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meta lens有個致命的問題,只能針對單一入射角設計不同入射角下,整個設計會有大幅度偏差 不僅不能達到設計目的也會造成大量的散射你可以想像成 0入射角時他是具有特定間隔 半徑 厚度的圓柱(符合設計)大入射角的時候間隔縮小、形狀變成橢圓、厚度減少...全部與原始設計不同meta material已經發展了十幾二十年,還沒有結果的原因在於 雖然已經驗證了0入射角符合預測 但是更大幅度的入射角還是沒辦法解決;所以一直被棄用可能必須改變形狀呈半圓而非圓柱,這部分需要製程解決 目前sensor的micro lens可以做到半圓 但是跟meta lens的尺度差太多了最理想的狀態下是meta lens 是由可變形狀 可變半徑 可變間隔的材料組成而且這些全部都受控(反應時間可能要到ms等級才能堪用),而目前這些沒辦法辦到至於影片中的polar id 就更簡單了,簡單的說就是不同偏振光 的反射率不同 會形成兩種圖形供辨識使用辨識度大概就原本的精準度的2次方 不能再更多了雖然大部分物質不會影響偏振型態,但是化妝之後不一定從辨識的角度來看,一個每天都在變的化妝 會影響辨識度 那它本身就不是可靠的辨識科技
感謝補充!
大入射角的时候造成的散射对于vr这种光源比较可控的是不是影响不大
傳統鏡片扁平化,是有的. 叫:菲涅耳透鏡.meta lens有點像把菲涅耳透鏡, 奈米化.但有增加了偏振功能.
兩個的技術原理差很多喔~
菲涅耳透鏡原理是折射、MetaLens是繞射,原理不同。
@@stanley6602 其實也不是...Metalens有著繞射光學的性質,又不侷限於傳統繞射光學元件的限制可以參考這篇簡單的介紹dop.nycu.edu.tw/ch/page.html?tID=103
說白了就是取代不了照相的鏡頭,取代的是特殊應用的鏡頭,不太需要解析度的那種….離主流還非常遠
可能會比想像中快
@@xxtech_finance_and_life 對我而言Meta Lens現在拍出來的照片太爛了,離能用還很遠,所以很難想像遠近
@pochelee8326 跟Meta沒關係啊…?Metalens又不是Meta家的產品
@@xxtech_finance_and_life 不好意思我指的Meta Lens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太爛!少些了一個字
@@pochelee8326 現在有哪家量產的產品是用Metalens?
主要應用在VR/AR領域,可以製造出輕量化的頭顯。還能針對近視做出客制優化。
是的目前AR/VR是一個應用場景,但目前量產的公司不是
晶瑞光是目前臺灣唯一光學和半導體結合技術廠商,除了有生產超透鏡外,第四季量産矽光子
據我所知采鈺製程技術應該比較領先?
🎉🎉阿財好久不見啊
阿財去旅遊拉~
希望早日看到產品應用!!
目前看起來這個模組應該不便宜LOL
是类似于菲涅尔透镜的透镜结构么
答案是否定的,fresnel lens維持著透鏡形狀 減少的是透鏡平行基板的厚度(單位mm)meta lens的形狀、大小、間隔 是由設計、不同波長電磁場與材質交互作用透過軟體計算決定的(單位nm),精密度差距倍數是10^-6
不一樣的技術喔~
@@rangeo1492看起来像是纳米级的同心圆纹路(菲涅尔带),我需要看前面两期去补一下功课了
@@xxtech_finance_and_life 复习了一下功课,meta lens 就是纳米级的柱状结构取代了菲涅尔的锯齿结构,这期没加上9个月前的关键的图。哈哈哈
調節光的相位的概念是一樣的。
頭推
嘿嘿感謝!!😀
這會是矛與盾的問題。假設真的有以meta lens技術為主的認證。那麼我是不是也可以針對我要模仿的對象做一個meta mirror。將我原本的輪廓轉成我想模仿的結構。沒有準確距離量測的驗證,都免不了被鑽漏洞的。
距離驗證是跟目前faceID技術差不多(polarID不是)Metalens只是取代原本的透鏡和DOEDecode算法技術現在很成熟了
Fresnel lens.
