Это видео недоступно.
Сожалеем об этом.

台灣人的說話神奇技巧揭密!新住民觀察一年揭露的獨特語彙!變得很台~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0 апр 2024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293

  • @bryan0713
    @bryan071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86

    說謝謝回不會,那個「不會」其實是省略句「不會麻煩」,完整的意思就是~「幫助你,對我並不會造成麻煩,不用客氣。」

    • @brnlzy9398
      @brnlzy939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4

      「不會」、「用」 是 來自不講究用詞的人把「台語」用詞搬過來「國語」

    • @bryan0713
      @bryan071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各地有各地的省略句法,撿字省略法,如: 歐美的WTF、OMG,中國大陸的然並卵(然而並沒有甚麼卵用)、數體教(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台灣這裡的不會則是斷字省略法,斷頭或斷尾。

    • @tjckuei
      @tjckue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2

      多謝啦! 麥啦 = 不會

    • @aqbjdpa
      @aqbjdpa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沒錯,「醬」也是臺灣人獨有的省話方式之一說!🤝
      就如「對不起」亦可以說成【抱歉】來著,
      臺灣人可以知禮講理,
      亦可求快速效率來省去繁文縟節的框架•••
      見多看廣瞭解其背後臺語文化就不怪囉!🙏
      雖然兩岸官方語音能共通,
      但在臺灣不通臺語溝通文化,
      其實不能算「完全的臺化」,
      也就是進不到再深層的臺灣圈裡,
      況且客家用詞也漸漸用在平時生活用話裡,
      甚至原住民也有其不同用語,
      近來各國新住民語言也更添熱鬧~
      其實臺灣就是醬尊重多元豐富文化的匯聚地來著說!
      不會再回去以前只能講官方用語的獨裁霸蠻日子囉!🤝

    • @aqbjdpa
      @aqbjdpa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brnlzy9398不一定是不講究,多半就只是為了省話減少字數!
      像用「醬」來表示「這樣」的原理,
      不清楚醬原則,自然會誤以為不講究來著囉!
      尤其是在臺灣不善臺語文化者,
      更摸不著頭腦思考其多元語意來著囉!😅
      臺灣人幫助陌生人,本來就只是隨手之舉,
      別無他圖,
      若還要為此多耽誤自己寶貴時間,
      來冒著彼此回應酬謝寒暄之類的社交禮儀,
      不如直接用「不會」簡短回覆對方!
      懂得人就懂,🥱
      至於不懂的人,也沒那時間多做解釋,
      私事還要辦,行路得照趕~
      讓其一頭霧水,也正好利用其硬直時間好快閃走人囉!👌🤭

  • @lIlIlIlIlIlO0o0O
    @lIlIlIlIlIlO0o0O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4

    別人說「謝謝」,回答「不會」,是台語的用法。
    台語「不會」只有一個音「袂」,頂多加一個啦「袂啦」表示不會啦!
    台語「袂」有不會的意思,但也有不用的意思,遇到人家說謝謝,可以用來表達不用(客氣)、不用(麻煩)。
    台語的不客氣可用「免客氣」「免細字」「免啦」,來用於一段完整的對話,於倉促之間會用「袂」來回答,表示不用客氣。
    台灣從小就教育品德、禮貌、倫理,習慣將「請」「謝謝」「對不起」掛在嘴邊,當別人說謝謝時,要回答「不客氣」謙虛表示,接受別人道謝並非理所當然。
    以下是我個人用詞轉變過程,小時候也是會回答「不客氣」「不用客氣」(因為學校教的標準答案),但每次這樣回答完,我覺得很做作、很囉唆、很麻煩、很浪費時間,而且字數又多,當別人隨口一句「謝謝」,可能只是一句習慣性的口頭禪,也沒有發自真心的謝我,還要浪費我的時間講完「不客氣」三個字來表示我的禮貌,不講還會被認為是我不禮貌!
    要知道「請」「謝謝」「對不起」當中,在台灣人一天生活當中「謝謝」是講最多次的,很多時候幾乎已經變成口頭禪,當我認為這只是沒什麼的小事時,突然收到一句謝謝,倉促之間因為沒心理準備,還要很正式的說出「不客氣」,在生活中真的造成小小的困擾。因為次數真的太多了。
    但以上是國語用法,身為在台灣佔據人口數最多的閩南人,日常生活肯定國、台語雙聲帶,在台語的用法就乾淨俐落多了,在別人正式道謝的時候,可以說(免客氣),但倉促之間要應付別人的口頭禪,只要說「袂」一個音就能搞定。
    有時候國台語變換之間,別人用國語說「謝謝」,我們腦海裡還想著台語「袂」,倉促之間要回答(因為回答要快,才不會過了時機,被誤會傲慢),然後又要考慮到對方講國語,自然而然會回答「不會」兩個字,因為腦海自動將「袂」翻譯成「不會」,但正確的翻譯應該是「不用」才對!但「袂」大部分意思是「不會」,所以大腦才會這樣翻譯。
    然後基於惰性,這樣的回答就習慣成自然。
    至於台灣人其實除了「不客氣」外,還有「對不起」三個字除了正式對話之外,其實日常也不太愛用,日常生活常用「歹勢」「不好意思」來表達「對不起」的意思。

