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來說,台灣人並不是棒球資質贏不了別人,最大的問題是‘’小朋友‘’打球的環境。先說一下,我自己有一個7歲小孩在加州與佛羅里達打過不同體制的少棒系統(little league & cal ripken),所以我們知道美國小孩的棒球環境是如何的優秀。每一個小城市(5至10萬人口)就有一個私立的少棒聯盟,系統性的帶小朋友了解棒球並習慣規則。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目標是要把所有區域內的小孩都招攬進來,即使小孩們嘗試棒球後,可能不太喜歡或沒有天份,在二三十年後,也會讓自己的小孩嘗試棒球,並且也下場教球。我孩子呆過的兩個隊與聯盟,都是自己隊的家長當教練團(我自己也當過),沒有一位是特地聘請回來的。此外,在各地有各個不同的獨立俱樂部球隊會招攬有天份的球員,來參與各種不同的地區和州際聯賽。在與我們家小孩一起參與棒球後的2年間,我深深感受到了兩個國家對於棒球的世代傳承的不同。
這集真的猛!希望這集會對台灣棒球發展有幫助。感謝Cheap🙏
整天打假賽能有什麼幫助?
先說重點,下屆台灣WBC打入複賽,我先發100份雞排
雖然台灣棒球變強了,拿到了世界12強冠軍,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如果和世界棒球強權相比,如美國、日本、多明尼加、委內瑞拉等,差距還是有一截,最明顯的,我們好久沒有球員站穩大聯盟了,但神奇的是,台灣曾壟斷青少棒冠軍,現在成績也不錯,為什麼台灣棒球長大後,就會變弱呢?
因為想講的實在太多了,這一集我會先講我們的問題,第二集再來看看別人怎麼做,美國日本為什麼棒球這麼強? 就連加勒比海小國都這麼厲害,台灣問題出在哪呢
最後感謝友信醫療集團,默默地愛台灣
facebook.com/UHGfoundation/
想請問cheap :很多網友都在批評台灣的黑道經常幫人喬事向政府單位施壓和黑白勾結的行為,且如果黑道妄想洗白從政,就會被網友批評是搞黑金政治,而且覺得台灣的司法已死、政治已死。
但是我前幾天看教父三部曲,電影中的柯里昂家族其實也在做一樣的事,那為何柯里昂家族幫人喬事和黑白勾結時觀眾就覺得沒問題,而柯里昂家族想洗白從政時觀眾還會幫主角加油打氣,祝他們洗白成功,而且也不會覺得美國的司法已死、政治已死呢?
難道是因為馬龍.白蘭度和艾爾.帕西諾長得又帥又優雅,所以觀眾就能接受他們幫人喬事和黑白勾結及洗白從政,而台灣黑幫長得又土又挫,所以大家就無法接受他們幫人喬事和黑白勾結及洗白從政嗎?
還是因為現在已經很少人看教父了,不知道黑道幫人喬事和黑白勾結及洗白從政其實是不分國界的嗎?
@@陳昭翰-q7w 教父是美化過很多的情節了,如果拍現實一點未必觀眾會買單欸,這比喻有點不太精準。
@@陳昭翰-q7w 教父電影在有錢的北義根本不受歡迎
影片內容提到的原因,我認為有可能。
謝謝您讓我漲知識。
最欣賞cheap勇於不斷挑戰台灣價值
這不是台灣價值吧,國民黨把棒球搞成軍事教育,用舉國的資源打造一個威權獨裁的軍事化棒球隊,去參加美國的棒球夏令營,只為了虛假的「世界冠軍」,真的很丟臉!而且也是這套威權獨裁的打罵軍事教育,讓台灣的選手一旦長大沒人管就放飛自我,亂搞一通,跟國外的職棒選手敬業精神完全背道而馳!
他已經被青鳥蟾蜍封殺黑名單了 :O
台灣價值本來就是不某些人能壟斷的,每個人都能去追求定義。
是挑戰雙標的羞恥力吧!
12強冠軍那部影片說蔡其昌功不可沒 是不是又要成為草民的獵殺對象呢
實際來說,台灣人並不是棒球資質贏不了別人,最大的問題是‘’小朋友‘’打球的環境。先說一下,我自己有一個7歲小孩在加州與佛羅里達打過不同體制的少棒系統(little league & cal ripken),所以我們知道美國小孩的棒球環境是如何的優秀。每一個小城市(5至10萬人口)就有一個私立的少棒聯盟,系統性的帶小朋友了解棒球並習慣規則。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目標是要把所有區域內的小孩都招攬進來,即使小孩們嘗試棒球後,可能不太喜歡或沒有天份,在二三十年後,也會讓自己的小孩嘗試棒球,並且也下場教球。我孩子呆過的兩個隊與聯盟,都是自己隊的家長當教練團(我自己也當過),沒有一位是特地聘請回來的。此外,在各地有各個不同的獨立俱樂部球隊會招攬有天份的球員,來參與各種不同的地區和州際聯賽。在與我們家小孩一起參與棒球後的2年間,我深深感受到了兩個國家對於棒球的世代傳承的不同。
完全正確
像這次比賽完就有人呼籲,不要再蓋大巨蛋,需要更多的社區型棒球場
@@ch860我有段時間很迷棒球,甚至買了手套跟軟硬兩種球,有空就找朋友傳接球,朋友空手來我也有多的手套給他用,但是能玩的地方又少又遠,連用海綿球也會被驅趕,後來因為工作忙碌就沒再玩過了,頂多偶爾到大魯閣過過癮,現在運動就是帶一顆籃球去球場,有人揪就組隊,沒人揪一個人也能練球,比棒球要方便的多
@@ch860 先別說大巨蛋,有多少公園和學校體育場會解除「禁止打棒球」的禁令?
