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 Back the Streets From the Automobile: How automakers invented "Jaywalking"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9 фев 2024
  • #人本交通 #行人地獄
    🎉 NordVPN 專屬折扣優惠 : nordvpn.com/supery 無風險使用,30 天退款保證!
    📣留言加分享本貼文就有機會抽《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24.3.1 - 2024.3.8
    👍 感謝 時報 的熱情贈書
    -
    本集重點:
    1.汽車路權的興起:美國分離學派、速度學派、汽車產業
    2.人類建造城市的初衷:追求公共生活、集體幸福
    3.移動的心理感受:騎腳踏車最快樂,開車次之,搭公車最不爽
    4.還街於民成功案例:哥本哈根、倫敦、巴黎、波哥大、紐約
    -
    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創作更多影片: / @superycinema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529

  • @superycinema
    @superycinema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0

    想體驗VPN的速度與激情嗎? 🎉 NordVPN 專屬折扣優惠 : nordvpn.com/supery 無風險使用,30 天退款保證!

    • @user-bp1ju1xz2k
      @user-bp1ju1xz2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超級歪你能製作關於覺醒資本主義解說影片嗎?

    • @ajung957
      @ajung95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看完這些城市的道路設計 真的覺得台灣未來一定也要朝這樣的路線走 不過也好奇有沒有以行人為本設計的道路規劃卻失敗的案例

  • @The_Flash87
    @The_Flash8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22

    台灣需要交通改革,拖累交通進步的是交通部

    • @user-qp6kq2te4u
      @user-qp6kq2te4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1

      更多的是部分人民也會反對交通改革 台灣很多店家民眾反對設置人行道 也會直接在人行道和家門前的道路上停自家車和擺放盆栽、招牌 以及直接在騎樓 人行道做起生意

    • @The_Flash87
      @The_Flash8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9

      @@user-qp6kq2te4u 小條的巷道車速本來就慢,沒有設置人行道的必要,越寬的路,需要越大的人行道,在路幅足夠的時候,人行道也能退縮做停車格

    • @user-qp6kq2te4u
      @user-qp6kq2te4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9

      @@The_Flash87 認同你的說法 也希望狹小的巷弄能限制車輛停放 以免影響火災時的救災

    • @JoannaAnd1115
      @JoannaAnd111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5

      拖累的是民眾的思想。

    • @8ga856
      @8ga85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0

      如果大家都意識到台灣交通的問題,執政者敢不改嗎?事實就是台灣人民智未開。

  • @user-bz4zi3li8w
    @user-bz4zi3li8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01

    2022一月,走在斑馬線被右轉公車撞傷,到現在都沒有收到任何醫藥費,對方想和解,故意申請我無法出席的時間,還擅自不經過同意調查住家地址,覺得誇張,之後卻要我自己去申請調解,根本沒誠意先給醫療費用,一直逃避,過了一年多還是無下文,要花費我的時間成本,無法給予賠償。因為馬路設計不良,馬路右轉就是斑馬線,導致無法精準走在斑馬線,如果當時走在剛剛斑馬線位置,其實早就被公車輾斃的那種,我因此反而因沒踩在幫馬線上被開罰300,但明明我離斑馬線就是安全區域行走處。現在拿不了該有的損失,目前腿傷有
    後遺症,沒有醫藥費無法精準治療・台灣法律比較
    像保障車子不是行人,該公車都還在行駛,司機繼續開,有點驚人!
    肇事者首都客運司機,闕壯國,車牌號碼688-FW,稽核人員陳郢輝。

    • @user-biggerthan30
      @user-biggerthan3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之後精神慰撫金要多一點
      所有費用代墊日期起息 一併求償

    • @user-hy6er1mg3e
      @user-hy6er1mg3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傻傻的 直接提告傷害罪啦

    • @niconico1909
      @niconico190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4

      這種要六個月內提出刑事附帶民事告訴 檢察官會幫你處理

    • @whatispeace
      @whatispea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有提告嗎?如果來得及還是趕快告,準備一下資料報警備案就提告,你現在不告,什麼也得不到,提告至少有機會獲得賠償,當然一定會經過調解流程,這流程就看你接不接受對方給的賠償,不接受的話,告到底就對了。

    • @ichiwu8349
      @ichiwu834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印象中斑馬線外1.5公尺都屬於斑馬線範圍,各位可以走在範圍,這樣被撞了,直接無肇責

  • @tokevin1023
    @tokevin102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4

    18:37 「我們需要的其實是移動的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

    • @SearchOrange
      @SearchOrang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一些人的想法是:「擁有了,才有安全感吧。」
      寧可坐在好車內哭泣。

  • @Voyager12AEx
    @Voyager12AEx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1

    16:55
    騰出越多空間給路人 就會出現更多路人
    你提供越多車道給車 就會出現越多車

  • @iido513
    @iido51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4

    哇!!!真的是萬分驚喜,身為一個關注交通議題許久的人,發現車本交通是整個社會結構與規劃問題,因此一直很期待超級歪這種深度探討社會問題的頻道能夠拍一集講解,還真的等到了🎉🎉
    超級歪沒讓我失望

  • @xuexizhanghao9178
    @xuexizhanghao917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26

    去年3023人。受傷人數還飆高數萬,改革了個寂寞。交通改革需要有抵住壓力扛過陣痛期的勇氣,然而我們交通部長竟然說出「生命價值與民怨是個兩難的問題」這種話,絲毫不把人命當命看。改革不力不夠,今天王定宇還把政府與違規仔的責任丟到檢舉人身上,違規記點放寬、檢舉以勸導為主導致下半年交通事故傷亡暴增,有此情況在前,還想進一步放寬、微罪不罰。
    儘管路權團體、有專業背景的學者一再呼籲不要開倒車,還是一意孤行。身促會等團體負責人也說這或使原本已對身障族群極不友善的行人環境雪上加霜。
    台灣真的有想要擺脫行人地獄嗎?

