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先秦一個人可能有很多個“氏”,商鞅就是典型。家族是公孫氏,所以是公孫央;出身於衛國,所以是衛鞅;被秦王封到商,所以是商鞅。這幾種氏、加上他的姬姓,後來都成爲了姓氏流傳至今。按照這個規律,即便是無姓的平民也可以冠氏。因此你姓鄭,祖上不一定是春秋的鄭國公族,也許只是生活在鄭地的平民。日後的戰亂、過繼、避禍、外族歸化等都可能成爲改姓的動機,通常一個人祖上至少都改過四五次姓,越是大姓越可能是改過的。
應該說那個時候姓姬的太多,就會用氏和地名來區分,平民的話很多就是地名加名,如燭之武,宮之奇,介之推
城之內(不是
@@土豆-o8w 也是有可能喔日本當年要全面取姓.氏一般平民哪懂這些所以就以當地一些比較明顯的來特色取
@@lainevakey 差不多是這樣。到戰國末期也不區分了,燭、宮到了後來都成了姓氏
@@土豆-o8w 神回留名🤣
呂老師講故事很精采但字幕好多錯字看到很出戲
開了呂捷老師當podcast,邊打報告邊聽,結果聽到老師「對性事很有興趣」,嚇得我決定放棄報告專心看片了
桃園三結義那天張飛看著自己寫的字跟關羽說:我字好醜。關羽:好醜你好,我字雲長。
😂
喜歡這一期的主題, 期待下一期的名與字.
我爸說我們是姑蘇王氏,祖先是吳王夫差在爭王位其中一個…記得好像是他的小叔叔,因為回不去了,乾脆就找一個地方自稱“王”;這一段有記錄在史書上,連孔子也有稱讚過他,有看過史書對他的記載,是個很有才華的貴公子;詳情記憶久遠,細節不太記得。總之我爺爺老家也確實在江蘇阜寧(老共上台後全部合併叫鹽城),我爸也還有幾個堂哥表哥也住那裏。搜尋一下找到了,那個祖先叫“季札”😆
夫差和孔子的出現先後,先了解一下.
季札?好像是春秋戰國的名人
@@chiusuway 他們好像是差不多時代的人耶!
季札掛劍...印象中有這個故事
@@chiusuway 吳王夫差在位期間前495年-前473年,孔子生存的年代前551年-前479,確實有重疊到
謝謝老師的分享與介紹❤
因為喜歡某個文化,或者躲避某個災害,改姓的也有一大堆呢。當年很多人喜歡李姓(老子),所以姓李的變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姓氏。韓國的李氏朝鮮也是其中一個變成姓李的案例。
李的部分李世民也有一份功勞
陳跟田兩個姓氏是同祖宗 所以這兩個姓台語也是一樣的
李是因為歷代李姓皇帝非常多,才會這麼多後代的眷族
李姓早在戰國就有李信、李牧兩個大族,後來發展成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李唐王朝便出身於隴西李氏。再加上唐朝統治時間長,皇嗣繁衍眾多,還有大量的外姓人士歸化,於是造就了漢族第一大姓
@@Francis97630 李世民全家都是鮮卑人,後來改姓李,還要本族人都改姓呢!(甚麼都可以,就是不能有鮮卑的姓)
喜歡聽呂捷老師講故事~ 讚~
呂捷老師吉祥~謝謝分享!敬禮🫡
每個小孩都有一個垃圾桶媽媽,公園的垃圾桶堪稱世界奇蹟,會生小孩給人撿😂
最喜歡姓、氏、名、字、號之間的學問了不過台語問別人名字的時候,好像都是問名而已 (李叫啥米名?)
可能台語比較接近古漢語 所以只會講名吧
可是古代除了父親和主君或是長輩以外 其實直呼別人的名是很沒禮貌的大概等同於現在一個人跟你講話一直拎北拎北這樣以三國為例 劉備在叫關張兩位兄弟時 都會稱雲長和翼德當然自己可以稱呼自己的名是沒問題孔明就常常 亮阿亮的稱呼自己 🙃
廣東話也是,你叫咩名
而且對答通常接:我名號做ooo
個人猜想,或許是古代,只有有身份地位的人讀書人會有名與字。一般人則只是有名,小時候或者有小名還是偏名。並不是各個人都是有名字
有關於拿職業做為姓氏的部分,足球明星貝克漢就是一個例子,他好像說過祖上是賣麵包的,久而久之就成了自己的姓氏了
就好像姓Smith的,祖上應該是鐵匠
@@哈庫亞 不是姓忽嗎?忽克連
@@yaojen780714 我是說姓Smith (史密斯)的人,祖先應該是Smith(鐵匠)
@@yaojen780714 剛剛我查了一下忽克連才知道原來是RO的精鍊師這哏太久遠了我都想不起來
就跟日本以前姓氏一樣 都是以住在什麼樣的地方為基礎例如田中 山本 渡邊
基本上,現在以自己的姓來回推父系的直系祖先是非常不可靠的一件事:1.祖譜是人為編訂的。2.改姓。3.入贅。4.外族改姓漢人姓。多數台灣漢人的原產地,福建省,在北方漢族、古越人、古楚人遷入之前是百越民族(主要是閩越人)的居住地。你可能沒聽過百越民族,簡單講以遺傳學溯源,百越民族是侗台語系(如泰語)的人、南亞語系(如越南話)的人、部分廣東福建人的祖源之一。最熟悉的例子就是閩南語。你以為閩南語就是如網路鄉民所說的就是古漢語嗎?NoNo,閩南語其實是古漢語+閩越語+古楚語+古越語融合而成的,且至今仍存在著很多詞彙及唸法是來自閩越語,而非漢語。因此祖先來自閩南地區的各位,你的父系直系祖先有可能其實是被外來政權、文化、宗教同化後改漢姓的閩越人(就像台灣原住民改漢人姓一樣)。然後後代看到其他也姓「王」的人堂號寫太原,自己也就跟著寫太原,因為大家都這樣寫。後代看到其他人祖譜寫了些很厲害、響噹噹的歷史人物,自己也不能輸,於是就好面子亂加一通,甚至直接給他往上寫到第一代是黃帝(不要說不可能,對岸在文革後且祖譜遺失後重製時可是有很多案例的)。然後,後代就真的以為自己直系祖先是黃帝,然後祖先來自太原,是春秋戰國某個貴族後裔😂。
