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放下」一切就沒事了嗎?| Sadhguru (薩古魯)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7 янв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94

  • @gamelan1118
    @gamelan1118 2 года назад +68

    很認同,現在太多教導,但去除時間、地點跟角色,反而帶來更多混亂,人必須由內累積自己的智慧

  • @1133-g9r
    @1133-g9r 2 года назад +31

    一,讓自己能夠全然地擁抱自己的人生,盡情地用行動去書寫自己的故事,就是活在當下的本質 ,二,你掌管你的人生,你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楊傑傑-p6z
    @楊傑傑-p6z 2 года назад +55

    經歷,你會記憶它,而當你一直想放下時,反而被它困住
    接受它是過去的一部分,如同海上的波浪,波浪只是海洋一小部分,海才是整體。
    你遠大於它!

    • @akariii6910
      @akariii6910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我不明白,放下了的意思不就是说明你承认了它的存在,它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不再执着于它了吗?😢

    • @楊傑傑-p6z
      @楊傑傑-p6z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akariii6910 內心明白是否有放下,如果有,自然就不再執著

    • @sarvatathagata3301
      @sarvatathagata3301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放下” 的意思 … 是 “不执著” 也就是 “ 随缘 ”
      很多人被误导以为 “放下 ” 是“放弃 ”
      ”缘聚缘散” … 接受他 … 就不被 “执著” 所困 … 获得自在 …

  • @dragonregina468
    @dragonregina468 2 года назад +29

    所以我從不聽那些叫我別多想的蠢蛋的話。我也不聽那些明知我委屈還叫我放下的人多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 @綠度母
    @綠度母 2 года назад +28

    所謂的放下應該是放下我們一直以來的愛恨恩怨、人我分別的執著、不是放下對日常生活的辨別能力、該吃該睡、帶著覺知心而非貪愛喜惡心❤️如此而已,因為煩惱的根源來自對人事物的執著分別,喜歡的就愛,討厭的就恨終日不得平靜⋯⋯僅提供參考🙏☺️☺️

    • @LucasChiang
      @LucasChian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放下無法復原的執著。而不是放棄當人

  • @user-yg4st2ui4b
    @user-yg4st2ui4b 2 года назад +16

    🙏薩古魯講演或著作非常生動活潑,其實他的邏輯超強,!
    他了解人性最大困擾是頭腦,也就是想法和情緒,幾乎每個人都黏死在頭腦(想法和情緒)上了!
    但他知道要每個人與你的頭腦「立刻」保持距離,幾乎多數人都做不到,所以他要先説一堆(每個人悟性不同),來「軟化」你那僵硬的頭腦,再慢慢「導引」走入更深!
    但是不論他說什麼,我們觀其行,可以從他年輕(如13歲開始練瑜珈未曾間斷的紀律堅持),甚至開悟後的所做所為,大概可了解他的核心架構!
    有人云:
    佛說一切法,為渡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需一切法!
    古人亦云: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僅得乎下!
    總之,生命有限,先取一上法(標準高的方法),全然專注投入,看看能走到那裡,總比一直站在原點或沿路一直換方法還要強,必竟你慢慢地離開了原點了⋯⋯
    當然,除了「軟化頭腦」外,薩古魯也提醒「軟化身體」:
    1. 平常要輕鬆攜帶你的身體!
    2. 做瑜珈🧘‍♀️
    最後,建議大家把「內在工程」和「業力」二本書,先各看三遍,把基礎架構了解清楚,再看多樣內容的視頻,必有助益!
    因為,綱舉則目張,掌握「歸納」的重點,就容易進一步「演繹」和「運用」!
    萬變不離其宗!😋
    先保平安,再求添福壽!
    其實,二千五百年前的佛陀Buddha側重由「頭腦」或「心」下手!
    一萬五千年前的Shiva濕婆(Adiyogi第一位瑜伽士)更側重「身體」和「能量」下手,而得知「瑜伽體位」的重要性,事實上「身體」的回饋,確實比「頭腦或心」的回饋,來得簡單可靠!
    既然薩古魯傳承自Shiva婆濕,因此要真正體會他所説,自然要跟上他的腳步做瑜珈試試,否則只是腦袋裏的想像而已!
    入寶山,空手而回,豈不可惜!
    Ps 1: 一萬五千年前的Shiva濕婆 & 二千五百年前的Buddha佛陀 - 陳國豪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blog.udn.com/chensmu/177673253?f=lineshare
    Ps 2: 靈性修行ABC - 陳國豪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blog.udn.com/chensmu/177575631?f=lineshare
    Ps 3: **觀 & 想** 耗損能量大不同 - 陳國豪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blog.udn.com/chensmu/177798722?f=lineshare
    Ps 4: 業在那裡? - 陳國豪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blog.udn.com/chensmu/177827151?f=lineshare

