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鮮得來排骨年糕 最早是在西藏中路 靠近淮海路東路 一條小弄堂口
你說的非常對!就在淮海東路西藏中路口的一條小弄堂口裡。就是在西藏中路上的一家小店。這裡就是上海灘最最正宗的排骨年糕。其他都是不正宗的,那怕在雲南南路上的都是大興的!
還有上海灘最最有名的炒面大王,是在石門二路靠近山海關路口的地方。生煎饅頭就是在陝西北路靠近南京西路口的一家小店。炒面大王應該叫“盛利”炒面大王。還有石門二路上的“卡德”浴室,非常有名。那時二兩炒面也就七分,一兩生煎九分,後來漲到一角一分一兩,四只。南京西路上“南京理發公司”旁邊的“孟大茂食品店”專門賣火燭糕,可能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火燭糕,小方糕是何種樣子的食品。
去年三月回上海,我吃到了烤子魚。上海有交关好吃的东西,残古啊,今早只好擦擦眼皮了😂,谢谢侬!
烤子鱼,现在很少有好的卖,广口瓶封装的好像是1元多一瓶,我爸是这厂的常买回3角一瓶(封装漏气的内部职工处理价),那年代我家当白菜吃的
谢谢视频 。对于好久没回上海的美国上海人 ( 不一定是美国广东人)来说 ,鲜得来的排骨年糕美味又廉价 ! 当然 ,在美国如在家自做这款,食料不过5 美元 !
我本来开车的听到你说残吐水哒哒滴,我马上停下来好好看看😂我10月回去刚刚吃过鲜得来,那个味道和小时候差远了,排骨只有以前的一般大,年糕味道也不够懦,我每次回去都会去云南南路,不过上一次回国都要5年多前了
我读中学与同学去吃时,是在光明中学防空洞里吃的,二片年糕5分,排骨是1角7分,可单独买。至今的地址至少变更4---5次,先是搬到我家弄堂口斜对面(龙门路宁海西路口),后在云南路上好像也变过3次。平时人不多的,都是繁花电视剧闹的
我记得小时候不管吃小绍兴或者鲜得来,都是要在边上等位置的
只要是超过80岁,居住在当时老闸区的上海老年人,一定知道最正宗的排骨年糕在“鲜得来”,地点在浙江中路的弄堂口(门面在浙江中路东侧,南京东路南面)。“鲜得来”到70年代才搬去云南路。
我属于70后,只晓得云南路
So, you only can be called "大师 Master 硕士"@@mastermei
鲜得來很早在一条弄堂口,80 年代去吃过。就是一个平民化的食品,十年前去吃过一次,味道不如过去。
雁荡路好像也有吃排骨年糕,不知是不是鲜得来。
記得上世紀70年代我去吃排骨年糕是在西藏路大世界附近的一家店。
这里就是大世界边上啊
清真面馆没有了吗?
梅大师,期待下次回来拍一个去大华吃排骨年糕的片子😂我闺蜜住大华,她说那里有很多宝藏小店。
我就住大华这儿。
上一次吃排骨年糕还是20多年以前的事了,在十六铺附近的鲜得来😅。
银应该读ning,对伐?
人读ning
抢位子,哈哈,太熟悉了,地铁公共汽车都要抢位子,老早子和老娘一起乘车,一直被骂,终点站上去木雪雪,位子也抢不到,靠老娘抢位子,现在想想可能很早注定不适合在这种充满抢字风格的地方生活,哈哈😂😂😂
别无病呻吟了 那个年代的人都是这样的 我也不会抢位置 在加拿大9套房子 !
这里有一家烤羊肉串哈好7
2014回上海到云南路鲜得来吃排骨年糕, 找不到小辰光的味道了, 不好吃有股化学味道.
如今更不行
年糕排骨都小了
只能看看 味道不行
15年或者16年回上海时因母亲想吃排骨年糕来到云南路,想不到难吃得莱伐得了,失望了透顶☹️
33元相当澳币、$6多点。
这东西可以外卖伐?
可以外卖的。
看到都好熟悉,但是又有点陌生。
等在人家背后等位子,哈哈,70年代的事体。
是呀!
