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加入美國隊? 《晶片法》會不會搞垮護國神山? ft.中經院 資深副執行長 李淳 | 斐姨所思【阿姨想知道】 EP37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0 фев 2025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53

  • @alanchen3337
    @alanchen3337 2 года назад +78

    身為一個有在投資台積電與關心未來前景的投資人,李淳的論點讓我降低了對台積電風險的擔憂,雖說不是沒有風險,但台積電因為是隊員而不是競爭對手,所以不會成為東芝2.0是我最大的收穫

    • @林家立-i2l
      @林家立-i2l 2 года назад

    • @davidchou6441
      @davidchou6441 2 года назад

      2023/2/14 現在巴菲特開始賣台積電了! 你應該不會覺得台積電沒有風險了吧? 巴菲特看到甚麼我們沒看到的???

    • @沈君樸
      @沈君樸 Год назад +1

      國民黨想要繼續在台灣當權貴,就必需拿到執政權,不然怎麼當高高在上的高級外省人,為了拿到執政權,國民黨選擇跟中國合作。
      據説台灣靠八艘潛艦,就能滅了中國奪島的艦隊,難怪國民黨要拼命的擋國防預算,一切都是為了保護中國,怕台灣的潛艦打趴中國的潛艦。
      美媒財經內幕揭露,台灣潛艦國造搭美製MK-48魚雷,是共軍新夢魘,可將船艦攔腰打成兩半,所以近20年來國民黨無論如何,都要擋住台灣潛艦的發展。
      中國最不希望台灣有潛艦,因為有一種說法,沒有潛艦的海軍,不能算是完整的海軍,中國當然不希望台灣擁有完整的海軍,於是中國養的共諜國民黨,就拼命的擋台灣的軍購案。
      拿國民黨跟民進黨比,根本就不是同一個等級,民進黨讓台灣人,在全世界發光發熱,國民黨卻一直在扯台灣人的後腿,因為國民黨根本就不希望,台灣人在國際上揚眉吐氣。

    • @Eric-mb1qj
      @Eric-mb1qj Год назад +1

      國民黨是從中國逃來台灣的難民黨,想要當台灣的主人,就要認同自己是台灣人。
      不要老想當中國人,國民黨不認同自己是台灣人,還想霸佔台灣的執政權真的是很可惡。
      台灣以前有漢人是自己移民到台灣來的,不是像外省人是跟著國民黨逃難到台灣來的。
      國民黨是中國本土的政黨,當然國共一家親,只有跟台灣人不親,國民黨跟台灣人不同心。
      國民黨的心不在台灣,國民黨只是把台灣當成政治的籌碼,當成得到中國給的利益的工具。

    • @joe5865
      @joe5865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Eric-mb1qj什么国共一家亲,明明是红绿一家亲,一唱一和很热闹

  • @Nicky-WorldCitizen
    @Nicky-WorldCitizen 2 года назад +13

    一向喜歡聽李淳講解分析像這樣廣而深的題目。他口條清晰,深入淺出,非常期待他的podcast.

  • @rickchu6988
    @rickchu6988 2 года назад +25

    李淳大師的分析非常清楚立證有力~~~

    • @zouzhengliling
      @zouzhengliling 11 месяцев назад

      收了西方人的钱的说客

  • @Porako
    @Porako 2 года назад +13

    深度討論看得很爽

  • @MEOWMEOW-ds2bx
    @MEOWMEOW-ds2bx 2 года назад +17

    第一次聽李淳執行長的清楚厄要分析,就想follow日後的看法,我的感受和疑問跟斐姐的很像

    • @侯猿人
      @侯猿人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那你應該去聽聽教授講有關cptpp的影片 超棒

    • @馬林-o8e
      @馬林-o8e 2 года назад

      @@侯猿人 呵呵,你相信这人的说法真是不可思议!CPTTP,台湾很难加入!别听李淳忽悠!

