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清淤】水庫回春?|再多裝一點水《上》 (我們的島 1108集 2021-06-07)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9 июн 2024
  • 去年(2020)沒有颱風,今年(2021)梅雨遲到,水庫見底,除了等待降雨,也要把握機會清淤。台灣地狹人稠,要再蓋新水庫很困難,如何讓現有水庫用久一點,雨季時能多裝一點水?
    當水庫裝滿砂,該怎麼清除?才讓水庫用得久呢?而且全台這麼多水庫,要如何因地制宜,找出最適合的方式?
    00:00 前言
    02:00 日月潭水庫清淤
    06:07 石門水庫清淤
    07:19 德基水庫清淤
    12:11 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
    15:43 從集水區源頭減少砂石
    ※完整報導》
    ●水庫回春?bit.ly/3z9gGei
    ※完整影音傳送門》
    ●水庫回春?|再多裝一點水(上) • 【水庫清淤】水庫回春?|再多裝一點水《上》 ...
    ●水庫回春?|再多裝一點水(下) • 【水庫清淤】水庫回春?|再多裝一點水《下》 ...
    ※相關專題》
    ●搶救下一滴水 • 水庫清淤─搶救下一滴水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集水區大崩壞? • 【山區開發】集水區大崩壞?|全台水庫淤積從哪...
    ※熱門推薦影片》
    ●【伏流水】水的秘密基地-二峰圳重見天日全紀錄 • 【伏流水】水的秘密基地-二峰圳重見天日全紀錄...
    ●【缺水乾旱】科技造水,解企業渴 • 科技造水,解企業渴|乾旱時的救命水 發展再...
    ※更多節目內容》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 ptsourisland
    ●我們的島官網 ourisland.pts.org.tw
    #陸挖清淤 #抽泥 #防淤隧道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53

  • @TheAgmaxmj
    @TheAgmaxmj 3 года назад +17

    還好有公視

  • @user-eb9pr3fn6h
    @user-eb9pr3fn6h 3 года назад +31

    祝福石門水庫、持續裝滿水位,使人們都有水用

    • @user-gq5wm5cn3i
      @user-gq5wm5cn3i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josephtang40ㄨㄛㄛㄨㄘㄙㄕㄟㄧㄉㄗㄗㄕㄔㄉㄔㄕㄉㄉㄕㄕㄗㄗㄧㄖ

  • @user-wc4pu8sj9b
    @user-wc4pu8sj9b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水力工程師們,謝謝大家的努力為台灣的水源供獻

  • @Mr-cr9rq
    @Mr-cr9rq 3 года назад +116

    去一趟清境看看就知道南投山區開墾多離譜。

    • @user-nn7fm3xg6m
      @user-nn7fm3xg6m 3 года назад +4

      環山呢

    • @user-py6bn1jv6p
      @user-py6bn1jv6p 3 года назад +7

      女皇不是說了嗎?
      不要太不滿

    • @user-eb6qh9ou2q
      @user-eb6qh9ou2q 3 года назад +34

      @@user-py6bn1jv6p 笑死 南投縣政府不作為也能靠北中央

    • @user-oz5rj2fs9k
      @user-oz5rj2fs9k 3 года назад +15

      多年沈疴要怪中央,地方政府任由特權濫墾濫伐,違建滿坑滿谷。

    • @SHINE-dw8zy
      @SHINE-dw8zy 3 года назад +7

      @@user-eb6qh9ou2q 請正名南投國

  • @PlusEVpush
    @PlusEVpush 3 года назад +12

    好看 感謝公共電視熱情製作與分享 真心喜歡

  • @ufl.770
    @ufl.770 3 года назад +21

    好節目值得一直重播,讓人知道政府在做什麼,加油!

  • @SupermanSupermanCool
    @SupermanSupermanCool 3 года назад +9

    希望天佑台灣

    • @changbogg6877
      @changbogg6877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希望人類要正視面對自己的貪婪對環境的破壞

    • @SupermanSupermanCool
      @SupermanSupermanCool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changbogg6877 你說的沒錯

  • @user-kq6tu5qu9c
    @user-kq6tu5qu9c 3 года назад +3

    感恩雨神賜台灣雨水!
    (感恩是最有力的祈禱)

  • @MrJasonjan
    @MrJasonjan 3 года назад +4

    感謝公視做深度報導

  • @user-zm4bm2es5w
    @user-zm4bm2es5w 3 года назад +8

    優質節目

  • @yenee93
    @yenee93 3 года назад +6

    感想這麼優質的紀實片,辛苦了!

