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第二大城伯明罕宣布破產!首相蘇納克回應:政府不是開來救你們的!哪些因素釀成這起「完美風暴』?【TODAY 看世界】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0 фев 2025
- 英國的第二大城#伯明罕 宣布實質破產,這個伯明罕有100萬人口,地方政府號稱是全歐洲最大,但不是說英國的通膨減緩了嗎?現在居然傳出,有這麼大的地方政府破產,而且其他的地方政府,看起來也很危險,這英國經濟行不行啊?
全新企劃:八月的看世界月考上線囉(連結:u.lin.ee/FWGTI...
🌏 鎖定 LINE TODAY 看片分類 ⇨ 原創節目 ⇨ TODAY看世界,天天帶你秒懂世界大小事:u.lin.ee/N8pYf...
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不漏接
lin.ee/OKm1kXh
苗栗當時很愛辦活動,還曾連放20天的煙火,明明是窮縣,卻花錢不手軟,我們都搞不清楚狀況,結果就是新縣長上台後發不出薪水,廠商領不到錢。
這不是很正常嗎?
中國常用套路: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然後那時卸任的那方
還會發動地方勢力使用輿論
批現任執政者無能
@@mikagami000所以苗栗是中国咯😓
@@tary4455不是欸!苗栗是苗栗國!
苗栗國
花蓮也差不多啊
苗栗當初是前任縣長好大喜功
加上監督縣政府的議會失去功能
長達26年沒有刪除任何預算
也搞出後來的「苗栗國」稱呼
促成後續兩年(20、21)議會開始刪預算
很可惜的是去年(22)在審今年度 (23)的預算時
前任縣長又以:「刪了2年未見實質效果」為由
一毛不刪的通過了今年度的預算
不過這些事情誰還在監督呢?
結果就是民主制度是笑話 居然可以監督失效
@@kuen555監督沒成功就是共產啊
講到苗栗縣,那幾年我剛好在苗栗生活,當時的劉姓縣長邀請三大男高音來唱,我與同事也都有去聽去假文青一把;
過了三年吧,換徐姓縣長上任才發現沒錢發薪水了,兩個前現任縣長還互罵
執政者好大喜功真的很要不得,燒納稅人的錢,只為成就自己一時的名聲
那些其實算小錢 真的可怕的是後面數百億的貪汙
@@123-s2f4r數百億?
真的假的 新政治後還沒聽到這麼大規模的貪污耶
說來聽聽如何?
還蓋了一堆莫名其妙的建設,像我就對那個客家土樓很有意見,台灣的客家人就根本沒蓋過這種傳統建築啊!那是中國那邊的。更別提還有什麼馬奮館⋯⋯
@@WGY1995 貪污有分合法跟非法
近年來有名的阿扁七億 屬於非法
拿最簡單的收回扣 工程實際需要5億好了 報高10億 之後官商再分贓
這個就是用法律漏洞的貪
拿最近很熱的新聞來說好了
一堆新開的光電公司剛好都是同一個董事長 你覺得合理?
如果每個縣市都有柯市府時代的公開透明
這種操作空間會少很多
@@WGY1995
當然不是一次性的,不過與其說是貪汙不如說是財政紀律混亂
反正只要找得出名目,就以最高金額去申請款項或是地方舉債
或是工程故意包給特定人士阿,每年都說要重鋪馬路,私下收廠商好處之類的
數百億我覺得有點誇張,但百億出頭我覺得應該有
畢竟真的不知道要怎麼搞才能負債358億元新台幣,未滿一年的公共債務就有148億
一年以上的210億還沒還完就在負債的,就知道花錢有多隨便
一百塊可以買好的東西他申請補助地方舉債130塊,阿中間的30塊去哪了
找個名目給廠商地方民代好處,沒事辦辦活動地方發紅包,好處不是首長一人的
就沒人找得出正確金額了,過往十年我是覺得有累計百億沒錯啦
不怪管錢的人(地方議會),卻檢討正當討錢的勞工,舉個生活例子:這種事情在台灣2008之後很常發生,奴隸銀行跟資方還會理直氣壯說不發加班費跟試用期不給錢,是公司的教育成本這種鬼話,還要勞工自省自己幫公司賺多少錢可以領薪資(?),把債務(股東)、債權(債券)跟公司人事(資本)亂打一通七傷拳。
結果就是長期的低薪導致青年無法成家立業,帶來今日的少子化,同時房價還能越炒越高,貧富不均世代對立,都是從犧牲多數勞工利益成全體制內少數資本產業開始的。
一旦事情放大,影響層面巨大時,都只能等待政策窗出現(火還沒燒到自己屁股),台灣地方政府債務根本就不透明,更多的是沒人關心,反正政府有審計部啦(!),人民對地方議會的績效評量來自拿納稅人的錢,發某某年金或是免費裝什麼東西的社會福利,左手收錢右手發錢,議會跟放生團體一樣好感度刷滿,不需要理會預算收進來再發出去的政府根本沒存在意義。
等到財政崩盤黑洞出現(政策窗出現),自然會有解決問題的方案(?),大家根本不把自己的地方政府當自己家園在經營。
而且政府會計歲入跟收入的概念也普遍不被人民認知,認真做事的議員沒有存在價值,大撒幣的議員才會當選。
土地只是忠實呈現人民的樣貌而已。
那次訴訟是推翻兩性同工不同酬的情況,說白一點剝削女性的父權主義,因此你會看到這種檢討受害者(女性)的言論,跟「被強暴是她們老愛穿得暴露,活該啦」的那些有87趴相像
苗栗國都不刪預算的 你看有讓他們獨立嗎?
