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張奇怪的風帆出現在南極洲的巨大冰山前,這是一種800年沒有改變的古代科技,所以我們的祖先真的已經到達過南極嗎?|自說自話的總裁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1 ноя 2022
  • ★☆★總裁新書→點擊購買☆★☆
    ★☆★selftalkboss.com☆★☆
    ----------------
    ☞ 簡介:
    這是一期《古代技術》系列,我們來聊聊即將失傳的中式帆裝。
    →→相關視頻
    (會員)精衛填海&上古航海傳說→ • 繼續深挖,復活節島石像竟然是山東人建造!?這...
    復活的古代技術(天目碗)→ • 曜變天目碗:裝著整碗宇宙,現代技術造不出來,...
    另一個即將失傳的技術(虹橋)→ • 達文西(達芬奇)手稿中的飛橋,穿越到400年...
    ----------------
    ①購買會員視頻(在RUclips上觀看,可能需要使用電腦端購買)→
    / @stboss
    ②購買會員視頻(在國內平台觀看)→ afdian.net/@zszhdzc
    ③購買會員視頻(在Patreon上觀看)→ / zszhdzc
    ④購買會員視頻(在Facebook上觀看)→ / zszhdzc
    ----------------
    →→如果你喜歡,記得訂閱我的頻道哦:bit.ly/2GVplYr
    ----------------
    ☆★《古代技術》系列精選
    播放最高(建盞)→ • 曜變天目碗:裝著整碗宇宙,現代技術造不出來,...
    播放第二(榫卯)→ • 失落的道家黑科技:來自7000年前的仿生學,...
    播放第三(虹橋)→ • 達文西(達芬奇)手稿中的飛橋,穿越到400年...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4 тыс.

  • @linhsiuwei
    @linhsiuwei Год назад +1481

    在台灣台南市安平的1661臺灣船園區,有一艘1:1打造的福船。是國立成功大學漁船及船舶機械研究中心耗時4年參閱古今中外文獻才重新復刻的,龍骨完全沒有用到一根鐵釘,遵循古法用一整根杉木榫卯銜接完成。在成大水工所造浪池試驗真的可以航行。有空歡迎來台南參觀。

    • @lw2519
      @lw2519 Год назад +37

      谢谢,希望有机会去看看。😁

    • @rwzw2230
      @rwzw2230 Год назад +23

      最後還不是裝馬達回航

    • @frank455238
      @frank455238 Год назад +46

      @@rwzw2230 剛查過 尾部有馬達痕跡,而且啟航後主桅折斷。

    • @billyb5813
      @billyb5813 Год назад +50

      台灣人比中國人更珍惜

    • @user-eh4qu5fs7b
      @user-eh4qu5fs7b Год назад +73

      ​@@frank455238 只能說古人的智慧的確偉大,但古人的私心卻讓其技藝消失在歷史長河,唉..

  • @skwong1135
    @skwong1135 Год назад +35

    身為香港人, 銀紙/海報處處都印有中國帆(我們都叫張寶仔號) ,卻完全不知這樣的故事,也沒有人提起過, 真是慚愧

  • @nineearsonestar6903
    @nineearsonestar6903 Год назад +231

    45年前當海軍,軍艦開到馬祖島附近巡航,碰到兩艘中國古式帆船,近距離的接觸,感覺就一個美字,很優雅、很和諧; 古人傳承的文化就這麼默默的給遺失,有些傷感。

    • @qwe4281
      @qwe4281 Год назад +10

      我爺爺是國民黨還沒來馬祖
      那時期的船長
      以前馬祖光北竿的橋仔港就有百來艘帆船
      不過都是小型號的
      大約能上五六人

    • @user-wx1km5kp8s
      @user-wx1km5kp8s Год назад +1

      以前海軍好像還有機帆船隊?

    • @KL-rn1lm
      @KL-rn1l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没办法,只要想到这些传统的文化与学问即将流失,真的觉得很伤感,可惜现代的年轻人都不愿继续传承下去的文化技术

    • @Storyteller1070
      @Storyteller107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KL-rn1lm能賺到錢的誰不學,老人喜歡傳統文化,拿錢出來支持啊

    • @user-dp4rs4jw6v
      @user-dp4rs4jw6v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可以想見,裝這種風帆的機帆船機動力一定很驚人

  • @redtitan8199
    @redtitan8199 Год назад +182

    非常精彩的一期~!也是這麽多年來最傷感的一期~!畢竟我是一個出生在廣東沿海小城的80後,在我很小的時候,我不僅見過這些傳承了千年智慧的帆船,而且還上去玩過,我的外僧祖母就是住在一艘廣帆上。看完這期的故事,真的有點触景傷情😔

  • @user-kx1zw8gn2q
    @user-kx1zw8gn2q Год назад +1545

    最傷感的在我們追求越來越進步的科技時候卻把古人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丟棄了

    • @zhuazhua4367
      @zhuazhua4367 Год назад

      有啥好伤感的,要得就是弱民

    • @hrairooeismeer4130
      @hrairooeismeer4130 Год назад +198

      台北故宮時至今日還在糟蹋古董,毀壞古人的文化結晶,唏噓。

    • @yujicunghvaz3374
      @yujicunghvaz3374 Год назад +80

      有可能是因为当年被工业文明按在地上来回摩擦搞出的对于传统工艺的“不自信”

    • @Vbssss3
      @Vbssss3 Год назад +32

      哈哈,全世界科技都在進步,人家都保留,我們最厲害的,我的國😂😂😂

    • @user-qy1zq1ud1w
      @user-qy1zq1ud1w Год назад +91

      不要忘了当年的"破四旧",他们随时都可以再来一次

  • @edwardkong493
    @edwardkong493 Год назад +63

    看到金華興號經歷艱難的由東山灣去到珠海,我立馬感動鼓掌,始終是一條過百年的老船,但仍然老而彌堅,但最終都是給人糟蹋了☹

  • @810235
    @810235 Год назад +19

    因為總裁的影片, 我毅然決然去學了小時候在海邊看到很憧憬的風浪板
    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 風帆又是個古老技能, 希望有機會大家也能體驗接觸看看這項運動

