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50萬人造訪的購物中心,為何開幕第一天就知道完了?【京華城】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9 фев 2025
- 【更多影片等你挖寶】
30年前,一筆救命錢,救了黃仁勳和NVIDIA
• 這家公司的救命錢,救了黃仁勳和NVIDIA
Energy成功復出!當年的台灣偶像男團有多紅?
• Energy成功復出!當年的台灣偶像男團有多紅?
經商失敗差點入獄,他如何翻身成為鋼鐵梟雄?
• 經商失敗差點入獄,他如何翻身成為鋼鐵梟雄?【...
________
講到台灣的Shopping Mall,你會想到哪一座?
如果你住在台北,年齡超過25歲,應該都聽過「京華城」,也可能逛過「京華城」這棟購物中心。
京華城在2001年的10月風光開幕,當時是全亞洲最大的球體建築物,也曾經創下一天之內累積50萬人次的造訪紀錄,不過這棟設計非常前衛的建築物,現在已經消失在台北市的天際線中,變成工地圍籬,最近則是成為新聞和政論節目緊鑼密鼓討論的熱點。
到底這一座長相非常奇特的購物中心,是如何由盛轉衰,過程當中跟政府之間的來來回回,又有什麼眉角呢?
#京華城 #台北 #購物中心 #沈慶京 #百貨 #柯文哲 #小牛講正經 #小牛 #柯昱安
________
【小牛講正經會員制度正式上線】
每月最低30元就能成為牛棚主力!
超多福利和八卦,都在會員影片等大家來尋寶!
手刀加入 👉 / @andyko1988
________
🙇♂️ 鞠躬歡迎每一位朋友來信合作:
bullpencreativity@gmail.com
________
小牛講正經 RUclips: / @andyko1988
柯昱安 Facebook: / andyko1988
小牛 Instagram: / andyko1988
小牛 Threads:threads.net/@a...
________
• Music ☞ Real Estate Background Music
• Music link ☞ • Real Estate Background...
【更多影片等你挖寶】
30年前「他」的救命錢,救了黃仁勳和NVIDIA
ruclips.net/video/_ANtEMIKWsc/видео.html
Energy成功復出!20年前的台灣偶像男團有多紅?
ruclips.net/video/uLQBXYtPtaw/видео.html
經商失敗差點入獄,他如何翻身成為鋼鐵梟雄?
ruclips.net/video/yxqJZF6oTx4/видео.html
【小牛講正經會員制度正式上線】
每月最低30元就能成為牛棚主力!
超多福利和八卦,都在會員影片等大家來尋寶!
手刀加入 👉 ruclips.net/channel/UCd80WC6xVkClEFayCqRIRYgjoin
完了~~今天你去上 #狠狠抖內幕 ,要被當荒牧(綠牛)了
@@許家裕
有趣的是 應該也沒有柯粉有能力反駁小牛在狠狠斗內幕上講的話
只能說柯文哲太可惡了 一般平民老百姓給柯文哲機會是希望柯文哲可以好好做
結果這些都被柯文哲當作是能去跟大老闆貼貼的政治資本
京華城的屋齡只有18年、都更要屋齡滿30年的房子才能都更,由此可知京華城不是都更案、可是柯文哲卻給京華城「都更」容積獎勵,光是這一點、就可以證明柯文哲行使特權圖利財團。
02:34新光紡織
以前去過,但覺得少了什麼
京華城對住在附近的居民來說,
最棒的就是電影院
早場午夜場都有優惠,人少又乾淨
夏天去吹冷氣真的超棒
最早以前還有誠品書店
有一年大家還在地下室看足球賽
跨年的時候還會在京華城前面倒數看101煙火
總是喜歡京華城的人少寬敞不吵雜
以前放學的時候都跟朋友去裡面的娃娃機十元夾
玩一樓的唯舞獨尊
再去地下街吃麥當勞聊天聊未來
偶爾去三樓逛大創、宜得利
身為在地人知道哪間廁所容易不通壞掉
哪個電扶梯要接到哪邊最通順
謝謝京華城給我美好的回憶
在那邊有國小國中高中各個時期的朋友的回憶
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日子很快樂!
但是提升840%容積率真的不准笑想耶!!!
我們喜歡的原因,就是他會倒閉的原因😀
那個挑高球體…冷氣不涼啊。😅😅
真的,完全不用提前買票,心血來潮要去看電影都還會有好位子可以坐
你只是底層消費而已
就只有電影院人潮少這優點!
