知識份子,頂多也只能像我一樣在底層生活,但也是努力認真的活著,起碼對社會多少有些貢獻
高中跟大學都讀餐飲科,結果實習的時候才發現,沒有讀餐飲科的人也可以做餐飲的工作,那我辛苦花時間讀餐飲相關知識跟學技術是學爽的啊。🤔
業界環境直接讓教育部當時大力推行的技職教育變成笑話⋯⋯。
所以滿建議以後想當廚師的人基本上高中讀完就可以快去找工作累積職場經驗,根本就不用再花時間讀大學,多讀了四年薪水也不會變高。😂
那在職進修呢?
高中跟大學都讀餐飲科,結果實習的時候才發現,沒有讀餐飲科的人也可以做餐飲的工作,那我辛苦花時間讀餐飲相關知識跟學技術是學爽的啊................
@@蔡宇童 你在大學混四年已經夠爽了,該還債了
你可以進高級飯店去工作,沒有讀餐飲的是熬了幾年才擠進這個圈子內,到最後還是科班的會比較有優勢,因為所有東西都學過了,將來都應用的上。
@@夏承堯 並沒有
我是技職學校畢業的學生, 高中大學都是, 我認為學校沒有很好的輔導學生在畢業後尋找工作這塊, 只讓學生不斷的參加證照考試, 完成畢業門檻, 但一開始做的性向測驗並沒有好好的利用, 並用於輔導學生尋找到最適合的行業, 我認為技職學校, 反正使的學生的發展路線更加狹窄化, 如果再不好好改善, 畢業即失業的狀況會愈加嚴重
公立高中已被教育部要求減招
為了就是讓私立學校生存
說好聽是保障私校工作權
另一方面也是政策圖利財團
我想說學生能力不分公私立或一般與技職大學,有心想學才重要,我的朋友就選了覺得很有出路的電機工程,結果因為沒興趣且不喜歡而排斥反而四年什麼都沒學到,我因為喜歡攝影和動畫而走上廣設這條路,哪條路不辛苦廣設也只是大家說比較辛苦而已,有興趣學習真的很重要希望大家選擇自己所愛
當初聽爸媽去考了我不喜歡的科系放棄我想要的科系,結果我出了社會一直不滿意我的工作,覺得我少了甚麼工作只是上班賺錢,還是跑去職訓中心學了我喜歡的,現在這個工作再辛苦還是做得很開心,這份工作第一次領錢時感覺到這是做我喜歡的事賺到的錢,那種快樂真的都忘不了~
南台算私科裡真的很願意砸錢的 ,繳學費有感覺回饋到自己身上是真的
爆哥學弟/妹
為何南臺科技大學要好不容易考到?🤔
南臺我在前年推甄沒上,然後統測考上了😂
然而我並沒有讀南臺
說真的不一定要讀大學,要讀的話科系真的慎選,最好查一下評價和師資,沒興趣或老師教的不好會很痛苦。我之前高中從體育班畢業時,原本要去報海巡的志願役士兵,但因為我爸是警察出身,不太喜歡軍人,叫我一定要讀大學,所以我意思一下用體保報了離家近的私立大學,選了自己不了解但聽起來很厲害的科系,讀了才發現沒興趣,而且因為底子不好課業跟不上,只能維持及格左右的成績,基本上都是系排80%以後,直到大二下去修別系的課才發現自己讀錯系,大三轉系後雖然系排還是很差但很投入在作品的累積,過程中很明顯感覺到有學到東西,也因為指導教授給我很多磨練的機會所以進步很快,畢業時就直接開始接案,今年考研也很順利,當初沒轉系的話不知道會變成怎麼樣,可能更好或更差,但肯定過程不會這麼快樂XDD
教育改革,當真不易,但卻影響深遠。
現在一些被說是學店的私立科大,在以前其實都是風評很好的私立職業學校,當地中小企業老闆覺得畢業生有料的那種 (甚至不少老闆就是那些工商畢業的)。但是氾濫升格之後這些工專商專變成四技,卻沒有應有的教育品質跟入學門檻,就淪為大家說的學店。希望政府能趁這些機會,將我們的教育精實化,並且恢復以前職業學校跟半學士學位的尊嚴跟價值。
政府就愛多管閒事 不讓市場自己調整的下場
我覺得滿可惜沒有提到「土地」的問題。私校退場土地問題也是很大的問題。很多私校會辦學並不是真的為了教育的遠大理想,純粹是因為以學校名義買地可以優先買到國有土地,並享有更低廉的費用和持有稅率,接著再想辦法以各種名目以換地方式,與自己財團換地讓便宜的地可以改建豪宅獲利。像是幾十年的景文案就是一個案例,景文集團將校地改建豪宅,還買通台北市教育局官員核可變更土地地目。
私校退場這議題有個爭點是,許多私校希望退場後能夠將土地轉為財團所有再利用,以收割當初辦學校所花成本,但是這些土地本來就因為是為鼓勵辦學而享有優先購買國有地或是低持有稅率,現在他們不辦學了要退場了,土地直接歸於財團所有是否為正確的呢?