  • @m836120022001ify
    @m836120022001ify Год назад +257

    希望我們可以好好保存我們祖先留下來的東西、文化、傳統、服飾、工藝、節日⋯真的很美

    • @ShiNoMiRenge
      @ShiNoMiRenge Год назад +11

      最近看到古時女人的飾品技術,例如點翠、絨花等等,看到到現在還是要人手製作,機器還是做不到,我覺得這種技術真的要好好保留

    • @jchen4365
      @jchen4365 Год назад +14

      经济好了才可以慢慢复兴,之前被打得跌入尘埃,自卑到极致,觉得自己的什么都是落后的,后来才发现,落后的只是军事和科技罢了,而科技更是军事落后了被强盗把家里的财富搬空了去发展的

    • @samos235
      @samos235 Год назад +5

      對呀~像是易經八卦、詩詞啊,記得寒山有些詩近代還被翻譯成英文

    • @user-wn1in4dh8r
      @user-wn1in4dh8r Год назад +2

      @@jchen4365 而且誇張的是強盜不是個例,而是一種時尚,和科技結合起來,就變成高效率掠奪。
      另外,中國的經濟也和環境還有人口相關,氣候從宋代的溫暖濕潤變成明代的乾冷,可以看出文明各項發展變慢。清朝初年的不到兩億人口到後期四億人口,每個人分到的資源變少,也會對文明,尤其是思想方面造成影響。

    • @user-yg4zk2mf3x
      @user-yg4zk2mf3x Год назад +1

      @林文 对,西方文明把抢劫包装成聪明,只有投机才是聪明的象征,完全颠覆中华几千年的美德。

  • @waikeyphoon6354
    @waikeyphoon6354 Год назад +67

    我是一位住在馬來西亞的華裔,從小我爺爺就一直跟我們說,我們要一直傳承自己文化給下一代。我其實不太理解這種理念,直到最近我才發現,那是因為中共政府從來就不會珍惜以前古人留下來的文化,也只能靠我們自己努力堅持傳承下去了。

    • @henrylam4201
      @henrylam4201 Год назад +5

      破四舊

    • @emperorXijingping
      @emperorXijingping Год назад +8

      真的 古橋說拆就拆

    • @elainedu8112
      @elainedu8112 Год назад

      ???我相信你们没有一人好好来大陆看一看,真的张口就来,大帽子闭着眼睛往土共头上套,脸不红,心不跳啊。

    • @user-rb6yy1cu8u
      @user-rb6yy1cu8u Год назад +1

      笑话!难道中国现在没古代历史文物了?这裸主没头没脑!

    • @user-fp3it9hi7y
      @user-fp3it9hi7y Год назад

      可恶的中国共产党 打压欺压百姓 说为中国好 事实上只为自己权政口袋着想
      全中国 最后一艘 传统木帆船 因为被报导出来 被发现 刻意打压 只能贱价18万人民币给卖了 然后没有人理 只能沉入水底
      你试试看在中国 境内骂一声习近平 马上就可以把你搜出来 解决你 没有人会理一条破船知道吗😢

  • @JianRong_07.10
    @JianRong_07.10 Год назад +93

    期待總裁講更多古代的黑科技

  • @yasashidonn
    @yasashidonn Год назад +20

    原本對這期的主題不怎麼感興趣
    看完之後感覺受益良多
    現在腦袋裡都是對風動力&航海的衝勁與幻想
    這期滿滿的知識&文化歷史,太讚了👍👍👍

  • @Ali_Universe
    @Ali_Universe Год назад +6

    總裁的故事說得真好。不僅內容嚴謹也有文化傳承的反思。另外敘述中穿插的小黑狗,實在很傳神,也為故事加上了一種惆悵的畫面感🥹🙏

  • @cej0512
    @cej0512 Год назад +400

    現在還有一艘中式木帆船在馬祖民俗文物館裡,叫"冬艋艚"。那船有兩層樓高,前面還有一對眼睛。
    小時候去看常常覺得那船超大,看完這影片才知道這種船已經沒有了嗎?

    • @yfzhang4709
      @yfzhang4709 Год назад +114

      关键是没材料了。海船用的都是很贵的木材。红木坤甸一类的硬木。而且板材很宽。现在很多旧船拆下来的木材用来做家具,估计再过几百年都不会坏。
      据说原来除了材料好,还用桐油煮过的。现在这工艺估计失传了。

    • @dinot2882
      @dinot2882 Год назад +3

      凹凸組都好可愛!⛽
      youtubeei.com/watch?v=VkIw2bfj8sT
      有心機一般是負面貶意用詞,如果是稱讚人會用智慧有頭腦的形容詞。