醒醒吧
你沒有七歲小孩
不是只有棒球啊 所有都一樣 讀書 到大學混四年
提供我自己大學畢業拍攝國小、國中棒球隊的紀錄片,遇到兩位貴人的觀點
1.日本來的棒球隊
整批日本學校的棒球隊來打練習賽,球員還沒到球場,兩位自費隨隊的球員媽媽,一人負責準備茶水點心,一人幫教練準備紀錄表,教練的看法是說,在日本打棒球是一種民族性,他們不在乎以後能不能打職棒,更在乎自己社團時期有沒有參與棒球隊,因為這會在出社會後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甚至找工作都會有幫助,而家人,尤其是家庭主婦(夫),也願意花錢花時間支持孩子,不一定是希望他們能上場,而是留下在棒球隊的好印象,那是種更追求當下的奉獻。
2.前兄弟象總教練江仲豪(當初是中國某地方國小的教練)
一樣是來打練習賽,原因是中國沒有什麼棒球隊,要打有實力的隊伍,還得是坐飛機來台灣一邊觀光一邊觀摩,江教練提出的看法是,能夠賺錢的只有明星球員,但那能有多少位,這些中國棒球隊的球員以後也不會打棒球,只是趁他們還熱愛棒球的時候帶來台灣打比賽,但台灣的球員一旦進到校隊,最好的投資就是一路打到職棒,這當中的風險有多高,有多麼沒有後路可以退。反觀一路被打趴的中國球隊,他們實力跟國家的棒球環境大致相同,差得很,但也因為沒有什麼職業性質的未來,讓他們打球真的只是為了興趣。
當我們拿下12強冠軍固然開心,但我們一直以來世界棒球積分的不營養,絕大多數來自基層棒球時,就已經鑄成績=國球的印象,台灣人口數並不多,有賴於及早接觸且系統化的訓練,才有辦法產出一支又一支的職棒隊伍和球員。
這會讓許多孩子根本沒時間念書,甚至沒辦法好好練球,因為所有的時間都要拿去應付大大小小的盃賽,打太好還要代替國家比賽,這樣的積分結構不但不健康,還很難說是一份榮耀。
換句話說,只要有一天我們是為了維持在國際上的棒球強度,就會需要現在這樣的小球員人數進入基層棒球隊,而且要全心全意的練,並且照樣耗損多數孩子的教育完整性,因為我們不像外國人有辦法在大學時期迎來原始天賦上的躍進,也沒辦法像日本一樣單靠使命把自己練到世界頂尖。
是12強冠軍不是經典賽冠軍
@@張偉-n3u 已更正
你講的是實情,我之前贊助過國中棒球隊。他們很多家境貧寒,採集中住宿管理。儘管是縣內強權但為了跟全國一線名校一較高下,打出成績,根本每天一半的時間都在練球沒法好好上課。經過這麼多年的奮鬥雖然有幾次在國內外杯賽拿過前三,但目前也只產生一名中華隊球員,職棒依然掛零。像這樣資源跟戰績都不上不下的球隊在台灣應該不少,希望趁此12強跟職棒熱潮未來市場能擴大,至少增加他們未來進入大學相關科系或產業的機會。
@ 台灣的棒球環境非常競爭,說白了資源就是有限的,在一個縣市打出第一名去全國也不一定能拿名次,因為傳統強隊就是會用挖角跟先進的資源,維持自己的招牌。
這樣光是招生和補助就會有落差,難免卡在我們明明很好但果實終究不會收穫在這裡的挫折感,當我們進到職棒環境卻會發現,能夠脫離科班訓練的職業選手微乎其微(近年確實有進步)並且許多打棒球的基層球員,是被父母送去,一部分是便於管教當作課後輔導,一部分是你書也讀不了那就去打球看看,這些絕大部分的球員只成某支傳統強隊的過渡選手,不但進不了職棒,連高中畢業後要去哪裡都不太清楚,卻是我們基層棒球持續在國際上競爭活躍的分母。
大環境需要改進的,不僅僅是要去思考我們一定要為了國際上的排名,讓基層棒球的孩子為了比賽疲於奔命嗎,如果答案是維持現狀的話,灌輸孩子除了打球練球還有其他選擇,並給他們在未來升學上的幫助,才是國內棒球真正大步進步的時刻。
@@martinliao6679 跟羽球 桌球類似 以桌球而言 入選少年國手 將來要加入桌球強校 加入合庫 智淵乒乓等球團機會大幅增加 但也有默默努力打到甲組的球員 但實力跟甲組前段甚至國際選手差距就很明顯 而且桌球這個個人比賽更加激烈 比如成人國手選拔 在台灣世界排名40以上的選手大概兩個 其他三個要去由兩個大賽爭取三個名額 全國個人賽單打冠軍 另外一個是由200多人選出2個符合代表隊資格的選手 但選拔賽會選出12位 但其他人會缺少比賽經驗 甚至轉換跑道的 曾經看過以前合庫的成人國手方思涵就是這樣的例子 但好像也很難去有好的制度改革就是了
這次的12強除了讓世界看到台灣之外,也希望國內運動員能以這次的勝利不斷告誡自己,感謝cheap做這個主題
是覺得有點飄了 但難得贏的那麼戲劇又漂亮 也是無可厚非 但就怕捧得越高摔的越重
記得有一次U12棒球比賽,日本的教練仁志敏久就禁了好幾個球員上場比賽,包含主力球員,就算比賽可能輸了也照樣禁,禁賽原因是⋯⋯遲到。體育基本的教育與自律就是這麼訓練出來的,在台灣只會被當成”小題大作””扯後腿””欺負小球員””蠢操作”
之前陳冠宇也有分享過他在羅德時,也是前一天訓練睡過頭,然後隔天被教練壓在板凳。只能說日本能強,其基本盤與其觀念是非常重視的
我看也就日本,那換成美國看看 ?
一句話,唯有讀書高害死太多想往其他領域發展的小朋友.
此外,成績至上的歪曲想法,造成小朋友的熱忱無形間被提早消磨掉,導致升上成棒階段後,無心再精進球技,一站上國際舞台就被對方打得哭爹喊娘
快樂運動只是口號
沒有成績就毫無意義的觀念籠罩著小朋友們
每當自己的努力因為沒有好成績被否定,就逐漸開始自我懷疑,我是不是不該繼續打球?我真的對球隊有用嗎?像我這樣的廢物是不是該退出去?是不是該聽父母的話專心讀書不要打球了?
很多這種疑問其實在少棒中都會發生
但大多人可能會要求小孩子在心理上自己去扛住壓力,甚至還把這種壓力當成訓練方式之一。例:如果這麼心態脆弱的話那就早早滾蛋;這樣的訓練都撐不住還有資格站在球場上打球嗎?
為什麼我會了解呢?因為以前我就是少棒隊的。
@@yamikura9101這就代表你不是菁英啊!說這麼多。不適合就是不適合。
但是美國打球的選手都很要求學業成績耶 林家正也有說每天練完球還要花時間學習 體育成績和學業成績都有一頂表現才能站穩球隊先發
@ 我指的成績是賽事成績😅
日本甲子園有3000-4000支隊伍最終要進入日職的都是淘汰過後的精英,而進入之後為了站穩一軍那練習量之多,不管是有旅日過的中職教練,還是日職退役來台的教練都說練習菜單已經減半甚至更多但中職很多球員還是撐不住,洪總還嘴自隊球員說,日本社會人來台灣比賽連在飯店停車場都在練揮棒,有人以為美式訓練更輕鬆,美職從新人聯盟到大聯盟,每個層級球員都是世界各國來的菁英,除了球隊開的訓練菜單之外,私底下加練甚至找訓練師,拼的就是大聯盟先發位置,而能站穩大聯盟的都是鬼神,中職少了明天就被取代被淘汰的壓力,安逸度日得過且過的球員不少
中職少了明天就被取代的壓力原因就是打棒球的人口不多。
日本的校隊是以社團的方式存在。
人人都可以參加。
但能不能在正式比賽出場也是看實力(當然有時候有輩份問題)。
當然既然是社團活動就是遵守社團規定。
成績不到水準紀律有問題,都會禁止參加練習。
成績不會太差,沒辦法以後靠打棒球吃飯,還是可以升學或出社會工作。
而且有參加體育社團的學生挺過三年練習,在求職時是加分項目。
家長自然願意讓孩子打球。
@@TheMaria996387 沒辦法,台灣的體育、藝術、音樂風氣都不盛行,家長多半仍是升學主義
日本社會人來台灣比賽連在飯店停車場都在練習揮棒....
這我們台灣也有啊!很多少年仔也是都在大街上馬路上練習揮棒練到很晚啊!