大學開滿地 請問臺灣有多少人能當科學家?其實技職應該很專業 素質也該高的,結果被社會風氣弄到好像走投無路的人才去念技職 請問這樣有多少好青年敢去念技職,最終老闆都找不到員工 發現外勞便宜 就用 到處都是外勞⋯🙄我們最後還是在喊低薪找不到工作(因為那些缺本來就不存在社會上)⋯我們真是活該
學店關一關好,把資源留在高教提升效率
知道大學不招生會沒有資金,但是為了招生而罔顧在校學生的權益,甚至是為了招生而擅自拿走學生作品、要求學生硬生出東西給學校等等,就會覺得部份的大學倒一倒也許會好一點。
當初也是一對錯誤政策跟決定,導致一堆私校成立,
誰當初要上大學會知道,畢業以後自己的母校會倒閉,倒楣的永遠都是學生而已
那些學校本來就應該倒
1.前段大學(台 清 陽交)經費被稀釋
2.那裡的學生根本不願意/不會念書 把他們放在那裡害他們也害我們自己
我79年次 就是教改下的白老鼠
該教技術就好好好教 到最後犧牲的都是我們的青春
台灣有很多社會問題源頭都出自於一個更大問題,學校倒閉潮絕對不會突然憑空而降,其實這是個結構性問題。政府其實也知道但既得利益者是不太可能改變的,人民只有假裝不清楚還是有的人根本不清楚而繼續過日子。
這問題就是「高房價跟低薪資」,導致大部分的人沒有想要生子,未來孩子只會越來越少,然後少子化問題影響學校招不到學生,先預告下一個社會問題是老人問題,在下一個是健保制度可能面臨崩壞,再這樣下去你敢想像2-30年後台灣會變怎樣嗎?
現在的政治人物根本不在意台灣的未來,因為2-30年後自己可能已經不在了,現在只要盯好眼前的利益就好,所以現在只要從政治人物口中聽到「愛台灣」三個字就是詐術,如果你真的愛台灣的話,這問題已經不是2-3年了,為什麼連個有效的、有感的政策都沒有?
快選舉了,投給真正能大刀闊斧去破壞這腐敗結構的政治素人吧。
政治素人也改变不了这样的状况。政治素人下来当最高领导人,由于没有自己的派系和财团支持,很容易被架空或者被人忽悠一通乱搞。
乌克兰的泽连斯基就是素人,一个演员当总统,结果把国家带入万丈深渊。(俄罗斯肯定有错,但是乌克兰自己很多行为也在自己作死)
@@leoxu6411 是沒錯,但如果素人是多數的時候呢?凡事起頭難,要改變,踏出第一步往往都是最艱難的。
至少素人沒有包袱敢衝,總比現在這些爛在那邊,一個月薪水還領數十萬,整天還在討論誰民調高誰要出來選、誰的論文抄誰的、整天媒體前面耍嘴皮的人強太多了。我實在不知道整天說這些東西對人民到底有甚麼好處?一點建設性的牛肉都沒有,可憐。還有我現在指的是目前浮上檯面的政黨都差不多,沒有針對哪一黨。
@@無名氏-u4g 素人大概率是选举时嘴巴上特别敢冲,但是嘴巴上说说和实际上去做难度天差地别。
素人自身缺乏权威,也没有专业团队辅助,政府从上到下也没有庄脚,大刀阔斧的改革要么是推不动(凡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必然会影响一大堆既得利益者,这些既得利益者在政府里一大堆代言人);要么就被人当枪使(泽连斯基就被人当枪使了)。
@@無名氏-u4g 素人怎么可能是多数呢?一个素人出现就是小概率事件,很多素人都能上台你觉得可能吗?