    • @user-jb2rw6yd5q
      @user-jb2rw6yd5q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0

      問就是沒有,建議政府繼續加速,繼續為違規駕駛減輕罰則,看看我們一年要有多少人因為交通事故離世島民才會清醒。

    • @user-zr6xj3ts4q
      @user-zr6xj3ts4q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3

      沒看過這種兼具傲慢又膽小的部門

    • @fishermaxim1382
      @fishermaxim138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

      看現在的執政黨就知道沒有了, 現在的執政黨基本就是少做少錯, 幾年了也沒有甚麼大改革, 現在沒有, 將來也不會有

    • @garan9089
      @garan908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

      40%人的選擇

    • @love-neko
      @love-neko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

      看看他們怎樣對cheap就知道這部門多廢

  • @user-js4jf5sp4d
    @user-js4jf5sp4d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0

    這麼說來,車本社會/車本主義其實就是資本主義的一種社會化過程;
    透過公開展示少數人(車)以明示(法律)與默示(物理體積)的優勢,
    掠奪大部分排他性的公共資源(道路空間),
    讓個體(用路人)在行為(用路方式選擇),
    乃至於思想(從和平共享到怕被撞要避險)上做出改變,
    最後是根據這些改變(成為優勢或劣勢階級)構建與型塑文化(塑造弱肉強食的合理價值觀),
    然後成為資本主義(勝者全拿邏輯)的一環
    本科法政來泛社會學頻道斜槓一下,詞不達意請諒察😆

  • @mintgreen7433
    @mintgreen743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9

    我港人十年前去台灣旅行
    站在十字路口等紅綠燈
    看到綠色小人就踏出第一步
    然後就有一台七人車從眼前轉向駛過
    差點就碰到腳
    一秒過後才有反應後退
    前前後後等了三次綠色行人燈才囤夠一伙人向前進
    事後跟朋友說才知道台灣的紅綠燈規則不跟香港的一樣紅燈停綠燈走
    那場路面跟車輛的博弈到現在比景點還深刻

  • @tokevin1023
    @tokevin102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9

    感謝超級歪做出對社會有積極正面意義的影片,希望有一天台灣能變成一個行人友善的城市、國家。

  • @windbt6113
    @windbt611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9

    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就被日本司机的素质所震撼,日本司机就停远远的等行人通行。

    • @JASFKF
      @JASFKF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真的 到日本我也是嚇到 相比之下 台灣人不管騎車開車90%以上毫無素質可言

  • @j3137300
    @j313730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1

    這已經不是交通改革,而是需要一場革命!交通幫的不只下台更需要謝罪

  • @samlee7729
    @samlee772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5

    我是台北市開車族,天天開車,謝謝本集的提醒,我會逐步減少上班開車

  • @yuchingbi
    @yuchingb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1

    這本書真的非常推薦,很感謝超級歪做了這支影片。
    在交通改革上有3E
    工程
    教育
    執法
    執法最快但反彈最大,教育最有效但耗時最長,從去年820的行人零死亡大遊行至今,台灣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重視行人路權,感謝有影響力的人也一同重視,需要把這樣的觀念普及到你我的生活。

  • @chachatw
    @chachat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3

    我也看過這本,說真的會說台灣行人是帝王或是還反過來說根本行車地獄的,根本沒見過世面

  • @zanetsai2085
    @zanetsai208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台灣商家還會出來抗議人行道,政府擺爛的同時民智未開也是一個問題。

  • @rockmanx3721.
    @rockmanx372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

    去了一趟北歐,更能體會到充滿著對於行人的友善:滿滿的行人道(雖然還是日本的路比較平XD),而且一堆路口沒有紅綠燈,只要走道行穿線,車輛就一定會停下來讓行人經過。這是一個多麼友善且舒適的感覺!

  • @chengjia7673
    @chengjia767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5

    確實,台灣目前的社會通識:路,原則是給汽機車行駛的,例外開放給行人通行。
    從小的教育也是"馬路如虎口"、"行人走路停看聽"。
    行人地獄是上至政府下至民眾代代相承的文化,台灣的交通文明仍停留在"縣老爺出巡,草民迴避!"
    不能妄想僅靠法規就能扭轉。

    • @jili1000
      @jili100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如果說「街、道、巷、弄」,都是行人徒步為主,例外開放給車輛通行,並且落實嚴謹定義的巷弄路街道命名原則,那麼只有「路」是給機動車輛行駛,額外設置提供行人或軌道的臨時穿越區,這樣的邏輯還是可以接受的。

  • @REMIX2145
    @REMIX214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6

    不是交通的問題,最根本的是“教育”問題,教育的根本反映一個國家與人民的素質。從經濟起飛到台灣現今的台灣環境,這兩代的家庭與學校到社會教育都推崇有錢就是任性的思維,導致開車的人比別人更高尚,隨之而來的就是違規違停甚至不管別人的死活,就形成台灣現在的交通之亂。

    • @user-zc3sk3ju5m
      @user-zc3sk3ju5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6

      交通規劃有根本上的問題,而政府應當處理卻無作為。

    • @Lin-qu9vf
      @Lin-qu9vf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政府是誰?

