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留在你體內的咒語:為什麼遺傳病基因會如此普遍?為什麼人到中年就會發福?為什麼糖尿病越來越高發?這也許都是你祖先給你留下的咒語,也曾拯救過你……|自說自話的總裁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7 дек 2021
  • ★☆★總裁新書→點擊購買☆★☆
    ★☆★selftalkboss.com☆★☆
    ----------------
    簡介:
    這是一期《人類系列》我們來聊聊糖尿病和遠古祖先的世界。
    →→相關視頻
    天花&人體免疫→ • 被囚禁的病毒,曾是人類最恐怖的噩夢,為什麼不...
    ----------------
    ①購買會員視頻(在RUclips上觀看,可能需要使用電腦端購買)→
    / @stboss
    ②購買會員視頻(在國內平台觀看)→ afdian.net/@zszhdzc
    ③購買會員視頻(在Patreon上觀看)→ / zszhdzc
    ----------------
    →→如果你喜歡,記得訂閱我的頻道哦:bit.ly/2GVplYr
    ----------------
    ☆★《人類系列》精選:
    播放最高(朊病毒)→ • 神的禁令,寫在人類的20號染色體上,神究竟禁...
    播放第二(納米機器人)→ • 38億年前的納米機器人:曾被雪藏100年的發...
    播放第三(老鼠烏托邦)→ • 25號宇宙:預言人類結局的實驗:老鼠烏托邦,...
    播放第四(神秘古人類)→ • 5種神秘古人類,不會出現在教科書上……|自說...
    播放第五(皮膚)→ • 最詭異的器官,我們都被這個器官封裝在超能力機...
    播放第六(穿越的醫書)→ • 穿越的醫書,1700年前的中醫典籍,記載了1...
    播放第七(貓咪)→ • 為什麼被抓住後脖頸,貓咪就會立刻石化?看懂這...
    播放第八(發現魂魄)→ • 最新醫學發現,竟是道家魂魄學說,人體「第二大...
    播放第九(炭疽)→ • 惡魔的種子,一定要被禁止……|自說自話的總裁
    播放第十(近親繁殖)→ • 如果你做了這件事,一定會受到基因的詛咒,連反...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4 тыс.

  • @STBoss
    @STBoss  2 года назад +956

    警告:
    關於II型糖尿病,成因多種多樣,節儉基因假說衹是一個來自於1962年的研究,並非全部真相。
    另外II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案也是因人而異,視頻中提到的少吃多餐,前提是控制碳水攝入,重點是少吃(控制飲食的質和量),不是要用少吃多餐的方法增加飲食總量。
    視頻里的故事千萬不要當做醫療建議參考,醫療問題,請以專業醫生的醫囑為准。

    • @user-fn8ht3qp7m
      @user-fn8ht3qp7m 2 года назад +45

      因為,成因並不會只有一個,畢竟是長久下來的生物演化過程,每個人都問一種,但他們的祖先本來就是多種族融合,所以會有每一種,只是比例問題吧

    • @iampure7318
      @iampure7318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专业

    • @user-jx7tc9xj1n
      @user-jx7tc9xj1n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放心,我都只是當故事聽聽!

