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谢谢小曹这么热情招待大陆同胞谢谢点个关注
不对啊,是热情的马来西亚人招待小曹啊😂
欣赏小曹对探讨新事物/食物的热诚👍
哈哈感谢您😆
小曹你好👋小伙子人品很好👍
感谢您🥹
@@Erealxiaocaozaidama 呵呵,看了小叔的视频所以很欣赏你,就登录了你的节目!
多谢多谢🙏
我要吃馬耒人的曼煎糕因为我喜歡厚厚的。
华人也有厚的🥹
华人的比较好吃一点,一般华人卖的东西都比马来人贵一点
@@威-r5q 我觉得马来人卖的apam balik比较好吃,没那么干,也比较有黄油味,比较香
那边的四层组屋楼下有一个向荣餅家,他们家的饼特别好吃,非常出名,是来新山游玩买饼和手信送人必去的地方。
知道的晚了🥹
小曹,视频前段那个很多人的阿财砂锅肉骨茶也是皇后出名的肉骨茶,主打肉多价廉,嗜肉的朋友非常值得吃。
感谢,哈哈下次试试😆
慢煎糕变煎隆包,番薯变木薯,大包7.50变5块,罗卜变芋头,福建话菜头就是罗卜来的
少侠好眼力👍
正确是炒粿用白米做的,萝卜糕是另外一种
哈哈, 是广东话的煎脓(不会写这个字。意思是烧焦)包。
@@kenmalaysia7440 是的,煎燶(不是膿)包是KL廣東話的叫法,怡保廣東話叫大嚿面,而其它地方大部份叫福建話的曼煎糕,因為這是一種源自福建閩南的小吃
😊@@Erealxiaocaozaidama
小曹,三条七就是我上次介绍你的那个新山最大露天美食场,有个超大的投影电视可以看球赛,那边是新山华人密度最高的一区,除了777还有对面街的聚华美食中心也是超多档口,还有007美食中心还有歌台看人现场演唱,星期六那里非常热闹。
是啊,你也有跟我讲去皇后夜市啊,我才来的
@@Erealxiaocaozaidama视频前段那个很多人的阿财砂锅肉骨茶也是皇后出名的肉骨茶,主打肉多价廉,嗜肉的朋友非常值得吃。
煎弄包也叫面煎糕, 有花生沙和椰丝口味的
好的🥹
曼煎粿是福建人发明的,福建话叫“脸煎粿”叫曼煎粿是新加坡华人用华语翻译的,最初是华人卖的面粉厚厚满满的,后来马来人学会了也拿来卖,过后才是从北马中马的人来到新山看到了拿来卖(就是这么说呢?他们很吝啬的什么东西都要偷工减料,才有了后来的薄薄的曼煎粿)连炒粿条也是,新山的粿条是10mm或1cm宽的,后来的槟城人来到新山就把他们的5-6mm的缩水版粿条(叫粿条仔的那种)来炒粿条叫“槟城炒粿条”粿条汤,干捞等也是只要是小条的都是从北马和中马人做生意的,新山人的粿条都是比较宽阔的包刮“粿条仔”粿条汤,干捞等。而且新山人干捞都会给免费的汤和“红辣椒”配“酱青”,中马的人会给用“醋腌制的青辣椒”不会给红辣椒而且很多也不舍得给汤。久了你就会发现中马人对钱看得很重,新山人要求尽量让你们吃的喝的开心,红辣椒是新山人从小吃到现在的传统。西式快餐店里的辣椒酱也是用纯红辣椒加点糖的比例,比如,KFC MCD等都是用这类红辣椒,而且新山人是很会吃辣的,对于中马和北马人并不大会吃辣的,所以有很多就用小辣椒来代替(有点想辣死你的感觉,而且你也没本事拿多,如果是青辣椒或红辣椒顾客有时候会你问拿多一点,如果你肯给的老板生意肯定很好,有些老板听后脸臭臭那种,生意我就不多说了)。至于肉骨茶刚刚开始的辣椒是小红辣椒配酱油后来就多加了蒜米。菜头粿也是福建话,炒菜头粿=炒“萝卜糕”华语翻译。刚刚开始是用甜黑酱油炒的炒完问你要加蛋吗?过后就是还有一盆用油炒的菜蒲洒上去,才算大功告成。