  • @nothingbuthappy10
    @nothingbuthappy10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

    有李淳就有我當聽眾

  • @wawalee4001
    @wawalee4001 2 года назад +12

    今天很棒,李淳先生分析的很淸楚,很容易了解,感謝

  • @blueocean8203
    @blueocean8203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李淳 太厲害了

  • @林祐揚YUYANGLIN
    @林祐揚YUYANGLIN 2 года назад +6

    台積電電工程師高薪像是保護費這觀點有點意思, 我提出另外一種看法,高薪工程師提供台灣社會一個邁向中產的穩定向上通道,保持了整體社會的穩定, 為整個國家賺錢,讓台幣穩定,雖然在國內現金價值變低了,但是到日本時台幣消費力反而增強了

  • @vickychen0415
    @vickychen0415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本來想說這個議題已經很熟,沒什麼興趣。但李淳先生邏輯清晰,聽他委委道來,非常有收獲! 也謝謝范姐問的好問題!

  • @cathytseng2983
    @cathytseng2983 2 года назад +57

    我認同斐姨的『台積電高薪的工程師』是一種付保護費的說法😁😁😁

    • @chun-hanchen1164
      @chun-hanchen1164 2 года назад

      聽不太懂"保護費"的意思
      請問Cathy Tseng
      誰是老大…
      提供了什麼保護

    • @LKK_aayy
      @LKK_aayy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chun-hanchen1164 台積電保護台灣,而這些工程師的薪水就像保護費吧

    • @chun-hanchen1164
      @chun-hanchen1164 2 года назад

      @@LKK_aayy 了解謝謝妳👍

    • @sdfsdfds-ce8xw
      @sdfsdfds-ce8xw Год назад

      @@LKK_aayy 但早已公開地去台化 也算是節省保護費的概念?

  • @cschangg
    @cschangg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這位說的太好了

  • @黃錫仁-n7j
    @黃錫仁-n7j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面對未知的未來 人才都應具備發掘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 ~~~!!!

  • @potterchang1643
    @potterchang1643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逆風提問「分配不均與打壓半導體」的說法:
    國家資源有限預算有限人才也有限,當目前舉國全都把眼光集中在半導體時,其他產業的資源便有可能受到排擠,無論是政策對產業補貼的預算、教育人才養成的方向⋯⋯等,有可能讓其他產業措失了一些機會,左膠所想的其實不是要打壓。認同李淳「不如各行各業都有如台積電的龍頭」的說法,這時候若國家能讓半導體業作為火車頭,政府引導讓科技業的經濟成果也能投資到其他產業上(無論是稅收或其他形式),我想更能夠造福百工百業。動機不是要打壓我們的護國神山,而是透過再分配而外溢產生護國群山。

  • @OdinWu
    @OdinWu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

    從竹科管理局成立,到一般民眾隱約知道半導體產業花了20年;創造半導體都市傳說又再花十年。
    這樣的時間是多少次政黨輪替,很懷疑現在會有政治團體願意投資如此長遠的事務。

  • @gray120
    @gray120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竹北偏僻的公寓一坪45萬,45坪要2250萬,這些年入180萬的人每年還130萬也要20年,基本上都幫建商打工了,財富不均,還好啦,自然有人去剝削這群人。

  • @newtonhung
    @newtonhu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37

    做為一個二十多年半導體從業人員,台灣的RUclipsr多媒體可能是台灣下一個台灣的護國神山。

    • @joshchang3876
      @joshchang387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不太理解 為什麼?

    • @alvint4346
      @alvint434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能理解,真知灼見。

    • @明-d5z
      @明-d5z 2 года назад

      @@joshchang3876 我也不太理解,求解釋

    • @宗宗-q4i
      @宗宗-q4i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掌握\吸引群眾的看法意見=生活/價值觀/金錢/政治,被經營內容農場的人稱呼為規模最大又合法的內容農場w

    • @蔡維-r3f
      @蔡維-r3f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不太認同,就像當年台灣的電視產業曾經很發達,但影音娛樂都會牽涉到語言,華語市場終究有所限制,要壯大到變成下一個護國神山有其困難

  • @miketsai2002
    @miketsai2002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講的很清楚

  • @studiohom5233
    @studiohom5233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台積電是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有的,再有第二個真的很難

  • @accountteaching1856
    @accountteaching1856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李淳解析非常清晰,受惠很多!

