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浄土宗の法話】「弥陀の光明に遇う者は」【令和5年12月】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5 окт 2024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9

  • @坂井和江-i2h
    @坂井和江-i2h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大変 分かりやすい ご法話でありがたく 拝聴させてただきました

  • @HiroyukiIto-Singonsyu-Hakuun
    @HiroyukiIto-Singonsyu-Hakuun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南無阿弥陀仏🙏📿

  • @真寛
    @真寛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三垢(貪瞋痴)良いお言葉を頂戴しました。 勤行で貪瞋痴とお唱えしておりましたが、意味も考えず、ただ唱えているだけであったと、反省致しました。有難うございました、南無阿弥陀仏

  • @髙畑一幸
    @髙畑一幸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南無阿弥陀仏を一心にとなえる心を常に持ちたいと思います。

  • @user-ih5wg4nf1d
    @user-ih5wg4nf1d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上品上生与中品上生的分别在于发菩提心。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譯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花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花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生彼佛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 @user-ih5wg4nf1d
      @user-ih5wg4nf1d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其实通过念佛也可以明心、见性无殊(明心菩提),然后妙愿妙行(出道菩提),最后如同如来(究竟菩提)。
      根据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分为5种菩提: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道菩提、究竟菩提。
      ------------------------------------
      根据《佛说无量寿经》,有胎生和化生西方极乐世界。胎生西方极乐世界,500岁不见如来。胎生是因为没有发菩提心,不知缘起性空,却陷入色form受想行识。不知如来妙行妙法,却善恶业报。
      根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上品中生是纯说第一义谛,又念如来。
      念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发菩提心/发心菩提/纯说第一义谛。
      初发菩提心,缘起性空,就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和「贪嗔痴 或不贪不嗔不痴」。只有本性空寂/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幻众皆有佛性,也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欲长菩提苗,初发菩提心/发心菩提/第一义谛,《梵网经》:
      「计我着相者,不能生是法
      灭尽取证者,亦非下种处
      欲长菩提苗,光明照世间 
      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
      不生亦不灭,不常复不断 
      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 
      菩萨所应作,应当次第学
      于学于无学,勿生分别想 
      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诃衍
      (Mahayana)
      (大乘佛教)」
      上品中生,若是纯说第一义谛,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性空寂,缘起性空。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上品中生者......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即开。...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若是初发菩提心,缘起性空,那么就是「不来不去」,「不往不返」,「不生不灭」却不是「往生」!是如法「化生」。
      念如来时,《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本性妙用随顺如来妙愿妙行。念即是!《佛说无量寿经》第18妙愿:「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上品中生,不但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凡夫相」,而且没有「往生」。是不生不灭的圆满本性,又妙用妙愿,是如法「化生」。念即是!
      没念佛名时,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一切法(色form受想行识)皆是因缘假合,无常生灭,如幻泡影,如露如电。
      《佛说无量寿经》:
      「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
      志求严净土,受决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
      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
      具诸功德本,受决当作佛;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
      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圆觉经》:「...本性圆满故,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因为具诸功德本(本性本来就圆满,只是迷于色受想行识),又随顺阿弥陀如来妙愿,所以如法化生西方极乐世界,见如来。
      初发菩提心就不是因果,是妙因妙果。是念如来妙法妙愿,是「如法化生」。
      ----------------------------------------
      上品上生,也是缘起性空,但大智般若,六度如幻。无论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上品上生或《佛说无量寿经》的「上辈」和「中辈」都不是只念1句佛号而已。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根据《观经四帖疏》:
      「...第三重举九品返对破者。诸师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者。何故观经云。三种众生当得往生。
      何者为三。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读诵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读经。唯能念佛法僧等。
      此之三人各以己业专精励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续不断。各回所作之业求愿往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放光授手。如弹指顷即生彼国。以此文证。正是佛去世后大乘极善上品凡夫日数虽少作业时猛。何得判同上圣也。然四地七地已来菩萨论其功用不可思议。岂藉一日七日之善华台授手迎接往生也。此即返对上上竟。.....」
      根据善导法师的《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 是"上品凡夫"。因此还未(明心、见性无殊)明心菩提,只是发心菩提 或 伏心菩提。
      《佛说无量寿经》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化生是发心菩提和伏心菩提,还未明心菩提,出道菩提 和究竟菩提。上品上生,不是1句佛号而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八十二》: 「...布施波罗蜜多如幻、如化、如梦所见,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布施波罗蜜多等自性空故。..」
      上品上生,缘起性空,念如来名号时,《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如来名号时,是本性妙愿随顺如来妙愿。《佛说无量寿经》第18妙愿:「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念即是!
      上品上生,缘起性空,没念如来名号时,如同《佛说无量寿经》的上辈、中辈。或《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的内容。是大智般若,六度如幻。

