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进光量的衡量指的是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接收的光线量。广角镜头虽然光圈孔径小但是由于前组大接受的光线更多,能量密度也更大。比如一只10mm镜头和一只200mm镜头都打开f1光圈,虽然光圈孔径一个是10mm一个是200mm,但是同样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转换为能量是一致的。RUclipsr在用水做比喻时忽略了能量密度问题。底大一级压死人和光圈也没关系,全画幅的优势是视角的宽广带来的感觉。同样的中画幅的视角也比全画幅更震撼。进光量不足可以用灯来弥补,但是视角的差异是不同画幅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全画幅可以通过裁剪来模仿4/3,但是反过来是做不到的。
"反过来是做不到的。" 摄影师往后走几步就做到了。。。
恩~這樣說可能對M4/3用戶不太好,現在M4/3機種用低ISO照片純淨度不輸全畫幅,甚至連拍追焦都有大突破!!在相同數直下M4/3的數值換算一定比全畫幅大,但將M4/3等效數值都調成跟全畫幅一樣時,照片成像我相信一般人是看不出差別的。全畫幅ISO400 50mm m4/3 iso100 100mm 好像完全...真的壓死了,M4/3目前只有體績優勢XD
m43 的 crop factor 是全幅的 1/2 , 同樣光圈的鏡頭進光量差四倍是沒錯, 但光圈值是光的比值, 同樣兩者 f2 的鏡頭, 進光強度應該是一樣的, m43 只是裁掉周邊而已, 也就是全幅鏡頭多餘的光被浪費了, 所以說m43 cmos 的 iso 比全幅同 iso 高兩級是不正確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 m43 用的 coms 都比全幅機用的還高級得多啊, 根據 dxo mark 網站的實用 raw 檔 iso 值, 目前全幅的實用 raw iso 值也差不多 3200 左右, 比現有的高級全幅機用的 cmos 還要高兩級的超級 cmos 就要到 iso 12800 了, 大概目前技術還沒看到量產ㄅ. 反過來說, 在全幅機接用 m43 的鏡頭並能涵蓋整個全片幅的話, 就會覺得很暗, 因為在光沒被浪費的情況下, 進光亮只有 1/4, 而光被分散去涵蓋更大的面積, 所以才會說 m43 的 f2 鏡頭, 它的有效進光孔徑只有相當於 全幅鏡 f4 的光圈, 但在 m43 的面積上, 光的強度還是 f2....不過孔徑確實比較小, 所以實際上 m43 f2 的鏡頭的景深, 是相當於 全幅鏡頭 f4 的景深.
请试用一个全画幅相机,在一个给定镜头,光圈,ISO, 速度 的景色。拍一张FX 全幅片,再换一个dx 模式拍一张, 其他什么都不变。请告诉我们,张照片的曝光一样吗?有一个不足或一个过度吗?
如果有學過物理的話,進來的光子數量是一樣的,你可以把曝光當成底片分到的平均光子密度,成像光暗就看密度,底片大小是不影響密度的,只是有一部的光子的浪費了
曝光是一样的,没有不足或者过曝,曝光量结果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拍出来之后,在DX模式下,画面比FX的内容要少很多,就是所谓的赚长焦。其实就是在FX里面切了一块DX出来,其它的是一模一样的
您說的是照度的觀念!
作为一个科普类的节目,连最基本的两个点都没说好,第一:用不同画幅的镜头,相同焦距光圈的镜头拍出来的画面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画面范围不一样. 第二:因为画幅越大能拍的画面范围就越广,因此能用更大焦距的镜头,所以全画幅镜头虚化必然好。最希望你们能说的一句话就是:器材能提升的画面效果有限的,如果你热爱摄影,就不应该把器材当作摄影的全部,请把手上的工具用到极致,而不是盲目砸钱只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优越感。
这。。。不是。。科普类节目啊 亲。。。
复制过来的CamLogic官方解释(方便后来的同学看一下):其实对于等效光圈中比较蛋疼的Shot Noise,有个简单的简化模型可以辅助理解。假设总曝光时间内整块传感器吸收的光子平均能量为m,在曝光时间(0,T)内分成n份,n足够细小,所以每个单位时间T/n内传感器只有两种状态,要么吸收了1个光子,要么没有吸收光子。这个极短的时间内传感器吸收了光子的概率为mT/n,没有吸收光子的概率就是(1-mT/n)。很显然,由于光子是玻色子,各个T/n小段之间是否能吸收到光子这是一个独立事件,所以按照二项分布的公式写出来就是P=C(n,i)(mT/n)^i (1-mT/n)^(n-i)。令n趋于无穷,得P(X=i)=(e^(-mT)·(mT)^i)/i!。好了,这个式子上过大学的诸位应该都学过,叫泊松分布。也就是说传感器吸收光子这个过程是泊松过程。其期望(总能量)为mT,标准差(噪声)为√(mT)。所以我们要得到的关键参数--信噪比,就是信号总能量除以噪声,为√(mT)。假设传感器面积变为原来的k倍,接收到的光子总能量就会变成km,此时信噪比就变成√(kmT),我们想要补偿这个变化,就需要曝光时间(T)变成原来的1/k,如果曝光效果不变,ISO就必须提升为原来的k倍--在k<1的情况下也是成立的。这才是等效ISO本身的内涵。
竟然说是因为小底的ISO是做大了,才保证明暗度一样的。这专业度,实在是无语。这个理论,那苹果手机的iso100,等于全画幅的iso2000吧。iso2000都能做到这么好的噪抑,还能在这么小的cmos上,这科技要是用到全画幅cmos上,那iso绝对能超过200万。画幅真正的区别在于视角,焦距其实根本没有变,等效焦距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视角的变化,并非通光量和弥散圆的变化。这节目太误人子弟了!