为了那一口吃的,为了生活便利,我也会义无反顾地回到国内定居养老,虽然周围许多朋友不理解
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一般的严重,偶尔回国吃吃也就算了,居然想在国内养老?我只能呵呵了
@@peiyaoni7112 人家自由 怎么不服?
新梅居吃了30年了
厉害了
国营年代的鲜得来的老师傅都退休了
下月回中国大陆,去不去上海还没有定,想看看原来陕西路路南昌路一带,现在叫环贸的地方。
那儿还有些原来的样子
当时没有环贸。@@mastermei
阿拉屋里附近
@@1984还远吗 好地方,上海的心脏地带。
送把我切我也不要切😂
便宜真是便宜
虽好吃但都不健康,高盐高油高糖高热量。现在国外许多地方都有中餐食材买在家吃最好。
2011年出国,和当时价钱全部翻100%
上海房价都不知道翻了几倍了
老底子,年糕皮是脆的,排骨皮也是脆的,不是你们吃的这种莱乌糟糟额。
哈哈哈哈哈哈
乌糟糟,哈哈哈哈
真额是乌糟糟,和老早额伐一样了
@@liqian5449 哈哈哈哈,想想33块,算了
听不懂
要听懂他俩非老上海不可,语速绝对快.。但却是正宗上海人朋友间的互动.
格栓
哈哈!
梅大师也真是,两份双排骨年糕,10块美金都不到,便宜得不可想象,还嫌贵?云南路上门面都重新装修过很新,小绍兴的熟菜令人眼馋,对面的电话局己变成了中国电信,但红色的房子还是老的。
关键是,米道一般性。
不是-般,是差,不值这个价。所以回上海不去吃了
上海人之間説話為啥還夾雜這麼多胡言滿語
他俩闲话确是多了些,可能拍摄要求。因人而异。本人在公开场合很少开口,吃东西就只吃句说😂
亲切呀,好比香港人当然想说港味的广东话
鮮得來排骨年糕 最早是在西藏中路 靠近淮海路東路 一條小弄堂口
你說的非常對!就在淮海東路西藏中路口的一條小弄堂口裡。就是在西藏中路上的一家小店。這裡就是上海灘最最正宗的排骨年糕。其他都是不正宗的,那怕在雲南南路上的都是大興的!
還有上海灘最最有名的炒面大王,是在石門二路靠近山海關路口的地方。生煎饅頭就是在陝西北路靠近南京西路口的一家小店。炒面大王應該叫“盛利”炒面大王。還有石門二路上的“卡德”浴室,非常有名。那時二兩炒面也就七分,一兩生煎九分,後來漲到一角一分一兩,四只。南京西路上“南京理發公司”旁邊的“孟大茂食品店”專門賣火燭糕,可能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火燭糕,小方糕是何種樣子的食品。
去年三月回上海,我吃到了烤子魚。上海有交关好吃的东西,残古啊,今早只好擦擦眼皮了😂,谢谢侬!
烤子鱼,现在很少有好的卖,广口瓶封装的好像是1元多一瓶,我爸是这厂的常买回3角一瓶(封装漏气的内部职工处理价),那年代我家当白菜吃的
谢谢视频 。对于好久没回上海的美国上海人 ( 不一定是美国广东人)来说 ,鲜得来的排骨年糕美味又廉价 ! 当然 ,在美国如在家自做这款,食料不过5 美元 !