现在的已经很多都不用菜蒲了,失去了原味了,而且中马人都不用甜酱油炒,而是用咸酱油炒。所以一吃到什么调味料炒的你就可以知道是北马,中马或南马人炒的了。水粿也是福建话,米水做的粿,最初的时候,水粿和芒光粿(包笋料)后来叫被新加坡华语改成“笋粿”和猪肠粉是华人一个时期面世的东西。水粿是福建人,芒光粿是潮州人,猪肠粉是广东人的产品。“叶子楣大包”(以前的香港波霸女星命名的)刚刚开始的时候在餐馆卖应该有你的两个手掌那么大粒的(餐馆人多吃得完),后来在外面散卖的时候就做得比较小粒像你的手那么小了。
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感谢您😃
不好意思,我认为您的留言存有个人偏见,还有些资讯似乎不太正确。我不清楚薄曼煎糕是谁研发出来,但我记得新山这里是大概80年代才开始出现,而且,通常都是薄、厚曼煎糕一起卖,价格不一样。不明白为何有“吝啬、偷工减料”之说。至于粿条宽度,以前是视料理而区分,例如滑蛋河,那时多用宽河粉,2、3寸见宽的河粉,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见。而粿条仔在南马是早年就有的,以前在老街的巴刹仔对面就一档很出名的粿条仔,并非北马传下来。还有,肉骨茶以前给的并不是小辣椒,而是一般红辣椒,大概80年代才开始提供小辣椒吧。菜头粿,我倒不确定是福建或是潮州美食。两者都同样称萝卜为菜头。据我所知,是加菜脯(萝卜干)一起炒,而非最后才撒上。现在炒传统萝卜糕的,仍有人用菜脯炒。没在用的多是那些半途出家的三脚猫,炒出来的成品自然不佳。水粿,应该是潮州糕点吧?您提到笋粿,我是不清楚后来为何会把芒光粿(沙葛粿)称为笋粿,但早期笋粿的馅用的是真正的笋丝,而非沙葛。可能是笋在本地不是太普遍,所以现在多数只卖芒光粿,市面上已很难找到真正的笋粿。刚好看到您的评论,也刚好我略知其中一二,不希望错误传达给外国朋友,故忍不住留言,希望您不要介意。
@@alsee71 我们在70年代尾的时候,脸煎粿才出现的,而且是华人在卖厚厚大大片的,过后外坡来的人看到才卖薄薄的,到现在我还是吃惯了厚厚的,对于那种薄薄的还是只能说吃不到感觉(所以我才以偷工减料来形容的另类成品)后来华人没有什么卖了才被马来人学了在各大银行门口摆卖,至于肉骨茶的辣椒,我之前都已经说了,新山人卖的东西都是用红辣椒的,后来才被改成了小辣椒,和其它食品用醋腌制的青辣椒来代替(他们不会吃红辣椒和很多的快餐店都用这种红辣椒来做辣椒酱,芒光粿是用沙葛做的和薄饼料都是沙葛,至于为什么叫笋粿,那是新加坡华语发音叫成的,这是我以前常常带新加坡人来新山拜六礼拜假期吃东西的时候他们说的我可没有听过现在的华语有人叫(沙葛粿),不然你找出芒光粿的华语来,菜头粿的菜谱是和水粿一样需要炒的而且比较油腻,水粿是撒上去,菜头粿是放进去一起炒,你说的不确定可以说是潮州人做的是一片一片四方形的也叫菜头粿,新加坡人就两个叫法菜头粿和萝卜糕只是前面有没有加个炒字而已,我在新山出生也超过半百了,小时候不到5岁就在坡底的百货市场那里吃早餐,尤其是云吞面早期是只有汤的,云吞都是现场做的,而且汤里放的是热腾腾的云吞,后来也出现干的这里最出名的就是云吞面干的要辣的话有特制的橙色辣椒酱脚拌(吃了那叫一个爽字,外来人不会吃这种辣辣的口味,不信你去吃吃看点要辣的,他们只会给你青辣椒,连红辣椒都没有,如果你硬硬要他们会拿小辣椒出来辣死你),后来的外来人在这里卖的时候也学卖云吞面,刚刚开始在他们的