我很感謝京華城 因為我的碩士生涯都在京華城打工, 上班時間我都在做論文和報告, 給我空調給我桌子還給我錢, 真的是協助我取得學歷的最佳乾爹
上班什么都不用做😮😮
@@Ssss-zm1gs 幾乎沒事, 事情是真的少到很無言的那種, 所以我都在做功課, 我記得當時旁邊的阿姨都在追劇和抄心經
@@as2009yt 羡慕,我之前工作有时也是没事做,但是完全不给碰手机
羨慕
員工笑了,老闆哭了,最後倒了
看了一下基本上大部分的人愛的地方其實就是“它沒有人”😂
真的,I人的最愛,我們就是喜歡去沒有人的地方。哈哈哈
設計怪 動線亂 走內部球型卻又中空怎個不舒服 去過一次就不想去 難怪人少
@@陳勉之-l7y 我終於明白當年去一次後就不想去的原因了
我跟版主一樣在20多年國小二三年級時進去逛了兩三圈後覺得頭很暈不舒服
連我爸到現在都還記得裡面的奇葩動線也令他不敢恭維😓😓
@@陳勉之-l7y 被所谓专业设计师害了,什么专业人士也不靠谱
确实,就像许多人喜欢去新疆西藏旅游,那里的最大特色就是地广人稀。
身為前員工~
京華城營運末幾年是我唯一一個在跨年不用人擠人
能跟一群好友共享夜景的好地方
由於我上班在那附近,我經常去京華城,所以他由盛到極衰,我也是感慨萬千,我愛吃電影城的美口鬆餅,我很少看電影,但是那是我唯一跟魏德聖導演的賽德克·巴萊的演員相見歡大合照的場景,也是我最重要的回憶之一
以前我還是沒錢的窮小子,和女朋友常常到京華城看電影,渣打銀行買一送一,然後再到誠品逛書店,不定時會有特展,再到地下街吃吃subway,然後繞球體一圈看看運動品牌球鞋有沒有打折,偶爾還會在樓上吃原燒。真的有很多回憶。
原來babyboss就是開在京華城...
我一直有小時候校外教學去babyboss的記憶
但只記得在台北
不記得確切位置
最有印象的就是遊覽車是在馬路上把我們放下車的
只能說沒有好好規劃吧
連遊覽車可以臨停的地方都沒有
但babyboss真的是不錯的地方,對小孩子來說一定是個很好的回憶
我也是突然聽到BABY BOSS感覺很耳熟才去查
我家人小時候很常帶我去欸 我們還有辦會員 存了幾百萬遊戲幣在裡面
我一年級的戶外教學
去完一個月就倒了
小時候還因為這樣以為 百貨公司一定有遊樂區 還記得千禧年 父母帶我上台北逛京華城 真是美好回憶
前公司是京華城廠商,
每次在專櫃人員大調動時,都深怕自己被調到京華城,因為生意之差,好像被公司打入冷宮似的。
京華城充滿了我的童年回憶,學生時代夏天假日沒地方去,就會帶著書去京華城,坐在裡面的椅子上看書,冷氣舒適,逛街的人又少,沒人吵,開心度過悠閒又充實的一天,現在拆除後,心中滿滿的感慨😢
逛街人少沒人吵,難怪會倒
我今年31歲 第一次踏進京華城是小學二年級
那時候因為卡通超速YOYO 小學生很流行玩溜溜球
京華城請到台灣溜溜球冠軍來表演 第一次現場看到雙手闖天下而不是在電視上
那畫面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猶如昨日
你勾起我的回憶了,超速龍球當時一堆百貨公司在賣
還有戰鬥陀螺
我是去參加偶像學園卡通活動
我是當時在京華城超速Yo-Yo全國賽的其中一位選手。
我當時獲得第六名~
BTW,
在更早期小炫風溜溜球全國決賽時,
我也是第六名😅
某年大年初一晚上,跟最愛的女人第一次約會看電影就在京華城喜滿客。京華城拆除跟逝去的愛情一樣,只剩下滿滿的回憶。
京華城在我高中斜對面,下課後去喜滿客看過不少電影,吃subway和麥當勞,買星巴克買一送一,感謝京華城存在我的高中回憶裡🥲
京華城的賽百味
每天開始前都在抓生菜堆裡面的蟑螂
就是問你什麼菜不吃的那個台面
都。是。蟑。螂
電影院真的是很便宜 又很舒適沒甚麼人,可惜沒了
中崙高中校友路過
中崙校友路過
中崙校友路過
我是在四五年前才第一次去京華城(迄今也是唯一的一次),建築整體很有特色,從高樓層貼著球體往下看很有天空之城的感覺,空間寬敞不擁擠,真的就是壞在位置實在是不方便前往。
京華城是我跟女友告白的地方... 七年過去了 明年要結婚了 但是不能回去回憶了QQ
恭喜
恭喜
是我跟沒結果初戀約會的地方 哭啊
恭喜啦!
恭喜🎉
京華城的虧損有部份也要怪經營者,根本亂招商樓層規劃錯誤,電影院放地下室,一度3~4的精華樓層放給陸客進去的免稅店封住動線,為了硬要進口廠商寧願把2樓空著也不願放國產廠商,很早就一直傳出要改建豪宅,與至於很多廠商根本不敢進櫃,怕花了裝潢費血本無歸
「寧願把2樓空著也不願放國產廠商」跟現在的「陶朱隱園」一樣。
櫃位品牌也很雜亂 記得只逛過一次就不會想再去的地方
超容易迷路的地方
其實這圓球體蓋飯店最合適,為甚麼弄成商場??商場就算了,地下樓層就是要搞美食街加超市,這是百貨業基本功,竟然是弄電影院 真是難以理解XD
動線規劃有問題真的很傷
京華城超有名的,有名到《模擬城市4》裡面的地標建築有京華城可以蓋....