复制过来的CamLogic官方解释:其实对于等效光圈中比较蛋疼的Shot Noise,有个简单的简化模型可以辅助理解。假设总曝光时间内整块传感器吸收的光子平均能量为m,在曝光时间(0,T)内分成n份,n足够细小,所以每个单位时间T/n内传感器只有两种状态,要么吸收了1个光子,要么没有吸收光子。这个极短的时间内传感器吸收了光子的概率为mT/n,没有吸收光子的概率就是(1-mT/n)。很显然,由于光子是玻色子,各个T/n小段之间是否能吸收到光子这是一个独立事件,所以按照二项分布的公式写出来就是P=C(n,i)(mT/n)^i (1-mT/n)^(n-i)。令n趋于无穷,得P(X=i)=(e^(-mT)·(mT)^i)/i!。好了,这个式子上过大学的诸位应该都学过,叫泊松分布。也就是说传感器吸收光子这个过程是泊松过程。其期望(总能量)为mT,标准差(噪声)为√(mT)。所以我们要得到的关键参数--信噪比,就是信号总能量除以噪声,为√(mT)。假设传感器面积变为原来的k倍,接收到的光子总能量就会变成km,此时信噪比就变成√(kmT),我们想要补偿这个变化,就需要曝光时间(T)变成原来的1/k,如果曝光效果不变,ISO就必须提升为原来的k倍--在k<1的情况下也是成立的。这才是等效ISO本身的内涵。
一本正经的在扯淡。之所以等效算出来的曝光量有变化,是因为底变小了,镜头通光量有一部分落在了没有感光元件的地方,如果纯从量化的式子角度看,就是因为引入了等效焦距系数这个东西,这个没有任何物理意义,只是用于理解,而不能用于推导。归根结底,CMOS单位面积的受光量并没有变化,所以ISO不需要变化。
請問!🙏🏻!!!sony A7iii 開apsc模式,!!!!用全畫幅鏡頭,假設50mm f/1.8,等效焦距會是75mm,那等效光圈會有影響嗎?是維持F1.8還是要x1.5?
Apsc模式其實就只是畫面裁切 所以像素也會被裁掉 所以光圈維持一樣 只是拍到的畫面少了 不如全拍以免漏拍 後期再裁就好
作为m43用户,买之前早就研究过了。哈哈哈哈,43的镜头还是挺不合算的,好的也要上千刀。但是奥巴手感好过索尼啊。其实按照截取比例,通光量是一致的。但是要拍同样的图片,f值和焦距就都需要换算了。
50mm和75mm 两支镜头, 是光学结构上面的不同, 50mm全幅镜头用在APS-C机器上面变成“75mm”,是属于数码剪裁(数码放大)。 举个例子, 一个50mm F1.0的全幅镜头用在全幅的机器上面, 景深的变化,是因为被摄物体离焦距的远近有关,而跟物体被拍摄的时候,处于成像照片的平面构图位置无关,而APS-C只是剪裁全幅照片成像中间那一块,我就推得光圈值不需要换算的。 底大一级压死人, 是因为APS-C的照片,预先放大了一个系数。 说白了就是两个概念, “光学放大 ”和 “数码放大” 。-------------------- 后话, 看完这个之后, 我也想了想, 这应该是富士为什么要坚持一个分支做APS-C的底子,可能这样做大光圈的镜头, 可以很小很轻。
闫伟没说错,只是漏加了句话,完整说应该是是“传感器像素相同情况下,M43的ISO100是全幅的ISO400”
这次这个把我搞糊涂了,虽然我原本也对这个光圈有些疑问,但这次就更不明白了. 首先不同焦距的镜头你看这个光孔大小,由于镜片畸变不一样,在前面看广角镜头当然看起来光孔很小啊,光圈不变从镜头后面看 光孔就很大啊。 我有一个24mm f1.4 和一个 50mm f1.4, 都在f1.4时从镜头后面看 孔径是一样的. 要按视频里说的,焦距/孔径=光圈 那 一个400mm f4 的镜头 孔径就得 100mm=10厘米, 没有哪个相机有10厘米那么大直径的卡口吧? 闫老湿,可能你视频里没解释清楚,希望再来一期 好好解释一下
如果大家還沒明可以這樣想:相是一個[立體]高度是一樣100流明,一個面積是{2x2}平方厘米,另一個是{1x1}方厘米他們的體積一樣麼?肯,定不同,但為何出來的結果一樣?那就是有第四元素了,就是iso取樣的不同,如用同一標準計可得出結論是M43的iso標準內肯定有要素和全幅不同
什么时候评a99ii呢?其他的评测我都不想看,最想看这个逗比评
如果将全副感光元器件外面部分四边(也可以说是胶片)蒙起来,只留下4/3篇幅大小, 底片感光度不变,光圈孔径快门速度不变。无论蒙起来不蒙起来中间那块成像都是一样的。所以你这期说的都是错的,误人子弟。我们看ISO的定义和测量方法是怎样的:Image Sensor ISO Measurementwww.onsemi.jp/pub_link/Collateral/TND6115-D.PDF你的论证方法是错的, 底大一级压死人结果是对的。
同意,不应该这么分析。如果把cmos换成胶片就比较好解释,同样镜头下,光的确是少了,但是!需要注意的的是:光是少了,但是裁图了。差异体现在m43裁幅了,画面小了。所以等效iso说法欠妥。而全幅与小画幅的高感差异,一个是像素密度低,另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是:同样的画面下,小画幅接受的光信号要少,信噪比自然就上不去。
ISO“等效”概念其实基于信噪比,而非真正的光敏度。信噪比对画质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所以才会有“等效ISO”的概念,这个等效不是ISO自己本身定义的光敏度转换,而是近似信噪比数值的等效。从ISO的定义来看,视频中关于曝光结果、画面亮度的等效解释确实是不妥的,但是在以信噪比衡量画质的时候,ISO等效是有意义的。
Yar nauX iso的定义是光敏度没错 但是节目里说的“等效iso” 注意“等效” 他这里说m43的100iso等效全幅400的含义是 在得到一张同样大小的照片的前提下(比如1000w像素)m43的100iso的信噪比是大致等于全幅400iso的 并不是指m43的100iso的光敏度就和135的400iso相同 就好像我们说“等效焦距”的时候其实焦距也并没有实际变化只是我们为了方便说明这个镜头的视角所以才说“等效” 等效iso的意义也在于此结论:你根本就没懂“等效”啥意思&你举的反例条件根本就不成立因为蒙上和不蒙上得到的照片尺寸是不一样的 根本就不能作对比
Yar nauX 只说一句话,相同通光量,无论是什么底,单位面积光强相同,所以拍出来的亮度相同
总结,产品标示光圈/ISO数值影响亮度,等效光圈/ISO影响景深/画质
光子密度不变,所以曝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CMOS所接受的总体光子数量不同。这很好理解,因为密度相同,面积不同。所以总量不同。但是画面亮度是相同的,应为密度相同。
iso也要等效的话,那手机的高敢岂不是要赶上相机
这期讲的特别好
你们搞错了,1+1=2不是公式,是等式。公式是一个代数概念,有代数符号的等式或不等式才叫公式。
可以介绍一下d300s 虽然有些老了
作者说的都没错,觉得有不妥的,建议自己研究一下光学原理的相关教材,同时了解cmos的工作原理。
明显说错了...照你这说法,手机摄像头的ISO是几千起步?不懂不要乱讲
不太精確;感光度的好壞取決於像素面積而非感光元件面積。你把 M4/3 底做成 500 萬畫素,高感就好了;從膠捲到數位,感光度與解像力 ( 像素大小) 一直就是零和關係。而大底的優勢是:可以容納更多的同面積像素,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同像素下,可以得到更大的像素面積。 此外,由於靜態照片可以藉由縮圖、超採樣 ( 把高畫素降成低畫素,等於透過運算把數個像素整合為一個像素 ),取得與高感底相似的結果,故籠統地說:大底高感好這結論並沒有錯。
這就是關!鍵如M43要同全幅每個像素口徑一樣:例如A7R2的4千萬,那M43必須只能是7百萬象素,出來的畫質就天差地別了,如全幅再縮象減澡點那全幅高ISO,那一樣全面勝M43,攝影採光就象下雨儲水一樣!降雨量一樣,盤口大的能採到的水一定比盤口小的多
Lantie Heuser
ka wilson 然而2000w像素已经可以打印出相当大的照片,更高像素的意义也是越来越不重要的
闫伟,你就告诉我,135ISO100的胶片,用在奥林巴斯pen上面,等效ISO是多少?