  • @mixovauk
    @mixovauk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李淳的經貿航班」在Apple的Podcast好像還搜尋不到(2022-11-17)?

    • @ritahsu
      @ritahsu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11/25再找找?

    • @Lin-yy1zz
      @Lin-yy1zz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有說是11/25會在鏡好聽上架

    • @燕如-p6w
      @燕如-p6w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也找不到(2022-11-20)

  • @annetsengWT
    @annetsengWT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精彩啊!👏

  • @bochzan8787
    @bochzan8787 2 года назад +4

    據統計一般企業的生命期是7年,中型企業17年,大型企業40年,到2027年台積電的年紀已40年!

  • @gamania11234
    @gamania11234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講的很棒欸,比起盲目散播亡國感,這樣背景的討論跟看法更能激起觀眾自己的思考

  • @jojo7437
    @jojo7437 2 года назад +7

    最近ㄧ直看新聞狂打去台化的報導!這集看完後才真正了解 這就只是假議題!

  • @Cordic45
    @Cordic45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台積電的誕生可以參考孫運璿的自傳

  • @HcDaN
    @HcDaN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感謝說明!您能安排來解釋「反托拉斯」嗎?過度集中人人自危等 。。。TSMC 是否已經進入遭到「反托拉斯」法制裁的颱風眼裡了呢?

  • @宇-x4d
    @宇-x4d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與其說強制是美國對大家做了甚麼,不如說美國讓你知道你不去美國投資它準備對你做甚麼,就像副執行長說的那些本土廠商要求美國政府卡這卡那的部分,要是這些外國廠商不去,會不會變成立刻卡?還是又有多少檯面下看不到的暗盤會讓那些廠商知道,不去,你就試試看?
    如果沒有這種潛在威脅,那些廠商還自願去,那才真的叫自願,不然不去跟等死沒兩樣的時候,那一樣叫強制!

    • @兩岸觀察家
      @兩岸觀察家 2 года назад

      这就是二选一,选大陆台积电大概率会被直接制裁,不过如果在中美的拉扯中可以运作得好可以台积电可以获得更多自主权更大的利益,但是这条路可能会非常辛苦。选美国并且在美国建厂实属无奈。如果我是台积电,我也会这么选吧,这是一条相对容易的路。

  • @hanhann
    @hanhann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個來賓讓我想到古代的`〔空談`」還是奜姐比較實際

  • @godlychen
    @godlychen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美國是很依賴台積電的, 晶片法如果會搞垮台積電, 那就不符合美國利益

  • @HC-rj2vt
    @HC-rj2vt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可惜有點麻煩
    還要再下載app才能聽

  • @闕文祺
    @闕文祺 2 года назад +8

    李先生說的很中肯。
    蔡政府也準備好了後手 ,就是「台灣晶片法」!為了鞏固「先進製程晶片根留台灣」,先進製程研發費可折抵25%營所稅、先進製程設備折抵5%營所稅,此法案力拼2023年元旦通過。

  • @usrealestate
    @usrealestate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或許川普讓人感覺很大炮,但他確實開啟了一個敢於對抗中共的新時代

  • @tzuangel521
    @tzuangel521 2 года назад

    11:50......;18:57......