  • @sourplum5215
    @sourplum521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3

    我也是用「不會」居多
    用「阿」我就有不同的解讀。早年國民政府推廣國語教育,一般台灣人國語(普通話)並不靈光,用「阿」讓台灣人有短暫的時間去思考後續的國語詞彙、用詞,日久 就成為許多台灣人用語習性

    • @akira9788
      @akira978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阿,就是日文あのう⋯⋯

  • @utumna1468
    @utumna146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1

    其實很多都是台語的用法及延伸,有些用詞是為了顧及聽者的顏面及感受,避免言語交惡!

    • @longaq9506
      @longaq950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還有就是摻雜了日語

  • @user-kg9yl8je5e
    @user-kg9yl8je5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6

    你的觀察真的有比較細微...給你一個讚!

    • @fatwan12
      @fatwan1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你這句話話中也出現了「有」字😂

  • @jerry566sh
    @jerry566sh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我們自己都沒有注意,但是您說得很貼切,真的很細心!

  • @yuan-shensung7348
    @yuan-shensung734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台灣人說話的習慣會無痕地將台語融入中文,久而久之就是很自然的文化!

  • @caskinghsieh5005
    @caskinghsieh500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3

    觀察入微 !!🤣🤣

  • @lastfirst3439
    @lastfirst343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前面的留言都很對。至於"有要‘’這個詞,真的就是閩南話的影響了,台灣國語...

  • @WE_H_JXV00D
    @WE_H_JXV00D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2

    你要去嗎?
    你有要去嗎?
    你有確定要去嗎?
    這是三個不同的語氣
    1. 隨便問問
    2. 稍微認真問
    3. 很認真問

    • @aqbjdpa
      @aqbjdpa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臺灣人的措辭用字,非但有效率,甚至裡面意喻頗深!🤫
      所以可以從對方聽完話後的諸多反應細節裡,
      推敲出彼此的默契共識度有多少•••!?🤭
      亦可以隨時調整方向力道好保持雙方關係處在某個頻率or距離上,🤝
      甚至摸清對方文化水準修養素質•••
      有否達標到值得咱們繼續與其交談下去來著~🙏

    • @Windduster
      @Windduster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另一種說法:
      1、有要=「計劃、想」要(是否考慮?)
      2、要=確定(決定了嗎?)
      3、有確定要=「肯定」要(絕不後悔?)

  • @user-lo6zn8sy3n
    @user-lo6zn8sy3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7

    "不會" 是台語的延伸
    我也聽過對岸同事,用"沒事"
    所以都可以啦~

  • @Origin.H
    @Origin.H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5

    其實我第一次聽到中國人說"不用", 會覺得有點拒絕的感覺, 因為"不用謝"的語意是要"對方"不需要跟我謝謝
    而說"不會", 是指我"自己"幫了你不會覺得麻煩, 語意上是比較體貼的感覺.
    而"幫"也是同樣道理, 用"幫我"會讓對方覺得不是被要求, 而是被需要, 這也是體貼的語意.

  • @quantumn888
    @quantumn88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觀察的不錯

  • @user-lb6rb5jn7q
    @user-lb6rb5jn7q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阿~妳好搞笑哦😂😂😂

  • @user-cv5ts7dm3o
    @user-cv5ts7dm3o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9

    圓滾滾來台一年,不僅說話變台了,人也變越美了❤❤❤

    • @SJTECH-mk8cs
      @SJTECH-mk8cs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不能這樣說,那離開台灣 人就打回原形🥺

  • @user-kc4uz6dk5c
    @user-kc4uz6dk5c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溫溫若習慣了這樣說話,回娘家面對親朋好友間的對話應該也蠻有趣的~😊

  • @yukarichen1317
    @yukarichen131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都是近30年的用詞改變,從台灣國語用詞慢慢轉化而來

  • @wang7564
    @wang756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很細心

  • @billk4708
    @billk470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相由心生
    個人欣賞你的影片很讚喔~加油!