台湾选举是要花大量的钱去宣传拜票的,哪里来那么多有钱的素人参选。没钱你连门槛都过不了。
@@leoxu6411 我寧可把希望賭在素人身上也不想賭在明明就是廢人的人身上,像呱吉就很不錯阿他也是個素人,我覺得這種人應該要越多越好才對。打個比方,這就像玩手遊你只有一次機會,你會用來抽只會出R卡的池,還是用來抽UR-R都有可能的池?夠白話了吧,聽不懂我也沒辦法= =
感謝志棋七七和團隊的分享,透過你們的影片可以學習到各式各樣的知識,非常感謝!
看完評論我統整出這個結論: 政府利用洗腦式的刻板印象硬將所有人趕去讀書,不論他是否能在其他物理職能上做出更多貢獻達到更高的榮耀;父母也永遠都是: "做工辛苦勞累賺不到錢是社會底層,只有讀好書坐在辦公室裡才是一個稱職的社會人士,我這麼說是為了你好。" 這種廢話,導致很多學生包刮我在內,因為沒有好成績而產生壓力,甚至延伸出同儕的霸凌,自身憂鬱症以及家庭關係不良等問題。(我說的可能有點極端,但這些確實是延伸出來的問題)
我一直以為私校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母集團培育畢業後即可馬上進入產業的人才
但不知道為什麼變的有點歪掉XD
後來衍生成政府必須要進行產業合作計畫讓學生更貼近產業
超級本末倒置!
-
B+C
跟產業相關的學校可以減少科系 專心經營能夠幫助自己產業的科系 並且還可以多規劃進行實習等等的 不要讓文憑變成廢紙
若營運資金不足或基本科目的人事成本太高 可以和其他學校合作或併校 說不定還可以碰撞出跨領域的合作等等 名氣上來説不定就很吸引學生了XD 要有好的計畫,執行成功後才可以用好的行銷去招生啊啊啊
另外要從國高中著手去讓學生發掘自己的興趣跟原始技能樹也很重要
也許對技職很有興趣的學生就可能有名校迷思 而去讀了學術派大學 最後畢業也不知道可以幹嘛!
如果部分專院能把自己技職優勢拉上來(例如認真做幼教或者獸醫專業)外加有母集團給的實際體驗課程,應該是一個蠻不錯的誘因讓學生選擇讀這所學校吧
其他有心懷不軌的董事會做一些光怪陸離事情的學校就退場吧
讓學生跟老師可以去更有規劃的學校任職或就讀
第一次感覺到,當時念產學的我想的一樣,半年不在學校一樣要繳學費但是學校設施用不到一半的情況下,一樣要付再加上同一個老師身兼多職,感覺就是一種極不專業及不負責任的做法!而且憑什麼當老師的感覺!況且還是創業課這種新穎的學分,就是為了開而開
當年教育部開放專科升格技術學院的條件真的很寬鬆,專科學校只要挑一兩個"科"設置二技部的"系",就可以申請升格為技術學院,然後再逐年將五專、二專(更早以前甚至有三專)更替為二技與四季的系就行了。
此外,以前教育部還有法規規定,大學要有三個學院、每個學院最少要有三個系所才行,而這些專科學校的長遠目標大多是要升格為科技大學,但以往的專科學校通常只專精在少數領域,比方常見的工專、商專、工商專,還有少部分的海專、農專、藝專、體專、家專等等,這些專科學校都只設置特定領域的科別,而每一種領域能開設的科系,數量都有限,因此這些專科學校、技術學院,為了符合將來升格科技大學時有關學院系所數量的要求,只能硬著頭皮開設新領域的科系(最常見的情形就是工專增開商科、或商專增開工科,改成工商專科學校)。
但其實,不同領域的科系所需要的師資與設備都不相同,經營模式也有所差異,這也就導致專科學校、技術學院不善於經營這些新領域的科系,再加上前面提到的關於專科學校升格條件之寬鬆,都導致高等技職教育的教學品質參差不齊。
更雪上加霜的是,教育部本身也沒有建置關於技職教育升格後的配套措施。各方面都與普通大學有所不同的技職教育,在評鑑與各項規範上應當有另一套制度,但起初教育部除了開放專科升格外,對於技術學院的評鑑方式、學校軟硬體設施等規範,都一律比照普通大學,後果除了前面提到的技職教育要增開新領域科系以擴充學校規模,以及增購圖儀設備,即便這些圖儀設備在教學上並未真的有所需要。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師專"。師專的前身是高中層級的師範學校,為了提高小學師資的程度,才又將師範學校升格為專科層級的師專,往後又升格為大學層級的師範學院。師專的升格則完全與前述專科學校大相逕庭。師範院校(師院、師大、師專等等)當年具有強烈的專賣與保護色彩,非就讀師範院校者不能在中學以下學校任教、師範院校畢業生一率分發至各校任教,這些制度都造成師範院校的僵化(60分畢業跟90分畢業都能當老師,差別只在於分發順序的先後;師範院校的教授們也無須擔憂學生的出路),進而有90年代教改中"師資培育多元化"的訴求。
