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uy in the video said after covid they terminated the tele consultation. Actually it's good to maintain tele consultation. In Singapore, polyclinic nurse will follow up on diabetes patients via tel consultation every 2 weeks. They can see how the patients inject their insulin and even adjust the insulin dosage base on patients daily blood glucose levels. Then the patient go back to see the doctor every 3 to 4 months for collection or adjustment of medication.
台灣不只孕產婦死亡率高.新生兒的死亡率也特別高.且多年來一直無法改善
我2018年意外早產.女兒在新生兒期就過世了.當時有拿到一些早產兒基金會給的物品跟手冊.才知道新生兒死亡率這麼高
我比較難過的是.我娘家和婆家都對外聲稱我流產.不願承認我女兒曾經活過
我女兒有證件(健保卡).有就醫資料跟病歷紀錄.戶政系統永遠紀錄我生了兩個小孩
別人眼中只看到她已經死亡.但我在意的是她曾經活過.這樣就夠了~
給你一個大擁抱,如此艱難又堅強的渡過,還不被家人諒解,畢竟孩子也曾經在你的肚子裡,陪伴你給予你一段快樂的時光,雖然結局不美好,但這孩子永遠都是你的孩子,只是先離開這世界去當小天使了,希望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多重視每個生命與個體,改善環境,讓孕媽咪們都能平安快樂地迎接小生命,小生命們也能平安健康地長大。
不止新生兒
一堆拉拔孩子長大成人
結果小孩出外工作被撞死
交通地獄
專題報導想討論台灣孕產婦死亡率偏高,結果找一個想拿美國護照的家庭去國外生產結果差點嗝屁的來當例子,不覺得很詭異嗎??
而且也沒有講死亡率比日本韓國高的原因,只一味檢討台灣偏高。這樣是要怎麼改善?重點是記者還在中間講說可能各國統計方式有差異,不覺得完完全全打了自己這專題的主旨響亮亮的臉嗎😂
認同,影片裡提出的問題也都很表層
根本像大學生做的報告
公共電視嘛!就別要求他們太嚴謹了吧。
我也是這麼認為,這個影片有點沒內容沒重點。
恐怕是政府不願意公視報導
@@jefuiog54789 護理人員的缺乏導致病人死亡率提升
植入性胎盤的高危險群:前胎剖腹產、做過人工流產搔刮手術、子宮先天性發育異常、子宮腺肌症、子宮黏膜下肌肉瘤、做過肌瘤手術。提供參考,這樣大家比較容易知道風險在哪裡。
台灣社會整體來說應該算非常歧視孕產婦或媽媽的吧,在家被夫家鄙視,在職場明著壓榨瘋狂歧視,帶孩子出門在外也會有各種外人的眼光或在需要協助時被忽視,連人行道都對嬰兒車非常不友善😂😂
是!
我也覺得。尤其是遇過有一些老男人,認為帶小孩的女性 時間就是比較沒價值 服務是為了男性 看不慣安撫小孩的動作。
嬰兒車上人行道就是一路震到底,我姪女都在呃呃呃呃呃,後來只好直接走大馬路了。
女生要生孩子多半就面對無法升遷的問題,但男生正好相反
我有句座右銘:如果看不起女人,這些人就不要從女人肚子裡出來
孔子說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孔子說過的大道理中最爛的
@@小青-x4p女性之間也有歧視
對孕婦的忽視,就像只把女性當作生育機器,死亡原因也沒有太多關注與檢討,都是孕婦自身年齡.生活習慣.心理因素等問題,現實就是這樣被不平等對待,在這種社會中冒風險生孩子的理由是什麼,還要賭自己可以倖存下來,只覺得非常可憐。
女性活在這世界上不是為了幫你們傳宗接代,我們都是人。
👍有想到一個點就是高齡,生育其實是一個亟需生理資源,往往生育的婦女都是身兼多職(職場、婚姻、孕婦、媳婦)四面向的外在資源掠奪導致自身免疫力改變造成身體負擔增加,是影響孕婦健康懷孕原因
還有生下來也是問題,之前看過一個醫學報導,如果爸爸年齡40幾歲以上,孩子出生有精神面的問題機率大增
還有一個,台灣女性普遍缺乏運動,可能受傳統思想影響,老一輩總用女生要文靜的理由來刻板印象的規範
其實缺乏運動很影響身體,有運動和沒運動的女生,身體機能大不相同
飲食習慣我覺得也是重點,手搖飲、炸雞等等美食都不是健康的
同感⋯
我們婚後到現在,雖然還沒有小孩,其實我們也很喜歡小孩。
但碰到很多長輩,話裡行間都透露著對女生不尊重的想法,最嚴重的就是⋯時間到了,女生就是應該要負責傳宗接代,就是要生小孩,就是生產的工具。
剛開始長輩是暗示的講,後面變成責怪、怒罵,搞得好像我們沒生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一樣。
這點真的讓我非常非常生氣!!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造就這樣的想法?!
