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lla beat/drunk beat在Hip-Hop及Neo Soul裡常出現,是很有魅力的節奏,沒想到竟然這麼多人不喜歡。 精髓除了laid back外,還要故意對不太準,2nd與4th拍時的大鼓與hi-hat常常會些微錯開(例如hi-hat在正常拍,但大鼓在後面一點。或反之。) 一些Dilla beat例子: 孫盛希 - 夢遊 YELLOW黃宣 - ROSE WAYNE Usher - Simple Things Anderson .Paak - Heart Don’t Stand a Chance Jacob Collier - Time Alone With You HONNE - Day 1 T-Square - Night Cruise
Hi, Wiwi! Thank you for the great video. It's quite modern theory. The arrangement is a little bit exaggerated for me, but it does inspire me on how nowadays music is created. What was interesting was that I saw New York City in my mind while I was listening to this piece (the shifted one).
如果練團時鼓手打第二種版本
我會叫他把拍子練好xDDD
其实这堂课是学方法的,这个版本本身好听与否并不重要。完全不规则节奏的音乐起码我是没见过,但是节奏摇摆、不断的有各种不规则变化的情况可以说是不少见吧,所以我的理解就是了解这套方法,到底要怎么用还是要看自己,不做的这么夸张(全员都乱了)听起来也就没那么明白了。
原來我誤會我學弟已久,他才是走在時代尖端,我一直以為他是拍子不準
沒有開罵換人,你EQ真好
拿個節拍器給他吧
第二種版本由高手來演奏會被說很有groove
新手的話就會被說拍子不準回去多練練XD
就是这样的!(哭笑)
倒因為果了
我看你才是新手吧?
高手是错落但对齐的不准,新手是各种混乱的不准,两个差距巨大,任何学过乐器稍微入门的人都能知道两种的差别,不会有这种自欺欺人的情况。。。。
我真心覺得正常的版本好聽多
可能是我太傳統吧🤔
Kenneth Yau 嗯,好像卡卡的😂
用了反而有一種跌倒的感覺...
原本的的確比較好聽,第二種感覺整團壞掉了
人類對節奏是很敏感的
感覺延遲部份太刻意多了點
第二個版本就是典型Neo-Soul風格的律動,聽起來超級Funky的
內行的
恩...第二種版本應該也算是一種效果濫用的結果吧,就是那種"偶爾"用時間差會很酷炫,但是一直用就會過了頭
我會覺得就是因為一直用才會成為一種新的「節拍」
lay back吗
我比較喜歡第一個呆呆的版本,節奏比較在拍子上
谢谢官先生的讲解!虽然下面很多人都不喜欢错落拍子,我真想发表一下我的看法。错落拍子的版本非常有味道,觉得有种故事说不尽道不完的情绪和对于演奏游刃有余的错觉(虽然我知道也是电脑做的),而准拍子初听还好,可是听久了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暴露出“它就是电脑做的音乐”的机械感。这并不是好与不好的区别,而是在于你想要最终的曲子呈现什么样的风格。我觉得略讽刺的其实是,当我听喜欢听的电子流派如deep house的时候,常常会出现错落拍来shuffle一下整个节奏。人声流行音乐则大多数是准拍,造成一种机械的感觉。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make sense,通过这个影片发现的,非常有意思。
同意
一開始都覺得第二個超怪;之後覺得其實還好啦很特別
不過感覺要整團人都很強才玩得來耶;一般的團這樣玩會先把自己玩到崩潰吧 XD 還是先練好第一個好了
不知為何我總覺得DRUM SET和BASS不在一個點上讓我心裡微微覺得怪怪的那裡不對的感覺,但琴的聲音蓋過去後又覺得沒那麼別扭......
音樂真奇妙(????
Zhan San 同感,貝斯和鼓就是密不可分的關係啊
+1 沒有琴好像是亂打的一樣 貝斯有一點遲鈍
因为出现耳朵比较喜欢的高频 会掩盖掉低音的不舒服的部分嘛
swing 的概念?
loosen up the beats
afterbeat?
哈哈,看起來很多人不習慣第二種,我們英文就叫"Slugging"(跟蛞蝓一樣)。重點就是tempo(速度?)是一樣的,只是節奏要調整。J Dilla, D'Angelo, Robert Glasper都常用。
可是我猜大部分的音樂家都不知道他們在用哪種 X分之Y,只是隨著一種感覺而已。
第二種分軌聽很不錯,整個一起就覺得好像哪裡怪怪....有種每個樂手都想要用自己的律動走而沒顧慮其他人的感覺XD,想要知道怎麼做出爵士樂手所謂比較黏(拖拍?)的旋律。
其實有延遲聽起來會比較“真實”, 因為現實中每個演奏者的reaction time都有微小的差別。
btw, piano好像延遲太多。
即興爵士樂很常用的律動
好和弦說的是用電腦做音樂吧,才可以精密到計算每個樂器的拍子,第一種剛開始聽覺得很好,但是聽久了會膩,讓人有一種「啊果然不是band的感覺」⋯而第二種利用微妙的拖拍,造成一種「自然」的感覺,讓人聽起來不那麼「機械」。我覺得很棒啊~~
SO Groove!!!