    • @shark_wu4134
      @shark_wu4134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謝謝你的分享 感恩💗

  • @sarvatathagata3301
    @sarvatathagata3301 2 года назад +22

    ”放下” 的意思 … 是 “不执著” 也就是 “ 随缘 ”
    很多人被误导以为 “放下 ” 是“放弃 ”
    ”缘聚缘散” … 接受他 … 就不被 “执著” 所困 … 获得自在 …

  • @iamyanming
    @iamyanmi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我很喜歡智者這段的分享,究竟在靈性的道路上,尋求的是慰藉(迷戀於各類宗教形象、收集各種加持灌頂、四處問事卜卦…)還是尋找解決方案?
    若尋求的是慰藉,等同在做廉價的心理治療,煩惱與問題仍存在。什麼才是內心所尋找渴求的,心裡的劇場(小我)只能由內掌控,因爲我們自己所創造出的小我,無法由外來消滅。
    身爲有情眾生的我們,無法真正放下世俗的任何事,還是必須學習有智慧的應對,而非逃避或陷入其中。

  • @krisfang8772
    @krisfang8772 2 года назад +15

    感恩一切的發生!!!

  • @shinhueihhuang6761
    @shinhueihhuang6761 2 года назад +31

    放下並非是指看得到的放手,而是放下執著。我們走過很多的地方,像是超市、超商、... ,遇見了某些人,可有些人他今天工作不開心、明天不開心、後天不開心,過了一年後還是不開心,於是你放下,因為一開始你會期望他會和其他人一樣開心,後來你發現不是他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是自己對人有了錯誤的期待。於是當開始不抱期望,在心裏準備好不被歡迎,就看開了一點,最後就放下了,放下是最難的。可是當你又換了一個地方,發現自己並不那麼讓人討厭,而且他也是很開心、工作很愉快的時候,就可以從那個之前以為自己不受歡迎的牢籠裡走出來了,事後想想,那些都是有原因的,而且那些都不是真實的,是自己活在他人創造的世界裡,而不是自己的世界裏,在我的國家,他們會這麼告訴我們,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還有一個老婆有兩個兒子的故事,她一個兒子賣傘,另一個賣冰,雨天的時候,她擔心賣冰的兒子怎麼辦?而晴天的時候又擔心賣傘的兒子怎麼辦?於是有人告訴她,妳可以想想兒子雨天賣傘生意有多好,晴天賣冰生意有多好?大不了說好,晴天時,賺到的錢分一部分給自己的兄弟,而雨天的時候,賣雨傘賺到錢挪一部分給兄弟,老婆婆就開心得笑了。
    而放手也不是真的指把手放開,阿彌陀佛!有一個小男孩看到一隻非常貴重的花瓶。他把手伸進去,結果竟拔不出來。父親費盡了力氣也幫不上忙,最後決定打破瓶子。但在此之前,他決心再試一次:兒子,現在你張開手掌,伸直手指,像我這樣,看能不能拉出來。小男孩卻說了一句令人驚訝的話:不行啊,爸,我不能鬆手,那樣我會失去一分錢!對小男孩而言這一分錢很重要,可對父親而言,再貴的花瓶都不值他兒子的自由。兒子不明白,可在兒子旁邊的父親他看得明白,放開了手,他知道他兒子成長之後可以獲得好幾分錢。

  • @tinwailo2366
    @tinwailo236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9

    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不要盲目相信一些所謂的 教導。就像他說的,其實每一天都是 活在當下,不需把這些 教導 神聖化了

  • @chararingo
    @chararingo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最後一句 美而實在

  • @bella8303
    @bella8303 2 года назад +75

    😢 我們從小教育出來,就是要努力,努力讀書,努力考試,努力工作,努力賺錢,思考全在這方面,累倒還是要繼續,三十多歲人,明明工作多年,還做惡夢回到學校,忘記上課,忘記考試,追趕著讀書考試😢