最後都直接被我恐嚇我要去結紮了,不要再跟我講那些543。甚至一定要逼到我回:照你們這種想法,那為什麼時間差不多了,你們不去屎一屎(要我講出這種難聽字眼)他們才暫時停止這話題,然後氣氛就很僵⋯
覺得這也是造成現在很多人不願意生小孩的原因之一吧?越逼我們生,我們越故意不生,孩子是我們幸福的結晶,不是交給長輩的作業。
老實說,跟健保的關係很大。健保強迫全台醫院只能用堪用的東西,而不是最新最好的器材,光是早產兒用的各種管路,日本大醫院有細到不行的專用耗材,但台灣健保只要有堪用的替代品,就只讓大家用最便宜的,就算想要自費,廠商都不想經營台灣市場。誰要是相信這個照護品質能一樣,大概是吃到健保官員的口水了
為什麼例子是用在國外生產的 不是討論在台灣生的孕產婦死亡率高嗎
想打廣告吧
台灣在亞洲已開發國家中 兒童死亡率也是第一名😢
行人地獄+機車地獄
台湾since when是developed country?
@@玉明月 台灣交通地獄有一半責任在腳痛部 但台灣媒體熱愛甩鍋給用路人 保護政府監督人民
投給民進黨的下場
@@cheapledodo424 低智選民造成的
孕產婦死亡真的比想像的高
我總以為「生不過四塊板」
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
但我朋友就是在去年歷經了這麼可怕的事
失去寶寶切除子宮
也死了幾次
終於活了下來
真的很不容易😢
孕產過程中對孕婦的支持很重要,傳統的醫療往往忽視孕婦的心理壓力,期望獨立特派員可以介紹溫柔生產這個以孕產婦為主的作法,給大家不同的視野。
3:02 四次流產是不是就已經能確認妳的身體不適合生育了?不要說四次了,兩次我就會跟我太太說不要生了,真的非要小孩的話我們領養就好
但是華人社會還是傾向要自己親生子,除非雙方長輩都不介意。
只能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小時常聽大人說俗話說得好,長大後深刻體會,俗話大多都胡說八道,大多都是情緒勒索,現代社會應該革除這些傳統遺毒。會認為無後是不肖的人,這種情緒勒索的人,也不值得孝順,不是嗎?
同感,但華人社會...儒家遺毒...依舊根深蒂固的觀念...
大部分是胚胎质量问题,并非母体问题
先不論懷孕對女性的職涯影響
性犯罪普遍輕判、產婦死亡率高,還要想辦法通過代孕
更不用說現在台灣女性墮胎還是相對受限的
由此可見,這個社會根本不把女性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和身體自主權當一回事
雖然有評論說沒說什麼原因,但我現在才知道這件事情!!謝謝你們讓我們知道,新聞都沒有看到這個😅
8:27 說的這些話根本不可行,除非像空難事故一樣有專業機構介入調查而且有飛行員免責,才有可能實現。不然第一步就是面臨家屬的指責,怎麼可能能夠找出真相
現在台灣小康家庭還是別生了. 付出的代價遠高於養育下一代的幸福感. 台灣人自己選的.