注意,我以上說的是以姓氏回推父系直系祖先。也就是說,例如自己姓王,就以為自己父系祖先絕對是周朝、商朝貴族的情況。如果有人硬要說如「那些貴族的後代那麼多,大家通婚來通婚去,多多少少其中一個祖先有跟那些貴族的後代結婚」的話,那就不叫作父系直系祖先了。
有些好像是分家之類的,像是塗、涂、凃等等,也有可能是當年文字謬誤
北魏孝文帝 講到搞漢化的那個 真的笑出來 但想想不對 的確當時北魏的孝文帝有這樣做過 但第一反應卻是想到其他的東西 ww
本子看太多囉
好奇是什麼?說到北魏孝文帝漢化 我是想到...我記得歷史課本上有一個圖表 是鮮卑姓改漢姓的對照我記得獨孤氏是改成劉氏剛好我們班有人姓劉 這個人就莫名其妙被改姓了😂
@@pingyeh978 漢化就是日本出的漫畫都是日文,負責翻譯成中文的就叫做漢化組那樓主的意思大概是翻譯本子的,本子俗稱 A漫 之類的
@@ldazan8724 重點特色是他們還使用特別字體+文言文描述 根本看不懂 已被當作梗/迷因來玩或嘲諷
@@ldazan8724 北魏孝文帝漢化組www看本子還給你用鮮卑文超出戲
這麼聽起來大禹像是試管嬰兒
笑死
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不入,禹子啓九歲。🤣
哇草 有道理 真相了(?
不像,把前面說的加起來更像多P性愛趴加69(含珠的部份)
地上東西不要亂撿撿了更不要亂吃會大肚子 好恐怖😂😂
12:01 挑個錯字 銓敘部。
小小建議~聽了好幾集,有感覺收音的音量變化很大,對收聽的感受度有比較差,不知道有沒有辦法改善~😊
下集的下半集時常在三國時代的人物名中時常聽到, 這當中也想了解來源比如關羽中的[羽]名, 雲長[字]
0:23 老師對“性事”一直都很感興趣
12:00 字幕寫“司士有點像權區部”,應是指”銓敘部“
啊~~~老師趕緊下集呀~~~~~~~
我現在才知道家堂刻著隴西李氏的意義了 XD
都是你啦~
我家祖厝也刻著隴西堂呢
希望可以談日本版的姓氏
期待之後像孫生那樣拍一集尋母的~~想知道後續
老師講的好清楚小孩可以聽~~ 一定不用背的
有道理喔,因為「姓」=女生。
聽起來好過癮😂
為了部落的榮耀字幕跟資訊欄的說明要好好校稿阿
郭的汾陽是郡望謝的寶樹是堂號吧名是出生時長輩取的字是懂事後依照名的屬性自己決定的號是自己希望或已達成的目標
這集超符合時事,清明節!小時候第一次掃墓的時候看到家族墓上寫著「太原王氏」,好奇之下查了族譜和網路🖱️,查到是太子晉🤴的後裔,再加上親戚長輩🧓們的口述,了解了家族渡台🛶前後的歷史~之後每年掃墓親戚齊聚時,都會和小朋友講古😊而且原來不是只有寫郡望,還有人寫祖籍喔...這次掃墓時偷偷觀察別人家祖先看看😁
太原王氏!大家族呢!
太原王氏不得了,上古名門大族
漢朝以前,女性冠母姓,漢朝以後, 女性的父姓成了氏
太短啦,不過癮。
第二,根據考古遺址,以往的生產條件很好,不論是耕種技術、耕種器具到稻作的收穫都很好,不過人口成長或者因為天然災害而造成遷徙也是有的。影片中說的姜呂,已經是周朝封建制度之後的事情了,和遠古的部落遷徙或外移不能一併來說,一個極為原始,一個是成為體制。男性主要用氏,根據官職、分封地點等不同因素而有氏;女性則多仍沿用姓。
呂老師終於開始補習班的風格了喔!大禹前面!我看出來是在唬爛😂😂但有古書記載,就讓呂老師唬一下
我很喜歡呂捷說古,但想提個意見,收音的部分能不能調整一下?因為呂捷老師的演講風格,最大聲和最小聲的差距有點大,如果音量想要聽演講內容,會突然被語尾的重點效果聲嚇到,有點突然爆音的感覺。如果不想被嚇到,又會太小聲聽不到是不是收音器材可以做調整呢?😅
郡望: 我姓王,隔壁王氏,大家都叫我隔壁老王#老師好帥 講的內容又很清楚 超酷
忍不住一直看老師的眼球往哪邊飄😂
10:36 潁川是堂號也是郡望喔,太帥了吧
推荐一本大陆王泉根著的【中国人名文化】的书,对于姓氏号名字、笔名,包括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等等都有介绍,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还有孔子孔家及明朝朱家跟清朝爱新觉罗家的字辈谱(爱新觉罗从溥字后的是毓、恒、启、焘、闿、增、祺)
11:52 「空」古通「工」,故而「司空」也即是「司工」,类似于后来的工部
古代有「誅三族」的連座法,而大族人多而且消息靈通,會有些人提前跑路,被關卡問的時候就隨便說個姓氏,定居後就以新的姓氏生活像「何丶韓丶藍」傳說是明初「藍玉案」時,在逃到河邊和北方苦寒之地時才改姓的藍家人
「司」是管理的意思,所以司馬-管馬、司徒-管徒(人民人事)...等現在還有在用的就是 司儀、司機,但已經不當姓氏使用。
補充,司法院的司法 也是同意思,管理法的單位
維基百科上面也有對於堂號的說明,很多家族祖厝正門上面的堂號也是相同的由來,可以參考看看
正確來講堂號跟郡望是不同的概念只是到了現代都混用了
堂號是一種重新凝聚形成的識別依據,它本身不承認血緣傳承,它只承認你在這個地方的家族屬於這個堂,若要再往回追溯你家族在別的地方的源流,堂號幫不到你
@@大塊死皮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明貴賤。後來姓氏不分,人們就發明了郡望,堂號來取代氏的功能。
請問老師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可以講到台灣原住民從荷西時期開始名字的改變?((路過(艸))
很早以前 台灣有強制 填 祖籍這東西上學必填 考試必填 考公務員必填 考老師必填..所以 ..