逻辑清晰
沒錯,所以我離開了台灣,因為民智未開的太多
@@mikeyang4679英國都這樣你能跑去哪,很多都是時候未到。
愈來愈喜歡today看世界,以前不知道怎麼關心的國際新聞,現在每天都從這邊吸收,而且議題廣泛如實呈現,范姐有時又會有自己很可愛的註解👍希望能長久經營❤
身為在苗栗縣工作的外地人,疫情期間真的見識到什麼叫地方擺爛,只有中央被罵然後來救援收爛攤子,然後縣民完完全全不覺得是地方政府的事,中央就是該無條件救援。地方政府跟擺爛疫情大爆發的公司還在那邊嬉皮笑臉互相感謝,嘴臉超噁心,追根究底是自己選的,但請他x自己負責,不要牽拖全台灣人
畢竟現在的風潮就是出事就罵塔綠班跟菜英文❤❤❤
苗栗國不是浪得虛名.....這麼爛也是苗栗人自己造成卻要全民買單,然後還順帶噴中央...中央欠你的嗎?
因為你就外地人啊
呵呵
稅收誰收 最多誰負責
看看臺北啊,房子下陷有人說市政府把關有問題嗎?開挖11.95公尺誰都知道是為了規避審查,有人怪市政府為何沒提出質疑嗎?沒有嘛!這八年來國民黨的縣市首長真好當,出事就怪中央,我就問選這種人出來到底要幹嘛?為了滿足自我的中華民國的情懷嗎?選了國民黨才能彌補失去中央政權的扭曲心態,可憐吶!新竹縣的天坑不也是一樣?臺中市長上任多久了?捷運藍線依舊堅持要繞道改經過顏家,國民黨支持者都無所謂!成天意淫幻想自己才是黨國正統的子民,自以為天之驕子,選這些國民黨縣市首長出來真的悲劇!
不管中央分配,還是地方自治,A錢的還是在A錢啊…
就像蘇澳冷泉,差不多快廢了。從小時候的維持18度,到現在變成22~23度。因為,過度開發,二氧化碳氣體來不及生成,水溫自然越來越高。
然後,當初把所有浴池打掉,蓋了一個冷泉公園。可笑的是,挖一個大池子,結果池底打水泥,整個水就出不來了,還要用抽水的。以前從日據時代起,就是在湧泉處挖浴池,池底是鋪小鵝卵石,讓泉水自然湧出。結果,花了幾千萬,蓋一個公園,然後用水泥把湧泉堵死。用屁眼想也知道,直接用水泥比鋪鵝卵石便宜啊…那個價差去哪裡了?
然後,剩下的唯一一個公共浴池,年年整修。去年還花了六百多萬重新蓋出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爛貨,用不到一年,階梯的石板就破了。它一破掉才發現,階梯沒打鋼筋,沒灌水泥打底,只是鋼架掛上去,直接把石板附上去,用矽利康沾幾個點粘住而已。這種施工品質,真不知道鎮公所驗收是怎麼驗的?
叮咚!
先生您好,我們來查水表 😂
一切合法,謝謝指教
我的天啊
能講出如此細節,想必一定是業內的土木工程師
不是,只是從小看到老,什麼鬼沒見到?@@中山夜未眠
英國居民分享:英國的所得稅收隨便都要20%~45%(我現在繳40%)而且國民所得較高,每年收入這麼多錢經濟還是搖搖欲墜我也是醉了。回頭看看故鄉台灣,雖然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但稅收那麼低國家還可以正常運作已經很不錯了。
沒辦法, 英國跟其他歐洲國家為了保持大國風度和人權, 花費在難民的資金已不少
同意同意不要再說台灣不好了!!
台灣是民間很努力,但政府不好說
想問哥是做什麼行業 薪水能這麼高
台灣是萬萬稅,市民卻没任何福利,人們見面的問候語是自求多福
地方政府很多都好大喜功,許多長年來的蚊子館,以及在任內根本達不到的建設以及服務,但往往選民卻十分喜歡這樣畫大餅卻沒辦法實質成就當初承諾的政治家,且不管是議會還是首長都是這樣的人居多,然後債留子孫,這也就又會牽扯了生育以及人口勞動力進出問題,這許多都是惡性循環,除非某一端願意去改變,不然無解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支持蘇納克說的,本來國家提供這些資源就是有限的,不是無限的,該停就停。
最好台灣也學習他們這樣,停掉那些對民眾非必要的社會服務,不然依現況就是一直在剝削公務員而已。
沒那個錢,就不要開那個支票
對,公務員的加班費付不出來就不要整天凹他們加班,比如說假日辦活動、跨年晚會這些沒意義的事情
伯明罕的問題就是濫發福利,從來不問錢從哪裡來的左派政策造成的結果,長期執政的工黨更是難辭其咎。
新聞已說了啊,不只濫發還亂發,一開始只發給男的,所以才有天價賠償。
说个笑话,英美左派泛滥。你不要那么好笑。英美是保守派高涨的国家,尤其是有钱人和官员。很简单,英美的保守派在吸血世界其他人而不用负责,当你消耗其他国家和人民而不用负责任,你也会变保守。英美的左派只是提醒这些人,所有的铺张浪费,消耗其他国家人民,都会有后果的。
@@hanningtung5970 左派政府重男輕女, 不可能, 這完全不符合現實. 現在EXTREME左派牛鬼蛇神們橫行無忌, 現在的社會環境對他們來說根本天堂.