對呀 拿捏不好 付出太多 演變成沈沒成本 不願意對小孩放手 控制狂 情勒 到時候又被社會罵 被小孩嫌棄 自己也痛苦
是的,自己要選民進黨的
大環境不適合養育下一代,建議想生孩子,風險太大
交通(亂七八糟道路規劃、三寶、違停)
經濟(通膨嚴重一直漲)
教育(奇葩課綱、學歷貶值)
薪資過低(底薪)
法律(便宜交保、輕鬆緩刑)
氣候(年年創新高)
職場(慣老闆要你加班做業務外事、過勞)醫療(有健保擔著,但也撐不了多久)
想到這些,歡迎有人補充
食安
詐騙(線上課程/第三方貸款)(美容療程信用卡詐騙/鬧區街角出沒)(語言學習課程書籍詐騙/在校園書店出沒)
性侵害/性騷擾 (戀童癖)
台灣黑子化 (校園暴力)
超高齡社會 (常常需要請假照顧老人,不利職涯發展)
我的舅媽生第二胎時有產婦高血壓問題,當時負責生產的主治醫師也明確知情,但她還是在羊水破後為我舅媽施打安胎針,又等了一天多,最後導致舅媽血崩、妊娠毒血,和表弟雙雙離世。
這件事對我們家造成最大傷痛的是,事後和醫院的協商會議,無論是主治醫師、律師團隊或院長,沒有一個人向家屬道歉,因為一但道歉,就表示這是他們的醫療疏失,所以他們只是不斷強調,生產本來就有風險,這是很正常的。
舅舅一時間失去妻子和未面世的寶寶,還要獨自照顧國小的表弟,根本沒有心力去與大醫院打官司,最後只以150萬和解金做終,沒有道歉,沒有檢討。
我這輩子絕對不可能在台灣生小孩,這個體制只有卸責沒有檢討。
很難過聽到你遇到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胎兒週數還太早所以醫生選擇安胎?
對於醫療事故,有時候要有一個概念“是不是醫師沒有疏失,患者就不會死?” 有時候真的世事難料
@@evelynchen5425 當時是37週,舅媽原本是送到一直以來產檢的醫院,但醫院說舅媽的狀況怕有突發問題,小醫院的設備和血袋可能不足以處理,所以是請舅媽到大醫院生產。
不確定是不是這過程中的溝通或資訊不完全,但至少媽媽手冊上有明確註記高血壓,後續的調解會上主治醫師並沒有針對為什麼施打待產針做出說明,只表示這是常規操作。(也許是開的指數不夠?
我們的疑問沒有得到解答,因此在舅媽過世的十幾年後,我們仍認為她死得不明不白。
我們家人中沒有醫療專業人員,所以我們只能透過查詢資料、案例等,得到的結論是,高血壓產婦羊水破裂後當下最安全的處置方式是直接剖腹,當然我們也知道每個案例的狀況不一樣,不能同一而論,但院方後續的態度實在很難讓我們相信,舅媽在生產過程中真的有被好好對待、正確處置。
你們查過醫生背景嗎?
有沒有一種可能你們遇到的是波波醫生?
我在別科遇過畢業自南美洲某國的醫生,她當時已經執業多年,快達退休年紀了,但是她的醫術真的有點可怕,除了初診病人外其他人都不敢找她看,一般門診看診不太行,也不敢開刀。如果當年她是在台灣念醫學系,她這種程度可能根本無法拿到主治醫師的資格。
以她的年紀,當年可以在南美洲念醫學院,可能家境不錯,所以後來回台還是可以在某知名體系當醫生,具體在哪裡我就不說了。
所以我有理由懷疑,你舅媽遇到有背景又畢業於課程不夠紮實的外國醫學院的醫生,他的醫術應該是有問題的,別懷疑很早就有波波醫生了,我上面提到的南美洲醫生,他現在可能快退休了,回推一下,台灣應該30年前就有波波醫生了,你們是有機會遇到的。
@@靈動菲+1我有聽過南美教育體系那些教授的文憑都是鄰國買來的,英文也完全不行
別把產婦自己健康問題怪罪給產科醫師,聽妳的敘述,處置是沒問題的
除了高齡外,肥胖、缺乏運動的確也是蠻大的因素。
還有一個影片沒提到,但是我從小到大遇過的女性幾乎都有經期不順的問題,或者子宮相關病變。
這個問題我覺得也能是孕婦死亡率的調查方向。
缺乏運動其實是最大主因,有運動和沒運動的女生,身體機能差很多
環境荷爾蒙
現在空污等環境污染就能引發一堆慢性病了,肺腺癌怎麼變多啦
台灣塑膠微粒也是亞洲第一高
@@巫嘉偉 垃圾囤積,非正規垃圾山高海拔地區也有上百個
@@XDDCCv.v 肯定的 可惜這類新聞只有公視願意報導
這是政府的錯 讓人民因為經濟壓力而晚生 然後母體也早在年輕時被工作心力操壞
曾經子癲嚴重到會診心臟、腎臟科
生產時遇到植入性胎盤
不過幸好母子平安,現在才能在這邊看yt😅
自己經歷過才知道懷孕真的不容易
一堆問題就是卡在讓想成家的人不能在合適的年齡成家,然後想辦法讓高齡產婦更安全???