美式好像是團隊訓練看似輕鬆 但是球員會自發性的加強自己的弱點 私底下練更兇
美式的精髓就是自律和科學訓練,台灣過往被簽去的球員從小就是活在「不斷的被要求」加上學長學帝雉的背景下再打棒球,完全沒任何自我思考的空間 ,因此去了美國通常上不去大聯盟或是站不穩,就是很多明顯的反饋。
慶幸的是台灣基層這現象越來越改善,運科導入後大家漸漸的有自律意識。這是好的開始
因為台灣不重視體育,所以很多家長不管如何就是要讓小孩讀書,學歷愈高愈好,導致有些對某項才藝有天份的小孩沒有用在適合的地方,但像周董的媽媽就鼓勵周董往音樂之路學習研究,大谷的爸媽也是鼓勵大谷往運動方面去發展,所以他們之後都相當的成功,所以之後我的小孩不會讓他侷限在讀書方面,會讓他去做他有興趣的事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真的!現在很多家長還是會覺得讀書更重要,其實小孩子有興趣的領域,大可讓他們去發揮,不要受限他們的專長。
我以前就是看不起學歷,花很多時間念過5間大學都不同專業(很多都沒畢業只是想學專業)
我的經驗是,在台灣可以不愛唸書,可以往自己興趣發展,但學制一定要唸高中
(跟朋友討論過高職是純粹浪費時間的體制,高職師資因為教育部的規定關係也是學歷至上,實作經驗經歷不足,另外實習工廠很花錢學校不願意投資,所以實際上高職變成低配版高中,職業技能沒學到,書又沒唸好)
大學工科畢業(要那張畢業證書),學士學位是夜間部,在職進修部,什麼學校,什麼體制都沒關係,主要在混畢業即可,多餘時間可以花在其他方面上
為什麼?因為台灣現行的規定與社會常態性認知還是需要大學畢業
技術性證照考試,我有不動產類,工程類等很多不同面向的10幾張證照
考試資格
丙級要高中
乙級要持有專項丙級+高中職或隨便一張大學畢業證書,這樣就看的出來了那種資格投資報酬率高?
也就是說一張隨便大學畢業證書都能考任何乙級
如果要考高考技師,一定是大學畢業領有畢業證書,缺相關學分可以短期學分班補,大學畢業證書一定要花4年才有
為什麼要工科?工科的社會適用性高,考試通用性也高,有些證照考試是有綁相關專業的
如果自己興趣的方向不足以支撐生活最後只能找工作,大學工科畢業證書還能幫你找到工作,保底作用
我朋友的故事,他的親戚可以走後門幫他弄一個大公司涼缺薪資不低的工作,他也很想去,但是他沒大學學歷,人資那邊沒辦法過關,如果他有大學學歷這份工作是穩拿的
他終於了解我講好幾年,叫他去唸大學的意義,之後開始補學歷
我花了10幾年證明學歷可以不屑但一定要有,如果小孩不愛唸書,沒關係
但一定要叫他混到大學畢業,現在台灣大學畢業證書很好混出來,不要像我一樣浪費很多時間,到處碰壁才知道要去補
以前有個大公司人資主管朋友,跟他吃飯聊天,他對我的評價是能力很好,但要去補學歷
他解釋:不是說我不好,能力資歷再好,光學歷這點人資就丟垃圾桶了😂
所以孩子在台灣還是乖乖唸到大學畢業吧,其他再說人生還長
能不靠學歷做出名堂的畢竟是少數人
畢業證書對我而言就是考試報名資格用(深刻體會到真的很方便)
工作上我也沒用過
@@oppressive12那些很多一下上榜考上技師或是技術士證照的,多半都是台灣人最愛的「速成」造成的,意思就是只會考試而考上好就爛了
@@賴柏瑞-p6i 你說的沒錯,但就是法規有綁所以值錢,考到證照只是入門的開始
之後有能力有牌自行開業收入就不是一般程度了,所以學歷除非四大工科以外其他只是考試資格,目的是考過技師
技師是一個很好的職業基本上沒有最大職業年齡限制,短期內科技業收入會贏,如果看一輩子技師會贏
科技業賣肝沒幾年就撐不住了
所以台灣考不上四大的話學校不用花太多時間唸,考試前拼幾年就好
我跟高中侄子說;我知道你不愛唸書,沒關係相信我幫你規劃的人生,如果25歲你能完成以後到死至少還有50年都是你的時間愛怎麼玩隨你,現在成績不好也沒關係有學過有印象,真正的戰場不是現在
考大學考不好去唸夜校或在職專班
學歷混一混就好其他時間可以做別的事
我可以用人生經驗幫他抄捷徑成為人生勝利組
所以他人生的重大決策都是我選的,就像教練跟選手的關係,而且我連他以後準備考試要花的錢都準備好了
古早的打罵教育包含了體育生的經歷,可能在那個年代小孩、學生不會反抗,但不論哪個年代都不適合且不應該存在,可以說是“陋習”,時代的進步,有更多的訓練方式讓運動員進步且強大,希望這種陋習可以早日消失在幼小且正在發育的孩子周圍🥲
早期台灣打的是功夫棒球
這其實是沿習了日本舊式體教方式,各行業的學徒也是打罵教育。不要誤導了!
其實少了很多體育班的住宿環境,我讀得高中體育班之前還鬧過老鼠風波,而且有些體育班沒有訓練地方,要去其他大學租產地練習
打罵教育和體育成績有何關聯?
@@teng-wuchang9305笑死,這都看不出來
我看棒球20年了 台灣的問題你說的太中肯了
很多學生棒球風光 但最後發展好的其實很少 原因都在影片說明了👍🏻👍🏻👍🏻
現在真的進步不少,比如近幾年的基層,尤其在青棒階段,強權都開始引進運科訓練。而現在這批旅美球員也是最認真訓練的一群,鄭宗哲、林振瑋、林家正等等,yt上都可以找到他們訓練的影片
他只想要挑起爭端 沒想理解台灣的進步
美國有多少大聯盟球員,年輕時選擇未來要玩哪個運動時,都是2-3個在選,美國不會在球員小時候就不斷搞專項運動 (都是廣泛接觸)
不少球員高中時在其它體育項目也是佼佼者,只是最後選擇棒球
但其實也是因為美國大部分的地方都太無聊,放假沒事就是運動沒有太多休閒活動,所以很多人才會夏天打棒球冬天打美式足球或籃球之類的
@@舒適圈-j2r明明就是要看州,美國娛樂文化會少嗎? 就承認台灣的運動風氣比不上美國不就好了,再來就是從小就培養超時讀書,社團風氣也低迷,很多學校甚至沒什麼社團活動可言,大部分都崇尚讀書至上,在這樣的環境下本來就有可能造成許多有天賦的孩子被埋沒掉了或是根本沒察覺自己的體育才能而淪為普通人😢
不知道你是住過那裡,我是只住過西雅圖跟舊金山這兩區,休閒活動就真的不多。跟我台北的住處比這邊假日沒啥事情,真的就是跟朋友吃飯打球居多,商圈能逛的東西不多治安也沒特別好當然大家出門的意願就低,這可以說是讓美國運動風氣好的原因之一
讀書至上的風氣,埋沒了很多有資質的選手,讓這次的奪冠感動持續下去,可以讓未來小國手在選擇未來的規劃時更有自信
讀書才是好的
現在依然還是萬般皆下品呀