    • @fatwan12
      @fatwan1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謝謝支持

  • @user-ty4ex9ny4u
    @user-ty4ex9ny4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台灣社會尊重他人,包容世界,壞的會檢討,好的會學習,所以容易容合東西方文化。衣食住行都有這些習慣。

  • @Nien.Tsung-Hsun
    @Nien.Tsung-Hsu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溫溫的中文 其實已經很接近台灣這邊的了 哈哈❤

  • @RoYea
    @RoYea Месяц назад

    台灣說話方式是從7年級生開始改變的
    尤其是我高中開始台灣網路剛興起,在網路聊天室中大家交流的專屬自己個人特色的用語繼續延伸出來的現代用語,像我一開始玩聊天室的時候,聊天室裡玩家都還是正常說話的,是因為當時有些聊天室網友,對我因為打字慢而常用數字,英文縮寫,日.韓.台等語言的耳空發音,注音符號,符號表情等表達方式(後來被當時的長輩稱為火星文)而感興趣,然後透過更多網友繼續創更多用詞,成為各種的所謂火星用語,再一直延伸流傳成現在大家比較常常聽到的那些被當台灣特色的說話方式,在我高中以前台灣長輩說話較多是用台語,當時學校是不準我們學生說台語的,而當時教書的老師講話大多都是像中國那樣帶捲舌音的(蔣經國到李登輝的時代),所以當時長輩很看不摜我們這一輩用火星文交流,還一度拿上新聞,綜藝節目討論說我們這一輩中文字都不能好好打,話不能好好說🤣,沒想到某些當時的常用語,會成為現代年輕人常用的說話方式,我也感到挺意外的

  • @jam9636
    @jam9636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好厲害!觀察入微,我還真的常常用...
    除了「啊」這個語助詞,「幹」也與「啊」同義。

  • @mlcsj9162
    @mlcsj916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

  • @user-jc2kx1zq5u
    @user-jc2kx1zq5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現在年輕人較常用不會,我們當時教育都以不客氣或不用謝,這是教育沒特別注意的 7:05 7:06

  • @user-nh1lq1id3z
    @user-nh1lq1id3z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阿,小孩出生都會說阿是宇宙第一音,所以阿是尊敬意含,例如阿公.阿 祖 . 阿媽,阿彌陀佛. 阿弟. 阿妹啊!等等

  • @akong0824
    @akong082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1. 明朝末年就陸續移居到台灣的閩南人 & 客家人(中原漢人),並未接受過多滿清(北方女真族)的文化洗禮
    2. 明朝末年就陸續移居到台灣的閩南人 & 客家人,反倒接觸過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日本的文化洗禮
    3. 二戰結束時,台灣已經是亞洲僅次於日本的先進地區,醫療 & 識字率都高於中國很多
    4. 台灣未經歷過文化大革命,保留較多傳統的生活習俗,文化未被「簡化」

  • @pym8888
    @pym888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其實台灣人習慣的特殊用語大都是受台語(閩南語)影響
    你所說的"用,不會,啊,幫,有"這些全都是閩南語的用詞
    若是在二三十年前會這樣說的肯定是閩南人
    客家人.外省人和原住民不會這樣說的,但現在年輕人大都同化了
    而你說的這些用詞習慣若是在大陸閩南語系地區的人民
    他們聽起來肯定不會有什麼違和感,因為他們也會這樣說
    還好就是很委婉的否定或拒絕
    還有一個委婉表達不喜歡的常用詞就是普通或很普通

  • @user-zo8pw5sb5k
    @user-zo8pw5sb5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用蠻好而不是用挺好😂😂

  • @ownlee8891
    @ownlee889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台灣的謝謝你=麻煩你了。
    台灣人也常會直接說麻煩你了(多半在事前)。
    但謝謝跟麻煩你了意思其實是一樣的。
    "不會"其實就是"這事不會麻煩我。"
    一併用來回應"謝謝"跟"麻煩你了"。

  • @printemps1
    @printemps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因為多加入語助詞,會讓說話口氣比較不會那麼直接

  • @user-rx9hq7nr8q
    @user-rx9hq7nr8q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這不是差異,而是由台語直接的換成中國語的語法,台語說法就是:啊~ 你有要去那裏嗎?

