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17 SDGs 逐個創」第十一集 - 🏫 人工智能與教育的創新探索 - 保祿六世書院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7 фев 2025
- 202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學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以及《教師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提出能力層面可以劃分為理解、應用和創造三個循序漸進的階段。而學校、教師、學生在實際運用和操作時又有何心得同體會?
響應國際社會對人工智能及教育的關注,2024年7月,由中國銀行(香港)冠名贊助,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主辦的「2024中學模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MUNESCO)國際大會 - 人工智能與教育」在港舉辦,各地青年齊聚香港,在思辯及協商中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的多維度協同效益。今集Hi17,我哋到訪保祿六世書院,與校長以及參與大會的三位同學一起探討學校如何在推進應用人工智能的同時啟發學生不斷思考、創新,以學生主導的方式發掘人工智能為教育帶來的新機遇。
本集亮點:
💬 學校如何在不同學科中善用人工智能技術
💬 學校融入人工智能的策略及方針
💬 學生在使用人工智能的過程中如何逐步再不斷探索技術的創新使用方法
💬 學校如何創造能夠令技術更快融入教學的環境
💬 教師如何運用人工智能提升教學
💬 人工智能如何協助學生培養「面向未來」的技能
🏫 到訪學校:保祿六世書院
❇️ 嘉賓:
🎤 梁以豪校長
🎤 田濠榕同學
🎤 陳千牽同學
🎤 梁心楹同學
❇️ 主持人:
🎤 陳思樺小姐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
青年事務統籌
🎤 劉曜慷先生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
綠色公民青年大使
📌About 「Hi 17 SDGs 逐個創」
2015年,在為期三天的可持續發展峰會上 ,聯合國發佈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從社會、環境、經濟三個層面推動可持續發展。 Hi 17 SDG逐個「創」是Hi17SDG系列節目的第四季。第一季,我們通過與各界專家對話,逐個「講」,建立觀眾聽眾們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認識;第二季我們開始「行」入不同的機構,邀請不同領域的認證可持續發展企業(CSDC)與我們、青年大使、大中學生,共同探討企業如何將可持續發展目標融入商業模式、企業運營;可持續發展不只是企業的責任,亦是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標,所以第三季逐個「做」,我們進入不同類型的機構,包括學校、社企等,與不同持份者,例如學校校長、老師、同學共同探討他們怎麼「做」。 前三季的積累讓我們深刻意識到,要踐行「把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留給下一代」的初衷,我們必須不斷創新,優化解決方案,因此第四季Hi 17SDG逐個「創」將主要聚焦於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的案例,期望通過深入研究、展示企業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領域的傑出成就,向聽眾展示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和可能性。
特別鳴謝: 本集由中國銀行(香港)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