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超喜歡E coco家裡很多寶特瓶 整理好就可以做環保又蒐集到回饋 讚👍
真的不錯 希望加快擴點速度
這跟德國 丹麥的pant系統一模一樣, 但是他們在販售寶特瓶玻璃瓶鋁罐裝的東西時, 就會另外加收瓶子的錢. 像在丹麥, 一個瓶子就會多收 5 - 15元左右, 強迫你一定要拿回去機台回收才能把錢換回來, 日常生活就是拿這些瓶瓶罐罐去超市回收順便拿收據去買東西
不一定需要。舊衣服回收箱無償,很多人還是會拿去回收
@@meiyuc22衣服跟飲料瓶的邏輯不一樣
我覺得很好玩! 所以會回收
用過很多次,覺得很不錯,就是回收點少
懶的用,沒幾毛錢又浪費時間整理載去投,都丟門口給回收阿桑撿走😅
2014年去德國的時候他們就有這種機器而且更先進,第一它會辨識那個寶特瓶有沒有加入回收金的計劃, 所以撕掉外標籤它是不收的;第二個它收進去的瓶子是絞碎處理而不是直接落入下方的收集袋而已。 每一個寶特瓶回收金的金額高達0.25歐元相當當時台幣10塊錢。
德國之所以那麼高,就是因爲飲料本身的價格已經先加了瓶子的價格(Pfandpreis),不然也很難回饋那麼多錢
台灣的也是絞碎哦(7-11的)
@@iwim但影片那個是沒有絞碎…
国外有PET for Pets. 回收PET換猫狗糧,以件为单位。在旅游区很成功。
這個真的很不錯 高雄市環保局也有自己的機器 儲值金是存到一卡通內蠻方便的
我比較喜歡高雄的版本...Ecoco合作廠商不夠多(加上不少只限定台南才有店面)積了很多點數也沒什麼使用機會...那不如換成現金存到悠遊卡或一卡通裡面可能可以被更多人廣泛使用而且去蓋清洗撕塑膠膜也是個不小的回收前置作業...高雄的好像不需要去除飲料塑膠膜
原來高雄環保局有推出自己的機器哦!? 這種能自己賺到錢的比較有可能普及
終於有人做這個了!太好了!
用過一段時間了。對資源回收確實有幫助,但仍然有不少缺點待改進。1.只收透明瓶,如果是有顏色的就不收,對民眾而言就很不方便,畢竟瓶身顏色不是民眾決定的。2.袋子一滿就不能再收,對某些賣場門口較多人使用的回收點,動不動就停止回收很麻煩。3.目前多數手搖飲店都改用紙杯,之前累積來不及退還的塑料杯,這種回收機還是可以使用,算是解決一些問題。
第二點比較難解決,畢竟是在有限空間處理有實體的東西,但可以考慮用一些輔助方式;像是根據儲存量預估還能投放多少瓶,投入之前民眾可以評估要不要換地方;系統成熟之後甚至可以放上雲端,透過APP或網頁讓民眾查詢,哪邊的機台是足夠丟棄自己手邊的量
完全沒看過這個,感覺很讚,希望可以全台多設。
機器瓶蓋不收,問題是瓶蓋也是回收項目,很多人就把瓶蓋丟掉垃圾桶,為德不卒.....