而在各項技職教育升格的配套措施都不完善的當年,師專的升格都因循著國外教育思潮的演變,並由行政院一紙行政命令說了算,再加上"培育師資"這個明確的教學宗旨的大傘之下,使得各地的師專與師院,最後都長成同一模樣,不僅設置的科系都相同,課程也相同,只有校名、地址與人的不同,但在各項制度與規範全部一體化作業,就連師專升格師院也都是各校同步進行,這種僵化現象一直到師培法公告後才被打破,並迫使師範院校轉型為一般大學或與鄰近大學整併。
以上補充。
我覺得吵這種學校招生與倒閉這種問題的人就是被政府帶風向的風向仔,企圖把學校倒閉的責任都推給學校甚至是學生。說真的其實最重要的是政府應該來調整台灣的產業節跟發展,讓各行各業都有一定的薪資與工作保障,不說別的只要讓現行所有勞基法規定的各種假都可以在大中小企業都實施就好,不需要再另外定什麼做不到的事情。當各行各業都有一定的保障之後,註冊率自然就會提升成人也可以回去進修。舉個例來說像台積電工程師、醫生、公校教師為什麼人人都搶?不就因為薪水相對較高或者工作本身有保障嗎?所以行業做起來了還怕找不到學生嗎?怕只怕政府帶頭怪東怪西,一下怪學校、一下怪學生、一下又怪少子化,問題就不會有解決的一天了。P.S.台灣人也要有一種覺悟就是各種服務會越來越貴,就像西方國家一樣,說真的誰要去做低薪又沒有保障的工作?
認同,最終還是人民需要保障
而歐美則是興趣取向,在一門技藝中鑽研
他們每一項技術都可以獲得安穩生活
不像我們是為了吃飯討生活
選錯學校選錯科系就慘了
當個超商員工,做外送還會被笑
不認同
政府沒能力,也不應該調整到產業發展跟結構
當然不是說通通不管,只需維持一定程度的管理就好,讓發展回歸自由市場
不建議有大政府心態,認為政府要搞定一切,現在會發生這種事不就是以前政府造成的?
政府如果完全不管,讓企業自己訓練人才。
也不要補助大學 給學位一個 教育部認證的光環。也不會有產學脫節浪費資源的問題
教育部至少要公布各系所,就業率,薪資平均數and中位數,但就是不公布
目前在某科大工作,不過月底要資遣了,我來半年而已,純粹是派系鬥爭下的犧牲品。
自己在某系服務,每週都在拼早鳥報名,每次放榜也都在算報到率。
基本上只要高中生想唸,就附一張xxx的名片就保證錄取,高中端也會提供想念我們系的同學名單,以早鳥報名有獎金拿為誘因進行招生活動。
近年來高中端也會與大學合作,安排入班跟模擬,這雙方都有好處的,不論是招生率或xxxx,且連國立高中職都有份。
這以前真的想不到,但私立技職目前基本如此,互相而已。
台灣人的特性喜歡讀高中,喜歡上大學,然後就讓大學普及話,一種人人有功練的概念。本來不應該去高中的,全部都去讀高中。讀了大學後就不會想要去從技職的工作,導致現在很多技職類的工作找不到人接,例如水電工,油漆工等等。城鄉差距就更嚴重,讀了大學後就往都市去。本來應該留在家鄉付出勞力的人。就不再回流。
個人是覺得 高中很重要, 國中國小 很....爛(爛是指,台灣國中小其實很少讓小孩去摸索自己的天分或興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 少年時期腦子不好...思維不夠),大學 是大環境所逼迫,其實大家去大學只是要個文憑而已
和大陆一样的
聽到私校的剩餘財產
得捐給教育部的退場基金
私校的不動產則會歸給地方政府
我很訝異相關法條竟然能過關
沒有被卡下來
台灣有救了XD~
直接被政府直接徵收
本來就應該這樣啊!因為每年都拿了教育部的經費,退場之後為什麼可以自由處置?而且開辦需要教育部同意,這個又不是補習班。
想補充一下
這兩年醫學系個人申請出現缺額是因為學測出題太難,高分群太少,導致各醫學系篩出來的都是同一批人,才會有缺額的情形出現,但這些缺額都會回流到七月的指考(現在叫分科測驗),如果依整年招生情況來看是沒有影響的
對啊醫學系沒招滿用膝蓋想就不可能,志祺還是要多確認正確性
只是名額回流!