    • @user-ih5wg4nf1d
      @user-ih5wg4nf1d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初发菩提心,緣起性空,就沒有「貪嗔痴 或不貪不嗔不痴」。
      由于是初发菩提心,缘起性空,本性空寂/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不会善恶分别心,然后演变成权力对立斗争。而是般若波罗蜜多,如梦如幻的妙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82》: 「...布施波罗蜜多如幻、如化、如梦所见,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如幻、如化、如梦所见。何以故?以布施波罗蜜多等自性空故。..」
      由于大智般若,所以是礼佛,不是拜佛。
      发菩提心,缘起性空,本性空寂,又如幻、如化、如法「礼」如来。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如来
      《佛说无量寿经》:「..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这些法(色form受想行识),都是因缘假合、生灭无常,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是幻人幻众。
      初发菩提心,緣起性空,就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是幻人幻众。
      初发菩提心,緣起性空,一切幻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欲长菩提苗,初发菩提心/发心菩提/第一义谛,《梵网经》:
      「计我着相者,不能生是法
      灭尽取证者,亦非下种处
      欲长菩提苗,光明照世间 
      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
      不生亦不灭,不常复不断 
      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 
      菩萨所应作,应当次第学
      于学于无学,勿生分别想 
      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诃衍
      (Mahayana)
      (大乘佛教)」

      《佛说无量寿经》:
      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
      志求严淨土,受决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
      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
      具诸功德本,受决当作佛;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
      专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刹。
      《佛说般舟三昧经》:
      「..若说经,当如法。
      了身本,犹如幻。  
      勿受阴,勿入界。
      阴如贼,四如蛇。
      为无常,为恍惚,
      无常主,了本无。
      因缘会,因缘散,  
      悉了是,知本无。  
      加慈哀,于一切。
      施贫穷,济不还。
      是为定,菩萨行;
      至要慧,起众智。…」
      《圆觉经》: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金刚经》: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愣伽经》:
      「...愣伽王!我说真如法体是如实者亦是分别,如分别色为实际,为证实智乐修行无相智慧,是故莫分别如来为智身智体,心中莫分别,意中莫取我人命等。
      云何不分别?意识中取种种境界,如色形相如是莫取,莫分别可分别。
      复次,愣伽王!譬如壁上画种种相,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愣伽王!一切众生犹如草木无业无行。..」
      《道行般若经卷第一》:
      「...须菩提语诸天子:「设复有法出于泥洹,亦复如幻。何以故?幻人、泥洹赐如空,无所有。..」
      《诸法无行经》:
      文殊师利言:「于诸天子意云何?幻人能到十地、至佛法不?」。诸天子言:「幻化人尚无住处,何况从此住地至于馀地。」。文殊师利言:「诸天子!一切法如幻,无去无来无过无出无至无到。」
      --------------------------------------------
      由于上品中生和上品上生 皆是 缘起性空,是本性空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没有感恩、惭愧、没有爱。
      感恩、惭愧与爱都是法,是《百法明门论》的心所有法。
      《佛说无量寿经》: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
      上品中生和上品上生是发菩提心,缘起性空。本性空寂,无色无受想行识,本性又随顺如来妙愿。所以《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
      这才是如法的意思。没有发菩提心,没有缘起性空,就没有如法/妙法。如经题,《妙法莲华经》。
      功德的意思是性德。是本性空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然后妙用/妙有。妙行/妙愿/妙有/妙用,就是功德。
      如果没有发菩提心,没有缘起性空,就没有功德,而是业。或善业或恶业,是陷入色form受想行识,或轮回生死幻境,或胎生西方极乐世界500岁不见如来。
      因为发菩提心,缘起性空,所以才「念佛功德无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本性妙用妙愿,随顺如来妙愿而妙行。

  • @user-ih5wg4nf1d
    @user-ih5wg4nf1d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如来
    南无本师阿弥陀如来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又,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梵文的eka ratram 的意思是 一日一夜 或明相至明相。明相至明相的意思是 「日出至日出」。
    「一心不乱」的意思是「专心念如来」,然后临命终时,如来令心不乱,胎生或化生西方极乐世界。
    梵文的mita的意思是limited(有限)。"弥陀佛" 的意思是 "有限光的佛"。
    梵文Amita的意思是unlimited(无限)。ābha 是“光”的意思。Amitābha(阿弥陀佛)的意思是 "无量光佛"。
    Amitāyus,意译为“无量寿”,音译阿弥陀庾斯。
    ----------------------------------------
    如果不依《佛说阿弥陀经》,可以依《佛说无量寿经》。
    除了依《佛说阿弥陀经》,也可以依《佛说无量寿经》的第18妙愿:「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根据《佛说无量寿经》,胎生西方极乐世界 或 化生西方极乐世界。
    发菩提心,缘起性空,十念化生西方极乐世界。
    没发菩提心,十念胎生西方极乐世界。
    --------------------------------
    《佛说无量寿经》:
    …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
    對曰:「已見。」
    其胎生者所處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亦皆自然。
    爾時,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彼國人民胎生化生?
    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
    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此諸眾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加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
    復次,慈氏!他方諸大菩薩發心欲見無量壽佛,恭敬供養及諸菩薩聲聞之眾。彼菩薩等命終得生無量壽國,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勝故。
    其胎生者皆無智慧,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諸聲聞眾,無由供養於佛、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

    • @user-ih5wg4nf1d
      @user-ih5wg4nf1d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回向发愿心」的意思就是先发菩提心,缘起性空,本性随顺如来妙愿。没有缘起性空,何来「回向发愿心」?
      因此化生必须初发菩提心(缘起性空)。
      CBETA《佛說無量壽經》:
      [0272b15]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願生彼國。」
      [0272b24] 佛語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
      [0272c04] 佛語阿難:「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