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精彩集錦-蝶妹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8 фев 2025
- 《斯卡羅》精彩集錦-#蝶妹
「蝶妹」是劇中的靈魂人物,也是深具挑戰的一個角色。
#温貞菱 以對角色完整的掌握與理解,展現出蝶妹柔軟但堅毅的生命力,把一個在時代浪濤下奮力求生的小人物,刻劃得精采動人。
除了在日常生活細節中,讓自己儘量貼近蝶妹的狀態,駝背縮肩,形成身體記憶,在語言方面亦下足苦心,不僅只是把客語、閩南語、排灣族語、英語台詞背到熟練,更能在情緒快速轉換之間,掌握不同語言的語調與語感,配合劇情,流暢運用。
角色隨時周旋於不同身分立場的人物之間,貞菱透過眼神、肢體、語言的精準運用,把蝶妹複雜的情緒轉換與心境細膩呈現,從矛盾掙扎,到找回認同、勇敢承擔,以內斂凝聚的表演,呈現蝶妹強大堅定的內在力量。
貞菱關於角色的一些感受分享:
不管是我變成蝶妹,或是蝶妹變成我,還是我們結合為一體,透過語言、情緒、表演,我希望完全去感受她真實經歷的事情。
第一次拍攝時,凌晨三點化妝,開車上山約兩小時,抵達後再走一小時山路才能抵達拍攝地點。進到原始生態中,莫名的感動,彷彿能聽見樹在說話,聽見山在說話,很強烈的感受到環境的力量。
為了拍戲把皮膚曬得很黑之後,感受到別人看自己的方式產生不同,「你是移工喔?」,雖然是開玩笑,但也因此更能接近蝶妹的心境。
劇裡能明顯感受到洋人的高傲,那是一種比別人高等的優越感;排灣族也有一種驕傲,但這種驕傲源自於血源、對祖靈、所信奉事物的堅定。
我媽媽是菲律賓華僑,中文講不好,因為要保護媽媽,長大過程中我逐漸變成一個強勢的人。而蝶妹,她的生命背景特殊,雖從事僕人工作,卻能以她的柔軟產生巨大的力量。這個角色的表演與以往演出都不同,力量是凝聚在身體裡面,而不是投射出去。演出時不太需要注意鏡頭,無時無刻都在做事,身體被壓得有點駝背。
劇中蝶妹必須講四種語言(客語、閩南語、排灣族語、英語),對於陌生的語言,不斷的理解熟悉、一再練習,直至不因背詞(記發音)影響到情緒的表達。但要詮釋出與現代不同的語境與年代感,才是最大的挑戰。
拍攝過程中,讓我漸漸發現台灣真的很美,當你理解這塊土地的美之後,才會學習與土地共存,希望能夠透過這部戲讓大家看見臺灣,並學習用不同的方式守護這塊土地。
-
🌊公視史詩旗艦戲劇【斯卡羅】🌊
🎬【公視+】 4K版
🎬【PTS World】海外收看
-
導 演|曹瑞原
編 劇|黃世鳴
原 著|陳耀昌
出 品|公共電視
製 作|台北創造
行 銷|結果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