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第六堂(下)第十章,釋治國平天下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9 ноя 2024
  • 🙏🙏感恩上海一位前賢幫忙打字幕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
    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
    康誥曰 惟命不于常 這尚書裡面講
    就是周朝的君王 他在告誡他的太子 大臣
    說 惟命不于常
    他說這個天命 不會永遠恒常的 有德者得之
    所謂 大德者必受命
    我們說天命 天命 受命於天 大德者會受命於天
    所以像文王 武王
    照理說他們好像沒有直接得到人的天命的傳承
    他們是一個偏遠地方的小國
    但是上天選中他們 所以他們繼承天命
    像紂王 那是名正言順的
    他是一個正統的 道統傳承 商湯這樣傳下來的
    但是他暴虐無道 失了天命
    所以說 惟命不于常 道善則得之 不善則失之矣
    這就說明 這個道的意思就是說明
    說明了善則得之 你若是善良的人 你就得到天命
    不善良的人 你就失去天命
    什麼是善良的人呢 慎乎其德嘛
    養浩然之氣的 慎乎其德
    配義與道 還可以行功了愿
    除了自己養浩然之氣 除了自己抱一守中以外
    而且外在還可以行功了願 行功立德 行義
    那這兩個加起來 就是所謂的善 善人 這是善人
    那這個 就可以得到天命
    相反的 外本內末
    簡單地說 人生觀就是賺錢第一
    國家來講就經濟第一 個人來講就賺錢第一
    有這種觀念的人 這種行為的人 一定失去天命
    不善則失之矣 一定失去天命
    所以這種行功 剛才孟子講這個義很重要
    這個義 就是要去佈施奉獻 這是義 行功了願
    所以你不義之人 就是不善 不義之人就會失去天命
    所謂不義之人 就是自私自利的人
    上天要護持的是這個義人
    你要知道我們這個世間 不要講別的
    就縮小到一個房子 一個房子
    你看看 它的牆壁 地板 天花板
    都是為整個房子的存在 互相支持的
    它不是為自己的 為公不為私的
    它所有的每一個材質
    都是要跟其它的材料互相搭配
    奉獻自己的一己之力 自然之道就是這樣子
    同樣情形 我們身體裡邊的每一個器官
    都是在為整體付出的 這叫義
    眼睛是不是為整個身體服務的
    耳朵是不是為整個身體服務的
    鼻子為整個身體服務的
    身體裡邊只有一種細胞是自私自利的 就是癌細胞
    人如果自私自利 就是社會的癌細胞
    一個家庭也是一樣 一個家庭要興盛的話
    一定要家裡邊有這種人 能夠服務眾人的
    所以說不善 就是講不義之人 就會失去天命
    光是自己自私自利要圖發展的
    這個就是會失去天命
    不善則失之矣啊 要行功立德 很重要
    像後學就記得 講到行功 後學就記得
    後學有一次父親生病 我就到醫院去照顧他
    把所有的課都停了 沒有行功 照顧他
    照理說行功是沒有薪水的
    但是上天怎麼補償你 你都想像不到的
    結果後學在醫院照顧後學的父親一個月
    這時候就 因為剛才不是有講到這個體齡測試嘛
    那剛好那個醫院有一個
    不是那麼複雜的 一個簡單的體齡測試
    那後學就去做一個簡單的體齡測試
    它不像那個那麼複雜 說 哎 幾歲都點得很清楚
    從15歲到65歲 每一歲都有年齡層
    它就是一個大概15歲到20歲 20歲到25歲
    大概以5歲為一個間隔
    然後從15歲開始 一直到65歲 就大概測試出來
    你大概年齡層在 可能在55到65 或是45到55
    大概 好像是10年 10年為一個間隔
    我想去大概測試一下 就沒想到一測試 測不出來
    為什麼 超過65歲
    我身體那麼衰弱啊 超過65歲
    結果後來 後學父親病好了
    我又開始行功了愿 更忙
    到底在醫院照顧父親還比較輕鬆一點
    就是看他 小心他不要跌倒了啦
    服侍他吃飯啦 上廁所啦 洗澡 睡覺
    在道場到處奔忙 累的不得了
    又開始恢復行功了愿
    後來過了半年以後
    後學有一次回到醫院去 幫後學的父親拿藥的時候
    哎 經過那個體齡測試的地方
    一想說 我上次測超過65歲 再來測測看
    再去測 又沒有測出年齡出來 為什麼
    低於15歲 你說這怎麼說呢 不可思議
    所以這個 你得到天命的護持
    在你生命裡邊 有沒辦法想像的一種
    像剛才講的那個手斷成三截 還粉碎性骨折
    還可以把車子 機車拉起來 還可以騎回家