    • @REMIX2145
      @REMIX214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user-zc3sk3ju5m 政府沒作為我認同,但從來沒有人去思考過政府為何擺爛 停滯不前,因為起飛的太快,台灣十大建設以後的台灣,城鄉距離並沒有很遠,卻造成了一個亂象,就是民主的進步,並沒帶來人民的素質進步,去思考一件事,連禮讓行人過馬路都需要政府用法律來約束?這不是一件荒妙至極的作法嗎?如果自身的行為不會造成別人的傷害,那為何要用法律來制約與約束駕駛人。
      台灣駕照猜測有七成的人有駕照,但反之100%的人都有在路上走路,怎麼上了車之後,生命安危變得如此不堪一擊?別怪政府要全攬爛攤,應該去想是不是人民素質就是如此極差,才需要擬定一大堆法律來約束人民的行為?
      台灣人民的教育本身就是問題,從小學在那推崇交通規則,人人遵守,不遵守交通規則的都是開得起車的人,那何來的觀念給下一代要遵守交通規則,口號喊喊,行為素質就極差,行人不看號誌違規穿越,連上一代火車交通時代也是一大堆的人在闖平交道?自己的私利影響多少人的安全?到現在依然貫徹這種劣根性…,怎麼不做好一個守法的公民呢?
      再說 交通規劃為何沒辦法改善,政府的不作為原因癥結點在哪?就是台灣的公職考試制度有問題,考的從來不是這些需要專業來選任需求人選,選了一堆不會替國家做事而又領薪水的公職,加上政策上永遠治標不治本,官官相護,只為了尋求上位的腐敗公體系,基層很多人很辛苦,辛苦的是永遠為了上位者只求自保,甚至標案永遠只求利益為根本,台灣政府不是沒有經費做好,而是太多的利益衝突,最低標案,最大利益,不求建設規劃與改善,只為了消化預算,環環相扣的政府與財團互利互惠,怎會奢望政府能做什麼作為呢?台灣的根性本質就是差勁,只是不承認這些問題就是爛,台灣喜歡日本這國家,去看看日本二戰結束後到現今的教育、道路、都市發展,就能看出一個國家有沒有在向內進步,向外發展, 以前會認為是政府沒做事,後來觀察就能明白,是人民素質沒有隨民主與進步提高,這就是劣根性,換哪個政黨去執政都是一樣的。 理想討論 謝謝你的留言及回覆

    • @SuperOneok
      @SuperOneo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政府就是所有政府啊 還誰……
      關心路況的都在網路上,一騎上馬路每個人都我最大,
      搞個路權活動幾一千不到參與,還要被貼標籤,也難怪政府根本不痛不癢

    • @GeorgeLinC
      @GeorgeLinC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怪罪人民,就如同對岸常聽到"人民素質不夠",所以不適合民主制度,一樣是愚弄人民的藉口罷了。
      當然,政府樂見如此,因為這樣就不甘他們的事。😘

  • @benchen000
    @benchen00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8

    超讚的影片 也再次意識到台灣人民對於公共事務素養的不足

  • @Mackenzieitslegit
    @Mackenzieitslegit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0

    我自己在兩天前,綠燈走斑馬線被對向左轉車毫無煞車減速嚇到後退後,還是輕微被右前輪擦撞,後來取得了驗傷單,提告肇逃。由於我是輕傷、沒有財務損失,無論是警察、計程車司機、院方都叫我不要吿,說什麼內要跑地檢署你也很麻煩,還有醫院護工直接下判斷:「你又不嚴重,為什麼要做檢查!?」現在我賭爛了,決定告到底!!

    • @mchotdog5201
      @mchotdog520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你要全部都告一輪瀆職?

    • @Mackenzieitslegit
      @Mackenzieitslegit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mchotdog5201你有看懂?

    • @tzk043
      @tzk04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過失傷害 和解10萬 不給你也要給政府 不然就進去蹲😂
      車禍難免 主要是態度問題啊
      有想解決事情的態度才會讓人消氣

    • @Mackenzieitslegit
      @Mackenzieitslegit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tzk043或是遵守交通規則不要再犯,不然開車真的跟隨時帶兇器傷人一樣

  • @Miki_Mole
    @Miki_Mol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43

    迪奧:汽車這種東西雖然很方便,但如果誰都能開的話,道路不就變得很擁擠 /〈JOJO的奇妙冒險〉

    • @user-wq9kr9pj9n
      @user-wq9kr9pj9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6

      人行道上不是很寬敞嗎
      快開

  • @yappleJ
    @yappleJ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0

    期許台灣越來越好❤謝謝歪歪!

  • @west11022
    @west1102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你說的 是歐洲
    台灣 是全地球 獨特的存在
    首先 四輪駕駛沒有公德心 沒有水準
    然後法條畸形 罰則輕
    導致四輪可以隨便的停在機車優先道 腳踏車專用道 人行道 行人穿越道 交叉路口也不用淨空 只要會踩油門會按喇叭就算會開車
    所以台灣就算弄個腳踏車專用道 也沒用
    因為四輪要買早餐 要吃午餐 要買咖啡 要買飲料 是可以停的!
    然後以前 還可以用公車站牌 或是路口10公尺內 或是人行道檢舉
    用少少的罰金 對四輪北爛自私的行為進行抗議
    可是我們的交通部長 亡國之材 聽到廣大四輪族的心聲了
    現在不只可以隨便停 還可以抽菸 甚至可以停殘障車位
    然後 官員都是坐車的 所以不可能限縮 四輪的道路順暢
    機車 滾去旁邊啦 機車到底家 機車優先道在那邊! 但是我們四輪想停的時候可以停 塞車的時候可以開
    行人 滾啦 被撞到受傷的還是你
    車窗 我就是要貼全黑 這樣就算邊開車邊划手機 賊頭也抓不到^^ 真爽~
    賊頭只會抓機車停紅燈划手機 ㄎㄎ
    誰叫你們買不起車 你買了 也可以把車窗貼全黑 邊划手機邊開車呀!

  • @drh9852
    @drh985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這集看了,原來了解的很多我們以為既有的認知,很多確實只是為了車商或是經濟。國家一起帶頭改變人們的既有認知和生活習慣,有些本來不是很必需品,卻把它「包裝」成必需品。大家有你也要跟著有,就算你真的不需要😅
    近期的交通記點開倒車,首當其衝的仍然是行人,雖然台灣在斑馬線禮讓行人近期確實有進步,不過很多馬路交通設計,仍然有待需要改善。
    感謝超級歪這部影片,相信可以讓大家能好好思考,我們想要的生活空間是什麼呢?👍