沒有用的私校希望能倒一倒
現在是高齡化社會
其實很多長輩退休後沒事做都想去上課充實生活
不妨轉攻這一塊,活到老學到老
很多私校學生素質真的差 我本來再霧峰念某科大 後來看著同學素質如此 最後轉學到國立大學 一路唸到頂大研究所 當然指的是工學士 ^^
廣設大學是沒錯的 錯的是你沒發展自己的特色 而教授也都只侷限於普通大學出來的人 實做能力有限 其實找些大公司退下來或正在任職技術主管來教實習課 學生入職場就能很快進入狀況
其實大學有很多實習相關的課程喔! 以我的淡江大學舉例的話,有企業實習、工場實習、產學實習、諮商實習或是專業實習等等很多種直接到職場學習的課程,而且是有學分的。
台灣完全不重視技術 整天在那邊讀書考試
等高中考完 你就必須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 用你的分數賭你的未來四年科系
我資訊相關科系畢業 同屆60多個人 畢業後實際進入資訊相關工作的不到20個
當兵的當兵
還有人回家務農
真的讀大學課程時 一堆該會的也不會
一堆高中拿來計算你人生成績的東西卻一點屁用都沒有
台灣的教育扭曲到不可思議
私立學校80%可以關一關了,留下國立大學加上私立頂大就可以了,我覺得教育部可以趁這個機會淘汰一些教學質量不行的私立大學
當年大學遍地的政策錯誤,現在只是恢復正常而已
9:27那個會缺而不是因為沒人要讀
是因為升學考試制度的關西才導致缺額
人人有書念,不代表人人想念書。
根本就是教育部的規劃問題,把它歸咎於私校沒有好好經營只是讓問題變成是學校問題!
幾十年前發現台灣出生人數在下降時,就該預估到這個情形了,只是都拖著不去積極處理,等到了今天才說是個問題
私校退場中除了師生之外,私校非教職的勞工也是一群弱勢,但好像很少人討論到...
私校行政本來就是私校自己把持, 他們地位比老師高 , 很多是老師兼職行政職 ,學校的行政還比較有地位
@@learningenglishthroughtran8540 恩...,教職有教師法保護,退場機制也有建立平台輔導(當然輔導的成效是另一個議題),但是公保的非教職單純行政跟勞保的非教職單純行政得討論確實比較少一點,尤其是公保的非教職單純行政在相關法規的保護上確實比較差一點,再加上退場機制的主題,大多都是討論師生的權益,很少討論那類族群,所以感覺滿可惜的,恩...不是很同意地位比較高的說法,不知道地位高低是指什麼?
多元課綱導致技職學校不重視技職教育反而要求學生什麼都要會 「術業有專攻」這件事政府可能不知道吧😔
想補充一下:在影片中所提到的私校提升註冊率的方法,其實最大宗的方法應該是所謂的「寄存名額」的方式來進行,舉例來說,我有一個系,原本要招100個人,但近年來都只招到60個,那該系的註冊率就會是60%,因此為了拉高註冊率,該系就會把缺的40個名額「寄放」在教育部,使帳面上的註冊率變成100%。換句話說,教育部和私校一起共同美化註冊率,因此註冊率變難以反應真實狀況。倘若想判斷那些學校有利用「寄存名額」方式在註冊率動手腳,其實只要把該校的歷年註冊率攤開,如果兩年之間的註冊率差異過大,便可以合理懷疑其實際註冊率應該不高。
額外再補充一下:私校之所以要利用「寄存名額」的方式來拉高註冊率的原因除了讓帳面數字好看,也和教育部給予大專院校的補助款有關,因為註冊率過低會被扣減補助款,因此這個政策到最後等於是本末倒置,才會有寄存亂象出現。最後,根據教育部內部的官員說法,「寄存名額」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該私校的招生狀況改善後,在把原先的寄存的名額「領回來」,但是由於少子化的影響不可逆,因此教育部也坦言通常寄存進教育部後就不太會在領回來,相當於放任該私校的學生人數自然減少,直到其撐不下去後在倒閉。
真的不要期待學校能教什麼實用的,實用的玩意還是得靠業界實習。
