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依家啲車真係好正 飛輪又夠大 想當年1977 年 踩colnago53-42 飛輪13- 21 港九新界都走晒 車重11 公斤, 齒輪 最大都係得21齒, 上大帽山24 分鐘 有啲師兄仲勁53 拖 最大18 上大帽山 嗰個飛輪好似條粟 頭米咁 細細長長 ,幾年前 買咗部碳纖53-42 11-28 都 可以一次上到大帽山, 如果我當年有呢啲咁正嘅車環法單車賽都有得參加
同意呀chris所講 得一部車既話盡量唔好用齒比差太闊既飛輪 除非平時踩車路線爬坡多過平路好多/完全唔踩平路 因為最大同最細飛輪齒比差得越遠 中間D飛輪既齒比差都會變得越大 對於踩平路要微調波段既時候相對不利 個人意見得1部車既話用11~28 /11~30 比較適合 踩山就靠練腳力比較實際 其齒比呢家野對休閑組真係唔係咁重要 差幾齒既分別對爬坡既影響大極有限 你腳力差太多比多幾齒你你都真係未必上到 要換齒比既我覺得係應該已經可以上到而對自己速度唔滿意既一群 即係你用開齒比可能你上山能夠踏頻70 比多2齒你可以拉到80-90 即係快左 咁先有用 但係前面換壓縮盤又唔同 因為真係差好多 真係有可能由原本上唔到變成上到 如果當日全程踩山 可以考慮后面唔換 前面換個壓縮盤放棄平路
講解十分淸楚,爬坡時呼吸節奏亦非常重要。
本身體(腿)力非常重要。
癈話
兩年前小黃車興起我和朋友試去鹿頸,一定要第一代小黃車,新款太實
3年前用11-28上到沙田坳3年後用11-34都上到沙田坳但係舒服左因為住慈雲山次次出完車累到死都要踏番上去所以新車選左11-34
CHRIS哥都好勁,用11/28上到快子路
非常辛苦🤣🤣
34-28上獅子亭無難度最終極既大佬都係大山(元朗-大棠-田夫上)同東涌道(東涌上)未一腳到
田夫=CLS
我都係用34餅帶28一腳上東涌道,差唔多全程抽車踩得好辛苦
台灣武嶺11-28t上唔到,換部11-34t就完全無問題…
近排卡住呢個問題, 點知自己實力夠唔夠?係咪例如上到梅子林後, 我想繼續係梅子林度踩得更好既表現, 咁先可以決定換齒比? 5:28
感谢大大解说👍🏻❤️
有無師兄一腳踩上深屈道😃
新手究竟用咪嘢爬坡好?Smart trainer 加 swift 定喺 Trainer Road?
好難計算,齒比按個人體重,爬波未要大齒比11-34,鍊餅56大齒比。
岩岩換左飛輪,都係用11-28,不過105升級左Ultegra,平路係好左小小😄
你大盤用咩齒比架?
大餅22T,飛輪50T齒比大過1:2爬坡最易但好慢,腳頻多左。
最重要都係腳力😂
Chris,幾時約埋班粉絲一齊踩單車呀?
Chris會唔會講集點洗車呀 🤣
有機會的話ww
正又有片睇
Shimano R8000 34 50-11 34原裝,但我上鹿頸都覺得有D辛苦 QQ
踩多啲就無問題!!
阿chris你係咪日日都出車? 有無一個星期既schedule? 定係都係睇心情? 例如今日呢條片係咪休閒日
本身用50-34 飛輪11-28一腳上到大山轉左新車未到諗住用50-34 飛輪11-34 其實我係味多餘左 仲會慢左?
Chris 下次可唔可以拍返條 由吐公 去優景 條路線 因為唔熟路😂🙈
拍咗好耐啦
C.W. I cant find it
我自己大餅係52-36配11-30飛輪上山冇問題,但想問下其實係咪11-28會真係重腳小小?
要睇腳力同條路幾斜,就好似平路踩咁,無論30同28都一樣咁輕,如果條路用28你斜到覺得好辛苦,30可能會輕鬆啲咁~
我用緊9,13,17😂都係咁上打鐵刃,梅子林同獅子亭,你講得講得啱,係效率嘅問題,係慢d姐一樣上到😂
係,快同慢,辛苦啲同無咁辛苦嘅分別ww
任何運動都要掙扎
齒比唔係大餅/飛輪 除出黎個數咩 ? 你係咪調轉左.....
