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車時代,台灣大車隊、Uber、LINE GO、yoxi都在拚的計程車數據戰【懂商業看商周】Ep.33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 июн 2024
  • 《商業周刊》#懂商業看商周
    看完這支影片,你會知道:
    1)為什麼計程車越來越難叫?
    2)各大車廠爭相投入計程車產業
    3)你我都要懂的「高頻低價策略」
    【 各段速覽 】
    00:00 計程車超級數據戰
    00:29 一秒get本集重點
    00:58 越來越難叫車?搶司機搶乘客大作戰
    05:14 通往上兆美元商機的敲門磚:數據力
    08:29 每個產業都可以用到的「高頻低價策略」
    【🧐深入了解 】
    商業周刊第1897期》
    🔗bwnet.pse.is/5xrefw
    叫車平台變多,為何叫車變難?Uber、LINE GO搶司機幕後!微軟、Google加碼的「計程車超級數據戰」
    🔗bwnet.pse.is/5xresm
    搶30兆商機!計程車超級數據戰
    🔗bwnet.pse.is/5xrfhq
    「高頻低價」拉抬術!小黃大戰到Tiffany賣咖啡都為它
    🔗bwnet.pse.is/5xrfsm
    yoxi結盟Uber不怕司機跑光?看懂和泰瞄準的全移動生意
    🔗bwnet.pse.is/5xrfye
    愛沙尼亞叫車獨角獸將來台!Bolt如何以小搏大打進45國
    🔗bwnet.pse.is/5xrg7y
    演算法助攻300億廣告新業務 數據怎變Uber轉盈大功臣
    🔗bwnet.pse.is/5xrgdx
    _______
    RUclips: • 【懂商業 看商周】
    Instagram: / bwnet.tw
    Facebook: / bwnet.fans
    Line:page.line.me/cxi3803g
    _______
    【 製作團隊 】
    監製|楊以謙
    製作人|吳中傑
    採訪、報導|韓化宇、黃靖萱、何佩珊
    企劃、腳本|黃惠群
    視覺統籌|OY、小C
    拍攝團隊|許俊傑、陳沛妤
    剪輯|廖凱若
    主持|黃惠群
    #台灣大車隊 #Uber #LINE GO #yoxi #裕隆 #和泰 #轉移成本 #高頻數據 #高頻低價策略 #Bolt #浮動費率 #轉移成本 #Grab #數據力 #精準投放 #演算法 #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 #豐田 #現代 #Tiffany #綜效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24

  • @bwnet
    @bwnet  16 дней назад +7

    【 追蹤我們 】
    商周 RUclips:ruclips.net/channel/UCwlpC8vX_GkRngPYSnwkJxg
    商周 Facebook:facebook.com/bwnet.fans
    商周 Instagram:instagram.com/bwnet.tw/
    商周 Line:page.line.me/cxi3803g

  • @pc69andy
    @pc69andy 16 дней назад +99

    我是某一個叫車平台的前IT員工。
    1.叫不到車是很多因素造成,簡單說一下:上下班時間,用車的乘客會比司機大哥多,所以你叫不到車。(某些區域,上下班時間,司機大哥較不想過去。)
    2.下雨天 為何叫不到車,也是因為需求多,供給少.
    3.的確平台都想靠數據賺錢,但是需投入成本高,且數據有效期太短,所以需要革命的廠商進入。
    補充:司機都很聰明,我下雨天,上下班時間,路邊就可以載到客人,何必用平台。(某些區域的客群,司機大哥都知道的)

    • @ethanchou1123
      @ethanchou1123 14 дней назад +2

      數據的有效期太短是什麼意思

    • @user-hg9zb8pn9n
      @user-hg9zb8pn9n 12 дней назад +1

      思維正確,沒矛盾。和節目第三段相比,真想問撰稿人,有事嗎?屬於第四象限的物品為什麼要買?