    • @riderblack6401
      @riderblack6401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谢谢你的留言 讲出我的心声

    • @judyjudy7766
      @judyjudy7766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我也是,三十多还经常梦到赶作业,没写作业,高考等

    • @waohope
      @waohope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三十多歲講話講到一半好端端的還會有原生家庭被責罵的回憶浮現腦海突然話說不下去這種事發生⋯⋯真的尋求放下這種方式都是有原因的⋯

    • @Ohouhouhou
      @Ohouhouhou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judyjudy7766 我的天,我要給你一個擁抱😢

    • @cocoslover100
      @cocoslover100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这个模式是通过虐待“自己”来生存。其实“自己”也应该和任何存在一样被善待。

  • @何誌峰
    @何誌峰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放下是指腦中放下
    記憶是在的
    但不要刻意複習功課
    思考是有的
    但不要一直想入非非
    就是薩古魯大師講的
    Think Less
    不要
    Full Mind
    冥想中偶而會有一個影像或旋律一直出現,
    這是正常的,
    不去理會它,
    專注在呼吸上,
    在生死之間,
    呼吸是一直持續的⋯⋯

  • @DS-sk9wb
    @DS-sk9wb 2 года назад +20

    其實大家可以很安心。大家本來就是了..不用辛苦再去追求什麼。本來就是了。無增無減一直本來就是永恆的存在。所有一切妄想的線頭就是自我,把自我放鬆一些就會有一點距離..再放寬一些就會有一點清明夢的感覺..再來連放的放也不存在..就只剩下..在..覺..也沒有覺到什麼..只是單純的在..滿滿的在..
    您的真實..有本來的面目永恆嗎?
    您的執著..有本來的面目絕對嗎?
    您的一切..有本來的面目不變嗎?
    但其實從未離開過本來的面目
    ❤️祝福所有一切未開悟都可以早日登出開悟❤️