首先,胶片不存在噪点问题,因为银盐颗粒数恒定,而CMOS在像素数近似的情况下,噪点和彩噪问题由于单个像素受光面积都是全画幅的1/1.6肯定会更严重。且和转换系数成比例关系。另外,镜头实际进光量是用焦距除以光圈值,同样的光圈值,全画幅实际焦距和apsc也差1.6倍,通光孔径也差1.6倍,尽管看似是同一个iso值,其实噪点和进光量都和全画幅差很多了
真不明白你们这些批评的人,人家做节目也挺辛苦,几个比喻也不错,为啥总抓住一个漏洞各种批评,你们咋不做节目?
大大讀過《差不多先生傳 》嗎? 作為教學這樣誤人子弟, 說得過去嗎? 往往一個小細節就決定成敗的
要做這樣的教學節不能馬虎…不是一句辛苦就能ok的!觀念是對的比什麼重要!不然新人會跟著有錯誤觀念!特別是最後還自信滿滿的啃蘋果!
買全畫幅最後還是會往輕巧發展而買m4/3最後也會往大感光元件發展誰好誰不好,還是看自己需求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相機,手機相機都輸還是有好作品不是嗎
这集的对焦好准。。。醉了
焦距变了广全变了但是景深还是和135画幅一样的吧?
照片的曝光与进光强度成比例 (单位面积,给定时间里的采光量),而不是总进光量。故与画幅大小无关。
我觉得作者想说的是“等效”的概念。也就是说在拍一张照片的时候,假设是M43画幅。焦距是25mm,f2,ISO100这么一张照片。那我们自然会想到这个拍出来在135画幅上是50mm的视角,但是其实这张照片还应该像135上f4的景深效果和ISO400的噪点相似。这样就更好的帮助我们预测残幅上拍出来的照片是什么样的。同时买镜头的时候,比如说M43的50mm,f1.4镜头 那商家就会说我们这个等效135的100mm f1.4,体积还这么小,又便宜,多棒啊。其实我们知道换算到135上,应该是100mm,f2.8的效果,并不是f1.4
mintteaco 我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但是,我觉的他们在光学上,表达的不对。请细细想一下我提的实验,你就知道他们对照片曝光的解释是不对的。等效光圈是对于景深度来说的。网上已有很多的讨论。有相当一部分人有这样的理解。我只想提醒一下。对错大家自己看。
@Wenyu Lian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mintteaco 沒錯!觀念正確
我觉得不对啊,镜头进来的光不是一个圆吗?全画幅和M43仅仅是裁切出来的长方形大小不一样啊,这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里的光线强度应该是一样的啊只是全画幅更广一些才对啊。。。
影片做的不錯
除了等效光圈这个概念,其余论述几乎全错。“底大一级压死人”指的是对于每个像素通道的散粒噪声信噪比而言的。通俗易懂的结论是:对于像素数量相同,但是尺寸不同两块CMOS而言,小尺寸CMOS的单像素的散粒噪声更多。
兄弟是摄影爱好者吧? 学过专业摄影课吗?
风格让我想起Digitalrev 和 Kai Wong
优酷为什么不更新。。。。
做几期无人机吧
底大一级压死人,对硬画质来说还真是不可逾越的规律(在感光元件处于相同/相近世代的情况下),即便是拿旗舰apsc和入门全副比,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前段时间出清掉了m43系统,其一是无论高感低感画面都一泡污,其二是在m43上的镜头因为设计难度更高(同时公司体量也比不了cns),价格并不能控制到一个合理的程度。不过话说回来,m43真的是非常优秀的备机系统,前提是不介意硬画质还差点意思。相当优秀的体验,足够精致的设计,拿在手里还是能让人有持续拍照的冲动的。如果m43能有更多75/1.8这样性价比的镜头,而不是25/1.2这样的尴尬存在,或许对我还能有更大的吸引力,毕竟m43拼虚化只有巨大的代价和无法对应其价格的结果。
等效焦距是按着视角来算的吧
挺简单的事,说得太复杂了
一堆人在争4/3与全副的iso问题,列了一堆数据喝算法,可是就是没有人提像素密度这个问题。。。
想看a99ii的評測
卧槽RUclips首发 吸粉吗?