  • @user-ij2rc6ef1w
    @user-ij2rc6ef1w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啊 思思長的真漂亮,
    不是還好,
    台灣人的台式用語,
    說的是實話,

  • @Uncle-Lawrence
    @Uncle-Lawrenc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2

    個人認為,"用"字應該是比較像台語轉成國語來說的字

    • @seanchang1202
      @seanchang120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結果看丸子妮(福州人)今天的影片,她也習慣說「用」,連講了好幾次。😊

  • @djmoschen
    @djmosche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1949年以前台灣的國語(官方語言)是日文,1949年以後是中文,跟當地語言(如閩南語等)互相影響下發展來的

  • @user-gf9by2qy4b
    @user-gf9by2qy4b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會閩南語就能了解台灣國語的用詞!

  • @laiginlin
    @laiginli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其實
    版主沒注意到一件事
    台灣會發展自成一格的語言系統,其實是對人的一種尊重,因為在對人說話的時候不想一成不變的沿用用過的詞語,才會動腦思考新詞彙,那是代表專屬自己的語言,那是原創性!

  • @chenbaby0812
    @chenbaby081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觀察到精髓了。

  • @user-rk9pg4vr3c
    @user-rk9pg4vr3c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灣人用語助詞,狀聲詞做開頭跟結尾比較多,因為這樣可以很好的表達情緒,狀態,還有禮貌。
    從小被教育,禮多人不怪。

  • @chenhau8735
    @chenhau8735 12 дней назад

    妳說話已經夠台了,好事親切!

  • @user-xv9cl5ff7e
    @user-xv9cl5ff7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這些都是從閩南語結合北京話後演變成的台灣獨特的台灣國語

  • @user-iu3qf4wq4f
    @user-iu3qf4wq4f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我60歲.從小住新北.現在普遍說的台灣腔.就是我小時候說的國語.以前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都各自說自己的母語.所以早期的國民黨政府.規定一律學校都要說國語.所以台灣腔.大概是40年前才開始的形成的特別用語.40年前的台灣人說話.本省人會有所謂的台灣國語.外省人第一代.根本說的是大陸家鄉話.我爸爸就是說山東話.我媽媽說的就是台灣國語.客家人說的也是客家腔很濃的國語.原住民的國語就更神奇了.因為台灣很早就重視教育.各族群又算很融合.加上很能接受外國文化.用語.所以四十幾歲以後的台灣人.說的國語也就成了.現在的台灣腔.我讀書的時候.說台灣國語的同學一大堆.台灣人感覺有禮貌.也是從小就教育.隨時要說.請.謝謝.不客氣

  • @fingersdance4096
    @fingersdance409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其實那是因為早期被強制用國語,一些用詞習慣是以台語硬翻成國語而來的,如果通通用台語回答就沒這問題,除了「還好」是近年來委婉拒絕流行起來的

  • @yaochinhsu
    @yaochinhs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啊真的分析透澈😂

  • @acoco3377
    @acoco337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哇!!看過所有留言!台灣人對臺語的認知素養很高!我說的臺語是台灣日常通俗的語言!不同於國語跟台語!!台灣國語版!
    我也說一下我的見解!
    啊在前語!是比較南部腔調!啊?你袂去叨位~啊!厲害!啊等於是個符號~是驚嘆號!!還是疑問號?只是把符號拉到前頭!
    跟日本人總是喜歡把臉部表情驚嘆號!疑問號?擺在說話開頭。所以日本人才有所謂的看空氣的文化!尤其是日本公司是重臉色輕言語!台灣人所謂看目色👀!看人臉色!