只有我特别喜欢第二种嘛?很多黑人音乐R&B Neo-Soul都是这类节奏
求和影片中的音乐类似的曲子。这种音乐类型叫什么啊?好想在午后晒着太阳听
雖然起初覺得第一種挺不錯,但是聽了第二種後覺得這更棒!
问题是,这个东西怎么在电脑上做出来,难道只能手动调吗
谢谢wiwi,制作好用心,学到了不少。大陆人翻墙出来支持你。
至于两段演奏,听惯了流行乐的我其实是觉得第一种演奏方法比较入耳,因为这段音乐旋律感比较强,有一种慢舞的节奏,尽管确实有些呆板,但是调整后鼓不打准节拍会有些破坏整体效果。第二段就即兴多了,最主要我感觉贝司写得好好。
請問這種節奏在鋼琴也做得到嗎?
第二個版本很卡ㄟ 哈哈哈
謝謝老師,我不明白為何有時差,但仍然可以 做同一首歌 那我跟拍子機練習是多餘的嗎。
老師 可以教我們 做一些自己的backing track嗎。感恩
Jacob Colier 感覺有很喜欢用這種節奏哈哈
演算法的推薦讓我看到這隻影片
這就是shuffle ,swing 的鼓點
如果不常聽的話會覺得怪很正常就是
不知道過了四年會不會有更多人理解這種Grooving
真心覺得第一個版本比較好,如果真的有人伴奏聲部演奏成第二個版本我會暴怒XDDDDDDD
你好WIWI,在您这里学习到很多东西,我想问一下,这种时间差,怎么在水果编曲软件的鼓点(或者其他乐器)拍子里做出来,因为不知道专业术语和关键字,也没办法查到到相关资料,所以想请教您一下,谢谢
还有,作为大陆人抱歉顺手打的简体字,应该不影响辨认吧
Dilla beat/drunk beat在Hip-Hop及Neo Soul裡常出現,是很有魅力的節奏,沒想到竟然這麼多人不喜歡。
精髓除了laid back外,還要故意對不太準,2nd與4th拍時的大鼓與hi-hat常常會些微錯開(例如hi-hat在正常拍,但大鼓在後面一點。或反之。)
一些Dilla beat例子:
孫盛希 - 夢遊
YELLOW黃宣 - ROSE WAYNE
Usher - Simple Things
Anderson .Paak - Heart Don’t Stand a Chance
Jacob Collier - Time Alone With You
HONNE - Day 1
T-Square - Night Cruise
第二種超好聽,很swing,很多臺灣獨立樂團jazz hip-hop, 也都有使用這種技巧。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要如何購買好和弦大包裝?
好
請問在DAW裡面可以設置嗎?(比如ableton live)如何保證比例是固定的呢?
我覺得卡是因爲延遲太多誒,可不可以做個沒有或延比較少的版本試試?
十分專業,感謝你
大家可以去看Nate smith 这个鼓手。其实这个视频的意思是一些layback 和forward的一些用法..其实真的很酷..但是要看真人演奏才感觉..这次用midi模拟的就会有点小奇怪的感觉.. 而且我个人觉得 这个案例音乐旋律风格不太适合这种 不太在拍子上的...
谢谢Wiwi 从你的视频里学到好多东西 关于这一节我有点好奇是节奏比例的调整3:1和4:1都还好理解 可你是怎么做到把握57:43的?还有比如说“把铃鼓延后0.02秒”是怎么办到的呢?还是说有的特定的编曲软件可以进行精确设置么?感谢回答~
超愛第二種,老師也很喜歡教這種
我家老年人唱K就是这感觉XD
很實用的技巧,但鼓變了有種拍子不對的感覺==,我覺得其他樂器可隨性一點但鼓要打在準點
真的...
寧可鋼琴 貝斯延遲一點
也不要鼓聲延遲抓不到節拍...
但是只有鼓才能帶動整體的律動
只有 bass 在搖擺是不夠的
不錯哦,闡述得很清楚。
這招真的超實用 感恩Wiwi 讚嘆Wiwi
我覺得第二種版本讓我更難放鬆,一直注意到節奏沒有對到
我也是,感觉特别累得慌
目的就是不要讓你放鬆,強迫你動起來
第二种,节拍不稳,回家开节拍器再练练?