    • @starktony5806
      @starktony5806 Год назад +6

      @@yfzhang4709 隨時可以建的~沒實用價值而已

    • @user-bx9tl9ej7w
      @user-bx9tl9ej7w Год назад +27

      @@starktony5806 隨時?你這誤會大了
      那種東西,過段時間
      開價10億,都做不出來
      錢不是啥都買得到的

    • @user-eh4qu5fs7b
      @user-eh4qu5fs7b Год назад +22

      ​@@user-bx9tl9ej7w 別和口嗨的人較真,在網路上真理永遠贏不過歪理,再繼續和他爭論下去,他可能會拿潛水艇和太空飛船來懟你,讓你無言

  • @CalvinLaw-xj9bx
    @CalvinLaw-xj9bx Год назад +381

    我了解在香港還有2艘中式木帆船:鴨靈號及香江一號 這些船據了解以前是是捕蝦船 很多外國朋友都非常欣賞中國船能夠四平八穩在海中航行

    • @sonickunckle
      @sonickunckle Год назад +16

      還有一艘張保仔號,跟香江一號都是後來才建造的

    • @hugincheung6038
      @hugincheung6038 Год назад +18

      @@sonickunckle 張保仔號安裝了發動機,是假帆船。

    • @Joker-ib6ip
      @Joker-ib6ip Год назад +9

      香港的帆船都是機動

    • @Joker-ib6ip
      @Joker-ib6ip Год назад +50

      中國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文化,破四舊立四新差一點連孔夫子都趕絕了

    • @ll00000000ll
      @ll00000000ll Год назад +8

      鴨靈號160蚊从铜锣湾到肖箕湾,真心不贵

  • @tianruisong2488
    @tianruisong2488 Год назад +36

    本人是上海人,在国家禁止无机械动力航海前崇明附近全是疍船(渔民的小船),鸟船和沙船。对上海附近的沙船有比较多的了解。其实船在上海有几种分别,筏子,排子,舢板,舟,船。上海的市徽上没记错的话就有一艘沙船的图案。沙船有平底龙骨的居多,为了在浅滩密布的崇明航行,他们都是平底的。沙船的建造呢主要是。龙骨-底部板材-船肋-水密隔舱-甲板-船舵-下水-桅杆-帆装。
    说一点有意思的船只设计。有些大的鸟船会采用双层甲板。底部是龟壳,上面是有缝隙的平甲板。这样子水会更快的排出甲板。人就不会摔倒。水密隔舱,很多人以为水密隔舱是古代代替船肋的方法。其实呢水密隔舱的半就是架设在船肋上的。没有什么替代品的说法。水密隔舱无用论可以看看太平公主被撞断的事情。她在变成两节后船头坚持了两个半小时左右没有沉没。船员靠船只残骸检查了很久,无人死亡。这两点就可以看清中式帆船的目标一直是商船而不是战船。还有就是微风下的中式帆对风的利用率一直很高。还有有的福船船头会开孔让海水灌进去,这样子浪来的时候船体浮力下降,可以像减摇水仓一样。
    可惜的是改革开放后资本的快速膨胀让渔民完全可以靠养殖和机械船度日。人民不需要帆船了。不过上海政府有在尝试用非遗档案的方式保存沙船,但是因为单传技艺的保密性还有一些师傅认为这些文化技艺是无用的,进展并不顺利。

    • @user-if4no2or7x
      @user-if4no2or7x Год назад +1

      除非人們失去汽油動力否則要恢復這種船使用困難

    • @patricklui7297
      @patricklui7297 23 дня назад

      為什麼中國帆航被淘汰?

  • @user-hu7qt7hp3c
    @user-hu7qt7hp3c Год назад +11

    支持傳統文化復興,謝謝總裁做這集專題❤

  • @abbyyim893
    @abbyyim893 Год назад +71

    我是香港70后,小時候在青衣和荃灣海峽有這種漁船

    • @abbyyim893
      @abbyyim893 Год назад +7

      記得我小時在深井馬灣馬頭釣魚,也經常看到中華白海豚🐬,感覺經濟發展是’歲月小偷’

    • @wongfrankie122
      @wongfrankie122 Год назад +5

      70- 80時在流浮山仍有很多㠶船靠岸賣漁穫。同學中亦不乏漁民子弟,一周只有二三天上岸返學,平日都是住在船上,幫助捕魚。

    • @chungchung208
      @chungchung208 Год назад

      荃灣和青衣之間的叫南巴勒海峽,9O年代初荃灣青衣和屯門一帶,都還有好多這種捕魚和蝦的船,在香港各個避風塘更是水上人的家,只是到了近二三十年之間,大多數魚民們都上了樓居住,所以現在香港可以好輕易找到從前的魚民(由其是公共屋邨內),香港真是一個美妙的地方👍👍👍👍👍👍💯💯💯💯💯💖💖💖💖💖。

    • @jun-hn7rk
      @jun-hn7rk Год назад +1

      這都是我們小時候的回憶

    • @user-ph9pl1wm2u
      @user-ph9pl1wm2u Год назад

      香港還有吧

  • @trialezra
    @trialezra Год назад +165

    實在是,,很驚奇,很神奇,很感傷,,謝謝總裁,,,真的造福芸芸眾生!!!

    • @blitzkrieg981
      @blitzkrieg981 Год назад

      ,,,,,,,,,,,

    • @universalalpha7901
      @universalalpha7901 Год назад +7

      五四、文革、破四舊…. 想不失傳都不行了。

    • @universalalpha7901
      @universalalpha7901 Год назад +1

      中國之所以被 Red 化,根本不是什麼人民的選擇,也不是知識界病急亂投醫,而是早就設計好的。

    • @universalalpha7901
      @universalalpha7901 Год назад

      民國時期,整個文壇、教育界、知識界,

    • @universalalpha7901
      @universalalpha7901 Год назад

      都被反

  • @wjleaf2802
    @wjleaf2802 Год назад +5

    2018年冬天去南极expedition,真得看到了个帆船⛵️,和巨大的冰川对比,很震撼。不用现代化机械,只靠自然之力的远航,真是无比酷炫

  • @aisohma5460
    @aisohma5460 Год назад +1

    非常难过😢 ,并且暗暗对那句“要培养孩子广阔的兴趣爱好”有了新的理解,从爱好到工作到人生目标,我们可能都肩负着各自对文明传承的任务,更多可能性的后代,才是保住这繁华文明的唯一途径啊……

  • @fantexian
    @fantexian Год назад +54

    古代人黑科技的发明创造,每一个都像是个奇异点,真的太富有智慧了!