以前樓上有三家夜店,玩完之後會下來隔壁吃涼麵😆😆😆
那涼麵超難吃
建議所有政治人物都要玩模擬城市4,因為我們立委有時候超智障的,尤其是蓋電廠這方面。
@@魏明宗-h7e 人家努力A錢誰跟你玩遊戲
@@魏明宗-h7e只會拿模擬城市說嘴的就是最不該參與政治的,模擬城市房子說拆就拆,你爽蓋哪裡就蓋哪裡,哪有「刁民」跟你抗爭
女狼俱樂部、PLUSH,還有一間我老是不記得名字
真是滿滿回憶的地方:
朋友聚餐、情人約會、KTV慶生、看電影首選、滿千送現金的週年慶、每年除夕睡停車場才買的到的福袋、過年和家人圍爐還有結婚的宴客場地、可惜還沒等到孩子夠大能去Babyboss的時候,就這樣拆掉了。
經歷這麼多風風雨雨,選在Covid 19前拆除,感覺也是不幸中的大幸,希望改建後能越來越好。
很感謝小牛講正經為京華城做了這麼詳細的報導,知道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也帶起了這些美好的回憶。
身為旁邊中崙高中第一屆的學生,京華城真的是回憶滿滿😂
中崙15屆 +1
15屆+1
中崙第8屆+1
現在讓全台灣回憶滿滿
懷念國小去Baby Boss 校外教學的回憶
ㄎㄎ我曾經的哥哥姐姐
我也是去那裡,最有印象的是對面的台北機廠和裡面的模型體驗區
@@bongreenwhite那裡以前可以進去喔!
@@9106tvxq 台北機廠只是看到沒進去
560%還不滿足,這就是商人貪心不足最後招至災禍臨身。
這件事可以給社會一個警惕教材,凡事不要貪到極至,杯中水最多只裝9分滿就好,留一分餘地給自己轉身的空間
560%還不滿足,是因為之前392%時賠200億,打掉從建加那168%跟本不夠回本,基本上560%只夠回建材與工錢,之前賠的200億賺不回來,但再加280%賺回來的就不只200億了....
問題是額外那50%卻是合法合規來的,但法官說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creamoa1240合哪個法律?
就是違法給到840%才會有圖利問題喔
@@Ckforce-n4s 560%乘以50%就是840%,560%是監察院糾正的所以不用說,來講講50%怎麼來的
20%獎勵容積,台北市最多能給的就是20%也就是到達上限,那條件是什麼呢?
必須認養基地西南側的復盛公園、要提供停車場 充電停車場、還有電池交換地、要取得耐震標章、無償提供公益空間1138.8平方公尺、要順平整修吉祥路和東寧道路1000平方公尺以上、達到這些 才以不得超過基準容積的20%獎勵。另外,京華城還須提供87.7億元保證金,若京華城未達標準,北市府即全額沒收
再來30%移轉容積,這個基本上沒問題因為就是要花錢買來的,而且這30%根本就還沒開始買
柯市府當時就只有672%,840%是蔣市府加上移轉容積後定下來的
所以我才會想問,哪裡不合法,而且容積率判定本來就無關司法,那是行政法院要去裁量的
@@creamoa1240只有買30是合法的.可是他選擇行賄哦😂
京華城去過幾次,真的從開幕繁華到漸漸人越來越少這期間都體會過。最喜歡的是京華城總會在球體中間舉辦各種音樂或是親子活動,讓很多逛街的可以直接看到正在熱鬧進行中的活動。不過,設計的問題真的也是讓剛來的客人容易覺得動線不明,甚至讓我這個偶爾光顧的客人覺得有點複雜。究其因應該就是主持人說的,1)建築設計的問題,電梯設計和動線都沒設計好。2)京華城附近區域配套的交通規劃和發展受限。
我認為京華城的問題不在於捷運,也不在信義商圈,而是京華城找了一群不會經營的人來經營,搞到消費者沒意願上門,店家也無意進駐
這種問題,不止京華城有這個問題,台灣北中南經營商場的很多都有這個問題,只是沒有人願意真正面對,直到不得不關門為止
至於那些政治事件,我只能說,在台灣政治不正確,什麼事都會發生
新竹風城也是換人經營才起來
原本也慘
誠品也差不多了
柯P嚴以待人 寬以待己 違法犯紀而已
沒錯,高雄鼓山魚市場也一樣,就是不會經營的去經營,所以有停業過,現在還沒法做的好
@@abr8086
其實鼓山魚市場的行銷錯誤
那個地點和空間不錯
但強調"魚市場"是錯誤的
因為早不是魚市場了
類似松菸和華山酒廠一樣
根本不是原來使用的內容
很多人去沒看到魚市場而感到失望
而那個空間要做什麼是另一回事
感謝這支三個月前製作的影片為三個月後的政治事件做了更詳細的脈絡梳理
我在京華城 旁邊上班 ,經常去逛 ,那裡的 wifi 確實很棒。空調很好,尤其是裡面有很多小朋友遊樂設施,像湯姆熊 我就常帶小朋友去。這是全台灣最大最棒的親子娛樂中心。
京華城預定開幕前一個月遇到納莉真的印象很深刻。撫遠堤防沒關好的水門離它不太遠,滾滾洪水灌入京華城B1-B7停車場。感謝京華城當了蓄洪池,否則水淹一層樓的八道路四段不知道會多慘。京華城泡水也早就很多商機,就我所知,光是電路開關等重新更換,就肥了很多下游廠商。
京華城剛開的時候真的很風光,我們家吃飯逛街,及與大學時代男朋友約會看電影首選都是它。難以忘記的回憶。
開幕前變滯洪池真的雖
那時好像連捷運都淹
還有這功能倒是始料未及。
不要因眼前的小利,而犧牲長遠的價值。實體商店本來就是被「網路」「電商」取代。 轉型,改變經營策略才有可能生存啊!