    • @user-bu2bu7xf9v
      @user-bu2bu7xf9v 2 года назад +28

      鐵血戰士、鐵血宰相...
      血鐵沉積、需要定期透過放血療法將鐵排出體外、北歐的理髮院紅白藍的招牌...特定的性格與行為傾向...
      血鐵沉積導致的阿茲海默症出現在老人身上
      芬蘭人民主要是蒙古人種,不是白種人
      若僅按基因遺傳來看,芬蘭應該是II型糖尿病高發的地區,而非 I型糖尿病,但這與影片提及的資料顯然不符
      芬蘭蒙古族裔被白人鄰居同化的飲食習慣與北歐當地特有的飲食內容成分...這或許是個思考方向
      至於說...
      芬蘭的蒙古族裔人口是不是像澳洲毛利人一樣,
      被生化藥廠業務代表組成的世界衛生組織僱用的醫學專家當成缺鐵、被醫學專家注射了補鐵劑之類營養劑,
      才出現 I型糖尿病的高發...?
      這類 人為造成的意外 是不是發生在芬蘭的蒙古族裔人口身上,那就不清楚了...
      畢竟,
      世居北極圈高冷地區的鄂倫春人跟艾斯基摩人算來也是蒙古族裔血統,他們的傳統飲食菜單裡多半是動物性脂肪與蛋白質,很少出現碳水化合物這類相對肉類來說能量偏低的食物,
      各地基於人類學醫療調查方面好像沒見到過著傳統漁獵生活的他們有糖尿病這方面的困擾...除了失去傳統生活圈的地盤與獵物、被迫接受並依賴 國際慈善組織 以 缺乏養分的白吐司 及 化學合成植物性奶油 之類賑濟物資 糊口、體質遭改造、饑寒交迫又難以向外求救的弱勢族群...
      而,
      被西醫體系稱為熱帶醫學之父的英國駐南亞、東南亞、華南地區的海關醫官萬巴德,也在他的研究著作裡提及他發現東南亞及華南地區華人普遍性缺鐵,常在派駐地的醫院內為各式上門求診的病患注射鐵劑,補充營養...
      這些研究跟後來台灣光復初期國軍渡海前來作接收期間,腦膜炎、日本腦炎、小兒麻痺症之類傳染病於台灣居民內部爆發大規模傳染病,以致軍民雙方互有心結、長達幾十年的猜忌與人心惶惶是不是有什麼關係?那就不得而知了...
      當時外省籍國軍初來台灣要跟講日語的日本殖民政府官僚作政權交接,
      有語言不通、狀況不明、交接混亂的情形,
      正是被伺機而入的第三方勢力視為百無禁忌的期間...
      猶如湊熱鬧般,
      當時在台灣居民內部而不是在軍隊內部大規模爆發的各式傳染病,這是不是病毒有些選擇性針對、柿子挑軟的吃、避開持槍的族群在作欺負、引爆軍民雙方猜忌與隔閡、還是基於什麼樣離間的用意或族群政治的佈局在...那就不清楚,有待釐清了~~
      話說...台南新樓醫院的經營團隊好像曾表示自己繼承了英國研究人員在那座位於旗津半島西側靠台灣海峽的醫院所留下的醫療材料與累積多年的研究報告...藉此在強調新樓醫院是以傳教為職志、且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宗教醫院...
      至於新樓醫院的管理團隊到底取得了哪些醫學研究者留下或捐贈的生理、藥理、或病理研究資料、怎麼運用...就不大清楚了
      萬巴德醫師在扼守高雄港海關業務的英國領事館駐在地進行醫療研究與服務的醫院,
      後來也跟日本兒玉源太郎在偽滿州國時期於東北地區設置的、某些作為人體生化實驗基地的醫院一樣,
      被消滅得片瓦不留,
      現場連塊磚都找不到,
      只剩地表上一些痕跡...就位於高雄知名的打狗領事館山下朝台灣海峽一側,
      依山靠海又缺乏聯外道路,出入相當不便,看起來並不對外開放,
      平常除了從打狗領事館園區的大門進入,大約只能是靠船運停泊載人進入...或送出...
      印象中好像見過老照片裡磚造兩三層樓的這座醫院周遭有個附設的醫療廢棄物專用焚化爐煙囪在冒煙...煙不小,燒的東西看起來不少,顯示院方對清潔與衛生很重視
      雖然有人說現代中國名人胡適先生是在高雄旗津這座磚造兩三層樓高的大型西式醫院出生,但,
      胡適先生的母親是位傳統婦女,雖然被來台履職的丈夫胡鐵花先生接至高雄共同生活,但應該難以接受男性醫師觸摸身體為其看婦科、應該也難以接受男性助產士在產房裡為婦女接生,
      這位於英國打狗領事館旁視野遼闊的醫院,胡適先生幼時或許有可能曾隨其父親來現場走訪過,但那個在這邊出生的傳聞,就真的比較像傳聞...
      畢竟這座醫院地理位置讓他的視野遼闊但也與外界相隔離,一般人難以接近,還可能遭到守衛開槍驅離,可說戒備森嚴,閒雜人等難以靠近
      扯遠了,繼續回來海關醫學或熱帶醫學跟南亞、東南亞、東亞人種生理特色與疾病及文化傳統這部分...
      萬巴德醫師在著作中提及華人擅長記憶背誦但成年後難以習得新技能,除非有人將前因後果系統化整理後成套傳授,否則成年華人難以自發性的透過觀察理解、自行摸索出新技能並進而掌握利用,新技能的解鎖、啟用、必須要先有基本的知識儲備基礎才能達成,
      這或許是華人社會極度重視博學強記跟歷史經驗教訓的一項主因,
      倘若眼界受限、偏知偏見、知識儲備不夠的話,新技能開發不出來、也學不起來,
      會出現明顯的學習障礙,
      直到你將其套用他熟悉的理論模型去解釋...但新事物缺乏統整下,又不適宜被囫圇吞棗的套用進既有的理論模式裡,
      一旦套用錯誤或適用性有差異,受誤導的人對哪裡有問題難以指認出來、難以作修正,那個錯誤所造成的傷害與損失就會反復出現...變成文化系統內僵化的一則劇情橋段
      假如教育單位與大眾媒體用填鴨洗腦的方式每日灌輸錯誤資訊對其施壓、並形成刻板印象植入其精神中樞,那麼受困這個資訊圈中的華人也就被封閉在 所知障 裡、對相關及衍生的問題看不見也聽不見,
      因 資料庫受侷限 而遭蒙蔽,
      沒有辦法認知危險、難以將問題具體化、意識不到被刻意隱藏在雜亂資訊裡的陷阱、失去危機意識、也缺乏應變行為
      多半只能靠外人指出、
      或是
      像頭牛一樣被外人牽著走...
      相同的錯誤於是在外人操弄下,每隔一段時間就再度發生...這其實不是宿命也不是輪迴,是缺乏對自己短處的認識...改善的方法也有,怎麼說呢,其實...
      熱帶地區高溫多雨,淋溶作用強烈,成土母質當中的水溶性礦物質遭到雨水淋溶後流失入海,海鹽可以補充這樣的氣候環境下生長的生物日常飲食當中水溶性礦物質的匱乏,
      假如曬鹽用的海水跟當地沿海的海產沒遭到人為刻意污染的話...這或許是一種簡便的解決方法,當然...
      充足的養分攝取對改造大腦或解鎖大腦功能、開發潛能是必須的
      不知內陸井鹽成為大陸地區主要食鹽供應源的原因 是否跟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單位將園區廠商排出的工業廢水注入行經台灣海峽的親潮與黑潮、流佈整個亞洲沿岸地區這事兒 有關...
      一直以來台灣西部沙岸瀕臨台灣海峽的地區自己日晒產鹽、但國民政府來後,官方建設電析法引海水製鹽的工廠,推出添加礦物質碘的電析鹽主導整個台灣市場,說是要解決光復初期台灣地區居民好發的甲狀腺腫大問題...
      但後來這個被行政文書作業切割獨立成製鹽公司的“民間機構”,又停掉自家在西部營辦的曬鹽業務、引進澳洲鹽成堆的堆在西海岸那些傳統晒鹽場上...後來再有海水淡化、薄膜過濾離子析出啥的技術在處理海水、製造新一代的食用鹽進入台灣市場...提煉出來的海礦(鑛)算副產品供應某些竹科廠商
      精鹽廠附近沙灘有著黏性會形成沙質硬塊,通霄海水浴場附近就有沙質硬殼覆蓋在柔軟的細沙上頭,
      所以,引海水進廠製鹽的取水源頭就特地避開沿岸、設置在離岸的海上,
      從特定的潮流中取水進廠製鹽,
      薄膜透析製鹽氯化鈉純度高,避開海水污染問題但少了海水中其他礦物質的風味與養分,
      雖然在醫療專家建議下官鹽添加了碘之類礦物質進入台灣地區的民眾食鹽中,
      說是要從源頭控制台灣光復初期居民常見的甲狀腺腫大之類疾病,但
      改朝換代後,嚴格管控的態度丕變,開放其他國家不含碘的鹽品進入台灣競圈市場不知是啥意思...@_@
      防結塊的添加劑從 沒有、到亞鐵氰化鉀之類遭抗議的氰化物、現在不知又被高層改成啥了...
      關於食鹽添加物在生化作用裡產生哪些反應的問題,不知那些衛福部的官僚面對健保基金虧損,一直跟民眾漲健保費、為官方製造更多民怨的...那些隨著選戰經改朝換代就任衛福部政務官的投資客,
      對於食鹽跟台灣居民食安及健保黑洞的問題都作些什麼樣的打算...?
      .