希望公視深入報導「租借循環杯」,謝謝。
謝謝你的意見,我們之前有報導過,歡迎收看喔~ ruclips.net/video/p5M2d1hiiCA/видео.htmlsi=ghJai1Yvml5hk5cO
@@ourislandTAIWAN 原來是我動作太慢😂
8‘56那邊講得滿認同的。感覺應該要回收比較少見、複雜的物品,比如像原子筆、充電線等等後端較難拆解分類的東西。在於每個人都自己先分類好再依材質投入分類,後端處理量能減少、效率變高、環境也好。(🤔我的淺薄構想)
相對來講 如果是回收這類物品 其實利用率也不高 因為這些物品的回收量跟瓶瓶罐罐比差太多了 設置回收點就不符成本
@@Argoo_CLF很多人用 有獎勵 回收多元
舊社區比較需要,比較新的社區大樓,回收物本來就有專人在處理,比較沒差。
這個好讚喔 ...員林市不曉得有沒有像我就很習慣把容器洗乾淨再丟不論有沒有回饋金還是覺得這個設計很好
十年前在澳洲使用過‘投完回收物會計價回饋一張卷’可以在旁邊的店家換食物
離家走路7分鐘有一台. 原本很開心. 研究好使用方式後, 第1次去時顯示故障. 一陣子看它修好時. 找時間再去又是故障... 不知是否運氣太好了, 如此反覆回收物提出去再提回家3次, 最後決定還是留給回收阿嬤..... 😅😅
都幾年了,一直沒普及,現在又拿出來宣傳一次。如果有歐洲的寶特瓶押金制度還比較可能普及。但現在只給幾毛的回饋金該如何吸引民眾使用。
地球暖化 環保從小做起 回收多元化
沒辦法,有些缺點跟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自然很難普及化。
最近才發現
我家附近超市有可是懶惰拿過去,都是洗乾淨拆包装直接資源回收車拉走😂😂😂
可以推廣到大型社區,這樣子才會吸引附近社區的居民來使用,在推廣在大學裡面也可以
7:50 政府表示:我不知道 搞不清楚狀況 笑死人
太難了 我自己寧可少用
好好研發自動回收分類機比較實在啦,看看沒隨袋徵收的區域回收做得怎樣就知道了
主要是要民眾自己清洗乾淨,否則光是要清洗這些回收物品就要花很多時間
@@jung7247 這不過是轉嫁時間成本。而且少量清洗會造成更多資源浪費,想想100個餐盒分100次沖洗跟一次沖洗100個餐盒哪個用水兇就知道了。真要環保處理回收就必須機械自動化
原本就有回收產業鏈,他只是從中攔截獲取一些商業利益。換言之,如果沒有他,這些瓶罐依舊會被回收。
有投過另一種放在7-11前面的,明明有洗乾淨但機器辨識很差,常常投不進去,不然就是很快就滿⋯⋯7-11店員又忙根本沒空處理。
真的欸
我覺得7-11回收機最大的問題就是要店員換袋,店員很忙也不太願意換,就導致機器常常都是滿的,應該要委外專門換袋的人員巡迴。(如果介意碳排放可以改電動車,畢竟這些絞碎的也是要有車子才能載走)
@@iwim 跟ubike一樣站點監控 派幾台隨時收都ok 也可以判定已經90%滿就通知司機收袋
故障日常
這會有些問題,一回收點少(主要是我們很難像專門收回收的一樣,有大量回收物)、全台機台密集度不夠(人會懶惰)、很難打入老一輩的客群(主要是有回收阿公阿嬤,辛苦收回收,人情壓力)
感覺我們台灣回收產業有在進步~
爛得要死,得一個一個慢慢塞...一次多塞只算一次積分,塞了兩大專用垃圾袋回饋金還不夠買一個5元垃圾袋,真是笑話,光是製造成本+場地及電費維修費...叫環保?還搶了拾荒老人的生計!
用過, 錢太少, 沒有誘因, 所以都乾脆直接給資源回收車拿走~~
那就是要像歐洲一樣讓購買本身的容器要先多花錢,多花個5元,之後拿來退才會還你5元才比較有感
這樣回收業者有沒有可能無限洗點數 自己拿出來刷點數去回饋商店買東西ˊ
使用過,就怕機器故障😂
多年前我們公司門口也用了一台ecoco ,很多人寶特瓶沒洗甚至裡面有液體直接倒在機器前,有些瓶蓋也沒拿下來,然後機器也會故障,還會被來使用的人罵,過了幾年這台終於撤走了,想法很好,環保也是需要的,但可能真的要設在有專人看顧的地方
所以「教育」還是根本。
還需多加宣導頭前要清洗的觀念
老美這種機器,非常糟糕,瓶子得保持完整,外包裝也不能缺損,收進去也就是給另一個人從袋子裡拿出來而已,有點傻眼的爛設計。 個人覺得,台灣人知道回收,而且回收的規矩很好,這種機台就是趣味+教育性質,實際上效率跟效果可能不是那麼高,畢竟限制真的太多。
台灣製機器 回收多元化
集點數這個我挺喜歡的~ 但能使用的店家有點少~還有回收機台也少~
過了將近三十年台灣終於有了,三十年前德國就已經很普遍了
最後採訪的人說的是重點(好回收)一堆人在搶食 .(不好回收的)難推廣 ~
台中怎麼沒有?