看看補習班的數量和人數
@@onceforever9520怎麼說啦,如果是真的沒有天賦那就不要打了,運動員出路在台灣很少
重點是讀書至上的風氣,我們也沒比歐美聰明啊
台灣本來就應該要是讀書為主的國家 你覺得台灣之光是台積電還是水平2 3A的十二強冠軍
可以簡單的一句話說明為什麼U18、19很強,但升上職業隊就不行了,以身體素質來說,亞洲人要在棒球領域跟洋人競爭,投手的培養是比較有機會的,然而在國外的青少棒投手的培養是以長期訓練為眼光,在小朋友身體還沒發育完成前,是不會訓練他們投"變化球"這種容易傷手臂的投法,但台灣小朋友的投手訓練從小就開始操你投這種變化球路,所以在青少棒台灣投手的壓制力就很強,但由於太小就練投這種球,大多長大手就爆掉了,所以當國外選手在成年後待身體發育完成,才開始允許投手練投這變化球路,人家開始進步爆發後,往往台灣的同齡選手手都已經半廢了。
日本甲子園可是出了名的操投手,而且日本也是最愛投指叉的國家,而這球種也是最傷手了,他們高中這樣操完雖然也有操壞的,但不也有好一部分人沒事,所以我覺得跟操投手沒太大關係,就是制度問題
@@LinHong-j7m大聯盟都有嚴格的投球數限制,早期基層棒球普遍沒有保護好小投手
@@鄭長崙完全沒關係好嗎…全部保護也不會多幾個天才。就只是強者生存而已。
以前王郭曹年代還不是一樣操,幾十年過去了,台灣有多增加大聯盟投手嗎?也沒有。日本操出名的,站在大聯盟的還不是一樣很多個。
@@samchiu4277 台灣的棒球教育真的如cheap 說的,從紅葉少棒就走歪了,到現在也沒改正多少。
現在則是因為少子化,台灣的小學為招學生都轉型成為特色學校來招生,所以台灣各地都有所謂的棒球特色學校。棒球的特色學校為了爭取補助與贊助一定要做出成績來,做成績最好的指標是什麼?就是去參加國內外的比賽拿到冠軍,但棒球校那麼多怎可能每個都冠軍?於是就開始內捲化,小選手就是奪冠拿獎的消耗品,他們訓練與教育幾乎沒有在管小球員的日後會如何,能上職棒更好,又會是宣傳學校的焦點。
其次是教練的問題,台灣教棒球的教練很多都是早期體育班出來的,或是職棒有問題退下來的(當然也有沒問題的),最會的就是用古早那套操球員,最常說的就是他們以前怎麼土法煉鋼的。他們幾乎沒學過什麼現代運動科學或新的訓練方式,要他們去學還會拒絕學習,曾經在講新運動科學研習場合,看到那些教練絕大部分時間都只在討論怎麼喝酒玩妹妹。這些教練還是有一定能力,因為國外對手都不會像他們這樣操球員,只要搞定國內就可以了。
其三,對於小球員的教育就是以贏得比賽為主,在校學科成績上也不會被要求,甚至拿正課時間去練球的也是常見,導致小球員有些半文盲就畢業了(畢業成績都是弄出來的)。學科對於棒球的確沒什麼關聯,但是理解狀況或戰術運用等的運動智商還是要靠學科輔助訓練而成,並不是要考第一,而是要小球員學會怎麼學習,不然只憑天賦沒有智商,連戰術運用都聽不懂,要怎麼訓練自己也不知道,在現代的運動聯賽能走得遠才有鬼。
日本甲子園很操😅適者生存
籃球那個叫「介壽盃籃球賽」,介壽路也是這樣來的;且籃球特別受到軍方喜愛,由軍方傳至民間。
常常聽人家說棒球是國球,結果我兒子帶手套跟球去學校練傳接,被記兩支警告。沒收 (正常下課時間,操場中間草皮)
小學時也被罰過😂
我那年代沒人敢帶
喔!我是港人,且參賽棒球,還真以為臺灣像日本漫畫般普遍
我是國小 國中 高中體育課都沒學過棒球,頂多就樂樂棒玩一下,所以棒球是國球對我來說很無感
這哪邊的學校,怎那麼誇張...
國中的時候暴傳打破玻璃連賠錢都不用
其實cheap講的很實在,希望台灣更好不能只聽好話優點,不好的地方就是要改進
你這個影片沒有打到點子上
你只說了以前的少棒史,跟最近的醜事
但這不是三級棒球跟成棒在近年來成績落差大的原因
你有講出問題,但這些問題不在點子上
光是投手就很多能講
比如投手的傷後復出比重來說
台灣幾乎沒有投手在受傷後能夠重振雄風的
肩關節唇撕裂傷的不談
先發投手,一些韌帶重建手術的,幾乎沒能恢復以往吃局數跟壓制力
可是日本跟韓國的投手,像金廣炫這樣受過大傷後,竟然還能恢復15勝以上的身手
這種投手台灣沒有,台灣就算潘威倫,也是2010年後突然吃局數能力走下坡
沒有一年回到2010年以前的水準,可是2011、2012那個時候潘威倫的年紀沒有很大、才29到30歲而已
難道你會說潘威倫沒好好練球嗎?
包含台灣投手旅外濫簽,美國球團在國際賽不放人等以及中職2009年起一週五戰對本土牛棚投手負荷太大......
這些你都沒有探討,完全依照老一套的紅葉少棒騙局的說法而已,沒有去探討真正的問題
紅葉跟威廉波特騙局很多人都說過了,但三級棒球跟成棒差距最近幾年的問題不是這個主因
高建三職業生涯中期開始就無法先發,可是初期卻是優異的先發投手
還能吃195局,可是後面只能轉中繼
曾翊誠則是受傷後成績就回不來
傅于剛只有前兩年宰制
林煜清2015年突然投球機制壞掉.....
陽建福受傷後就回不到2003、2004年的水準
也就是說我們投手傷後復出的實力難以恢復是最大問題所在
而韓國的投手來說,有大概5~8位是長期穩定能貢獻10勝
從跑完整個00世代的百勝投手(以三星居多)
那麼中華職棒的先發投手是出了什麼問題?
尹盛桓、裵英洙、張洹三
這投手三劍客可不是柳賢振那種絕對屠殺等級王牌、但就是能穩定吃局數到百勝
他們的關鍵就是如何保護不受傷?或是受傷後不會變成陽建福?
不然鄭綺鴻、郭泓志、曹錦輝等人的"高中手就壞掉"已經被講爛了
我覺得韓國跟日本的王牌投手絕對跟我們也有一樣的問題
為什麼他們的先發型投手能康復到工作馬的水準?
看看韓國老將
梁炫種今年不說拿11勝,還吃了171局
金廣鉉12勝吃了162局
我們有幾個投手一樣是跟這兩人一樣36歲吃滿162局的?
中華職棒歷史上除了日本職棒歷練出來的郭源治外
沒出現過年滿36歲還能吃140局的本土投手
人家韓國這兩個長青樹可是吃了162局以上,這是大聯盟的規定局數耶
你的影片沒有檢討到點子上啦
絕對不是訓練強度的問題,中山裕章當年的訓練量不到日本的10分之一的時代早過了
然後不意外是捧WBC、踩12強的強度
問題是你知道WBC的賽制投手第一輪只能投65球第二輪只能85球的問題這些規則12強都沒有
WBC為了保護球團跟投手春訓階段的用球量,去設立這個用球數限制
你是猿迷,為什麼看不到這個問題對台灣的影響?