要不要問問現在還在鼓勵高齡產婦生育的政府? 炒房炒到都快亡國了,34歲小孩是唐氏症的機率比統一發票中獎率還高,更不用說生產風險跟其他遺傳疾病,體重問題也間接跟年齡掛勾。
112年台灣地區每十萬人口
自殺死亡率為16.7人
生產死亡率約14人
事故意外29.5人
補充
這個論點主要犯了以下謬誤:
1. **忽略背景和暴露風險**:
- **暴露人數**:事故意外(如交通事故)涉及的暴露人數非常多,幾乎每個人每天都可能面臨交通事故的風險,而生產僅限於特定人群(如孕婦)。
- **暴露時間**:交通事故的風險暴露時間是長期且頻繁的,而生產是相對短暫的一次性事件。
2. **基數和比例問題**:
- **比較基礎**:單純比較每十萬人口的死亡率,並不能完全反映實際風險。生產死亡率是針對每次生產事件的風險,而事故意外死亡率是針對整體人口的日常生活風險。
3. **風險感知差異**:
- **風險感知**:人們對不同類型風險的感知不同。生產死亡率雖然低於事故意外死亡率,但對於個體產婦來說,這是一個高風險事件。而事故意外雖然死亡率高,但因為涉及人數多,個體感受到的風險可能相對較低。
4. **數據範圍和細節**:
- **數據細節**:事故意外死亡率包括多種情況(如交通事故、工業事故等),這些不同情況下的風險差異很大,而生產死亡率相對單一。
因此,僅根據每十萬人口的死亡率數據來比較事故意外和生產死亡的風險,會忽略很多重要的背景信息和上下文,導致結論不夠全面和準確。
只有台灣的數字沒什麼感覺,還要跟國外比才知道高低。
拜託大家不要生,給那些所謂的有錢人生就好 XD
找一個在國外生產,可能也在國外待產的孕婦,對於解決台灣醫療問題有幫助嗎?
示意畫面
孕婦死亡率高這個議題應該要受到重視。
這樣的主題這麼好,但用了國外生產的例子,太可惜了。孕產婦的處境,不是只是面對懷孕的問題和挑戰,生產時的風險和危機,產後的無奈和無助,這所有過程中孕產婦和其身後的新生小家庭、伴侶、家人,對於孕產的知識、準備都太不足!對於面對這種超高死亡率的反應做法,不能只是著眼在要擴大產檢項目,這同樣提升了更大的焦慮,要全面的檢視孕產、育各面向的支持系統、資源,尤其是產後憂鬱全世界名列前矛,這一點需要極度重視啊!
真的~
懷孕本身就是個高風險的事情...
台灣高齡產婦比例比日、韓高啊,外加人工生育的情況也比較多,這些就是主因啊。
日、韓雖然生育率跟台灣一樣低,但是他們結婚時候的年紀比台灣人還要來得低很多。
日本女性結婚年齡偏低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女性升遷困難,薪資也比男性低很多,所以日本女性單身cp值不高。
還有一種可能,台灣的產婦大部分是職業婦女,其中很多人都是上到快生了還在上班,所以我猜是因為這些產婦孕期太操勞,工作壓力又大,所以死亡率比較高
@@靈動菲蠻有可能
說白了就是對孕婦不夠友善,如果不會中斷職崖很多女人也不會想太晚生孩子
@@user-ji9ck3ez5r 確實如此,而且日本是習慣女生結婚就回歸家庭,韓國這邊也還是有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很多韓國女性結婚後也都專心持家。
不是說在家一定比較爽,只是在家不會有主管客戶半夜打電話的問題,也不會下班回家還在擔心公事,至少家庭主婦在沒孩子的時候是可以安睡的,可能因為這樣身體比較健康吧!