  • @s855249
    @s855249 3 года назад +30

    抽泥是治標不治本,不解決上游濫墾問題,泥沙還是持續淤積,做好水土保持才是關鍵

    • @RonLin067
      @RonLin067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沒有嚴刑峻法,基本上各種犯罪仍然一直持續....

    • @user-rk4xk1ze1m
      @user-rk4xk1ze1m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RonLin067 官商勾結的犯罪

    • @wangwang2884
      @wangwang2884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這個解決方法誰不知道,但牽扯到太多政治利益因素,因此很難快速的達成。每次看到這個就覺得很無力,這可能也是台灣民主的弊端吧...

    • @user-ei3jk7rl7f
      @user-ei3jk7rl7f 3 года назад

      清淤泥應該是水利局每年的例行性工作,國家最重大的資源,常任事務官們嚴重失職,鬼島無政府嗎???

    • @user-ei3jk7rl7f
      @user-ei3jk7rl7f 3 года назад

      黨國的老芋頭及牲翻的傑作?

  • @taimeisuesue2653
    @taimeisuesue2653 3 года назад +3

    幕後功臣 默默樣護台灣生命水

  • @user-ft7hq9km5x
    @user-ft7hq9km5x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開頭很棒

  • @0.0Bee
    @0.0Bee 3 года назад +38

    平地廣泛建設雨水回收系統,旱季解渴用。

    • @h102847
      @h102847 3 года назад +3

      管線維護成本太高 不太合理

    • @user-gn9ph7gy6u
      @user-gn9ph7gy6u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如果政府真的有心想增加庫容 , 清除嚴重淤積時 , 應該打造類似 德國TAKRAF 工業公司 的型號 BAGGER 293 那樣的超巨大挖掘機 , 目前科技應該是可以建造的更巨大才對 , 安裝在非常重要的水庫例如 ( 曾文水庫 ) 24小時日以繼夜的清除淤泥 , 北中南各個重要水庫各放一台相同款式 , 相同款式可以互相支援備用零件 , 在嘉南平原也可以裝一台 BAGGER 293 直接在平等上挖出一個巨大離槽水庫 , 並從庫底取水降低淤積 , 此離槽水庫還可以當成尖峰離峰備用電池來用 , 一舉數得 。
      註 : 德國TAKRAF - BAGGER 293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挖掘機 , 據聞 3 - 4 個人就可以操作了!

    • @CharAznableG5
      @CharAznableG5 3 года назад +7

      @@user-gn9ph7gy6u 你是不是沒看到最困難的部分是把淤積用公路運出去?

    • @user-pq7ym7cd5l
      @user-pq7ym7cd5l 3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gn9ph7gy6u 我比較想知道人工增雨方面的突破新科技

    • @as066987274
      @as066987274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user-gn9ph7gy6u 看不到的東西,執政黨不會花錢的,沒有效益(選票),再加上用傳統的方式可以讓一些特定廠商有利可圖(固樁)

  • @user-ve6jh6ro6n
    @user-ve6jh6ro6n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感謝北部石門水庫單位,就近幾年來,水質太優良至極了,透明度越野,在桃園縣市內,人民已得福,真的謝謝政府及單位。

  • @lunho6914
    @lunho6914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而且那些沙石都是錢,一舉兩得👍👍👍

  • @wen-shin5452
    @wen-shin5452 3 года назад +19

    民眾的省水意識很重要

  • @user-cx1wo2rz5u
    @user-cx1wo2rz5u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支持地下水涵養計畫

  • @user-pg6qd7lt2r
    @user-pg6qd7lt2r Год назад

    最另人驚豔的是白河水庫~它重新發揮功能了~~超棒~謝謝為水庫付出的每一位

  • @hornglyn
    @hornglyn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個人認為還是運用電動運砂船, 船港 , 纜車, 運砂水道, 運砂車複合式運用, 送至出海口,人工 填海造陸。 因為古時可以讓台江內海成為內陸, 可見得砂本身就會產生, 這個國家整體利益, 河砂成沙的建材使用國家化, 順便建設社宅共宅機場甚至海港, 海新生地的總規劃! 作為長遠發展目標是一個整合性綜合治理!

  • @user-km3sj9nh7e
    @user-km3sj9nh7e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水庫清淤可定期點施工.必須每年編列預算實施清淤工程.首應選定淤泥集中點開(深)挖.待雨季來臨水流量淹過挖掘區深坑.上流淤泥自然會流入補滿.其次架設流籠.或輸送帶將清除之土方自動運送至下游堤畔傾到並實施堤岸整治.如此長此以往方能長期清理水庫中的淤泥保持甚至增加水庫的容水量

  • @AungZayYaYou
    @AungZayYaYou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好文!

