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複製國外大神神人的EQ參數來混音,結果還是💩悲劇 | 學了一堆EQ還是搞不定,推薦先看這部! Cubase人聲混音或是樂器混音通通都適用的通則!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4 фев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5

  • @StrongTonesAcademy
    @StrongTonesAcademy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STA混音技巧改造計畫: 點擊連結預約免費諮詢訪談
    calendly.com/strong-tones-academy/free-call

  • @kurokid2441
    @kurokid2441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好棒的理念,我虽然平时处理的场景主要是人声,因为我是摄像师,但这个理念是贯穿始终的

    • @StrongTonesAcademy
      @StrongTonesAcademy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你說的是對的,混音的技術從軟體到硬體,從Band sound / Live PA system / Voiceover Processing,其實都是一樣的!
      謝謝你的觀看,如果你有好的主題想法,也歡迎留言提供😊

    • @kurokid2441
      @kurokid2441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StrongTonesAcademy 感谢回复~虽然我平日除了人声处理,最多的就是人声与BGM的混音,所以基础的混音理论已经足够我用。而我其实之前一直和小伙伴有分享说,人声处理主要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处理干净,一个是变得好听。前者主要牵涉到怎样更好地去除杂讯,但这里确实有个问题,先处理比如齿音、喷麦、呼吸声等细节,再处理降噪,还是反之,我一直信奉的是剥土豆的方式,要处理一颗土豆,总是先挖掉那些不需要的坑,再削皮。不过,如果可以,我很乐意听大神在未来的节目中也来讨论讨论。

    • @StrongTonesAcademy
      @StrongTonesAcademy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kurokid2441
      你的想法非常棒,我非常認同,
      在我獨創的教學系統是稱之為:
      1.修正(你說的處理乾淨)
      2.塑形(所有軌道都能用更好方式混合在一起)
      3.強化(你說的變得好聽)
      共3個步驟
      目前所有的AI降噪工具,屬性上還是強制性處理,
      也就是說它會對整體產生影響,尤其是你無法控制他的演算法,
      太少又沒效果,太多又會不自然,
      所以會建議先降噪,再來開始處理唇齒音那些的,
      剝土豆的比喻實在是太正確了👍
      感謝你提供的主題,我會好好思考要如何製作內容,超感謝你😊
      祝中秋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