流產四次 就要去評估母體是否有慣性流產問題
海外生產跟我國孕產婦死亡有什麼關係?
產檢是在台灣做的嗎?不講清楚是在誤導欸
台灣的產檢次數已經很多
而且各項公費檢查也比很多國家多
日本人幾乎不主動推薦包括羊穿等檢查
反正最後出什麼問題
結論就是醫生不夠
資源不夠
The guy in the video said after covid they terminated the tele consultation. Actually it's good to maintain tele consultation.
In Singapore, polyclinic nurse will follow up on diabetes patients via tel consultation every 2 weeks. They can see how the patients inject their insulin and even adjust the insulin dosage base on patients daily blood glucose levels. Then the patient go back to see the doctor every 3 to 4 months for collection or adjustment of medication.
日本这边到孕后期,如果产检时发现可能会有分娩困难,会介绍去大医院提前住院到小孩出生。我是平安产检到38周,结果运气不好,高烧而且是新冠期间,从一直去的产妇小诊所被救护车紧急送到大医院,高烧退不下,影响到了小孩,紧急剖腹产。第一次生小孩就经历了鬼门关,那一刻真的是能记一辈子。
孕婦年齡太高 死亡率就增加!
重點是就業環境.....其實一直都在歧視女性~
然後女性生產一直有風險死亡!!
當初我28還29歲歲生孩子 也差點力竭...
我沒打減痛針~ 我是直接感受強烈的孕痛去生孩子..
整個等待過程中~我都是痛苦的哀哀叫
生產時~護護理是一直叫我要出力~ 我也一直努力出力~但孩子就是沒出來...
那時候我已經要沒力了~我還記得我快要虛脫時~
護士小姐很勇猛的用他身體的重量去壓我肚子~想要把我孩子擠壓出來
幸好孩子出來了,我只依稀聽到醫生:[這個孩子不愛哭~打腳都不太哭]
然後我太累了就暈睡過去
總之,生產過程中,意外真的很多,我覺得我體力不錯,但生孩子也感覺自己要往生
我自己是沒打減痛針,是因為我那時候很白癡的想試試看原汁原味的生產過程,
但我覺得男方還是讓老婆打減痛針吧!!! 真的痛苦死了!!! 我覺得我的體力大部分都是消耗在分娩過程~一直痛到哀哀叫
累暴!!!!如果女方體力不好~還不打減痛針生產~那會很增加孕婦死亡率的!!!!!!!
生小孩一直都是很可怕的事情
聽多看多 沒辦法傻傻去生
媽媽真的很辛苦,我是覺得中華料理比日韓家常料理多油多鹽容易讓產婦發胖,每家醫院對產婦的產前後的身材管理教育品質差很多,單孕婦身材走鐘比例較高一項就可以大大增加生產過程和憂鬱的風險。
台灣的飲食習慣就是高糖高澱粉,平日也沒運動習慣,產後就不容易恢復孕前體態。
您確定日本人吃的比較不鹹嗎?
笑死 自己不愛運動 愛吃蛋糕甜食怪中華料理 拿韓國來比更好笑 泡菜怎麼做的你知道嗎?😂
其實日本鹽食超鹹 甜食超甜😅
這集下去原本想生的也猶豫了,台灣醫院診所那麼多,竟然死亡率比其他國家高,也很不可思議。
台灣只是醫療費用便宜,但醫護過勞嚴重,再加上現在護士缺工嚴重,我們的醫療隨時可以就醫,卻醫不好。
之前天下雜誌有專題報導外,在總統選舉時柯文哲的政見中也有提供相關問題。
產科都快沒什麼人要走了,婦產科醫生平均年紀已經是全科別裡最高的了
如要生,儘可能早點生,身體體能都較好,體重要保持標準,因為肥胖對孕婦是蠻不利多。
生產就是一命換一命,能生還是早點生比較安全。
這影片看似專業,看完還是心裡滿頭問號,所以台灣比日韓高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有點不求甚解的感覺
哺乳也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好希望公視可以做屬於台灣的專題
我知道的孕婦幾乎都是工作到接近產期才會休息。另外就我所知好像台灣的婦產科醫生大量流失。⋯⋯
??????這不是在國外生產嗎??????