可是单位面积受到的光应该是相同的把。。。。。
压死人的只是高感降噪吧……
i have an apple, i have a pen~~~ eh! apple-pen! 0:40
老湿好
还有等效光圈这么一说。。真专业
高FPS好评
这集 的 画质 终于好多了 前面几集机器虚了 。。。
我说A9的视频比电影机画质好因为底子大,用电影机的说他的机子几十万不服怎么破。要是有个A9和电影机的客观对比就好了
这不扯淡吗?m43获得光只有四分之一没错,可成像面积也只有四分之一啊,哪来的等效iso
听朋友安利了来看了莱卡sofort的测评,觉得主持人对于摄影并不很专业,也听说了很多关于这个频道和其赞助商的负面新闻,很多用词都不对,怕误会了主持人又点开了这个视频..发现真的是在胡扯,搞得大家以为iso虚标什么的... 假如说全幅和m43 cmos,使用相同光圈和快门速度,单位尺寸的cmos接收到的光线的量是相同的,如果iso一样,那出来的效果理论上也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曝光量都是相同的,为什么与尺寸无关,很好理解,你用全幅头,在m43上视角完全不同,就是说,m43底片不能接收到全画幅镜头全部像场的光线,比全幅底片小的那部分完全没有被m43的cmos接受,他们不会向m43的底片去汇拢,否则同一镜头在m43上的视角会和全画幅上的视角会变得相同,当然这是不科学的.,如果硬要说接受的光线总量是不同的,那是对的,因为单位面积上接受光的量是相同的,那么全画幅接受光线总量确实大于m43. 但是iso是和单位棉结接受光线的量相关的,你们有听说过120相机感光度100的底片和135相机感光度100的底片是不同的吗,如果不同,那135底片使用的化学感光试剂对光敏感程度也会不同???所以就变成135是虚标的感光度了???
Yuqing Guo 请你说清楚你听到我们什么负面了,说出来,请不要在评论区胡乱诽谤。关于后面的我不想解释,请你多动动脑筋多做做功课,你没看懂。
实际上,找个真的懂相机的,看看你们这一个视频,就知道负面消息怎么来的了..我诽谤有什么好处,又不收人钱....不允许人说实话么? 我觉得你们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我怎么会看不懂呢,只是你们自己找了个没动脑筋没做功课的人来讲而已...
节目有没有纰漏错误我们暂且不说 你上来就说”也听说了很多关于这个频道和其赞助商的负面新闻“ 这个太不负责 当然 如果真的有 希望你能标明负面新闻出处 否则网络诽谤真的是没门槛啊
有些人不識光學就學會話人錯,真好笑!錯的是大部分人光圈=焦距/孔徑,全幅35F1.4孔徑是25,用APS-C相同焦,距為24F1,4孔徑17.86媽啊!看幾多人覺25孔徑的圈和17.86的光圈進光量是一樣的,,真好野光圈孔徑小能造到大孔徑光通量,勵害!勵害!作者跟本沒錯殘幅和半幅的ISO跟本只係虛擬
謝謝講解!但你的比喻好難懂。。。我都要看樓下留言才懂。。。
错的离谱
1+1=2不是公式,是一个恒等式。
从微信群里过来的……
14分钟的适合说反了,哈哈哈
键盘是来干嘛的
我觉得小画幅也不是没有生存空间,比如奥巴的300mm,完全可以当600mm用,而且还可以手持,想象全画幅的24-70 我就想哭
而且体积就是生存空间啊,能随身带就是一个绝对充分的理由了
你拿个全幅的300/4裁剪一下也能当600用啊,还更轻便呢。
理论上是可以,但是解析力就出问题了,全画幅要8000w像素才能达到m43 2000w像素同样的画质表现,问题是8000w的相机现在还没有,而且镜头也匹配不了,只能说各家有各家的活法。体积 画质之间的平衡是目前技术没有办法攻克的。
知道残幅 连ISO 也是 虚标的 我 眼泪掉了下来
alessandro hu 并不是…………
这是炸出多少老法师来。。。
看完我整个人都乱了,我觉得我更加不懂了
this is true
能不能别把s的音发成th,像素su不是像thu
同樣的一支鏡頭放在不同片幅的底片機上,以相同機身和環境參數拍攝, 其曝光是一樣的, 主持連這基本都不懂, 作為教學, 可以完全說是誤人子弟。另外, 我們知道車子越大, 車內空間一般是越多, 那麼大家還需要小汽車嗎? 不都跑去買卡車, 公車, 甚至火車了?其實買相機要知道的事, 就是買符合自己需要的(當然這同時包含心理和實際使用等需要)全幅至上論笑笑就好, 相機公司就是喜歡你去買最貴的
若只論鏡頭所產生的照度而言,對135mm片幅與M43的確沒差!但是在感光元件上的確有很大的差距!
很多錯誤阿.........
很久没有做键盘摄影师了...从来不看这种节目,看了就真的忍不住过来码字了...这个节目为什么还在...小白太好骗
你光想到底大了,但是你想过成像圈大小吗?成像圈越小分辨率越高,所以你说的不同规则镜头曝光量一样根本不存在,你那两杯水泼纸的过程需要一个介质,这就是两个不同成像圈的镜头!人们往往陷入画幅的问题,理论上底片大小,取决于你可以制作出足够小同时素质足够好的感光材料!显然现在的科学技术提升小面积感光材料性能的同时大面积感光材料也一样得到提升,所以大底素质就更好,这就是堆料,8X10等规格大画幅镜头分辨率很低,但成像圈大,用感光胶片或元件的面积弥补画质,以记录更多的细节。
每个规格的相机系统其配搭的镜头都是最大优化的,不存在哪个规则天生就更优越,而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眼睛就是很棒的相机,足够小足够清晰,这是经过N年的进化得到的最佳规格,其性能大小是适应生存而进化的,但显然在生物界我们的眼睛并不是最先进的,鹰眼等具有更高的性能更小的体积。
发型炫酷
解释的不行,抱歉我不能赞同你的看法
吓我一跳,菊花,菊花菊花,最后一句才听清原来说虚化
黄海波
误人子弟啊
很簡單的東西弄的這麼複雜 還說錯!節目收一收吧
= = " 9分鐘之後是胡說什麼鬼
没有基本物理知识,假专业,误人子弟;内容错误;根本没有等效光圈这个概念
讲相机比讲车专业多了,别硬着头皮做车评节目了,看的好尴尬
瞎BB不喜欢😘
这节目真是,废话多,,,
这个主持人,太做作了。吃苹果不切皮,太脏了!希望公司換人吧!我们不喜欢看他的节目!
说的太烂。烂!烂!