    這就是天命的護持 你沒有辦法想像
    就善與不善 義與不義 一念之間那
    所以說 楚書曰 楚國無以為寶 惟善以為寶
    楚國的史書上面講
    楚國 沒有什麼寶 惟善以為寶
    所以說 楚雖三戶 亡秦必楚
    以前講說 楚國就算只剩下三戶人家
    滅亡秦國的一定是楚國
    果然 後來秦國那麼強盛 被楚國給滅亡了
    項羽就是楚國人
    被楚國給滅亡了 所以為什麼呢
    因為楚國他們立國的精神 就是善
    善就是我們的寶
    他們沒有金銀珠寶 沒有千里馬
    沒有什麼高大巍峨的宮殿 只有善
    什麼是善呢 其實 人之初性本善
    善不是一個字 二個字可以講完的
    一個人萬善具足
    就像眼睛 有很多的功能 什麼顏色都看得到
    什麼大小形狀都看得到
    你不能界定在它只能看到青色 紅色 黃色
    就像德一樣 德 你也不能界定它只是仁慈
    或者只是勇敢 或者只是有自制力 或者只是慷慨
    它具有很多很多的功能的
    我們只能說 健康很難去界定
    但是不生病就是最好的界定 不生病就是健康
    同樣 不惡就是善 不要邪惡就是善
    而孔子講 什麼叫不邪惡呢
    就像不生病就是健康一樣 不要邪惡就是善
    孔子說 苟志於仁 無惡也
    如果你志於仁 你立志做一個仁慈的人
    仁人君子 仁人志士
    那無惡也 就沒有任何的邪惡了
    所以這個立志很重要
    你有沒有要立志成為一個仁人君子 這非常重要
    真正立志為仁人君子的人
    所謂志士仁人 要殺身成仁
    有殺身以成仁 無求生以害仁
    無求生以害仁 所以這是志於仁
    為了仁 犧牲生命都在所不惜 哎 這就無惡了
    所有的邪惡 甚至夙世的罪惡 都可以一筆勾銷
    像以前在印度 印度有所謂的種姓制度
    也就是說 你世世代代 是落在哪一種種姓的話
    你世世代代都做這個
    其中最壞的 就是操殺業的
    就是專門負責屠宰的 那是最壞的
    最好的 是婆羅門 還有君王 這是好的行業
    那最壞的就是操殺業的
    然後你誕生在這個家庭
    你不能改業的 你永遠都要操殺業
    那因為業障很重 你才會降生在這個家庭
    就好像你誕生做狗了 你不能說我要改行做貓
    沒有的 你就永遠作狗了
    因為你的業障就是這樣的
    結果 有一個家是以屠宰羊為生
    他們有的是殺羊的 有的殺這個殺那個的 不一定的
    以屠宰羊為生的
    然後他這個兒子 哎 不殺生 立志不殺生 不幹這行
    不幹這行 是沒有別的行業可以做的
    所以他的父母親就把他關在一個房間裡邊
    不給他吃飯 不給他提供飲食
    說 你今天 要麼就殺羊 你殺羊 你就幹這個行業的
    因為他就是不肯殺
    你要殺羊 你幹這個行業 繼承家業
    你要不殺羊 你不繼承家業
    將來你也是沒有別的事情 因為你不可能改行的
    你這個家族出來的 外面沒有任何工作可以讓你做的
    印度就是這樣子
    所以你也是死 我乾脆把你餓死
    免得你在外面流離失所 死得很慘
    所以他不提供食物 叫他殺羊
    然後他這個兒子就想說
    我如果真的肚子餓了
    然後喪心病狂了 我可能就真的把羊殺掉了
    就像李安拍的少年Pi 那個《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你要活下去 你就要殺它
    他怕自己到時候肚子太餓了 就真的去殺羊
    他就乾脆拿那個刀自殺了
    照例說自殺是有罪 罪很重
    可是他是為了救生 最後是殺身以成仁
    為了救這個羊 為了不要成為一個殺羊的兇手
    所以他自殺了
    所以他自殺以後 立刻就升天
    所有的罪業一時解脫 立刻升到天上做神
    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實際的那個時代的故事
    就殺身成仁
    所以說 唯善以為寶 這善是最重要的
    我們要志於仁 要立志成為一個仁者
    像我們今天道親 都清口茹素了
    就要立志 要守護自己 永遠不要殺生害命
    這就是寶啊 這是寶
    舅犯曰 亡人無以為寶 仁親以為寶
    舅犯曰
    這是晉國 晉國出了一個大主 叫做晉文公
    晉文公以前 曾經在外面流浪 流離失所
    到年紀很大才回到他的國家
    當了國王以後 就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然後他的舅舅
    舅犯就是晉文公的舅舅 也跟著他去流亡
    那這個舅犯就講說 亡人無以為寶 仁親以為寶
    這裡(課本)多了一個以
    就是我們這些流亡的人 在外面流浪的人
    連衣食都成問題了 當然不可能帶著什麼金銀珠寶
    但是我們還是有寶貝的