  • @82363
    @8236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用兩條管子連在一起,一條管子噴高壓水刀,另一條管子抽水及沙,到岸上,過濾沙到砂石車上,過濾後的水再排回去,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 @JDNateHu
    @JDNateHu 3 года назад +3

    直接蓋個輸送帶 減少卡車走公路的複雜度
    用點對點的方式去輸送?
    水庫蓋個輸送帶跟清淤道路
    A點卡車就只要把土倒往外送的輸送帶
    B點卡車去載輸送送到外面的暫放區 等各砂石業者自己來載運

    • @lolo4076
      @lolo4076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這個王永慶以前就建議過了,他更狠,直接輸送到海裡,連車都不用,但這樣擋人財路,不了了之。

  • @hornglyn
    @hornglyn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石門水庫瘀積的土地工法, 除了挖送外, 也可以考慮密合鑽床式排送, 運送過程也可運用纜繩, 直接送往山下、 經過數站後, 運往大漢溪河床, 順便將土城的丘陵地帶有順便用太陽能裝置的電運送船, 運到沙崙海岸去填海造陸蓋臺北機場! 遷走松山機場! 騰出水庫集水區積土, 永寧, 土城捷運站的整地,蓋綠色社宅公宅, 老人院、 綠色公園, 運動中心, 結合土城醫院 、 這才是該整體規劃!

  • @justin200428
    @justin200428 3 года назад +3

    如果台灣水資源水管搞好自來水可以飲用 還可以減少廢水

  • @leexerxes6775
    @leexerxes6775 3 года назад +3

    感覺這些沙土用於種植非常好

  • @raylee5454
    @raylee5454 3 года назад +10

    看看那些砂石車網子都沒罩好 上高速後砂石狂飛砸後車 這就是台灣 做很多事都隨隨便便能過就好

  • @CarlToo
    @CarlToo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期望國內水庫皆可再多裝一點水

  • @yangsteve
    @yangsteve 3 года назад +7

    看來翡翠水庫 是保持最好的

  • @drandy.youtubechannel1436
    @drandy.youtubechannel1436 3 года назад +14

    清淤 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

    • @user-dq4iz3qn6o
      @user-dq4iz3qn6o 2 года назад

      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 @polu8280
      @polu8280 Год назад

      大陸上海港口河道,清淤用到極致,清淤填海造陸,土地增多,河道也變成深水港,巨輪進入內陸地區,造就有利的貿易。

  • @mootz5717
    @mootz5717 3 года назад +7

    清境、梨山、武陵那一帶真的很誇張,
    跟20年前差很多,
    真的很希望一波土石流全部帶走😡😡😡

  • @furichard9422
    @furichard9422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種些竹子比較好,又快收益,謝謝你水力工程師們

  • @user-ns9mq2dx2y
    @user-ns9mq2dx2y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設計輸送帶, 順著河道到下游,分幾個接收站,在讓民眾取用,輸送帶可已23小時運轉,效果應該會好很多,多做幾條輸送帶

  • @tuanhsu8063
    @tuanhsu8063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愛著這塊土地的人,把公有的山林水源保護地,變出很多用途。
    於是,水庫需要清淤,永續經營=永遠有工程可以包。

  • @chunhung76
    @chunhung76 3 года назад +18

    豐水期用水力排砂是最經濟也是最實際的,枯水期清淤效率低,只是為了讓人看到“有在做事”而已。

    • @user-cy9us4wj1s
      @user-cy9us4wj1s 3 года назад +3

      水力排砂是有其限度的,排孔附近可排,水庫面積很大,那是一種方法就可解決。

    • @iLOVEDC5R
      @iLOVEDC5R 3 года назад

      沒錯

    • @user-ei3jk7rl7f
      @user-ei3jk7rl7f 3 года назад

      清淤泥應該是水利局每年的例行性工作,國家最重大的資源,常任事務官們嚴重失職,鬼島無政府嗎???

