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跳下貯木池親看貨 咖啡香取代古早木材香|南投魚池鄉 麥覺明【 ‪‪‪‪ ‪‪‪‪‪‪‪‪‪‪‪‪‪‪‪‪‪‪‪‪‪‪‪‪‪‪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0 фев 2025
  • 跟著我們的腳步和視野 用影像記錄台灣【訂閱 MIT台灣誌 頻道 bit.ly/3wLYtnl】
    #MIT台灣誌 #麥覺明
    地點:南投魚池鄉
    記錄人:麥覺明
    成 員:許原瑞、李沛軒、蕭惠文、陳俊融、張美英、郭明弦
    走過台灣植物基因寶庫,翻看台灣經濟木業基地車埕,這裡是台灣中部幽靜的丘陵地,一座成立已經將近百年的植物研究中心隱身於此。研究中心內,珍稀植物無數完整原始的生態系統,更是鳥獸昆蟲的完美家園。蓮華池,生態專家眼中的低海拔植物天堂,還有好幾種以蓮華池為名的植物、昆蟲生息於此也有不少植物的模式標本從這裡採集。我們在這座台灣低海拔動植物的挪亞方舟上,探看生態秘境裡的奇妙生物,同時也發現,學者專家在這裡埋首研究,有些研究項目甚至默默進行了50年,而且很可能代代相傳一直研究下去。
    就在距離蓮華池沒多遠的地方,有一個山城聚落,大約和蓮華池同時期被人類開發,但是它不像蓮華池,那麼平平靜靜水波不興。
    從蔗糖、發電、木業,幾度興衰,看盡人世滄桑。
    最近幾年,集集支線鐵道帶來人潮,周邊的集集小鎮、日月潭風景區,也都具有強大的磁吸作用。
    我們充當半日志工,和日月潭旅遊行動服務車,一起認識這個迷人的小聚落--車埕。重新整修開放的木業展示館,讓我們看見台灣開發歷程的局部切片,看見車埕極盛時期的產業面貌。神奇的是,
    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明治神宮鳥居和車埕的木業也有一段不解因緣,聽過這個故事,下次到日本,別忘了擁抱他鄉的台灣神木。
    從植物的基因寶庫,到哺育台灣經濟的木業基地,蓮華池到車埕,我們翻看台灣植物的一頁滄桑。

Комментари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