@@hanningtung5970 只發給男性較多的工作!=只發給男的,是工作本身有津貼,不是男生本身有津貼,這完全不同
根本不同工 何來同工同酬根本87判決 那些津貼根本是給厭惡性工作的 一堆左派說不公平 好了現在破產
遠見有一篇文章探討這個議題, 這是2020年至今英國第7個宣告破產的地方政府, 而且恐怕還有20幾個城市有破產危機
看過一個TLDR頻道的數據,如果把倫敦都會區撇開不看的話英國其他地方是比歐洲很多地方還窮的
銀行升息
會導致政府的債務壓力變大,這也給台灣的地方財政一個警惕⋯不要覺得能從中央得到挹注就借還不起的錢、隨隨便便的管理不急著還錢⋯台灣少子化人越來越少⋯稅收很快會越來越少,沒有長期規劃,破產會迫在眉梢⋯⋯
銀行升息是為了抑制過熱的經濟來消化通膨,這同時能阻止錢被美國吸走,原本是一舉雙得,只是國家長年經濟體質太差,一個沒撐過去就是翻船的命
高房價長年抑制青年成家,稅收事小,整個國家消失才是大事
阿不是二十年經濟最好?怎麼全世界都沒再怕升息就台灣怕。
說真的...福利越好犧牲越花納稅錢,不斷要考慮收支平衡,台灣目前醫保也要注意,台灣吸煙人口減少,我們的健保部分也是靠這些...額外納稅收入。
我們需要不斷改革健保,還有我們臺灣台電與水利都要注意。
其實台灣要解決也很簡單,漲價漲稅就行了,但台灣人會一直該該叫,吵著下一次就換掉
如果吸烟人口减少,可以把大麻合法了,这是大杀器,可比吸烟的税金大多了😂😂
@@AltisVerley 再加上施政和執行的效率低下,花出去的錢都事倍功半
民智普遍都處於貪圖小利的水平,一邊痛罵互相勾結的官商紳黑,又一邊渴望自己在裡面撈油水;說著都是爛人害台灣變成行人地獄的,自己的機車就泊在行人路上
而且一直留意著對岸那個零分的孩子,覺得自己考四十就好棒棒的話,我們永遠無法進步
要漲稅或什麼水電瓦斯費我可以,但必須要企業主們提高勞工們相應的薪水,而不是剝削勞工然後讓資方富者越富,勞工收入和支出比例越來越失衡,那這樣漲稅大家當然該該叫
健保現在靠補充保費了,但是這只要經濟不景氣會是斷崖式的減少一筆來源
臺灣地方政府為了討好市民,有些該收的稅不好好的收,例如長年不調稅基讓土地稅等稅收無法增加。
然後搞到財政困難只能向中央討經費,或是不斷高價變賣土地。
低稅+高價賣地導致房價不斷升高,最後市民根本是受害者
他們更扯的事情還多的是呢,各種貪污回扣收到手軟,還開放各種有毒食品進台,把台灣搞得烏煙瘴氣,最後只要裝死就可以爽爽數錢了。
資本利得稅才會有效壓抑漲價,但過去課徵技術不足,使無法有效率課徵。
如果只是不動產持有稅、奢侈稅、地價稅的課徵,賣方只需要將稅賦成本轉嫁給買方,自己目標的利潤不受影響。
有了理想的利潤,對閒置資金的人,就有投資的誘因。而閒置資金多寡,則受到市場利率高低影響。
陳菊:看我爽爽賣地又爽爽去當監察院長,你能拿我如何!
苗栗高雄桃園慘喔
還有新竹
其實可以學日本繳納住民稅
而且大家都知道住民稅是可以選地方繳的
換來那些禮品也會刺激地方競爭
有點用農產品換稅金的概念
有沒有可能council tax和其他稅加起來早就已經比絕大部份發達國家收的錢更多了、英國地方政府破產只可能是福利支出太多而不是收稅太少
笑死 沒住過日本才說得出來這種話
每個人都為了農產品 繳稅給鄉村
大都市根本收不到任何稅
而且還能搞出用故鄉納稅換現金的醜聞
我才不要變成日本這種社會
你說不太對,你說的是「家/故鄉稅」,與「住民稅」不一樣,但「家/故鄉稅」是「住民稅」及「所得稅」列舉減免項目之一
@@litatapita6767
其實稍微研究了一下英國稅制
地方能收到的稅其實不多
英國人大部分一生都在繳保險費
各種保險支出占大宗
地方能收到的只有物業稅
或是一些商品稅之類的
不過就像我說的住民稅
其實那也不是真的稅金
比較類似捐錢
但是地方可以藉由你們斗內獲得建設
也是立意良善
所以他們會提供獎勵還拜託你們捐錢過來
加上日本住民稅是強迫的
你一定要斗內
但是斗內地方可以選
所以地方會互相競爭去搶奪住民稅
@@saki-e4q
你這樣說其實沒有錯
但是鄉村就不能發展嗎
這就是所謂的重點
日本城市交通便利各種商店林立
加上各種營業稅都是給地方
那些人口稀少的地區根本收不到稅收
簡單來說城市賺很多
鄉村卻越來越窮
苗栗是民眾選了一堆 整天在自家附近蓋一大堆蚊子館的議員
導致財政入不敷出,全民買單
真的不該幫苗栗.....把選舉當甚麼??? 亂選的結果就是自己要承擔
苗栗真的很危...公家根本沒什麼大型建設,城市也沒什麼規劃卻可以負債這麼驚人!
說到底還是要完善法律,明文規定地方政府舉債多少,超過就不能再進行任何行政工程,這樣竟能避免無底線舉債!看看台灣,去查一下資料就能發現南部5縣市舉債多少了,50年都還不完!!這種行為早該禁止了,前瞻計畫更是笑話,中央問地方有哪些需要幫忙的,你審核過了竟然要地方舉債??那要中央幹嘛??不能徹底幫忙的中央你乾脆不要開口好了,前瞻蓋一堆垃圾,不能用的棒球場,沒操場的國小,沒人跡的溪水綠化,蓋點實用不浪費的行嗎?