BASS的部分是不是沒有聲音呀
謝宗棠 bass 通常要戴耳機才容易聽到
James Yu 感謝提醒!!!
覺得第二種超級糟,一點都不酷也不帥,聽第二種擺頭會抽筋吧....
Usagi Wang 同意
Usagi Wang 同意,第二種像電腦卡機
Usagi Wang -
我真的有跟著抽筋的感覺
我覺得如果第一種是平常的走路的話,第二種就像邊走路邊痙攣的感覺
我喜歡第二種版本 可能跟有在跳舞 又喜歡爵士樂那種比較隨興的感覺有關吧~
第二个版本像是一群新手乐队,节奏稀稀拉拉,松松垮垮,不整齐。但是给人的整体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像是一个小脚穿了一双大两码的鞋,悠闲地走在夜晚的有很多窸窸窣窣街灯的街道上。
我的理解是,这种调整是试图通过违背心理预期而增添音乐的丰富有趣度。但也许偶或打乱才会收到最好效果,如果持续不停地干扰听众对节奏的期待,那就会过犹不及。
其實小的我是練國樂的,所以拍子都要求很精準 ( 雖然也有學過西樂 ) 但其實我有發現現在的流行音樂拍子其實也有點忽快忽慢,但還是很好聽,不過見仁見智,因為音樂是主觀感受啊!就像浪漫時期的曲子一樣,每個人演奏出來,都不大相同
第二個版本的節奏感覺像是喝ㄎㄧㄤ的人做的
陳建宏 kang是什么
Alex 這是一個概念詞彙,硬要形容的話大概就是神智不清的感覺
喝ㄎㄧㄤ可以解釋為喝到神智不清XD
两年以后重新回来看,官老师原来早就教过了dilla beat!
這種外國的非主流饒舌, 電子音樂, 都滿常聽得到, 可以查查wonky beat 會有很多, 最主要是要那種蹣跚感!!
Hi, Wiwi! Thank you for the great video. It's quite modern theory. The arrangement is a little bit exaggerated for me, but it does inspire me on how nowadays music is created. What was interesting was that I saw New York City in my mind while I was listening to this piece (the shifted one).
我的電腦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我聽不到電貝斯的聲音?
李鳳瀚 要換高級的電腦喔
讚
延遲、錯落拍
是很多現代音樂演奏時會使用的
尤其在可接受範圍內的慢歌
知名音樂第一種很專業很常見,不過聽久了覺得很機械,肩膀有點硬。
第二種很業餘很少見,但聽久了總是很新鮮,有一種陶醉感,而且很放得開的感覺(只要別太落拍)。
第一次聽第二種版本時覺得頭快抽筋了,後來把樂器一個一個加上去,最後一起演奏時又覺得不錯,好微妙XD
有一个问题一直希望老师解答,就是关于作曲家是如何抉择调的?十二个大调和十二个小调之间有什么差别吗?排除演奏技术的考虑。另一种表述:为什么常用的调号有限?作曲家是如何选择调号的?
第一回听两个对比的时候觉得第二版本卡卡的很难受,但是经过一层层不同乐器叠加上去分析之后再听又觉得好好听更放松一点。好神奇
歌手在有樂隊伴奏唱歌的時候,是不是已經在使用這種類似時間差的技巧,來顯露那種現場、隨性、酷酷、帥帥的感覺。😉 剛看完我是歌手獅子過來的
wiwi什么时候可以出一部有关西贝柳斯的讲解教学吗?西贝柳斯感觉很强大啊,但是通常只是简单输个五线谱,里面有很多功能的吧?
第二種到底哪裡帥哪裡酷.....給我一種呼吸不順暢很急促的感覺 超級不舒服...
Von nana 各人感覺吧?
我覺得兩個版本都不錯啊,只是第二種頭搖得比較快
midi作曲用一點點很適合的感覺,之前編了一個16beat的一直覺得hi-hit很死,強弱變化調了影響也不大,結果加了一點點swing參數之後就整個變順了,而且也沒有馬上脫離拍點的感覺
我覺得這是縱向跟橫向律動的關係導致大部分人會覺得第二種不喜歡,如果是鋼琴上彈奏低音部跟高音部去做這個的話應該比較好懂,因為加了鼓跟貝斯我個人覺得這兩個的律動線去拉分的話會太開,因為這兩個樂器的律動感在一般人耳裡分別性值太大,所以去拉成兩個不同的律動耳朵會錯亂。我覺得如果用鋼琴裡的6對16分音符,然後只對第一拍這樣一般人會比較好理解。主要是我覺得鼓跟貝斯單純演奏的縱向律動感就已經太強了,在拉兩條去調整橫向律動的話一般人比較會覺得大錯亂。但是我覺得只是音色的問題啦,我覺得這部影片想講解的概念很棒。
感覺第一個版本跟節奏擺頭時脖子比較能夠放鬆融入,第二種跟起來特別彆扭
希望老师出一集 如何模仿一个旋律写出另一个旋律,他们是不同的旋律,但是具有差不多的感情表达和气质
最近鼓手和producer都很喜歡用這種beat:"that J Dilla thing"🤘🏼
感覺聽第二個版本像是聽一聽要跌倒似的 XD
版本2
歌手在有樂隊伴奏唱歌的時候,是不是已經在使用這種類似時間差的技巧,來顯露那種現場、隨性的感覺
奇怪,之前居然漏掉了这一集,不然就不会被这首歌曲的感觉给困扰近一个月了。刘相松 的那版 《千年等一回》就属于时间差的效果吧,不然没理由我自己复刻的编曲总是感觉太死板,少了那种缠绵和纠缠的感觉……只是,出了DP环境之后,在live演出的时候真的可以做到这种细节吗?