    • @user-bk1og3ll3j
      @user-bk1og3ll3j Год назад

      倒不见得是黑科技,而是不同的科技树,就像抗生素发明之后其他方式都见不到了,但在不同科技树上其实还在研究,一些偏科情况或者极端的抗生素过敏的情况还可以用生物疗法,还是看适用性罢了

  • @starblack4947
    @starblack4947 Год назад +132

    中式帆船在明朝中期還是挺先進的帆船,但在西方人出現卡拉克帆船之後,中式帆船就開始落後了,中式帆船的優點很多,像是需要的水手很少、水密設計降低觸礁沉沒的概率,如果你是活在明朝的小資本貿易商,中式帆船是完美的載貨船,但西方人到卡拉克再到加利恩,這種帆船的噸位遠比中式帆船要大,就是因為中式帆船先天結構的問題,它們無法被製造的太過巨大,否則會直接散架,相反西方人開始出現東印度公司這種大資本的貿易需求,自然需要更大的船,而加利恩更是巔峰,無論大小還是戰爭潛力都比中式帆船強,鄭成功攻台的時候也訝異於荷蘭戰艦的速度之快,中式帆船的結構在木造船隻上的上限很低,西式帆船在木造結構上比較能造更大更強的船,但中式帆船很多結構沿用到現代船上,就跟古中國很多事情跟制度一樣,走得太前面,但技術有侷限性

    • @user-yc8fu4zu9r
      @user-yc8fu4zu9r Год назад

      很有道理

    • @zilchnov5234
      @zilchnov5234 Год назад +32

      這一期簡直把硬帆吹到天上去了--軟帆的航行效率是低了一點,但是可以依靠多桅杆和加高桅杆來解決,其缺點充其量只剩算軟傷;但硬帆的缺點卻個個都是硬傷……
      硬帆自身重量大,導致會船體重心擡高,結果就是硬帆不能做得很大,桅杆也不能做得太高(比軟帆低),反而限制了船隻的噸位。
      另一方面,硬帆自身的龍骨就是弱點,一節被打爛還很容引起連鎖反應扯爛其他節,這使得硬帆船在海戰時比軟帆要脆弱得多--這裏不得不批評一下視頻中那個帆被撕破的照片,那麽明顯的龍骨結構被連鎖反應扯碎的畫面,居然被拿來論證“西式軟帆破一個小洞就要完蛋”……
      所以中國會在造船上落後於西方,本身就是拜這種硬帆所賜……

    • @stanislausgrumman
      @stanislausgrumman Год назад +2

    • @fei1054
      @fei1054 Год назад +4

      郑和的宝船小吗?中式帆船造不大?

    • @Gordenfreemen
      @Gordenfreemen Год назад +1

      你可真行 没你不敢说的 那你那意思郑和的船就全是帆船拼的呗。

  • @viviangong1865
    @viviangong1865 Год назад +2

    总裁好会讲故事,配乐和解说语气都恰到好处,有很强的代入感,时常然让我听到热泪盈眶🥹

  • @chungsummer5186
    @chungsummer5186 Год назад +1

    之前許願總裁講船,現在上片了,感恩總裁,內容真的棒呀!

  • @CrowCharon
    @CrowCharon Год назад +674

    有很多傳統的黑科技
    都沒有得到良好的傳承
    很多還是外國人發現後努力奔走
    使他們免得失傳
    這實在令人唏噓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Год назад

      在中國,這些技術因為孫中山和民國這些盲西化知識分子全都用「現代化」為名淘汰了,極度缺乏獨立思考,與真正的改革者天差地別

    • @kasengchan746
      @kasengchan746 Год назад +57

      好東西往往就在自己身邊而人往往又不自知,父母如是、伴侶如是、朋友如是

    • @scowlian9514
      @scowlian9514 Год назад

      你应该被洗脑 什么外国人努力奔走 近代中国有断层 后面到现代就完全摒弃了 需要保护是真的 外国人为你努力保留还不是他实用 他有说过中国好吗 没有 ,OK

    • @cadhlaohanlon4443
      @cadhlaohanlon4443 Год назад +24

      @@kasengchan746 你講得不錯,不過傳統技術的消亡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未嘗不是全盤近代西化的結果。

    • @CrowCharon
      @CrowCharon Год назад +46

      @@scowlian9514
      基本上
      要洗腦要有個條件
      就是無法使被洗腦者取得正確資訊
      這個部分在我這邊基本上不存在
      我們這邊
      到現在還有很多外國人
      在為傳統的文化奔走
      這是我接觸到的事實
      所以我說的也是我接觸到的事
      至於你們那邊 我不清楚就不好說了
      影片中這些發現帆好用的外國人
      如果他們沒推廣或是自己私藏
      那你今天也不會看到這件事了
      話說後來專利還是被華人請走...
      有多少外國人說過中國的好
      我想你自己應該心裡很明白
      我不崇洋
      但我也不一昧排外
      不要把自己鎖在意識形態中
      多看看這世界你的世界
      就不會滿滿憤恨了

  • @jason-nq7tu
    @jason-nq7tu Год назад +12

    真巧~今天才在研究水世界主角一開始的那艘帆船,沒一會兒就看到總裁今天的講帆船的主題

  • @user-ms2vd4dw5b
    @user-ms2vd4dw5b Год назад +1

    听到的不只是感慨,深沉。在无尽的思索中勾起无限的欲望!

  • @cat123246658
    @cat123246658 Год назад +1

    總裁分享ㄉ故事/質感越來越好/深度越來越深!!

  • @user-hz4yz6he7i
    @user-hz4yz6he7i Год назад +107

    要珍愛我們的傳統文化與技術

    • @user-ms8qg2rz5s
      @user-ms8qg2rz5s Год назад +24

      傳統文化是黨所討厭

    • @dinot2882
      @dinot2882 Год назад

      糖糖这首歌跳的好好看
      youtubeei.com/watch?v=ver8PNdplxd
      或是不熟? 感覺她找的幾個都是她本來就認識或這次有相處過的

    • @darrentang7388
      @darrentang7388 Год назад

      @@user-ms8qg2rz5s 对啊!冥禁党大搞去中国化,去传统,倒卖国宝,真他x该死!😏😏😏

    • @Sniper_the_seal
      @Sniper_the_seal Год назад +6

      @蔡英文 晚上好,做完核酸了嗎?韭菜?

    • @user-ms8qg2rz5s
      @user-ms8qg2rz5s Год назад

      @蔡英文 這麼快就高潮了?