我在台東,台東這幾年中央給的預算是真的還蠻多的
所以這幾年,台東的建設真的還蠻多的,不過負債也變多了
台東縣總預算裡,大約有九成要夠中央補助
從網路上查,十年前那時預算大約一百億出頭,現在快二百億
不過負債也快一百億了
高雄....
比苗栗好多了
不要搞到像日本北海道夕張市,縮減支出->人口外移,整個死亡螺旋。11萬人口剩下7千。
日本夕彰是因為煤礦沒落,這無法類比
九份本來也可能成為小型版的夕張市的,但是成功轉型成知名觀光景點,夕張市別說轉型成觀光聖地了,光是位置離札幌有點距離這點就很吃虧,九份真的很幸運
從國際事件講完再回頭談國內情勢真的很棒
舉苗栗縣不是政府資源分配公平與否的好例子,去過苗栗玩的人應該懂,浮誇的建設發展,引發財政問題可理解。財政紀律最重要,分配是否公平就得靠協商和選票來調整。 好比一個人錢不夠花,不應老歸咎收入太低,量入為出才能長久穩定。
Individuals, YES 😂 But a nation’s development is different
苗栗縣政府有錯、苗栗縣議會錯更大
議會長達26年沒有刪除任何預算才有苗栗國之稱呼
兩者是一丘之貉,才會造成苗栗縣財政失衡
0:10 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影片用的空拍素材是美國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罕,和英國的伯明罕沒有關係
雖然沒有英國這麼差,但我覺得加拿大的政府也是超會亂花納稅人的錢,而且效率非常爛。我這裡本來有條好好的馬路,結果不知道為什麼要修,過了6個月還在修,這麼繁忙的路變成一線道,也不知道還要搞多久orz. 還有很多別的交通project, 砸了一堆錢搞了很多年也是屁都沒做出來。
吸了一堆移民,結果住房根本不夠承受,真的很難受
@@515615able 移民真的是多到離譜,又有一堆低收入戶靠中產階級的稅金養,結果就是中產階級越來越少,稅還不斷增加==
典型的白左城市都是這樣,沒想過如何創造價值,只知道花錢,美國也是一樣,只差有保守者在能稍微拉一拉!
哇 跟現在的高雄有得比
我們這裡也一樣,至從縣長換人後,以過好多年了(6年)。
每次這條挖完換隔壁條又挖。
然後就是一直遶路。
還有一條是先 刮地在舖泊完,三天後又挖馬路。
去年還在那裡留學的說,還好沒有留在那邊受苦(?
B'ham的人口結構本來就比較複雜,一些不必要的成本真的支出很多,
然後真的很愛搞要花很多錢的活動
之前還在市議會前面弄一個熱帶雨林,超級搞笑,還有正在蓋的高速鐵路,
這樣也好,看看市議會能不能清醒一點
地方長期被某一黨派執政,財政紀律必然很糟,貪腐以及浪費必然會發生
高雄居然輸了😂!
英國問題不只是地方,而是中央也窮得苦哈哈。
英國公債殖利率從2020年就開始飆升,這使得英國舉債困難利息又高。
前陣子英國養老金就差點破產引發金融危機。(就是前總理說要減稅,瞬間公債殖利率飆升,自己也成了最短命總理。)
昨天面試的「新創公司」
官僚到不行 後來我才理解
那是 專門領預算運作的「假」新創
亂花錢 不是只有英國
台灣 也很嚴重
彰化縣政府遲早會被國民黨玩到爛掉!
首先彰化縣光一個排水溝就可以蓋2年還在蓋,並且自己規劃的園區也是蓋好成為廢區,從來沒公務機關去監督!
最後更可笑的是捷運啦!只會畫大餅沒有任何財務收支平衡規劃,要不是中央一毛都不出,不然遲早又在畫餅亂蓋!
我喜歡范范的口吻與表達方式,清晰直效不像很多媒體在播報時都讓人感覺假掰鄉愿,好像是在替某個金主或立場說話。
還有團隊的內容選擇與報導立場一直也都令人印象深刻,是個很有專業和公信力的媒體。
沒錯!這是極少數我會願意主動點開來看的新聞頻道
台灣人民大可放心,地方政府從來只會發空頭支票,沒一次兌現過😂😂😂
好糟糕的城市
自己做了那麼多糟糕的決策導致破產,還把原因賴給相對弱勢的女性勞工群體
真是太難看了
不管是要讓中央負擔多一點好,還是地方負擔多一點好
總要有合理的法源規範
然而財政收支劃分法說要修法多久了
到現在仍然沒辦法通過...
財政收支劃分法是政客的轉移焦點。問題關鍵在地方政府對自己的支出不負責,跟中央拿更多錢就懂得自我負責?更別談地方政府刻意壓低自己的收入(房產稅)讓房價高漲了。
很多政治人物,憂國憂民與改變現狀初衷是好的。
踏入政壇之前,功課做得不夠而且各黨派沒共識。
在染缸泡久了,初衷變調消極怠惰最終膚衍了事。
為了保住權位,造謠抹黑人格毀滅最終比誰惡劣。
所以說,沒有人不是聖人。
政黨亦同,務實理性才是長久之道。
賠11億太誇張了,把市政府賠倒了。現在很多宣稱為受害者少數族群爭權益的賠償其實是瓜分大多數人的權益,結果倒楣的是多數人。是種假性公義!