為了不要忘記還要反攻大陸 不能讓你忘記你從對面來的吧現在基本上都是寫出生縣市了 畢竟籍貫根本沒意義
@@jjjj88521 ..所以只要非洋人 就該死?只要任何1滴..血 是中國永世不得超生?
所以這些也是台灣的僑姓,後來也是沒落了,我們重複了南朝的過程
在199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未改革前,台灣公務員錄取是照中國35省分配名額,台灣只佔三十五分之一,六百個公務員名額,台灣本省人只能錄取17人。所以國民黨強調省籍(祖籍)很重要,不是單純的中國意識,而是很實在的資源利益。一旦認知自己是移民,想入籍台灣,就會失掉利益。
項劉那段是現存最早記載的battle環節....
下一個“受害者“應該是孫權因為碧眼小兒😂
我好像聽到奇怪的BGM響起
好奇發問,郡望是不是類似韓國傳統所稱的「XX柳氏」(XX=地名)??
香港既朋友👋🏻,老師變得咁靚仔. 有小小不習慣😂
第一次瞭解到姓氏兩個字的由來!請問一下呂捷老師,你說你父親名字旁寫的是七美是澎湖七美嗎?但你後來說到東河呂氏為何父親名字旁不是寫東河?
6:40 怎樣不信嗎 語氣配表情超好笑
看到這集就想到我們班有一個姓「埕」的問了好幾個朋友都沒遇過這個姓上網找也沒有這個姓的資料(我已經找過三次了,她自己也找過,但就是沒找到😂)她說除了她家人親戚外就沒遇過跟她同姓的人了,我就想來問問有沒有人有聽過或遇過姓「埕」的人我們班還有一個姓「隆」的,但這還能找得到一些資料,不過也是很罕見就是了
隆科多
期待老師之后能講講姚姓的歷史~~
姚姓起源於有虞氏舜。他生於姚墟所以姓姚。另一脈是羌人改姓。
希望能講講 姬姓 日本有個市 叫 吳市 我聽人家說 是姬姓帶著吳國過去建立的
姓:哪族的氏:哪家的郡望:哪來的名:本名,真名字:對外稱呼
姓侯的古時候有幾個分支,一個是姓姬改姓侯,其中一個的由來祖先是某國諸侯後來逃難躲起來改姓侯
姬姓改侯姓的有什么说法吗?
中国好多侯姓认仓颉和晋侯缗为始祖的
@@胖胖-j6d 我們這裡的族譜是這樣寫的
呂登輝…(誤)呂老師您好請問您有對特殊稀少的中國姓氏做過研究嗎?因為我也算是特殊姓氏之一,至少在台灣非常稀少,歷史人物中有曾經是三國袁紹的大將,後來被曹操偷襲慘敗;另外還有名醫女兒救父、還有南柯一夢的那個主角的姓氏這樣,因為剛好看到老師講姓氏才會想問問看老師的😊
馬來西亞一些華人的屋子也會放郡望,但都是比較舊的屋子才會看到。
最簡單的引例 姑蘇.慕容.復 複雜點的 魯.姬.公輸.班
呂老師'我們家也姓呂,不過是(河東)並非您說的(東河)不知這之間可有什麼不同?
我是對岸的泉州人,我姓黃,不過我去查過泉州地區的呂姓,有的是“渭水傳芳”有的“河東衍派”,還有一種比較稀有的,寫著“磻璜傳芳”的
司馬 司空 司徒瞬間懂了,那太尉那些官職呢
跟劉母滾床那條是紅色大蛇喔。白蛇是被他砍的那條。
也有一說在龍霧橋下與龍翻雲覆雨🤔
以前有個電視廣告「眼藥水X濕靈滴12」的女人,我媽都對我弟弟說那個廣告女人是弟弟的媽媽。然後弟弟就哭😭。好像只有我弟弟才有這樣的「待遇」誰叫他是「獨子」😂哈哈😆
呂姓!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
韓國好像還有保留郡望這個文化~
姓&氏讓我想到去年李天豪老師聊到的織田信長平 朝臣 織田 三郎 信長氏 姓 名字 字 諱某種程度上日本是真的繼承了歷史上中國的文化
請問老師我要怎麼查自己的姓氏起源?