进光量的衡量指的是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接收的光线量。广角镜头虽然光圈孔径小但是由于前组大接受的光线更多,能量密度也更大。比如一只10mm镜头和一只200mm镜头都打开f1光圈,虽然光圈孔径一个是10mm一个是200mm,但是同样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转换为能量是一致的。RUclipsr在用水做比喻时忽略了能量密度问题。底大一级压死人和光圈也没关系,全画幅的优势是视角的宽广带来的感觉。同样的中画幅的视角也比全画幅更震撼。进光量不足可以用灯来弥补,但是视角的差异是不同画幅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全画幅可以通过裁剪来模仿4/3,但是反过来是做不到的。
"反过来是做不到的。" 摄影师往后走几步就做到了。。。
恩~這樣說可能對M4/3用戶不太好,現在M4/3機種用低ISO照片純淨度不輸全畫幅,甚至連拍追焦都有大突破!!
在相同數直下M4/3的數值換算一定比全畫幅大,但將M4/3等效數值都調成跟全畫幅一樣時,照片成像我相信一般人是看不出差別的。
全畫幅ISO400 50mm
m4/3 iso100 100mm
好像完全...真的壓死了,M4/3目前只有體績優勢XD
m43 的 crop factor 是全幅的 1/2 , 同樣光圈的鏡頭進光量差四倍是沒錯, 但光圈值是光的比值, 同樣兩者 f2 的鏡頭, 進光強度應該是一樣的, m43 只是裁掉周邊而已, 也就是全幅鏡頭多餘的光被浪費了, 所以說m43 cmos 的 iso 比全幅同 iso 高兩級是不正確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 m43 用的 coms 都比全幅機用的還高級得多啊, 根據 dxo mark 網站的實用 raw 檔 iso 值, 目前全幅的實用 raw iso 值也差不多 3200 左右, 比現有的高級全幅機用的 cmos 還要高兩級的超級 cmos 就要到 iso 12800 了, 大概目前技術還沒看到量產ㄅ. 反過來說, 在全幅機接用 m43 的鏡頭並能涵蓋整個全片幅的話, 就會覺得很暗, 因為在光沒被浪費的情況下, 進光亮只有 1/4, 而光被分散去涵蓋更大的面積, 所以才會說 m43 的 f2 鏡頭, 它的有效進光孔徑只有相當於 全幅鏡 f4 的光圈, 但在 m43 的面積上, 光的強度還是 f2....不過孔徑確實比較小, 所以實際上 m43 f2 的鏡頭的景深, 是相當於 全幅鏡頭 f4 的景深.
请试用一个全画幅相机,在一个给定镜头,光圈,ISO, 速度 的景色。拍一张FX 全幅片,再换一个dx 模式拍一张, 其他什么都不变。请告诉我们,张照片的曝光一样吗?有一个不足或一个过度吗?
如果有學過物理的話,進來的光子數量是一樣的,你可以把曝光當成底片分到的平均光子密度,成像光暗就看密度,底片大小是不影響密度的,只是有一部的光子的浪費了
曝光是一样的,没有不足或者过曝,曝光量结果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拍出来之后,在DX模式下,画面比FX的内容要少很多,就是所谓的赚长焦。其实就是在FX里面切了一块DX出来,其它的是一模一样的
您說的是照度的觀念!
作为一个科普类的节目,连最基本的两个点都没说好,第一:用不同画幅的镜头,相同焦距光圈的镜头拍出来的画面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画面范围不一样. 第二:因为画幅越大能拍的画面范围就越广,因此能用更大焦距的镜头,所以全画幅镜头虚化必然好。
最希望你们能说的一句话就是:器材能提升的画面效果有限的,如果你热爱摄影,就不应该把器材当作摄影的全部,请把手上的工具用到极致,而不是盲目砸钱只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优越感。
这。。。不是。。科普类节目啊 亲。。。
复制过来的CamLogic官方解释(方便后来的同学看一下):
其实对于等效光圈中比较蛋疼的Shot Noise,有个简单的简化模型可以辅助理解。
假设总曝光时间内整块传感器吸收的光子平均能量为m,在曝光时间(0,T)内分成n份,n足够细小,所以每个单位时间T/n内传感器只有两种状态,要么吸收了1个光子,要么没有吸收光子。
这个极短的时间内传感器吸收了光子的概率为mT/n,没有吸收光子的概率就是(1-mT/n)。很显然,由于光子是玻色子,各个T/n小段之间是否能吸收到光子这是一个独立事件,所以按照二项分布的公式写出来就是P=C(n,i)(mT/n)^i (1-mT/n)^(n-i)。
令n趋于无穷,得P(X=i)=(e^(-mT)·(mT)^i)/i!。
好了,这个式子上过大学的诸位应该都学过,叫泊松分布。也就是说传感器吸收光子这个过程是泊松过程。
其期望(总能量)为mT,标准差(噪声)为√(mT)。所以我们要得到的关键参数--信噪比,就是信号总能量除以噪声,为√(mT)。假设传感器面积变为原来的k倍,接收到的光子总能量就会变成km,此时信噪比就变成√(kmT),我们想要补偿这个变化,就需要曝光时间(T)变成原来的1/k,如果曝光效果不变,ISO就必须提升为原来的k倍--在k<1的情况下也是成立的。这才是等效ISO本身的内涵。
竟然说是因为小底的ISO是做大了,才保证明暗度一样的。这专业度,实在是无语。这个理论,那苹果手机的iso100,等于全画幅的iso2000吧。iso2000都能做到这么好的噪抑,还能在这么小的cmos上,这科技要是用到全画幅cmos上,那iso绝对能超过200万。画幅真正的区别在于视角,焦距其实根本没有变,等效焦距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视角的变化,并非通光量和弥散圆的变化。这节目太误人子弟了!