家乡只有干捞面,来到这里卖到不伦不类连汤都没有,云吞也是丢在面上面,在后来更是只卖炸的云吞,那是最懒惰的做法(可能他们家乡喜欢吃炸的,而且有时候会吃到放太久猪肉发臭的味道),新山人以前卖的东西都将就新鲜,所以你只要看到是炸的云吞不用说那就不是道地的美食了,炒粿条出名的可以说是槟城炒粿条(他们出名的原因也是在新加坡卖的最多的,如果你在新加坡卖炒粿条用新加坡炒粿条,没有人会来吃,因为他们只要在自己家里炒粿条就是新加坡炒粿条了,所以在新加坡槟城炒粿条和福建虾面是很成功的打出名堂来),然后在新山或其它地方你们如果要做新加坡客,千万不要放炒新加坡粿条,中马的多数都不叫炒粿条(是潮州和福建人叫的),都叫炒河粉之类的(因为广东人多,在中马你都可以听到什么粉什么粉的),新山的粿条在70年代的粿条厂生产的都是5mm/1cm左右的,粿条仔还没有出现前是粿汁(和粿条仔的料差不多一样,他的粿条是四方形大大片的有1寸多X1寸多那么大片),后来粿条仔刚刚开始也是1cm的中粿条,直到后来的槟城粿条来到新山才改成最幼的粿条仔,尤其是炒XI HAM粿条是道道地地的新山美食用的也是1cm粿条,因为以前在DANGA BAY海边还没有填海的时候(我小时候拿着汤匙一个小水桶,在海边退潮时挖一两个小时整桶满满,一家人挖了三四桶回家处理放盐和温水让它们吐沙,最少换水几次直到水清了才拿来炒或煮就不会吃到沙粒了,不要和我说是北马中马的产品,因为我们出海钓鱼的时候海番们也说,只有新山的海域可以产出这类蛤蜊,拉拉,黑头,鼓棒(KUPANG)尤其是(KUPANG)出口全世界60%(应该是在90年代的时候),在槟城我只听说有竹节蚌和象拔蚌只是听说,本地只有马来人会煮来卖炒辣椒的,华人就比较不会炒吃过很多都没有马来人炒的好吃,华人中药店也有卖已经晒干的,好像是什么配药,生病的时候也可以煮粥来配可以恢复生气,而且本地的XIHAM粿条是用甜酱油炒的,很多外来的都炒不出原来的味道都是用咸酱油炒,如果要了解美食,你第一个必须要知道的就是南马人的口味偏甜,中马偏咸,北马偏酸,不信你去当地买一包马来人的NASI LEMAK的辣椒酱来吃看就知道了。当然我也接受你的讲诉,因为在不同的年份的人人生经验都不一样。我的观点可能你会不认同,但是是我土生土长的记忆。
哈哈,新山的水糕是一绝,batu pahat的也是,Kl这带卖的都不好吃了。我下南马都会要吃的其中一个美食。
确实👍
@@Erealxiaocaozaidama 下个星期五我下去新山旅个游,开斋节再回来。都是你惹的祸,害我嘴馋了,我太太也说你有毒,哈哈。
皇后夜市是整个新山最大的夜市了
好像是第二大,第一大的是周二那个
@@Erealxiaocaozaidama 误会了哈哈哈哈
我还是比较习惯你亲自介绍
我自己就是小白我咋介绍哈哈😄来了别人的地盘啥也不懂啊
皇后美食金宝猪肠粉,安记酿豆腐,民糕点,三合一炸年糕,新海珍鸭肉,有记XO烧腊
赞👍
大多数在KL也会看到的
水粿我在马来西亚11年没见过🥹
@@Erealxiaocaozaidama 我看过但是不太记得哪里。可能Old Klang Road 地区吧。我父母在我小时候就移民新加坡但是我们经常都会去KL。最近一直进JB🤣🤣
@@Erealxiaocaozaidama KL pasar malam我经常去的都是在我亲戚家花园附近的。
外国人可以在这个夜市摆摊创收吗?是否违法?有没有摊位费?
外国人不能摆摊KL是这样,很多人找本地人名字注册
请问这个夜市什么地址? 每天都有吗?