這是利用標題吸引流量吧! 最好是跟那種非洲相比台灣孕婦死亡率偏高?但台灣還是需要正視以後的醫療問題,因為以後婦產科、外科、內科、小兒科...可能都會沒醫生了,醫生都跑去開醫美跟牙醫診所😢
台灣跟非洲比😊
不是啊 這是在美國生的 人家說不定是美國孕婦 怎麼說台灣孕婦死亡率高= =
孕產死亡率都不知原因了,為何各黨立委們還敢推代孕?
在最後一次懷孕前已經有過四次流產紀錄,代表孕婦本身的健康情形或所處環境可能本就不適合生育,
以此為案例來說明生產很危險,適合嗎??
因為這是常態,高齡產婦的常態,有些是意外流產,有些是檢查到缺陷得人工流產,各大論壇一堆高齡產婦在抱團取暖,卻忽略核心問題,為何讓想生育的人搞到得高齡才能成家?
會生的還是會生,祝福未來勇敢的人們。
產後憂鬱症被低估了,而且產婦沒有病識感!從焦慮到躁鬱這兩種前兆都還沒覺察,我是直到生完第三個月我才意識到我真的處於崩潰,原來我有產後憂鬱症,新手媽媽跟全職媽媽都是人生第一次,家人跟朋友無論是實際層面還是精神層面有沒有支援真的超重要!!😮💨😮💨
小編是不用睡覺了嗎😢😢
把影片看完了,原因還是個問號,這影片只是丟出有這個問題
這才是最可怕的 連原因居然都還不清楚 凸顯出台灣社會對產婦生育安全的忽視
@@topaz4981真的
7:18
太可怕了
根本的原因原文有提到兩次包括生育高齡化、三高、肥胖、憂鬱、環境壓力,所以現在他們想要了解直接造成死亡的原因,來為這些人提供更好的醫療照顧
還有健保問題 造成某科系醫生人力短缺 健保藥療效低下
好幾個專題都有一樣的問題…訪的專家學者也說了一堆參考書上就可以出現的說法,採訪團隊不會覺得被玩弄嗎?
覺得醫療方面已經很好。自己經歷到後,覺得產前後憂鬱症才是真正危險。身體疲累到一個程度,隨便來個事情不順,真的會想乾脆死掉或許還比較順利。
我也是怕這個
二個產婦的例子都是植入性胎盤,都提到大出血。但產檢是否可以檢查出來植入性胎盤? 高層次超音波是否可以檢查出來? 感覺產婦自己本身也不清楚這中間的過程其實是有機會認識更多生產風險的,只歸因於「高齡比較辛苦」,這也沒有回應到這個主題 「數字背後的原因為何」。另外對於產後憂鬱或產婦的心理支持,只強調醫療面真的太狹窄了,影片中有提到「社會面」,這當中其實有著重要的關鍵,建議公視可以以同一個主題做延伸的專題,行政院少子女化政策 到 2024年就完結,下一個階段的政策為何? 是否有含納進更多孕產家庭在社會面、勞動面、社會支持面的計劃和政策? 這一集專題如此重要,但沒有給出更多面向的分析,可惜了。
結果整部影片看完,還是沒有看到跟周圍各國的差異成因?
為什麼烤燈在廁所裡?醫院不是應該有嬰兒室給新生兒由護士來照顧嗎?而且廁所很髒啊!有誰會把新生兒放在馬桶上面!這不會很容易讓脆弱的新生兒收到細菌感染嗎?尤其是他們的臍帶還沒有完全脫落。
還有我認為媽媽的憂鬱很多是因為取決於工作上,家庭里和跟配偶對媽媽從孕吐到孕育寶寶的態度是否有給於她們足夠的體諒,愛護以及關心。如果大家懂得換位思考體諒孕媽的辛苦,生育率就不會那麼低了。無論是在家也好,還是在公司也好,如果可以給孕媽多一點體諒和關心,少一點在背後批評和指責她們因為身體的不適而造成的無法正常的運作, 這就是給了很大的支持了。身為年輕的職業女性,媽媽又是孕婦,若社會和家人沒有給於足夠的條件,誰還敢生小孩呢?