    • @KK-zk4vb
      @KK-zk4vb 2 года назад +35

      關於II型糖尿病,宋晏仁醫師有很精闢的內分泌講解和許多實際案例,真正要解決II型糖尿病的作法,應該是在總熱量攝取足夠的情形下,選擇健康的原型食物,壓縮可進食時間,讓身體長時間空腹以達成斷食效果,減少胰島素的波動,而非多餐的方式,因為多餐的方式讓胰島素分泌太多次,反而不利血糖控制。

  • @clayy.walker2108
    @clayy.walker2108 2 года назад +55

    有句话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也可以说“遗传病是放错环境的珍贵基因”

  • @user-lq9ye2tp3l
    @user-lq9ye2tp3l 2 года назад +546

    這集真的值得每個人細細思考,不只是糖尿病或貧血,你身上的每個先天疾病或自然缺陷,或許都是遠古時期祖先賴以為生的法寶,找到適應自然之道,也就找到了治療自己的辦法。總裁節目真是啟人深思!

    • @ylg3695
      @ylg3695 2 года назад +38

      因为某种基因是在当时适合演化的,但到了今天环境变了。。

    • @jessicazhang8486
      @jessicazhang8486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近视也能被遗传,请问它是什么法宝?😅

    • @user-lq9ye2tp3l
      @user-lq9ye2tp3l 2 года назад +15

      @@jessicazhang8486 避免人好高騖遠啊!古代人有近視的都比較腳踏實地。

    • @alakatw
      @alakatw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自從人類開始可以消化乳糖
      是否也是一種利大於弊的生存咒語 :P

    • @jessicazhang8486
      @jessicazhang8486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user-lq9ye2tp3l 😂 原来如此,这个我喜欢。谢谢你 🎄 圣诞快乐

  • @user-no7cb1bo2j
    @user-no7cb1bo2j 2 года назад +287

    所以我常常安慰別人說 如果人太完美就會短命 要學會跟自己的缺點共存 這些話居然是有根有據的呢 好開心

    • @STBoss
      @STBoss  2 года назад +68

      与細菌共生,与寄生蟲共生,与遺傳病共生,与大自然共生……還能与什麼共生呢?

    • @xGrE3nNXx
      @xGrE3nNXx 2 года назад +16

      @@STBoss 与你最爱的人共生,所以人类离不开社会机构独立生存

    • @ximengongzi
      @ximengongzi 2 года назад +14

      所以我長久以來一定會保持一個壞習慣
      不然的話就太完美了

    • @user-ct8lx2hs4c
      @user-ct8lx2hs4c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與廣告共存。你懂的。總裁更有能量直到最後夫人提點大家。(哈哈!)

    • @forbbidenname18
      @forbbidenname18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等到基因改造技术成熟了 ,我们人类就不需要背负这些了

  • @ryankin426
    @ryankin426 2 года назад +533

    总裁的影片质量之高在油管华语圈绝对名列前茅。 不仅有观点、有论据,还有故事,有脑洞,时长也足够良心。开篇让人以为你在信口胡邹,后面听着听着就点头说对! 这样的片子制作起来自然要更费心思!总裁的未来可期,希望你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有趣的知识

    • @user-ih4ne7st4z
      @user-ih4ne7st4z 2 года назад +15

      現在我最愛 總裁 小約翰可汗 老高

    • @Asakye
      @Asakye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曉涵哥也不錯啊

    • @CoffeeCoins
      @CoffeeCoins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总裁和老肉关系不错,老肉海洋系列强推,真不错😌

    • @Ahlumjkkk
      @Ahlumjkkk 2 года назад +18

      比老高好多了 老高一堆偽科學 聽多智商會下降

    • @Cats_Bread
      @Cats_Bread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

      @@Ahlumjkkk 老高只是个段子手,资料都是网上搜来的那种,和营销号差不多级别

  • @_rpg0822
    @_rpg0822 2 года назад +32

    所以某些先天的缺陷,很可能就是遠古時期留下來的戰痕
    有病的不是基因,是我們忘記了往日的榮光

  • @NaKaBuBu
    @NaKaBuBu 2 года назад +176

    從沒想過糖尿病在以前可能是適者生存的條件。而所謂的疾病也可能爆發在那些最健康的人類身上,現在看起來最弱的,可能是當時最強的。很喜觀總裁的內容

  • @XAVIERWHITE000
    @XAVIERWHITE000 2 года назад +135

    一萬年後的人類表示:
    躺在沙發,看著電視,吃著薯片的生活,其實是最適合人類基因的生活

    • @MmMm-gm3kn
      @MmMm-gm3kn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最適宜元宇宙

    • @zzzwohoya
      @zzzwohoya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基因演化至少也要十幾萬年。

    • @user-co9dw2yf6s
      @user-co9dw2yf6s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最適合打球 沙發馬鈴薯當球

    • @user-pr9vi4ze4j
      @user-pr9vi4ze4j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这种基因能活下来,不是富二代就是物质进一步丰富带来的

    • @prunuspunks
      @prunuspunks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怀疑你可能是用这个姿势在看总裁🧐

  • @user-oh8wr3zp4z
    @user-oh8wr3zp4z 2 года назад +406

    感謝總裁一年的努力,讓我們增長不少見聞,超喜歡總裁的視頻,還有夫人一針見血的評論,會繼續支持,願聖誕暨新年快樂

    • @STBoss
      @STBoss  2 года назад +48

      也預祝你雙節快樂~

    • @user-de8ms1xv4g
      @user-de8ms1xv4g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STBoss 我這次好早到支持

    • @reverelsaep
      @reverelsaep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STBoss 好久没拿到礼物了 QwQ

    • @user-de8ms1xv4g
      @user-de8ms1xv4g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Sunny 7 Yang 杨门女将!宇宙真相 你在說什麼有點聽不懂解釋一下

    • @ashleypkumlvu2947
      @ashleypkumlvu2947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Sunny 7 Yang 杨门女将!宇宙真相 我超,这都被你知道了。你还记得99年的那个保密协定吧?

  • @JiayuanWu-sp3wn
    @JiayuanWu-sp3wn 2 года назад +10

    我記得今年總裁講了飢餓實驗,台灣正值新冠肺炎的高峰期,每天只能待在家。
    那時候我看完飢餓實驗後有一個靈感:我每天只喝水、吃肉、吃菜,一天兩餐。不吃碳水化合物以及甜食(主要就是不吃飯和麵)
    從5月中的83公斤瘦到到8月中68公斤,每個同事和主管都問我怎麼瘦的😂

    • @user-pw1kd3ij7x
      @user-pw1kd3ij7x 2 года назад

      沒吃糖自然一直瘦,來源只剩身體的了

  • @foldpinna
    @foldpinna 2 года назад +360

    總裁的影片內容實在是太優質了!
    竟然連續的把遺傳、免疫學都講的這麼有故事性
    B細胞都活過來啦!