视频下方有地址,每周六皇后夜市
咖喱卜其实是Curry Puff。我们华人学不来英文的发音。念歪了就变成Kali bok 了。
哈哈这样啊😂
Mic升級一個,聲音差了點,感覺單聲道。
现在最屌的大疆mic2,没有比这个再吊的了,主要是开了降噪,周围太吵了
那个水粿(绝龟;谐音潮州华)好像只有新山比较常看到 或许和潮州人有关 可能算新山独有吧?😂
我来了11年马来西亚第一次见🥹
@@Erealxiaocaozaidama 水粿是源自广东潮汕的传统小吃,也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流行,在南马和新加坡一带通常念成潮州话的“Chwee kueh”,在吉隆坡一带则称为碗仔糕(广东话发音)。属为马来西亚的街头小吃,后由路边摊搬迁到小贩中心,水粿始出现于招牌。台湾的客家族群则称作水粄(客家语发音)。以上是网络wiki 找的🤣好像南马和新加坡比较常看到对了😂
水粿和碗仔糕应该是两种不一样的糕点。
@@panglimahitam8001 其实做法是一样的只是食材不一样而已 如果拿中国潮州哪里的话 我觉得他们也没分太细
@@chanjing9736 这分法就好像大包叉烧包都是包,除了方法,连食材都一样。所以是同样的食物?同样是糕,一个偏咸点,一个偏甜点,对我来说完全南辕北辙两个东西。
有机会可以去全马最大的,在setia alam
好像是的感谢🥹
這夜市星期幾開?
每周三,视频下方有介绍
感觉向导不行,很多东西都说不清楚。。。😂很多都讲不到重点
就是朋友来的,不是向导😂
请问拔牙齿千字图是幾号
0:05
新山夜市4点就开始摆摊了
4点热啊😂
煎燶包是KL廣東話的叫法,怡保廣東話叫大嚿面,而其它地方大部份叫福建話的曼煎糕,因為這是一種源自福建閩南的小吃
感谢🥹
😢
咋啦🥹
菜头糕是炒萝卜糕,可以加馅料如虾,蛋,韭菜等
原来如此😂
你有福气了,马来西亚的食物全是真实的,不是科技与狠活
确实🥹
水粿在新山很出名 可是越来越少人做了
确实,我都没见过😂
越来越少人做这个了
谢谢小曹这么热情招待大陆同胞谢谢点个关注
不对啊,是热情的马来西亚人招待小曹啊😂
欣赏小曹对探讨新事物/食物的热诚👍
哈哈感谢您😆
小曹你好👋小伙子人品很好👍
感谢您🥹
@@Erealxiaocaozaidama 呵呵,看了小叔的视频所以很欣赏你,就登录了你的节目!
多谢多谢🙏
我要吃馬耒人的曼煎糕因为我喜歡厚厚的。
华人也有厚的🥹
华人的比较好吃一点,一般华人卖的东西都比马来人贵一点
@@威-r5q 我觉得马来人卖的apam balik比较好吃,没那么干,也比较有黄油味,比较香
那边的四层组屋楼下有一个向荣餅家,他们家的饼特别好吃,非常出名,是来新山游玩买饼和手信送人必去的地方。
知道的晚了🥹
小曹,视频前段那个很多人的阿财砂锅肉骨茶也是皇后出名的肉骨茶,主打肉多价廉,嗜肉的朋友非常值得吃。
感谢,哈哈下次试试😆
慢煎糕变煎隆包,番薯变木薯,大包7.50变5块,罗卜变芋头,福建话菜头就是罗卜来的
少侠好眼力👍
正确是炒粿用白米做的,萝卜糕是另外一种
哈哈, 是广东话的煎脓(不会写这个字。意思是烧焦)包。
@@kenmalaysia7440 是的,煎燶(不是膿)包是KL廣東話的叫法,怡保廣東話叫大嚿面,而其它地方大部份叫福建話的曼煎糕,因為這是一種源自福建閩南的小吃
😊@@Erealxiaocaozaidama
小曹,三条七就是我上次介绍你的那个新山最大露天美食场,有个超大的投影电视可以看球赛,那边是新山华人密度最高的一区,除了777还有对面街的聚华美食中心也是超多档口,还有007美食中心还有歌台看人现场演唱,星期六那里非常热闹。