我架BMC公路車係50/34配11/28飛輪, 平把Giant係超壓縮46/30配11/34飛輪,後者上斜係輕鬆d
30拖34直頭正啦
即係一部只行平路,一部只爬山路,係咪最極端既齒比?新手唔識想學野🙏
你當晚條路都幾多人出車喎, 來緊你再上二聖你會唔會換飛輪呢?
約騎好好玩㗎
請問初學者無踩過呢類型單車嘅應該點搵適合自己嘅單車啊?唔該🙏🏻
睇你有幾多預算 唔同預算揾車方法唔同
例如你得3-4千蚊預算 咁唔洗諗 只可以買雜牌車 好似Java嗰D 品牌 你度返自己身高搵返差唔多岩size既車就可以 呢個價位既車要求唔可以咁高 如果你有7千-1萬蚊預算 咁就可以可買到部比較好少少品牌既入門級公路車 台灣品牌性價比較高 車價5萬以內最好買台灣品牌 好似TCR 美利達呢D 質量都唔錯 入門級公路車大多係鋁合金+全能型車架 車重大幾9~14kg度 都係度身高買大約岩size就ok 當你有1.5-2萬蚊預算 就多好多選擇 首先你既目標可以定位係中階台灣品牌既車 中階車同低階車既分別主要係傳動係統好D同車架用料好D 簡單尼講 即係車輕D同好踩D 呢個時候除左size之外 要開始考慮埋車型問題 公路車車架大致分為 破風型(適合踩平路多 速度快)爬坡型(剛性較高 上斜要重踩受力比較好)同全能型(兩者中間)主要係幾何設計既問題 識分既話自己選 唔識就問單車店 中階車既價位大約落係12000-18000之間 如果你預算係1.5萬 上返你喜歡品牌個網靠身高搵返岩你size同車型既車就ok 再去車店叫佢幫你定車 如果你既預算係2萬以上 你就2個選擇 1.如果你自己識tune車 即係調較返岩你你自己踩既setting e.g 座位高同斜度 龍頭高度等等 咁你就可以用多餘既錢升級除車架外既其他部件 呢個比較複雜 唔識問車店 2.如果你自己唔識tune車 咁你可以買車前先搵fitter幫你做fitting 價錢大約1000~1500蚊度 佢會先幫你度好你既身體數據 再幫你係你喜歡既品牌之中搵出合適你size既車 然後再幫你做返簡單調較 當然再複雜D既調較就要比多D錢 如果你預算係5-10萬 而你自己又唔係好識選車 咁唔洗諗 買車前先去搵fitter 佢地會比尊業意見你 當然最后要預留D錢買D周邊用品 eg. 頭盔 車衫 車褲 車燈 水架 卡鞋 卡踏 等等等等 呢個豐儉尤人 看預算吧 以上 希望對你有幫助
可以加個字幕嗎?聽不懂也看不懂
正😍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
可唔可以解釋多啲11代表乜野?28代表乜嘢?係代表11牙定係個尺寸?🤔🤔
飛輪齒數
11最細飛輪齒數,28最大飛輪齒數,e.g 11-28
Standard係11 34最大(唔計da) 但有人會用加長吊耳同mtb飛輪
試緊48/40,11-50
已經有t50
12-25 落斜上斜都唔夠用唉。。。
這種飛輪是給標準盤用的
山地 11-52 😂
用緊11-28 不過大餅係 48-35
34:28 打S 上打鐵屻利申新手
Crank arm length makes a big difference too. More spin or more torque, depends on personal preference.
只有山神沒有山神器
我上山用34:34😂 利申200磅肥佬
34:34 KOM齒比應該哥斯拉都上到山
@@isaacchoy8300 請問咁講?1:1最易上山?
33:33
我山地9/28
1
有無得Strava 互粉互讚?