小孩現在十幾歲的媽媽我,去京華城n次,在那裡有許多和孩子們幼兒兒童時期的記憶,babyboss的美好不說,還有騎士堡小美人魚大型球池溜滑梯,還有走繩索攀爬的兒童體驗區……逛特賣會,也是超好逛,更不用說,還在球體中央假設的大螢幕,一起看了棒球中韓大戰,全場的歡呼,到今天還記得……
京華城閉幕後淪為弊案,真是意想不到,也真是唏噓……
弊案?還是被弊案?
就是容積給太多
連這裡都會看到小草!@#$
@@chunchinchen6617
這樣就叫小草?
小草定義也太寬了吧
好懷念喔 那時候都是去京華城看電影
停車場真的超轉的 一直轉一直轉
小牛棒棒,太感謝能提供關於京華城的完整資訊,辛苦了!
沈慶京的失敗不應該由台北市民買單,是他自己的錯誤決策造成資金虧損,台北市民沒有欠他一分一毫,他應該把錢吐回來,不然就解除合約,取消840%容積獎勵,還要向台北市民道歉。
失敗??? 他錢超多。
他都賠本 造福市民
而且帶動房價上漲
京華城的大問題還是交通
捷運綠線很晚才通車
一邊是市民高架與台北機廠擋住大半片
另一邊是純住宅+商辦,但沒有太重的商業氛圍
附近還一個能吸一堆人的家樂福
相比從西門忠孝復興&敦化市政府站的百貨商圈一條線
後來就算綠線蓋起來也為時已晚了(更別說京華城其實離捷運站還有段距離)
京華城曾經也努力想找新定位轉型
裡面曾弄了一堆吸引小朋友主題的櫃位 室內滑雪場 甚至每層樓都有四驅車軌道
晚上就靠電影院放到午夜場, 也帶動了附近如劉媽媽涼麵等小吃攤
就我看京華城真的是輸在地段與交通
同樣在藍線末端的中興百貨(以前叫明德春天)都沒啥人了
京華城如果沒有電影院大概死得更快
中壢以前的sogo 2館服務內容跟京華城很像,應該國賓影城要進駐那棟超高樓🏢才有救!那家百貨我現在想想倒的太快。
新北的中和環球購物中心也是交通不優~
但是人家自己開接駁車各線連接,努力創造交通方便的模樣,近幾年業績也是強強滾
像大直美麗華也是雖然有捷運,也是創造接駁車到劍潭捷運站(2024停駛)
經營模式不優才是站主因
其實對面就是台鐵的前機廠如果當初沒有拆掉機廠線其實交通應該不會像現在一樣這麼不方便
@@iaclin 美麗華附近就有劍南路站了,從劍潭站搭接駁車過去沒比較有效率,停掉也好。另外,中和環球的接駁車停掉景安線了,那條蠻多人搭的說😢
@@倪翔恩 我覺得挺有效率的啊~ 如果由劍南路捷運站到劍潭站~ 你得轉乘幾次?~
我搭過幾次,都覺得有接駁車直到比我搭捷運繞一圈到達更方便
如同你認為中和環球停掉景安站一樣可惜~
但是中和環球除了板橋線,多了新埔線,就明顯往板橋多開更符合他們公司利益 了~
單純個人看法
開幕時我差不多是高中生,到30歲以前都住在南京東路五段,連我都懶得去那邊逛了。除了後來有小孩比較常去8樓外,但每次明明沒甚麼人潮,但電梯都要等的老久
京華城當初接受雜誌專訪還自豪他強迫客戶逛街,所以我去一次就嚇到了,買東西走超久又不是去爬山,電梯根本等不到。
前員工路過,非常棒非常多美好回憶的地方,老闆人也很好,那裏的一切真的是很棒很棒的記憶
那個人決定京華城要這麼炫的球體建築
那個人決定陶朱隱園要這麼貴的房價
投資方式很"衝",不知道是怎麼順利發跡的,現金流全卡S了
10年前在南港工作,下班常跑京華城看電影,沒什麼人,逛得很舒服,也因為沒什麼人,美食街吃的選擇也不多,感覺就是要倒要倒的
反觀現在南港開發,五、六年前還沒啥人,現在天天爆滿,交通共構就是無敵buff
美食街有些根本直接沒開
2K年時住在虎林街附近,京華城開幕第一天就帶著女友一起去看那顆大球,人山人海,為了坐超長的手扶梯還需排隊一小時.第一次體驗那個擴音效果的回音半球.