    • @Lightme666
      @Lightme66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4

      終於有人不說「視頻」了

    • @franciscohuang
      @franciscohua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13

      @@Lightme666 都可以用啊,有什么问题?难道是所谓的统战??

    • @Lightme666
      @Lightme66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

      @@franciscohuang 習慣問題,台灣人習慣用語不叫視頻。就像貴國的土豆跟台灣的土豆指的是不一樣的東西

    • @franciscohuang
      @franciscohua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

      @@Lightme666 都是一个国,各省的习惯问题,没问题的

    • @Lightme666
      @Lightme66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9

      @@franciscohuang 誰跟你一個國,沒水準

  • @curl296
    @curl29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3

    不得不說這個沙博士真的是融會各學科知識的人,竟能從遺傳病的分佈一路推展至原始人的生存歷史,還能在過程中融合各種生物知識,總結出這個道理:人類現今的遺傳病源自過去演化而來的生存策略。

    • @user-xu5yn8go9m
      @user-xu5yn8go9m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重點是他的耐心跟毅力,長達那麼長的時間,在還沒有出結論之前所要承受的壓力。神人了

  • @tomastony4589
    @tomastony4589 2 года назад +22

    一直怀疑人类的物质水平发展太快导致身体无法适应,没想到糖尿病还这么有用,总裁真的很厉害,证据链都打通了

  • @black6327
    @black6327 2 года назад +23

    沙博士的觀點太深了……感覺挖下去比老高的坑還深😂(細思極恐)

  • @RobRoyRyan
    @RobRoyRyan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3

    總裁的內容品質已經遠遠超越老高了👍👍

    • @acetang8623
      @acetang8623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完全同意 支持支持 💪💪💪👍👍👍👏👏👏😊😊😊😊😊😊

    • @sa76760000
      @sa76760000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1

    • @judywu3774
      @judywu3774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1

    • @viviancai5720
      @viviancai5720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总裁的影片学术性更强。

    • @hengzheng304
      @hengzheng304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没什么好比的,老高就是图一乐,有些东西就是胡诌

  • @hawkoda96
    @hawkoda96 2 года назад +39

    我的曾祖父是海島民,而我全家族都擁有不會暈船暈車的特點。

    • @user-pm2cq7fj6e
      @user-pm2cq7fj6e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真好,我超級暈船

    • @user-vq3zs4hq4t
      @user-vq3zs4hq4t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家也不會,而且我特別愛海 ,難道 遠古祖先真的是在海邊生活的

    • @RR-qr8on
      @RR-qr8on Год назад +1

      我喝酒不太會醉😂⋯⋯所以不會作詩

    • @sunghinyau9353
      @sunghinyau9353 9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厲害

  • @LightingAsia
    @LightingAsia 2 года назад +170

    本身是醫學系的學生 真希望總裁可以多發醫學專業的影片,每次看完總裁的影片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 @user-xu5yn8go9m
      @user-xu5yn8go9m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新冠病毒,非洲豬瘟,也存在這種問題。病毒/病菌侵入身體之後,繁殖複製這個”動作”,會擷取身體中最容易被它捕捉的胜肽鏈條,來做為原料。第一線被捕捉的胜肽鏈,身體會透過其他的第一限制胺基酸或其他蛋白質機轉來做修正,但機轉機制是否可以跟的上病毒的捕捉速度?所以身體在這個階段這個胜肽鏈條會出現大幅度的下降。假設這個胜肽鏈條是肌肉的主要構成之一的色胺酸,這時候是否等於身體就出現類似肌溶症的現象?也就是”發病”階段。
      萊克多巴胺>腎上腺素上升>肌肉撕裂重組>飼料中過剩的蛋白質不轉移成熱量填充進脂肪顆粒而是做為肌肉重組修補的作用。這是瘦肉精真正的工作原理,並不是坊間所誤解的將脂肪轉換成肌肉。
      新陳代謝障礙的洗腎患者能否長期疊加萊克多巴胺所帶來的負擔?
      腎上腺素上升代表著身體除了原有的工作量之外還額外增加工作量,身體耗氧增加,身體校正機制導致血壓加壓,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可以長期承受這樣的額外負擔?
      假設我感染新冠病毒,我除了會大量攝取雞蛋/牛奶/豬瘦肉/魚肉,之外,我應該還會打一針離胺酸針劑在皮下組織來做為機轉原料。直到免疫系統建立起免疫機制。
      非洲豬瘟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成豬比小豬死的快。極大的可能性就是特定胺基酸的缺乏所造成。
      以上都些問題,就有待你們學醫的進一步研究了

    • @LightingAsia
      @LightingAsia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user-xu5yn8go9m 我有個疑問是 藥物安全的指標是經過嚴謹的實驗室研究數據所得 雖然我不曉得萊豬到底在生前服用了多少瘦肉精 但是在進口後的殘藥量把關不至於使對人體有害的殘藥量豬放行吧?

    • @LightingAsia
      @LightingAsia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user-xu5yn8go9m 你前面分析的機裡還是很正確的 但萊豬的安全性直接挑戰的是官方的藥檢嚴謹性 我打個問號?