  • @dowhua1010
    @dowhua101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看來妳對於語言表達有深層體悟敏感度
    妳應該是個細心的人😊

  • @user-cq4fd7wl9t
    @user-cq4fd7wl9t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用」為「弄」台語音。以前老一輩說國語不標準以台語音說「弄」久而久之就「用」。
    「不用」是「不用感謝的」就說「不用謝啦」。簡說「不用」。
    「啊」為台語傳統的用語。啊有針對要「某人」或「大眾」聽的意思存在。例如妳要某人聽你說話「啊你聽得懂嗎」。針對「大眾說話」就說「啊大家聽我說,,。。。」有一點「提醒的意思。「啊」就是你要「說話的對象」聽你說話的提醒與針對。後面再接「內容」。「了解了嗎」。
    「還好」是一種「預留空間的說話的方式」如果「再三的邀請」也許就「成行了」。
    「你有要」是徵求「別人認同或不強迫別人」的一種說話方式。
    台灣人做事說話「通常會預留空間使得說話「一句話就說死了」也給人尊重與不強迫的話語。

    • @brucewang8138
      @brucewang813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用」和「弄」的台語不一樣
      「弄」文 lōng 白 lāng
      「用」文 iōng 白 īng

  • @willylin3525
    @willylin3525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分析的很正確..很多是台語直翻

  • @user-oe1eb5vi4y
    @user-oe1eb5vi4y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溫溫❤台灣人最常說的三句話代表著台灣的人文風氣哦😊(在外面公共場合第1名謝謝第2不好意思第3抱歉和麻煩您了)私人場所或在家:真的假的傻眼誇張耶有事嗎超瞎靠腰幹嘛幹是不是哈哈哈🎉

  • @user-jc8vd9ih5r
    @user-jc8vd9ih5r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請幫我是比較柔軟的說法,因為用幫我才不會造成你的壓力這就是台灣人的善意

  • @williamlin1590
    @williamlin159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前文有加〔啊〕很台!有輕視口氣了

  • @a0923702633
    @a0923702633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

  • @polinkuan
    @polinkua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真的耶

  • @frehmann8031
    @frehmann8031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當一個人向對方說謝謝你 對方會使用 "不會 ( = 袂) " 這裡是台語的口語 硬轉漢語(中文)的用法

  • @gtchiou7439
    @gtchiou743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歡迎新住民

  • @owenchang9149
    @owenchang914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5

    沒有加“幫我”的加贅詞,有些人就會感覺妳在“”命令、指揮“”的口氣,在加上當時“”氛圍“”及“”態度“”,所以這是一種服務客戶的不成文規定及說話藝術。

    • @user-lf6wv5bv4p
      @user-lf6wv5bv4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有時化解尷尬也會用,例如請幫我把菜尾帶回家消化一下。

  • @user-ch5rw6zm7p
    @user-ch5rw6zm7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其實不會的涵蓋更隼確

  • @jeffchao3008
    @jeffchao300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

  • @easthuang
    @easthuan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很多語助詞都是來自台語如,啊,膩等,還有 "人家" 用詞在中文用在自稱時,是女生專用撒嬌用語,台語是正常的 "我",所以很多台灣男生/男人/阿伯/阿公 自稱 "人家" 時,是因為直接把台語翻成國語,不是撒嬌喔!!!

  • @andylu6431
    @andylu6431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都說台灣人說話比較軟,表面上因為台語的基調。
    但是福建說閩南話怎麼講普通話不會軟呢?
    差別在台灣受日本統治51年,長達兩代人
    日語的腔調甚至語言也成為台語的外來語
    使得台語和閩南語在近代用字上有些不同
    台語在台灣是強勢語言,國語的用字也深受影響
    也造成國語和普通話在中文字上習慣用法不同

  • @pastanew
    @pastane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10「真感謝」「袂啦」。不會就是袂的翻譯,等同不必、不謝
    5:44 5:56魚群跟寶特瓶反差很大,幸好水看來乾淨
    7:24「有」也可當加強語氣用,例如你要去嗎,重新問一遍可加有字,有疑惑、確認之意

  • @yby999
    @yby99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阿、給你、給我(嘎wa)、用、有...這些是台語的文法或習慣。請幫我xxx這個好像是近代才有的,以前沒有印象但是現在到處都這樣講尤其是服務業,感覺是日文的習慣?

  • @user-gj7lv5mh1z
    @user-gj7lv5mh1z 20 дней назад

    臺灣的一些語法我認為很多是受到台語的影響比如對應謝謝台語回答是買就是不會的意思

  • @user-dl6fx4vk2y
    @user-dl6fx4vk2y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恭喜...