复制过来的CamLogic官方解释:
其实对于等效光圈中比较蛋疼的Shot Noise,有个简单的简化模型可以辅助理解。
假设总曝光时间内整块传感器吸收的光子平均能量为m,在曝光时间(0,T)内分成n份,n足够细小,所以每个单位时间T/n内传感器只有两种状态,要么吸收了1个光子,要么没有吸收光子。
这个极短的时间内传感器吸收了光子的概率为mT/n,没有吸收光子的概率就是(1-mT/n)。很显然,由于光子是玻色子,各个T/n小段之间是否能吸收到光子这是一个独立事件,所以按照二项分布的公式写出来就是P=C(n,i)(mT/n)^i (1-mT/n)^(n-i)。
令n趋于无穷,得P(X=i)=(e^(-mT)·(mT)^i)/i!。
好了,这个式子上过大学的诸位应该都学过,叫泊松分布。也就是说传感器吸收光子这个过程是泊松过程。
其期望(总能量)为mT,标准差(噪声)为√(mT)。所以我们要得到的关键参数--信噪比,就是信号总能量除以噪声,为√(mT)。假设传感器面积变为原来的k倍,接收到的光子总能量就会变成km,此时信噪比就变成√(kmT),我们想要补偿这个变化,就需要曝光时间(T)变成原来的1/k,如果曝光效果不变,ISO就必须提升为原来的k倍--在k<1的情况下也是成立的。这才是等效ISO本身的内涵。
一本正经的在扯淡。之所以等效算出来的曝光量有变化,是因为底变小了,镜头通光量有一部分落在了没有感光元件的地方,如果纯从量化的式子角度看,就是因为引入了等效焦距系数这个东西,这个没有任何物理意义,只是用于理解,而不能用于推导。归根结底,CMOS单位面积的受光量并没有变化,所以ISO不需要变化。
請問!🙏🏻
!!!sony A7iii 開apsc模式,!!!!用全畫幅鏡頭,
假設50mm f/1.8,
等效焦距會是75mm,那等效光圈會有影響嗎?是維持F1.8還是要x1.5?
Apsc模式其實就只是畫面裁切 所以像素也會被裁掉 所以光圈維持一樣 只是拍到的畫面少了 不如全拍以免漏拍 後期再裁就好
作为m43用户,买之前早就研究过了。哈哈哈哈,43的镜头还是挺不合算的,好的也要上千刀。但是奥巴手感好过索尼啊。其实按照截取比例,通光量是一致的。但是要拍同样的图片,f值和焦距就都需要换算了。
50mm和75mm 两支镜头, 是光学结构上面的不同, 50mm全幅镜头用在APS-C机器上面变成“75mm”,是属于数码剪裁(数码放大)。 举个例子, 一个50mm F1.0的全幅镜头用在全幅的机器上面, 景深的变化,是因为被摄物体离焦距的远近有关,而跟物体被拍摄的时候,处于成像照片的平面构图位置无关,而APS-C只是剪裁全幅照片成像中间那一块,我就推得光圈值不需要换算的。 底大一级压死人, 是因为APS-C的照片,预先放大了一个系数。 说白了就是两个概念, “光学放大 ”和 “数码放大” 。-------------------- 后话, 看完这个之后, 我也想了想, 这应该是富士为什么要坚持一个分支做APS-C的底子,可能这样做大光圈的镜头, 可以很小很轻。
闫伟没说错,只是漏加了句话,完整说应该是是“传感器像素相同情况下,M43的ISO100是全幅的ISO400”
这次这个把我搞糊涂了,虽然我原本也对这个光圈有些疑问,但这次就更不明白了. 首先不同焦距的镜头你看这个光孔大小,由于镜片畸变不一样,在前面看广角镜头当然看起来光孔很小啊,光圈不变从镜头后面看 光孔就很大啊。 我有一个24mm f1.4 和一个 50mm f1.4, 都在f1.4时从镜头后面看 孔径是一样的. 要按视频里说的,焦距/孔径=光圈 那 一个400mm f4 的镜头 孔径就得 100mm=10厘米, 没有哪个相机有10厘米那么大直径的卡口吧? 闫老湿,可能你视频里没解释清楚,希望再来一期 好好解释一下
如果大家還沒明可以這樣想:相是一個[立體]高度是一樣100流明,一個面積是{2x2}平方厘米,另一個是{1x1}方厘米他們的體積一樣麼?肯,定不同,但為何出來的結果一樣?那就是有第四元素了,就是iso取樣的不同,如用同一標準計可得出結論是M43的iso標準內肯定有要素和全幅不同
什么时候评a99ii呢?其他的评测我都不想看,最想看这个逗比评
如果将全副感光元器件外面部分四边(也可以说是胶片)蒙起来,只留下4/3篇幅大小,
底片感光度不变,光圈孔径快门速度不变。无论蒙起来不蒙起来中间那块成像都是一样的。
所以你这期说的都是错的,误人子弟。
我们看ISO的定义和测量方法是怎样的:
Image Sensor ISO Measurement
www.onsemi.jp/pub_link/Collateral/TND6115-D.PDF
你的论证方法是错的, 底大一级压死人结果是对的。
同意,不应该这么分析。
如果把cmos换成胶片就比较好解释,同样镜头下,光的确是少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的是:光是少了,但是裁图了。差异体现在m43裁幅了,画面小了。
所以等效iso说法欠妥。
而全幅与小画幅的高感差异,一个是像素密度低,
另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是:
同样的画面下,小画幅接受的光信号要少,信噪比自然就上不去。
ISO“等效”概念其实基于信噪比,而非真正的光敏度。信噪比对画质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所以才会有“等效ISO”的概念,这个等效不是ISO自己本身定义的光敏度转换,而是近似信噪比数值的等效。从ISO的定义来看,视频中关于曝光结果、画面亮度的等效解释确实是不妥的,但是在以信噪比衡量画质的时候,ISO等效是有意义的。
Yar nauX iso的定义是光敏度没错 但是节目里说的“等效iso” 注意“等效” 他这里说m43的100iso等效全幅400的含义是 在得到一张同样大小的照片的前提下(比如1000w像素)m43的100iso的信噪比是大致
等于全幅400iso的 并不是指m43的100iso的光敏度就和135的400iso相同 就好像我们说“等效焦距”的时候其实焦距也并没有实际变化只是我们为了方便说明这个镜头的视角所以才说“等效” 等效iso的意义也在于此
结论:你根本就没懂“等效”啥意思&你举的反例条件根本就不成立因为蒙上和不蒙上得到的照片尺寸是不一样的 根本就不能作对比
Yar nauX 只说一句话,相同通光量,无论是什么底,单位面积光强相同,所以拍出来的亮度相同
总结,产品标示光圈/ISO数值影响亮度,等效光圈/ISO影响景深/画质
光子密度不变,所以曝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CMOS所接受的总体光子数量不同。这很好理解,因为密度相同,面积不同。所以总量不同。但是画面亮度是相同的,应为密度相同。
iso也要等效的话,那手机的高敢岂不是要赶上相机
这期讲的特别好
你们搞错了,1+1=2不是公式,是等式。公式是一个代数概念,有代数符号的等式或不等式才叫公式。
可以介绍一下d300s 虽然有些老了
作者说的都没错,觉得有不妥的,建议自己研究一下光学原理的相关教材,同时了解cmos的工作原理。
明显说错了...照你这说法,手机摄像头的ISO是几千起步?不懂不要乱讲
不太精確;感光度的好壞取決於像素面積而非感光元件面積。你把 M4/3 底做成 500 萬畫素,高感就好了;從膠捲到數位,感光度與解像力 ( 像素大小) 一直就是零和關係。而大底的優勢是:可以容納更多的同面積像素,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同像素下,可以得到更大的像素面積。 此外,由於靜態照片可以藉由縮圖、超採樣 ( 把高畫素降成低畫素,等於透過運算把數個像素整合為一個像素 ),取得與高感底相似的結果,故籠統地說:大底高感好這結論並沒有錯。
這就是關!鍵如M43要同全幅每個像素口徑一樣:例如A7R2的4千萬,那M43必須只能是7百萬象素,出來的畫質就天差地別了,如全幅再縮象減澡點那全幅高ISO,那一樣全面勝M43,攝影採光就象下雨儲水一樣!降雨量一樣,盤口大的能採到的水一定比盤口小的多
Lantie Heuser
ka wilson 然而2000w像素已经可以打印出相当大的照片,更高像素的意义也是越来越不重要的
闫伟,你就告诉我,135ISO100的胶片,用在奥林巴斯pen上面,等效ISO是多少?