  • @user-pk2nx2is2o
    @user-pk2nx2is2o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台灣至少有意識到人行道的種種弊端。
    在馬來西亞這裏直接不理,一個城市沒有多少斑馬線和天橋,然後多數人行斑馬線上的紅綠燈都是擺設的。
    交通上,車子數量甚至和國民人數持平,可是道路建設很差,路還很亂,以至於我假日在吉隆坡根本就不想開車出門,整個根本就塞車塞到爆炸。
    在人行道方面我很難不拿自己國家的制度和外國比較,看到自己國家的政府在為肉骨茶該叫什麼名字在爭吵,然後道路安全、路洞等關乎生命安全的問題根本就沒有人理。我們作為百姓的真的是雙眼發黑。
    如同本土藝術家Fahmi Reza所畫:國會里的很多都是猴子🐒

  • @YN-uk4uv
    @YN-uk4uv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一個住在香港和澳洲的觀眾路過
    我覺得台灣交通要改真的要看大眾主要風氣。我以前去台灣玩,真的覺得車根本不讓人,明明已經燈已經輛綠色行人了。加上之前帝王行人事件,台灣網民已經變成對人不對事的風氣讓我大受震撼。
    哪怕是行人路不夠大,大家走路都很趕很急的香港,都不至於像台灣一樣小朋友老人過馬路還照樣轉彎,結果還真的撞到人。就是日漸高企的案例都無法讓大眾甚至無法開車的孩子,把路人嘲諷成帝王或在路上會突然跳舞的瘋子
    我住的墨爾本,在城市裡。你可以看到一條馬路上有寬敞的行人路,腳踏車路,電車和汽車的道路。在一個公園和大樓旁邊。有一次在郊區,周圍都是住宅區,附近只有我這個路人。我還沒踏上斑馬線,遠方的車已經開始減速,然後離我有一定的距離前停下。我家附近有一次一個車快到行人路沒減速,有一個大媽(還是大叔?)直接破口大罵拍車,嚇得車趕緊停下來。後續我不清楚因為我不想觀戰。畢竟我們亞洲人已經習慣讓車

  • @MuffinTheShibe
    @MuffinTheShib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3

    台灣交通其實是有解的,就是移民到人民素質較高的國家。其實很多YTR講的都對, 但敵不過交通部的一句我覺得,研議研議再研議

  • @user-lj7rz5gl5j
    @user-lj7rz5gl5j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好喜歡這個影片,一直在關心交通議題,真的越關心越感到失望,台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雖然關心交通議題的人越來越多了,但還是極少數,尤其市政府官員也不把這當成一回事,真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台灣的進步

  • @purp1esh33p12
    @purp1esh33p1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

    每次看到這種跟台灣息息相關的影片,一開始都是很有希望,然後越看越難過。
    之前的民主、資本主義都點出了,其實大多現代問題只是歷史遺留問題,以前如此,所以現在如此。
    然而就是時代越久越需要改革,但很多人都不這麼想,什麼時候台灣才能改善永遠是個未知數:(

    • @Pegasusyi
      @Pegasusy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拍拍,不要太沮喪(安慰你,同時也在安慰我自己)
      有些事情短時間內不會改變。多注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好好的把自己照顧好最重要了。

  • @naraichannel3604
    @naraichannel360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6

    感謝超級歪製作這部影片!🙏
    馬來西亞城市也同樣面臨車本主義城市的問題。
    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協手走向像丹麥和荷蘭那樣,市民能夠悠哉步行、交流的人本主義城市。

  • @applesun8623
    @applesun862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難怪在下每天都覺得很幸福⋯
    單車通勤(十公里,有河堤),快樂健康環保又省錢🥰🙏❤️🌈☀️

  • @jhunshiu4266
    @jhunshiu426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0

    很喜歡走路,可以有效活動,又可以擁有片刻清靜。
    可惜走在人行道,也常常有車從旁經過,走過斑馬線不管行人號誌,也要特別小心,不然就是被喇叭聲嚇到,最後也越來越不愛走在市區了。

    • @user-biggerthan30
      @user-biggerthan3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買了自行車 也是放著 太不安全了

    • @Pegasusyi
      @Pegasusy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真的是生命安全第一

    • @user-vx4nq8wq5m
      @user-vx4nq8wq5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在台灣不是在走路是跑酷

  • @modele7108
    @modele710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2300萬人口2280萬輛車,車輛密度全球第一名,買雞排珍奶要騎車、載馬子吃宵夜要開車,這種交通環境和觀念,一年死3000真的剛好而已

    • @SHYang-bf5pj
      @SHYang-bf5pj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沒辦法,誰都不願意犧牲,政客沒人敢做會流失選票的事😂

    • @MapleLeave
      @MapleLeave 29 дней назад

      反正政客都不會車禍死亡,選民只要願意貢獻選票就好,車禍死多少選名不重要。

  • @cornflower96
    @cornflower9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這集超讚,讓人打開了還路給行人的美好未來想像❤

  • @user-yk8yd8ph5e
    @user-yk8yd8ph5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

    如果我抽到這本書 我就把他轉送給現任交通部長 王國材先生

  • @SHYANG-tt3qv
    @SHYANG-tt3qv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好想要一個可以自由行走的街道,不再受到汽機車噪音的紛擾,不用分神避開危險的來車,靜靜享受城市帶來的體驗。

  • @darkside2308
    @darkside230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6

    這兩種方法在台灣施行都無法有效
    因為台灣最根本的通勤問題在於「工作的移動」
    第一種只會徒增通勤成本反而讓人民感到政府在剝削勞工
    第二種只適用在生活步調緩慢的國家
    因此我認為「大眾運輸普及化」才是車流量減少的根本解方
    以我為例,之前住新北市舊家的時候完全可以依賴大眾運輸上下班,但是搬到桃園後有的地段甚至沒有公車站,變得逼不得已必須買車才能上下班
    以日本為例,即使跨縣市通勤,擠進電車變成人乾再轉乘公車,都一定到得了工作地點,也不會必須買車才能夠移動

    • @user-zy2rt1nn8o
      @user-zy2rt1nn8o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0

      第一種都市開車加稅,問題是台灣開車的人比例算高,加稅加到能影響都市車流量 = 放棄選票 + 民意反彈
      第二種方法無車日,問題是當天的外送員、物流、偏遠地區上下班的人全部倒大楣,根本沒有政治人物願意推無車日自找麻煩
      只能說政府從一開始不限制私有車,到現在也不太可能轉變交通模式了.....說到底台灣早期的經濟奇蹟很大程度也是歸功於交通快速發展,時至今日也是龐大的交通網絡在支撐內需市場,沒辦法說變就變
      我也覺得大眾運輸是一個可行的解方,但是問題來了,誰要最先成為減少車流量行動的犧牲者? 誰願意放棄自己平常使用汽機車的權利? 誰討厭自己開車騎車,而喜歡在公車捷運上人擠人? 外送物流人員裡誰願意先行離職?