我曾祖父靈骨盆上寫《東河》原來是這樣來的。我也姓呂,原來跟老師是遠親關係😂
我家就是太原王氏,家奉開閩王後來查了才知道有所謂的開閩三王以前有查過據說王氏是沿襲自姬姓
王姓的來源我主要有聽過兩個,一個是周朝王室後裔(姬姓)、一個是田齊王室後裔(媯姓)。
@@Honmirnen103 我以前查到的是姬沒錯
我媽說 邱 也是姜太公的分支後代,有在祖譜看到姜子牙,只是為了避難改姓氏😅
老師,花跟華算得上一樣嗎?
很多蛋白質,哈哈哈哈
原来还有郡姓。谢谢吕老师科普。说到郡姓,韩国好像还有保留!有韩国博主,说过她的郡姓。当时觉得奇怪,很不理解!原来根源在这里。
郡這種單位其實獨立性非常高,古代設郡一般只有兩種情況:那地方本來不屬於皇帝的疆域,只是後來臣服了,皇帝給一個郡的名義讓那地方自治。另一種情況是那地方的百姓(一般是豪族望族)不支持那個家族世襲皇帝,但又不是反對成為帝國的一部分,於是取折衷,從當地的豪族中產生一個家族當世襲領袖,然後由皇帝承認並賦予郡守名義。只是後來郡制慢慢被縣取代了,宋之後的所謂郡守或太守,指的一般是知縣,然而郡這個行政單位是沒了,但在一些傳統的世襲望族中還是會承認過去留下的郡這一編制,因為一旦沒有人承認郡,那他們這個家族就失去了輿論控制,郡成為一種精神意義上的獨立於皇權之外的象徵
想聽完顏宗翰的故事
我是馬來西亞檳城人我姓尤,我是卿田尤籍貫是福建南安
中華姓名學真是博大精深阿🤔我查了一下丁姓,竟然也是"姜"姓的分支(嚴格來說是"呂氏"的分支)
所以丁原…?
@@Odonata061 公不見.......
公不見丁建陽與董卓之事呼?
看來我終於知道為啥以前祖廟那邊會有西河林氏了
也有人稱堂號林姓就西河堂李姓就隴西堂
以前有名有字,現在官話基本上都混一起,才會問「名字」但台語還是保留以前的問法,只會問說你叫什麼「名」
但理論上 以前不會問人的名而是問人的字畢竟 名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叫的
大雨是水蒸氣來的
拉丁人(義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有些名字裡面還是會包含故鄉地名
真的長知識呢!
想請問老師有推薦閱讀的中國歷史書嗎?最近想閱讀但不知道怎麼找
漢以前,男性對外不冠姓只冠氏,而且可以有很多氏
罵手那一段感覺也太嘻哈了,放到現在根本diss battle
字幕好幾個“時候”的“候”都打錯,可能需要校正一下喔😅
建议频道名字改成 黑老大讲历史
司空不是見慣嗎 😆
不得不再次提醒,做為一個知性YT節目,字幕組的錯字真的太多太多了,銓敘部居然打成權區部,幾乎每支影片都有看,卻每支影片都有大量錯字,製作組要好好檢討一下
我們姓蔡,族譜是我們姓姬,是周武王第五兒子發到一個叫上蔡的地方,所以姓蔡
當柏楊的書看多,就會習慣叫全名姒文命-禹姚重華-舜不過堯-伊祁就不是上古八大姓了
影片太暗了,以前畫面呈現比較好
最近看韓劇,經常互問對方 [地區][氏],這種組合應該是古朝鮮吸收中原文化的傳統。
我也查到邱姓祖先也是源自姜太公,老師我們幾千年前一家親
珠子是幾星的?
姓氏源頭要怎麼查?我也很好奇
所以秦始皇就是嬴姓趙氏,嬴政也可以叫趙政
不不不,秦國嬴姓後人應該也像趙國的贏姓的後人那樣以地為氏,所以秦始皇應該是嬴姓秦氏。
@@shirodubuku 他出生於趙國邯鄲喔
@@Fish_and_Bear 原來如此。史記秦始皇本紀也有寫到。我竟然忘了。
為什麼很多學者都說,早期先民來臺必先到彭湖~入南臺灣再北上(我實在很難想像與認同)我住北部,我的祖先渡臺來就在北部開墾了,跟據記載,祖先當初會選擇來臺開墾,就表示在老家是難以糊口度日的,而來臺後跟本就沒錢,怎可能從南部上岸再坐車北上(那可能有錢)且來臺後又經常往返兩岸(又怎么可能每次都從北部走路南下坐船去彭湖返唐山,每次又從唐山坐船經彭湖到臺灣,再從南部走路北上)學者這種說法實在不合乎邏輯
郡望跟堂號又有甚麼關係?
原來老師也是撿來的喔?!我小時候跟我姊也是出氣包,兩天炒肉絲、三天金華火腿頓排骨、五天關門鴻門宴...。天天都在懷疑老母是後媽!問她還說:我是材堆下撿到的,我姊是石頭康蹦出來的...,一次吃完鴻門宴我也是委屈又氣憤地離家出走。不過我比您有毅力,我離家出走至少堅持了30分鐘,因為走到村子的分叉圓環後,突然不知道要走去哪裡...所以就坐在圓環默默的低著頭掉眼淚,等哭夠了還是默默地走回頭路...回家當偽童養媳... 😭😭😭
首先,釐清一個人類學上的研究與觀點,就是就算原始部落,也不一定會有後代道德觀形成之後才有的亂倫事件,在原始部落的研究中,並不是共夫共妻的,影片中所謂遠古時期、上古時期大家"及時行樂"的觀點,需要去仔細考證才能這樣說。有這種情形出現,和普遍都是這種情形,也有本質的不同。
10:45是我聽錯嗎 撞死你!?