    • @user-cy9us4wj1s
      @user-cy9us4wj1s 3 года назад +6

      @@user-ei3jk7rl7f 可見你都沒有看完影片就開始酸了,真可憐還特地用繁體字~~腦袋真好。

  • @23955333
    @23955333 3 года назад +5

    其實我覺得在水庫建設時 可建設清淤纜車 (堤壩附近)送到沖淤區或下游河道 縮短運送距離

  • @user-fl7vs4ed6l
    @user-fl7vs4ed6l 3 года назад +5

    希望還有海水淡化的專題

  • @TPE_PDX
    @TPE_PDX 3 года назад +6

    其實就是大自然反撲啊 清境 梨山 力行 水庫上游 都是過度開發造成水土流失 還有 肥料 跟農藥 早就造成 水庫優氧化 壽命本來就會減少. 桃園石門水庫也好不到那裡啦 鄰近水庫那麼近 還可以蓋大樓住宅區 這是哪招?

  • @user-sf5nw2ej8x
    @user-sf5nw2ej8x 3 года назад +15

    最簡單方式水土保持一定要好,集水區比照翡翠水庫禁止開發。

  • @user-Premroy7319
    @user-Premroy7319 3 года назад +7

    連這麼好的節目,還是有26倒讚, 這26個倒讚的,真為你們的智商感到憂慮!

  • @s562573
    @s562573 3 года назад +4

    清淤很重要 趁著乾旱多少做不無小補
    但如果可以招標廠商土方 不用花錢還有收入多好
    前提是要設定好挖土方的條件深度
    現在一邊花錢找人清淤 然後中下游一堆盜挖

    • @user-gn9ph7gy6u
      @user-gn9ph7gy6u 3 года назад

      如果政府真的有心想增加庫容 , 清除嚴重淤積時 , 應該打造類似 德國TAKRAF 工業公司 的型號 BAGGER 293 那樣的超巨大挖掘機 , 目前科技應該是可以建造的更巨大才對 , 安裝在非常重要的水庫例如 ( 曾文水庫 ) 24小時日以繼夜的清除淤泥 , 北中南各個重要水庫各放一台相同款式 , 相同款式可以互相支援備用零件 , 在嘉南平原也可以裝一台 BAGGER 293 直接在平等上挖出一個巨大離槽水庫 , 並從庫底取水降低淤積 , 此離槽水庫還可以當成尖峰離峰備用電池來用 , 一舉數得 。
      註 : 德國TAKRAF - BAGGER 293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挖掘機 , 據聞 3 - 4 個人就可以操作了!

  • @89390305
    @89390305 3 года назад +59

    本來就非法開墾成果園,那原本都是原始檜木林。
    等於是賊進去別人家砍光清空,還霸占拿來收租。

    • @user-qg1vn2yx3r
      @user-qg1vn2yx3r 3 года назад +17

      換個角度想,如果那是它家族土地,且也是合法的農牧用地,世代都在使用這塊土地農耕,它也靠這個賴以為生
      政府要求它停耕廢耕,那政府要花多少錢賠給他?
      假設他一年可以賺100萬好了,那是不是政府每年都要編列預算給他一百萬?這些錢誰出?最後還是人民買單不是?
      說句難聽的政府拼命復育或者推廣植林,一方面出租土地給農民種植,一手拿錢一手撒錢..

    • @jonnytsai5827
      @jonnytsai5827 3 года назад

      清淤的錢可以請他們分擔嗎?肇事者要負點責任吧?

  • @user-fs3bp4vl6q
    @user-fs3bp4vl6q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真的要建設~~~~!

  • @user-im7bi9ir2n
    @user-im7bi9ir2n 3 года назад +17

    水土保持只有翡翠水庫比較好而已,水源區應該嚴格管制濫墾濫伐!

    • @user-gn9ph7gy6u
      @user-gn9ph7gy6u 3 года назад

      如果政府真的有心想增加庫容 , 清除嚴重淤積時 , 應該打造類似 德國TAKRAF 工業公司 的型號 BAGGER 293 那樣的超巨大挖掘機 , 目前科技應該是可以建造的更巨大才對 , 安裝在非常重要的水庫例如 ( 曾文水庫 ) 24小時日以繼夜的清除淤泥 , 北中南各個重要水庫各放一台相同款式 , 相同款式可以互相支援備用零件 , 在嘉南平原也可以裝一台 BAGGER 293 直接在平等上挖出一個巨大離槽水庫 , 並從庫底取水降低淤積 , 此離槽水庫還可以當成尖峰離峰備用電池來用 , 一舉數得 。
      註 : 德國TAKRAF - BAGGER 293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挖掘機 , 據聞 3 - 4 個人就可以操作了!