烤燈是方便寶寶洗完澡換衣服吧,因為政府提倡生完馬上母嬰同室所以才有這個。
可是我記得剛生產完孕婦醫師是不鼓勵她們幫寶寶洗澡的。第一媽媽體弱,萬一在廁所暈到那就慘了?除非家人來幫忙。不管怎樣,拿烤燈也不該放在馬桶上。醫院的浴室設計應該更寬長一點,以便方便媽媽使用吧!希望廁所有緊急按鈕,以防萬一。第二個寶寶剛出生皮膚嫩,有些肥皂很容易傷害寶寶的肌膚。我記得我的第一胎醫生吩咐我跟我老公要等到寶寶的臍帶脫落才幫他洗澡。在那之前,只需幫他用清水擦身。而且,臍帶通常出生後大概一星期就會脫落了。
落實檢討不究責👏
我覺得有2個數據可以跟死亡率低國家的孕婦做交叉比對:
(1) 年齡
(2) 最大攝氧量
他上面講的心理治療跟磁波治療都很貴,不要生問題少
謝謝公視,很棒的議題
除了孕產婦本人身心因素,覺得缺婦產醫護一定也影響很大
😢😢😢
雖然已經很久了 但妊娠發音是(ㄖㄣˋ ㄕㄣ)
問一下,一般來說剖腹產會不會比較安全阿,這樣看起來生小孩好可怕.....😢(不敢生了,謝謝媽媽幫我生出來
剖腹產也是有血崩的機會,而且術後也有沾黏跟感染風險。
剖腹產後小孩需要其他人照顧,產婦本身也需要大休養,反而需要更多後援。
能自然產就自然產😅剖腹產恢復期差很多,光是看產後第一次下床走花的時間和樣子就差距很大了...
剖腹產其實也比自然產痛非常多,很多人覺得沒怎麼痛是因為都靠止痛藥壓過去
但願意花錢自費剖腹產的人也還是很多啦,不用等產兆的確會讓很多人安心,說真的還是聽醫生的建議
@@lingt9959剖腹產術後恢復比較久,但真的比自然產安全很多,很多自然產生不出來,還是要轉剖腹
我媽媽生四個小孩,最後一個自然產失敗改剖腹,她說自然產比較好,恢復快肚子也不用割超長一刀
不能生就不要生啊,幹麻一定要勉強。體質這麼差下一代也不好吧
孕婦計程車可以中部也有嗎
重複的片段太多了 剪輯師剪得真好 下次別剪了
其實統計方式不一樣就沒有意義無法比較,這方面報導建議嚴謹一點
不能簡單帶一句說「雖然統計方式有差異,但是表現比外國差」就沒了
這種方式,不管什麼內容我都可以用各種錯位的統計數據得到台灣表現比較差的數據
這時候是不是我就能說台灣是全世界最差的國家了呢?顯然不是吧?
至少統計的差異點在哪裡我認為要如實報導,用中國的說法就是...水了一集?
重點不明,舉例和要探討的問題無關,一堆專家發言亂剪串在一起,旁白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整體再講什麼?
原來政府沒進行統計 這算腐敗吧?
我自己生過的感覺是醫院的人員不夠嚴謹,對於寶寶跟產婦都是。一切都靠運氣,大部分的都沒事,但一有事就完了。
那你可以找產婆生
台灣是亞洲第一肥胖的國家,體重過高也會增加孕婦死亡率
不要懷孕不就好了?這麼愛小孩可以去領養。
「可是那不是我的血肉。」
嗯,可見所謂的愛不過如此,只愛得了自己血肉的愛也就這樣。
醫院應該多多抱錯小孩,才能教導父母「孩子」才是重點,「DNA」一點都不重要。都流產那麼多次了,就該去孤兒院看看孩子,去愛需要關愛的孤子。
為何到國外生產?護照嗎
太恐怖😱,還是別生比較好
這個影片實際想表達的還有改善方式沒有明確讓觀眾知道!不推推!
在台灣生小孩超讚的🎉🎉
台灣醫療不是很發達了嗎 怎麼死亡率還會那麼高
很多原因集合在一起造成的吧
醫師也覺得很難給一個原因
環境不好、壓力大、母親身體不好
後面能接住媽媽的支援系統可能不足,最後能協助改善的醫院又四大皆空......之類
說到底,我們只是「哇喔『生不如死』欸」,但整個社會根本沒真正打算處理少子化問題
雖然聽起來扯很遠,但其實光看每年都有未成年的交通意外死亡數字就知道了
「別人的孩子死不了」嘛~
最後「別人的孩子」就越來越少了
經濟壓力 寄人籬下 身體變化 男方養家能力不如以往 房價房租 哎呀 說都說不完的困難關卡 可以過關的好厲害
健保在反噬台灣人
三高
肥胖
是醫療能控制的嗎?