一边补寒假作业一边看好和弦(○゚ω゚)っ已经补到40集了
讚
第二個版本抓不到節拍...感覺鼓聲很lag...
貝斯和鈴鼓可以接受,鼓這樣我真的沒辦法,聽起來有點頭痛Orz
覺得第二點的鼓點托拍沒有達到靈巧的效果,反而很笨拙
改速度的時候 會感覺 多了一個重拍 且是不可以預測的!的確比較現代 拍點前後距離不一樣
等等
現在回來挖影片
第二種真的很常在Lofi Hip-hop 出現
第二種是要怎麼搖啦XD
脖子會抽筋吧
看了留言就覺得臺灣音樂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呢
我覺得第二版本沒有帥到嘢,但還是很喜歡你的分享!
跟swing相同概念嗎?
swing 是調音符前後長度比例的部分,另外還有 drag (拖拍) 的部分
swing 不一定是 (也通常不是) 2:1,隨著速度、風格的不同,比例會在 1:1 到 3:1 之間浮動
要老實的以前的黑白的這個照片比現在彩色的帥很多
这么多期视频,这一期是我最欣赏不来的。第一种明显好太多了。我觉得可能是比例差太大了,可能调成53:47之类的会好一些?
爵士鼓每個小節第2個音聽起來會有種很唐突的感覺
總覺得還是要把那個音的時間往後拉才能弄出那種安定感
這種技巧如果是要演奏完全是團員之間的默契根本不是說好什麼音符比例
以數學的方式寫的好像很有根據但其實真的樂手之間只憑具一個東西叫做默契
是有多少人能把節奏分割成57:43
這種技巧一定是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做出這種Groove
誰看完影片就能割出57:43我拜他為師
這個帥帥的節奏很像小時候買的節拍器現在聽起來的樣子
很多人說版本二的鼓聽起來像節奏錯亂一樣
但事實上鼓的時間點沒有整體上延遲,正拍出現時間一樣反拍出現時間稍遲,這不就是前長後短的swing嗎??是經常出現的Rhythm吧??
另外其他樂器的節奏也不是亂,整體被延遲的時間間隔都是constant。真正的亂是指樂器出現的時間在拍子前或後,時間間隔是Random。
所以其實只不過是耳朵沒有聽慣而已
Cos Tin 長度較短的八分音聽著感覺氣促,造成了一種亂的感覺
沒錯~~其實很多編曲軟體把鼓組swing調到最大就會變這樣
在DAW里面可以调节dotted/swing的程度,就是这个效果,但应该所有乐器一起调整吧,,,而不是只调整一个节奏乐器。。?
這就是傳說中的lay back嗎?
讓我想起老西岸的G-funk
感覺聽第一種比較舒服耶,聽了第二種會有種強迫症想把拍子對正
可能如果是真人即興演出可能感覺會好些
Jacob Collier 的編曲常常用這種節奏
這是Close To You
ruclips.net/video/9s1baxrxGHU/видео.html
第二種版本那種節奏的音樂如果出在音樂節奏遊戲上
那種譜面會搞死很多新手wwww
我觉得第一个版本比较好
开头的时候还在想,第一个版本好像比较好,听完讲解大概明白其中的乐趣了。各有各的乐趣吧,作为程序员,似乎还是觉得比较整齐的比较舒服,不过第二个版本确实很松松垮垮,精神不好的时候听会很舒服。
通常來說, 不會四種樂器也有時間差喇
因為真的彈起來很難每個樂器都做出很準的時間差
不準的話聽起來就會很亂
比較常見的就是一種樂器solo時就會做一些時間差, 快拍慢拍, 早點彈慢點彈, 做成一個很cool的感覺
不過用電腦編就另作別話喇
好好玩
讚
完全懂你要表達的意思,但第二版的demo實在作太爛了,不是把quantize稍微開點shuffle or swing就叫酷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