  • @jimmy8419
    @jimmy8419 Год назад +110

    大航海4中各種船有各種優點
    沒想到中式帆這麼猛啊

    • @user-hm5zb3bp7e
      @user-hm5zb3bp7e Год назад +20

      玩到后面除了主船队 其他也都用中国帆船 比其他的船好用太多

    • @Bertcool
      @Bertcool Год назад +18

      大航海4另外有加強版,裏面也是中國船完勝北歐戰列艦,載量大,倉室多能塞滿各種功能倉後還有不錯的裝貨空間,還血厚,戰烈艦就倉室少了些,要麼功能不全,要麼裝不了貨,要麼炮門不夠,但不是加強版的話,中國那區域只有一些很細小的艦,沒有比戰烈艦還大的船。

    • @dinot2882
      @dinot2882 Год назад +1

      所以這組淘汰 2人了
      youtubeei.com/watch?v=cZlvlV8spTF
      小朱第一志願去潔西卡學唱跳 潔西卡也選她了 這有啥好失望 .

    • @user-rd6fu5ks4i
      @user-rd6fu5ks4i Год назад +8

      歡迎加入大航海Online 裡面船超多😄

    • @123raven7
      @123raven7 Год назад +7

      古人的东西 博大精深 我们只看到了一小部分

  • @xinlu5331
    @xinlu5331 Год назад +8

    小时候在太湖边长大,经常能看到这些帆船,原来现在都没有了,太可惜了。好伤心。

  • @creambabyjazz
    @creambabyjazz Год назад +10

    振興中國帆👍🏻⛵️ 看到最後太難受了 中國的古建築 古船都一一消失在我們這個時代 不應該 太不應該了

    • @chenisikymoh
      @chenisikymoh 11 дней назад

      因為一班没文化出身的鄉下暴發户 没有審美眼光 , 自以為高樓大厦现代化才是威武美丽 , 可以展视富豪 ,
      身边的舊東西除了石玉古董 , 其他 则被認作礙眼 全給丢了拆了 ,

  • @Cc-it2kd
    @Cc-it2kd Год назад +105

    我記得博物館有香港木製帆船有圖紙操作方式介紹
    另外香港有「鴨靈號」是一艘典型的中式帆船,150年前,縱橫香港水域的就是這種帆船。這艘船原為漁民所擁有,在海上航行超過60年,修復後保存了原來的經典外貌。

    • @edson0528
      @edson0528 Год назад +11

      然後最近被拉去搞vtuber活動了(爽爆

    • @tim0.089
      @tim0.089 Год назад

      @@edson0528 什麼?

    • @cej0512
      @cej0512 Год назад +8

      @@tim0.089 寶鐘馬琳號

    • @edson0528
      @edson0528 Год назад +5

      @@tim0.089 不是嗎?最近能乘坐鴨靈號(船帆是hololive船長

    • @emperorXijingping
      @emperorXijingping Год назад +4

      @@cej0512 笑死 出航!!!

  • @michaeltualatin
    @michaeltualatin Год назад +126

    最近这几年正好在研究买帆船,看过一些西方人对中式帆的测试和总结:优点:结构坚固低维护量,顺风速度较好,缺点:因为主桅没有支索,所以桅杆必须做的极为坚固,增加上层重量同时拉高了重心。且逆风性能较西方主流的Bermuda 和sloop rig差。最大的缺点:没有技术规范和指标,也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没有西方式的工厂量产经验,都是造船师傅靠口传心授,因此很难复原和批量生产。而西方的帆船经过几百年进化现在已经有标准有规格有数学研究有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帆船产业依旧火爆。。果然陆地文明不能跟海洋文明相比,再加上文化破坏者。。。没救了。

    • @davidzhang5600
      @davidzhang5600 Год назад +10

      世界很大,不知道的很多,最好少下定論。

    • @fakecake6776
      @fakecake6776 Год назад +16

      @@davidzhang5600 講什麼廢話 面對現實好嗎

    • @davidzhang5600
      @davidzhang5600 Год назад +7

      @@fakecake6776 隨你!沒説你錯。。。

    • @elainedu8112
      @elainedu8112 Год назад

      只能当个文化遗产,实用方面确实被淘汰了,这是事实。人类可以偶尔缅怀过去的荣光 但精力更高放在往前冲上,不然大浪淘沙,就又是一个大清了。

    • @h24842349
      @h24842349 Год назад +1

      如果當年的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願意,或許復原不是問題

  • @emilywang9575
    @emilywang9575 Год назад +5

    很喜歡這集結合古人的智慧與藝術

  • @user-ij3es1dl8y
    @user-ij3es1dl8y 20 дней назад +2

    1970 年代我在馬祖服役,看到上千艘的機帆船,在海上會師,操引海上民兵。中國的帆船有許多獨到的設計,第一:船艙有隔間水密門。第二:船桅並不是一直線立在龍骨上,前後帆錯開,迎風效率更佳,第三:船甲板是斜的,左右舷也不一樣高,當在海上航行時,船帆吃風,將船往一側略傾,此傾斜角以 5~7 度最佳,此時剛好將傾斜的甲板修平,兩邊船舷也剛好同高。

  • @user-kp7ls7ml1h
    @user-kp7ls7ml1h Год назад +107

    1.元朝是中國歷史上海上最鼎盛的時候! 船隻也是如此 如福船 (fu Ship) 甚至是18世紀的艚船 (戎克船)
    2.中國很多船也可以從馬可·波羅行紀裡面了解到中國的很多不同的船隻跟戰艦
    3. 清明上河圖 (汴河客船) 也有船可以研究
    想了解更多船隻可以參考下面的資料書籍
    參考美日頭條的資料:
    1、《大元海運記・漕運水程》
    2、《元史・食貨志》
    3、《島夷志略》
    4、《真臘風土記》
    5、《馬可·波羅行紀》
    6、《元史兵志》
    7、《大元海運記》
    8、《伊本・白圖泰遊記》

    • @lchang2422
      @lchang2422 Год назад +4

      謝謝

    • @ironpapa7935
      @ironpapa7935 Год назад +1

      不是明朝的郑和7次下西洋吗?? 我看到在youtube也有英文专业的博主做介绍 还以为郑和是中国历史海上巅峰

    • @h948751
      @h948751 Год назад +2

      明朝鄭和確實重建海軍,修海圖,尋海路,後來海禁就沒了......貿易確實不如元

    • @superfamicom5632
      @superfamicom5632 Год назад +1

      @@h948751 貿易没赚到钱吧,官方的,你懂的,钱都去哪里了。。。。

    • @user-vs3or4rb9o
      @user-vs3or4rb9o Год назад

      如此大费周章来显摆 ,大概是跟总裁私交甚好,亦或是团队里的人?