  • @user-yg4st2ui4b
    @user-yg4st2ui4b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一萬五千年前的Shiva濕婆 & 二千五百年前的Buddha佛陀
    印度聖哲蕯古魯Sadhguru說,採佛陀的修行方式,是需要好幾世的功課,才能成就,因為佛陀走的是一條「覺知」的路,是一條設定好的漫長路程,因為它訴諸於「頭腦」的邏輯,符合科學、非常有效,只要按部就班,一步一腳印,清楚可見每個里程碑,但一輩子可能不夠,故有轉世或再投胎繼續修行的必要。
    在修行路上,首先還是要先了解一下「人體機制」,從瑜伽生理學角度,人體可分為「五個身」,其中有三個身是屬於 「物質層面」,即「食物身 (身體、硬體)」、「心智身 (頭腦、軟體」、「能量身 (電力)」。
    知道人體機制後,就很容易了解世界上各種修行法門的「入手處」或「著眼點」各自為何?
    印度古聖人很特別地提出了「業」的概念,因此修行中,如何面對業、處理業,則顯得格外地重要。
    基此你這輩子如何控管好你的「頭腦(念頭和情緒)」,不造「新業」是個重點,就好像有些宗教團體苦口婆心勸世「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如何處理已經存在累世那麼龐大的「舊業」,而它就的確就緊緊地黏在你的「身體」、「頭腦」和「能量」三個面向上!
    其實,二千五百年前的佛陀Buddha生長於印度傳統信仰環境中,而這些信仰乃深受一萬五千年前的Shiva濕婆所影響!而印度傳統修行法門最重要就是瑜伽,其又被聖者帕坦伽利所著「瑜伽經」歸納出「瑜伽八肢」方法!
    其中,包括被視為「火層面」的前三肢:禁戒(Yama)、律儀(Niyama)、體位(Asanas),具有「淨化力」!
    為什麼這前三肢被歸類為「火層面」,又說其具有「淨化力」呢?
    因為,透過這三肢方法,可以「燒掉」舊業,「淨化」你身體、頭腦和能量 。
    特別是利用第三肢「瑜伽體位」動作,開「大火」加速燒掉龐大的「舊業」,而不是只在「念頭」上下功夫,不造「新業」而已!
    因此,不欠「新債」固然很好,但是那麼多的「舊債」也還是要還,「瑜伽體位」就是加速還債的有效應對方法!
    另外,被視為「光層面」的後四肢:內攝(Pratyahara)、專注(Dharana)、禪那(Dhyana)、三摩地(Samadhi),具有「開悟性」!
    最後,第四肢呼吸控制(Pranayama),被視為連接「火」與「光」的中間過渡步驟!
    很明顯地,佛陀在修行路上並沒有強調第三肢「瑜伽體位」的方法!
    今天印度聖哲蕯古魯Sadhguru只是提供修行者一個選擇:
    你是要做瑜伽體位開大火加速燒舊業,早點成就,提早終結這不斷重覆人生的輪迴呢?還是你願意多花幾輩子的時間,專注在念頭下功夫不造新業,而同時開小火慢慢處理你的舊業,晚點成就,同時繼續重播人生酸甜苦辣的體驗呢?
    不論那個選擇,方向都是對的,只是入手方法有點不同而已,但都系出同源,條條大路通羅馬,沒有對錯,端看每個人的「自由選擇」而已!不過這也正是你跟一般傳統佛教修行的人,不大好溝通印度聖哲蕯古魯Sadhguru修行方式之原因所在!
    二千五百年前的佛陀Buddha側重由「頭腦」或「心」下手,而得知「心經」為何如此重要了,然眾生的心是千變萬化的,所以才有人說:「佛説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需一切法?」,因此佛經那麼多,用來應對一切心!
    一萬五千年前的Shiva濕婆(Adiyogi第一位瑜伽士)更側重「身體」和「能量」下手,而得知「瑜伽體位」的重要性,事實上「身體」的回饋,確實比「頭腦或心」的回饋,來得簡單可靠!
    易言之,掌握一個千變萬化、想法疑問一堆的「頭腦」或「心」容易呢?還是掌握只有114個脈輪的「身體」和「能量」容易呢?
    也許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所在印度農業社會中,一般老百姓日常體力勞動量大,而真正有錢有閒的人也不多,再加上當時傳播及聯絡工具水平問題,佛陀真有心也恐難向「忙於三餐而無暇他顧的廣大平民百姓」去強調或推廣那講究精準、複雜和投入的「瑜伽體位」修行方法。
    但到了如今的工商業現代社會,佛學大師南懷瑾曾說,現代出家人活動量少,不像以前要大量勞動,或是練功夫強身等語。
    其實,現代人比古人要有錢、有閒、有條件來修行,可惜偏偏身體都不夠強健靈活。既然時代變了,該是重新動起來的時候了,也是每位不斷來投胎修行人嘗試「瑜伽體位」的契機到了,快把修行最重要的一塊拼圖「瑜伽體位」給完成吧!
    本文網址:classic-blog.udn.com/chensmu/177673253

    • @shark_wu4134
      @shark_wu4134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謝謝你願意分享這篇文章 讓我了解認真做瑜珈的意義 感恩❤

  • @user-jn45jduc93jn
    @user-jn45jduc93jn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面對它,處理它,才會真正解開它,逼迫自己找出一個真正的答案,心就能找到方向

  • @claywayne4991
    @claywayne4991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放下與拿起是兩極化的動態 任何事都可以如此的化作兩極 我想他在說的是 不要極化 平衡的去體驗與行動 但是過於追求平衡也會變成另一個極端喔!
    這就是整個宇宙的機制 永動的極化 看你的意願去決定你想做的

  • @阿花-r2t
    @阿花-r2t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感恩,謝謝你,祝福

  • @謝小姐-s6g
    @謝小姐-s6g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空不異色; 色不異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 @Shantel-q3d
    @Shantel-q3d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关注萨古鲁很久,想找出任何一点疏漏和不一致都很难,他真的是觉悟者

  • @user-Thanks52
    @user-Thanks52 2 года назад

    所以。放下所有的教導。您會好的。
    感謝薩古魯大士。

  • @即是
    @即是 2 года назад +31

    放下..不是放下外在的什么..
    而是你的而执着你的看法..