    • @ascdefg683
      @ascdefg683 11 дней назад +1

      數據期效會隨著市場的紅海化變得更短

    • @pc69andy
      @pc69andy 9 дней назад

      計程車平台,早晚會被打破的,但不是現在,目前台灣還是很壟斷。

    • @SH-qj6qd
      @SH-qj6qd 7 дней назад

      數據購買推送廣告,我個人覺得不準確,這只是行業商人新式收取販賣廣告的手法之一,大家也不是推送了就會買單😅便利性還有合理的價格才是王道

  • @-yy9ep
    @-yy9ep 15 дней назад +20

    剛剛看了影片,說的蠻清楚的,小弟我是台北的車行。剛剛也看到了許多留言,每位說的也都對⋯讓小弟我再補充一下,有關於平台,及司機端,各平台每間抽司機端都不一樣,導致司機端素質和(車隊競爭)我都已經稱車隊為平台了。我就分爲幾點做補充。小弟在補充幾點一下
    1.司機素直,真的在各大平台有好的車輛,和一般的車輛,因為各大平台都先要有司機端,再撒優惠,剛剛有提到因為台北這邊真的叫車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各平台都缺司機。如何說缺也是有內幕的!?我也知道他們都要數據,所以大家都應該知道各平台有分 小黃及多元化計程車這兩種,所以各位司機端為了生存,都要使用多家的平台。導致每間車隊暫時性都有好與不好的!?
    2.那就是因為各平台搶司機,其實都已經有點亂掉了,譬如您APP叫 uber ~來的車輛,車號對,結果是台灣大的車,經營策略像大都會抽6%,台灣大車隊抽12.5% UBER抽,25%⋯等其他10%也有,新手進來大家百分之95以上全部都想開uber, ~至於司機端.因為還有很多的老司機像前面留言說的,素質差,這到是真的,可是也有素質好的⋯因為從10年幾年前台灣大車隊,就非常要求司機端的素質,和讓乘客的安全。嚴格要求司機端,不准手規定馬上被停機,叫回去公司解釋,連下車捲袖子也被停機,非常非常嚴格,可是我相信再一年某幾間平台的司機素質都會非常好。因為他們平台要求越來越嚴格。因為消費者最大⋯所以各加平台也不想要有爛司機及車輛,所以司機端也蠻慘的,因為被抽蠻高的,然後車輛要越來越新。一台車輛以後都要近百萬,轉這樣的錢還要擔心照相,紅單計點等風險,這當然也是大家心甘情願,每位司機和乘客想法不同,各有所需。我只能說司機端好的現在已經一大堆了。
    3.那當然路邊攔車素質就不一定,可是平台叫車,車隊平台有要求,所以不用太擔心,且現在車輛剛好在大換潮,都換油電車。司機端省油乘客端可搭到新一點的車。那當然在叫車平台中某個車隊也為了生存⋯打7折⋯且進去這間的車隊門檻不高,素質稱之不齊,乘客端為了便宜會叫這間。可是算下來已經比所謂的uber 的25%高了。大家沒只係算而已。
    3.那當然每個產業都有好與不好的公司,相對的計程車這個產業。聽起來司機端他們都不錯,可是全部都要靠平台,平台說的算⋯不給單。司機端就會完蛋,。買個車要繳貸款,結果被停權,嚴重影響他們的家計。(這個是我最近看到的現象)⋯沒錯車輛變多(大家要知道計程車的車牌有控管),每個區域就固定的車牌而已,所以現在車牌快額滿,司機端生意真的是因為叫車趨勢有變好。可是就是平台公司說的算⋯要給誰單就給誰,下個月規定要給什麼車單就什麼車。每間車隊⋯我相信都一樣,因為他們車隊平台一定都想要好的司機與車輛⋯才有好的乘客。所以結論是其實司機大哥他們也是有辛苦的一面⋯賺錢的是平台,因為平台周邊延伸賺的錢對的事⋯