學校一直以來的職能都是師生之間互相照顧,這個互相依照學校威望可延伸至出社會後;
所以第一要確認自己想從事的職業,第二要去威望越高的學校越好。
人生短暫,但是天才少年越來越多,我們這些已經出社會的就是要把餅做大,然後監督分配的公平。
至於母校的大學滅亡與否,端看我們自己能為學校威望帶來足夠的提升。
在國際有足夠的競爭力,在國內有足夠公平的分配,那也不必過於焦慮。
呆丸代工产业本来就学不到什么技术,来大陆大学看看什么叫做学术,航天科技,AI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这些前沿科技呆丸甚至连门槛都没摸到
很多人讀到大學畢業就業幾年就改領域的喔!所以「確認職業」並不是百分百的!至少是要確定自己目前是不是真的很想唸書或認識這個知識領域,來謀劃發展自己職涯,覺得跟自己所想的不一樣就去充實或去轉,學校還是有實用的知識,就要看怎麼運用,業界的資歷有些你換了工作或是公司增了哪些業務項目你還是一樣要重來去上課進修學習,並不是你學了什麼就只限定運用在哪個領域。
現在連技職學校都變成升學重點學校,
想學統測以外的知識?先顧好你的統測吧
高職三年不是為了學東西,而是面對大量的考卷跟書籍,真是謝囉
我相信很多高職升科大的學生壓根沒玩過三用電表/波形產生器/示波器這幾個東西
雖然我讀高職讀到後面很混,但是這幾個東西我到現在都還會用...
基礎不打好,期待實用能學多精?沒看一流四大基礎打好就領年薪200了嗎?
時代跟技術在進步,可是台灣的政策跟環境永遠卡在老一輩的思想裡 偏偏能做決定的又是那些人,人才也留不住 小孩也不敢生
以前認為學校招收學生是依考試分數排名,但自從陪前男友爸媽去某間大學找老師還是校長談?考試考得一塌糊塗的前男友弟就能上大學了,這才知道在台灣想要有大學學歷是可以不用考試的,直接付錢就可以了😂 不意外的這間學校也在這次的倒閉潮。
是要多爛才會連要倒閉的學校都要關說才能進去讀
@@teco13051305 我也不清楚,聽前男友說他弟分數爛到沒學校可讀XD
更可怕的是
學校收掉 附近的商家生意絕對腰斬
經濟絕對會有很大的衝擊
本來就是需要倒吧?台灣大學真的太多了
這些私立大學還不是每年拿教育部好幾億的錢,還不是浪費教育資源,然後就出個垃圾!🤣🤣🤣
只要留公立就好,私立應該倒光
@暑國人 不,多元學習是專門給有錢人階級複製用的,要馬資源多,花錢幫忙做,或靠關係,後段學生根本不會有人在乎那個,而且國立大學的話分數還是要到達規定門檻,才會用到學習歷程或被審資料
@@正義魔人-o1h 留公立的就好,這句話完全就是你的無知,輔大跟東吳前段私大,你會去國立後段地名大學?? 還是你把私醫大放在哪
@@小熵 請問貴校? 私醫或前段私大是垃圾?
1.出生率降低
2.學校招生不足
3.房地產泡沫破裂
這是一個正常循環,現實殘酷但卻有涅槃重生的機會。
奴隸主會引入外勞,現在已經放寬外國人永久居留權
私立大學關一關比較好,八年級生路過。以前國中還高中的時候,師長就跟我們說過,讀那些私立的學校(講直接一點是學店),人家一看到你是那些學校出身,應徵時就直接刷掉了
就算你考私校第一名也沒用,他們也不會去查,而台大出身的,就算他是台大吊車尾畢業的,人家還是一樣會用他
當年我們的師長就講過這番很實際的話,私校倒閉潮完全在預料之中,倒一倒也好
有錢私校,或人多有名的那幾間,要倒的話,國立尾也差不多了
前段私大跟後段國立比早就贏了誰跟你學店,國立後段才應該停辦吧,每年都拿政府的錢還贏不過前段私大
@@AlanYao-o6e 不一定啦,只是選擇不同而已,國立省錢,國立大學各科系比較平均發展,私立的比較會有強項科系,倒是私立中後倒掉我是沒意見
@@AlanYao-o6e 都是學店,快廢一廢
@@Miyuki_Hatsuharu 在 新興大學 還沒問世前,東海,東吳,輔仁,淡江,中原,逢甲,靜宜,文化 都是 私立大學