有
我小時候回收一個瓶子1元,現在五個1元.....這也算通膨嗎 .....
最開始,是一支寶特瓶2元
@@ChanLin520大的
@@ChanLin520 靠 原來我被柑仔店坑了
2:54 飲料塑膠套要拆掉壓,姐姐
❤❤
希望北部也能普及
上網查詢 北部有
台南回收機是這種,台北7-11回收機是打碎,一次200個
其實很好玩的這台機器
總有一天要來的,只說家附近都還沒出現😂
可上網查詢設置點 超商 賣場 商家 清潔隊 環保局
北歐國家都是直接換錢,真的不夠看
每次去都是滿的,之後就放棄了
感覺機器要在加一道壓縮空間,看那個店員換袋還是很膨鬆。
畢竟進了機器只是壓扁而已,如果可以換成絞碎機直接變成粉末應該可以裝更多不過如果機器內袋子破掉或是灑出來的話就要花很多時間去掃了
不錯,但電池站少,家住鳳山區
我家附近7-11有一台,然後每次去看都顯示故障中.........
沒意義 數量這麼少 又沒有全自動
操作簡單 回收多元
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否則你的回覆更沒意義
@@jung7247 看不懂中文嗎?全自動謝謝 你只是來嘴跑吧 有事沒意義的回覆
而且還沒智慧😂,它標榜智慧
看過,但很快就消失了
高雄之前有超多回收機,近幾年變少ㄌ
為什麼不在瓶子跟塑膠品直接有號碼辨識,方便回收?
沒有在台北看過,但社區有會比較好。
社區同意可以申請有獎勵
竹東、湖口沒看到這個機器
呃...我記得小時候看芬蘭的是會集中到地下的集中場這個還要店員收感覺好像自動販賣機裡面塞了一個店員
北歐國家才有這種空間
我怎麼看到步驟是別撕,雖然我都有水洗過。剛開app又是要撕包裝。
0:31 很特別的姓
70年5月19台灣身分證台灣身心障礙有政府補助 銀行要找時間到才會匯錢進來
比較想知道缺德鬼會丟什麼東西進去搞爛它
台北榮星花園旁邊好幾年前有,後來使用率太低就停用了
可惜了
辨識失敗率高,得到的點數沒價值,純做功德。
我覺得沒差,巨多人垃圾都丟水溝,草叢😢不開玩笑功德又不是虧,完食當消耗熱量
回收玻璃瓶保證生意好
問題是玻璃瓶賣不了多少錢,有在回收的很少
玻璃還透明 不透明的 有顏色的沒人要
就是因為沒人要回收 放機台生意才會好。 寶特瓶回收率高何必放什麼自助機台
玻璃回收其實很高耗能、人力,且不好處理,最後廠商都直接給瀝青廠了(新聞有報導),連慈濟現在都沒在回收了
台中只有一台,還距離我家七公里,寶特瓶罐這項目,我完全沒有動力過去回收啊。
台北都沒看到😢
重點人的素質 7:22 說明是中文硬要亂丟一通
一天到晚都在故障,我家會變成另類寶特瓶垃圾堆,真的超麻煩好嗎?
日本超多這種
7-11的機台用了兩次了 還可以
點真的太少 像玻璃瓶這種東西 連清潔隊都會限制可丟數量。
那個清潔隊 不能限制數量
@@重機銷售陳志杰 他會說滿了 今天只能倒一袋😏
@@S29T14 第一次聽……哪區的?
因是營業店家的關係吧 聽客人說熱炒店進口啤酒玻璃瓶也不收 大量的話慈濟好像會收🤣
@@S29T14 褐色玻璃瓶貌似沒有廠商願意處理,進口的玻璃瓶都非透明的......深顏色的玻璃容器累積大量慈濟會收嗎??🤔
臺灣沒有這個
這本來就是要這樣做
不夠普及
希望我們各類產品都能清楚標示回收編號,台灣產品小包裝外包裝材料包裝沒有看過,反而買日韓產品時每個材質都有回收種類標示
比起自助回收,垃圾隨袋徵收更能強制民眾回收。
澎湖遇過一台,馬上註冊結果發現機器壞掉了😂
太可惜了
另類買碳權?
不要說是新趨勢 台灣出生的我連看都沒看過.......................