先秦一個人可能有很多個“氏”,商鞅就是典型。
家族是公孫氏,所以是公孫央;
出身於衛國,所以是衛鞅;
被秦王封到商,所以是商鞅。
這幾種氏、加上他的姬姓,後來都成爲了姓氏流傳至今。
按照這個規律,即便是無姓的平民也可以冠氏。因此你姓鄭,祖上不一定是春秋的鄭國公族,也許只是生活在鄭地的平民。日後的戰亂、過繼、避禍、外族歸化等都可能成爲改姓的動機,通常一個人祖上至少都改過四五次姓,越是大姓越可能是改過的。
應該說那個時候姓姬的太多,就會用氏和地名來區分,平民的話很多就是地名加名,如燭之武,宮之奇,介之推
城之內(不是
@@土豆-o8w 也是有可能喔
日本當年要全面取姓.氏
一般平民哪懂這些
所以就以當地一些比較明顯的來特色取
@@lainevakey 差不多是這樣。到戰國末期也不區分了,燭、宮到了後來都成了姓氏
@@土豆-o8w 神回留名🤣
呂老師講故事很精采但字幕好多錯字看到很出戲
開了呂捷老師當podcast,邊打報告邊聽,結果聽到老師「對性事很有興趣」,嚇得我決定放棄報告專心看片了
桃園三結義那天
張飛看著自己寫的字跟關羽說:我字好醜。
關羽:好醜你好,我字雲長。
😂
喜歡這一期的主題, 期待下一期的名與字.
我爸說我們是姑蘇王氏,祖先是吳王夫差在爭王位其中一個…記得好像是他的小叔叔,因為回不去了,乾脆就找一個地方自稱“王”;這一段有記錄在史書上,連孔子也有稱讚過他,有看過史書對他的記載,是個很有才華的貴公子;詳情記憶久遠,細節不太記得。總之我爺爺老家也確實在江蘇阜寧(老共上台後全部合併叫鹽城),我爸也還有幾個堂哥表哥也住那裏。
搜尋一下找到了,那個祖先叫“季札”😆
夫差和孔子的出現先後,先了解一下.
季札?好像是春秋戰國的名人
@@chiusuway 他們好像是差不多時代的人耶!
季札掛劍...印象中有這個故事
@@chiusuway 吳王夫差在位期間前495年-前473年,孔子生存的年代前551年-前479,確實有重疊到
謝謝老師的分享與介紹❤
因為喜歡某個文化,或者躲避某個災害,改姓的也有一大堆呢。當年很多人喜歡李姓(老子),所以姓李的變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姓氏。
韓國的李氏朝鮮也是其中一個變成姓李的案例。
李的部分李世民也有一份功勞
陳跟田兩個姓氏是同祖宗 所以這兩個姓台語也是一樣的
李是因為歷代李姓皇帝非常多,才會這麼多後代的眷族
李姓早在戰國就有李信、李牧兩個大族,後來發展成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李唐王朝便出身於隴西李氏。再加上唐朝統治時間長,皇嗣繁衍眾多,還有大量的外姓人士歸化,於是造就了漢族第一大姓
@@Francis97630 李世民全家都是鮮卑人,後來改姓李,還要本族人都改姓呢!(甚麼都可以,就是不能有鮮卑的姓)
喜歡聽呂捷老師講故事~ 讚~
呂捷老師吉祥~
謝謝分享!
敬禮🫡
每個小孩都有一個垃圾桶媽媽,公園的垃圾桶堪稱世界奇蹟,會生小孩給人撿😂
最喜歡姓、氏、名、字、號之間的學問了
不過台語問別人名字的時候,好像都是問名而已 (李叫啥米名?)
可能台語比較接近古漢語 所以只會講名吧
可是古代除了父親和主君或是長輩以外 其實直呼別人的名是很沒禮貌的
大概等同於現在一個人跟你講話一直拎北拎北這樣
以三國為例 劉備在叫關張兩位兄弟時 都會稱雲長和翼德
當然自己可以稱呼自己的名是沒問題
孔明就常常 亮阿亮的稱呼自己 🙃
廣東話也是,你叫咩名
而且對答通常接:我名號做ooo
個人猜想,或許是古代,只有有身份地位的人讀書人會有名與字。一般人則只是有名,小時候或者有小名還是偏名。並不是各個人都是有名字
有關於拿職業做為姓氏的部分,足球明星貝克漢就是一個例子,他好像說過祖上是賣麵包的,久而久之就成了自己的姓氏了
就好像姓Smith的,祖上應該是鐵匠
@@哈庫亞 不是姓忽嗎?忽克連
@@yaojen780714
我是說姓Smith (史密斯)的人,
祖先應該是Smith(鐵匠)
@@yaojen780714
剛剛我查了一下忽克連
才知道原來是RO的精鍊師
這哏太久遠了我都想不起來
就跟日本以前姓氏一樣 都是以住在什麼樣的地方為基礎
例如田中 山本 渡邊
基本上,現在以自己的姓來回推父系的直系祖先是非常不可靠的一件事:
1.祖譜是人為編訂的。
2.改姓。
3.入贅。
4.外族改姓漢人姓。
多數台灣漢人的原產地,福建省,在北方漢族、古越人、古楚人遷入之前是百越民族(主要是閩越人)的居住地。你可能沒聽過百越民族,簡單講以遺傳學溯源,百越民族是侗台語系(如泰語)的人、南亞語系(如越南話)的人、部分廣東福建人的祖源之一。最熟悉的例子就是閩南語。你以為閩南語就是如網路鄉民所說的就是古漢語嗎?NoNo,閩南語其實是古漢語+閩越語+古楚語+古越語融合而成的,且至今仍存在著很多詞彙及唸法是來自閩越語,而非漢語。
因此祖先來自閩南地區的各位,你的父系直系祖先有可能其實是被外來政權、文化、宗教同化後改漢姓的閩越人(就像台灣原住民改漢人姓一樣)。然後後代看到其他也姓「王」的人堂號寫太原,自己也就跟著寫太原,因為大家都這樣寫。後代看到其他人祖譜寫了些很厲害、響噹噹的歷史人物,自己也不能輸,於是就好面子亂加一通,甚至直接給他往上寫到第一代是黃帝(不要說不可能,對岸在文革後且祖譜遺失後重製時可是有很多案例的)。然後,後代就真的以為自己直系祖先是黃帝,然後祖先來自太原,是春秋戰國某個貴族後裔😂。
注意,我以上說的是以姓氏回推父系直系祖先。也就是說,例如自己姓王,就以為自己父系祖先絕對是周朝、商朝貴族的情況。如果有人硬要說如「那些貴族的後代那麼多,大家通婚來通婚去,多多少少其中一個祖先有跟那些貴族的後代結婚」的話,那就不叫作父系直系祖先了。
有些好像是分家之類的,像是塗、涂、凃等等,也有可能是當年文字謬誤
北魏孝文帝 講到搞漢化的那個 真的笑出來 但想想不對 的確當時北魏的孝文帝有這樣做過 但第一反應卻是想到其他的東西 ww
本子看太多囉
好奇是什麼?