伯明罕雖然是英國的第二大城,但也只是凑合在西米德兰都市区的其中一個城市。若計算組合城市,大曼彻斯特都市区才算第二大。
Thanks for sharing 😊
一堆人錯舉台灣的例子,實際上只知負債不知資產稅收,沒有高槓桿操作,舉債並不是一件高風險的財務操作,或者說當投資報酬率可觀時,不舉債就是變相增加機會成本
所以,提到縣市時,直接忘記有個苗栗縣違法舉債(一群狗屁地方議員首長因為是集體犯案還抓不了),非常不應該,畢竟苗栗縣搞出來的,數字上不大,但比例卻是各縣市之首,就近能跟苗栗縣財政比的只有中國空降大數據中心的天選之子貴州省
觀念不對。
槓桿是小資金操作大資本,例如本金四萬,融資六萬,買十萬的股票,股價漲10%,但投資報酬率為25%。
機會成本不能只考慮到25%的利潤,還有六萬融資的利息,以及股價下跌的代價,利潤期望值可能是負的,就絕對不會是資金的機會成本,不會是資金其它用途最高的價值。
因而一般在考慮資金的機會成本,會有公債殖利率或銀行利息作為評估基準。
@@oooo-iv3kk你這也不對,一般的投資概念,不能直接套用在政府的財政舉債上,政府舉債實際上要考慮的層面更多,有些投資報酬率是沒辦法直接量化的
@@yianchen8018 這更是錯誤。無法量化,不就是等於給一張空白支票?只要「感覺可以」就舉債支出?支出就支出?為何要舉債?可以加稅增加收入再支出不是嗎?人民要是覺得受益划得來,自然願意承擔成本。為何要舉債讓成本給後代出?
當然更像的是高雄 負債三千億 偉哉綠綠腦
沒辦法啊又不是大家唸會計,怎麼會懂
在低利率時期的中央及地方財政政策施行過久,貨幣政策的討論圍繞在穩匯及穩物價,且以避免通貨緊縮為大原則進行貨幣政策方針的調整。這種習慣了使用廉價的資金所造成的財政負擔,在遇到利率上升時,絕對是騎虎難下。中央及地方政府都難則其咎。
如果推給索賠有問題,那不就代表當初非給男性員工的獎金更有問題嗎?
準時收看!!!!!!!!
在馬來西亞還沒換反對黨當中央政府時,我家鄉檳城因為是反對黨執政所以要求擴大道路建設和做地鐵的資金基本上都會被找理由推遲
但還是靠著地理優勢和好的政策吸引外資來檳城設廠,所以才得以發展
你们区华人多啊😂😂😂
我們台中市身為台灣第二大城,也是市長跟執政黨相反導致捷運延宕八年,執政黨的政見很無恥的說只要選上立刻動工
@@屎太浓-shitailin 所以之前被中央無視
不管是中央或是地方政府的財政分配往往逃不出綁樁問題,最有效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改變現在的選舉制度,總統&地方議會、縣市首長&立法委員,每隔二年就能給人民重新選擇的機會,這樣落實人民監督,給人民選票權力放大,每次的選舉都能給執政政黨壓力才會戰戰兢兢
你知道重新組閣有多花成本嗎?每個上任的團隊又要花多少時間適應?現在4年一任都沒辦法做長期規劃了,假設做一件大型企劃要花十年就是五到六任,你說有什麼辦法順利推行
我倒覺得應該改成八年選一次(但不得連選連任),反正翻開海內外的政治史,沒有連任的真的很少,不用勞民傷財。
就算兩年選一次,還是很多人只看顏色,更不要說很多時候根本每個人選都一樣爛。
盧媽媽表示:我們可是富市台中
身為台中人我也是不知道富在哪裡啦,可能是回不去的房價吧😅
btw政治人物是不是覺得口號喊一喊就會變成真的,到底是誰想出這個slogan 的🤣
我覺得中央分配還是比較主要,如果地方缺錢時都已經沒有外援能支助了,代表中央的財務狀況已經很不妙了,在中央都很不妙的情況下還要各地方自治,很難保證整個國家不會越來越分裂
我以為台灣的第二大城是高雄...
至於台灣的狀況,應該是希望更地方一點吧?之前不是有在討論希望修財政劃分法,希望不要在中央一把抓嗎?
我也以为英国第二大城是Manchester
他們還在高雄發大財的時候,人口數已經被台中超越很多年囉😂
@@gypseapai 台中最棒了,有高中生被師長霸凌自殺
@@Can-bn2cl 你哪隻眼睛看到我說台中最棒?快去看眼科❤
高雄早就下去好幾年了,沒啥發展近14年死忠的,負債全台還第一 薪資那麼慘,有夠暖。
高雄就是好例子
事件在發酵其實大家都知道只是當沒看到。如果地方政府一開始就大幅消減公共成本去彌補赤字,引發民怨而因此丟失選票,沒有任何政府官員會如此慢性自殺。最好的作法就是繼續推遲,無論是Oracle system項目延誤造成SAP 續用訪問成本或需要降低其他社會福利花費,歸罪中央和推給下一個候選人承擔直到整個體系完全腐敗。這種情況在台灣的政治上也顯見。
不論中央或地方自治,預算主要都是來自稅,而稅的來源是稅基。這時候就要講到財政學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競租,也因此不是所有的稅都可以由地方開徵的,自然地方的自治程度會有一定的上限。
行內人👍👍👍👍👍👍👍
@@melodywhyin 地方財政一個更重要的觀念:號稱地方財政金律(The ‘golden rule’ of local public finance) 的 亨利喬治定理(Henry George Theorem) :足夠的人口密度,可以透過地價稅收實現「完全」地方財政自治。
范姐可以看看金門縣政府的狀況,以前靠金門酒廠自提一半的縣內支出,後來財政惡化到跟鄉鎮收回沒用完的預算,縣長特別用天下雜誌專刊說金門財政惡化
金門酒廠不是很賺嗎?怎麼突然沒錢了?