是啊,你也有跟我讲去皇后夜市啊,我才来的
@@Erealxiaocaozaidama视频前段那个很多人的阿财砂锅肉骨茶也是皇后出名的肉骨茶,主打肉多价廉,嗜肉的朋友非常值得吃。
煎弄包也叫面煎糕, 有花生沙和椰丝口味的
好的🥹
曼煎粿是福建人发明的,福建话叫“脸煎粿”叫曼煎粿是新加坡华人用华语翻译的,最初是华人卖的面粉厚厚满满的,后来马来人学会了也拿来卖,过后才是从北马中马的人来到新山看到了拿来卖(就是这么说呢?他们很吝啬的什么东西都要偷工减料,才有了后来的薄薄的曼煎粿)连炒粿条也是,新山的粿条是10mm或1cm宽的,后来的槟城人来到新山就把他们的5-6mm的缩水版粿条(叫粿条仔的那种)来炒粿条叫“槟城炒粿条”粿条汤,干捞等也是只要是小条的都是从北马和中马人做生意的,新山人的粿条都是比较宽阔的包刮“粿条仔”粿条汤,干捞等。而且新山人干捞都会给免费的汤和“红辣椒”配“酱青”,中马的人会给用“醋腌制的青辣椒”不会给红辣椒而且很多也不舍得给汤。久了你就会发现中马人对钱看得很重,新山人要求尽量让你们吃的喝的开心,红辣椒是新山人从小吃到现在的传统。西式快餐店里的辣椒酱也是用纯红辣椒加点糖的比例,比如,KFC MCD等都是用这类红辣椒,而且新山人是很会吃辣的,对于中马和北马人并不大会吃辣的,所以有很多就用小辣椒来代替(有点想辣死你的感觉,而且你也没本事拿多,如果是青辣椒或红辣椒顾客有时候会你问拿多一点,如果你肯给的老板生意肯定很好,有些老板听后脸臭臭那种,生意我就不多说了)。至于肉骨茶刚刚开始的辣椒是小红辣椒配酱油后来就多加了蒜米。菜头粿也是福建话,炒菜头粿=炒“萝卜糕”华语翻译。刚刚开始是用甜黑酱油炒的炒完问你要加蛋吗?过后就是还有一盆用油炒的菜蒲洒上去,才算大功告成。现在的已经很多都不用菜蒲了,失去了原味了,而且中马人都不用甜酱油炒,而是用咸酱油炒。所以一吃到什么调味料炒的你就可以知道是北马,中马或南马人炒的了。水粿也是福建话,米水做的粿,最初的时候,水粿和芒光粿(包笋料)后来叫被新加坡华语改成“笋粿”和猪肠粉是华人一个时期面世的东西。水粿是福建人,芒光粿是潮州人,猪肠粉是广东人的产品。“叶子楣大包”(以前的香港波霸女星命名的)刚刚开始的时候在餐馆卖应该有你的两个手掌那么大粒的(餐馆人多吃得完),后来在外面散卖的时候就做得比较小粒像你的手那么小了。
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感谢您😃
不好意思,我认为您的留言存有个人偏见,还有些资讯似乎不太正确。
我不清楚薄曼煎糕是谁研发出来,但我记得新山这里是大概80年代才开始出现,而且,通常都是薄、厚曼煎糕一起卖,价格不一样。不明白为何有“吝啬、偷工减料”之说。
至于粿条宽度,以前是视料理而区分,例如滑蛋河,那时多用宽河粉,2、3寸见宽的河粉,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见。而粿条仔在南马是早年就有的,以前在老街的巴刹仔对面就一档很出名的粿条仔,并非北马传下来。
还有,肉骨茶以前给的并不是小辣椒,而是一般红辣椒,大概80年代才开始提供小辣椒吧。
菜头粿,我倒不确定是福建或是潮州美食。两者都同样称萝卜为菜头。据我所知,是加菜脯(萝卜干)一起炒,而非最后才撒上。现在炒传统萝卜糕的,仍有人用菜脯炒。没在用的多是那些半途出家的三脚猫,炒出来的成品自然不佳。
水粿,应该是潮州糕点吧?