  • @catsnets1
    @catsnets1 16 дней назад +33

    疫情期間許多職業駕駛失去工作轉去開計程車,從此計程車變成連考職業登記證都還要排隊等待。計程車司機暴漲,原本市場是固定的,計程車的暴漲應該會導致大餅被分食,沒想到大餅一年比一年還要大,暴漲的司機人數,2年前因應物價調漲的車資,沒有降低乘客數量,司機收入反而增加。相比公車司機時間被綁死,個人還要負擔乘客受傷賠償風險,乾脆轉戰時間自由的計程車。尖峰時間叫不到車除了整體使用量提升之外,很大的因為叫車需要耗費司機的時間成本,還可能遇到被取消的風險,所以尖峰時間多數小黃司機都直接關機載路邊揮手的乘客。離峰時間才會接叫車的單。

  • @sunset810
    @sunset810 15 дней назад +17

    商業模式都植入了數據分析的參數。
    主講人語速很適中,口條清晰,語氣親切,像是聽朋友在講話一樣。❤

  • @jo3cj86
    @jo3cj86 15 дней назад +5

    每位客人都說叫不到車每個司機都說車機不叫
    這中間有什麼問題才是車隊沒說的事

  • @blackgbaoops
    @blackgbaoops 15 дней назад +7

    因為現在坐計程車的人變多啦 很多為了房價搬到比較偏遠的地方 又沒啥大眾運輸可以使用 加上沒有自有汽機車的人 就會叫車 為了出門喝酒的人也會叫車 還有現在人都變懶了..很多人離捷運站步行十分鐘左右的距離就覺得太遠..也是直接叫車..

  • @oscar-999
    @oscar-999 15 дней назад +6

    感謝分享、又聽到了更多新知識、主持人說話風格專業又親切、知識型的內容竟然不知不覺就聽完了、以前一直很想看雜誌或書來學習、但一打開就睡著、感恩團隊用心製作的內容、用影音方式到哪裡都可以學習、也輕鬆很多

  • @lesdondon9155
    @lesdondon9155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6

    兩大外送平台剛要合併 搞不好很多原本的外送員會改去開計程車 到時候搞不好又變司機供給過剩 商業就是這樣起起落落的

    • @Anthony-fo5ms
      @Anthony-fo5ms 15 дней назад +1

      想太多,職業小客車要另外考試,投入計程車也都是冒險!

    • @bohuang9747
      @bohuang9747 15 дней назад

      現在沒20萬也難入行 紅牌就是個問題 還有開車技術不行也不會來

  • @w780322
    @w780322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4

    越看越可怕的感覺 以後只要你有手機你的行為 足跡 消費 去哪 ....等等 無所遁形

    • @blackgbaoops
      @blackgbaoops 15 дней назад

      手機還好還可以丟掉 搞不好以後會有政府推行植入皮下晶片來綁定所以功能

  • @Ian-fl2ov
    @Ian-fl2ov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7

    所謂的得數據者得天下 集團們已經從各個方面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了

  • @user-fp1wl8ov9r
    @user-fp1wl8ov9r 9 дней назад +1

    其實這個標題的答案,
    吳欣盈在某場造勢有講過,
    每個產業的想法都一樣,
    未來要能壯大一定要進入AI,
    AI需要大量的數據,
    計程車產業衍生的數據,
    能讓成本獲利風險都優化,
    平台公司重點是能取得更多數據,
    下雨你叫不叫的到車,
    那是後面才考慮的,
    平台兩邊都不想得罪,
    但會偏袒客戶端,
    不敢漲價也不敢讓利(抽成),
    導致高需求叫不到車,
    缺司機是因為不好賺時間成本高,
    寧願不出車,
    平台比路招又多了一個去接客人跟等待的時間成本這個是沒辦法算在車資裡面的。