  • @albertwang5974
    @albertwang5974 Год назад +24

    我们的传统瑰宝,在等待老外的挖掘和赏识,然后我们才发觉那是瑰宝!

    • @user-tf6ke7gg9f
      @user-tf6ke7gg9f Год назад +6

      畢竟指導中國的思想來自德國和俄國,所以不需要中国文化

    • @ToniaHan
      @ToniaHan Год назад +1

      @@user-tf6ke7gg9f 你什麼都不懂就少信口就來

    • @user-tf6ke7gg9f
      @user-tf6ke7gg9f Год назад +4

      @@ToniaHan 請問馬列主義的全稱是什麼?

    • @emperorXijingping
      @emperorXijingping Год назад

      @@ToniaHan 所以你是賣國的馬列子孫是吧

    • @HHZX
      @HHZX Год назад

      @@user-tf6ke7gg9f 拿着个锤子你就到处锤哈?那你说你的思想来自哪?我到是看看你又是来自哪的妖魔鬼怪

  • @spring_is_passing_through
    @spring_is_passing_through Год назад +3

    感謝總裁靈魂深處的文化基因依然熱血,提醒著我們別忘記屬於我們自己的優良中華文化傳統和先人古老智慧。曾於十多年前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的夜裏看到紅色中國帆的中式帆船駛過,它載著遊客們暢遊夜間的香江。當時站在岸邊遠眺前方一整排高聳入雲的建築,同時觀看夜間的水舞表演,紅色中式帆船突然駛入眼前,感覺好不真實,剎那片刻以為自己回到古老的中國。

  • @mike9899
    @mike9899 Год назад +2

    加油!謝謝您!太令人感動了!

  • @charliefeliceruihongchasli4445
    @charliefeliceruihongchasli4445 Год назад +43

    還有台灣有復原一個鄭成功的戎克船要從台南航行到澎湖過結果帆骨斷了
    而且裡面還有一個引擎

    • @monica149191
      @monica149191 Год назад +3

      現在停在台南的安平

    • @h24842349
      @h24842349 Год назад +1

      我們東港每科燒的都是福船

    • @wooshawn5274
      @wooshawn5274 Год назад +1

      听说台湾还有福食。福船和福食是什么关系?

    • @liu9939
      @liu9939 Год назад

      @@wooshawn5274 日本福島核災後過來的當地食品🤣🤣

    • @wooshawn5274
      @wooshawn5274 Год назад

      @@liu9939 谢谢,刚查了下,还真是这样

  • @paolomjy4603
    @paolomjy4603 Год назад +67

    很珍贵的传统文化👍,希望可以被重视。将来在海面上看到真正的,中国复古风帆驾驭的现代化帆船

    • @watcher2238
      @watcher2238 Год назад

      有了,可了解一下中國的“風帆超級油輪”

  • @mingming4853
    @mingming4853 Год назад +8

    老祖先真的有很多現代人無法複製的精美工藝,不僅實用還能兼顧美感,只是在古代醫學不發達平均壽命不長,加上戰亂頻繁,很多工藝又有不外傳的習慣,加上沒有量化統一製作的文字書籍傳承,可能就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也實在可惜。

  • @johnwu0421
    @johnwu0421 Год назад +7

    仿古帆船,感覺裝上發動機,
    可能是為了提速,如果海象好,
    大機率用風帆,省燃料這種,
    個人感覺這樣😶
    就比較可惜沒有製冷設備,
    不符合現代漁船的要求

  • @tehcg2286
    @tehcg2286 Год назад +30

    这些传统木帆船在80年代,马来西亚槟城的海岸零零散散还看得见。那时的明信片海景槟城的标志性渡轮和传统木帆船也在里头。短短30年,渡轮也在去年被淘汰。帆船更是早已一去不复返,什么时候木帆船消失也没人说得清了。。。话说当年我祖先也是乘坐类似的船下南洋的。

    • @ruiliqin
      @ruiliqin Год назад

      我爸1980年代在金門當兵就遇過多次對岸動員機帆船包圍金門島....

  • @HenOOXX
    @HenOOXX Год назад +16

    謝謝總裁,很感動QQ

    • @STBoss
      @STBoss  Год назад +7

      🙏🙏🙏

  • @breathingart
    @breathingart Год назад +2

    本来以为这个话题我不感兴趣, 但是还是看了, 因为是总裁。 结果, 总裁又把故事讲得太精彩了。赞!

  • @dila98
    @dila98 Год назад +2

    感谢总裁给我们这么多精彩内容

  • @fantasylam8909
    @fantasylam8909 Год назад +14

    总裁每次的选题都很吸引人

  • @QE369
    @QE369 Год назад +35

    我住在香港,也是帆船運動的愛好者,中國帆確有優勢。

  • @redhongkong
    @redhongkong Год назад +1

    很多喜歡跨洋旅行的老外 還是很喜歡 風/柴油 雙用的 power sailboat的 主要是油耗可以降一半吧 進内河的時候用柴油方便 但是在海洋上 有風的時候用風比較能跑遠途而不用到處加油。
    我前幾年也一直喜歡看 power sailboat 旅行的視頻

  • @eddiedq6009
    @eddiedq6009 Год назад +10

    澳門在2019年拆卸了最後一艘老閘船
    帆船製作及航海技術,這項目是想要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但應該是資料還不足夠。
    一個古代黑科技就這樣消失,確實令人惋惜。

  • @user-zp5rt9xb5b
    @user-zp5rt9xb5b Год назад +14

    ❤感谢你,让我认识到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

  • @user-hb2fc7yo4y
    @user-hb2fc7yo4y Год назад +126

    不勝唏噓,希望再找回中國帆的光芒。
    謝謝總裁

    • @lchang2422
      @lchang2422 Год назад +3

      +1 希望再找回許多上古的中國黑科技,用現代科學方法解釋、推廣、發揚

  • @chukuohsin
    @chukuohsin Год назад +3

    這真是咱華夏值得驕傲的事 謝謝總裁!