上網查設置點 超商 賣場
超喜歡E coco
家裡很多寶特瓶
整理好就可以做環保
又蒐集到回饋 讚👍
真的不錯 希望加快擴點速度
這跟德國 丹麥的pant系統一模一樣, 但是他們在販售寶特瓶玻璃瓶鋁罐裝的東西時, 就會另外加收瓶子的錢. 像在丹麥, 一個瓶子就會多收 5 - 15元左右, 強迫你一定要拿回去機台回收才能把錢換回來, 日常生活就是拿這些瓶瓶罐罐去超市回收順便拿收據去買東西
不一定需要。舊衣服回收箱無償,很多人還是會拿去回收
@@meiyuc22衣服跟飲料瓶的邏輯不一樣
我覺得很好玩! 所以會回收
用過很多次,覺得很不錯,就是回收點少
懶的用,沒幾毛錢又浪費時間整理載去投,都丟門口給回收阿桑撿走😅
2014年去德國的時候他們就有這種機器而且更先進,第一它會辨識那個寶特瓶有沒有加入回收金的計劃, 所以撕掉外標籤它是不收的;第二個它收進去的瓶子是絞碎處理而不是直接落入下方的收集袋而已。 每一個寶特瓶回收金的金額高達0.25歐元相當當時台幣10塊錢。
德國之所以那麼高,就是因爲飲料本身的價格已經先加了瓶子的價格(Pfandpreis),不然也很難回饋那麼多錢
台灣的也是絞碎哦(7-11的)
@@iwim
但影片那個是沒有絞碎…
国外有PET for Pets.
回收PET換猫狗糧,以件为单位。在旅游区很成功。
這個真的很不錯 高雄市環保局也有自己的機器 儲值金是存到一卡通內蠻方便的
我比較喜歡高雄的版本...
Ecoco合作廠商不夠多(加上不少只限定台南才有店面)積了很多點數也沒什麼使用機會...那不如換成現金存到悠遊卡或一卡通裡面可能可以被更多人廣泛使用
而且去蓋清洗撕塑膠膜也是個不小的回收前置作業...高雄的好像不需要去除飲料塑膠膜
原來高雄環保局有推出自己的機器哦!? 這種能自己賺到錢的比較有可能普及
終於有人做這個了!太好了!
用過一段時間了。對資源回收確實有幫助,但仍然有不少缺點待改進。
1.只收透明瓶,如果是有顏色的就不收,對民眾而言就很不方便,畢竟瓶身顏色不是民眾決定的。
2.袋子一滿就不能再收,對某些賣場門口較多人使用的回收點,動不動就停止回收很麻煩。
3.目前多數手搖飲店都改用紙杯,之前累積來不及退還的塑料杯,這種回收機還是可以使用,算是解決一些問題。
第二點比較難解決,畢竟是在有限空間處理有實體的東西,但可以考慮用一些輔助方式;像是根據儲存量預估還能投放多少瓶,投入之前民眾可以評估要不要換地方;系統成熟之後甚至可以放上雲端,透過APP或網頁讓民眾查詢,哪邊的機台是足夠丟棄自己手邊的量
完全沒看過這個,感覺很讚,希望可以全台多設。
機器瓶蓋不收,問題是瓶蓋也是回收項目,很多人就把瓶蓋丟掉垃圾桶,為德不卒.....