國立學校人收少一點,私立能存活國立也能顧好教學品質。記得今年國立大學"上壘率"是歷年來最高,一些國立名校更同時擁有數萬名學生,或許把門收窄能減緩私校退場問題。
LoveLive已經示範給我們看三次了,建議各校開始組建學員偶像部拯救廢校危機
大學TOO OLD
中興大學有
我沒有讀過大學,我只能用自己讀過私立高職的經驗來留言跟推測
我猜,學校會一間接一間的倒,應該是因為:
1.少子化。
我當初高職準備畢業時本來就打算要去考志願役,不打算繼續升學,因為我不喜歡讀書和考試,但那時候學校要求我們一定要填志願,於是我就隨便選了三間科系看起來我可能會喜歡的去寫,結果後來那三間學校都有打電話來問我的意願,不過都被我拒絕了,而且重點是,當時我的在校成績是屬於吊車尾的那一個,就我這種老師們眼中的「壞學生」都有學校搶著要了,可見現在學校非常缺學生也很缺錢
2.學校太多間了。
當年那些企業為了跟風開了很多間學校,我猜他們的目的應該不只是為了幫助學生,而是看到學校可以從學生和家長們身上賺到很多金錢,於是紛紛跟風開了一堆學校,就像便利商店之間的競爭一樣,時至今日少子化問題嚴重,沒了學生就沒有錢可以賺,學校經營不下去,最後只能合併或倒閉,甚至有一些女校都開始收男學生了
3.教師資質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私立學校的老師會這樣,還是是只有我那間學校的老師會這樣
私立學校的老師很多根本不懂怎麼教學生或帶學生,像我那時候的班導師,上課只會唸課文,唸完就考試,考完就叫學生罰抄,只會叫學生做浪費生命又沒意義的事情,平時對班級也不聞不問,只有在升旗被主任們說當週清潔或表現不佳要群體罰站的時候才會責備+數落我們,而且其他的老師也都很唱丘,幾乎每個都很嗆,好像很厭惡我們這群學生一樣,嘴都跟教官一樣臭,這種環境下要把學生教好?我覺得做夢比較實際
4.科系分配不均
讀高職主要是想學一技之長,但是實際進去學校後,普通科系與專業科系的比例分佈大概是7:3,一週下來,學生碰專業科目的時間其實很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教國、英、數、社、自,我覺得這是很本末倒置的事情,感覺技職學校只是普通學校的閹割版,只是附加一點點的專業科目在裡面而已,而且很多學校的設備跟教育科目都跟那些老師們的腦袋一樣老舊,已經被淘汰不會有人用的機具設備或者軟體學校還拿來教,打死不教學生用新的(不過畢竟學校沒錢,也買不了新的),導致學生畢業後去工作反而很難銜接得上,不願意花時間再教新人的企業公司就不會想用這種學生,這樣求職率也不會上升
在職進修啊、樂活課程之類的,現在少子化越來越少老齡人口越來越多。那就把方向轉成就業人員跟退休人員啊
現在師資也因為少子化也被迫一人多課搞得單課品質不精這也是問題。
接下來10年這問題將趨緩 , 因為依照人口出生人數數據 , 接下來 的 10~12年 ,每年新出生兒童 人數都差不多了 , 暫時沒有學生數下降的問題了
記得從小教育就一直成績至上
好班、放牛班在比較,學測也一樣
拼的所謂“好高中職”跟“爛高中職”
為了學歷上私校大學,我們家境不好也是出來打工賺生活費,還要自己揹學貸。
真心想念書時,家庭吵吵鬧鬧打工又累,完全沒辦法好好學習。
其實這一切只是比父母給的教育資源
一直到出社會我還是很痛恨教育系統
欺騙我們老實人,騙我們唸書就有好生活。
我相信很多念私校的學生,家庭也是相對弱勢。人就是這樣比來比去,從不看背後是什麼原因。
真的,明明就是比誰資源多,感覺很多機會不是努力就有的...
現在的升學加分也是,以國中來說,參加營隊、比賽是會加分沒錯。
可是對我來說,很多比賽和活動都辦在別的縣市(統稱北部ww)。股長加分是加很多沒錯,可是又跟班級人數有關...