我本来开车的听到你说残吐水哒哒滴,我马上停下来好好看看😂
我10月回去刚刚吃过鲜得来,那个味道和小时候差远了,排骨只有以前的一般大,年糕味道也不够懦,我每次回去都会去云南南路,不过上一次回国都要5年多前了
我读中学与同学去吃时,是在光明中学防空洞里吃的,二片年糕5分,排骨是1角7分,可单独买。至今的地址至少变更4---5次,先是搬到我家弄堂口斜对面(龙门路宁海西路口),后在云南路上好像也变过3次。平时人不多的,都是繁花电视剧闹的
我记得小时候不管吃小绍兴或者鲜得来,都是要在边上等位置的
只要是超过80岁,居住在当时老闸区的上海老年人,一定知道最正宗的排骨年糕在“鲜得来”,地点在浙江中路的弄堂口(门面在浙江中路东侧,南京东路南面)。“鲜得来”到70年代才搬去云南路。
我属于70后,只晓得云南路
So, you only can be called "大师 Master 硕士"@@mastermei
鲜得來很早在一条弄堂口,80 年代去吃过。就是一个平民化的食品,十年前去吃过一次,味道不如过去。
雁荡路好像也有吃排骨年糕,不知是不是鲜得来。
記得上世紀70年代我去吃排骨年糕是在西藏路大世界附近的一家店。
这里就是大世界边上啊
清真面馆没有了吗?
梅大师,期待下次回来拍一个去大华吃排骨年糕的片子😂
我闺蜜住大华,她说那里有很多宝藏小店。
我就住大华这儿。
上一次吃排骨年糕还是20多年以前的事了,在十六铺附近的鲜得来😅。
银应该读ning,对伐?
人读ning
抢位子,哈哈,太熟悉了,地铁公共汽车都要抢位子,老早子和老娘一起乘车,一直被骂,终点站上去木雪雪,位子也抢不到,靠老娘抢位子,现在想想可能很早注定不适合在这种充满抢字风格的地方生活,哈哈😂😂😂
别无病呻吟了 那个年代的人都是这样的 我也不会抢位置 在加拿大9套房子 !
这里有一家烤羊肉串哈好7
2014回上海到云南路鲜得来吃排骨年糕, 找不到小辰光的味道了, 不好吃有股化学味道.
如今更不行
年糕排骨都小了
只能看看 味道不行
15年或者16年回上海时因母亲想吃排骨年糕来到云南路,想不到难吃得莱伐得了,失望了透顶☹️
15年或者16年回上海时因母亲想吃排骨年糕来到云南路,想不到难吃得莱伐得了,失望了透顶☹️
33元相当澳币、$6多点。
这东西可以外卖伐?
可以外卖的。
看到都好熟悉,但是又有点陌生。
等在人家背后等位子,哈哈,70年代的事体。
是呀!
为了那一口吃的,为了生活便利,我也会义无反顾地回到国内定居养老,虽然周围许多朋友不理解
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一般的严重,偶尔回国吃吃也就算了,居然想在国内养老?我只能呵呵了
@@peiyaoni7112 人家自由 怎么不服?
新梅居吃了30年了
厉害了
国营年代的鲜得来的老师傅都退休了
下月回中国大陆,去不去上海还没有定,想看看原来陕西路路南昌路一带,现在叫环贸的地方。
那儿还有些原来的样子
当时没有环贸。@@mastermei
阿拉屋里附近
@@1984还远吗 好地方,上海的心脏地带。
送把我切我也不要切😂
便宜真是便宜
虽好吃但都不健康,高盐高油高糖高热量。现在国外许多地方都有中餐食材买在家吃最好。
2011年出国,和当时价钱全部翻100%
上海房价都不知道翻了几倍了
老底子,年糕皮是脆的,排骨皮也是脆的,不是你们吃的这种莱乌糟糟额。
哈哈哈哈哈哈
乌糟糟,哈哈哈哈
真额是乌糟糟,和老早额伐一样了
@@liqian5449 哈哈哈哈,想想33块,算了
听不懂
要听懂他俩非老上海不可,语速绝对快.。但却是正宗上海人朋友间的互动.
格栓
哈哈!
梅大师也真是,两份双排骨年糕,10块美金都不到,便宜得不可想象,还嫌贵?云南路上门面都重新装修过很新,小绍兴的熟菜令人眼馋,对面的电话局己变成了中国电信,但红色的房子还是老的。
关键是,米道一般性。
不是-般,是差,不值这个价。所以回上海不去吃了
上海人之間説話為啥還夾雜這麼多胡言滿語
他俩闲话确是多了些,可能拍摄要求。因人而异。本人在公开场合很少开口,吃东西就只吃句说😂
亲切呀,好比香港人当然想说港味的广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