  • @chancechance888
    @chancechance888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時間證明,老美就是要把高階製程晶片慢慢都移轉到美國!所以,怎麼會沒有備案?!美國本身就是最大、最有力的備案!台積電不論多獨門,廠設到美國,台積電獨門的日子也不多了!原物料、生產機器掌握在歐美日手中之外,其他美國大廠比如英特爾也可以就近去美國台積電挖角、將來在美國台積電學成了的美國本土工程師,也可以跳槽去為其他同業效勞呀
    現在台積電在美國不只得蓋1座廠,未來陸陸續續還得應美國要求蓋到4座, 還要台積電也要到美國盟友的國度設廠,那不是掏空台灣的經濟命脈,是什麼?其他國家如果都會做了,還要你台積電幹嘛!? 急著把台積電移往美國,所謂何來?為什麼過去那麼多年,台積電一直在台灣全力生產就不會有風險,反而是美中交惡後,才覺得台積電這樣子有風險?講白了,美國就是為了跟中國打代理人戰爭作準備,要把台灣烏克蘭化!問題是,台灣沒有烏克蘭大,只有它的1/17之一,老美都不敢直接跟俄羅斯、老共對幹,卻一直拱著烏克蘭、台灣去前線當炮灰,所為何來!?老美說要保衛台灣是真是假還未知,但要激發台海戰爭,藉台灣拖累、制裁老共卻是真的!看看美國過往怎麼發跡的!? 靠戰爭財發跡的!

  • @hung8786
    @hung8786 2 года назад

    李淳襪子裡的腳趾好搶戲😂

  • @jee7394
    @jee7394 Год назад

    美晶片法案吸引招商 台半導體仍須安全考量
    大紀元 記者侯駿霖 台灣台北報導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5日指出,美國晶片法案對半導體業的補貼政策,也有諸多不確定性,因為美國半導體製造生態系仍不健全,如果台灣把工廠搬到美國,可能會出現效率低下的問題,尤其無論要搬到美國或友邦,不應只是商業決策考量,而要視為安全議題來討論。
    李淳說,隨著新冠疫情爆發後,引發全球晶片短缺,甚至在美中貿易戰將晶片作為經濟對抗的武器,暴露出半導體產業的脆弱性,所以供應鏈漸漸從追求規模經濟與效率的模式退出。
    他說,未來面對全球經濟新體制,如何有效長期投資並避免超額供給,如何達到自給自足又避免產能過剩,將是後續的挑戰。
    李淳表示,這個變化將帶來兩個新挑戰,首先,有效的長期投資要能避免超額供給或是產能過剩;其次,美國的出口管制會對市場有相當大的影響。這兩個挑戰都會影響到台灣競爭力,例如重複投資,而在研發方面,可能也會出現軍備競爭,爭奪稀少資源的情況。
    對台灣而言,李淳指出,晶片法案是個補貼政策,也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如果我們把製造流程、工廠都搬到美國去,但當地生產製造的生態系上不完整,恐怕會出現無效率的情況。他說,時間上是重要的不確定因素,因為蘋果公司光是把10%的產能從中國遷出,就花了將近8年。
    李淳認為,台灣必須要做好分散風險的動作,尤其是台積電、聯電等公司,勢必要找到分散風險的方法,如何為台灣帶來更多彈性,不受到中國市場的牽制與影響,甚至各國也可以更為自由的制定相關產業政策。他說,從特定地區遷出的計畫,應當成安全議題來看,而不是商業決策,降低安全疑慮勢在必行。

  • @Pingoobangoo
    @Pingoobangoo 2 года назад

    💯

  • @allenkyo0206
    @allenkyo0206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感覺李淳是出來洗地的。成熟製程一堆國家公司都能做,美國自己也能做,甚至中國也能做,先進製程才是台積的不可取代性,現在美國強迫台積去設立先進製程廠意思還不夠明顯嗎?