    • @pzgsbde791
      @pzgsbde79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zy2rt1nn8o如果大眾運輸足夠方便,下車後也有安全的人行道,我可以放棄使用交通工具。
      機車汽車停車難、保養花費高、意外風險高...我在方便的市中心只使用大眾運輸。再說夏天騎機車,根本是地獄😂

    • @MapleLeave
      @MapleLeave 29 дней назад

      共享單車也是一種大眾運輸,大眾運輸的本質就是不需要購買載具,只購買移動的價值。
      推崇單車的範圍只限定於壅擠的都市,例如台北、桃園、新竹、台中、高雄。

    • @MapleLeave
      @MapleLeave 29 дней назад

      @@user-zy2rt1nn8o 要改一定可以改,將都市道路重新規畫為友善單車、行人並增加公車、輕軌、捷運也會帶來經濟。現在物價通膨這麼高,推行類似無車日的活動並強調這樣做可以減少購買、維持、停靠汽機車的鉅額費用,將省下來的巨款拿來改善生活品質,不正是大勢所趨?

    • @user-zy2rt1nn8o
      @user-zy2rt1nn8o 29 дней назад

      @@MapleLeave 沒錯,要改當然能改,只是我覺得這必須先從人民的認知改變做起。
      如果政府只是增加公車捷運或自行車,多數人民不但不會買單,還可能反過來譴責政府濫用資金建設使用比例不高的交通配置;我覺得還是要先改變多數人認為一定要擁有機車,行動力才會強的刻板思維,才有能力考慮更大的交通模式改變。

  • @WalkableCity69
    @WalkableCity6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

    在關心這個議題前,都市規劃跟交通規劃對我而言完全沒概念,甚至以為這樣的環境如空氣一樣,好像是理所當然的。
    現在才知到這些都是人為的禍害,本就不需這麼規劃,也不該維持不變。

  • @cpyi1
    @cpyi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謝謝分享!有趣的題材

  • @FourTails
    @FourTails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超級棒的影片!感謝製作分享!

  • @easonnoir4479
    @easonnoir447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交通三E,永遠都是工程領導教育,最後手段才是執法,台灣這種畸形的交通卻是執法優先教育不做,工程碰運氣,哥本哈根的腳踏車可以普及,並不是開車罰錢而是規劃完善且可行的全面交通車道網,聰明的用路人當然會去選擇更快又更便宜的工具,然而在台灣沒有一個政客敢於去挑戰汽車工業的財主爸爸,畢竟賺100%關稅多香啊。

  • @jilingchou3616
    @jilingchou361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感謝分享這本書,分享更多角度思考跟認識路權👍

  • @XX-rs5sc
    @XX-rs5sc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感謝為交通改革做出努力💪

  • @ChingYiNg93
    @ChingYiNg9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感謝超級歪 SuperY 每次把好書跟好觀念梳理後製作成影片跟大家分享。
    每次看頻道的影片都受益匪淺

  • @chiketlin
    @chiketli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我覺得,很多歐美城規劃能成功的因素在台灣並不存在,而台灣也有不太一樣的地方。比方說台灣比較偏好住商混合以解決工作之外的交通需求,另外台灣在過去五十年不管是在都市、人口以及所得都處在長期的擴張階段。需要先審視台灣都市發展的脈絡才能理解台灣自身面臨的問題,若只是把汽機路權當成黑五類那也只是找祭品而不是在解決台灣面臨的問題。

    • @MapleLeave
      @MapleLeave 29 дней назад

      並沒有,人口與都市的擴張早就趨緩,到了最近甚至開始出現停滯的徵兆。
      談所得增長更是好笑,都停滯差不多20年了,哪來的50年來的擴張。

  • @sha.2634
    @sha.263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在台灣騎Ubike確實可以解決一些問題
    但目前這個遇到的有
    1 基本上沒有腳踏車道要和行人或汽機車搶道易發生交通事故
    2 就算有腳踏車道也常常被當成行人走秀道
    舉例來說最近西門町那邊以「臺北燈會」作為理由在自行車道上放了一堆光圈導致一堆人拍照擋路,按鈴還會因破壞構圖遭白眼

    • @MapleLeave
      @MapleLeave 29 дней назад +1

      沒辦法,台灣目前沒有條件或不願意去蓋單車快速專用道。一般的單車道本來就會有行人,這在歐洲也是如此。
      基本上單車是一種省力裝置,不是飆車裝置,況且單車騎士本質上也是行人,真的沒有必要特別區分行人與單車騎士的區別。想飆車的單車騎士除外。

  • @jj6699rr
    @jj6699rr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很喜歡這集節目,謝謝您還在製作優質長影片!