有呀,不過我好少用~無咩嘢睇ww
46/30 14-28 +1
甘乾腿 LOL
chris講嘅係有啲道理,不過作為一個車手,其實只係覺得11-28以經係極限,再大咪成架mtb咁好七,心理障礙嚟啫
而家好多選手都開始用11-30再之前環西10速年代嗰陣已經有用aoex中腳配32飛輪
@@chunhungmok3474 你都識講選手 選手同休閒組係完全唔同既一群人 好簡單 依家比架f1賽級車你揸 你可唔可以揸到選手們既速度呢....... chris既頻道係針對休閑組 而唔係選手
依家啲車真係好正 飛輪又夠大 想當年1977 年 踩colnago53-42 飛輪13- 21 港九新界都走晒 車重11 公斤, 齒輪 最大都係得21齒, 上大帽山24 分鐘 有啲師兄仲勁53 拖 最大18 上大帽山 嗰個飛輪好似條粟 頭米咁 細細長長 ,幾年前 買咗部碳纖53-42 11-28 都 可以一次上到大帽山, 如果我當年有呢啲咁正嘅車環法單車賽都有得參加
同意呀chris所講 得一部車既話盡量唔好用齒比差太闊既飛輪 除非平時踩車路線爬坡多過平路好多/完全唔踩平路
因為最大同最細飛輪齒比差得越遠 中間D飛輪既齒比差都會變得越大 對於踩平路要微調波段既時候相對不利 個人意見得1部車既話用11~28 /11~30 比較適合 踩山就靠練腳力比較實際 其齒比呢家野對休閑組真係唔係咁重要 差幾齒既分別對爬坡既影響大極有限 你腳力差太多比多幾齒你你都真係未必上到 要換齒比既我覺得係應該已經可以上到而對自己速度唔滿意既一群 即係你用開齒比可能你上山能夠踏頻70 比多2齒你可以拉到80-90 即係快左 咁先有用 但係前面換壓縮盤又唔同 因為真係差好多 真係有可能由原本上唔到變成上到 如果當日全程踩山 可以考慮后面唔換 前面換個壓縮盤放棄平路
講解十分淸楚,爬坡時呼吸節奏亦非常重要。
本身體(腿)力非常重要。
癈話
兩年前小黃車興起我和朋友試去鹿頸,一定要第一代小黃車,新款太實
3年前用11-28上到沙田坳
3年後用11-34都上到沙田坳
但係舒服左
因為住慈雲山次次出完車累到死都要踏番上去所以新車選左11-34
CHRIS哥都好勁,用11/28上到快子路
非常辛苦🤣🤣
34-28上獅子亭無難度
最終極既大佬都係大山(元朗-大棠-田夫上)
同東涌道(東涌上)
未一腳到
田夫=CLS
我都係用34餅帶28一腳上東涌道,差唔多全程抽車踩得好辛苦
台灣武嶺11-28t上唔到,換部11-34t就完全無問題…
近排卡住呢個問題, 點知自己實力夠唔夠?
係咪例如上到梅子林後, 我想繼續係梅子林度踩得更好既表現, 咁先可以決定換齒比? 5:28
感谢大大解说👍🏻❤️
有無師兄一腳踩上深屈道😃
新手究竟用咪嘢爬坡好?Smart trainer 加 swift 定喺 Trainer Road?
好難計算,齒比按個人體重,爬波未要大齒比11-34,鍊餅56大齒比。
岩岩換左飛輪,都係用11-28,不過105升級左Ultegra,平路係好左小小😄
你大盤用咩齒比架?
大餅22T,飛輪50T
齒比大過1:2爬坡最易
但好慢,腳頻多左。
最重要都係腳力😂
Chris,幾時約埋班粉絲一齊踩單車呀?
Chris會唔會講集點洗車呀 🤣
有機會的話ww
正又有片睇
Shimano R8000 34 50-11 34原裝,但我上鹿頸都覺得有D辛苦 QQ
踩多啲就無問題!!
阿chris你係咪日日都出車? 有無一個星期既schedule? 定係都係睇心情? 例如今日呢條片係咪休閒日
本身用50-34 飛輪11-28一腳上到大山
轉左新車未到諗住用50-34 飛輪11-34 其實我係味多餘左 仲會慢左?
Chris 下次可唔可以拍返條 由吐公 去優景 條路線 因為唔熟路😂🙈
拍咗好耐啦
C.W. I cant find it
我自己大餅係52-36配11-30飛輪上山冇問題,但想問下其實係咪11-28會真係重腳小小?
要睇腳力同條路幾斜,就好似平路踩咁,無論30同28都一樣咁輕,如果條路用28你斜到覺得好辛苦,30可能會輕鬆啲咁~
我用緊9,13,17😂都係咁上打鐵刃,梅子林同獅子亭,你講得講得啱,係效率嘅問題,係慢d姐一樣上到😂
係,快同慢,辛苦啲同無咁辛苦嘅分別ww
任何運動都要掙扎
齒比唔係大餅/飛輪 除出黎個數咩 ? 你係咪調轉左.....