    • @fanamericantime
      @fanamericantime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我們和李淳一不收政府錢、二沒拿企業捐贈,所以沒必要出來擦脂抹粉。
      我們負責問問題,讓李淳講他知道的部分,沒有刻意引導,剩下的就交由觀眾自己判斷囉。

    • @allenkyo0206
      @allenkyo0206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fanamericantime 沒收錢就不會洗地嗎?那你幫我問問他擔任公投辯論反方代表的時候收了政府多少錢,謝謝

    • @酒精-o4y
      @酒精-o4y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fanamericantime 對世界來說,當然希望分散風險,但對台灣來說勒?台積電當然不會gg,因為gg的是台灣啊⋯⋯一堆口口聲聲為了台灣好,卻做出相反的事

    • @酒精-o4y
      @酒精-o4y 2 года назад

      我是美國也會這樣做,但現在台灣是被賣了還要幫人家算錢XD反正愚民多

    • @roylee6425
      @roylee6425 2 года назад

      @@allenkyo0206 意見跟你不同,就一定有收錢:這是什麼邏輯?那麽您為何不先說說這輩子一路走來,收了誰多少錢?

  • @dolphinchen1823
    @dolphinchen1823 2 года назад

    比照歐美的半導體高薪的錢要怎麼來🤣

  • @ddgs888
    @ddgs888 2 года назад

    李淳有綠卡嗎?

  • @喵喵楊-k5g
    @喵喵楊-k5g 2 года назад

    這節目很好,但標題和版面下的標,小編要注意改進,好幾部影片頁面有誤導或錯誤,有點把訂閱看這個節目的水準降低,損害觀眾智商,例如我們明知法案真正目的和台積無關。其它影片例如疫苗、疫情也不一定這樣,小編更應該重視事實和國際走向,加油,祝節目長虹😊

  • @zzxxccvv6293
    @zzxxccvv6293 2 года назад

    還沒使出美光提告晉華那招

  • @jee7394
    @jee7394 Год назад

    美中經濟對抗 企業不可再幻想左右逢源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謝佳興
    美中角力不斷升溫,外界關注台灣在經貿層面恐得選邊站。對此,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今天(17日)強調,國際政治引發的供應鏈移動,並非國內政治立場所能改變,在美中紛紛採取經濟謀略展開對抗下,企業「不要再幻想可以左右逢源」,除了關鍵產業勢必會有選邊站的問題外,企業也要思考是否有出口過度集中的問題,因為除了美方會施壓外,中國也同樣可能出手,他認為台灣過去30年累積的經濟韌性、代工領導地位,是面對美中對抗的最佳本錢,須持續提升這方面的國際力。
    中經院17日舉辦研討會探討當前國際經貿新情勢,針對美中科技、貿易角力不斷,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指出,美中關係已走向以競爭、對抗為主軸,夥伴與合作成為次要關係,而這樣的國際政治局勢引發的供應鏈移轉,並非國內藍綠政治立場能夠影響,台灣作為代工服務業為主的國家,以當前經濟結構、參與國際供應鏈的方式來看,很多定義權不在我們身上。
    李淳指出,美中對抗下,雙方皆已開始脫離自由經濟規則,走向經濟謀略,像是美國提倡製造業回流、籌組晶片四方聯盟試圖阻擋中國半導體崛起等,在此前提下,企業「不要再幻想可以左右逢源」,先進科技、關鍵產品確實需要選邊站,但也並非立即要做出選擇,且美國也不是要全數產業都要與中國脫鉤,反而希望在中國之外有額外的布局。因此,他建議企業要檢視出口是否有過度集中的問題。李淳說:『(原音)我看到我們有些金屬產品還有石化,可能超過7成都是出口中國,現在是這樣,美國不逼我們選邊,中國會不會制裁?這是另外一個壓力點,這些風險答案很清楚,就是各位一定要去從一個想像風險會發生的情境,去思考我的布局會不會有脆弱點,今天美國不逼我們,假設兩岸又怎麼樣,各位變成下一個鳳梨或是下一個釋迦,我們要怎麼處理,我會強烈建議各位要從這個方向去思考布局。』
    李淳形容,台灣經濟過去30年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就像泡在舒服的溫泉裡,雖然未來30年再無溫泉,但也不代表人生就是黑暗。他認為,美中強權對抗下,世界多數和台灣一樣屬於中小型的國家,都有很大的壓力,台灣可從日韓印度等國的經驗學習,且台灣過去累積的經濟韌性、代工領導地位是面對未來變局最好的本錢,須持續保有這項國際競爭力,在新時代找到新方法。