    • @user-xu5yn8go9m
      @user-xu5yn8go9m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LightingAsia 飼料中使用量是20ppm,肌肉殘留標準是0.01ppm,內臟殘留標準是0.04ppm。
      正常人吃到的問題應該還是不大,可以透過新陳代謝,代謝掉。
      但是這2個群體,會不會被增加的負擔,造成器官更大的壓力值,畢竟這2個群體本身已經是生存在身體的恐怖平衡的崩潰邊緣。
      就像大豆沙拉油是用硫酸來提取大豆油,之後再用脫硫製程將硫分離出來,但問題是殘留的硫化物容許值的設定。當我們在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我們也在承受著所帶來的苦果。早期沙拉油在推廣的時候將豬油妖魔化了,但其實沙拉油是用脫硫製程泡出來的他自己卻不講。現代人外食的頻率太高了,硫化物的殘留值應該再重新定義並評估。傳統的榨油廠是用榨的,倒是沒這個問題。

    • @user-xu5yn8go9m
      @user-xu5yn8go9m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LightingAsia 當年中國大陸之所以禁瘦肉精,其實跟美國沒有關係,而是因為發生了好幾起吃死人的案例,才被禁的。美國是後來要做中國生意才發現中國是禁用的。

  • @nooneandyou
    @nooneandyou 2 года назад +152

    好精彩 本來不太動腦筋的我 聽了你的節目 經常思考 謝謝你製作了那麼多精彩視頻

  • @user-wm1st5zf8t
    @user-wm1st5zf8t 2 года назад +18

    這看起來就是憂鬱症的治療方法啦,我們現在都住在不適合自己基因的地方,所以憂鬱,如果我們住在適合自己基因的地方,就會快樂啦

  • @fasolasi
    @fasolasi 2 года назад +10

    濕度變化大的時候我們家族很多人都會一直流鼻水打噴嚏,但這些人幾乎不曾流鼻血。而常流鼻血的人很少因為濕度變化而流鼻水打噴嚏。

  • @edwardadrian2572
    @edwardadrian2572 2 года назад +54

    总裁的内容质量已经超越老高了

    • @99osla
      @99osla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老高很low的, 他很多內容來自日本漫畫
      當然我並非說日本漫畫low, 人家創作前也是針對主題查閱過大量典籍
      說總裁質量領先了好幾光年不為過

    • @wing2262
      @wing2262 2 года назад

      @@99osla哇!兩位大評論家都好高好高啊~ 好會講

    • @user-vq3zs4hq4t
      @user-vq3zs4hq4t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不一樣的,一個是用簡單法就帶來歡樂,簡簡單單的拍片就贏得廣大迴嚮,而對比大部分的yt 說故事的都是要耗費大量資料,才能撐到十幾分鐘,而老高很簡單的幾句就帶大家歡樂了,要說厲害我覺老高很強,因為這種人才不多,但像總裁靠著努力高知識的人才普遍就較多~~個人看法

  • @kakeungho5972
    @kakeungho5972 2 года назад +15

    總裁的視頻比老高精彩多了。

  • @corvodust5285
    @corvodust5285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

    大自然很殘酷但又很溫柔 總能有某種方法達至平衡 並不會完全根除 但過程要犧牲很多

  • @kevin594217
    @kevin594217 2 года назад +16

    總裁每次的專題都讓我目瞪口呆,原來世界一切的一切都是息息相關的

  • @jenssabai9885
    @jenssabai9885 2 года назад +14

    这一期的信息很有说服力。🙂 以前很多事像不明白,很多减肥方法只适合某些人用。
    上几期,不是说有一个利用冰泳提升身体免疫的吗?
    现在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因,不能只靠吃药吃补,有的人是要饿才能长命。听说有一个中国陕西有一个养生专家,还上过电视节目呢,他绝食一两天,大量运动,然后饱食,我看到时觉得很佩服。看来他知道这项研究。😄

  • @user-wv8qf4cf9s
    @user-wv8qf4cf9s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我和我家孩子都喜欢闻地下室那种潮湿的味道,每次走廊路过都要多闻几下,非常舒服。我常和孩子们说我们的祖先是不是在山洞的穴居人,再或者我们祖先的星球就是个潮湿的地方。而这每次都被老婆嘲笑。😂

  • @bb1111dd
    @bb1111dd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

    這是另一種形式的適者生存

    • @STBoss
      @STBoss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病者生存~

  • @kat_dec
    @kat_dec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巿面上有基因檢測可以查出自身人體基因的
    比如人種比例、祖源、種族構成等等
    只是一般人比較少會主動去測試

  • @sidfanspclst
    @sidfanspclst 2 года назад +45

    這一期引人深思啊!開始懷疑困擾自身多年的耳倉,也可能是某一種生存咒語了🤣

  • @peter80921
    @peter80921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我最近就是改變飲食
    瘋狂的吃菜、肉、蛋
    雖然體重沒變
    但身形、肚子就慢慢有變小的趨勢
    重點是
    我完完全全沒有運動
    而且每餐都吃到撐
    所以真心建議各位懶人們
    想懶惰瘦身就從改變飲食做起
    另外一點
    小孩子討厭吃蔬果也是基因造成的生存優勢
    因為在遠古時代
    敢亂吃植物的小朋友通常都比討厭吃植物的小朋友更容易誤食有毒植物
    久而久之
    敢亂吃植物的小朋友就被淘汰掉了
    存活下來的小朋友就有很大的機率是討厭吃植物的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小朋友都很挑食

  • @shanwei5614
    @shanwei5614 Год назад +1

    我们家祖先肯定是在最严峻的大饥荒里唯一活下来的一小群之一,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利用率极高,这个祖先的遗产一直使我很自豪!但是要是想减肥却非常辛苦,多次试图减肥的经验是,哪怕我饿死了并蹦跳到流尽最后一滴汗也减不了一磅体重!最近发现并实行轻断食加生酮饮食减肥法才飞快的减了十几公斤!
    希望楼主提到的印第安部落也能放弃甜食和淀粉,以豆制品为主食,并增加运动量

  • @user-lm3mz2hx4e
    @user-lm3mz2hx4e 2 года назад +36

    直觉判断沙博士的发现非常有道理,当面对严酷的大自然突变,先想法子活着是第一顺位,至于身体的被迫损害性调整,也是两害取轻之道。

    • @user-om7dz7fq5b
      @user-om7dz7fq5b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先活著,才能狩獵,狩獵完,補充血糖, 然後飽暖思淫慾,幹炮完,繁殖期在15到20歲左右,養育孩子到長大約15歲剛好很充足,再多5年教育他們怎麼生存與繁殖,約40歲發病死去,剛剛好……完全符合生存邏輯運算,所以相較於50幾歲都沒繁殖的人,可能注定看不到孩子成人禮的那一天了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贊成,事實上我們人體現在也一直在進行這種"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減損策略。所以有的人平時一直透支身體潛能是很累很傷健康沒錯,但突然閒下來沒事時,若調理得不好,往往會讓累積的問題一次爆發而危及生命。

    • @user-om7dz7fq5b
      @user-om7dz7fq5b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user-zz3hh6mz2b 就像高純度超時作業加班,等到下班時間一到,就倒下一覺不醒了

    • @user-zz3hh6mz2b
      @user-zz3hh6mz2b 2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om7dz7fq5b 不過話說回來,人類這物種的出現也很可疑,就算是哺乳類動物需要親代照顧,但也沒有像人類幼生期這麼長的。

