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閦佛心呪 | 不動佛心呪》Akshobhya Mantra | 消除恐懼與煩惱的無上真言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3 янв 2025
- 【阿閦佛心呪 | 不動佛心呪】
Namo bhagavate Akṣhobhāya, tathāgatāyārhate
saṃyaksaṃbuddhyāya. Tadyathā:
Oṃ kaṃkani kaṃkani.
Rochani rochani. Troṭani troṭani. Trāsani trāsani. Pratihana
pratihana. Sarva karma paraṃparāṇime
sarva sattvānañcha
svāhā.
那莫巴嘎瓦帝 阿邱比亞, 達他噶搭 阿惹哈德 桑母雅桑
母布達雅. 德雅他:
嗡 岡嘎尼 岡嘎尼.(諸惡,諸惡)
若匝尼 若匝尼. (焚燒,焚燒)
卓札尼 卓札尼. (令斷,令斷)
札薩尼 札薩尼. (令懼,令懼)
札帝哈那 札帝哈那. (自伏,自伏)
薩爾瓦 噶爾瑪 巴讓母巴惹匿美 (我等一切輪迴之業)
薩爾瓦 薩埵難匝 (「所有眾生的」或「一切眾生的」)
梭哈 (吉祥 !)
《拔濟苦難陀羅尼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無央數聲聞菩薩摩訶薩俱。及諸天人阿素洛等。無量大眾前後圍繞。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不可說功德莊嚴。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今此世界無量有情。煩惱因緣造諸惡業。當墮地獄餓鬼傍生。或天人中受諸劇苦。唯願哀愍方便拔濟。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汝能哀愍一切有情作如是請。諦聽諦聽。吾今為汝略說拔濟眾苦方便。善男子有佛世尊。名為不動如來應正等覺。為欲利樂諸有情故。說陀羅尼令眾誦念。陀羅尼曰:
「羯羯尼羯羯尼 魯折尼魯折尼 咄盧磔尼咄盧磔尼 怛邏薩尼怛羅薩尼 般刺底喝那般刺底喝那 薩縛羯莫般藍般邏般謎 莎訶」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誠敬禮不動如來應正等覺受持此咒。先所造作五無間業四重十惡。毀諸聖賢謗正法罪皆悉除滅。臨命終時。彼不動佛與諸菩薩來現其前。讚歎慰喻令其歡喜。復告之言。今來迎汝應隨我往所從佛國。彼命終已。決定往生不動如來清淨佛土。
善男子復有世尊。名滅惡趣王如來應正等覺。為欲利樂諸有情故。說陀羅尼令眾誦念。陀羅尼曰:
「輸達泥輸達泥 薩縛播波毘輸達泥 戍睇毘戍睇 薩縛羯莫毘戍睇 莎訶」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誠禮敬滅惡趣王如來應正等覺受持此咒。萬四千劫常憶宿命。所在生處得丈夫身。具足諸根深信因果。善諸技術妙解諸論。好行惠施厭捨諸欲。不造惡業離諸危怖。具正命慧眾所愛重。常近善友恒聞正法。求菩提心曾無暫捨。以諸功德而自莊嚴。具善律儀怖諸惡業。恒無匱乏調柔樂靜。於天人中常受快樂。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終不退於十到彼岸。常願利樂一切有情。諸所修行非專自利。在所生處常得見佛。護持正法預賢聖眾。時薄伽梵說此經已。聲聞菩薩及諸天人阿素洛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這段經文是用來供養佛或菩薩的咒語,與阿閦佛(Akṣobhya)有關。阿閦佛是五方佛之一,象徵無動、無瞋的覺悟,代表著不受外界干擾的內心平靜。
讓我們逐句來解釋這段呪:
Namo bhagavate Akṣhobhāya, tathāgatāyārhate saṃyaksaṃbuddhyāya.
Namo:表示「禮敬」或「皈依」。
Bhagavate:指「世尊」或「尊貴者」,是對佛或神聖者的尊稱。
Akṣhobhāya:指阿閦佛(Akṣobhya),這裡表達的是對阿閦佛的尊敬。
Tathāgatāya:意為「如來」,是佛的稱號,指已經達到涅槃、成就真理者。
Arhate:指「阿羅漢」,即「應供者」,表示已經徹底消滅煩惱的人。
Saṃyaksaṃbuddhyāya:意指「正等正覺」,這是對佛的描述,指完全且圓滿的覺悟。
這句的意思是: 「我向尊貴的阿閦佛,如來、阿羅漢、正等正覺致敬。」
Tadyathā: Oṃ kaṃkani kaṃkani.
Tadyathā:意為「如此」,是常見於咒語中的開頭詞,用來引導接下來的句子。
Oṃ:是梵語中的神聖音節,通常用作開啟咒語。
Kaṃkani kaṃkani:這可能是對特定佛的功德的呼喚或象徵某種清淨或保護的意象,具體詞義可能是強調某種祈請。
Rochani rochani.
Rochani:意為「光明」或「照耀」,這裡可能是祈求智慧和光明的來臨。
Troṭani troṭani.
Troṭani:意指「切斷」或「破除」,表示破除障礙或煩惱。
Trāsani trāsani.
Trāsani:意為「恐懼」,重複使用則表示去除恐懼,祈求平息內心的不安與恐懼。
Pratihana pratihana.
Pratihana:表示「阻擋」或「保護」,重複使用可能表示祈求更強大的保護力量來抵禦一切障礙。
Sarva karma paraṃparāṇime sarva sattvānañcha svāhā.
Sarva karma:意為「所有業力」。
Paraṃparāṇime:表示「世世代代」或「因果相續」。
Sarva sattvānañcha:指「一切眾生」,即所有的有情生命。
Svāhā:常見於咒語末尾,表示「完成」或「圓滿」,是一種強調誦經祈禱的力量達成了圓滿的結束。
這句的意思是: 「願我能斷除一切因果業力,護佑一切眾生,圓滿成就。」
向阿閦佛的禮敬和祈願,祈求智慧、光明,破除障礙、恐懼,並祈請佛力保護,消除一切惡業,利益所有眾生,達成圓滿的修行目標。
阿閦佛(Akshobhya Buddha)在佛教中代表不動的心與堅定不移的智慧,他象徵著對抗恐懼、憤怒、煩惱等負面情緒的力量。根據佛教經典,修持阿閦佛心呪能夠幫助人們平息內心的恐懼、煩惱和不安,並保持內心的穩定與清明。
阿閦佛的象徵:阿閦佛的名字意為「不動」,代表著堅定和穩定。他不受外界的擾亂,能夠超越恐懼和煩惱,這使他成為消除內心不安的重要象徵。
心呪的作用:阿閦佛心呪被認為能夠幫助修行者克服恐懼與煩惱,並增強內在的穩定性與勇氣。這個呪語可以幫助修行者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讓內心保持平靜和不動搖。
推薦影片: • 為什麼連第六天魔王,看到不動如來都要跪下呢?...
大寶法王噶瑪巴梵語參考文獻:bit.ly/3XuHToJ
阿閦佛國經參考文獻:bit.ly/3MRkE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