總務收錢就像討債集團,嘉獎一支ww
無論是何種制度,比得終究是家庭資源與環境
十幾二十年前還在讀國中的時候老師就有給我們一個觀念就是,並不是一定要讀到高中讀大學,如果有喜歡的職業類別讀職校也很好。
甚至只要已經有未來志向的人,老師也不會強迫在學校要讀一些非你未來專業需求的東西,可以看自己的課外書。
那其他沒有理想抱負只能考高中考大學的人,就是盡量考到好一點的高中考好一點的大學,尤其不要去讀那些看名字就不知道是什麼未來隨時關閉的大學。
我們老師算是比一些保守派來說相對開放的老師,他會盡他最大努力尊重學生和家長的意願,那如果大家沒有其它意見他也會盡全力盯大家所有科目的成績。而且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目標,舉例來說如果我數學特好那我的目標可能是90分,其他人可能是80分70分,差的人可能是60分。
我覺得我們老師在當年那種還在處於要多元不多元的教育體制下,已經做到他所能做的因材施教了。
兩年前我跟我家人說我不想讀大學 因為沒有想讀的東西 覺得浪費生命浪費錢
但我家人說 不管 你就是給我去念大學 我問了一下原因 因為他們怕被鄰居或親戚笑說你們家小孩沒念大學
我就很傻眼 沒念大學到底哪裡好丟臉 有多少大學生一畢業出來還不是做著低薪取代性高的工作 而且還要背著可能不吃不喝一年才還得清的學貸
現在雖然我不是做著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但至少我知道哪些工作是我不喜歡的 總有一天也會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吧
沒錯 像你這種成績爛的根本不該讀大學哈哈
我也是沒讀大學,知識一樣要自己摸索學習,加油💪💪
同意
我讀大學也是後悔
如果時間能重來
我會叫當初的我直接上班
高中畢業跟大學畢業做的工作一樣……
@@러아-z9o 有一半以上的大學生出社會後做的工作跟原本就讀的科系完全不一樣 所以也因為這樣大學才會越倒越多 讀一半休學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畢竟大家一開始也只是有點興趣才去讀 知道了一些職場的黑暗面後才發現自己不適合 不過這時候也已經花了一堆時間跟錢了
互相加油吧 人生的路還很長 隨時想改變都不嫌晚
這個問題其實根本就不嚴重也不重要了。
因為人口開始負增長啦。連人都沒有有學校有什麼用。
以前學校就是看學生隨便招都有才落到這地步
倒就倒了 寧缺勿濫
看到那種吊兒啷噹又對自己科系的學問一問三不知的人感到可悲
AGREE
大學多學生少,我高中班上有學測總成績個位數都有學校讀(雖然聽說之後大一就輟學)
我覺得管制大學數量算是一個猛藥,但副作用高的藥對部分的人來說是不友善的。舉例來說很多學生也很怕畢業之後失去母校學歷不被承認,尤其大學更是如此。
廣設大學真的是天才政策,這些年後段學校退場師生權益受損,教育部給頂大的資源也被大量其他學校分散,最終就是高等教育競爭力一起倒退
長知識很棒
不過題外話
播蠻久的了 還是常常吃螺絲喔 加油
2成左右的人上大學就夠了。好好充實技職教育,以及中學分流更重要。
台灣的技職有夠好笑 50趴餐飲40趴工科 剩下5趴是資訊科 其他5趴 傻眼 完全沒有多元
@@芒果的法環攻略教學武 而且技職和普通科到大學甚至高中職階段分流愈來愈不明顯,如普大台北大學和科大台北科技大學都有電機系,但無論高中生還是高職生都能申請或登記,讓傳統普大偏學術、科大偏實作的傳統愈來愈模糊,結果都是用同一套標準評量辦學的大學......
現在的技職也是以升學為優先,因為現在的工作有很多都要求大學畢業,惡性循環
@@yu-zhenhuang4456 其實實作技術在高職已經學完了,科大其實沒有什麼實作技術可學,所以科大課程會和普大1樣
以前以科系為入學標準,現今以學校為標準,企業以做人處事為標準
以前聽家長的觀念,覺得要最高學府怎樣的、上學麼科系最好,不過認識到很多老闆跟創業的人才會理解到,我們所想所學跟老闆所需縮要,或是要自己擁有一片天的能力與思維完全不同,覺得上學要學的反而不是教課書的內容,而是許多完全得來不易得態度、思想、合作、溝通等等的技能與經驗,
進了高職發現高職學術化,進了大學發現大學技職化,兩者辦學的重點比重有點詭異
而且大學真的不需要那麼多,每天開口閉口說多元學習多元發展,結果逼大家只能走讀書這條路,不如把末段國立跟中後段私立關掉,把資源集中在剩下的大學或是拿去完善不同領域的培養計劃
當初沒開放那麼多學校就不會有這些鳥事了.......身為四十歲的大叔,對後來的大學錄取率可以超過100%真的很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