自己愛吃不運動
怪誰?
不要動不動就用字遣詞批評台灣醫療
So sad that the poor women have to remove U uterus.
不是只有男人會傳宗接代嗎?原來我們是母親冒著生命危險製造十個月並生下來的?
幸好我生完了,要不然真的不敢看這個新聞
我這種快30的阿姨,身體素質不像十幾歲的妹妹強壯,不適合生育。
高齡產婦+平時不運動體質差,會有這種結果不意外
我是高齡產婦,懷孕的時候重訓到 37 週 很多人叫我不要運動喔~
@@luciletw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
@@luciletw 「媽媽平常能做的運動,懷孕中(應該要)也能做」的想法,在台灣連拓荒期都不知道有沒有
要不是有路跑,知道有懷孕照樣跑馬拉松的,我也很難想像😅
高齡孕產婦+各種和科學抵觸的傳統觀念箝制
水,最後還是檢討台女
趕快下架這種影片吧 根本是在惡意攻擊台灣醫療....
台灣生育率低於死亡率 然後用這個影片是來嚇唬欲生育的女性 繼續降低生育率嗎?
影片是想表達台灣醫療不夠好?還是晚婚晚育?還是想表達什麼?
醫療不好要往醫學方面探討,晚婚晚育可能要往經濟層面與制度層面探討,
不是所有東西混為一談然後隨便地做成一個17分鐘的影片!
影片中提供的實例 為一名流產過四次的女性 例子是不是不合適?流產四次是不是慣性流產?
最不合理的是這一個例子在國外生產 過程中產檢是在哪裡做的產檢?
(上網了解了一下 這個例子是2019年五月懷孕 當時他們旅居美國
所以整個孕期產檢所有的懷孕事宜可能或許應該都是由國外醫療體系完成的吧?????)
(是不是影片誤植....影不對文 文不對題?)
台灣的醫療真的很棒,台灣的醫師們也都很優秀,真的不要這樣欺負台灣醫療 ,謝謝!
高齡產婦這樣的流產數字很正常的,應該是避免高齡產婦,逆天而行死路一條。
用嚇唬女性降低生育率來扣帽子就不必了。
台灣孕產婦死亡率比日韓高是事實。
這節目的特色 聽聽就好
誠實很好呀。身體機能不好還是別生吧。
販賣焦慮
幹嘛一定要生把自己推入險境🙄
我感覺我好像是個工具
每個孕產婦都是你們的寶??這是幹話
感覺上飲食文化是一個原因 手搖,鹽蘇,炸雞扒.....日本主食一般是魚 納豆 白米飯...韓國料理也高鹽,但日常三餐吃的,自己做的發酵食物像泡菜對身體也是有益的...
醫療糾紛
主要是高齡產婦太多了
台湾产妇很高龄吗?日本南韩产妇平均年龄比台湾小?
台灣很多晚婚或不婚的! 我認識的日本.韓國同學都比較早婚
母系死產率,一零
建議三十歲前趕快生一生
產婦高齡化
迫在眉睫?誰的眉睫?
5678單親媽媽的原因吧
有你這種人難怪少子化
其實不要生小孩就不會有死亡率這種問題,自己要生的怪誰??
這種硬情況生不了,可以找代理孕母啊,人類又不是九命怪貓
目前台灣代孕是非法的喔
代理孕母啊......反正別人家的女兒死不完
@@S萌-q2e 目前草案中,限定配偶間無正常孕育子女之子宮才能合法啟用代孕
如果以後科技進步到可以人工培養又是另一種科技與倫理的問題了
各位說得沒錯,因為我本來就沒想生,所以沒有研究。我的重點放在新聞講的這種身底硬要生,說真的是在玩命,只是剛好賭活了而已。
老實說到底問題出在哪裡、要如何改善,這篇報導甚麼屁都沒有講,只是在鬼打牆浪費時間。
台灣會有人口的啦!可以從越南進口人,滿街口音怪怪的外來種。
之後會有印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