2001初,女友出國受訓,百無聊賴拿著筆電天天跑去京華城五樓咖啡店,撿個靠天井旁座位練習檢定考題庫.
從下午坐到宵夜時間.看著開闊的天井下邊各層樓稀落的人群,成了對京華城最深的記憶.
BabyBoss真的很讓人印象深刻,還記得戶外教學要離開的時候一堆人去銀行存錢。現在查了一下,好像都沒有後續消息,應該是涼涼了。
而且BabyBoss的裝備、裝潢都讓小孩很有臨場感,我還記得自己很棒讀在配音的場館被ㄉ一ㄤ了兩三次XD,在眾多戶外教學的經驗中非常有記憶點。現在小朋友已經沒有機會體驗這種高品質的職業體驗非常可惜。
然後場地真的很大,每次過去腳都超酸。
聽說南港新的購物中心(預計2025開幕)會有類似Babyboss
謝謝消息,收到。
公司在附近
其實以前跟朋友聚餐也常去
以前頂樓有KTV 可以唱歌又可以點菜(跟錢櫃很像)
裡面也有夜店,晚上辦夜嗨完可以去陳家涼麵算當年很紅的行程
裡面還有小鬥士徳炸 麥當當 好吃的熱狗堡
到後期還曾轉型密室逃脫場
不過那時候的攤位已經很少了
後期還有大創
不過都過去了XD
這是夏日炎炎時帶去溜小孩的好地方,美勞手作、直排輪學習、baby boss 都在這~滿滿的回憶,最後快熄燈的後期還去看了場電影
京華城是追星族最常去的地方,很多簽唱會當時都在京華城舉辦
小牛是個優秀的人才、邏輯思維清晰、論述有條理,難怪會離開
京華城真的是一代人的回憶~
以前帶妹去夜店還有看電影、逛街、吃飯
有陣子附近還有賣惡魔雞排~
後面幾年京華城完全就被我們當成電影院來用
每次去他樓下的小吃部,都有一種淡淡的哀傷
只有開幕時陪媽媽去一次,因為動線太差了讓媽媽決定不再踏入(本來她還期待以後可以常常去逛街😂)記憶非常深刻雖然只去一次
我媽也是說動線凌亂不喜歡,不過以前當學生反而喜歡這種走迷宮的感覺,常去亂晃
我們第一次去也是迷路,他裡面還有街名,可是看了街名也沒用還是迷路😂
當初京華城最自豪就是讓客戶在裡面逛全場,找個東西走超久,發誓不再去。又不是勇者欣梅爾去地下迷宮探索。
我就是開幕第一天去逛京華城的老古董,我印象太深刻了
停車超難停,結帳的時候一小時130,那是20多年前阿!
一小時130台幣,當年台北市政府附近的牛肉麵一碗也才150
沒捷運真的很傷,綠線通車後還是不近
天母高島屋 也不好到達 但到現在還是人潮不少
天母有錢人多
不是捷運的問題,是附近根本沒有商圈!!
捷運離那邊要走個10分鐘
以它的腹地面積
他自己就是商圈阿
看看 以前的高島屋 或 台茂
旁邊也沒捨麼商圈吧
主要還是信義區競爭太強
當初開幕不久我還在唸專科,為了跟風有次中午跟同學騎車從土城騎到京華城的地下美食街吃午餐,再騎回土城上課😂當年蜘蛛人第一集上映也是在京華城電影院看的
謝謝小牛,把京華城過往介紹的那麼清楚😊
我對京華城最深的記憶就是遇到桂綸鎂,得到一張簽名
只有京華城有24小時的電影院,它拆了以後深夜睡不著都沒地方可以去了,非常懷念這個曾經存在台北最酷最浪漫的場景,可能也是因為它的超現實而經營不下去吧,respect and thank the dreamers!
學生時期金華城真的是我每個星期必去的地方.約會逛街又有冷氣吹逛的人不多可以在美食街坐不怕被趕.美食街的德州炸雞是我去必吃的.看電影必去金華城看.很可惜這棟百貨就這樣拆了
住在京華城隔壁,真是陪伴了我十幾年,喜滿客、燦坤、宜家家居、湯姆熊、美食街等等。
也因為動線複雜,所以有很多只有熟客才知道的小通道,1樓公園直通影城的通道,外圍還有遊戲機,成了我跟國中同學的秘密基地。
廣場旁龍造型會噴水的造景有個小走道可以進去。常常是當時約會的小秘境。免費接駁到東區基本就是我家的專屬公車。
逛街動線到後面都是只逛球體內,球體外基本就是沒人,尤其1、2、3樓外圍動線超亂,都找不到手扶梯,進駐的店家品牌也都沒看過。
但京華城以當時的建築確實是令人嘆為觀止,就我而言沒有這個大鄰居還是覺得有點可惜,即便他門可羅雀,還是有滿滿的回憶😊😊
以前唱歌看電影玩遊戲機台都會來這,因為都沒人🤣很舒服,地下停機車也不用錢,雖然下地下室坡道很陡,很多重機車友也都會把車停來這免錢,後期雖有公告管制,但其實也沒再管XD我朋友以前車也都停那,市民大道上有名的劉媽媽涼麵,也算是京華城的間接受益者,早期涼麵生意普普,也是因為京華城半夜唱完歌看完電影夜店出來的人,沒東西吃,大家跑去那吃,才突然變成深夜美食名店,京華城可惜真的是地點、還有如大家講的動線很亂~!