WBC現行賽制本來就對投手深度弱的國家不利,2001年世界盃就是案例,如果張誌家只能投65球,那麼那一年的季軍戰冠軍大概就不是台灣了
2006年的亞運如果是28人出賽、而有65球限制,金牌大概也不是中華隊、而是韓國
賽制你不探討,中職國內投手的傷後復出成績你不探討、中職本土投手每週賽事負荷問題你不探討
那等於是都沒有在檢討在點子上
WBC絕對不是世界棒球的唯一標竿,因為MLB是用行政命令強迫球團不准放人參加奧委會體系賽事的
這個時候你要用他是一個國家職棒聯盟的壟斷來看,而不是世界棒球最高殿堂的球員不參賽
記住"不能出賽的最強球員"是不存在的
跟籃球的瓊斯盃那些不一樣,棒球的奧運跟12強是美國職棒的鬥
而不是世界頂級球員不想參賽
你的影片就只是在挖中職瘡疤罵一罵很爽而已
但真正問題沒看見
感謝補充
認同
總算有人講到重點了,我也跟你一樣整部影片看完只覺得觀點多數是偏頗的,抹滅掉多數選手的付出,但是說那麼多又切不進真正的重點,國際賽打不好被說的好像是台灣選手都不自律不愛練球一樣,拿少部分人的個人行為來抹滅掉大多數選手的努力,這樣公平嗎?
題外話說到強度,相較於奧運和WBC,三大一級賽事中,12強可能才是最能顯現一國的棒球純實力的。
(這可不是我們剛拿冠軍所以捧它😂)
奧運有主辦國和參賽資格因素;WBC則是對國籍認定太寬鬆,例如這幾年的義大利根本美國二隊,更誇張的是前兩屆的以色列,全隊幾乎都沒有在以色列打球的,搞不好以色列國土都沒踏上過幾次😅,但這些在美國土生土長的猶太人們卻輕輕鬆鬆打爆了傳統棒球大國韓國和台灣,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嗎?
@@阿賢-j7k
以色列那次真的蝦,完全是亂搞
對傳統棒球底子國家超不公平
希望這樣的「傳統」不要再出現,甚至還有利用教練之職*性侵*小朋友的,真的非常非常噁心!
成績好大家與有榮焉,但更希望小朋友能健康快樂長大!
這要靠台灣人。
如果要靠國家機器,會完蛋。
台灣人那麼瘋棒球。應該私人組隊是有的玩。
台灣學生棒球很強卻很少人上大聯盟可以分兩個面向
1學生層級比賽,其他國家不見得會參加,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多明尼加,對於世界杯學生層級的比賽,出席率不高。再者其他國家不像台灣,每個層級的國際賽都很關注,會派最強隊伍
2台灣養成觀念開始不過是10年左右的事,以前選進來就直接上了,根本沒有好好培育、針對弱點加強,導致很多人無法適應職棒強度。再來就是養成系統也不成熟,運動科學觀念遠不及美日,這幾年有比較好了,希望能儘速追上
臺灣棒球無法延續的另一個原因是,多數家長不會支持小孩持續往體育發展,很多有成績的孩子到了面臨升學時,就會被家長要求放棄⋯⋯⋯
怎麼不說太執著於比賽成績
訓練時間遠遠超過唸書的時間
導致只剩打球
明明是該各種事物多嘗試的年紀
只剩棒球
當沒辦法打球時就什麼都沒有了
就唯有讀書高的風氣還是抹滅不去
職棒生涯短平均只有三年多
所以25歲離開後他能作什麼工作 7-11一輩子 養家活口嗎?
頂尖的球員畢竟就少數 2%3%?
爸媽都是想比較遠
@@狐狸-n1j亞洲爸媽都這麼想,然後才在酸台灣棒球很爛,殊不知自己的兒子可能是下一個大谷,結果被你逼著去考醫生
我看是台灣小孩只顧唸書而不發展其他興趣才是真的@@nicholaslee4162
玄奘大師確實是令人敬佩的。他不只是語言天才,也是一位宗教哲學家及偉大的旅行家。如果你去過絲綢之路或是去過新疆旅遊,就會發現他去印度取經的歷程是多麼不可思議和偉大。從西安到印度是多麼遙遠,現在開車也要爆過幾個輪胎。沿途要經過荒漠 戈壁灘 四五千公尺高的帕米爾高原,還有經過很多國家。飲食 用水 酷曬 嚴寒 沙塵暴 語言溝通,這些都要一一克服。古代是沒有汽車 沒有導航 地圖不準確 資訊不發達 。玄奘不只是從長安走到印度而已,他也把印度整個國家走過一圈。還要看懂梵文,經過理解參悟把它翻譯成漢文經書,實在是不簡單。在他著作的大唐西域記中,把到印度取經經過的路線及國家有詳實的記錄下來。包括一些國家的信仰 人文 物產 風俗 傳說故事。其中也寫到,他每翻閱一座小山,頭就小痛一次。每翻越一座大山,頭就大痛一次。其實,這就是現在我們說的高山症現象的記錄。
喜歡cheap的很多面向,特別是解說精聞闢,深入淺出。希望抽到這本書,很有興趣😃
我算是近幾年才開始看中職的觀眾,雖然以前聽過新聞說黑象跟黑鯨事件,但沒什麼感覺,是後來有機會進球場看球,才愛上那種氛圍~
雖然中職目前只有大聯盟2、3A的水準,但隨著更多洋投、洋將的加入,我相信中職會越來越好,也希望大家多多進場看球啦🤗
我真心建議喜歡棒球的人 還是找機會去打社區或是公司的壘球賽 參於打球的人數越多 這個國家的運動才會更強
@@dannylee3540把員工當免洗筷的職場,中小企業連保障員工權益的工會都沒有,就先無法指望企業會願意花錢搞員工運動社團了😔
其實大台北專業的俱樂部不少,業餘歡樂的球隊也不少。我同事在2022年就已經有打定期業餘聯盟的歡樂型賽事了,還不少球隊參加。要讓國家強盛,企業應當要有社會責任,不強迫加班或是加減補貼,都能讓員工提高運動的意願
原來玄裝來過台灣的故事是這個樣子,太神奇了,值得推一下!
單一球季實現 天天都要有比賽 好的循環 球員就能輪替 二軍球員才有機會出頭 總歸一句 半季賽制要廢除。
11:30 江少慶那例子不太好,回台灣後他因為練到受傷不只1次,也有部分是訓練菜單和調整的問題,需要的可能是私人營養師+防護員
推上去!
我也覺得江少慶這種練超兇的球員,需要一個貼身防護員,隨時監測身體狀況,身體太疲勞時要叫江少慶先讓身體恢復
推
推
最後又是錢的問題.....,薪水夠高想請多少人幫忙管凜身體都可以.....,職業運動要大財團來養就是這樣,沒錢玩不動
多明尼加有108個MLB現役球員,是除了美國之外最多。
但多明尼加非常不重視U系列的比賽😂
甚至有時候根本沒打
多明尼加連WBC都不到很重視了(相較於其他國家)😂
感覺他們國家隊的後勤、情蒐、防護員的經費很少
下一屆的教練團牌子超大 或許會認真一點
1.$$$$
2.國際議約最低年齡是16歲(許多國家超強鮮肉根本不可能來打U15以上的比賽
@@張瑄-n5k,可是多明尼加在經典賽也拿過總冠軍喔
他們的重點都是放在上大聯盟跟在大聯盟打出好成績比較重要
@@Keh.Sio-Sin1989 那屆多明尼加很強的幾個沒打
不過MLB人數很多,扣掉好幾個 組一組還是很強
Adrian Beltre(OPS+ 139)
Aramis Ramirez(OPS+ 136)
Albert Pujols(OPS+ 138)
還有王牌Johnny Cueto(ERA+ 148)等人 這些前一年表現很好的球員都沒有出賽
終於看到RUclipsr本人了,看過你很多視頻了,久仰久仰!