首先,胶片不存在噪点问题,因为银盐颗粒数恒定,而CMOS在像素数近似的情况下,噪点和彩噪问题由于单个像素受光面积都是全画幅的1/1.6肯定会更严重。且和转换系数成比例关系。另外,镜头实际进光量是用焦距除以光圈值,同样的光圈值,全画幅实际焦距和apsc也差1.6倍,通光孔径也差1.6倍,尽管看似是同一个iso值,其实噪点和进光量都和全画幅差很多了
真不明白你们这些批评的人,人家做节目也挺辛苦,几个比喻也不错,为啥总抓住一个漏洞各种批评,你们咋不做节目?
大大讀過《差不多先生傳 》嗎? 作為教學這樣誤人子弟, 說得過去嗎? 往往一個小細節就決定成敗的
要做這樣的教學節不能馬虎…不是一句辛苦就能ok的!觀念是對的比什麼重要!不然新人會跟著有錯誤觀念!特別是最後還自信滿滿的啃蘋果!
買全畫幅最後還是會往輕巧發展
而買m4/3最後也會往大感光元件發展
誰好誰不好,還是看自己需求
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相機,手機相機都輸還是有好作品不是嗎
这集的对焦好准。。。醉了
焦距变了广全变了但是景深还是和135画幅一样的吧?
照片的曝光与进光强度成比例 (单位面积,给定时间里的采光量),而不是总进光量。故与画幅大小无关。
我觉得作者想说的是“等效”的概念。
也就是说在拍一张照片的时候,假设是M43画幅。焦距是25mm,f2,ISO100这么一张照片。
那我们自然会想到这个拍出来在135画幅上是50mm的视角,
但是其实这张照片还应该像135上f4的景深效果和ISO400的噪点相似。
这样就更好的帮助我们预测残幅上拍出来的照片是什么样的。
同时买镜头的时候,比如说M43的50mm,f1.4镜头 那商家就会说我们这个等效135的100mm f1.4,体积还这么小,又便宜,多棒啊。
其实我们知道换算到135上,应该是100mm,f2.8的效果,并不是f1.4
mintteaco 我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但是,我觉的他们在光学上,表达的不对。请细细想一下我提的实验,你就知道他们对照片曝光的解释是不对的。等效光圈是对于景深度来说的。网上已有很多的讨论。有相当一部分人有这样的理解。我只想提醒一下。对错大家自己看。
@Wenyu Lian
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mintteaco 沒錯!觀念正確
我觉得不对啊,镜头进来的光不是一个圆吗?
全画幅和M43仅仅是裁切出来的长方形大小不一样啊,这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里的光线强度应该是一样的啊只是全画幅更广一些才对啊。。。
影片做的不錯
除了等效光圈这个概念,其余论述几乎全错。“底大一级压死人”指的是对于每个像素通道的散粒噪声信噪比而言的。通俗易懂的结论是:对于像素数量相同,但是尺寸不同两块CMOS而言,小尺寸CMOS的单像素的散粒噪声更多。
兄弟是摄影爱好者吧? 学过专业摄影课吗?
风格让我想起Digitalrev 和 Kai Wong
优酷为什么不更新。。。。
做几期无人机吧
底大一级压死人,对硬画质来说还真是不可逾越的规律(在感光元件处于相同/相近世代的情况下),即便是拿旗舰apsc和入门全副比,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前段时间出清掉了m43系统,其一是无论高感低感画面都一泡污,其二是在m43上的镜头因为设计难度更高(同时公司体量也比不了cns),价格并不能控制到一个合理的程度。
不过话说回来,m43真的是非常优秀的备机系统,前提是不介意硬画质还差点意思。相当优秀的体验,足够精致的设计,拿在手里还是能让人有持续拍照的冲动的。
如果m43能有更多75/1.8这样性价比的镜头,而不是25/1.2这样的尴尬存在,或许对我还能有更大的吸引力,毕竟m43拼虚化只有巨大的代价和无法对应其价格的结果。
等效焦距是按着视角来算的吧
挺简单的事,说得太复杂了
一堆人在争4/3与全副的iso问题,列了一堆数据喝算法,可是就是没有人提像素密度这个问题。。。
想看a99ii的評測
卧槽RUclips首发 吸粉吗?