建築設計應該是Jerde Partnership (在台灣還在營運中的作品是美麗華);文中的兩個建築師事務所僅為本地的簽證建築師。
感謝補充
美麗華的動線也是不怎麼樣....這人設計是有什麼問題嗎XDD
內行人哦。🎉🎉
難怪美麗華逛起來很有京華城的感覺 原來是同個建築師
看了一下這家建築設計公司的作品。其公共建築風格大多喜歡將建築分為數個部分,各部分之間形成如峽谷般的內街。建築各部分的整體造形善用球體、錐體、曲面體,營造出內街的變化。
依建築史的分類,這家的設計屬於高科技建築和後現代建築的揉合:
高科技建築:暴露出金屬結構,搭配玻璃,營造機械的感覺。喜用透明管形電梯、手扶梯,強調未來感。
後現代建築:建築整體避免方方正正,色彩也有變化,營造趣味感。
這種建築以加強地方敘事、營造地方特色為重點,反對現代主義功能至上的理論。所以會有動線混亂這種「反功能」現象出現,實屬不奇怪。
真的很感慨 我現在的公司就在旁邊 見證了他這十幾年的沒落 還是學生的時候 還去看了魔戒 很多回憶現在都只能在老影片中回味了
柯粉轉柯黑的真實案例
京華城的喜滿客影城是最棒的! 好幾層小朋友的設施也是超棒的。當初他要關門的時候我們家小朋友可是哭了好幾天,他關門之後真的沒有那麼好玩的地方可以玩了。看看騎士堡搬到小巨蛋之後規模之小+不好玩就知道松山區的小朋友天堂消失了
超難逛街的球體動線我覺得成了京華城的致命傷,即便我住附近去了幾百次京華城,也只有地下室美食街會乖乖的繞球體圓圈走。
以前在裡面工作過,高樓層人煙稀少,一起工作的同學還跟專櫃女朋友在高樓層電梯死角打炮,自己晚上去繳錢結帳原來動線不小被保全鎖上結果我還迷路.....最後居然從星巴克跑出來.....當時店員全都看著突然冒出的我....
小牛沒拿這隻投稿走鐘獎真的太可惜了 🙌🙌
13-15年前,高鐵當日南北來回,專程帶孩子們玩Babyboss,從進電梯就讓小孩驚喜連連了。台南媽媽也有滿滿回憶啊~
小時候曾跟媽媽去京華城跨年過
也是我唯一一次親眼見到室內高空彈跳😂😂😂
我老爸說 沈慶京 是他小學同班同學 , 我老爸是唸 東園國小 , 我爸也是走蓋房子的路 , 也蓋了上千戶房屋很多工地 , 不過財力沒 沈慶京 那麼誇張 , 而早早就退休了 。
我記得當初剛開幕就去,聽人說站在門口凹下去半圓形的頂點對牆壁講話會有回音,還真的有!
讀高職時期,下午有溫書假就會晃去京華城,那時候最羨慕的就是小朋友可以去Baby Boss玩,那時候還在跟朋友討論,以後有小孩也能跟著進去玩,沒想到當我小孩生了,快可以去玩的時候,京華城卻歇業了⋯⋯⋯😢😢
是第一次體驗
能從戶外搭手扶梯直達核心的百貨
有時即便有遠見
為了維持還是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
很棒的題目 感謝分享
最幹的應該是微風廣場 明明捷運就從正門過去 卻剛好就在兩站的正中間 如果今天台北市長是謝國樑的話 絕對會另外增設一座微風站 並以人行天橋直接連結賣場 讓微風的方便性不會輸給旁邊的Sogo😂
如果當年選擇的是台鐵捷運化,微風門口就有捷運站了🤔
(幸好沒有...)
捷運化的事還是交給捷運吧~
台鐵捷運化
京華城就有捷運了
不是帶警察上門開鎖交給微風嗎???
喔~~~
這原本就是微風的喔~~~
沒這簡單
台北捷運的規劃是很早很早就已經有的
時程也是像這樣,一跑就是十年、二十年的
不可能因為一個大型商場的出現,而突然改變規劃....
而且如果你有去看 鐵道事務所等 鐵道建設相關的資訊
你就會知道 臺鐵跟台北捷運,一堆糾葛情仇
尤其是臺鐵,還有一堆的被政治利益交換、上下其手。
不過回到正題啦
我覺得微風廣場目前的一個問題
是在市民大道那,那一段整個亂七八糟,活像個第三世界國家...