聽大大說才知道友信慈善基金會,希望可以再多介紹一些這些常做好事的企業啦
原來當年紅葉少棒的故事是醬子@@
不管是前面棒球、或是後面玄奘,cheap的說明就是有邏輯、讓人簡單易懂,彷彿聽故事般的了解一些事情
台灣在以前的職棒生態就用三個可以概括,就是。
為何日本、美國棒球如此厲害,原因是日本本身就是重視棒球這項運動的國家,而且從小學就有少棒隊,少棒隊也有專門的教練來訓練;美國則是教育制度,美國是在下午三點後讓學生們參與想要的社團活動,因此美國本身就有棒球訓練的基底。
日本小學沒有少棒隊,也沒有所謂專門的教練,他們是社區俱樂部制度,教練通常是家長或著曾打棒球對棒球有熱情的人士出任,但是棒球素養絕對沒有問題。
Thanks!
現今社會還是需要cheap這種說實話的人👍
應該是風向倒得這麼快的人,這篇在12強前我就看過了
這次的主題很好看
cheap 陸續給出幾篇分析台灣棒球的都很讚!
這篇cheap講中我長期以來對台灣棒球的心聲!!大推
講到進職業那段你放在台灣籃球也適用
籃球很像問題更嚴重
@ 很像可以拿掉
光體制問題 就可以講一集20分鐘的影片了🤫
台灣籃球的殿堂蓋到HBL就不蓋了。
講的真的好呀👍
棒球積分都是小朋友拿的😅,12強開賽前CT排名是世界第二,但這世界第二U18以下分數拿了8-9成😅
這也是這次12強能拿冠軍多麼難能可貴
分析的很好,感謝。期待下集🎉
威廉波特比 U12還難打,要打贏台灣所有的隊伍才能參加亞太區,亞太區還要打贏所有的亞洲隊伍,才能進軍美國,到了美國面對的就是世界各國的菁英聯隊球員,版主可以去看一次威廉波特比賽就知道了!
12強雖然不如經典賽 但也是一級賽事 我仍然給予台灣隊很大的肯定 雖然我們在實力上確實不如美日或其他國家的頂級選手 但能拿下12強冠軍也證明了台灣有很大的潛力 希望這次的冠軍能持續的為台灣的職棒帶來正向的動力 在未來也許能看到像大谷般的台灣人在大聯盟制霸
真相很殘酷,但還是很懷念當時的氛圍,這是一種時代背景,所以可以理解。
以前的台灣球迷也很誇張,1997年IBA世界青少棒賽台灣輸給古巴,結果台灣球迷對著古巴小球員狂丟東西。
@@UUJU. 以前國際賽場邊加油方式也挺沒水準的
就像現在的中國對外一樣 充滿仇恨喊打喊殺
開頭主題和,後面的書本介紹
很精彩
一次聽了兩個完全不知道的故事
講出事實真的非常困難,希望此頻道繼續講解台灣體育的弊端。
謝謝cheap的影片 讓我漲知識了 終於又有抽書環節了🎉
任何事物都一樣
天賦很重要
當到達"職業"標準
天賦只是低標
訓練就變成了標配
如果明星標準
那練習量更不需要質疑.....
看看大谷翔平 除了訓練 吃東西以外的時間 都是睡覺居多
cheap一直是我最愛的歷史系專家!!
青少棒為了成績操壞,長大就受傷。而國外是小時候快樂打球長大才開始拼。過早重訓也會影響身體發展。
三位在MLB大聯盟發光發熱的選手:王建民、郭泓志和陳偉殷。12強賽看到王建民也站上頒獎台真的令人感動 ⚾
對後面的書非常有興趣!
超棒的一集!
謝謝Cheap解釋了我多年的疑問,希望臺灣棒球可以越來越好,讓12強只是起點,而不是終點!!
喜歡聽一些平常不知道或被誤解的故事 經由說明後了解更多了 謝謝
這種舉全國之力培訓去打一場業餘性質的比賽,跟之前cheap講到的蘇聯、中共等極權政府以舉國體制訓練選手去打原先也是業餘性質的奧運刷獎牌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歷史就是這麼地相似,用一個食指指別人,另外四個指頭就是朝向自己。
一直很好奇這個議題 謝謝分享!
很多人被一日球迷什麼打罵教育帶錯風向了,成棒變強主要是現在母公司有錢提供運科、加強體質訓練、重訓、洋將的素質提升、科學的球技訓練、數據分析、營養科學、各種棒球環境的提升有關。
美國媽寶教育就是不打罵,今年流浪漢人口創新高、學生常常持槍殺人、學生抗壓低開始吸毒、社會搶劫、殺人創新高,現在還有更離譜的一元購。
台灣現在也是承襲美國媽寶教育,治安越來越亂
這集大推💪
台灣就這丁點大小 組一隊全明星團練也很方便 加上其他國家對基層棒球不大重視 台灣孩子也發育較早 成年後被其他人種反超 大聯盟看重天花板 喜歡選體能怪物 大物型的球員 台灣不再有優勢 就少有人進到美職體系磨練的機會 但我們這次靠選球眼 壘間破壞力 十個人次全壘打 領先群雄的投手防禦率 以及不再是短板的守備 拿下了十二強冠軍
這部影片後面講玄奘的我更喜歡!