    • @youtube404Sam
      @youtube404Sam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劊子手以為要放下刀,士兵以為要放下槍,搶匪以為要放下槍,嫖客以為要放下安全套,煩惱的孕婦以為要流產……哈姆雷特現象,你所思非他人所思。沒有標準,沒有教導才是對的,個體差異

  • @renng1819
    @renng1819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活在当下不是执着,放下不是逃避

  • @WeiTingLai8078
    @WeiTingLai8078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哈哈哈哈 最後一句

  • @mei3807
    @mei3807 Год назад +2

    活在当下只是明心见性的一个手段过程,并不是最终目的。

  • @chenwilliam5176
    @chenwilliam5176 Год назад

    還是有「事」,
    但是看待「事」
    的角度已經改變
    😃😃😃😃😃

  • @aaa01297
    @aaa01297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一堆只想逃避現實生活的人自以為在學佛,怪不得對哲人指手畫腳
    如果你真的學佛,想想你之前欠了多少債然後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來還債,你如果直接兩手一攤放棄
    你以為你就能直接超脫不用還了?每個人都要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哲人並不是在跟你講出世間法而是教你踏實地過日子

  • @weaklucifer
    @weaklucifer Год назад

    尋求安慰或是解決方案,內心安穩或是向外探索

  • @chen-zhuqi4594
    @chen-zhuqi4594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一般的心理调整只是一种表面上的"整容",暂时清理一些疙瘩和拧巴,并不包含全新的人生定位: 即由以小我为基点转换为以大我为基点。