我架BMC公路車係50/34配11/28飛輪, 平把Giant係超壓縮46/30配11/34飛輪,後者上斜係輕鬆d
30拖34直頭正啦
即係一部只行平路,一部只爬山路,係咪最極端既齒比?新手唔識想學野🙏
你當晚條路都幾多人出車喎, 來緊你再上二聖你會唔會換飛輪呢?
約騎好好玩㗎
請問初學者無踩過呢類型單車嘅應該點搵適合自己嘅單車啊?唔該🙏🏻
睇你有幾多預算 唔同預算揾車方法唔同
例如你得3-4千蚊預算 咁唔洗諗 只可以買雜牌車 好似Java嗰D 品牌 你度返自己身高搵返差唔多岩size既車就可以 呢個價位既車要求唔可以咁高 如果你有7千-1萬蚊預算 咁就可以可買到部比較好少少品牌既入門級公路車 台灣品牌性價比較高 車價5萬以內最好買台灣品牌 好似TCR 美利達呢D 質量都唔錯 入門級公路車大多係鋁合金+全能型車架 車重大幾9~14kg度 都係度身高買大約岩size就ok 當你有1.5-2萬蚊預算 就多好多選擇 首先你既目標可以定位係中階台灣品牌既車 中階車同低階車既分別主要係傳動係統好D同車架用料好D 簡單尼講 即係車輕D同好踩D 呢個時候除左size之外 要開始考慮埋車型問題 公路車車架大致分為 破風型(適合踩平路多 速度快)爬坡型(剛性較高 上斜要重踩受力比較好)同全能型(兩者中間)主要係幾何設計既問題 識分既話自己選 唔識就問單車店 中階車既價位大約落係12000-18000之間 如果你預算係1.5萬 上返你喜歡品牌個網靠身高搵返岩你size同車型既車就ok 再去車店叫佢幫你定車 如果你既預算係2萬以上 你就2個選擇 1.如果你自己識tune車 即係調較返岩你你自己踩既setting e.g 座位高同斜度 龍頭高度等等 咁你就可以用多餘既錢升級除車架外既其他部件 呢個比較複雜 唔識問車店 2.如果你自己唔識tune車 咁你可以買車前先搵fitter幫你做fitting 價錢大約1000~1500蚊度 佢會先幫你度好你既身體數據 再幫你係你喜歡既品牌之中搵出合適你size既車 然後再幫你做返簡單調較 當然再複雜D既調較就要比多D錢 如果你預算係5-10萬 而你自己又唔係好識選車 咁唔洗諗 買車前先去搵fitter 佢地會比尊業意見你 當然最后要預留D錢買D周邊用品 eg. 頭盔 車衫 車褲 車燈 水架 卡鞋 卡踏 等等等等 呢個豐儉尤人 看預算吧 以上 希望對你有幫助
可以加個字幕嗎?聽不懂也看不懂
正😍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
可唔可以解釋多啲11代表乜野?28代表乜嘢?係代表11牙定係個尺寸?🤔🤔
飛輪齒數
11最細飛輪齒數,28最大飛輪齒數,e.g 11-28
Standard係11 34最大(唔計da) 但有人會用加長吊耳同mtb飛輪
試緊48/40,11-50
已經有t50
12-25 落斜上斜都唔夠用唉。。。
這種飛輪是給標準盤用的
山地 11-52 😂
用緊11-28 不過大餅係 48-35
34:28 打S 上打鐵屻
利申新手
Crank arm length makes a big difference too. More spin or more torque, depends on personal preference.
只有山神沒有山神器
我上山用34:34😂 利申200磅肥佬
34:34 KOM齒比應該哥斯拉都上到山
@@isaacchoy8300 請問咁講?1:1最易上山?
33:33
我山地9/28
1
有無得Strava 互粉互讚?
有呀,不過我好少用~無咩嘢睇ww
46/30 14-28 +1
甘乾腿 LOL
chris講嘅係有啲道理,不過作為一個車手,其實只係覺得11-28以經係極限,再大咪成架mtb咁好七,心理障礙嚟啫
而家好多選手都開始用11-30
再之前環西10速年代嗰陣已經有用aoex中腳配32飛輪
@@chunhungmok3474 你都識講選手 選手同休閒組係完全唔同既一群人 好簡單 依家比架f1賽級車你揸 你可唔可以揸到選手們既速度呢....... chris既頻道係針對休閑組 而唔係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