  • @user-dd8iy2ek8c
    @user-dd8iy2ek8c 27 дней назад

    其實這些大部份的用字,如果是使用台語來說就都能理解了,很多國語都参雜了台語的說法,直接翻譯成國語來說的

  • @8899kira
    @8899kira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吃喝睡養在台灣久了,就會潛移默化變柔和了。

  • @arthurlin819
    @arthurlin819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觀察很入微,‘’用‘’,這個字,你把它當做是英文‘DO"來看,就不違和,且百搭;同樣‘‘有’’字,通常只用在疑問句,你把它想像就是have做開頭的疑問句,就了解了。‘’不會‘’,這個詞是源於台語,有事情麻煩了別人,通常台語會說,得俠(多謝)或韖力(麻煩費力),那通常台語會回答,袂(不會)。所以,對於別人的感謝說‘’不會‘’,是台語的用詞,直接翻成中文。至於幫我,通常是對方或是服務人員,他認為當下在執行工作任務,而某些環節,是需要你輔助幫忙而完成的,所以算是在幫他,當然也是一種客套的說法。‘’還好‘’,就如同大陸說……還行,我這樣的解說,還行吧。

    • @seanchang1202
      @seanchang120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沒錯。如果有人和馬來西亞華人或新加坡華人共事、相處過,就會知道臺灣日常生活裡,國語夾雜臺語(甚至英日語)用法算是很單純了。新馬的華人朋友說的話可是複雜多了,一句話就經常夾雜多種語言。

  • @user-bv9lp6rc8u
    @user-bv9lp6rc8u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台灣有很多是用台語國語化,用阿字語助詞,是台語叫人的名字會加個阿字,如阿妹,阿美,阿梅,阿宏,

  • @fitnessmall
    @fitnessmall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您好,台灣人用語長期受台語跟國語互相轉換而影響,您這次的疑問大部分源自國語台語用,而台語屬閩南系用語,其中大部分都是中華古漢語來的,所以有些甲骨文也只有台語發音讀得通,這部分可看陳世明漢語教授的影片可以了解到。個人觀點,請參考!謝謝!

  • @user-zl4fy4qi9h
    @user-zl4fy4qi9h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這裏面有33個短片幫新住民融入台灣文化 (底下留言也很精彩)建議要多笑,因為笑是國際語言。人生不過是一段旅程, 成功或失敗,沒什麼大不了的。笑臉應對。
    youtube.com/@Jeannie666?si=IAApHt74DZZgZ7OX

  • @minhan8070
    @minhan807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字尾 --- 啊 ! 不是自古遺留下來 .. 是從台灣這一開始有網路的時候 .. 現在不少人是用 line .. 網路一開始的電腦時代分成三種 1.msn 即時通 2. yahoo即時通 3.網路遊戲 .. 在那個時代不像現在人手一支手機 .. 用學校的 或者 網咖的 .. 那時要留剩下能用的錢 .. 就養成 .. 網路用語 -- 快速簡單易懂就慢慢變成現在多數人說話模式了 !! 但快速簡單的說話模式 .. 如果是有年紀 6 字頭以上的大家族 .. 跟長輩說話還是會用長輩也聽得懂方式 !!

  • @kawatetu
    @kawatetu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幫這個字比較類似中國的警察或城管的「請你配合我的工作」,這個配合就算是幫了,因為配合是自願不是義務。
    至於阿這個字,有前有後,你說了前,我來說說後的。在我感覺裡應該是被原住民帶的,因為文化上的差異,很多動詞形容詞名詞是無法用原住民的母語去表現出來的,在講快一點的時候,急了就阿出來了
    另外補充一點,台灣這邊的中文教育是該加強,常看電視新聞上記者說出「一個ooxx的動作」,比如開車出事故,在播報中會說「一個擺動駕駛盤的動作」,婚禮現場:「對父親做出一個擁抱的動作」,說實在我不知道是書讀少詞窮了,還是SNG時間太短自己加時長,這點是我一直不懂的。

  • @user-ub1it2mm2x
    @user-ub1it2mm2x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習慣就好了阿

  • @jerrykkff
    @jerrykkff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用: 使用 處理 兩種意思都可以 你去"用頭髮" 就是後著

  • @rakelee8892
    @rakelee889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小朋友說:你不要一直用我啦,意思是說,你不要一直煩我,不要一直欺負我

  • @Leo19856
    @Leo19856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超派鐵拳事件 笑死😂

  • @user-nq4xt9ic4p
    @user-nq4xt9ic4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2

    台語的感謝,最早是説“勞力”(LoLank)勞煩你費心費力之意。故回應“不會啦”(BeLa),以減輕對方之壓力。

  • @user-zm2dv5jz4e
    @user-zm2dv5jz4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有台囉!