  • @kaike2787
    @kaike2787 Месяц назад +1

    這期做的真好,充滿驚喜與淡淡哀愁---

  • @ocloudx
    @ocloudx Год назад +13

    我記得這種船在1980~2000 都仍然間中在香港海域出現
    後期應該主力做外國遊客生意。

  • @sinematrix
    @sinematrix Год назад +4

    虽然知道很多优秀的传统都在被遗忘, 但真的看到这些影像资料, 还是挺伤痛的. 谢谢总裁, 至少以后再看到古老的传统, 我们不会再次熟视无睹了, 会尽力传播它的价值, 不要让它孤单的凋零, 沉没.

  • @pangpang394
    @pangpang394 Год назад +2

    怎麼看了這影片有很傷感的感覺??謝謝總裁🙏很好的內容。

  • @shy45116
    @shy45116 Год назад +1

    每次看到這種影片都是滿滿的感傷,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是說說而已,哪怕他不合時宜,那也是前人留下的經驗,他應該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而不是完全消失,我們要從歷史中學習,而不是拋棄歷史,那只會讓歷史再次發生。

  • @user-mt2fo6zc6i
    @user-mt2fo6zc6i Год назад +3

    好視頻,祝福長久傳承經驗!

  • @andrelee6054
    @andrelee6054 Год назад +5

    人類迫切追求科技進步的現在...又懷念起過往的美好...

  • @user-kp7bz5oe1q
    @user-kp7bz5oe1q Год назад +3

    結合之前房子那期,古人真的是把借力使力那種太極的概念完全融入到造物

  • @garryli2030
    @garryli2030 Год назад +2

    感谢总裁这期别开生面的新科普,现在想起当年《加勒比海盗3世界尽头》特纳和伊丽莎白,巴博萨乘坐新加坡海盗邵峰麾下的中式帆船远洋直达世界尽头拯救杰克船长的传奇片段充满了真实性。

  • @nighteyes4852
    @nighteyes4852 Год назад +20

    船真的是美麗的人造物~

    • @goodtime1303
      @goodtime1303 Год назад +2

      認同⛵⛵⛵⛵
      可惜現在交通講求科技發達快捷
      譬如香港渡輪已經很少人選擇
      遲早也會淘汰
      到時侯也可能要從相片懷緬歷史

  • @linbyron4781
    @linbyron4781 Год назад +8

    經濟效益上,被拋棄是情有可原的
    但文化意義上的遺忘就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 @stjohnsonhk
    @stjohnsonhk Год назад +1

    支持總裁,最後的價值上得很到位。

  • @yuqiongwang3787
    @yuqiongwang3787 Год назад

    感谢总裁出产这么精彩的内容!👍

  • @SHFTONY
    @SHFTONY Год назад +33

    明國清國時代的風帆沒有失傳
    台灣國內有幾篇碩博論文講的是大風車龍骨水車
    其中的風車上面的風帆就有很詳細的結構和尺寸解說了
    幾年前有學者到中國長江蘇老師傅做出來

    • @user-bv8xe1yp6r
      @user-bv8xe1yp6r Год назад

      @收复台湾 台灣 國內
      台灣指中華民國

    • @EJ6661000
      @EJ6661000 Год назад +5

      希望有文化自信的中國人,能好好虛心把這一技術學回去,發揚光大吧

    • @operaitve
      @operaitve Год назад

      @收复台湾 不存在

    • @scowlian9514
      @scowlian9514 Год назад

      首先没台湾国; 其次没有失传有人会 但没人做 不存在学回去 不要动不动做教师爷

    • @Pallden_Tai
      @Pallden_Tai Год назад

      @收复台湾 中華民國台灣省。

  • @lchang2422
    @lchang2422 Год назад +7

    這個跟會員頻道裡的內容可以互相呼應啊!~ 難怪東夷人、尼西亞人幾千年前就可以遠洋航行、分布全世界的大洋!

  • @shouyuan6923
    @shouyuan6923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为弘扬这种传统好手艺的光之天使祝福❤心想事成❤

  • @fannychan2302
    @fannychan2302 Год назад

    一如以往的精彩🎉🎉🎉

  • @user-gk9ir6ir5u
    @user-gk9ir6ir5u Год назад +9

    民間藏盡人才啊 👍

  • @WolfKingFiance
    @WolfKingFiance Год назад +3

    总裁的故事真的是好

  • @888aa7
    @888aa7 Год назад +1

    說得更具體點,古代的東西沒比現代先進,但可以看出古人的設計與巧思,所以有保留價值

  • @zippers777777
    @zippers777777 Год назад +2

    一齊來乘坐鴨靈號 -
    香港現存古董三帆觀光帆船

  • @vrs
    @vrs Год назад +3

    珍惜屬於我們的文化、回憶與技藝~

  • @matchman226
    @matchman226 Год назад +10

    在香港還有這種老帆船,不定時都會出現在維多利亞港航行,給遊人拍照。

    • @claris6201
      @claris6201 Год назад +3

      可惜的是改裝成柴油發動了

  • @luluwu7432
    @luluwu7432 Год назад +8

    谢谢总裁的这期视频,看完真的伤心痛哭,我们的科技到底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好多手艺工艺真的都需要代代相传啊!这些黑科技千万不能丢

  • @spensersun
    @spensersun Год назад +1

    ❤ 比悲傷 更悲傷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改朝換代。。。 ❤ 龍的傳人 還是會繼續存在。。。

  • @jaclynteng8958
    @jaclynteng8958 Год назад +13

    熱淚盈框,形容不出的感傷,中國人啊!❤ 不要再口口相傳啦⋯⋯多多分享,大家一起分享研究再發揚光大🎉⋯⋯

  • @Lindalinda-bl2hx
    @Lindalinda-bl2hx Год назад +11

    現在美西的海邊有著」一種個人帆船,底下還帶一截的在水裡,很像滑冰⛸️那個底,看起來跑的超快。
    更好奇古埃及時代的巨石時期,他們是用哪一種船型運到土耳其的!