  • @johnny60803
    @johnny6080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好書推推!不管選擇哪一種交通工具,總還是會需要雙腳走當行人的時候。感謝超級歪的介紹

  • @user-qe1pq9dx3m
    @user-qe1pq9dx3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好詳細的說明整個歷史過程,第一次了解到都市會逐漸變成以車為主的設計方式是從什麼而來的。
    過去大概都只會對現今的交通有許多的抱怨,也會對於執政者在交通改革上的不作為感到憤怒。
    希望大眾可以漸漸意識到交通設計的重要性、都市所要扮演的功能,而終有一天一起將台灣變成一個更美麗的島嶼。

  • @ycs1576
    @ycs157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這集很好看

  • @user-bc6vk6zp2m
    @user-bc6vk6zp2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

    我覺得台北也可以試試,設置一個禁行汽機車行駛的地區。
    具體方法:
    把市中心的道路塗成Bus & Taxi only,旁邊則是腳踏車和行人步道,然後在規劃區外設置幾個大型的停車場,讓原本有車的人或要進台北的人停放車子,希望這樣可以解決城市內過於壅擠、人車爭道跟城市內的空氣品質的問題
    另外,只針對要進城的車收費感覺不太公平,對我來說,不像是一個解決辦法,更像是另一個增加城市稅收的藉口。

    • @Chris-iz7wu
      @Chris-iz7w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士林站前那個廣場算成功一半
      高雄鹽埕埔當初也是規劃成全徒步區商圈,有日本的商圈味道,可惜但被店家抗議後改成像中山線性公園那樣
      但你所說的案例很像台南海安路,地下是大型停車場,上面是縮窄的道路跟大型人行道商圈,但摩托車沒有合理的配套導致不少摩托車違停上人行道

    • @user-dj2kc1re1u
      @user-dj2kc1re1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Chris-iz7wu 士林 捷運站?

    • @MapleLeave
      @MapleLeave 29 дней назад

      不是針對進城的人收稅,是針對進城的"汽車"收稅。增加稅收不會是問題,收了稅拿去發廣告增加黨團形象才是問題,例如我們的民進黨團。

  • @RideNDriveLifeChi
    @RideNDriveLifeCh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幾年前去球場打球,遇到澳門來的華僑來一兩天,他超認真問我說台灣是不是紅燈其實也能不用停,我以為他是在說什麼梗,後來聊才發現他是被普遍現象影響而有的錯覺;交通問題多到不行,然後交通部想著都是怎麼限縮違規的舉發,政府想著都是怎麼樣拿到更多選票,根本不在意道路的規劃或是交通根本教育。

  • @user-ln1fj9kq1m
    @user-ln1fj9kq1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好棒的 分享

  • @user-zc3sk3ju5m
    @user-zc3sk3ju5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優秀的影片

  • @user-bq2xz2hg6j
    @user-bq2xz2hg6j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從這些案例 其實不難發現 人們是思考怎麼做對自己最有利
    所以只需要把制度設計好
    人們就會越做越好~

  • @joeyvrf
    @joeyvrf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1

    猜猜看光上周又有多少人被車撞了 行人帝王鬼叫個頭
    然後路口停讓行人等個十幾二十秒會發生什麼嚴重大事?

    • @Pegasusyi
      @Pegasusy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開車的人會覺得浪費他們的時間要等行人過,或是趕著要上班的、沒耐心的、開車我最大的,都不想禮讓行人

  • @kencube86
    @kencube8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美國也是著名以車為本的城市規劃, 很多地方都沒有適當的行人路讓人行走, 但駕駛還是會遵守交通燈, 行人過斑馬線該讓的還是會讓, 而且近年很多城市開始減少以車為本的規劃, 轉為行人為本
    香港澳門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也沒有讓行人的路權遷就於車輛, 絕大部份的地方都有行人路和交通燈天橋隧道讓行人行走和過馬路, 值得台灣政府學習

  • @ntd712697
    @ntd71269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謝謝!

  • @comefromwest
    @comefromwest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其實台灣政府不是不知道限制私家車的好處,尤其台北市政府更清楚。
    看看西門商圈,限制車輛進入的時間,路面鋪上不利快速行駛的磚塊,外圍道路再怎麼塞也不想著拓寬,因為越寬的柏油路只會招來更多的車,但是商圈需要的是更多的人。
    有些事台灣政府其實早就知道,只是基層照章辦事,高層懶惰顢頇,改造台灣交通太累太麻煩,不如在現有環境下妥協比較好辦事,例如:道路規劃沒有卸貨區、上下客區,那就不舉發違停就好啦~;機車上國道要跟地方政府、民眾溝通,讓大家知道速度才是分類重點,好麻煩不如直接丟給地方政府吧!;人行道建置權利在工程處,規劃權在交通局,好麻煩,不如先畫標線型人行道吧!
    高層官員不把交通改造當一回事,自然會出現各種交通鬼故事

  • @wayne976543
    @wayne97654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超讚

  • @c326679a
    @c326679a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9

    在國外走走就連對岸也沒這麼鳥的道路設計~
    一個地區大力發展公共運輸理論上就是有夠多的"行人"~但連最底層的公共運輸(人行道)
    都沒有~結果網路發達了~到了現場還要再租機車腳踏車...神經病~
    結果就是公共運輸只是為了拉高房地產價格~失去了本來的功能性
    在澳洲或甚至雪梨車站那才真的是行人自由~
    走路+公共運輸比開車更方便~市區路上的車輛與車輛需求就少了~

    • @demodemo5991
      @demodemo599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澳洲雪梨人口密度 414人/平方公里。
      台北市人口密度 9234人/平方公里。
      就這樣的人口密度,雪梨還是全澳洲人口最密集的都市。
      你要做比較,應該拿個差不多背景的做比較。
      地廣人稀的地方,它的規劃方式跟人口稠密的地方的規劃方式肯定不同。
      有些既有的都市,你硬要擠出個幾線道,然後又要有腳踏車道,人行道,汽車道,然後還要求充足的路邊停車格,機車停車格等等,是十分困難的。
      你如果把雪梨的人口密度跟數量都搞得跟台北一樣多,汽機車數量都跟台北一樣多,你再回頭看看它會不會一樣好?

