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紙漿 | 久堂七十 歷久彌新薈萃一堂_濕地生態篇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0 фев 2025
  • 【久堂七十影片第二彈_濕地生態篇】
    「淡溪秋月」,月亮的倒影在秋夜的下淡水溪上泛著微光。在鳳山縣采訪冊中,這是當時文人墨客對高屏溪的頌詠;然時光之河滔滔流逝,在年代發展背景之下,身為豢養台灣最大工業都市之河,注定飽受工業發展之苦。從日據時代的都市發展計畫,到台灣光復後的重工業經濟起飛,南台灣的繁榮富足,背後藏著的是高屏溪的無聲嘆息。2001年,七河局與永豐餘#中華紙漿#久堂廠 協力,於舊鐵橋高灘地規劃成就了全台極少數「以引進工業排放水(好水)綜合高度污染民生污水」的濕地特例。
    「濕地復育、河川重生」,久堂廠高規格二級處理程序的工業放流水,配合生態工法技術應用於水管理的自然淨化程序,改善了現有護岸及水體污染。活化河岸生態同時提供地下水補注、防洪及氣候調節等功能。
    透過企業志工與在地協會的努力,讓更多民眾了解到濕地的重要性及環境保護的觀念。365天源源不絕的久堂放流水涵養了120公頃的濕地,淨化了高屏溪污染的狀況,並大樹地區建構出一生物多樣性與兼顧環境教育及人文遊憩的絕佳場所。
    河川用其獨特充沛的生活力,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台灣人,生命得以落地生根。純淨流水風華,回復高屏溪大河廊道水文樣貌,這是我們與大樹舊鐵橋共譜的故事。
    感謝|溫卓淇校長、舊鐵橋協會
    #中華紙漿#久堂廠#舊鐵橋濕地#久堂七十

Комментари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