希望公視深入報導「租借循環杯」,謝謝。
謝謝你的意見,我們之前有報導過,歡迎收看喔~ ruclips.net/video/p5M2d1hiiCA/видео.htmlsi=ghJai1Yvml5hk5cO
@@ourislandTAIWAN 原來是我動作太慢😂
8‘56那邊講得滿認同的。感覺應該要回收比較少見、複雜的物品,比如像原子筆、充電線等等後端較難拆解分類的東西。在於每個人都自己先分類好再依材質投入分類,後端處理量能減少、效率變高、環境也好。(🤔我的淺薄構想)
相對來講 如果是回收這類物品 其實利用率也不高 因為這些物品的回收量跟瓶瓶罐罐比差太多了 設置回收點就不符成本
@@Argoo_CLF很多人用 有獎勵 回收多元
舊社區比較需要,比較新的社區大樓,回收物本來就有專人在處理,比較沒差。
這個好讚喔 ...員林市不曉得有沒有
像我就很習慣把容器洗乾淨再丟
不論有沒有回饋金還是覺得這個設計很好
十年前在澳洲使用過‘投完回收物會計價回饋一張卷’可以在旁邊的店家換食物
離家走路7分鐘有一台. 原本很開心. 研究好使用方式後, 第1次去時顯示故障. 一陣子看它修好時. 找時間再去又是故障... 不知是否運氣太好了, 如此反覆回收物提出去再提回家3次, 最後決定還是留給回收阿嬤..... 😅😅
都幾年了,一直沒普及,現在又拿出來宣傳一次。
如果有歐洲的寶特瓶押金制度還比較可能普及。
但現在只給幾毛的回饋金該如何吸引民眾使用。
地球暖化 環保從小做起 回收多元化
沒辦法,有些缺點跟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自然很難普及化。
最近才發現
我家附近超市有可是懶惰拿過去,都是洗乾淨拆包装直接資源回收車拉走😂😂😂
可以推廣到大型社區,這樣子才會吸引附近社區的居民來使用,在推廣在大學裡面也可以
7:50 政府表示:我不知道 搞不清楚狀況 笑死人
太難了 我自己寧可少用
好好研發自動回收分類機比較實在啦,看看沒隨袋徵收的區域回收做得怎樣就知道了
主要是要民眾自己清洗乾淨,否則光是要清洗這些回收物品就要花很多時間
@@jung7247 這不過是轉嫁時間成本。而且少量清洗會造成更多資源浪費,想想100個餐盒分100次沖洗跟一次沖洗100個餐盒哪個用水兇就知道了。真要環保處理回收就必須機械自動化
原本就有回收產業鏈,他只是從中攔截獲取一些商業利益。
換言之,如果沒有他,這些瓶罐依舊會被回收。
有投過另一種放在7-11前面的,明明有洗乾淨但機器辨識很差,常常投不進去,不然就是很快就滿⋯⋯7-11店員又忙根本沒空處理。
真的欸
我覺得7-11回收機最大的問題就是要店員換袋,店員很忙也不太願意換,就導致機器常常都是滿的,應該要委外專門換袋的人員巡迴。(如果介意碳排放可以改電動車,畢竟這些絞碎的也是要有車子才能載走)
@@iwim 跟ubike一樣站點監控 派幾台隨時收都ok
也可以判定已經90%滿就通知司機收袋
故障日常
這會有些問題,一回收點少(主要是我們很難像專門收回收的一樣,有大量回收物)、全台機台密集度不夠(人會懶惰)、很難打入老一輩的客群(主要是有回收阿公阿嬤,辛苦收回收,人情壓力)
感覺我們台灣回收產業有在進步~
爛得要死,得一個一個慢慢塞...一次多塞只算一次積分,塞了兩大專用垃圾袋回饋金還不夠買一個5元垃圾袋,真是笑話,
光是製造成本+場地及電費維修費...叫環保?還搶了拾荒老人的生計!
用過, 錢太少, 沒有誘因, 所以都乾脆直接給資源回收車拿走~~
那就是要像歐洲一樣讓購買本身的容器要先多花錢,多花個5元,之後拿來退才會還你5元才比較有感
這樣回收業者有沒有可能無限洗點數 自己拿出來刷點數去回饋商店買東西ˊ
使用過,就怕機器故障😂
多年前我們公司門口也用了一台ecoco ,很多人寶特瓶沒洗甚至裡面有液體直接倒在機器前,有些瓶蓋也沒拿下來,然後機器也會故障,還會被來使用的人罵,過了幾年這台終於撤走了,想法很好,環保也是需要的,但可能真的要設在有專人看顧的地方
所以「教育」還是根本。
還需多加宣導頭前要清洗的觀念
老美這種機器,非常糟糕,瓶子得保持完整,外包裝也不能缺損,收進去也就是給另一個人從袋子裡拿出來而已,有點傻眼的爛設計。
個人覺得,台灣人知道回收,而且回收的規矩很好,這種機台就是趣味+教育性質,實際上效率跟效果可能不是那麼高,畢竟限制真的太多。
台灣製機器 回收多元化
集點數這個我挺喜歡的~ 但能使用的店家有點少~還有回收機台也少~
過了將近三十年台灣終於有了,三十年前德國就已經很普遍了
最後採訪的人說的是重點(好回收)一堆人在搶食 .(不好回收的)難推廣 ~
台中怎麼沒有?