前面也很棒😆
目前每年全世界約有1萬6000位小選手角逐威廉波特僅僅20隊的出賽資格,要突破層層關卡才能取得參賽門票,各國隊伍成員幾乎都是社區菁英。台灣不但被限制只能單一學校出賽,選拔賽(謝國城盃)也是台灣少棒選手每年排第一個打的國手選拔賽,被你說成好像是媽媽繳錢就能參加的夏令營。
他講的是1968年前後其的威廉波特可能真的就是夏令營等級
WBC是最高殿堂,12強我把它理解成是各國職棒的精英比拼,以及各國職棒的深度,因為非常公平,大聯盟的40人名單都無法出賽。
我們現階段雖然沒有大聯盟台灣球員,但是小聯盟2A 3A的眾多,這次僅有玉米跟家正代表國家隊,希望有生之年能看見台灣拿下WBC世界冠軍
好敢說實話😮
😓😓😓
Cheap說得很好,
以前看威廉波特少棒賽的轉播,
都能看得出來,
所有國家還有美國本土地區代表隊的小朋友,打球都笑嘻嘻的,
來交朋友、來夏令營的。
我們台灣都是一臉嚴肅戰戰兢兢的。
其實不只威廉波特少棒賽,
我的觀察其他三級棒球的比賽都是這樣😓😓😓
講的真實在,給你按個讚,就像拿金牌冠軍的女拳手,不曉得在高興啥,
講得真的是事實最近也有聽周思齊周董在podcast聊台灣棒球,也是有說到這一塊,升學影響與打棒球人口少跟普遍大眾不把體育當作是終生履行的事項,深深地影響現在台灣任何的體育賽事,但我覺得有慢慢不一樣了
大家覺得u18很強,但其實是2019奪冠後才開始,很多人應該不知道2019往回推10年,台灣的青棒成績一直不太好,就算是有少數幾個旅外,多半簽約金也都是福袋圓夢價,才會近幾年海龜FA有幾隻被很多人笑是假貨,其實旅外也是有分等級的,看簽約金和球探報告就知道,現在旅美的小將就有7人是在大聯盟各隊農場排名前30的,這在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以前台灣人有1、2位就很了不起了,當然會有這樣的轉變一定是有原因的,我覺得最大的推手是穀保的周宗志教練,他把運科的觀念帶進高中,而且一些棒球訓練的觀念上也都蠻符合現代棒球的,他絕對是重要的推手之一,當然跟這幾年職棒環境變好讓更多小朋友願意投入棒球也有關係,我自己是對台灣未來棒球發展蠻樂觀的,尤其是大聯盟選手的人數,明年可能一口氣就會有3人以上會在大聯盟了,未來一定更多不會變少
簽約金沒50W鎂的基本上可以不用出去了,像王建民、曹錦輝、林子偉這種拿國際頂約的,基本上就是預約大聯盟。
記得一次U12國際賽我看了現場好幾場,發現其他國家在比賽結束後,家長們都帶著小球員們在門口一起開心拍照留念,(即使比賽被對手電爆),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各國都是帶著鼓勵、交流的心態來比賽,只有台灣是嚴格、非贏不可的心態,與cheap大的描述不謀而合,小時候被嚴格要求成這樣,難怪一長大沒人管了以後整個放鬆怠惰了😢😢
孩子小時候就是應該讓快樂打球 台灣的棒球應該要像這次12強那樣 重視運動科學跟情蒐 數據 用有旅美經驗跟美式訓練方式的教練 我個人肯定洪一中對台灣棒球的貢獻 但完全無法認同他堅持土法煉鋼的訓練方式那一套
沒錯沒錯
這集太好看了 👍 以我這棒球迷來說同樣都是花那麼長的時間看棒球,我寧可看大聯盟比賽,比台灣的中職好看太多了。真可惜啊~
棒球題材都整理得很完整
現實就是棒球、足球所需的場地太大,台灣的土地面積有限,所以小場地面積球類(桌球、撞球...)才盛行而且還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想請問cheap :很多網友都在批評台灣的黑道經常幫人喬事向政府單位施壓和黑白勾結的行為,且如果黑道妄想洗白從政,就會被網友批評是搞黑金政治,而且覺得台灣的司法已死、政治已死。
但是我前幾天看教父三部曲,電影中的柯里昂家族其實也在做一樣的事,那為何柯里昂家族幫人喬事和黑白勾結時觀眾就覺得沒問題,而柯里昂家族想洗白從政時觀眾還會幫主角加油打氣,祝他們洗白成功,而且也不會覺得美國的司法已死、政治已死呢?
難道是因為馬龍.白蘭度和艾爾.帕西諾長得又帥又優雅,所以觀眾就能接受他們幫人喬事和黑白勾結及洗白從政,而台灣黑幫長得又土又挫,所以大家就無法接受他們幫人喬事和黑白勾結及洗白從政嗎?
還是因為現在已經很少人看教父了,不知道黑道幫人喬事和黑白勾結及洗白從政其實是不分國界的嗎?
一月會有類似的主題
@@cheapaoeOK,謝謝cheap 的回覆,也期待cheap 的新影片。❤
首先稱讚你有求知慾,而且能獨立思考,用不同國度來看類似事件。可是,我建議你需要加進似乎沒想到的因素:比較的時間和地點。你比較教父電影和台灣從政人物的時候,兩個是發生在同一個時代嗎?(不同時代觀念不同。)如果是同一個時代,兩個的背景是可以互相切換的嗎?(例如60年代的台灣,或60年代的美國,中國,背景無法彼此互換的)。你以教父電影爲例的第一個盲點是以電影替代真實社會。電影可能特寫,也可能是代表性,但是不是所有事情都和電影吻合。接下來用「比喻」的希望你思考看看:兩百年前的世界上存在奴隸制度,歐美有黑奴,中國有賣身契,而且那時候的「殺父之仇」可以「殺回去」,社會對此也能「諒解」,縣太爺搞不好還會說「其情可憫」而減刑。如今的司法呢?擁有奴隸是公平?是對的嗎?現在的社會知道了會不會被譴責呢?如今的殺父之仇自己用私刑報仇對的嗎?司法認同嗎?五十年前的司法腐敗社會只能忍氣吞聲,現在如果社會能報導能公開反對,批判的人不用擔心被黑白兩道威脅,或甚至滅口。難道大多數人(平民,沒有關係,沒有權勢),還會想回到過去,姑息腐敗勾結,讓黑道藉由洗白控制黑道白道的力量,圖利自己人,或躲避法律的制裁嗎?如果今天的司法,和五十年前的司法一樣,看長官喜好或社會風向辦案,你覺得這個社會這五十年有進步嗎?說了這麼多,我本意是:電影裏的人物社會地位轉變,社會觀感的「接受」,甚至「認同」,不代表今天的社會也應該「一模一樣」的「認同,接受」。現在的社會,應該要比以前公平,比以前尊重每一個人,所以,現在的黑道如果要喬事,要洗白,不論歐美日台,輿論都不應該「默許,接受,支持」了,司法也應該脫離長官暗示辦案,選民也應該唾棄這些不是真心爲了大家(只是爲了自己人),淘汰這些只是打算洗白來躲避責任的候選人從政。最後的最後,是再提醒另一點:不是所有電影觀衆都對「教父」裏你提的價值觀,說覺得沒問題。也許他們只是定位說:只是個電影,不是哲學或宗教洗腦,不必放大裏面的價值觀來套在觀衆或社會。
@@allalbavincero 懂了,謝謝解釋。
@@陳昭翰-q7w 文長請見諒!老人說話囉唆了一點。我的看法不代表你自己的判斷,相信你將來更能接受各種觀點,然後獨立思考求證和判斷。
非常中肯的實話😊
3:11 他的行為如果來到現在早就被媒體給挖苦到爆了😏
都沒聽你提到訓練方式的差異,拳振也說過我們的訓練方式有問題,有很多教練也說近年引進科學化訓練有增進很多! 希望增加這方面的說法
他不是說要放到下集嗎?
不過我也覺得訓練方式的問題更吸引我
他們在改革進步中,很值得鼓勵與支持!
希望500元上的畫像能夠替換成這次奪冠的照片,而不是受苦受難的小朋友
抽書本,也感謝友信
12強冠軍真的很厲害,但真正有看棒球的才知道
WBC各國才會派出「真 一軍選手」
但很多台灣人只覺得12強拿冠軍,就是世界第一,想法真的要轉一下
其實12強和經典賽都是世界棒壘球總會認證最高層級的賽事,奧運也是同等級的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次贏到12強總冠軍而自滿,反而要想如何讓臺灣棒球圈變強
這次的日本國家隊是二十年來純職業陣容最弱的,再不贏以後也沒多少機會贏了。
這次中華隊的陣容也很弱呀😂@@UUJU.
@@UUJU.有認真研究名單嗎@@
@@UUJU.
日本不是最好那台灣是最好?台灣陣容12強開打前別說外媒,自己人都不看好說弱,不然怎麼後來會有那麽多道歉梗?四爺今年中職表現不好,入選就被質疑但誰能預測到他會是大會MVP?