  • @user-yg4st2ui4b
    @user-yg4st2ui4b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靈性修行ABC
    我們應知道此生你帶不走的東西,絕對不是「你」,頂多只能說短暫屬於「你的」,其中「身體」和「頭腦」就是你生命終了時帶不走的東西。話雖如此,但如果你希望此生身心健康,或進一步靈性進程,都還是要從「認識人體機制」這一步開始!
    人體是由五大元素組成,即土、水(佔約70%)、火、風(空氣)、空!
    從瑜伽生理學角度,人體可分為「五個身」,其中三個身是屬於「物質層面」,即「食物身(身體 / 硬體)」、「心智身(頭腦:想法、情緒 / 軟體)」、「能量身(電力,在72000條氣脈中運行)」!
    而從瑜伽的角度,一切修行都從「能量身」入手,亦即由「能量」這角度來控管、調整、転化!
    因此,我們應有意識地「補充能量」、「節約能量」、「避免污染能量」、「淨化能量」及「轉化能量」,詳述如下:
    一、如何補充能量?
    1. 飲食只佔約40%來源,其餘70%來自陽光、水、空氣!
    2. 吃東西真正目的是為了「攝取能量」,所以不應以「肚子是否餓」來決定是否進食,而是應以「身體是否有體力」來決定是否進食。
    因此,有時候肚子餓時,其實我們仍然有體力,只是不習慣肚子空、餓的感覺而已,所以就不斷進食!
    然而,每次進食都會耗費身體本來的能量,因為消化食物就是「資源回收」食物中我們需要的元素出來,我們才能接著吸收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所以消化食物資源回收是會耗損我們身體的能量。
    特別是,消化「進化較多的動物」會特別耗損我們的能量,而消化「進化較少的植物或魚類」則沒耗損那麼多能量,因為生命進化愈多的食物,其「編碼程式」愈複雜,我們要消化「解碼」它,愈耗時耗能。
    換言之,進食後是否會昏昏欲睡 ? 就可以知道什麼食物是非常耗損我們的身體能量去消化的 !
    因此,一直進食,看似補充能量,其實耗損自身能量更多,正所謂「得不償失」,其實你會發現,只吃早晚二餐,反而更有精神!
    3. 什麼食物是適合我們身體 ? 你進食後,你的身體反應自然會告訴你它是否適合?
    4. 若能懷著感恩的心情進食,身體對食物消化吸收會更有效率、更完整。
    二、如何節約能量?
    1. 「身體」和「頭腦」的運作,都需要「能量」為燃料,並且加入「空氣」助燃,所以「身體」動作量大,或者「頭腦」想個不停或情緒起伏不定,皆會大量耗損「能量」,同時會加大呼吸量供給「空氣」助燃,長期如此運作模式,呼吸頻率高、心跳血壓也高、身體處於緊繃狀態、身心休息少容易累!
    2. 「身體四肢」和「頭腦」突出於我們身體軀幹外,由二個腋下、二個胯下以及一個脖子,共五個部位來連接,其主要功能是突出於外、感知外界物質世界變化,但是它們的運作會從身體核心軀幹抽取大量能量使用!
    所以應注意減少不必要能量供給到身體四肢和頭腦,只要腋下、胯下、頸部五個點能放鬆,能量輸出少,四肢和頭腦肌肉自然是放鬆的,則大部分能量是保留在身體軀幹內,如此則呼吸緩、心跳血壓低、肌肉不緊繃,可謂達到節約能量狀態,當然不必要的話少說,或必要的話簡單說,也算是節約能量了!
    3. 時時刻刻應「輕鬆攜帶」你的身體,達到身心維持低轉速運作,進入「待機休息模式」或「節能模式」,自然每天睡眠時間就不用那麼長,反而你有更多清醒時間做想做或應做的事。
    4. 同理冥想靜坐時,如何達到身體沒有感覺、腦袋放空,可以從「減少能量供給」或「保留能量於核心」的角度試試!
    三、如何避免污染能量(印記、業力)?
    1. 我們身體就像一座「化學工廠」,我們心理的任何一點波動(包括我們的想法和情緒),都會使我們的身體產生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會在我們身體、心智和能量等三個面向上留下印記(也可稱為業力),這些印記最主要會使我們身體的器官組織扭曲變形,進而影響其功能正常運作!
    假設我們是一瓶乾淨的水,今天你心理起了波動,例如起了負面的想法、起了負面的情緒或壓力,這時好像瓶口滴了一滴髒墨水進入這瓶乾淨的水內,整瓶水馬上就被這一滴髒墨水所污染了,而你的內部組織器官就會一直泡在這些髒墨水中,當然也包括你的心智身和能量身!
    2. 要注意起心動念和情緒起伏所造成污染,別再自己下毒,毒害自己了!
    所以我們不論做什麼事,都要把能量「全然專注」在事情上,千萬不要又分出「部分能量」,繞到「頭腦(想法、情緒)」上,這樣除了事倍功半效率不彰外,同時耗損能量,又滴髒墨水污染自己身心,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好像有些人做運動時,同時心理卻還在想其他的事,明明應踩油門全速前進,卻又一直踩剎車,不僅浪費汽油,又耗損車輛,如此當事情結束,必是身心疲累,想到下次還要做一樣事都會怕,這也是很多人無法自己單獨一人長期維持運動習慣的主因之一。
    3. 同理,沒什麼事要做時,也是「全然專注」地活著,好好一呼一吸,內觀體驗這地球上最精緻、最進化的人體機制,而你那小腦袋一大堆的虛假創造或幻想假象,與造物者所造之物,跟本不能比,因為你連視為渺小但卻精細的螞蟻都造不出來,多專注地欣賞造物者所造之萬物,包括自己、花花草草、藍天白雲、山山水水,少看人,因為容易勾起我們的一堆成見和情緒,百害而無一利。
    4. 身體記憶能力超強,好像我們吃香蕉後,也不會變成猴子,還是記得維持人體的型態!因此,宜減少不必要的外界直接或間接的身體接觸,例如別人使用過的東西,特別不要有複雜的性関係,會留大量記憶在我們系統內,使我們無法定靜!
    四、如何淨化污染的能量(印記、業力)?
    1. 瑜伽五大元素淨化!
    2. 利用大量勞動、運動、瑜伽等來「開大火」加速燃燒印記,淨化身體、頭腦和能量三個物質層面!
    3. 特別利用瑜伽扭擰「身體核心臟器」,甩掉燃燒「更深層」的印記,恢復主要臟器功能,徹底擺脫慢性病!
    五、如何転化能量?
    1. 透過前述「補充能量」、「節約能量」、「淨化能量」等執行,身心基本上是可以健康的!
    特別是,若身體能保持強健狀態,除了可提升「補充能量」時的吸收效率,同時在身心其他運作時也會更有效率而更「節約能量」,因此多運動是很重要的。
    當然「瑜伽」是上上之選,必竟真正傳統瑜伽強調從「食物身」和「能量身」下手,因此瑜伽可以重新「校準」調整我們的身體和能量系統,可謂直指核心,何必捨近求遠!
    2. 除身心健康外,修行人則要再「轉化能量」,也就是「收攝這些飽滿和乾淨的能量」,進入七大脈輪,由海底輪開始,隨著能量精煉純化程度,循序漸進、慢慢一関一関往上面的脈輪突破!
    六、小結
    都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修行也是如此,先要求身心平衡,搭好人生舞台,才能毫無顧忌地全然投入盡情揮灑人生!
    也別忘了老人言「先保平安,再求添福壽」,不管路途遠近,腳步始終要踏實!
    本文網址:classic-blog.udn.com/chensmu/177575631

  • @奇怪-j9v
    @奇怪-j9v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加油

  • @RealMusic008
    @RealMusic008 6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說到關鍵問題始終是不究竟啊,
    如果這些教導能夠解決現實根本問題,就不需要佛陀示現投身為人菩提樹下成佛了,
    現在看來,佛陀的教導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珍惜感謝佛恩!