說到北魏孝文帝漢化 我是想到...
我記得歷史課本上有一個圖表 是鮮卑姓改漢姓的對照
我記得獨孤氏是改成劉氏
剛好我們班有人姓劉 這個人就莫名其妙被改姓了😂
@@pingyeh978 漢化就是日本出的漫畫都是日文,負責翻譯成中文的就叫做漢化組
那樓主的意思大概是翻譯本子的,本子俗稱 A漫 之類的
@@ldazan8724 重點特色是他們還使用特別字體+文言文描述 根本看不懂 已被當作梗/迷因來玩或嘲諷
@@ldazan8724 北魏孝文帝漢化組www看本子還給你用鮮卑文超出戲
這麼聽起來大禹像是試管嬰兒
笑死
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不入,禹子啓九歲。🤣
哇草 有道理 真相了(?
不像,把前面說的加起來更像多P性愛趴加69(含珠的部份)
地上東西不要亂撿
撿了更不要亂吃
會大肚子 好恐怖😂😂
12:01 挑個錯字 銓敘部。
小小建議~聽了好幾集,有感覺收音的音量變化很大,對收聽的感受度有比較差,不知道有沒有辦法改善~😊
下集的下半集時常在三國時代的人物名中時常聽到, 這當中也想了解來源
比如關羽中的[羽]名, 雲長[字]
0:23 老師對“性事”一直都很感興趣
12:00 字幕寫“司士有點像權區部”,應是指”銓敘部“
啊~~~老師趕緊下集呀~~~~~~~
我現在才知道家堂刻著隴西李氏的意義了 XD
都是你啦~
我家祖厝也刻著隴西堂呢
希望可以談日本版的姓氏
期待之後像孫生那樣拍一集尋母的~~
想知道後續
老師講的好清楚
小孩可以聽~~ 一定不用背的
有道理喔,
因為「姓」=女生。
聽起來好過癮😂
為了部落的榮耀
字幕跟資訊欄的說明要好好校稿阿
郭的汾陽是郡望
謝的寶樹是堂號吧
名是出生時長輩取的
字是懂事後依照名的屬性自己決定的
號是自己希望或已達成的目標
這集超符合時事,清明節!
小時候第一次掃墓的時候看到家族墓上寫著「太原王氏」,好奇之下查了族譜和網路🖱️,查到是太子晉🤴的後裔,再加上親戚長輩🧓們的口述,了解了家族渡台🛶前後的歷史~
之後每年掃墓親戚齊聚時,都會和小朋友講古😊
而且原來不是只有寫郡望,還有人寫祖籍喔...這次掃墓時偷偷觀察別人家祖先看看😁
太原王氏!大家族呢!
太原王氏不得了,上古名門大族
漢朝以前,女性冠母姓,漢朝以後, 女性的父姓成了氏
太短啦,不過癮。
第二,根據考古遺址,以往的生產條件很好,不論是耕種技術、耕種器具到稻作的收穫都很好,不過人口成長或者因為天然災害而造成遷徙也是有的。影片中說的姜呂,已經是周朝封建制度之後的事情了,和遠古的部落遷徙或外移不能一併來說,一個極為原始,一個是成為體制。男性主要用氏,根據官職、分封地點等不同因素而有氏;女性則多仍沿用姓。
呂老師終於開始補習班的風格了喔!
大禹前面!我看出來是在唬爛😂😂
但有古書記載,就讓呂老師唬一下
我很喜歡呂捷說古,但想提個意見,收音的部分能不能調整一下?