  • @user-kn9hb4wk3z
    @user-kn9hb4wk3z 2 года назад

    土石流及泥土沙質等等小石頭,都可以回收再生利用填土或是建築材料之用。流入水庫的沙泥可以抽出來變成粗沙,建築材料之用,所以沒有損失慘重之疑慮,看看相關單位如何善用這些資源回收的建材。不用煩惱買到海沙泥來建造成的海沙屋的困擾。

  • @asua1001
    @asua1001 3 года назад +30

    退農於林難?那就讓那些高度開發的支付清汙的費用啊!使用者付費很正常啊!搞不好還一堆國有地被強佔,本來就該繳回,檜木林被砍都沒人敢管,背後是有多大的邪惡勢力呢?

    • @user-gn9ph7gy6u
      @user-gn9ph7gy6u 3 года назад

      如果政府真的有心想增加庫容 , 清除嚴重淤積時 , 應該打造類似 德國TAKRAF 工業公司 的型號 BAGGER 293 那樣的超巨大挖掘機 , 目前科技應該是可以建造的更巨大才對 , 安裝在非常重要的水庫例如 ( 曾文水庫 ) 24小時日以繼夜的清除淤泥 , 北中南各個重要水庫各放一台相同款式 , 相同款式可以互相支援備用零件 , 在嘉南平原也可以裝一台 BAGGER 293 直接在平等上挖出一個巨大離槽水庫 , 並從庫底取水降低淤積 , 此離槽水庫還可以當成尖峰離峰備用電池來用 , 一舉數得 。
      註 : 德國TAKRAF - BAGGER 293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挖掘機 , 據聞 3 - 4 個人就可以操作了!

    • @coldheart9014
      @coldheart9014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user-gn9ph7gy6u 一台30億以上

    • @juunuon
      @juunuon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user-gn9ph7gy6u 其實最大問題是挖出來後的運輸問題

    • @asua1001
      @asua1001 3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gn9ph7gy6u 比照目前的清理費用,好像可以買來用說,不過要貸款幾十億說,跟政府簽訂長期合約?

    • @SHINE-dw8zy
      @SHINE-dw8zy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asua1001 幾十億的預算就頭痛了,看看最近那些政客提出的普發一人一萬的2300億能做多少事

  • @chowsukchut9362
    @chowsukchut9362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海上都用挖沙船吸沙拿去賣賺錢,水庫可以在通公路最近的地方建碼頭,建造運輸點,把沙石批發出去,粗幼沙石都有不同價值,別浪費!日積月累水庫很快就被填平,不想成為樓盆住宅地,就好好疏通處理,保持容量。

  • @user-qg1wm8pn1t
    @user-qg1wm8pn1t Год назад +1

    去梨山看那邊的果園真的很可怕

  • @user-hm7jd7mo4l
    @user-hm7jd7mo4l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在丰水期用船抽砂不行吗?只是这种并非一般河沙,处置难度大点而已

  • @KYL-pf6ys
    @KYL-pf6ys 3 года назад +5

    狂喊政府為何不清淤...問題是帶入值遠大於清出值阿...與其一直狂罵,不如大家想想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我是比較認同影片末段的水土保持,讓帶入值直接減少

  • @user-nq7pq2jy1p
    @user-nq7pq2jy1p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清理的好時機 為什麼一定要往乾旱想

  • @chienpihan
    @chienpihan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好吧,沒飯吃有水喝至少能多撐幾天😞

  • @user-ln7yz1gg3n
    @user-ln7yz1gg3n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上游不治理...下游怎麼挖都不夠

    • @user-sj8hq6sj8l
      @user-sj8hq6sj8l 3 года назад

      那不是挖下游,是挖從高處流下來的泥土。

  • @user-br1bz8hk8i
    @user-br1bz8hk8i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上發燒欸

  • @user-wh6hl4gv4j
    @user-wh6hl4gv4j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

  • @0229294150
    @0229294150 3 года назад +6

    沒想到水庫專題能上發燒

  • @chenli7089
    @chenli7089 Месяц назад

    沉积下来的沙子不是最好的建设材料吗

  • @MIKOYAN999
    @MIKOYAN999 3 года назад +10

    以前去司馬庫斯時一路往淡水河的上游走,可觀察到河岸兩旁常常都有果園和部落,民生需求和水土保持實在是難解的問題

    • @user-lh1vc9kk4e
      @user-lh1vc9kk4e 2 года назад

      水根水果都是民生需求,哪個比較重要呢?

  • @johncsg1
    @johncsg1 3 года назад

    清淤真的不能只靠卡車,上遊保護及排沙溝真是要投資的。

  • @owalay1
    @owalay1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所以不種菜,種茶,他們可以做什麼呢?水庫養魚呢?