彰化縣,就我個人看法如果為了強行蓋捷運未來肯定會吃不消,不過我看這政見肯定打水漂,畢竟只要會發錢票肯定不會少,彰化地皮遙遙直上,卻沒合理的建設發展,薪資問題也是大挑戰
每次政見都有吸引年輕人回來(撒錢補助),上述問題沒改善人回來沒多久肯定又往北往南跑,能切身了解地方弱勢或有遠見的候選人我到現在看不到
就是王惠美喊出來騙票的
捷運到二林捷運到田中捷運到鹿港
隨便說說的空頭支票
別太當真
@@richardlau3916 此政見一出就當笑話看,如果她真要搞肯定搞掉整個彰化未來(看她沒種搞也只是幫忙炒地皮實際上搞不出啥名堂),反正下次選舉一定又圍繞在白癡捷運政策吧
地方花錢最看的到的就是挖馬路,然而最近幾年比較看不到了。倒是會看到挖水溝的位置,習慣性會看一眼是在做什麼,不會又在撈錢,反正下大雨就知道是不是有在做事了。家裡各種裝修裝潢都是ㄧ材一材的估價,馬路那麼大,想像隨便數十萬百萬起跳吧,不注意一下錢就不見了
統籌分配款的問題很簡單啊 台北市拿太多錢了 但這是政治大地雷 屬於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議題
高雄市拿 1200億, 台北市拿186億, 你的數學老師是誰 ?
『統籌分配款』你是哪個字看不懂?
@@旁觀-o7d前瞻建設經費不是公務員坐著就掉下來的,市政府要提出建設計畫申請,某市公務員怠惰,不是另一個城市公務員的原最!
台北市繳的也多欸,
台北上繳的稅款有6千多億,分配到的只有4百億
高雄上繳的稅款有1千7百億,分配到的有3百億
@@billlin421 ??企業及個人直接繳入國庫,如何經由台北市上繳?
台南就...光電政商發大財,剩下就再等下個四年吧
跟台灣好像😅😅
飯姐每次的結論都很實在~我喜翻❤️
同工不同酬的解決方式除了給補貼,還可以取消補貼
政府一開始就應該考量好
有人能跟我說說這個案件哪裡同工不同酬嗎?
英國問題醫護沒人做到死,行政人員閒到不行,冗員太多
@@IFU_DalyFKer 建議回溯影片0'40''開始所講的伯明罕政府男女雇員同工不同酬的情況(男的多了津貼、獎金)
給女性雇員的應該是回溯過去多年少給的津貼,即使現在開始取消男性雇員的津貼獎金,恐怕少給女性的還是得補上
這讓我想起前瞻預算的地方自備款,對各地地方政府造成的財政危機
政治就是資源分配,也可以變成分贓,大家不要建設只要分錢的話...
谢谢分享
台灣地方政府欠債也不惶多讓 單是看高雄欠債3000億 就知道有些地方政府財政紀律根本不及格
有些時候選民素質也是關鍵因素,當然這件事情也跟民主成熟度有關,有些人就只看顏色投票,就說投給國民黨的選民腦袋到底在想什麼?
每次都說不能監督在野黨,你看吧,出事了吧,我們若不能成熟一點,那麼幼稚一點,最後教訓到的還不是自己,這樣對台灣有什麼幫助?
而我們都是選民,拜託提醒一下自己不要成為愚民,還要跟人家說三道四,這一點資格都沒有。
@@namia8509啊你這次總統要投誰?
@@namia8509出事了?特別預算1.6兆不是債?你好好笑欸,把國民黨換成民進黨一樣成立啊愚民
政治人物為了選舉可以贏,推出花而不實政策來燒錢。為了選舉能贏,管他財政漏洞越來越大,這就是選舉制度的弊端!!
剃刀黨那個地方喔?
稍微有點規模的企業 ERP都是客製化的,更何況是政府機關
伯明翰應該來高雄參訪學習高雄經驗, 又是放煙火又是蓋公園 產業一直萎縮 天天大花錢 錢卻越花越多 高雄商業頭腦無人能敵, 投資1000元能有3800萬獲利 這已經是銀河系奇蹟了 ~
論公平,讓地方掌握財政,
論正義讓中央掌握多數財政。
(前提是有一個不偏心的中央)
台灣走的是中央制,沒了錢中央什麼都不是,
施政很難統一,也沒有什麼影響力。
但數據上顯示,跟中央同政黨的地方,能拿到比較多的預算。
先不管中央和地方給的理由是什麼,反正現實數據就是這樣。
我聽到伯明罕要自製系統真的有點吃驚。
理論上這樣做其實是比較好的,
能培養公部門的IT水準,也不用什麼都受限廠商。
而且政府部門自研,長期來說成本絕對是比較低的。
但是為什麼是「伯明罕」自己搞?
政務系統不該是全國統一嗎?
在台灣常常一個二百萬成本的系統,賣政府二個億。
而且通常都是給某幾個特定廠商承包,真的很沒道理。
重點是這幾間還不怎麼長進,
被政府喂了這麼久,也沒看他們技術升的多高。
最後總結。
如果政府能完全無私的公平、按需要來分配預算,支持中央掌財政。
否則還是給地方來的好。
考量各種風險(考慮最糟的情況)
給地方掌握自己的財政,自己收稅自己用,會是比較好的策略。
應該不是只有我想到浴血黑幫.....
只要是扯到分配,就一定有人不滿,就算你公正的分配,自己人永遠會嫌不夠多,而另一方也一定會懷疑不公允,
建議找沒朋友的邊緣人去分,交際孤島剛好也不怕罵。
我們要不要把苗栗縣改名為伯明罕縣呢?