  • @leepeijen
    @leepeijen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你有要去嗎,「要去」是一個選擇,「有沒有」是一個問句,所以有沒有要去,縮短變成「你有要去嗎? 」

  • @COM8968
    @COM896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是啊 這個就是 台灣人養成的習慣吧

  • @jiajiunnkou5668
    @jiajiunnkou566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講話開頭會加啊字的,大都是說話慢或是口吃的人,什麼話都要加啊字,例如:啊爸爸,啊媽媽,啊糖等等,還不可以笑話他,否則他會和你急。

  • @tpe02
    @tpe0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您很接受台灣也很融入台灣,有些女生嫁來台灣10幾年了就是不想融入,一直說他們中國有多好不像你們台灣這樣,這種人就很難讓台灣人待見

  • @philipwu7118
    @philipwu711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最後加上啊,內,嘢,嘍,啦,就會變成臺灣人歐。😉😄

  • @user-ef1rb6uz6s
    @user-ef1rb6uz6s 2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灣經228, 白色恐怖, 30多年戒嚴, 現今的民主,自由,經濟發展,人民文明素質,....得來不易,是很多台灣人(尤其是綠營的前輩.....)拼命得來的, 請大家好好珍惜維護........

  • @user-vw4us8gn7w
    @user-vw4us8gn7w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語;已有明文規定台灣各族使用的母語都是""台語""
    而一般認知的台語
    =市場上大家約定俗成的漫漫融合的語言
    用 """"打拼""""一詞來解釋
    這是日治時期 清潔 打掃的意思,當時有規定家家戶戶必須在某個時間必須維護環境整潔
    起初
    家裡環境髒亂就會被要求 你要""打拼""阿,你要""卡打拼ㄟ""
    後來
    慢慢衍生變成你希望別人努力一點,或你覺得對方懶惰又不想直說的時候使用""打拼""
    (現在還是會用""拚廚房""=清潔廚房)
    (用;這也是南島語族的習慣,49年後慢慢影響到滿人改版的漢語)
    我知道很多地名都是南島語族的發音
    像是
    樓當=猴子 打告=竹林 烏來=熱泉水.........後來因為包含荷蘭 日本 等因素改變市場上的發音
    49年
    後國民黨則是用滿人改版的漢語取代,樓當>>>變成""羅東,打告>>>變成高雄
    還有一些像是 阿沙不魯 溝露蒐購 姑不二中 ...... 我會使用
    但很難解釋他的出處...以及他的意思
    還有一些用語習慣很日本
    像是~
    哩系咧工""吂尬""逆 ..........指他人天花亂墜
    ""勘ㄎㄟ奈""......無所謂 沒關係
    特別得說
    """""""""SAMA"""""""""""這發音在日語的意思是指""""大人""""殿下""""
    但是
    不知為何台灣人用這發音有醜化他人的意思(後面會+阿;變成"""你這個 SAMA阿)
    而這些用語習慣......大概到6年級生之後就斷絕了

  • @mu-chenzou90
    @mu-chenzou9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3

    就是習慣而已

  • @user-kp4ng3xk9p
    @user-kp4ng3xk9p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比抖音那些台灣腔教學的影片準確太多了!

  • @cjj724
    @cjj72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賣啦(台語)直接轉過去成國語🤣🤣就變(不會)

  • @rainlove157
    @rainlove157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謝謝後面回答 不會 這個"不會" 我的認知上 應該是台語上的意義 轉換成國語用法 [不會(台) 可以是不用這麼客氣 38啦客氣甚麼的概念 ]
    又或者台灣人有習慣減少字語習慣/黏字的概念 不會麻煩 不會客氣 拿不會比較快 在加上大家用習慣了 變成一種大家的慣用語😆😆😆
    以上是個人見解🤣🤣🤣

  • @user-zj3hk3xb9i
    @user-zj3hk3xb9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

  • @user-fz9zz3pd1i
    @user-fz9zz3pd1i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在 臺灣 還好=委婉的拒絕的意思,或者 沒有關係,你先用

  • @user-LCH114
    @user-LCH11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有可能是因為許多話是台語直接用國語表達的關係吧😂😂