  • @user-bc1xm9ge2n
    @user-bc1xm9ge2n 2 года назад

    很多專有名詞,希望節目在報導時,
    能多作解釋。

  • @wuwu365
    @wuwu365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每戶要強制雨水回收,不用什麼錢

  • @CJ-tu8dp
    @CJ-tu8dp 3 года назад +3

    旁白是新人嗎,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加油啊

  • @user-gp5cp5kp8w
    @user-gp5cp5kp8w 3 года назад +68

    上游不作好水土保持,濫墾濫伐,政府不取締管制,怎麼清淤永遠無法治本

    • @aniod2213
      @aniod2213 3 года назад +6

      政治本來就蛇鼠一窩,很多事都不能亂改,就怕觸碰了某些人的利益

    • @Ian00314
      @Ian00314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加上我們的政府一向是立法從嚴 執法從寬

    • @Cheng.Baobao
      @Cheng.Baobao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更多的是下游不省水也沒循環利用

    • @kap6356
      @kap6356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會講上游水保沒做好的一定平常腳不沾泥土,
      現在的急降雨已經是連原始森林都會崩山,
      水庫本來就是既攔水也攔泥石,
      除非台灣是古大陸,不然山崩土石流是一定常發生的。
      水庫重新規劃設計才可能延長使用年限,
      人定勝天就是個笑話。

  • @user-yw4ej6xh2z
    @user-yw4ej6xh2z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市府的用心看的到

  • @user-km3sj9nh7e
    @user-km3sj9nh7e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清出的砂石土方何不改採輸送帶運送.清淤的對象是淤泥.請問是甚麼擋住了淤泥?是檔水壩就是壩體.所以.只要將土方淤泥丟過壩體幾乎等於完成清淤.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蓄水放水沖刷.水庫就能回春活起來了.用模型試試就知道原理了

  • @astronoleo
    @astronoleo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9:47 應該是"本身的自重" ,也就是自身的重量。

  • @jack80555215
    @jack80555215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萬大水庫最根本的問題還是上游的地質太差了,幾乎都是板岩跟頁岩,地層脆弱的情況下受到溪流向源侵蝕很容易崩塌

    • @kuso1013
      @kuso101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是過度開墾 跟地質好壞無關。

  • @fighting1202
    @fighting1202 3 года назад +13

    是誰把人丟到山上去把森林變農地、造成土石大量沖刷、植被大量流失、淤泥沉積水庫、落石坍方、道路坍塌的呢?

    • @h102847
      @h102847 3 года назад

      平地有地誰願意上山
      台灣人口密度太高不可能解決這種問題

    • @89390305
      @89390305 3 года назад +9

      中國國民黨啊,把中橫兩邊廣大山區"分封"給他們的人,把原始檜木林砍光再租給農民,還要你紀念他們的辛苦呢~。

    • @user-gn9ph7gy6u
      @user-gn9ph7gy6u 3 года назад

      如果政府真的有心想增加庫容 , 清除嚴重淤積時 , 應該打造類似 德國TAKRAF 工業公司 的型號 BAGGER 293 那樣的超巨大挖掘機 , 目前科技應該是可以建造的更巨大才對 , 安裝在非常重要的水庫例如 ( 曾文水庫 ) 24小時日以繼夜的清除淤泥 , 北中南各個重要水庫各放一台相同款式 , 相同款式可以互相支援備用零件 , 在嘉南平原也可以裝一台 BAGGER 293 直接在平等上挖出一個巨大離槽水庫 , 並從庫底取水降低淤積 , 此離槽水庫還可以當成尖峰離峰備用電池來用 , 一舉數得 。
      註 : 德國TAKRAF - BAGGER 293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挖掘機 , 據聞 3 - 4 個人就可以操作了!

  • @TenMa_SW
    @TenMa_SW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所以用水的時候超討厭那種水龍頭開最大的人

  • @a19867567
    @a19867567 3 года назад +4

    應該要禁止水庫區的山林開發

  • @zephyr261026
    @zephyr261026 3 года назад

    長年累月,總算開始重視,總比沒做好

  • @user-cq8gy5tw7c
    @user-cq8gy5tw7c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不懂為什麼不用輸送帶來輸送還可拆裝移動還可減少運輸時間及車輛

  • @nameqw4556
    @nameqw4556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把淤泥用來填台灣東部的海,感覺不錯,,,當然如果考慮成本,和環境,就不太一樣了。