高雄先改Zzz
要砍經費砍王室最快
最不必要的支出
英王應該識相點自己出來
地方稅收無法平衡跑去怪皇室= = 根本不同稅源
@@IFU_DalyFKer 我從頭到尾根本沒說怪王室吧
我是說既然各地都在面臨破產
幾個月前還在揮霍經費在國葬跟登基的王室
理應自己先做出表率把用於王室不必要的費用讓給民生優先
畢竟他們也是吃稅收過活的
那些從香港跑英国的,不知现今如何
我觉得应该是c: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采分流手段:中央收中央的税,地方收地方的税。自己负责自己的财政,联邦制的国家就是这样的。
本來就該如此,但民主要選舉,地方是中央的樁腳,所以「中央補助」便成常態。
要比喻,第二大城不是?嗎
桃園的負債也激增了………
先幫你補血
前任鄭市長,高升行政院副院長?????
講話不用講一半,負債激增,但依舊是六都負債最少。我原先欠銀行10萬,我又去借10萬,這樣我負債激增100%;這跟原本負債1000萬又跑去借100萬,負債比例增加10%的狀況可以相比嗎?
@@kil595sdvic 向友人,地下錢莊,銀行借貸:欠錢還本金及利息。
桃園負債哪有激增?
都是中央負擔的,全民買單。
英國的問題應該是脫歐吧?很多地方發展都是依據長期發展評估的,當初評估的資金來源就跟脫歐後的現實不同,連航母都一隻拉去殺肉,你要他們不破產就很難啊,只能說是人民的選擇,你待在破船上就是要找機會跳船,不然就是跟在船上打洞的天才一起死。
選民素質問題 愛選花錢的 不愛省錢的
看到就想到我們的一兆多的特別預算~~~還根本不算在負債裡........ 可是還是要付利息錢
算的。只是不需要全部用舉債支應,所以你認為不算在負債裡,但絕對算在支出裡。就像你買車,可以貸款,也可以付現。
特別預算根本不會算利息,你可以多讀一點書嗎?
@@jilljill7025 年度預算編列的時候就已經沒有設餘額了就是收入幾乎等於支出,然後你來一個特別預算等於國家的半年收入~而且國家已經負債! 所以不舉債使用特別預算的財源??
@@namia8509 特別預算的財源來自舉債~債不用還利息?還是有特殊手法借錢不用還利息
@@pandakuo101081 前瞻8800億平均一年才1100億,又不是在某一年度全部支出,你想看到什麼?
首先最基本是權責相符,
台灣吵很久的,
是財政收支劃分法,
目前來說不可諱言一般跟地方經營好壞的所得稅、營業稅...都收歸中央,
反而地方自主財源是土地房屋稅,
這變相成了現今許多地方政府一直在政策鼓勵房地產的動機之一。
但所得稅、營業稅好的項目,到底會在哪個地方發展得好,某種程度又立基於國土規畫,
讓台東、花蓮去追求跟台北一樣的產業發展對國家也不是好事,
所以把這些錢都歸給地方又會變成錯誤的政策引導,
畢竟哪個縣市不是想要多賺點錢?
----
之前的前瞻就先不論,
畢竟搞大量「特別預算」讓各地方來搶大餅當政績,
而不是根據「需求」,
這種模式光看前瞻補助的項目跟執行的成果就知道完全失敗。
我目前住台北市,
近年來台北市財政狀況良好、債務降低很多,
面對疫情跟升息即便經濟面受到打擊仍然能夠很好的支撐,
甚至在缺工搶工缺料的大環境下,
即便各地搶著喊要花大錢蓋軌道等大型公共建設,
也知道要衡量公共建設的推動,
譬如說捷運優先東環線規劃、暫緩較不完善緊急的民生汐止線、不搶著要接基隆捷運,
一切還是應該以實際需求、付出成本、完整有效規劃為前提。
但即便如此,
台北市有著先天較優渥的統籌分配款,
可說是個有米的巧婦,
即便其他地方政府再努力,
也不一定能夠在現有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下搞好地方財政、政務。
既然中央地方財政劃分現況許多專家跟政府都認為有問題,
那就應該務實來面對修正。
By order of the peaky Blinders
我就知道這裡有peaky boys😂
就在找這個留言。看來該請Tommy回來好好治一治了XD
各縣市財政破產唯一解方扣壓當時主政縣市長財產中央無須插手。
苗栗瘤什麼會窮嗎?他不會理自己財嗎!為什麼縣府會破產而自己家不會破產?
6:01勿忘國民數位身分證系統
看范姐國際化報導還能學到台灣在地民間俗語,真的好好笑🤣
所以全國的地方政府都在舉債撒錢的時候 有個人還了八年錢跟刪掉一些本來就不該有的支出 還要被嘴不作為跟建設倒行
是真的要等債務危機、財政爆炸才要開始考慮利息跟債務問題是吧😂
同工不同酬,要嘛就是大家都要有,要嘛就是大家都不要有,憑什麼男人可以拿,女人不能拿?自己沒錢,不會去跟那些男人說你們都別拿了,竟跑來跟女人說你們別拿。
好大喜功是人之常情,問題是有沒有本錢好大喜功。每座城市看到杜拜的光鮮,就想利用財務槓桿以小摶大,但是沒像杜拜本身是用石油為基礎,大部份城市只有土地和地方稅,財務槓桿一玩就很難玩的平衡。再來政治人物很容易有“倖存者偏差”,就是只會看好看的那面,關鍵的在沒看到的那面。錢在眼前只想到怎麼花卻不會去想不要花,也不會去諮詢學術專業,或是財政專業根本就被金權綁架,這都會是地雷炸彈!