王建民同期的A-Rod,jeter等洋基球員
賽季照樣是泡夜店到天亮的
不過練習都不會遲到
也不會有減量的情況
主要還是自律性
喬丹打球前也先夜夜笙歌過
國外:強身、健體、以後可能當工作,ok
台灣:書都讀不好,還敢打球呀!,不ok
😑😑😑😑😑😑
台灣其實還有很多有天賦的投手
我當兵時候的士官,以前就是投手,他跟我說,你現在看看到的投手,很多在大學或體專都是做坐板凳的,所以才沒有像他一樣被操壞,只能出來當兵
不知道是不是都這樣啦 但是他的不甘心我卻是感覺的出來
真的太看重考試成績了,我兒子打棒球的,他的同學沒參加訓練(我兒子已訓練2年,成績也不差),運動會的時後還是被屌打,可是他的父母就是不讓他參與運動,真的覺得這個孩子很可惜。。
先別嗆我,我小孩成績都是前5名,沒有扭曲教育,該會的還是要會
我表哥以前在假球案時期打兄弟象,從少棒一路上來的,Cheap在影片裡說的幾乎就是我表哥的人生,超強!竟然能把台灣棒球了解那麼透澈!
一本看似無聊的書,每次被cheap介紹後都好像很好看XD
抽書!希望台灣棒球繼續加油👏
今勇昇太 不是今昇勇太 講相反了😅
先破題:TW比較適合發展經濟。
在美國的環境中,他們給予兒童與青少年一個快樂的童年與少年時光;美國人教育大致上是認為:兒童本性就是讓他們快快樂樂地遊玩,他們對待少年也是態度類似,所以常常可以看到美國電影或影集中,他們很歡樂時光多是集中在高中之前;鮮少看到他們大學時光會比高中之前歡樂。而美國到了大學開始,才真正給予壓力,因為讀到大學已屆成年,該為自己人生負責。OK,這是論述一下美國環境。
接下來進入正題,過去TW把那些青少棒選手當作軍隊般地採用──軍事化訓練,集中管理;由於青少年正處在發育階段,那種高壓般的體育訓練反而令這些青少棒選手提早縮短運動生涯,我記得沒有錯的話,那時候TW常常訓練投手投變化球,變化球的投球方式很傷害投手的手臂。在心理層面來看,這些青少年選手犧牲自己快樂的青少年時光,只是為了奪取那種「虛名」,成功了,各大媒體大肆報導,可以遊街、民眾狂熱般的擁戴著,但……當這股熱潮褪去後呢?這些選手勢必要面對更現實的人生問題。他們的前途呢?加上與他們同年齡的人至少有過一段美好的青少年生活,心態上會不會不平衡呢?
反觀美國,基本上他們的青少棒只是當作一種娛樂運動,讓小朋友快樂的去運動;比較沒有給予成年人才有的「虛榮感」;至少在這種相對自然發展之下,他們在成年之後,如果還有在打棒球的話,會逐漸培養出一種對棒球真正的熱愛。
事實上,美國與TW不能比較,因為人口比例差異大;國情也不同,歷史發展差異巨大。加上,TW當時真正需要的是發展經濟,運動方面,如果是在業餘時間運動健身還可以,但是真的要發展到高水準的地步,還真的不要太勉強。
其實我一直在觀察TW人對棒球的熱愛,基本上多數都是跟著大眾在嗨而已!走出去郊外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在假日時候打棒球?棒球球具其實也滿花錢的,人數上也需要多人參與;反而打籃球的人比較多,因為籃球比較不需要太多人,場地上沒有棒球那麼廣大,而且一顆籃球就可以玩。
用類似心理學角度來看:民族自卑感……
其實從TW棒球也可以看出TW教育制度,感覺就像是攣生兄弟一般。TW教育也是自小打罵教育,我那個年代國小就是一學期三次月考、國中高職一學期三次段考、二專大學一學期是期中期末考?考考考……考試只是驗證學習的方式,真正重點是應該學到該項專業科目的學問知識與技能;但是我那個時代,國小月考有次班上不知道是不是數學全班成績很差?有點忘了,當時全班氣氛非常嚴肅?長大之後,我自己發現真的學好數學必須要去理解數學的發展,為何人類文明需要運用到數學呢?而數學該如何真正應用到現實生活上,並且從實際運用數學技能與知識的基礎上,逐漸培養對數學的興趣與喜愛,慢慢地會發現到數學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
其實台灣政府重視棒球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棒球玩的國家很少,有認真發展棒球的國家只有以下幾個,台日韓,美國,墨西哥,古巴,多明尼加,波多黎各,委內瑞拉,巴拿馬,尼加拉瓜,除了這幾國,不要看棒球世界排名排到80幾個國家,實際上除了這幾個國家之後,後面的都是湊數的,他們國內根本沒有幾隻小貓在打棒球
也是因為如此,造就了棒球的競爭力相對低下,足球在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中,都是最熱門的運動,各國最優秀的體育人才都匯聚在那裏,選擇棒球這條賽道的話,就只需要與以上的那幾個國家競爭就可以,敵人少了很多,競爭也少了很多,相對於足球來說,所以政府可以透過棒球取得的好成績,來進行內宣
那幹嘛不宣傳巧固球,台灣壟斷冠軍耶
@@hel250028 因為棒球好歹還有美國跟日本爸爸在認真玩,這巧固球更可憐'
@@hel250028 因為棒球好歹還有美國跟日本爸爸認真玩,巧固球是完全沒人玩
好了啦,
要台灣玩足球?
難道要學祖國去墊底拿0:7😅
那才是真的浪費錢😂
@@我真的看不下去 所以這就是台灣人思想的問題啊,只想躲在舒適圈,棒球打的再好,也只有美國跟日本爸爸看到,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只有十幾個看到你,除了這十幾個,其他100多個國家都玩足球的,你要在體育上面與世隔絕,當個國際孤兒那也沒辦法
好久沒看到書籍的推薦,太棒了!
9:32臭富邦大家都懂😂
看到,笑死
棒球是很專業的運動,大概都要跟球隊才有辦法練,也不算健康的運動,棒球球速快又硬,打到就受傷,練投手,手臂也很容易運動傷害。或許也是玩的人口沒那麼多,臺灣全力支持還有一點機會出頭,像足球、籃球,世界玩的人多,臺灣幾乎排不上名。
我是覺得棒球入門的門檻比較高
場地比較受限 也很難自己玩
足球給你一顆球在路邊就能玩了
籃球也只要一個籃框就行
體育跟政治息息相關 不在那邊體育歸體育 政治歸政治
棒球跟政治無關 政治仔不要來蹭 超噁
棒球贏了不是台灣之光 輸了也不是台灣之恥 政治仔拜託跟羅傑一樣趕快離開這個世界🙏
@@weichen1474體育競賽就是當代國與國的戰爭,不要以為體育真的歸體育,想想國際賽是以什麼為參賽單位。
@@weichen1474 哪裡無關?中共打壓裝沒看到?真會唬爛
@@weichen1474 體育運動沒政府支持是要怎麼跟人比
真的很敢說!優秀
非常佩服cheap不斷挑戰台灣人引以為傲但實際上卻非常糟糕的價值觀,從長期來看台灣各領域發展只會向我們的體育環境一樣越來越糟了,底下卻還有可悲的網友完全不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