    • @davidzhang5600
      @davidzhang5600 Год назад

      在冰上滑行,或根本就是外星文明。

  • @user-hh4gy6ru9u
    @user-hh4gy6ru9u Год назад

    本期真的精彩!

  • @hijhon
    @hijhon Год назад +4

    最后一条中国帆船太感人了。希望有导演能剪辑个纪录片出来。

    • @user-ey8wl5fc7j
      @user-ey8wl5fc7j Год назад

      臺灣30還是40年前有拍過紀錄片啊!(而且攝影師兼駕駛還是個外國人)而且駕駛古帆船由台灣出發經過日本到美國……隔了數十年後才由民間將該船體集資運回台灣保存。

  • @user-yc8fu4zu9r
    @user-yc8fu4zu9r Год назад +27

    感謝總裁的精彩分享。
    真希望“中國帆”的工藝能早日傳承下來-這可是超級節能減碳的超級船啊!

    • @bearfish1999
      @bearfish1999 Год назад +2

      如果是要節能減碳的現代風力船
      瑞典有造一艘名為“ Oceanbird ”的現代風力船,側面看造型很像4根大煙囪
      但卻是真實的純風力船
      船上的供電也都靠船身上的那4跟大型風力翼柱

    • @elainedu8112
      @elainedu8112 Год назад +1

      现代节能减碳的方法太多了,风力效率实在太低。

    • @you_ling
      @you_ling Год назад +1

      可惜以前没有专利的概念

    • @cozyhome9927
      @cozyhome9927 Год назад

      @@bearfish1999 "...名為“ Oceanbird ”的現代風力船,側面看造型很像4根大煙囪"------“4根”?😅Titanic 看多了?
      是 5 根。

    • @bearfish1999
      @bearfish1999 Год назад

      @@cozyhome9927 🤣 似乎是這樣,因為是憑著記憶key的

  • @voomimoov
    @voomimoov Год назад +18

    很有民族人文情懷的一集,帶有一絲時代變遷之傷感,尤其是在今日下餃子搬中國造船速度下。

  • @user-me3er6tq4g
    @user-me3er6tq4g Год назад

    對船沒興趣卻聽總裁說的津津有味味!😊😊😊

  • @robindong3802
    @robindong3802 Год назад +1

    赏心悦目, 但却感傷...总裁你伟大!

  • @samtao5436
    @samtao5436 Год назад +16

    太湖里现在有挺多这种木质的老帆船的!

  • @JOJO-ck1kl
    @JOJO-ck1kl Год назад +23

    可惜的不是帆船的消失而是中国在航海那段历史的淡漠和自信的消亡

    • @pachomiussinanicus1728
      @pachomiussinanicus1728 Год назад

      中国官方明面上历来不重视、不鼓励航海,除了那些搞走私的沿海人民与朝中达官贵人😂😂😂

  • @alongtang9294
    @alongtang9294 Год назад +1

    👍好節目!

  • @pikatw1730
    @pikatw1730 Год назад +3

    英國人對新奇的外來技術是萬人空巷,並加以研究,即使他們才剛擊敗這個對手;
    對照乾隆接待馬嘎爾尼使團的輕蔑態度,這就是最根本的差異。

  • @shouronglin5235
    @shouronglin5235 Год назад +10

    可惜啊,聽到後面莫名的感傷,覺得20世紀後都變成錢了,那艘金華興號也許也是經濟高速發展的犧牲品吧

    • @welike4278
      @welike4278 Год назад

      如果世界上沒有錢多好啊

  • @FHZDN
    @FHZDN Год назад +62

    木制帆船最早出现在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在帆船的关键受力点加上青铜,帆船的体积因此扩大,铁器时代则把青铜换成了更坚固的铁来扩大帆船的体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蒸汽机在效率上比马和船帆有着数量级的优势,淘汰了铁器时代的马车和帆船。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Год назад +1

      不過在歐美國家,帆船並沒有被淘汰,仍然會在中小型船隻看到,但在中國,孫中山和民國這些盲西化知識分子全都用「現代化」為名淘汰了

    • @FHZDN
      @FHZDN Год назад +3

      @@hokamto7754 不可不謂之遺憾。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Год назад +4

      @@FHZDN 可以說這一群人極度缺乏獨立思考,與真正的改革者天差地別

    • @FHZDN
      @FHZDN Год назад +4

      @@hokamto7754自古以來改天換地者,多是褒貶不一,歷史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也正因此,才會生動而有趣。

    • @hokamto7754
      @hokamto7754 Год назад +3

      @@FHZDN 不過最重要的是回歸事實,有什麼寫什麼,不是口若懸河,更不是信口雌黃,篡改歷史,沒有絕對壞的人,更沒有絕對好的人

  • @richardchen6643
    @richardchen6643 Год назад

    感 謝 總 裁 製 作 了 這 一 集 。
    中 國 帆 ,從 記 憶 以 來 ,她 出 現 在 舊 中 國 黑 白 膠 卷 裡 ,鴉 片 戰 爭 、五 口 通 商 、洋 人 租 界 裡 新 世 界 洋 樓 背 景 之 下 ,ㄧ 種 落 後 破 敗 的 意 像 !
    感 謝 您 製 作 了 這 一 集。

  • @shouyuan6923
    @shouyuan6923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谢谢博主的弘扬❤祝福❤

  • @user-jf6lq3iy3f
    @user-jf6lq3iy3f Год назад +5

    這種帆船60/70年代仍常見於香港水域。鄭一是海盜,之後就是名氣嚮亮的海盜傳奇人物張保仔。

  • @iamkobell
    @iamkobell Год назад +4

    第一次在網上看到這個題材 比我想像中的有趣 如果不是在這裡 很有可能這題材的影片會被我跳過去

  • @linjb86
    @linjb86 Год назад +3

    想起了 大航海时代里面的各种帆船⛵

  • @rafalearts3795
    @rafalearts3795 Год назад +2

    这种中式硬帆确实结合了横纵帆的特点,但是也有自重较大的缺点,不适合吨位较大的帆船,会导致重心过高以及自重对材料强度的造成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