可是单位面积受到的光应该是相同的把。。。。。
压死人的只是高感降噪吧……
i have an apple, i have a pen~~~ eh! apple-pen! 0:40
老湿好
还有等效光圈这么一说。。真专业
高FPS好评
这集 的 画质 终于好多了 前面几集机器虚了 。。。
我说A9的视频比电影机画质好因为底子大,用电影机的说他的机子几十万不服怎么破。要是有个A9和电影机的客观对比就好了
这不扯淡吗?m43获得光只有四分之一没错,可成像面积也只有四分之一啊,哪来的等效iso
听朋友安利了来看了莱卡sofort的测评,觉得主持人对于摄影并不很专业,也听说了很多关于这个频道和其赞助商的负面新闻,很多用词都不对,怕误会了主持人又点开了这个视频..发现真的是在胡扯,搞得大家以为iso虚标什么的... 假如说全幅和m43 cmos,使用相同光圈和快门速度,单位尺寸的cmos接收到的光线的量是相同的,如果iso一样,那出来的效果理论上也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曝光量都是相同的,为什么与尺寸无关,很好理解,你用全幅头,在m43上视角完全不同,就是说,m43底片不能接收到全画幅镜头全部像场的光线,比全幅底片小的那部分完全没有被m43的cmos接受,他们不会向m43的底片去汇拢,否则同一镜头在m43上的视角会和全画幅上的视角会变得相同,当然这是不科学的.,如果硬要说接受的光线总量是不同的,那是对的,因为单位面积上接受光的量是相同的,那么全画幅接受光线总量确实大于m43. 但是iso是和单位棉结接受光线的量相关的,你们有听说过120相机感光度100的底片和135相机感光度100的底片是不同的吗,如果不同,那135底片使用的化学感光试剂对光敏感程度也会不同???所以就变成135是虚标的感光度了???
Yuqing Guo 请你说清楚你听到我们什么负面了,说出来,请不要在评论区胡乱诽谤。关于后面的我不想解释,请你多动动脑筋多做做功课,你没看懂。
实际上,找个真的懂相机的,看看你们这一个视频,就知道负面消息怎么来的了..我诽谤有什么好处,又不收人钱....不允许人说实话么? 我觉得你们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我怎么会看不懂呢,只是你们自己找了个没动脑筋没做功课的人来讲而已...
节目有没有纰漏错误我们暂且不说 你上来就说”也听说了很多关于这个频道和其赞助商的负面新闻“ 这个太不负责 当然 如果真的有 希望你能标明负面新闻出处 否则网络诽谤真的是没门槛啊
有些人不識光學就學會話人錯,真好笑!錯的是大部分人光圈=焦距/孔徑,全幅35F1.4孔徑是25,用APS-C相同焦,距為24F1,4孔徑17.86媽啊!看幾多人覺25孔徑的圈和17.86的光圈進光量是一樣的,,真好野光圈孔徑小能造到大孔徑光通量,勵害!勵害!作者跟本沒錯殘幅和半幅的ISO跟本只係虛擬
謝謝講解!但你的比喻好難懂。。。我都要看樓下留言才懂。。。
错的离谱
1+1=2不是公式,是一个恒等式。
从微信群里过来的……
14分钟的适合说反了,哈哈哈
键盘是来干嘛的
我觉得小画幅也不是没有生存空间,比如奥巴的300mm,完全可以当600mm用,而且还可以手持,想象全画幅的24-70 我就想哭
而且体积就是生存空间啊,能随身带就是一个绝对充分的理由了
你拿个全幅的300/4裁剪一下也能当600用啊,还更轻便呢。
理论上是可以,但是解析力就出问题了,全画幅要8000w像素才能达到m43 2000w像素同样的画质表现,问题是8000w的相机现在还没有,而且镜头也匹配不了,只能说各家有各家的活法。体积 画质之间的平衡是目前技术没有办法攻克的。
知道残幅 连ISO 也是 虚标的 我 眼泪掉了下来
alessandro hu 并不是…………
这是炸出多少老法师来。。。
看完我整个人都乱了,我觉得我更加不懂了
this is true
能不能别把s的音发成th,像素su不是像thu
同樣的一支鏡頭放在不同片幅的底片機上,以相同機身和環境參數拍攝, 其曝光是一樣的, 主持連這基本都不懂, 作為教學, 可以完全說是誤人子弟。另外, 我們知道車子越大, 車內空間一般是越多, 那麼大家還需要小汽車嗎? 不都跑去買卡車, 公車, 甚至火車了?
其實買相機要知道的事, 就是買符合自己需要的(當然這同時包含心理和實際使用等需要)
全幅至上論笑笑就好, 相機公司就是喜歡你去買最貴的
若只論鏡頭所產生的照度而言,對135mm片幅與M43的確沒差!但是在感光元件上的確有很大的差距!
很多錯誤阿.........
很久没有做键盘摄影师了...从来不看这种节目,看了就真的忍不住过来码字了...这个节目为什么还在...小白太好骗
你光想到底大了,但是你想过成像圈大小吗?成像圈越小分辨率越高,所以你说的不同规则镜头曝光量一样根本不存在,你那两杯水泼纸的过程需要一个介质,这就是两个不同成像圈的镜头!人们往往陷入画幅的问题,理论上底片大小,取决于你可以制作出足够小同时素质足够好的感光材料!显然现在的科学技术提升小面积感光材料性能的同时大面积感光材料也一样得到提升,所以大底素质就更好,这就是堆料,8X10等规格大画幅镜头分辨率很低,但成像圈大,用感光胶片或元件的面积弥补画质,以记录更多的细节。
每个规格的相机系统其配搭的镜头都是最大优化的,不存在哪个规则天生就更优越,而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眼睛就是很棒的相机,足够小足够清晰,这是经过N年的进化得到的最佳规格,其性能大小是适应生存而进化的,但显然在生物界我们的眼睛并不是最先进的,鹰眼等具有更高的性能更小的体积。
发型炫酷
解释的不行,抱歉我不能赞同你的看法
吓我一跳,菊花,菊花菊花,最后一句才听清原来说虚化
错的离谱
黄海波
误人子弟啊
很簡單的東西弄的這麼複雜 還說錯!節目收一收吧
= = " 9分鐘之後是胡說什麼鬼
没有基本物理知识,假专业,误人子弟;内容错误;根本没有等效光圈这个概念
讲相机比讲车专业多了,别硬着头皮做车评节目了,看的好尴尬
瞎BB不喜欢😘
这节目真是,废话多,,,
这个主持人,太做作了。吃苹果不切皮,太脏了!希望公司換人吧!我们不喜欢看他的节目!
说的太烂。烂!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