  • @adadeq
    @adadeq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4

    “用”的用法來自台語,在台語中“用”有使用,或處理事情的意思
    回”不會”也是來自台語的習慣,台語的謝謝講的是勞力,就是勞煩你的意思,對方就回不會啦,這些習慣直翻成國語,就變成現在的講法
    啊的語助詞也是台語的習慣
    還好是沒有到很厭惡,但不是很喜歡的,真的很不喜歡,就說不喜歡

    • @brucewang8138
      @brucewang8138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台語的謝謝,比較普遍的是講多謝,勞力是看地區吧

    • @adadeq
      @adadeq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brucewang8138 多謝回不會啦,是有點奇怪吧,就是對方表示勞煩你了,回不會啦!才符合意思

  • @erickuo1024
    @erickuo1024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阿 可能源自日本治時期 的阿No 的省略用語

    • @tomchen632
      @tomchen63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阿+名詞或是以阿作為發語詞或語氣詞的習慣,是源自4千~6千年前的百越語族習慣,你在看華南地區電視劇、中南半島電視劇、川滇黔地方電視劇的時候,便能看到發語詞裡面有"阿"。例如越南語anh cả ,稱呼年齡較大的對方"大哥"的意思,首音有阿

  • @user-ip2jq6ih7y
    @user-ip2jq6ih7y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請教你一個問題
    這個影片段4:50那個鈔票是那個地方的

  • @user-bc5nf6hc3g
    @user-bc5nf6hc3g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其實台灣分北中南,還有本省跟外省,但是到現在可能都文化融合了,反正就是妳生活的群體慣用的文化,習慣就好了沒有甚麼一定是這樣用的語詞

  • @yun-zh6rm
    @yun-zh6rm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你“有要”×××嗎?有尋問的意味,意思是,你有別的事嗎?或是你有興趣嗎?要不要一起去×××。通常是用於我們幾個人已經約好做某事,客氣的尋問你是否有意願同行。至於很麻吉的對象,通常直接說:欸!下班後要不要去看電影啦!

  • @user-df4zu6ex7y
    @user-df4zu6ex7y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幫,意思就是,請你別亂。幫幫忙,乖~

  • @boytheodore
    @boytheodor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能幫我在這簽名嗎?」如果是英語系國家應該也不是問題,他們也會說「Could you sign here for me?」

    • @boytheodore
      @boytheodore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還好」在英語系國家類似「So-so」,通常也代表否定或拒絕

  • @user-ep5mm6rr2k
    @user-ep5mm6rr2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1

    兩岸用語大不同!巧妙各自不同。“互聯網”ㄧ詞相比“網際網路”來的簡捷,而“公車”ㄧ詞相較於“公交車”或“公交”來的簡潔!“高速”ㄧ詞原是“形容詞”,卻用來取代“高速公路”ㄧ專有名詞,所以當台灣人在聊天時說....我需要用“高速”嗎....請問大陸的朋友知道他的意思嗎?你可以借我“筆記本”嗎?台灣人是不會把“筆電”(筆記型電腦)拿給他的,那大陸的“筆記本”變成啥了?(或根本不叫“筆記本”)又電有“電路” 海上有“航路” , “血路”不通人會中風,古代有“絲路”,陸上有“陸路”“道路”“馬路”,人不要尋“短路”......怎麼“網路”變“網絡”!元素Si(Silicon),人家原文都告訴你發音是“夕”,台灣也順利將它叫做“矽”,怎麼大陸要叫做“硅”(龜),美國的“矽谷”秒變“龜谷”!

    • @die8430
      @die8430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公交有夠低俗難聽,我還以為交配

    • @seanchang1202
      @seanchang120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大陸說「公交車」是因為在他們的語境裡「公車」已經被用來指稱我們所說的「黑頭車」(臺語)/公務車了。就算到香港,雖然都用正體字,但也能看到不少和我們不同的用詞,這是很自然的事。

    • @user-ep5mm6rr2k
      @user-ep5mm6rr2k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seanchang1202 其實造字或造詞是有基本原理的!比方說“灰熊”,就是灰色的熊,灰是形容詞,熊是名詞,所以大陸的“熊貓”一詞,肯定有問題!(否則就是“北極熊”與“馬來熊”一詞有問題)如果“熊貓”一詞沒問題,那就是“熊貓”根本是“貓科”動物了。

    • @seanchang1202
      @seanchang1202 3 месяца назад

      @@user-ep5mm6rr2k 我這裡只是就「公車/公交车」來回覆。和其他詞無關,如果要延伸到其他,那每種語言都有不完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