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練什麼 ep.012 如何讓揮桿看起來輕鬆卻很有力?今天來做「用下半身打球的特訓練習」目標是減少用手打球的比例,發揮更多下半身的力量來揮桿! 示範:楊斐皓@益莊高爾夫練習場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1 фев 2025
- 許多人都說打球不要用手打,要用下半身來出力才好。但是球桿明明就拿在手上,要怎麼做才是真正的用下半身來打球呢?安卓哥這次來到新北市深坑的益莊練習場,來找在AGA高爾夫學院擔任教練的職業選手楊斐皓。一起來了解甚麼是用下半身打球,並透過三個程序的練習:做到能發揮下半身力道的站姿、開發下半身能力的訓練,以及如何在揮桿一開始就讓下半身起動的方法,來達到用下半身打球的目標。即使是打球很久的安卓哥,也可以透過這些訓練,讓下半身在揮桿中扮演更多腳色,朝輕鬆又有力的揮桿邁進!
#益莊高爾夫練習場
#高爾夫教學
#楊斐皓
#下半身揮桿
#AGA高爾夫學院
#golf
#golfswing
#golfswingbasics
服飾
#pumagolf
#Titleist
上桿是積蓄力道,下桿只是釋放。揮桿技巧要學一整套,好的揮桿是節奏,常看新手缺乏節奏,因而造成出力衰退,而不是漸進式的加速節奏。重點在4指握桿,防止肩膀僵硬。下桿的第一作動在左膝蓋。下桿的離心力桿身尾部往下刺。
謝謝!
感謝賴先生的支持,感謝
楊教練分享的步驟跟方法簡單明瞭
真的很受用!😍😍
下半身發力真是不容易做到
看著這影片可以慢慢練習了!
感謝支持
感谢安卓哥的努力!
感謝支持
楊教練講解的很簡單明瞭!👍
感謝支持
安卓哥第一球有點縮著手打
重心轉移的感覺不錯
手若介入也會變成提早釋放
選手在看還是會緊張的,哈哈
@@andrewgolf 謝謝安卓哥用心製作影片分享👍
空挥杆先左挥是很有用热身方法,甚至当节奏乱的时候可以找回节奏!
感謝支持
Very good tutorial video. Like it very much!
Thannks for your support
我覺得下盤發力可以從上桿時腰部是否有到45度,再加上肩膀45度。所以上到頂點應該肩膀會轉90度以上(看柔軟度),下杆時下盤發力所以腰先出力轉45度,肩膀比較慢轉45度到擊球點,再配上前集的下杆左手末三指向下出力下拉完成擊球。 至於轉軸仍以脊椎為軸為主
之前在雜誌上有翻過一篇文章,日本人常講轉腰,美國人通常講HIP TURN,也是下半身
講解的很好啊😂就看自己要慢慢體會。
感謝支持
下半身發力的目的是要蓄積全身力量到手臂而後球桿,不是指用下半身轉動來發力擊球,換句話說,下半身沒有足夠的肌力帶動全身力量,上半身沒有足夠的胸腹肌力量穩定下半身力量發於手臂,那就別嘗試了,做做樣子就好,不然日積月累多處受傷的下場一定跑不掉⋯。
好教練!
感謝支持
有经验有道理有实战
感謝支持
感覺是由腳轉動上腰轉動之後打球出去
感覺腳更像在維持穩定
教練說話聲音很好聽。
下回請他唱歌看看,感謝支持。
贊啊 還在拍耶
前陣子工作實在太忙,沒時間拍東西,慢慢會再找回節奏,感恩
上杆右腿顶住形成扭力,下杆左腿顶住形成中心轴。
感謝支持
安卓哥想看您下場打球的影片
好喔,我來約個妹子
摸索中 谢谢
很讚
感謝支持
安卓哥很喜欢看你的视频,节目做得很好,但是这期的声音太差了😢😢😢!
感謝提醒,這次換成用數位相機拍,冷氣風扇的聲音進來了,收音的準備要再調整。
原来认为上杆转移压力在右脚跟,下杆转移压力在左脚跟,这样才是好的重心转移,但今天看了这个视频后,还是觉得始终在左右脚掌好,尤其对初学者,能更好的稳定下盘,下身发力带动上身更协调,初学者要有初学者的样子。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腳底踩瞄準棒打打看,覺得更穩定。初學時注意力就在下半身,雖然一開始比較難打到球,以後一定進步更快。
我一直解決不了手亂來的問題,空揮的時候還好,可以打到 95 桿頭速度,但是一打球就不行了,隨時跌到 80 速度
手還是會有動作,可以參考其他教學,像我現在幾乎只用右手在打球。
忘掉擊球 先練揮桿 待揮桿成形穩定 再以揮桿擊球
高球傳奇Ben Hogan巴不得他有三隻右手 關鍵是用力時機
右手的用法其實很重要,有機會找一位專家來分享這個,下半身體是穩定轉移的機制
揮桿習慣稍微修正或改變了,應該會混亂一陣子。
一般球友要大改,真的很難,大分都建議做微調就好
請問安卓哥的褲子是哪個牌子的 感謝
衣服褲子都是Titleist,材質比較有彈性,所以穿合身點還是很好動。
@@andrewgolf 感謝哥 您有臉書 或ig嗎
@@牛大羊 FB比較會上,IG就偶爾,Andrew Chuang
请问核心有办法练吗? 用来打高球的核心
核心的練習再找機會來介紹,感謝支持
是我電腦的問題嗎為什麼聲音很小聲
那時的收音沒有弄得很好,感謝提醒
看了30秒想說聲音等下就變大聲量,結果看到結束還沒變大⋯⋯麥克風收音是不是該換了
感謝提醒,其實是擺動有壓到線,這個要再找方式解決
教練的聲音好像爆哥😂
不知道是哪位,希望他長得夠帥
@@andrewgolf 一個賽車遊戲 跑跑卡丁車的韓國冠軍 他是台灣人 去韓國打職業賽
以後收音可以改善嗎?
收到,聲音有點忽大忽小,感謝提醒
這集應該是對打一陣子的比較有感,dynamic tigger國外討論很多,其實就是讓整體動作更自然,更像一般走路你隨時都在重心轉移。ruclips.net/video/gB3ji1Jfw4c/видео.html
像我是很容易緊繃的類型,光不要僵硬就差很多
2:42, Andrew 哥來亂的 哈哈哈 讓教練尷尬一下~
比較熟所以…哈哈
不知道您自己有沒發現, 您上桿時,頭會跟著往右轉,有些人是會用眼睛喵一下上桿位置, 但您這樣頭部跟著轉似乎會增加及球不穩定性
這老毛病了,有點難改,不要太僵硬時還好,感謝提醒
每位教練講的不太一樣 也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找到自己能吸收發揮的,就能有好的結果
教練很讚
但安卓哥 可不可以不要動來動去 好不舒服
收到,感謝提醒,我盡量減掉
怎么没有声音
感謝提醒
先晒一下奖金额度吧
声音很差
感謝提醒
是在中猴喔
哈哈,是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