不一樣喔兩個技術差很多
🎉🎉🎉
猴哥早阿~😁
meta lens有個致命的問題,只能針對單一入射角設計
不同入射角下,整個設計會有大幅度偏差 不僅不能達到設計目的也會造成大量的散射
你可以想像成 0入射角時他是具有特定間隔 半徑 厚度的圓柱(符合設計)
大入射角的時候間隔縮小、形狀變成橢圓、厚度減少...全部與原始設計不同
meta material已經發展了十幾二十年,還沒有結果的原因在於
雖然已經驗證了0入射角符合預測 但是更大幅度的入射角還是沒辦法解決;所以一直被棄用
可能必須改變形狀呈半圓而非圓柱,這部分需要製程解決
目前sensor的micro lens可以做到半圓 但是跟meta lens的尺度差太多了
最理想的狀態下是
meta lens 是由可變形狀 可變半徑 可變間隔的材料組成
而且這些全部都受控(反應時間可能要到ms等級才能堪用),而目前這些沒辦法辦到
至於影片中的polar id 就更簡單了,簡單的說就是不同偏振光 的反射率不同 會形成兩種圖形供辨識使用
辨識度大概就原本的精準度的2次方 不能再更多了
雖然大部分物質不會影響偏振型態,但是化妝之後不一定
從辨識的角度來看,一個每天都在變的化妝 會影響辨識度 那它本身就不是可靠的辨識科技
感謝補充!
大入射角的时候造成的散射对于vr这种光源比较可控的是不是影响不大
傳統鏡片扁平化,是有的. 叫:菲涅耳透鏡.
meta lens有點像把菲涅耳透鏡, 奈米化.
但有增加了偏振功能.
兩個的技術原理差很多喔~
菲涅耳透鏡原理是折射、MetaLens是繞射,原理不同。
@@stanley6602 其實也不是...Metalens有著繞射光學的性質,又不侷限於傳統繞射光學元件的限制
可以參考這篇簡單的介紹
dop.nycu.edu.tw/ch/page.html?tID=103
說白了就是取代不了照相的鏡頭,取代的是特殊應用的鏡頭,不太需要解析度的那種….離主流還非常遠
可能會比想像中快
@@xxtech_finance_and_life 對我而言Meta Lens現在拍出來的照片太爛了,離能用還很遠,所以很難想像遠近
@pochelee8326 跟Meta沒關係啊…?
Metalens又不是Meta家的產品
@@xxtech_finance_and_life 不好意思我指的Meta Lens拍出來的照片還是太爛!少些了一個字
@@pochelee8326 現在有哪家量產的產品是用Metalens?
主要應用在VR/AR領域,可以製造出輕量化的頭顯。
還能針對近視做出客制優化。
是的目前AR/VR是一個應用場景,但目前量產的公司不是
晶瑞光是目前臺灣唯一光學和半導體結合技術廠商,除了有生產超透鏡外,第四季量産矽光子
據我所知采鈺製程技術應該比較領先?
🎉🎉阿財好久不見啊
阿財去旅遊拉~
希望早日看到產品應用!!
目前看起來這個模組應該不便宜LOL
是类似于菲涅尔透镜的透镜结构么
答案是否定的,fresnel lens維持著透鏡形狀 減少的是透鏡平行基板的厚度(單位mm)
meta lens的形狀、大小、間隔 是由設計、不同波長電磁場與材質交互作用
透過軟體計算決定的(單位nm),精密度差距倍數是10^-6
不一樣的技術喔~
@@rangeo1492看起来像是纳米级的同心圆纹路(菲涅尔带),我需要看前面两期去补一下功课了
@@xxtech_finance_and_life 复习了一下功课,meta lens 就是纳米级的柱状结构取代了菲涅尔的锯齿结构,这期没加上9个月前的关键的图。哈哈哈
調節光的相位的概念是一樣的。
頭推
嘿嘿感謝!!😀
這會是矛與盾的問題。假設真的有以meta lens技術為主的認證。那麼我是不是也可以針對我要模仿的對象做一個meta mirror。將我原本的輪廓轉成我想模仿的結構。沒有準確距離量測的驗證,都免不了被鑽漏洞的。
距離驗證是跟目前faceID技術差不多(polarID不是)
Metalens只是取代原本的透鏡和DOE
Decode算法技術現在很成熟了
Fresnel lens.
不一樣喔兩個技術差很多
🎉🎉🎉
猴哥早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