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的太好了,70- 80年代是搖滾黃金年代,黃金期搖滾 與80後搖滾的比較,就如同新鮮水果與水果罐頭的比較,沒有水果風味只有糖水味。這也就是Bob Dylan為何會得諾貝爾文學奬的原因。光聽搖滾經典的歌名可窺全豹:Stairway to heaven, Knock knock,knocking on heaven’s door, Bohemian Rhapsody,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Freddy and sting are so great in every way!! 💕💕💕 you’re totally right on the trend nowadays. Even rap music, lyrics by Lincoln Park is far beyond all the rap music nowadays!!
您說的太好了,70- 80年代是搖滾黃金年代,黃金期搖滾 與80後搖滾的比較,就如同新鮮水果與水果罐頭的比較,沒有水果風味只有糖水味。這也就是Bob Dylan為何會得諾貝爾文學奬的原因。光聽搖滾經典的歌名可窺全豹:Stairway to heaven, Knock knock,knocking on heaven’s door, Bohemian Rhapsody,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国内摇滚也有非常杰出优秀,有深度和人文情怀的作品,从八十年代罗大佑的《鹿港小镇》,到张雨生九十年代的《台北卡拉OK我》,以及唐朝,杭天,指南针,再到万青,草东,野合等等乐队,其实都在用自己的思考和观察着这个时代,并且创作出优秀而经典的作品
周老師好,有時間聊聊竇唯嗎?另外分析中文單音節和英文多音節單字對歌唱的影響,洗耳恭聽😊
審美偏好真的有改變,加了更多背後團隊的成分,還有商業化模式化
謝謝科普音樂史~
Freddy and sting are so great in every way!! 💕💕💕 you’re totally right on the trend nowadays. Even rap music, lyrics by Lincoln Park is far beyond all the rap music nowadays!!
深入浅出,逻辑清晰的好老师。
哇,这位博主和叨叨冯有点像,都很看重节奏、律动的部分。我这个老耳朵也是习惯了80、90年代的港台和欧美歌坛,说实话已经十几年没怎么听新歌了😅这次湖南台事情搞得够大,我终于又开始听新歌了
同感!
我发现学古典的大多有一个特点,就是听歌的时候一门心思听伴奏、编曲、节奏,偏偏就是不怎么听人声。叨叨冯也是一模一样的。都是把歌当做交响乐在听。就像是点评美食的时候,谈装盘、谈颜色、谈食材、谈营养,就是不谈味道,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亚当强的地方在于共鸣、咽音、位置统一、金属感、还有弱混技术,并且把所有技术恰到好处地服务于歌曲。旺夫命的编曲简单、节奏简单、歌词简单,但对声乐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虽然在亚当的歌单里只能算一般)。用一个“唱不出牙叔的味道”就把他否了,简直有点荒谬,那我觉得华语歌坛没人能唱出腾格尔的味道,是不是说明腾格尔全中国第一。
你大概没理解这里的意思。你可能更喜欢亚当这些歌手的风格和技术,所以不管什么歌唱成他那样就都喜欢,即使和原歌要表达的情感不太一样。所以你举腾格尔的例子说的是个人风格,而她谈的是歌曲的风格和味道,以及歌手和编曲是如何通过各种方法体现这种味道。她批评的是改编不从歌曲被创作时的初衷出发,都简单改成自己技术擅长的样子,虽然听着牛逼,却千篇一律,如快餐一般味如嚼蜡,体现不出原作细微之处的表达。比较唱歌水平,除了技术,还有对歌曲的理解和审美。她说的审美水平变低,意思是说现在的歌手和观众更关注表演的效果,而不会花太多时间去细致琢磨表达的意境了。