  • @marisaac
    @marisaac 16 дней назад +4

    平台不是駕駛想加就可以加的,台灣的駕駛們必須靠行找車隊,車隊才是真正跟平台接洽合作的對象,建議你們要跟第一線從業人員多聊聊比較實際,有部份片段必須更正。
    By叫車多年的消費者

  • @user-tz1xj6zj4h
    @user-tz1xj6zj4h 16 дней назад +5

    這集很棒👏🏻收穫很多

  • @jangjack1161
    @jangjack1161 12 дней назад +2

    商業情形數據分析,真得很神奇,讀取消費大眾的心理需求

  • @kong0913
    @kong0913 16 дней назад +3

    就像每次RUclips都會精準投放有惠群的懂商業看商周給我一樣,平台洞悉了我的喜好

  • @jason809527
    @jason809527 16 дней назад +5

    對 成也科技敗也科技 上次半夜去機場 就問司機這件事 司機說因為現在都會秀大概車資 三百以內的小單司機都不太接

  • @user-jy7jq7de7b
    @user-jy7jq7de7b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6

    小黃的素質真的很差,網路叫車的品質比小黃好

    • @Hannah_2017
      @Hannah_2017 16 дней назад +2

      而且車子也很乾淨,不會有什麼味道

    • @bluesouls659
      @bluesouls659 14 дней назад

      很多小黃連導航也不會,以前不是都要背路線背地圖,那天我還酒醉導航他,要是太醉,我看我回不了家,超扯的!

  • @benwanmoli
    @benwanmoli 15 дней назад +3

    超喜歡商周的影片,很有內容

  • @albertliu4454
    @albertliu4454 13 дней назад +1

    懂更多了,謝謝😘

  • @linrenyi4054
    @linrenyi4054 15 дней назад +1

    真的好專業👍

  • @user-ch5cn9eg8v
    @user-ch5cn9eg8v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

    最厲害的是講述別人商業模式 人家是重資產 的

  • @yhlyhl6242
    @yhlyhl6242 16 дней назад +6

    從國外回流台灣 當時在國外有兩台車 回台灣半年了 都在搭乘公車 捷運 趕時間就UBER. 好省還有轉乘優惠 7元 。根本不用買車了。南部我們就搭高鐵或國道客運。省很多

  • @user-gc5pi6bu7q
    @user-gc5pi6bu7q 16 дней назад +4

    想要知道薯條三兄弟的融資貸款問題~能拍一集出來嗎? 會不會有2008年金融風暴那個模式呢?

  • @alex121467
    @alex121467 14 дней назад +1

    在國外很常搭Bolt,使用體驗非常之好,進軍台灣各家業者要小心了。

  • @billyhun
    @billyhun 13 дней назад

    口條很好 讚 我全都看完了 !!

  • @alfie314
    @alfie314 14 дней назад +2

    其實很多商業模式都是大陸玩過的 基於市場規模搞個簡易版 台灣有籌碼玩的也就那幾個財團!

  • @cathyss02
    @cathyss02 14 дней назад +1

    其他導流或數據收集的策略其實都蠻容易理解的,但是身為消費者我真的不會去看車機廣告,上計程車應該都是滑手機吧,我想之後應該是可以精準到搭上計程車之後,手機也會推我廣告吧😂

  • @tony245252
    @tony245252 16 дней назад

    那還是要注意啊...如果是接駁那羅去司馬庫斯或是宜蘭土場往林田山.....消息要靈通耶....櫻花重要景點哦.....不是錢而是消息跟時效啊.....!