    • @user-om7dz7fq5b
      @user-om7dz7fq5b 2 года назад

      @@user-zz3hh6mz2b 有一個理論,不知該不該討論,當時在遷移尋找充足的食物來源時,嬰兒牙齒發育不全,沒辦法餵食物給嬰兒吃(不要給我扯什麼配方奶或嬰兒食品)所以都只能餵母乳,而母乳恰恰好有著成人的免疫力營養可以供能給嬰兒使用,所以長期供奶水=長期供免疫力是相同的,那麼不就是最好的幼生期最佳選擇路線了嗎?那些提早斷奶水供應的嬰兒都死了,不就會讓其他父母繼續供奶水給孩子自己的免疫力嗎?而慢慢的基因就這樣編寫完成了

  • @746496746496
    @746496746496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最後夫人說「追溯自己祖先來自那裡」,令我靈光一閃,既然可從病毒追溯到它曾宿留過什麼動物和人種,上一集所提到的寄生蟲絛蟲(牠們會自己斷開,一段留居宿主,另一段會外逃另覓新宿主),牠千百萬年來,代代相傳寄居人類體內,能否從牠們的DNA找到一絲痕跡呢?

  • @kuyixi1374
    @kuyixi1374 2 года назад +20

    喜欢这一期。营养不再是绝对的好,疾病也不是绝对的坏。

  • @khaoyai9913
    @khaoyai991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老婆就是泰国东北部人。在泰国有种遗传病叫做东北部贫血症。今天看了总裁的视频后才顿悟:东北部多热带雨林,蚊子成群疟疾横行. 原来泰国东北部人的贫血就是缺铁饿死那些病原体的。总裁啊!醍醐灌顶啊。高! 看来一切已经发生的事情都有其必然性。

  • @user-oi2bq9ie8s
    @user-oi2bq9ie8s 2 года назад +46

    好棒....我最喜歡總裁的病毒系列

    • @STBoss
      @STBoss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哈哈哈,病毒有點可怕…

  • @0AlbertC
    @0AlbertC 2 года назад +24

    個人認為,若想不得2型糖尿病就應該常常用腦思考問題,因為人腦在思考時會消耗大量血糖。

    • @kingyuenmok5474
      @kingyuenmok5474 2 года назад

      用不用也消耗的

    • @user-vq3zs4hq4t
      @user-vq3zs4hq4t 2 года назад

      但是常用腦思考,都會被家人說想太多 想太雜 ,會活的不開心...

  • @lioukevin3239
    @lioukevin3239 2 года назад +50

    難怪我那年服兵役遇到大寒流又遇到部隊上熱水器壞了洗澡的時候只能洗冷到不行的冷水,但洗完之後身體卻暖到一個不行。
    這集完全解開我的疑惑!!!!!!!!

    • @STBoss
      @STBoss  2 года назад +34

      那是脂肪在燃燒的快感~😂😂😂

    • @chenzernshii
      @chenzernshii 2 года назад +13

      不只是你,我個人近幾個月都洗冷水,出乎意料的,洗完澡感覺到感到的不是寒冷,而是身體熱呼呼的。

    • @lioukevin3239
      @lioukevin3239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chenzernshii 但必須要撐住那個反應期間,沖下冷水的瞬間讓我想大叫!!

    • @chenzernshii
      @chenzernshii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lioukevin3239 如果你還在洗冷水澡我給你一個建議,先從四肢末端開始淋,越來越靠近身體,才往軀幹沖水。直接往身體沖很不好。

    • @lioukevin3239
      @lioukevin3239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chenzernshii 謝謝分享,我也是從四肢開始,只不過一衝到身體就很刺激~

  • @user-sy4qs3np6f
    @user-sy4qs3np6f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4

    原來有些病不是病,是現在人過太爽反而成為病。

    • @venusengine
      @venusengi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40

      所以三分飢和寒才是正確的生活之道,不穿太暖、不吃太飽、不要對自己太好,才是養生之道。

    • @user-df2kt2vk4v
      @user-df2kt2vk4v 2 года назад +16

      @@venusengine 我對自己這樣超過5年了耶,其實過得也挺好,至少降低物慾XD

    • @KelvinLKY
      @KelvinLKY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你可了解一下断食带来的细胞自噬的好处

    • @ukrainefighting4274
      @ukrainefighting4274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精辟

    • @user-cs5rv2un2u
      @user-cs5rv2un2u Год назад +5

      是啊,建議你回歸大自然,遠離城市生活 學學老祖宗過上沒水沒電 飢寒交迫的生活

  • @jiushiwo66
    @jiushiwo66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總裁最後那句,人類回歸自然的原點,回到自己身體最適合的地方,說得太好了!

  • @morganmao8996
    @morganmao8996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看了这期视频,突然想到一句话:存在即合理!原来这些遗传疾病在特定的时候,却是祖先保命的技能。而且这个理论非常合理,说得通。

  • @melodyeternally8376
    @melodyeternally837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9

    講的生動有趣,而且都是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給總裁大大一個讚👍好看

  • @janemyfoodandflowers7726
    @janemyfoodandflowers772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0

    這個也可以對應古時的米麥中的醣. 古作物的轉醣很低的,跟今日育種改良與基改後的作物非常不同,古作物跟今日作物相比很粗,不適口,但相對不易激發血糖的升降卻還能提供生存. 現代人有必要在今日飲食中適度加入古作物.

    • @user-xu5yn8go9m
      @user-xu5yn8go9m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吃香米跟五穀雜糧吧,大米被改良後,太容易被人體吸收了,這也導致了攝取過量的問題,增加了人體的負擔

    • @lazycatbaby
      @lazycatbaby 2 года назад

      都説糙米養生

  • @user-bd7nq5ff9e
    @user-bd7nq5ff9e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

    總裁真是有個大智大慧的人類阿,在古代一定是個鬼才軍師👍👍👍

  • @e0939506970
    @e0939506970 2 года назад +53

    有一本書叫《最衰者生存》,也有類似的概念,作者就是 Sharon Moalem

    • @STBoss
      @STBoss  2 года назад +28

      我看的譯本叫做《病者生存》👍👍👍

    • @user-rj9uw9dz5d
      @user-rj9uw9dz5d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我看過,相當有啟發

    • @emoji-od1bm
      @emoji-od1bm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STBoss 一切都是阴阳相交相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元世界!道家的道法自然

  • @cuteidd
    @cuteidd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難怪人家說捐血後,身體會更健康
    再來168斷食法也是讓身體健康的方式
    佛教的過午不食
    道教的辟谷
    回教的齋戒
    中醫的放血
    古人智慧真的不容小覷
    結論:
    果然是病從口入… 大家都吃太好,吃太多了。

  • @phorusrhacidaeaves811
    @phorusrhacidaeaves811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靈活的胖子還真要親眼遇過才能體會,以前面班上就有一個,全身看起來白白胖胖的,沒什麼肌肉,可是上了球場爆衝起來,除了身高上的先天限制,靈活度爆發力都不在話下。

  • @Moladas
    @Moladas 2 года назад +55

    這頻道,絕對值【百萬訂閱】!!
    每期都感覺出用盡全心製作啊!!