您提到笋粿,我是不清楚后来为何会把芒光粿(沙葛粿)称为笋粿,但早期笋粿的馅用的是真正的笋丝,而非沙葛。可能是笋在本地不是太普遍,所以现在多数只卖芒光粿,市面上已很难找到真正的笋粿。
刚好看到您的评论,也刚好我略知其中一二,不希望错误传达给外国朋友,故忍不住留言,希望您不要介意。
@@alsee71 我们在70年代尾的时候,脸煎粿才出现的,而且是华人在卖厚厚大大片的,过后外坡来的人看到才卖薄薄的,到现在我还是吃惯了厚厚的,对于那种薄薄的还是只能说吃不到感觉(所以我才以偷工减料来形容的另类成品)后来华人没有什么卖了才被马来人学了在各大银行门口摆卖,至于肉骨茶的辣椒,我之前都已经说了,新山人卖的东西都是用红辣椒的,后来才被改成了小辣椒,和其它食品用醋腌制的青辣椒来代替(他们不会吃红辣椒和很多的快餐店都用这种红辣椒来做辣椒酱,芒光粿是用沙葛做的和薄饼料都是沙葛,至于为什么叫笋粿,那是新加坡华语发音叫成的,这是我以前常常带新加坡人来新山拜六礼拜假期吃东西的时候他们说的我可没有听过现在的华语有人叫(沙葛粿),不然你找出芒光粿的华语来,菜头粿的菜谱是和水粿一样需要炒的而且比较油腻,水粿是撒上去,菜头粿是放进去一起炒,你说的不确定可以说是潮州人做的是一片一片四方形的也叫菜头粿,新加坡人就两个叫法菜头粿和萝卜糕只是前面有没有加个炒字而已,我在新山出生也超过半百了,小时候不到5岁就在坡底的百货市场那里吃早餐,尤其是云吞面早期是只有汤的,云吞都是现场做的,而且汤里放的是热腾腾的云吞,后来也出现干的这里最出名的就是云吞面干的要辣的话有特制的橙色辣椒酱脚拌(吃了那叫一个爽字,外来人不会吃这种辣辣的口味,不信你去吃吃看点要辣的,他们只会给你青辣椒,连红辣椒都没有,如果你硬硬要他们会拿小辣椒出来辣死你),后来的外来人在这里卖的时候也学卖云吞面,刚刚开始在他们的家乡只有干捞面,来到这里卖到不伦不类连汤都没有,云吞也是丢在面上面,在后来更是只卖炸的云吞,那是最懒惰的做法(可能他们家乡喜欢吃炸的,而且有时候会吃到放太久猪肉发臭的味道),新山人以前卖的东西都将就新鲜,所以你只要看到是炸的云吞不用说那就不是道地的美食了,炒粿条出名的可以说是槟城炒粿条(他们出名的原因也是在新加坡卖的最多的,如果你在新加坡卖炒粿条用新加坡炒粿条,没有人会来吃,因为他们只要在自己家里炒粿条就是新加坡炒粿条了,所以在新加坡槟城炒粿条和福建虾面是很成功的打出名堂来),然后在新山或其它地方你们如果要做新加坡客,千万不要放炒新加坡粿条,中马的多数都不叫炒粿条(是潮州和福建人叫的),都叫炒河粉之类的(因为广东人多,在中马你都可以听到什么粉什么粉的),新山的粿条在70年代的粿条厂生产的都是5mm/1cm左右的,粿条仔还没有出现前是粿汁(和粿条仔的料差不多一样,他的粿条是四方形大大片的有1寸多X1寸多那么大片),后来粿条仔刚刚开始也是1cm的中粿条,直到后来的槟城粿条来到新山才改成最幼的粿条仔,尤其是炒XI HAM粿条是道道地地的新山美食用的也是1cm粿条,因为以前在DANGA BAY海边还没有填海的时候(我小时候拿着汤匙一个小水桶,在海边退潮时挖一两个小时整桶满满,一家人挖了三四桶回家处理放盐和温水让它们吐沙,最少换水几次直到水清了才拿来炒或煮就不会吃到沙粒了,不要和我说是北马中马的产品,因为我们出海钓鱼的时候海番们也说,只有新山的海域可以产出这类蛤蜊,拉拉,黑头,鼓棒(KUPANG)尤其是(KUPANG)出口全世界60%(应该是在90年代的时候),在槟城我只听说有竹节蚌和象拔蚌只是听说,本地只有马来人会煮来卖炒辣椒的,华人就比较不会炒吃过很多都没有马来人炒的好吃,华人中药店也有卖已经晒干的,好像是什么配药,生病的时候也可以煮粥来配可以恢复生气,而且本地的XIHAM粿条是用甜酱油炒的,很多外来的都炒不出原来的味道都是用咸酱油炒,如果要了解美食,你第一个必须要知道的就是南马人的口味偏甜,中马偏咸,北马偏酸,不信你去当地买一包马来人的NASI LEMAK的辣椒酱来吃看就知道了。当然我也接受你的讲诉,因为在不同的年份的人人生经验都不一样。我的观点可能你会不认同,但是是我土生土长的记忆。