  • @user-lm6hr8go6v
    @user-lm6hr8go6v 16 дней назад +2

    我最關心何時燃料稅才能隨油徵收,還大家使用燃料稅負公平

  • @skycan819
    @skycan819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9

    叫車這麼方便,但是駕駛素質還是低到不行😮‍💨

    • @user-ef7ky9io3c
      @user-ef7ky9io3c 11 дней назад

      素質低到我家老人們都不敢坐計程車了,我還特意下了55688想說比路邊的還有保障,幾次下來.他們寧願去坐捷運擠公車。😡

  • @ovanlin
    @ovanlin 13 дней назад

    之前不讓司機看到乘客的行程,就是避免司機挑客人選單導致某些行程無法叫到車,但現在全部平台又開放司機看到的乘客的起迄站,這個也是某種不公平啊

  • @rong2020
    @rong2020 15 дней назад +7

    裕隆真的是越看越噁心,造車一蹋糊塗,倒是其他副業幹得有聲有色,尤其放款業務賺爛台灣人的錢

    • @fredf.4397
      @fredf.4397 15 дней назад

      Line Go也是近期才有的,裕隆投資之前叫Line Taxi(Taxi Go)

  • @TaiwanLove2012
    @TaiwanLove2012 16 дней назад +6

    難怪我都叫不到計程車😂

  • @ftfreelife120
    @ftfreelife120 16 дней назад +3

    很棒的分析 惠群知識女神啊

  • @user-zy9hu1xb3b
    @user-zy9hu1xb3b 16 дней назад +3

    好棒

  • @Luxury_vagabond
    @Luxury_vagabond 16 дней назад +3

    未來任何公司都是科技公司😢

  • @user-gp7jb6hu7y
    @user-gp7jb6hu7y 14 дней назад +2

    好喜歡惠群!惠群讚讚🫶🏻😻

  • @vul3vul3u03
    @vul3vul3u03 9 дней назад +1

    法規規定是一車一平台…

  • @CHK-zn4dc
    @CHK-zn4dc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

    3:12 有誤 為供應不足

  • @huangkulon5378
    @huangkulon5378 9 дней назад +2

    這個口音突然感覺到是很特別的,很台灣很熟悉很親切,專屬於台灣而且是女生

  • @ahdoah
    @ahdoah 6 дней назад

    55688 現在很好用

  • @akarijiang9191
    @akarijiang9191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

    MAAS不就是googlemap嗎

  • @user-yf6yo8wu4l
    @user-yf6yo8wu4l 16 дней назад +2

    坐不起...........

  • @willwillself
    @willwillself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0

    知道linego 是跟裕隆服務後,我就不會用linego 了

    • @user-abc54088
      @user-abc54088 16 дней назад +5

      沒差你一個,自以為重要?哈哈哈哈哈

    • @joshchang3876
      @joshchang3876 16 дней назад +3

      原來啊 感謝提醒 不要讓裕隆賺任何一毛錢

    • @hsuehwen
      @hsuehwen 16 дней назад

      @@user-abc54088 因為他的留言,現在又多一個

    • @aa30678
      @aa30678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

      還好看到這留言 ,感謝提醒

    • @rong2020
      @rong2020 15 дней назад +1

      嚴凱泰躺在棺材都能賺你各位的錢

  • @user-vc2nw2po9x
    @user-vc2nw2po9x 15 дней назад

    司機和租車公司福利越好就表示顧客的的開銷負擔就變多了

  • @user-cv6lu3cd2w
    @user-cv6lu3cd2w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0

    高雄的司機都已經比客人還多了 ,不會有叫不到車的問題了 ,最近計程車司機很可憐的快要餓死了😢

    • @Hannah_2017
      @Hannah_2017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

      來新竹吧!😂

    • @alfie314
      @alfie314 14 дней назад

      10年前去高雄就是這樣……這影片只是探討商業模式 基本上和絕大多數人無實質利益關係 看看就好 呵^^

    • @pc69andy
      @pc69andy 9 дней назад

      每一個縣市搭車行為都不一樣,小資源的車隊真的要有方法特色。

    • @xzu0314
      @xzu0314 8 дней назад

      高雄確實是最難跑的地方,在地人普遍沒有搭計程車習慣

  • @user-rj4wo2rm6q
    @user-rj4wo2rm6q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