    • @acetang8623
      @acetang8623 2 года назад

      完全同意 支持支持 💪💪💪👍👍👍👏👏👏😊😊😊😊😊😊

  • @zezechannel3958
    @zezechannel3958 2 года назад +30

    聽總裁講細菌、病毒和疾病類的節目,有個感悟,我們看似普通的一天,平凡的一生,但體內卻發生著驚心動魄,甚至決定生死的故事。換個維度,是不是像細菌之餘人體、人類之餘「蓋亞」。

  • @sghstone
    @sghstone 2 года назад +39

    超喜歡總裁的淺顯易懂醫學整理~可以跟我現在所學的呼應到!!!

  • @seal444
    @seal444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推荐病者生存这本书,书中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人种会患有各种各样的遗传病,原因在于这些遗传病在祖先当时的环境下更有利于生存,所以这些基因被大量的选择出来。

  • @mrxii.1813
    @mrxii.1813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道法自然,我們經過了兩百萬年的演化適應了自然,進200年人類自以為靠著機械戰勝了自然,最後這些疾病都有個共同的暱稱「富貴病」,比起地球數億年的演化,我是不過是滄海一粟,最終或許人類能學會跟自然共存的方式。

  • @XMSR
    @XMSR 2 года назад +39

    总裁的频道跟其他频道不一样,
    看完总是有所收获的。

    • @Realworldty
      @Realworldty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兰斯兄, 回复的好快呀,呵呵, “”总裁的频道是你的最爱呀“哈哈”

  • @stststanly
    @stststanly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難怪糖尿病要靠斷食法來治療,其實就是回歸我們祖先以前的生活方式

  • @lchang2422
    @lchang2422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想聽水猿假說!~~ 也想聽的幫忙頂上去

  • @1999.
    @1999. 2 года назад +17

    總裁這篇真的超適合血緣追溯的業配的

  • @YCZoro
    @YCZoro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看完這集故事,真好奇遺傳性的膽固醇高在過去是歷經了怎樣的時空背景啊?

  • @yehmingix325
    @yehmingix325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依循天道,回歸自然

  • @Yeah0101
    @Yeah0101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二十分鐘的生動一課 把糖尿病的邏輯原理講明白了
    很久以前我買過《男性低胰島素減肥法》這本書 此書很系統地講了胰島素、糖尿病、肥胖症之間的關係

    • @flyfly6577
      @flyfly6577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總裁講這個疾病還不夠專業,推薦你,要不去看一遍柏格醫生的所有影片,你才會知道什麼叫做真正認識糖尿病始末

  • @lixingzhao4539
    @lixingzhao4539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总裁的视频总能让人去追溯原本,人类应该秉持不否定一切的态度去对待生命和自然,毕竟人类太渺小了。

  • @iris7l123
    @iris7l123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这个真的很像尹烨老师讲的,你现在体内的某种“缺陷”的基因,可能是祖先为了对抗更严重的情况所产生的遗留物。两害相权取其轻。

    • @kingyuenmok5474
      @kingyuenmok5474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進化病,環境病,富貴病,醫源病

  • @rickymyman
    @rickymyman 2 года назад +13

    含金量特高,感謝總裁,這讓我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人及大自然的關聯屬性。感謝您製作這麼多精彩影片。

  • @boyuchen1140
    @boyuchen1140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定期献血对身体有好处是有道理的啊

  • @RayHBOB
    @RayHBOB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這種搜集資料,整合,再編輯成為一集節目的功力,已到專業級數。而且主題引人入勝,實在厲害👍!

    • @user-ej1xm4zb3f
      @user-ej1xm4zb3f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人工處理器和演示者🔆
      聖誕快樂,
      祝大家節日快樂🎄😇✨

  • @Tabibito1223
    @Tabibito1223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二型糖尿病就是胰島素分泌過量才會抵抗
    應該要減少每日進食次數..千萬別少量多餐

  • @bear_jan
    @bear_jan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

    補充:休息不夠/挨夜工作/酒後/藥後/睡眠不足者等等,冬泳前,請跟據自己身體健康狀況或醫生意見而下水游泳,尤其是長者或小朋友,必須應聽從醫生意見後,才好去游冬泳。
    總裁都有說明同補充。

  • @user-jx7tc9xj1n
    @user-jx7tc9xj1n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總裁終於走出屬於自己的說書道路,粉絲會變,YT會變,但是你過往的努力絕不會叛變!

  • @TaiSingCKS
    @TaiSingCKS 2 года назад +30

    太精彩了,總栽這一集,我是一個輕地貧患者,終於搞懂了為何會得這病了。另外,這集內容令人大開眼界👍

  • @maggietse9967
    @maggietse9967 2 года назад +19

    原來人類細胞和植物細胞都有共同 抵凍的方法! 想不到糖尿病是一種 人體天生對抗逆境的機制, 也是因為現代人脫離了以往的生活飲食及環境所導致的疾病!…… 回歸自然就是最健康!😃💯👍

    • @ShingTze
      @ShingTze Год назад

      其實本來飲食習慣就和當地的環境氣候有密切關係。

  • @RSyang-fw7rf
    @RSyang-fw7rf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看易经看总裁学庄子,人类还是要“悟道”要顺势而为啊,谢谢你

    • @STBoss
      @STBoss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我也愛莊子~

  • @arthaschen4701
    @arthaschen4701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其实说是咒语可能还会让人觉得这是玄幻,实际这个用进化论解释很明了:进化不对个体负责,只对族群负责,所以保证人能活到35-40岁(自己生育并养育一代人进入生育年龄)也就足够了,所以很多在35岁前引起疾病,却在35岁之前对人体有帮助的基因就被留了下来,因为人类根本没时间感受基因的副作用就已经因为其他原因去世了

  • @user-iv5tp4cz2h
    @user-iv5tp4cz2h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疾病也是救命,果然顛覆我的思想

  • @user-sx9sb3td3f
    @user-sx9sb3td3f 2 года назад +16

    謝謝總裁 這期又讓我可以偷懶不用搜教材了😘😘😂😂

  • @Neo-jty
    @Neo-jty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那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各种疫情,又肯定会进行大量的基因筛选,适应不了的人也会慢慢被时代淘汰掉

  • @masterkongzhi
    @masterkongzhi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很有道理,,中心点是:环境变了,遗传下来的身体没有跟着变化,,就出事啦!