幾任市長,都沒有一個好好重新整頓那裡。
跟東區呈現發展斷層。
有些人說 鐵路、高架道路發展,成為商業區發展阻礙
那應該去看看 日本大阪的梅田是怎麼做到的
鐵道一大堆,結果怎麼
人家梅田商業區發展到世界之最。
有沒有心要做而已。
因工作及租屋生活圈的關係,在京華城生活了近10年,常常晚餐都是在地下街渡過,跟當時的女朋友現任老婆沒事也都在京華城裡閒逛約會,喜滿客影院也是三天兩頭就去看,真是充滿了回憶的地方,可惜後來到國外工作後,再得知已是拆掉狀態了,現在想想,在那裡混近十年,我還是常常搞錯電梯,停車場也常常出錯口,走進蛋裡也常常分不清東南西北,要繞一下才能找到出口,真的如董座說的,動線問題非常大,一間百貨商場動線出問題就很難好好規劃店面路線,沒辦法最大化踏進來的消費者眼界,也難怪後期常常繞著繞著就到一個沒開店的區域,像異次元空間一樣毛,樓層安排也很莫明奇妙,印象有段時間樓上樓層還有封閉給陸客用,不過真的充滿懷念,雖然離開了那片地方,希望未來的商辦大樓也有開放空間,能讓那一區新一代的年輕人有適合的駐腳逗留處。
京華城是我第一次去台北去逛的百貨公司,在2019年得知要關閉了覺得很可惜,所以決定去看看這奇特的球形外觀建築
第一次去也是最後一次去,但令我印象深刻,不論是外觀還是內部結構都很驚嘆
成也是圓球建築、敗也是圓球建築,無奈地點不佳最終面臨拆除,至少在我心中留下記憶點
這種建築蓋酒店會比較合適啦,交通啥都是後話,更差的點位百貨公司又不是沒有‘,其實就是不會經營而已
大學的時候男朋友會帶我去京華城看電影,因為沒人,不用擔心沒位子,但我覺得很遠每次都抱怨到底誰會特地來這邊,結果現在我在旁邊上班,每。天。都。要。去😂
我入行接的第一個專案工地,其實一開始威京就很有問題,記得公司最後工程尾款是收到20趴的亞太會館(現地已改建為陶珠隱園)的禮券。
不過還是很懷念剛開幕時的風光。
以前還在那裏站過專櫃 那時已經沒落了 裡面櫃位超大 每天都沒客人 超爽
還記得剛開幕沒幾天帶著當時的初戀女友過去⋯。
京華城其實帶給很多人滿滿的回憶吧!😢
我在京華城要歇業的前幾天,刻意去看他,那是我第一次進去,身為一個建築設計從業人員,裡面的空間真的很有趣,但也的確就像影片說的,我很快的也發現動線複雜,電梯不足的問題。
歇業前內部空蕩,有趣的是有些阿姨把裡面當作跳韻律舞的場地,還在營業的廠商屈指可數,餐飲行業也已完全退出了。
滿滿年輕時的回憶,當年真的很熱鬧、台北必逛百貨之一,很可惜這麼有特色的百貨也走入歷史。
京華卡沒消費可以停車三小時.非常好用
京華城剛開幕時
我阿嬤在裡面當清潔工
當時的每一間廁所天花板都在漏水
第一次逛大型百貨公司的我嚇到了
印象中以前球體頂樓兩層是誠品書店 環形格局很特別 跟台中中友的誠品有點類似
事隔多年那邊地段 相鄰道路還是一樣窄 最多4線
不如復興SOGO、市府微風 這些是6線、8線道
再加上沒有直接相鄰的捷運站
而且這些年的松菸文創園區做得有聲有色 腹地更寬大、活動又多 (國父紀念館站)
其實現在百貨也都有ABC 多棟的設計
但 球體建築讓人困惑應該是 他讓消費者無法直接平移到另外一棟
而需要透過跳接的手扶梯 一來一往就會迷失方向 (有錯請指正~)
如果要說那個地段最有名的東西大概就是劉媽媽涼麵吧
那個誠品也是我當初喜歡逗留的地方,但在2007年左右,誠品就撤了,很可惜
感謝小牛詳細解説,讓觀眾瞭解京華城的歷史,太棒了,給你一個讚喔!
京華城剛蓋好的時候燈光大量採用剛問世商用的超貴藍色LED,全北市也只有那裏出得起錢用藍色LED做裝飾。倒閉前幾年從八德路外面搭手扶梯時發現許多LED燈壞掉都沒再修繕,感覺集團是打算放棄他了頓時覺得好可惜。
謝謝小牛,當初真的沒去過幾次...唯一有去的時候是玩四驅車的時候,大概8年前那邊還有一間toxic俗稱T1,都是回憶啊...
我大概十四年前去過,一次是為了參加活動,一次是和朋友約看電影,我的感想是交通不方便,下了捷運還要走很久,而且正如影片中說的一樣沒有集中商圈,所以除非是特地去京華城,不然很難逛到那邊,相比之下徐旭東就很厲害,不知道為什麼台北捷運都能為他特地開出入口XD 例如中山站、忠孝復興站等等,就連芝山站,我住天母那麼10幾年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出口(一號),直到天母SOGO開幕,芝山站特地改建二號出口方便往天母SOGO方向XD
因為許旭東的遠東集團有合法政治獻金捐獻(曾打過政治獻金匯款單據)
我爸爸以前開店在八德路上(靠近育達商職),感謝京華城幫忙坦住納莉風災啊!