1. 因為性別不同酬可理解了, 但工也不同吧? 道路男性清潔工出力較多也危險, 女性廚師應該不能對比吧? 是怕煎魚燙到, 還是瓦斯會爆炸?
2. 5000人要了11億英鎊, 每人平均22萬英鎊, 折台幣700, 800萬的獎金?
对啊,我也在想护理厨师跟清洁工也不是同工啊,而且清洁工是在户外工作,有高温,健康以及被撞的风险,拿补贴不是很正常吗?而且这也不是性别的问题啊,明明是职业风险的不同,如果说男护理师比女护理师拿的多才叫问题吧,还有就是不清楚那个案件的具体细节,做饭的家庭主妇可能多,但厨师这个职业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男性比女性多吧。
工党搞经济很烂,希望明年不要够工党执政,但是也希望保守党可以得到一点教训。
兩者都難
范姐講台語好奇妙~ 敲碗范姐出一集全台語的today 看世界!!
台灣也有一個城市欠很多錢、又愛搞面子工程。七年來,中央給的錢又特別多,但卻越給欠越多,真的很神奇。最近又一個上億的蚊子魚市場停業。
高雄暖市
其實中央政府主導財政這個方法是OK,但是主要需要公正的稽核機關來監督中央有沒有偏心或者亂花錢⋯⋯可是人性始終無法做到每個認為的公正公法。只靠人民去監督其實還是很困難的。
「需要公正的稽核機關來監督中央」是不可能的,而英國加倍不可行,因為英國所有權力集中在議會,沒有三權分立或五權分立。有機關監督中央,那就是新中央了,但誰選這些監督人和確保他們不貪污呢。靠人民監督很多時也很不可靠,他們容易貪圖低電費和低物價,英國缺電缺蛋很長時間,社會都沒亂噴中央無能。到最後是英國保守力量(不是指保守黨)可靠,他們花錢亂補助亂派福利得不到社會支持。選民(和反對派選民)有自覺他們問政時需要負責任,政府的財政紀律才得到保障。
首相蘇納克回應:政府不是開來救你們的!
這話跟當年德州大停電,州政府官員的話,好像!
他們昂薩都這樣想!
英國地方政府如果財政權利真的這麼小,那相對的責任也要小,中央10多年來刪地方預算的政策,就該出來好好解釋為什麼刪?各個地方政府預算哪裡做不好?希望中央有公布啦...
不然大筆一揮,每個地方政府都緊巴巴的過日子,隨時都會赤字甚至144號,中央不做解釋說不過去吧?
哈哈 那些Boomers 社會福利拿好拿滿 經濟任他們玩瘋狂透支未來
然後到我們這代就跟我們說 啊不好意思沒錢了 你們再努力一點吧
女权太🤢了, 要求权利应该也尽义务,应该要求消防员和参军等危险工作都是男女一半,不然是歧视男性.
地方財政紀律差也是有很大的問題,當然因為同黨關係,有些地方拿的錢也比較多(例如2014~2022的新竹),那時候有林智堅所以補助多很多讓他去做事(以往新竹繳最多錢但補助拿很少),我倒是覺得台北比較像巨嬰,很容易亂喊政見票一直跟中央拿補助,整體來說還是要看區域發展
總結就是,地方財政就是要地方政府有紀律的花錢,而不是亂花,不然只會向破產的苗栗國
台北過去八年受到審計處認證是財政紀律最好的城市,短期內是沒有大問題啦,桃園高雄這兩個負債過去八年都大增加問題比較多。
笑了,高雄才是吧,負債都突破4000億大關了,真正的巨嬰
能詳細說說亂喊政見跟中央要補助的情況嗎 想要了解@@
A或者B都錯,因為不問地方或中央政府,如果沒有做好財政紀律的話多多錢都很快用完😅
這座鬼島也差不多 都要被掏空了
不知道能不能做一集地方自治和中央統籌的優缺點比較❤❤❤
原來國外月亮沒有比較圓,只是我們很少看到真實的情況😅政客果然每一個國家都相同,垃圾不分國籍
這麼一比較,柯文哲還債571億真的很猛😮(雖然很多政客不承認😂)
個人是認為,主要是有沒有財政紀律,各種預算也要公開透明讓民眾方便查詢監督,還要廣為宣傳請民眾踴躍監督;國家財政就像一個人坐擁財富,但不會理財投資,再多錢都會被敗光😅苦的都是百姓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財政學的書籍ㄛ
利用呱吉的那句話,政治就是"喬“事情
如果一面爲了自己的利益反對而反對,遭殃的是人民
選舉后,不同黨派面對問題還是要合作的,不應該讓問題發酵腐爛
人民不一定是聰明的,而且民智偏低的低下階層佔多數
他們都比較集中在短期利益,尤如一個愛糖果多於參考書的孩子
政客為了能夠成為掌握資源的執政黨,就只能花一堆心思在糖果上較勁討孩子歡心
看看各種議題
其實多半都是所謂的各個政黨黨派為了自己的利益為反而反
為支持而支持
那種科學問題一瞬間就變成政治問題了
@@gustavewill這就是台式民主政治。憑感覺不理性、意識形態、短視近利、低財政財務智商、無思考判斷力的人,決定大部分的選票。😂😂😂😂
呱呱還有一句話不錯,賴清德的老二很香,我也非常贊同,顏色對了就什麼都對了,顏色錯了什麼都錯,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意識形態高於一切
歐,難道無能蚵長和猴王、連前美國總統都敢騙的騙王鍋懂就好棒棒?
現在已經找出來,人家真的是礦工之子,憑藉努力成為醫師,不是嘴王蚵,警總猴王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