  • @loveShamrock
    @loveShamrock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Well said and great teaching. Thank you 🙏🍀 at the end what is left behind.....?

  • @amy32902003
    @amy3290200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其實對活在當下這句話充滿疑惑,我想我現在難道不是在當下嗎?那如果不是,什麼才是在當下?今天這個影片剛好給了我解答🤣🤣

  • @wada-wada
    @wada-wada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solace: 慰藉

  • @kevinlin3274
    @kevinlin3274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我個人的看法 盡人事 聽天命 當你做了你力所能及的事之後依然沒有得到目標 那才是該放下的時候吧

    • @yj7670
      @yj7670 4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每個放不下的人就是覺得自己還沒盡到力像你一樣

  • @rui6530
    @rui6530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感谢😊

  • @jacktaipei8
    @jacktaipei8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何其自性 本自具足

  • @junquanfeng1650
    @junquanfeng1650 2 года назад

    🙏🙏🙏

  • @AI-is4nh
    @AI-is4nh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辈回

  • @阿青-n7g
    @阿青-n7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心理學有一種東西,叫課題分離,要活在自己的當下,要放下屬於別人的課題

  • @垚燚垚
    @垚燚垚 2 года назад

    关于灵性开悟及教导大家也可以参考双生紫焰或者杰德麦肯纳的影片与书籍,一定会收获实际的帮助!

  • @6max
    @6max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最後也沒說生命的終極追求是什麼…

  • @user-user-user-user-user-888
    @user-user-user-user-user-888 7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很多自然的狀態 卻被聖化 變成一個需要追求的目標

  • @stevenhihiyo
    @stevenhihiyo 2 года назад

    dammm~~一部幾分鐘的演說 講解了宇宙

  • @royal9663
    @royal9663 2 года назад

    語重心長的一次演說

  • @irislove369
    @irislove369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You are looking for solace or solution? Peace is the fundamental in life. You need a powerful guideance across the dimension. Are you looking forward to ultimate?

  • @victorchun7295
    @victorchun7295 8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有时候我们以为我们在解决问题,其实我们只是在原地踏步,因为我们根本不相信自己可以解决,我们无法做到我们不相信的事

  • @GW-oz9sf
    @GW-oz9sf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想想現在很多人喜歡看腦殘語錄,就知道智慧是很重要的事情😂

  • @Pan1688
    @Pan1688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美國的開悟者 傑德麥肯納曾經說過, 他很痛恨有人說修行的目標是心靈的平靜, 並且曾說過 在這世上沒有神聖的東西。

    • @Pan1688
      @Pan1688 Год назад +1

      @@咩嗚生活 修行的目標是了悟真正的自我, 心靈平靜或許只是副產品吧。

    • @Pan1688
      @Pan1688 Год назад

      @@咩嗚生活 有一個 標準 看你是否認同自己思考一下, 只要是我的都不是真正的我, 例如我的身體靈魂理想概念記憶 思想等等。 印度開悟者 拉瑪那馬哈希尊者, 他的核心教導只有一句話, 去找到我是什麼。 心靈的平靜只是 一段時間的狀態, 並不能持久, 只有植物人可以。

    • @Pan1688
      @Pan1688 Год назад

      @@咩嗚生活 佛陀放著好好的王子不當, 出去苦修當乞丐, 你說有什麼用。 這是個人 境界 問題, 你就吃飽等死吧。

  • @wada-wada
    @wada-wada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10分鐘但是說了一個很虛的東西...
    關鍵字...執著, 逃避, 他還是沒有提到
    因為還是在避開"放下"的意思

    • @ericwang0329
      @ericwang0329 Год назад

      同一個東西,每個人看到的卻不一樣

  • @maxwu1656
    @maxwu1656 Год назад

    大啖美食享受快樂,忘記你的血壓和膽固醇,活在當下。
    加足油門,超速行駛享受腎上腺素刺激的快感,活在當下。
    接受一夜情,享受激情刺激,活在當下。
    吸一口大麻,享受片刻暈眩寧靜,活在當下。
    若人是追求快樂那
    活在當下真的沒有甚麼事不會去做。
    活在當下已經被太多人濫用和胡亂解釋。

  • @wada-wada
    @wada-wada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用瀉藥治百日咳...太狠了

  • @GratiaHuang
    @GratiaHua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或許因為自己有被《當下的力量》一類的書打動,看了之後更迷惘了...感覺指責和批判?