好中立完整的講解, 沒有過多政治口水, 讚
高中讀隔壁的中崙
京華城真的算是跟著我們這一屆一起畢業
高中時常常跑去打屁吹冷氣玩遊戲
還有去看看電影
都是美好的回憶啊~
9:55秒,台北機廠正在改建成國家鐵道博物館,10:02秒的誠品信義店也已經結束營業換成誠品松菸店3樓繼承24小時書店 ruclips.net/video/ywmww66kD0Q/видео.htmlsi=ewec05mlM1nBdJYl
ruclips.net/video/yYBLldNvAYU/видео.htmlsi=igw8wjpmegeJsG4R
謝謝補充,影片在詮釋的是201X年時的時空背景
曾經的公司是京華城的協力廠商,剛開始很多花車攤位,可惜有些樓管常常拿著雞毛當令箭,收掉也好。
記得當初要開幕了遇到了2001年納莉颱風,後來去逛那個直接能上到四樓的電扶梯還蠻特別的,不過裡面動線很爛後來只剩下看電影才會去逛,在當時是台北市唯一可以停機車的百貨公司
機車都停台北機廠
台北機廠超好停
所以當時滿喜歡京華城的
你們記得吳季剛這個名字嗎
他就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職時妻子穿的漂亮禮服的設計師
吳季剛的媽媽在京華城樓上開過餐廳
主張的是少油少鹽的台灣料理 譬如乾煎的豬排 清炒時蔬 相當好吃
我跟太太常常光臨 這也是我對這棟樓最後的回憶
我剛到台北工作的前兩年就在松山
都會走路到京華城亂晃
即使是周末, 櫃姐也比客人多
還有奇怪的埃及木乃伊藝品店, 很多奇怪的店, 格局也很復古
讓我以為時光倒回20年前的台南東帝士,中國城的錯覺
2010年代以前那邊真的很熱鬧,美食街人多然後店面都有在營業,結果隔了多年未進去直到快倒閉前一兩年才剛好陪親戚去一趟,發覺跟過往的記憶差別超級大
各樓層普遍變得沒什麼人,然後美食街的裝潢完全沒變,店面不是空著就是店家都沒開,招牌維持在過去的老舊樣貌,甚至不如過去明亮而是有點暗暗的,有些地方沒有開燈,其他樓層的店家很多也撤櫃了,變的空空如也
以前避風塘跟城品那層變得跟死城沒兩樣,大概只有樓上的玩具反斗城稍微有人流
我40歲~從來沒去過京華城......頂多坐公車經過
我近五十也從沒去過,就很明顯沒什麼特點又一堆財團勾結官員問題,根本不想去消費。
最主要看電影可以去華納威秀,百貨更多去處,又遠又沒捷運。
其實捐地百分之三十讓政府規劃公園綠地更能增加人流,偏偏硬要賺錢,很糟糕的董事會。
小時候在京華城附近聚餐,剛好那天哈利波特第三集發售,為了買書進去,而只有進去那一次.....
剛開幕時有去過一次,上廁所時小沈穿全身白西裝在我旁邊一起撇尿,感覺不錯。😂
其實很多港台明星喜歡逛京華城,因為人少隱蔽性夠逛起來比較沒壓力。
午夜埸電影最容易遇到明星
@@Lean00089我遇過許效舜
最早期對京華城的記憶就是以前12樓的PLUSH 大約是2004年前後 那兩年很常去 後來的K9 KTV開幕也是常常去因為我叔叔當時也是股東之一
小編曾經也是京華城裡面的成員~風災後還進賣場協助整理 ^_^"~一路看下來真是不勝唏噓
剛開幕的時候我媽媽帶我去 覺得好酷 而且去了好幾次都還是會在裡面迷路 想要進去那顆中間的小球常常是要碰運氣 那時候還沒有什麼baby boss或兒童遊戲的這些空間 但就是有很多的品牌 走道中間也都有小攤位 後來長大了就是去上面的夜店 小時候的人潮真的是滿多的 直到5.6年前再去 那人潮真的是少的誇張 覺得有點淡淡的哀傷
第一次去京華城,是線上遊戲「龍族」辦萬人大逃殺活動,很懷念。
當年剛開幕,噱頭是24小時的百貨公司,與朋友特地凌晨一點多過去,才發現只有那顆球體部分寥寥可數的專櫃開放,而且人滿為患動線不良,留下很差的印象,就幾乎沒去過了,直到它拆除,去不到5次
我對京華城的印象是位於頂樓的Lawry's勞瑞斯餐廳,當年是美國高級牛排連鎖餐廳,全亞洲只有三間分店(雅加達、新加坡、東京),台灣是他們的第四間。
到現在還是常常跟別人說感謝當時水災京華城地下六層樓救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