    • @user-gn9ph7gy6u
      @user-gn9ph7gy6u 3 года назад

      如果政府真的有心想增加庫容 , 清除嚴重淤積時 , 應該打造類似 德國TAKRAF 工業公司 的型號 BAGGER 293 那樣的超巨大挖掘機 , 目前科技應該是可以建造的更巨大才對 , 安裝在非常重要的水庫例如 ( 曾文水庫 ) 24小時日以繼夜的清除淤泥 , 北中南各個重要水庫各放一台相同款式 , 相同款式可以互相支援備用零件 , 在嘉南平原也可以裝一台 BAGGER 293 直接在平等上挖出一個巨大離槽水庫 , 並從庫底取水降低淤積 , 此離槽水庫還可以當成尖峰離峰備用電池來用 , 一舉數得 。
      註 : 德國TAKRAF - BAGGER 293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挖掘機 , 據聞 3 - 4 個人就可以操作了!

  • @tonyz6798
    @tonyz6798 3 года назад

    往哪裡扔?多少銀倆?😡😡😡😡😡😡😡😡😡😡😡😡😡😡😡😡😡🤬🤬🤬🤬🤬🤬🤬🤬🤬🤬😡🤬🤬😡😡😡🤬😡😡😡😡😡😡😡😡😡😡😡😡😡

  • @jasonamjason8954
    @jasonamjason8954 Год назад

    都可以砸大錢作纜車了, 不能用纜車的的方式, 架輸送土方到臨海, 可以24小時不停運送填海。這樣也比一車一車的成本低, 也效率多了。

  • @user-jt8jk4wc7v
    @user-jt8jk4wc7v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為什麼不用履帶運輸 比拖車快很多又少污染 為什麼不用 人家亞泥都用履帶運輸 效率快

  • @user-me5iz8mi3w
    @user-me5iz8mi3w 2 года назад

    奈米泥可以賣磁磚廠跟陶器廠!沙石可以賣砂石場!!!像集水區跟水庫蓄水區都不應該有住戶或人為開發!!!只是為何政府都是花錢花那麽多在一些不必要的花的地方.......

  • @jasonc5618
    @jasonc5618 3 года назад +11

    這次的旱災,是老天爺給台灣的警訊,讓台灣有機會大清淤,也讓政府跟人民認清節約用水跟水保的重要性。

    • @user-gn9ph7gy6u
      @user-gn9ph7gy6u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如果政府真的有心想增加庫容 , 清除嚴重淤積時 , 應該打造類似 德國TAKRAF 工業公司 的型號 BAGGER 293 那樣的超巨大挖掘機 , 目前科技應該是可以建造的更巨大才對 , 安裝在非常重要的水庫例如 ( 曾文水庫 ) 24小時日以繼夜的清除淤泥 , 北中南各個重要水庫各放一台相同款式 , 相同款式可以互相支援備用零件 , 在嘉南平原也可以裝一台 BAGGER 293 直接在平等上挖出一個巨大離槽水庫 , 並從庫底取水降低淤積 , 此離槽水庫還可以當成尖峰離峰備用電池來用 , 一舉數得 。
      註 : 德國TAKRAF - BAGGER 293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挖掘機 , 據聞 3 - 4 個人就可以操作了!

  • @user-mx8qk4uj5n
    @user-mx8qk4uj5n 2 года назад

    水源地的保護, 水源地的森林保育…… 水土保持這是最重要的…… 上游一直 塌陷, 沒有 植被森林…… 留不住 水資源。 水庫 淤積嚴重…… 該把森林的還給森林 河川地還給河川 不然台灣 生態浩劫 土石流嚴重

  • @e023340
    @e023340 2 года назад

    大家常常講要清淤,事實上以1:21那邊的畫面來說,每天挖也要至少2~5年才能清完
    但實際上能挖的時間,每5年之中也只有2~3個月的乾旱時間可以挖
    其他時間這些淤泥都在水面下,根本沒有辦法作業

  • @m7255845
    @m7255845 3 года назад

    如果在萬大水庫的上游霧社的下方挖一條500-1,000公尺長的隧道,利用高低落差將塔羅灣溪的泥砂排往眉溪(烏溪的上游)的話,利用自然的力量不就能排出大部分萬大水庫的淤砂?這是我個人研究Google地形圖後的想法,不知這方法是否可行?

  • @cheneyhey4600
    @cheneyhey4600 Год назад

    這些砂土能不能適用於 農田「囤土」呀?