    • @byrona3953
      @byrona3953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他的意思不是说这本书里讲的是错的。比如他举例放下的意思不是做这个动作就解决了问题,那就跟转移注意力或是自我安慰差不多,所以自然就错了。就如同你假如只是看了当下的力量里说的要活在当下,而不去尝试实践书里的方法,去验证书里的世界观是对的还是错的,只是觉得书里说的还不错,有安慰效果,那么其实就跟看了一本心灵鸡汤类的书籍一样,暂时缓解了一下痛苦。
      本质其实还是不相信,或并没有意愿想去真正要从内在这种更深的层面去解决问题,其实说白了就是缓解下痛苦,继续在人类世界的牢笼里面去完成自己虚幻的梦想而已,目前你显然可能也没能完全理解,这也是因为人都是懒的,受到的痛苦不够或所在的阶段的认知不够能把你从这个虚拟世界中唤醒。

  • @user-36893
    @user-36893 2 года назад

    金剛經,破除一切相,四句偈語

  • @pearloveyou2
    @pearloveyou2 2 года назад

    每個生命依其本身五蘊所組, 所觀之世界是獨一無二的; 問題, 要回歸到自己, 外在所有風雨終究是讓我們認識到 自 己 本 身 的 不 足 .
    每個人的功勞與奉獻將來自有相對應的認可顯化在這個世界, 目前所有的認同和否定也不是誰誰誰說了就算的.
    回歸自身, 不談之外, 才有瞥見與踏上 那 道 路 的可能 !
    心靈雞湯, 誰不愛? 而我們是在尋求慰藉? 還是尋求解決之道?
    一個人, 放下不做也是一種造作, 單看外在的一切形象作為與運行內在智慧面對人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一切造作, 最終回歸到有情眾生自我創造的滿足, 不需要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與結論! 若無藉著造作與那不增不減的源頭同行, 那造作終究只是造作!
    關於觀看影片的任何學習, 個人認為RUclips頻道裡的內容皆屬片斷, 行銷意圖也是可見, 訊息生滅之間, 你我可有反求諸己? 可是在尋求慰藉? 還是要尋求解決之道?

  • @神兽在巴黎
    @神兽在巴黎 2 года назад

    活在当下的意思是投入当下的事情吧。 做好眼前的工作。不要有杂念。

    • @forever2005
      @forever2005 2 года назад

      應該要將之理解成...
      雜念不能使你有更好更充裕的能力處理事情
      你可以在工作中想其他
      可以有雜念
      但這樣能將面前工作處理好嗎?
      如果雜念令工作遲緩
      使之不能妥善完成
      那雜念是否還需要呢?
      做事做人始終有一個(目的)
      如目的是要把工作妥善完成
      那雜念還是先放在一旁吧....

  • @那個誰-y1j
    @那個誰-y1j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看完這影片,當下可明白:
    1. 蕯古魯的禪法並不是出世間法
    2. 很多人並不明白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不同
    3. 很多人盲從

    • @HuskyHo
      @HuskyHo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您怎麼常常在看大外道薩古魯的影片? 人身難得要抓緊時間修行剋期取證,不然錯過佛法又要不知道億萬劫才能遇到。

    • @那個誰-y1j
      @那個誰-y1j 2 года назад

      @@HuskyHo 教訓的是。

    • @user-36893
      @user-36893 2 года назад

      南傳隆波帕默尊者,直指人心

    • @user-36893
      @user-36893 2 года назад

      但是如果又把某一個很棒的教法當真,又掉入另一個陷阱

  • @yen5203
    @yen5203 Месяц назад

    作为人类所应有的,现今人类已开始后退,萨咕噜把他们调整回来。

  • @LFA5000
    @LFA5000 Год назад

    不是欸,人家要怎麼活干你屁事

  • @zechver
    @zechver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非因計因,非道計道」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 @aliceshum5882
    @aliceshum5882 Год наза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