  • @davycheung7933
    @davycheung7933 Год назад +2

    總裁你是百科全書!我真的非常喜愛你的影片!請繼續分享知識給我們!感謝你

  • @monkeyboy0626
    @monkeyboy0626 2 года назад +24

    非常值得作為基因學與營養學的研究參考!! 希望總裁多多製作此類影片,獲益良多

  • @maxgy007
    @maxgy007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謝謝總裁,內容真的大開腦洞,相當精彩,必看!!

  • @Ningliu1974
    @Ningliu1974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不管是不是冰河的缘故,反正就算几十年前可能还有很多人还是经常处于饥饿,没有足够食物的状态。

  • @rocketfans565
    @rocketfans565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总裁,下期可不可以讲讲COVID-19进入身体的全过程?

  • @user-yc8fu4zu9r
    @user-yc8fu4zu9r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感謝總裁製作這麼有深度的節目👍💯🍎🌻♥️

  • @zih-singliu4763
    @zih-singliu4763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沙博士的論點跟研究真的很棒👍
    挺有說服力的

  • @user-od2cs6uc7c
    @user-od2cs6uc7c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客家人罹患蠶豆症比例較多,原因有其歷史背景,客家人在中華民族的種族中,比較封閉,而且很少和外族通婚,五胡亂華時期的遷徒過程中,遇到瘧疾盛行的時候,瘧疾原蟲會寄生在紅血球進行繁殖,但如果紅血球有缺陷,反而造成瘧疾原蟲不易增生,相對感染瘧疾的機率就較小,所以有蠶豆症的人較容易存活

  • @user-gi3by7mk2k
    @user-gi3by7mk2k 2 года назад +10

    總裁你的節目越來越有深度了我喜歡

  • @heidiye4604
    @heidiye4604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我就是个铁和免疫力那段的例子。长期缺铁,怎么补都不行。
    喝补铁糖浆喝到医生担心牙会变色。但是几乎不生病,上次发烧还是二十多年前。唯一受影响的是短跑成绩差,长跑慢跑还行。

    • @flyfly6577
      @flyfly6577 2 года назад

      試試看吃些天然食物,雨萊菇(含鐵量高)也是補鐵好物又易於人體吸收,雨萊菇真的是好東西強化我身體機能很多也調整好我的體質

  • @Canad618
    @Canad618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总裁最厉害的是找话题的能力,有趣有意义,辛苦了,看着你一步步成长很开心。

  • @user-nx7xn5nk6c
    @user-nx7xn5nk6c 2 года назад

    感謝總裁分享

  • @khaoyai9913
    @khaoyai9913 Год назад

    7个月前看了总裁的这片就觉得挺受益的。我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胆固醇差不多十年了。3个月前我的血压达到了150多,医生说要么吃药,要么晚饭不吃主食。于是我决定干脆不吃晚餐了。然后每周做一次体检,跟踪自己的各项指标。目前我的血压,血糖,血脂,胆固醇各项指标全部正常了。体重也减少了8公斤。之前买得裤子都松了,皮带也得重新打孔了。而且并没有乏力的感觉,反而觉得更轻松,更有精神。 所以这次回来特意感谢总裁! 🙏

  • @YB_He
    @YB_He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特别喜欢总裁用拟人的方式讲医学的故事。

  • @user-re8se3rv2u
    @user-re8se3rv2u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這刷新我的認知了rrr 太屌了!!!

  • @jphu4755
    @jphu4755 2 года назад

    祖先们吃一顿是一一顿,现代人就不能少吃多餐,也一样只能少餐,八分饱、过午不食(少吃少餐),不吃碳水化合物和糖,二型糖尿病本来就不是病,是你说的“咒语”,你风趣幽默,知识渊博,佩服!

  • @paisun7033
    @paisun7033 Год назад

    同意!我老公法国人家里就是一顿吃很多。开胃菜4个,前菜2个,主菜1个,奶酪几种,甜点2种,咖啡茶这是1顿饭。一家子人一顿饭1就1盆沙拉,1人5个叶子,我都要疯了,也不好意思要蔬菜吃。最后真的给我吃到得去药店买便秘药的结果。现在熟悉了好多了,我也不用隐藏我就是要吃很多零食,坚果,水果,蔬菜。

  • @adriankwan9756
    @adriankwan975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0

    這期資訊非常優質,解答了我多年的困惑。我家族的人也受糖尿病困擾

    • @user-bx2et2qy5n
      @user-bx2et2qy5n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我家族也是

    • @adriankwan9756
      @adriankwan9756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user-bx2et2qy5n 大家都注意飲食多勞動。祝您們身體健康

    • @user-bx2et2qy5n
      @user-bx2et2qy5n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adriankwan9756 也祝您们家人身体健康😊

  • @katherinewu7853
    @katherinewu785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0

    聽了腦洞大開,謝謝總裁製作這麼優質的影片!

  • @June_ni_moon
    @June_ni_moon 2 года назад

    想到道家所說的自然 太強了太精彩

  • @allenwang9539
    @allenwang9539 2 года назад

    謝謝分享,真是耳目一新,增廣見聞了

  • @peggy7844
    @peggy7844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我剛買一罐補鐵的保健品,我在想是不是要把它給丟了免的體內煉蠱😂

    • @lazycatbaby
      @lazycatbaby 2 года назад

      女人老人小孩是要補鐵鈣

  • @ayder456
    @ayder456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每次觀賞完總裁影片都對人類的文化多個想像

  • @wanghaou
    @wanghaou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集太震撼了,刷新我的認知,反覆觀看再三思量

  • @Immonkey56
    @Immonkey56 2 года назад

    總裁先生 謝謝你的視頻你的資訊開解我淺陋知識範圍,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