因為呂捷老師的演講風格,最大聲和最小聲的差距有點大,如果音量想要聽演講內容,會突然被語尾的重點效果聲嚇到,有點突然爆音的感覺。如果不想被嚇到,又會太小聲聽不到
是不是收音器材可以做調整呢?😅
郡望: 我姓王,隔壁王氏,大家都叫我隔壁老王
#老師好帥 講的內容又很清楚 超酷
忍不住一直看老師的眼球往哪邊飄😂
10:36 潁川是堂號也是郡望喔,太帥了吧
推荐一本大陆王泉根著的【中国人名文化】的书,对于姓氏号名字、笔名,包括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等等都有介绍,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还有孔子孔家及明朝朱家跟清朝爱新觉罗家的字辈谱(爱新觉罗从溥字后的是毓、恒、启、焘、闿、增、祺)
11:52 「空」古通「工」,故而「司空」也即是「司工」,类似于后来的工部
古代有「誅三族」的連座法,而大族人多而且消息靈通,會有些人提前跑路,被關卡問的時候就隨便說個姓氏,定居後就以新的姓氏生活
像「何丶韓丶藍」傳說是明初「藍玉案」時,在逃到河邊和北方苦寒之地時才改姓的藍家人
「司」是管理的意思,所以司馬-管馬、司徒-管徒(人民人事)...等
現在還有在用的就是 司儀、司機,但已經不當姓氏使用。
補充,司法院的司法 也是同意思,管理法的單位
維基百科上面也有對於堂號的說明,很多家族祖厝正門上面的堂號也是相同的由來,可以參考看看
正確來講堂號跟郡望是不同的概念
只是到了現代都混用了
堂號是一種重新凝聚形成的識別依據,它本身不承認血緣傳承,它只承認你在這個地方的家族屬於這個堂,若要再往回追溯你家族在別的地方的源流,堂號幫不到你
@@大塊死皮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明貴賤。後來姓氏不分,人們就發明了郡望,堂號來取代氏的功能。
請問老師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可以講到台灣原住民從荷西時期開始名字的改變?((路過(艸))
很早以前
台灣有強制 填 祖籍
這東西
上學必填 考試必填 考公務員必填 考老師必填..
所以 ..
為了不要忘記還要反攻大陸 不能讓你忘記你從對面來的吧
現在基本上都是寫出生縣市了 畢竟籍貫根本沒意義
@@jjjj88521 ..所以只要非洋人 就該死?只要任何1滴..血 是中國永世不得超生?
所以這些也是台灣的僑姓,後來也是沒落了,我們重複了南朝的過程
在199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未改革前,台灣公務員錄取是照中國35省分配名額,台灣只佔三十五分之一,六百個公務員名額,台灣本省人只能錄取17人。
所以國民黨強調省籍(祖籍)很重要,不是單純的中國意識,而是很實在的資源利益。
一旦認知自己是移民,想入籍台灣,就會失掉利益。
項劉那段是現存最早記載的battle環節....
下一個“受害者“應該是孫權
因為碧眼小兒😂
我好像聽到奇怪的BGM響起
好奇發問,郡望是不是類似韓國傳統所稱的「XX柳氏」(XX=地名)??
香港既朋友👋🏻,老師變得咁靚仔. 有小小不習慣😂
第一次瞭解到姓氏兩個字的由來!
請問一下呂捷老師,你說你父親名字旁寫的是七美
是澎湖七美嗎?
但你後來說到東河呂氏
為何父親名字旁不是寫東河?
6:40 怎樣不信嗎 語氣配表情超好笑
看到這集就想到我們班有一個姓「埕」的
問了好幾個朋友都沒遇過這個姓
上網找也沒有這個姓的資料(我已經找過三次了,她自己也找過,但就是沒找到😂)她說除了她家人親戚外就沒遇過跟她同姓的人了,我就想來問問有沒有人有聽過或遇過姓「埕」的人
我們班還有一個姓「隆」的,但這還能找得到一些資料,不過也是很罕見就是了
隆科多
期待老師之后能講講姚姓的歷史~~
姚姓起源於有虞氏舜。他生於姚墟所以姓姚。另一脈是羌人改姓。
希望能講講 姬姓 日本有個市 叫 吳市 我聽人家說 是姬姓帶著吳國過去建立的
姓:哪族的
氏:哪家的
郡望:哪來的
名:本名,真名
字:對外稱呼
姓侯的古時候有幾個分支,一個是姓姬改姓侯,其中一個的由來祖先是某國諸侯後來逃難躲起來改姓侯
姬姓改侯姓的有什么说法吗?
中国好多侯姓认仓颉和晋侯缗为始祖的
@@胖胖-j6d 我們這裡的族譜是這樣寫的
呂登輝…(誤)呂老師您好
請問您有對特殊稀少的中國姓氏做過研究嗎?因為我也算是特殊姓氏之一,至少在台灣非常稀少,歷史人物中有曾經是三國袁紹的大將,後來被曹操偷襲慘敗;另外還有名醫女兒救父、還有南柯一夢的那個主角的姓氏這樣,因為剛好看到老師講姓氏才會想問問看老師的😊
馬來西亞一些華人的屋子也會放郡望,但都是比較舊的屋子才會看到。
最簡單的引例 姑蘇.慕容.復 複雜點的 魯.姬.公輸.班
呂老師'我們家也姓呂,不過是(河東)並非您說的(東河)不知這之間可有什麼不同?
我是對岸的泉州人,我姓黃,不過我去查過泉州地區的呂姓,有的是“渭水傳芳”有的“河東衍派”,還有一種比較稀有的,寫著“磻璜傳芳”的
司馬 司空 司徒瞬間懂了,那太尉那些官職呢
跟劉母滾床那條是紅色大蛇喔。白蛇是被他砍的那條。
也有一說在龍霧橋下與龍翻雲覆雨🤔
以前有個電視廣告「眼藥水X濕靈滴12」的女人,我媽都對我弟弟說那個廣告女人是弟弟的媽媽。然後弟弟就哭😭。好像只有我弟弟才有這樣的「待遇」誰叫他是「獨子」😂哈哈😆
呂姓!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
韓國好像還有保留郡望這個文化~
姓&氏讓我想到去年李天豪老師聊到的織田信長
平 朝臣 織田 三郎 信長
氏 姓 名字 字 諱
某種程度上日本是真的繼承了歷史上中國的文化
請問老師我要怎麼查自己的姓氏起源?