有
我小時候回收一個瓶子1元,現在五個1元.....這也算通膨嗎 .....
最開始,是一支寶特瓶2元
@@ChanLin520大的
@@ChanLin520 靠 原來我被柑仔店坑了
2:54 飲料塑膠套要拆掉壓,姐姐
❤❤
希望北部也能普及
上網查詢 北部有
台南回收機是這種,台北7-11回收機是打碎,一次200個
其實很好玩的這台機器
總有一天要來的,只說家附近都還沒出現😂
可上網查詢設置點 超商 賣場 商家 清潔隊 環保局
北歐國家都是直接換錢,真的不夠看
每次去都是滿的,之後就放棄了
感覺機器要在加一道壓縮空間,看那個店員換袋還是很膨鬆。
畢竟進了機器只是壓扁而已,如果可以換成絞碎機直接變成粉末應該可以裝更多
不過如果機器內袋子破掉或是灑出來的話就要花很多時間去掃了
不錯,但電池站少,家住鳳山區
我家附近7-11有一台,然後每次去看都顯示故障中.........
沒意義 數量這麼少 又沒有全自動
操作簡單 回收多元
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否則你的回覆更沒意義
@@jung7247 看不懂中文嗎?全自動謝謝 你只是來嘴跑吧 有事沒意義的回覆
而且還沒智慧😂,它標榜智慧
看過,但很快就消失了
高雄之前有超多回收機,近幾年變少ㄌ
為什麼不在瓶子跟塑膠品直接有號碼辨識,方便回收?
沒有在台北看過,但社區有會比較好。
社區同意可以申請有獎勵
竹東、湖口沒看到這個機器
呃...我記得小時候看芬蘭的是會集中到地下的集中場
這個還要店員收
感覺好像自動販賣機裡面塞了一個店員
北歐國家才有這種空間
我怎麼看到步驟是別撕,雖然我都有水洗過。剛開app又是要撕包裝。
0:31 很特別的姓
70年5月19台灣身分證台灣身心障礙有政府補助 銀行要找時間到才會匯錢進來
比較想知道缺德鬼會丟什麼東西進去搞爛它
台北榮星花園旁邊好幾年前有,後來使用率太低就停用了
可惜了
辨識失敗率高,得到的點數沒價值,純做功德。
我覺得沒差,巨多人垃圾都丟水溝,草叢😢不開玩笑
功德又不是虧,完食當消耗熱量
回收玻璃瓶保證生意好
問題是玻璃瓶賣不了多少錢,有在回收的很少
玻璃還透明 不透明的 有顏色的沒人要
就是因為沒人要回收 放機台生意才會好。 寶特瓶回收率高何必放什麼自助機台
玻璃回收其實很高耗能、人力,且不好處理,最後廠商都直接給瀝青廠了(新聞有報導),連慈濟現在都沒在回收了
台中只有一台,還距離我家七公里,寶特瓶罐這項目,我完全沒有動力過去回收啊。
台北都沒看到😢
重點人的素質 7:22 說明是中文
硬要亂丟一通
一天到晚都在故障,我家會變成另類寶特瓶垃圾堆,真的超麻煩好嗎?
日本超多這種
7-11的機台用了兩次了 還可以
點真的太少 像玻璃瓶這種東西 連清潔隊都會限制可丟數量。
那個清潔隊 不能限制數量
@@重機銷售陳志杰 他會說滿了 今天只能倒一袋😏
@@S29T14 第一次聽……哪區的?
因是營業店家的關係吧 聽客人說熱炒店進口啤酒玻璃瓶也不收 大量的話慈濟好像會收🤣
@@S29T14 褐色玻璃瓶貌似沒有廠商願意處理,進口的玻璃瓶都非透明的......深顏色的玻璃容器累積大量慈濟會收嗎??🤔
臺灣沒有這個
這本來就是要這樣做
不夠普及
希望我們各類產品都能清楚標示回收編號,台灣產品小包裝外包裝材料包裝沒有看過,反而買日韓產品時每個材質都有回收種類標示
比起自助回收,垃圾隨袋徵收更能強制民眾回收。
澎湖遇過一台,馬上註冊結果發現機器壞掉了😂
太可惜了
另類買碳權?
不要說是新趨勢 台灣出生的我連看都沒看過.......................
上網查設置點 超商 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