Комментарии •

  • @JohnLee-wg2pm
    @JohnLee-wg2pm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前几年 我坚定的认为国语是最简单的 而且英文在不断增长 学不完 这样的想法持久了很多年。一天 看视频听说每年有90%的内容在英语世界产生,开始觉得不会英语很遗憾,慢慢的感觉英文在记录信息时也挺简单,而且我还想在看美剧时不看字幕 感觉有点累。我有时候在想我要是能用其它的语言想问题是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 @SLAnote
      @SLAnote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感谢你的留言。
      英语的确很重要。二语习得领域的话,基本上英语的研究是最多的,且分量很足,理论或假说等都是英语的。
      语言学习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为不只是语言还有文化等。事实上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完一门语言,包括自己的母语(如:层出不穷的网络用语)。
      用其他语言想问题可能会很有成就感,可即便是身处在目标语言的环境下,或许要基本达成这个目标也需要非常久,应该不是普通的1,2年就能达成的。可能跟自身情况,也就是个人因素(接触或学习语言的时长/外语能力/母语能力/母语的语种/文化的习得程度/年龄/动机/语言不安度/志向/交流意欲/自信心/性格/认知能力/认知方式/学习方式/学习态度/智商/天赋等)有很大的关系。不过因为我们有母语,所以不可能只用其他语言去考虑问题。总体来说,不仅需要非常多的数据,同时也很难去界定它的指标(如:频率)。因此,一般人具体需要多久很难判断。
      同时,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考虑到非常多有意思的问题。
      1. 【指标】假设在一天内,用其他语言考虑了70%问题,那么这个70%就一定能成为指标吗?换句话说,有些人只用了60%,那就不行了吗?那30%呢?为什么呢?
      2. 【频度】一天的频率能代表那个人每天的频率吗?
      3. 【量化】适用于大多数人吗?
      ・・・
      如果是研究的话,仅仅是第1个问题就可能需要花好多年去做调查了。但在第1个问题前,不得不去考虑之前提到的个人因素。不过,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感谢分享。

    • @JohnLee-wg2pm
      @JohnLee-wg2pm 5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1

      @@SLAnote 谢谢 我会保存下来 有时看看 当成是你对我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