    • @c326679a
      @c326679a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demodemo5991
      人跟資源分配都往都市擠自然壅擠了~
      如果你要比密度~那PK紐約或香港
      台灣的都市規劃也是輸一大截
      旺角,人口密度130,000人/平方公里
      在香港基本上"腳"比車方便....
      因為在香港開車出去也不容易找停車位跟壅擠~香港有些地區就算壅擠也只會有雙向道且還有"護欄人行道"~你看哪部港片路旁沒有人行道的?
      跟香港比台灣的行人空間跟公共運輸也是低於香港~基本上在香港逛街熱鬧且舒服又方便~大眾運輸跟行人規劃都不錯~
      回頭觀察~很多東西在設計初期就只
      講"利益"而不講"公共利益"了~
      例如每條路口大到小都有紅綠燈且24小時開著~(你可以用減速帶代替紅綠燈)~
      巷子裡面還強迫我停紅燈
      加一台監視器科技執法~你說這道路設計跟本就是在設計人
      或者是產業道路濱海公路~晚上沒半台車也給你弄一堆紅綠燈....我靠~
      騎樓封死沒有路給人走又沒人行道
      車子也是被迫開了又停開了又停
      效率之低又浪費資源
      然後經過工業區最好笑~最少人走的地方有最完整的人行道....
      真不是我要戰~看到你這樣講我才覺得台灣真慘~雖然我也是機車一族~沒比較沒傷害~
      真的跟其他國家比~台灣的道路規劃真的爛大街~連把路"鋪平"都搞不好

    • @demodemo5991
      @demodemo599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c326679a 你自己舉的例子就很好笑,最少人的工業區有最完整的人行道,人口密度有可能就是你舉例稱讚的雪梨。
      然后雪梨就變成是你稱讚。
      工業區就變成是你在酸。
      歸根究底就是都市的人口密度問題。
      講半天,就是都市人太多。
      你跑到鄉下或山裡面,有沒有人會跟你討論沒有人行道的問題?
      應該沒有,為什麼沒有人討論?自己想。

    • @c326679a
      @c326679a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demodemo5991
      你有去台灣的工業區或工廠附近看過嗎?
      或者竹科或科學園區附近走過嗎?
      我舉的例子就是台灣的~
      就像上面說的人口密度要比的話 「香港」更高~但人家的道路設計都沒這差~
      想進步就要~多看看多比較多借鑑~
      不要只是假裝看不到問題~或治標不治本
      問題只會被解決不會自動消失的~
      有時候不是戰路權~
      而是有些道路的設計看了真的流淚~

    • @Jerrymouse_TW
      @Jerrymouse_T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demodemo5991 不就是因為人越多越該去做人本交通和大眾運輸來降低汽機車的數量?

  • @llsirensll
    @llsirensll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灣需要很多方面的改革
    設置人行道、騎樓需要淨空加平整化、自行車道、路邊變電箱的位置遷移、轉角清空、停止線與斑馬線整合、大眾交通系統完整化、市區需要建立公共汽機車停車場、設置行人專區
    才能還路於民

  • @user-sx8rh2ts8w
    @user-sx8rh2ts8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頻道主講解的內容有深度又不失客觀

  • @luchiehyoung6054
    @luchiehyoung605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無車日真的好棒

  • @rolandwong1621
    @rolandwong162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身為一個香港人,覺得香港的道路規劃是真的好

  • @jackhsu8725
    @jackhsu872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6

    20:50 哈哈哈說話的藝術,AKA路邊違停

  • @freedomice2010
    @freedomice201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哥本哈根的還路於民 看了真的好感動

  • @charles88
    @charles8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現在政府的所作所為是在告訴民眾們法律法規和規定規矩是不值得遵守的
    違法不遵守規則的人可以獲得私人的最大利益
    遵守規則的使用者變相受懲罰
    弱勢的用路人包含行人 自行車騎士 和機車會受到傷害
    強勢的汽車使用者是加害人

  • @yushengchen5540
    @yushengchen554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這是我今年看過最棒的影片👍💯💯

  • @johnnysu965
    @johnnysu96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這影片真的是太棒了

  • @shaneee4510
    @shaneee451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

    不知道為什麼無法把行人的綠燈跟車道的綠燈時間錯開?🤷
    歐洲很多都是分開,甚至歐洲人也分享台灣這種設計根本路殺。

    • @turtle__e
      @turtle__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

      這種設計只適用在人流量大的路口,廣設會變成治標不治本甚至效果隨時間下降,因為空等待的時間過久會導致駕駛人和行人注意力分散,又或者是直接試圖闖越,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把基礎的道路工程和駕駛訓練做好

    • @shaneee4510
      @shaneee451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荷蘭大小城市幾乎所有路口都是這種設計,而臺灣幾個失事嚴重的路口我認為可以慢慢做起,沒有說要一步就全改甚至也可以考量人流量、有不同通過時間規劃,總得來說,還是人命重大吧。

    • @05mictsang
      @05mictsan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灣的紅綠燈時間是不是也可以調整呢?我回香港的時候都會計一下車子紅燈時間,發現即使有行人專用時相,但大多紅燈時間是40秒到80秒,並沒有比台灣長~ 當然行人綠燈時間也不長但普遍都有安全島~ 另外行人少車多時也有那種行人想過馬路按按鈕才有綠燈的交通燈~ 希望台灣也可參考~

    • @MapleLeave
      @MapleLeave 29 дней назад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宣導沒有執行,導致很多駕駛連黃燈要減速都不知道了~

  • @user-8120bj4sB
    @user-8120bj4sB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推❤

  • @TsouRoger
    @TsouRoger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如果一個城市公共交通夠發達,升高自家車的使用成本,路上的自家車就會變少,公車也不會跟著塞車,平均通勤時間也許還會下降。

  • @carterli32
    @carterli3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影片流暢無廣告 → 觀看體驗良好 → 觀眾變多 → 廠商因觀眾多而投廣告 → 影片因插入廣告而節奏不佳 → 觀看體驗變差 → 觀眾變少 → 廠商不願再投廣告 → 影片流暢無廣告 →
    完美循環!