  • @user-wt5xv3in5w
    @user-wt5xv3in5w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難得上發燒

  • @abc-321
    @abc-321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排出海邊造島喔

  • @user-is4tg9uy5w
    @user-is4tg9uy5w 10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用運水泥的覧車運出去市區“”

  • @david30930
    @david30930 3 года назад +5

    淤泥清除 1.全年可施作的「抽泥」 2.豐水期配合颱風洪水操作的「水力排砂」3.枯水期的「陸挖」
    石門水庫 年平均入砂量342萬 年平均清淤量 陸挖15萬 水力排砂190萬 阿姆坪64萬
    不管數字精不精準 清淤的速度趕不上淤積 淤砂清不勝清!!!
    (水利署長報告2021預計陸挖80萬 抽泥325萬 水力排砂117萬 總清522萬
    這是遇到罕見的大乾旱 且動用國軍工兵等多單位 加強陸挖到最大 也還是幾十萬m^3
    陸挖真的不用奢求了 山路運能有限 開挖量杯水車薪)
    要做到出入平衡 零淤積 都很難了! 政府說希望2030可以達到"零淤積" 這根本不可能!
    另外要是遇到颱風 特殊事件 淤積量會爆表 如93年的艾利颱風帶來2788萬m^3
    千萬等級的淤積 是要清到民國幾年!?
    每年治水清淤預算幾十億的編 前瞻工程等特殊預算上百億的編 根本是打水漂 白花錢!
    先撇開颱風水災 為何入砂量會這麼高 是因為集水區濫墾濫伐
    以清境農場集水區來說 多少民宿 果園 不當占用開墾! 已故導演齊柏林都拍紀錄片揭發了
    多年過去了 政府有何作為?! 零
    因為這些裸露的山坡地 沒有森林保護 每年多造成幾十萬的入砂量 真的氣死人!
    政府在下游水庫年年花幾十億在清淤 卻不在上游集水區做好水土保護 治標不治本
    不如把上百億花在森林保護 嚴刑峻法 治本治源頭
    經營民宿 種蔬果收入落到私人口袋 而清淤 蓋工程 包砂石車 卻是全民買單
    不免讓人懷疑政府的治水政策是否官商勾結 浪費納稅錢

  • @user-rj5je6vz7p
    @user-rj5je6vz7p Год назад

    只做表面,是執政者的實力。

  • @user-cl7kr4rp2x
    @user-cl7kr4rp2x 3 года назад +2

    2:24 ㄩㄝˋ上

  • @linhua60
    @linhua60 2 года назад

    奈米級的泥可以做什麼用途 可以外賣給廠商增加收入彌補挖砂金費

  • @wuwu365
    @wuwu365 3 года назад

    挖那些做那些工程超花錢

  • @Vanessa-wq2em
    @Vanessa-wq2em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應該蓋一個輸送帶從上面直接用輸送帶運到山下,類似採礦的輸送帶,可以減少卡車在山上行駛又可以永久使用

    • @user-ri6yz4po1u
      @user-ri6yz4po1u 2 года назад

      不實際,傳送帶也要保養,再加上在山區有高低落差很大,使用人力保養困難,如果發生問題,不可能即時救援。

  • @A-ru1982
    @A-ru1982 3 года назад

    沒有消費就沒傷害

  • @82363
    @82363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水庫清淤,如果研發無人潛艦剷土機配合管子排出泥沙呢?有沒有看過自動掃地機,自己掃地,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 @kidstarkenny
    @kidstarkenny 3 года назад

    本來以為可以去整治天然崩塌地,
    如果是把全民經費從每年幾十億清淤固定轉移部份到源頭友善耕法、甚至退耕還林,是否更能永續這些水庫呢?
    不然百年後到底哪裡還能興建水庫?

  • @tonyz6798
    @tonyz6798 3 года назад +1

    土泥往哪裡扔?多少錢?請說明?😡😡🤬😡🤬😡🤬😡😡🤬😡🤬🤬🤬😡🤬😡🤬🤬😡🤬😡🤬😡🤬😡😡🤬🤬🤬😡🤬🤬😡🤬😡😡😡😡😡😡🤬🤬🤬🤬😡🤬😡😡😡🤬😡😡😡😡😡🤬🤬😡😡😡😡🤬🤬😡🤬🤬🤬😡😡

  • @kevin177khc
    @kevin177khc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大家都知道問題在哪裏,但歷任的政府往往都為了選票不想得罪既得利益者,最後只好全民一起承擔後果!

  • @lfys51
    @lfys51 3 года назад +3

    清淤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