@@junyinmm 我不是喜欢亚当的风格,我是喜欢声音质量高的风格 -- 如果这能叫做风格的话,就好比食物我喜欢好吃的风格。你可能是被作者带着走了,所以也以为亚当对歌曲的处理是“千篇一律、如快餐一般味如嚼蜡”。作为可能是世界上技术最全面的歌手,他根本没有“自己技术擅长的样子”,因为他什么都擅长,从弱混的抒情和仙气、到爆发力的摇滚和炸裂、到干净清亮的穿透力,通通拿捏。单就旺夫命一首歌,他十几年来每次能玩出各种不同风格,可以去听听看他在纯钢琴伴奏的时候是怎么演绎的。还有一个误区:歌一旦写出来,就不是只属于原作者的。改编别人的歌,改得好不好,标准绝对不是“像不像原作的味道、符不符合原作的初衷”,而是“作为一个新作品来看有没有艺术价值”,因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背景。她觉得亚当改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不好,可以分析不好的理由,比如哪里不和谐,哪里不能打动人,而不是一句“你看这没有牙叔的味道啊”敷衍过去。我也很喜欢牙叔,但我觉得不像牙叔才是对了。我记得齐白石老人家对后辈的告诫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caoqifan8941 我只是觉得你没理解她的意思,所以解释一下。关于亚当本人,我也没有特别赞成那一边。但我也确实同意技术全面不代表能表达的到位,你说来说去还是歌唱技巧,而不是歌曲本身。同一首歌曲当然不同人可以有不同的演绎,但歌的原词本身还是有其立意范畴的,就像一曲悲歌可以不同的悲法,但不该被演成喜剧,一首情感细腻的歌不该被唱成恢宏的样子。非要的话,也可以重新填词,成为新歌。“像原作”也只是一个简化的说法,只是说对原作立意的表达,而并非说要完全复刻原唱。
最後一句,真是至理名言,值得學習者深省
@@junyinmm 同意的。其实亚当的粉可以听听一个比较冷门的荷兰女歌手叫Floor Jansen。她的唱功也是教科书级别的,从古典到歌剧到爵士到金属都能唱。如果喜欢她,那很好。如果听了没啥感觉,就能体会到为啥亚当唱功好但是这种唱功完美,啥歌拿来就能唱的万金油歌手没法真正打动人的原因。
亞當在 歌手2024 這節目會是無敵
讲的太好了!现在的人确实是越来越肤浅了!在资本的运作下,艺术就是在迎合着大众,在这种迎合中,资本在实现着最大化的利益,得到丰厚的利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止是音乐,凡艺术类的都如此,比如影视方面,那些流量明星大量的出现不是验证了这个观点吗?郭敬明这样的低智作家的出现也同样证明了我的观点。可喜的是未来社会不会这样,如果继续的低智化,那就会滑落到低幼化,真这样了人类就没真的没有希望了。艺术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类的欣赏水平而不是简单的迎合大众。人类的精神水平提高了道德水平自然就会随之提升。真正的艺术重归大地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谢谢讲解,Sting的版本我非常喜欢!
分析的太好了😊
牙叔是巴基斯坦裔 而且牙叔演奏那种张力很难复制 他在台上感觉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在演奏 都不仅仅是普通投入 是妥妥的人音合一
Sting的沙漠玫瑰不插电版本把吟游诗人的气质展现出来
所以现在很多国内人怀念唐朝黑豹,说90年代就是巅峰不是没有道理的,世界音乐的整体发展总体也是高开低走的趋势,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原來音樂審美真的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下降的呀😅 我一直不太理解,為什麼總覺得現在的歌,現在的歌手普遍沒有以前好聽,總以為是自己先入為主的成見,或是童年濾鏡什麼的🤣
我感觉是现在是 快餐式 出产呀。。人越来越没有耐性。。在创作这一行,真的不能搞快餐就是了
确实,歌手上很多表演(包括亚当等)我都觉得有点无聊,更别提国内一些选手了。比如亚当那首曲子的旋律和节奏,就很直白。我向来不太能欣赏旋律简单+律动正常的组合。如果真要这么走,就把编曲层次弄得更丰富,更有营养一点。我可以欣赏旋律ok+律动超级复杂,或者旋律超复杂+律动ok的组合,如果旋律和律动都简单,那么音色和编曲(乐器等)就要非常非常突出。
听很多人说亚当唱功无敌,第一句Hey就跪了。但由于我对唱歌技术不是很了解,无法引起共鸣。我这类歌听得不多(平常只听美声),虽然能听出他没有瑕疵,控制得很好,却无法搓中我的审美点。这也是我的不足(审美局限性)。但是如果他能把旋律弄得更有趣一点,编曲层次更丰富一点,我说不定就喜欢听了。
非常同意目前的大众审美能力越来越low。
亚当 开口一唱, 我就觉得有点怪的感觉。。毕竟我听了太多次原曲。。周老师分析很到位
以后得靠AI帮人类创作有深度的艺术作品了😊
最后在点那英哈哈哈哈,也不知道因为什么火的
音色、质感和气质差别挺大的,是不同时代的审美吧
亞當缺少牙叔哪種自心種崩發出的感情。
这是重发,大概受到侵权的指控。😂
迪马希可以战之
每个时代审美不同而已,不存在退化
第一吗?
没有灵魂的歌声就是比音色是没有意义的。Leonard Cohen 的歌也没人能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