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精神不只是銅鑼窯 (客字)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4 ноя 2024
- 1895年乙未戰爭吳湯興、吳彭年等人組成客家義勇軍,在臺灣有難時,毅然決然的在銅鑼天后宮誓師起義抗日保台,扛起保衛國家、守護家園的這個「責任」。
張維翰為銅鑼窯第三代窯主,他在家裡的窯場即將面臨倒閉、傳統技藝手擠坏即將失傳時,扛起了振興家園、守護傳統產業的「責任」,回到銅鑼後,他集結當地的年輕人,創立銅鑼灣創生發展協會,除了為銅鑼窯進行數位化轉型外,也積極投入公共事務,讓銅鑼有更好的發展,將資源引進銅鑼。
維翰與賴世若賴桑、傅肇銘傅大哥等人在經過與鐵路局協商、地方人士、政府官員的協調下,承租下銅鑼火車站旁的廢棄倉庫,創立1895文化生活館,讓更多人知道1895這個故事也讓更多人知道客家義勇軍的勇敢和當年的臺灣精神,也在館內設置許多銅鑼當地的產業、產品介紹,讓來館內參觀的人也能了解到銅鑼當地的特色以及銅鑼在地的文化發展。
維翰就像1895當年的義勇軍一樣,在家鄉有難時毅然決然地挺身而出,讓我們一起從這部片中,從維翰的身上找回當年的臺灣精神
―
乙未戰爭介紹:
1895年5月29日,負責接收臺灣的日軍部隊從現今新北市貢寮區的澳底登陸,象徵乙未戰爭的開始。日本投入包含近衛師團等正規軍隊的四萬九千餘名官兵,而臺灣方面除了以臺灣民主國為主的抗日政權外,主要有臺灣人民等自發性組成的抗日義軍及劉永福的黑旗軍和唐景崧的廣勇等;合計正規軍約有三萬三千餘名,及民兵十萬名。經過大約6個月的戰爭,臺灣民主國第一任總統唐景崧及第二任總統劉永福均逃離臺灣,被劉永福放棄的8,000多名清軍和黑旗軍(約3,000名)在群龍無首下慌亂的投降,日方認定臺灣民主國已經滅亡,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於11月18日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不過,臺灣人後續仍有一些零星的對抗日本統治的活動,尤其原住民部族的武力抗爭持續將近了20年。
1895年乙未戰爭台北城失陷後,同是銅鑼人的丘逢甲邀請吳湯興任義勇軍大統領,扛起抗日保台的客家義軍大旗。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銅鑼窯介紹:
位於苗栗縣銅鑼鄉竹森村的「銅鑼窯」,已超過50年歷史,見證苗栗窯業的興衰,2013年時第三代的張維翰返鄉接班。銅鑼窯曾是生產全台灣最大的釀酒陶甕,如今張維翰除傳承傳統技法,也加入創新思維,創作也由酒甕到柴燒陶、生活陶。
銅鑼窯是已故陶師張信享於1967年創立,張信享17歲時就拜福州老陶師李依伍為師,學習手擠坯技術,後來由第二代張世浩、彭秀梅夫婦接手經營,那時窯場主要生產水缸、花器、醃缸等傳統陶製生活用品,1983年取得台灣菸酒公司標案後,開始生產大酒甕每個高145公分、甕口直徑90公分、容量500公升,從此打開銅鑼窯知名度。
第三代接班人張維翰雖然耳濡目染,但覺得陶廠工作太粗重及辛苦,直到大學畢業看到父親張世浩為老窯廠奔波,才自覺責任及使命,2013年正式投入陶廠經營,拜已故老陶師徐鑫昌為師,習得製陶技法。
第三代接班人張維翰曾說,因環境變遷與生活習慣的改變,造成傳統窯場沒落或倒閉,使得傳統產業技藝出現斷層,為傳承祖傳的老窯場,就必須不斷的研究、創新。
―
製作團隊:
監製:張陳基、鍾雄秀
導演:董盈瑱
攝影:董盈瑱
後製:董盈瑱
客語旁白:鍾雄秀
出鏡人員:
張維翰
傅肇銘
賴世若
拍攝地點:
1895文化生活館
銅鑼窯
傅家菊園
特別感謝:
張陳基老師
鍾雄秀老師
張維翰先生
賴世若先生
傅肇銘先生
1895年照片資料來源: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絡:tungyinchen2002@gmail.com
感謝您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