我曾祖父靈骨盆上寫《東河》原來是這樣來的。我也姓呂,原來跟老師是遠親關係😂
我家就是太原王氏,家奉開閩王後來查了才知道有所謂的開閩三王
以前有查過據說王氏是沿襲自姬姓
王姓的來源我主要有聽過兩個,一個是周朝王室後裔(姬姓)、一個是田齊王室後裔(媯姓)。
@@Honmirnen103 我以前查到的是姬沒錯
我媽說 邱 也是姜太公的分支後代,有在祖譜看到姜子牙,只是為了避難改姓氏😅
老師,花跟華算得上一樣嗎?
很多蛋白質,哈哈哈哈
原来还有郡姓。谢谢吕老师科普。说到郡姓,韩国好像还有保留!有韩国博主,说过她的郡姓。当时觉得奇怪,很不理解!原来根源在这里。
郡這種單位其實獨立性非常高,古代設郡一般只有兩種情況:那地方本來不屬於皇帝的疆域,只是後來臣服了,皇帝給一個郡的名義讓那地方自治。另一種情況是那地方的百姓(一般是豪族望族)不支持那個家族世襲皇帝,但又不是反對成為帝國的一部分,於是取折衷,從當地的豪族中產生一個家族當世襲領袖,然後由皇帝承認並賦予郡守名義。只是後來郡制慢慢被縣取代了,宋之後的所謂郡守或太守,指的一般是知縣,然而郡這個行政單位是沒了,但在一些傳統的世襲望族中還是會承認過去留下的郡這一編制,因為一旦沒有人承認郡,那他們這個家族就失去了輿論控制,郡成為一種精神意義上的獨立於皇權之外的象徵
想聽完顏宗翰的故事
我是馬來西亞檳城人
我姓尤,我是卿田尤
籍貫是福建南安
中華姓名學真是博大精深阿🤔
我查了一下丁姓,竟然也是"姜"姓的分支(嚴格來說是"呂氏"的分支)
所以丁原…?
@@Odonata061 公不見.......
公不見丁建陽與董卓之事呼?
看來我終於知道為啥以前祖廟那邊會有西河林氏了
也有人稱堂號
林姓就西河堂
李姓就隴西堂
以前有名有字,現在官話基本上都混一起,才會問「名字」
但台語還是保留以前的問法,只會問說你叫什麼「名」
但理論上 以前不會問人的名
而是問人的字
畢竟 名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叫的
大雨是水蒸氣來的
拉丁人(義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有些名字裡面還是會包含故鄉地名
真的長知識呢!
想請問老師有推薦閱讀的中國歷史書嗎?最近想閱讀但不知道怎麼找
漢以前,男性對外不冠姓只冠氏,而且可以有很多氏
罵手那一段感覺也太嘻哈了,放到現在根本diss battle
字幕好幾個“時候”的“候”都打錯,可能需要校正一下喔😅
建议频道名字改成 黑老大讲历史
司空不是見慣嗎 😆
不得不再次提醒,做為一個知性YT節目,字幕組的錯字真的太多太多了,銓敘部居然打成權區部,幾乎每支影片都有看,卻每支影片都有大量錯字,製作組要好好檢討一下
我們姓蔡,族譜是我們姓姬,是周武王第五兒子發到一個叫上蔡的地方,所以姓蔡
當柏楊的書看多,就會習慣叫全名
姒文命-禹
姚重華-舜
不過堯-伊祁就不是上古八大姓了
影片太暗了,以前畫面呈現比較好
最近看韓劇,經常互問對方 [地區][氏],這種組合應該是古朝鮮吸收中原文化的傳統。
我也查到邱姓祖先也是源自姜太公,老師我們幾千年前一家親
珠子是幾星的?
姓氏源頭要怎麼查?我也很好奇
所以秦始皇就是嬴姓趙氏,嬴政也可以叫趙政
不不不,秦國嬴姓後人應該也像趙國的贏姓的後人那樣以地為氏,所以秦始皇應該是嬴姓秦氏。
@@shirodubuku 他出生於趙國邯鄲喔
@@Fish_and_Bear 原來如此。史記秦始皇本紀也有寫到。我竟然忘了。
為什麼很多學者都說,早期先民來臺必先到彭湖~入南臺灣再北上
(我實在很難想像與認同)
我住北部,我的祖先渡臺來就在北部開墾了,跟據記載,祖先當初會選擇來臺開墾,就表示在老家是難以糊口度日的,而來臺後跟本就沒錢,怎可能從南部上岸再坐車北上(那可能有錢)
且來臺後又經常往返兩岸(又怎么可能每次都從北部走路南下坐船去彭湖返唐山,每次又從唐山坐船經彭湖到臺灣,再從南部走路北上)學者這種說法實在不合乎邏輯
郡望跟堂號又有甚麼關係?
原來老師也是撿來的喔?!
我小時候跟我姊也是出氣包,兩天炒肉絲、三天金華火腿頓排骨、五天關門鴻門宴...。
天天都在懷疑老母是後媽!問她還說:我是材堆下撿到的,我姊是石頭康蹦出來的...,一次吃完鴻門宴我也是委屈又氣憤地離家出走。
不過我比您有毅力,我離家出走至少堅持了30分鐘,因為走到村子的分叉圓環後,突然不知道要走去哪裡...所以就坐在圓環默默的低著頭掉眼淚,等哭夠了還是默默地走回頭路...回家當偽童養媳... 😭😭😭
首先,釐清一個人類學上的研究與觀點,就是就算原始部落,也不一定會有後代道德觀形成之後才有的亂倫事件,在原始部落的研究中,並不是共夫共妻的,影片中所謂遠古時期、上古時期大家"及時行樂"的觀點,需要去仔細考證才能這樣說。有這種情形出現,和普遍都是這種情形,也有本質的不同。
10:45是我聽錯嗎 撞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