    還雙開欸要不要學熊貓訂單生成後取單率要高於85%

  • @beggar_consultant
    @beggar_consultant 14 дней назад +1

    競爭太劇烈了,未必賺錢

  • @ROCTW2409
    @ROCTW2409 16 дней назад +4

    很久沒叫計程車,小黃給我的印象實在太差了

  • @lancemimi6094
    @lancemimi6094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

    我才不敢路邊叫車咧...品質差的一堆 找大廠的更安心
    另外高低頻的這個策略好像本來就是商人要懂得東西,老早就想過這個東東了,還以為這是一般商人都該知道的,還是這是要解釋給小白聽的? 因為人們愛聽這種心機策略的內容~?

  • @user-ui8kp7ve3y
    @user-ui8kp7ve3y 16 дней назад +4

    含金量很高

  • @user-ym1qz4ls9t
    @user-ym1qz4ls9t 16 дней назад +5

    記程車慢慢開錶一直跳錢在滴血😂

    • @user-abc54088
      @user-abc54088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

      你可以走路啊,哈哈哈哈哈

    • @user-kl4eb9jj5i
      @user-kl4eb9jj5i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

      說不定是速限就這麼低,怕被拍照,當然只能照速限開

    • @hcl5663
      @hcl5663 14 дней назад +1

      計程車是以里程計費的喔,除非車速低於時速5公里以下(例如停等紅燈或塞車)時,計程車計費表將自動計算,累計每1分20秒計價5元。

  • @user-yt-86588
    @user-yt-86588 10 дней назад

    以前只有黃色垃圾車,現在有白色、黑色、藍色各種紅牌垃圾車!

  • @goodwaldo8402
    @goodwaldo8402 16 дней назад +4

    惠群超正

  • @chunchinchen6617
    @chunchinchen6617 16 дней назад +2

    根本沒解釋到為什麼尖峰時間計程車司機寧可接路招,不接APP訂車的理由。

    • @indifz6
      @indifz6 16 дней назад

      因為路招近在眼前節省時間跟車輛消耗、不會被車隊抽成,叫車還要開一段距離,再加上尖峰時段可能原本3分鐘的車程會超過10分鐘以上,這些都是車輛的消耗,而且客人也極有可能沒有耐心而取消,基於風險評估等等原因,尖峰時段大多數的小黃司機都會關機。賠錢生意沒人做。

    • @SW-jl3kg
      @SW-jl3kg 12 дней назад +1

      因爲可以喊價啊,嫌貴還有其他乘客搶著坐啊,,如果是APP派單,就是死價格了,還要塞車去接APP的客人。

  • @user-cb6ne9rb9o
    @user-cb6ne9rb9o 16 дней назад +7

    幾集看下來,惠群越看越好看,正面比側面好看 😄

  • @CHIHHUNGPAN
    @CHIHHUNGPAN 16 дней назад +3

    惠群粉刷起來❤

  • @jerryyu5454
    @jerryyu5454 15 дней назад

    易萱呢?

  • @bret4757
    @bret4757 15 дней назад +1

    3:10 無稽之談,UBER司機又沒有無線電,要怎麼說好再某個地方大家都不要上線,就算真的講好,確定不會有人偷跑?
    而且我再跟你講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當所有人一起上線的時候,『費率就會瞬間下降』
    下雨天叫車的人增加,本來就會缺車,這是市場需求,你不接單還有其他人接單,誰跟你玩費率遊戲,浪費的時間都跑完好幾趟了。

    • @hinikuku
      @hinikuku 13 дней назад

      那你可能不知道每個區域的車隊司機都有Line群組喔・都可互相照應。

  • @user-lp2kr7nk1i
    @user-lp2kr7nk1i 11 дней назад +1

    惠群瘦了?

  • @mirrodustchen9836
    @mirrodustchen9836 16 дней назад +1

    所以是平台一直增加,司機沒有增加的意思嗎...?