  • @user-ws8wz2ls7n
    @user-ws8wz2ls7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很好的影片

  • @inaqingww
    @inaqingw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记得一月在台北玩的时候,明明人行道绿灯,我人行道走了一半,但有辆车转弯非要截我的路,在北美生活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没有不让行人先行的,结果那车还是直接开差点擦到我手...第一次体会什么是行人地狱

  • @user-zl3eg9yo7n
    @user-zl3eg9yo7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9

    我就很討厭滿滿的汽車,更不爽整天說地狹人稠,卻還放一大堆車在路上塞

  • @love-neko
    @love-neko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想起來自從找到近家的公司工作,通勤時間往返不超過60分鐘,少了憂鬱的感覺。

  • @delphine1717
    @delphine171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一個住新北稠密區的友人,為了怕回來找不到車位,週末不敢開出去,真是本末倒置。

  • @noelbao9855
    @noelbao985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無車日 那些物流 補貨的貨車一定叫苦連天

  • @GGYY
    @GGYY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我也是行人至上的信奉者,我討厭騎機車拿著優勢的路權去歧視弱勢的人的路權,這是很明顯的跳板效應,明明自己下了車,也是行人的,教育要從自己與自己家庭開始。😊

  • @user-fs3dz3wg3m
    @user-fs3dz3wg3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4

    歐洲能徵收入城費並成功改善都市交通是有前提的,在台灣貿然實施只是對住不起城市的年輕人與無資產階級的二次掠奪,並再次助長城市房價的上升。
    .
    在我看來,要實施入城費徵收並達到改善交通的的目地有兩件事要先做好:
    1. 替代的大眾運輸路網(容易進出城市)
    2. 普遍的社會住宅或租屋補貼(年輕人可以住在市區)
    .
    否則我保證這帖藥絕對會有更令人頭疼的副作用。

    • @Chris-iz7wu
      @Chris-iz7w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倫敦、巴黎其實也有居住正義的問題,有富人區也有窮人區,市區租金也是很高,但因為腹地大+大眾運輸完善且快速,沒有構成嚴重社會問題
      但雙北腹地很小、人口多,面積卻比高雄市已開發範圍小,要考慮首都減壓了

    • @ABABBAB
      @ABABBAB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個人覺得只要大眾運輸工具夠方便年輕人就可以住在郊區減少市區壓力

    • @hsiting7975
      @hsiting797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租屋補貼在台灣的執行,房東的觀念、逃漏稅問題都需被解決,否則根本使用不到只是進去官員口袋裡而已

    • @MapleLeave
      @MapleLeave 29 дней назад +1

      台灣的住房問題已經是完全獨立的特有問題了,未來不管怎麼改都會造成巨大的震動。

  • @b88351
    @b8835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謝謝歪❤

  • @user-kx1zh3sp6b
    @user-kx1zh3sp6b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讓我直接聯想到職業駕駛公會和交通部的友好關係

  • @user-il6ng6nw6j
    @user-il6ng6nw6j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台灣是個人吃人的地方,完全不需要同情。

  • @YSC430
    @YSC43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本來是文化問題,不過死的人多了就是交通安全問題。
    越南跟你們一樣喜歡騎機車,很少行人道,不過死傷率不高。
    香港山多路窄,有很好的行人道,死傷率也不高。台灣政府是不是該要把亞洲各國交通研究一下,找出真正痛點,大力一次性改良交通。

  • @user-uv2yn9xl9g
    @user-uv2yn9xl9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我是極力支持人本交通、道路歸還於民,每天最受不了汽車駕駛理所當然的停在校園周邊人行道,只因為沒有停車格,但也不難理解,除了思維過時還有線時私人考量,因此想提一個點大家討論:
    政府的政策是全面性的,若政策上改變傾向無車化城市,城市的環境宜居程度將達到新境界。但也代表著政府與整個社會不鼓勵私家車,以車商的角度,若政府與企業沒有合作或有共享制度,在政府與企業雙重因素下,購車的門檻也就提高,最終可能加大城鄉差距與貧富差距
    (片中提到原先車商打著「擁有汽車就代表著擁有逃離城市的自由」,我覺得叫符合現代實際情況的應該是「擁有汽車就代表著擁有進入城市的自由」,對於居住在資源少的鄉村地區,擁有私家車反而有較大的價值)

    • @MapleLeave
      @MapleLeave 29 дней назад

      台灣購車的門檻已經是世界最高的國家之一了~之所以還是很多人買車就是因為那該死的車輛至上的道路設計.....

  • @Jason781202
    @Jason78120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台北的入城費會變成以前的過橋費爭議,台中倒可以試試,台中的建設再發展下去就是完全車本的樣子,很糟糕。台北可以改出城費,放假的時侯不要去塞其他的地方

    • @user-pz8iz9ie9r
      @user-pz8iz9ie9r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我台中人,我也覺得台中再這樣下去一定會碰壁。與其以後花大把鈔票改建,不如弄好捷運和輕軌那些設施。人口第二多卻只有公車,在台中走路是很可怕的事情。

  • @kington00
    @kington0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政府官員先帶頭實施無車
    現在每個官員配一台車
    然後跟我們説尊重行人
    官員自己用步行或是腳踏車
    政策絕對會尊重行人

  • @Zhubeck
    @Zhubec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推推

  • @Uchihajun
    @Uchihaju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謝謝你做這部影片

  • @brian15915
    @brian1591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棒棒

  • @milkasu
    @milkasu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期待無車日的到來❤

  • @user-ti9cr5lb4p
    @user-ti9cr5lb4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要現在的台灣跟歐洲一樣有無車日太困難,覺得就實務上來講先把實體人行道蓋到一定程度才有空間去談後面的交通革命。
    只不過很遺憾的是,我們官員的水準沒辦法像外國來得那麼有遠見,短視近利的太多,比如一個只會說違規要微罪不舉的低能交通部長。

  • @lugugulp
    @lugugul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非常非常好的影片,必須多多支持

  • @kjs475
    @kjs47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唉,真的好想生活在一個一出門就可以騎腳踏車去咖啡店的地方⋯⋯⋯

  • @philip19920506
    @philip1992050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12:47 如果能住在走路就可以上班的地方誰不會覺得幸福,因為那個地方叫做「蛋黃區」。

  • @huasheng9695
    @huasheng969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感覺大台北地區可以在過年的時候實行無車日實驗
    (阻力應該比較小)

  • @Chunwei_Chang
    @Chunwei_Chan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謝謝歪歪願意一起支持道路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