    我們的寶貝就是仁親 就是仁慈和親愛
    所以這就講的 志於仁 我們就仁慈
    因為有仁慈 所以我們這些人雖然在流亡
    但是 大家相親相愛
    像我們道親一樣
    以道相親 有道就好了 大家相親相愛
    所以這就是真正的寶 這是真正的寶貝
    叫 仁親以為寶
    所以我們要看清楚 什麼才是真正的寶貝
    什麼是道場的寶 什麼是家裡面的寶
    什麼是國家的寶
    善以為寶 仁親以為寶
    這都是有道之士 有智慧的人 有賢德的人
    他們才會有這麼好的體認
    好 再來看下一段
    秦誓曰 若有一個臣 斷斷兮 無他技
    其心休休焉 其如有容焉
    人之有技 若己有之 人之彥聖 其心好之
    不啻若自其口出 寔能容之
    以能保我子孫黎民 尚亦有利哉
    人之有技 媢疾以惡之
    人之彥聖 而違之俾不通 寔不能容
    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 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 並諸四夷 不與同中國
    此謂惟仁人為能愛人 能惡人
    這一段也非常重要
    這是聖人告訴我們的所謂用人之道
    人這麼多 要怎麼樣用他 這個很重要
    像後學在看 這麼多年來辦道起來
    就發現道親分作 當然道親很多 各式各樣人都有
    可是大致上我把他分成四大類
    四種不同的道親 各有他的因緣
    第一種道親 他可以成全後學的 這是最好
    他有辦法成全後學 成全後學
    不是你去成全 你真的成全得起來
    吃肉 你可以成全到他吃素 成全到他開壇
    成全到他犧牲奉獻 替天行道 成全到他 百考不退
    這真正好的一流的人才 就是可以成全後學
    度人簡單 成全人很難
    像我們一般道場來講 一百人求道
    看你有沒有一二個人可以成全得起來
    比方說一千個人求道 一年有一千個人求道
    可能有十個人 百分之一 大概十個人進入道場
    這十個人裡面看 有沒有一二個清口
    所以要成全人 沒有那麼簡單
    那一等人才 就可以成全後學 為什麼
    有德才行 德性要好 才可以成全後學
    第二種 就是可以維護道場的 這種也很好
    道場裡邊看到事 不用人家交代的 自己找來做
    像後學到一個道場去講課 哎 就發現一個年青人
    看起來像高中畢業那樣子 剛讀大學的
    因為他都站的直直的 一個平頭
    看起來就是那種很守規矩的高中生
    怎麼樣看起來都像那種規規矩矩的高中生
    就是臉看起來老一點點
    後來才知道 他已經三十幾歲了 台大畢業
    台大博士班畢業的 三十七歲了 看起來像高中生
    為什麼老是注意到他呢
    因為他進來遞毛巾 端茶 擦桌子
    上課之前就做這些事
    下課以後 道親都走光了
    他還在那邊看廁所有沒有收 等等的 維持道場
    他雖然學歷這麼高 台大博士班畢業的
    但是他維持道場 或者是在廚房幫忙
    或是維護清潔 或是來道場參班
    各種道務啦都可以維持的
    那個什麼辦道 執禮 通通都可以參與
    但是要成全人起來 這個其實蠻困難的
    還真的是自己要用智慧和德性 才可以成全得起來
    但不管怎麼樣 道場有事就做 事無大小 親自去做
    所以這種就是屬於維持道場
    維護道場 這也是很優秀的人才
    所以他就覺得自己運氣特別好
    他說他從來也不用補習的
    從小連坐公車 家裡邊窮 連坐公車
    因為家裡邊是修道人嘛
    連坐公車的錢 都要自己去打工啊來賺
    然後也沒有多少時間那可以來讀書
    可是哎 就是碰到重要考試的時候
    都可以順利過關 這就是上天有保佑他
    第三種是哪種呢 消災祈福 就祈福消災的
    後學碰到這種道親 我都不會成全他成為辦事員
    他就是要來祈福消災的
    所以他來聽聽課 聽聽道理
    初一十五來拜拜 就好了
    那這種祈福消災的 後學也有碰過這種道親
    做生意的 根本沒有時間來道場 錢到人不到
    他們就是要麼就初一十五來拜拜 祈福消災
    要不然就是來捐錢
    寶光建德有一位道親就說 他做生意的嘛
    道場要蓋本壇那 要什麼的
    他 哎 天花板我出 這哪一個地方我出 音響我出
    他搶著要做這個生意 為什麼
    他說他 比方說今年如果捐五百萬的話
    一定賺一千萬以上回來 他有經驗了
    所以他說碰到這種 他都搶 到處打聽
    這就所謂祈福消災的
    他也是內行人 他也沒有時間跑道場
    他來也沒有用 因為他沒有那個心
    他沒辦法去低聲下氣去維護道場
    也沒辦法慈悲 智慧地去成全後學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