    • @TaiwanLove2012
      @TaiwanLove2012 16 дней назад +2

      司機在疫情期間流失很多

    • @rong2020
      @rong2020 15 дней назад

      因為一個司機會同時兼差多個平台,所以用戶也得下載好幾個APP來避免叫不到車的狀況

  • @DustShining
    @DustShining 5 дней назад

    突然覺得小黃司機們超可憐的,現在大公司把他們捧在手心,只是為了開發出能完全替代掉他們的新東西而已⋯⋯

  • @kaomichael0523
    @kaomichael0523 13 дней назад

    完全無感!根本沒這種狀況唉!

  • @thinkaname
    @thinkaname 13 дней назад

    MaaS是可以發音的不用分開唸⋯

  • @scotdabig0930
    @scotdabig0930 16 дней назад +2

    惠群❤

  • @tgrcc7554
    @tgrcc7554 12 дней назад

    亂評分制了解嗎?臨停問題是最大問題,了解嗎?一個在不能停的點叫車,很難坐上車的

  • @hsuehwen
    @hsuehwen 16 дней назад

    到處都有人想盡辦法要讓你掏錢出來

  • @user-bp5lo9np4q
    @user-bp5lo9np4q 16 дней назад +2

    Hi惠群

  • @erkang27
    @erkang27 16 дней назад +2

    如果這產業這麼興旺,為什麼滴滴打車一厥不振!

  • @user-ri4nv5cm1g
    @user-ri4nv5cm1g 13 дней назад

    要裝逼還是得買阿

  • @user-xq7ph7cq5g
    @user-xq7ph7cq5g 15 дней назад +2

    都是搶著扒運將的皮,吸運將的血

  • @paulmo15
    @paulmo15 14 дней назад

    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是一個災難

  • @tomlin1625
    @tomlin1625 13 дней назад

    5:04

  • @horishoufamily
    @horishoufamily 6 дней назад

    裕隆爛透了

  • @indifz6
    @indifz6 16 дней назад +4

    有一點確定是胡說八道的純粹是業者在打廣告,那就是司機根本就沒有被各車隊當寶一樣,根本就是當作資源回收品一樣的價值看待,對司機的意見愛理不理,都只會要求教育司機,幾乎都不會去教育乘客,搞到現在一大堆消費者自以為花錢的最大,自以為可以凌駕政府的交通法規政策,然後認為司機的態度很差都不配合🙄️

    • @alfie314
      @alfie314 14 дней назад +1

      哈 多看幾篇你就懂這媒體的調性 懂得人看破不說破!剛入社會的小年輕看完總是收獲特別多 呵

  • @jmloan07kk11
    @jmloan07kk11 15 дней назад +1

    只能說中國疫情前就有了,現在更發展完善全面。以後這些司機說不定都開電動車

    • @TaiwanLove2012
      @TaiwanLove2012 15 дней назад +1

      自駕車時代來臨後,說不定司機要失業了😢

  • @kaimichang
    @kaimichang 15 дней назад +2

    母嬰用品是中國用語,臺灣叫「嬰幼兒用品」。稱母嬰完全不正確,因為育兒不是母親一個人的責任。出行也是中國用語,臺灣說「外出」。

    • @0591GG
      @0591GG 5 дней назад

      你打的字都是中文

    • @kaimichang
      @kaimichang 5 дней назад

      @@0591GG 哇好聰明哦👏

  • @user-mn9ws8xp9o
    @user-mn9ws8xp9o 16 дней назад +2

    因為太貴了,堪比歐美日價錢~

  • @user-mn9ws8xp9o
    @user-mn9ws8xp9o 15 дней назад +1

    消費者在餵狗嗎?操弄市場使手段,哄抬價錢~

  • @princessluna9835
    @princessluna9835 14 дней назад

    買車繳稅給民進黨政府,可悲。
    所以我買高檔腳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