哈哈,新山的水糕是一绝,batu pahat的也是,Kl这带卖的都不好吃了。我下南马都会要吃的其中一个美食。
确实👍
@@Erealxiaocaozaidama 下个星期五我下去新山旅个游,开斋节再回来。都是你惹的祸,害我嘴馋了,我太太也说你有毒,哈哈。
皇后夜市是整个新山最大的夜市了
好像是第二大,第一大的是周二那个
@@Erealxiaocaozaidama 误会了哈哈哈哈
我还是比较习惯你亲自介绍
我自己就是小白我咋介绍哈哈😄来了别人的地盘啥也不懂啊
皇后美食金宝猪肠粉,安记酿豆腐,民糕点,三合一炸年糕,新海珍鸭肉,有记XO烧腊
赞👍
大多数在KL也会看到的
水粿我在马来西亚11年没见过🥹
@@Erealxiaocaozaidama 我看过但是不太记得哪里。可能Old Klang Road 地区吧。我父母在我小时候就移民新加坡但是我们经常都会去KL。最近一直进JB🤣🤣
@@Erealxiaocaozaidama KL pasar malam我经常去的都是在我亲戚家花园附近的。
外国人可以在这个夜市摆摊创收吗?是否违法?有没有摊位费?
外国人不能摆摊KL是这样,很多人找本地人名字注册
请问这个夜市什么地址? 每天都有吗?
视频下方有地址,每周六皇后夜市
咖喱卜其实是Curry Puff。我们华人学不来英文的发音。念歪了就变成Kali bok 了。
哈哈这样啊😂
Mic升級一個,聲音差了點,感覺單聲道。
现在最屌的大疆mic2,没有比这个再吊的了,主要是开了降噪,周围太吵了
那个水粿(绝龟;谐音潮州华)好像只有新山比较常看到 或许和潮州人有关 可能算新山独有吧?😂
我来了11年马来西亚第一次见🥹
@@Erealxiaocaozaidama 水粿是源自广东潮汕的传统小吃,也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流行,在南马和新加坡一带通常念成潮州话的“Chwee kueh”,在吉隆坡一带则称为碗仔糕(广东话发音)。属为马来西亚的街头小吃,后由路边摊搬迁到小贩中心,水粿始出现于招牌。台湾的客家族群则称作水粄(客家语发音)。
以上是网络wiki 找的🤣好像南马和新加坡比较常看到对了😂
水粿和碗仔糕应该是两种不一样的糕点。
@@panglimahitam8001 其实做法是一样的只是食材不一样而已 如果拿中国潮州哪里的话 我觉得他们也没分太细
@@chanjing9736 这分法就好像大包叉烧包都是包,除了方法,连食材都一样。所以是同样的食物?同样是糕,一个偏咸点,一个偏甜点,对我来说完全南辕北辙两个东西。
有机会可以去全马最大的,在setia alam
好像是的感谢🥹
這夜市星期幾開?
每周三,视频下方有介绍
感觉向导不行,很多东西都说不清楚。。。😂很多都讲不到重点
就是朋友来的,不是向导😂
请问拔牙齿千字图是幾号
0:05
新山夜市4点就开始摆摊了
4点热啊😂
煎燶包是KL廣東話的叫法,怡保廣東話叫大嚿面,而其它地方大部份叫福建話的曼煎糕,因為這是一種源自福建閩南的小吃
感谢🥹
😢
咋啦🥹
菜头糕是炒萝卜糕,可以加馅料如虾,蛋,韭菜等
原来如此😂
你有福气了,马来西亚的食物全是真实的,不是科技与狠活
确实🥹
水粿在新山很出名 可是越来越少人做了
确实,我都没见过😂
越来越少人做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