  • @Jalinsherag
    @Jalinsherag 2 года назад

    把幾年前川普的對中政策拿來和現在拜登對比,有點厲害😂

  • @Nan-wg4mv
    @Nan-wg4mv Год назад

    Make no mistake. The war mongers are in Washington. The 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 has never been so powerful in lobbying, manufacturing and selling. Selling, dounds familiar?

  • @ewewe3513
    @ewewe3513 Год назад

    意思是台積電是美國的,只有這樣才沒有競爭關係

  • @chenjunting
    @chenjunting 2 года назад

    晶片法會不會傷害台積電,單純的辯論有用但絕非全部,看股票最準。美國全世界最聰明最狡猾的腦袋在華爾街,人家一直往台積電丟錢,就是看好你成長。結果台灣投資人傻傻地往反方向跑。等到看到股票漲了才跟。

  • @Gnihcih
    @Gnihcih Год назад

    李淳太站在美國立場,美國是「開放吸引」廠商去美國投資?
    不!他是「強迫」!

  • @davidchou6441
    @davidchou6441 2 года назад

    南韓的風險, 與台灣是一樣的! 這個區域的戰爭是同時發生的, 不管在台海或南北韓! 去看看彭培奧的自傳吧...

  • @fanlost1020
    @fanlost1020 2 года назад

    台灣如果真的作為一個國家,就該知道國際政治是小國獲益的關鍵,為何台灣不能把持台積電來斡旋中美,以晶片技術銷售中國為前提來換取美國更多的資源,如同菲律賓在中美雙方各自收益;原因就是,台灣並非是一個國家,只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籌碼,投資人只是想錢滾錢而已,還有什麼更多冠冕堂皇的願景嗎?就連政客都是投資人。
    台灣價值是什麼東西?主講人要顧的就是投資人的投資的手而已,衣冠楚楚是必要的粉飾。

  • @AMATISIG
    @AMATISIG 2 года назад

    斐姨的頭毛是自然色嗎?有點神奇。

  • @SH-uq7rw
    @SH-uq7rw 2 года назад

    台灣給的薪資,確實不太有競爭力

  • @ponytomgem
    @ponytomgem 2 года назад

    政府:房地產,另一個台積電~經濟火車頭

  • @sc5396
    @sc5396 2 года назад

    Intel跟台積電不就是競爭關係嗎?美國沒有可能為了扶持intel長期來講削弱台積電嗎?另外高階晶片集中在台灣給世界造成風險不是很好嗎?風險分散了不就降低台灣的重要性了?我們考慮別人前應該先顧自己國家吧。

  • @benjaminchung1088
    @benjaminchung1088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Micron 一直在新加坡擴廠

    • @chingweic7489
      @chingweic7489 2 года назад

      投資都暫緩了
      現在全力發展幫美國製造

  • @user-nl4rj3oc7lfengminiunai
    @user-nl4rj3oc7lfengminiunai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台積電沒有美國沒有台積電就那麼簡單

  • @李翰維
    @李翰維 2 года назад

    目前聽起來就是美國跟中國怕打起來,買不到晶片。

  • @livelooker
    @livelooker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去台化是不可能的
    一是技術在台灣
    二是台灣沒有跟美國競爭

  • @elfin9252
    @elfin9252 2 года назад +10

    李淳根本誤判吧!拜登的作法講白一點就是綏靖啊,你想要有秩序有邏輯的可測世界,問題是人家獨裁政權的領導人根本就瘋子,遠的不說就講今天G20習包子跟加拿大總理的對話,翻譯跟習說的根本沒完整翻譯,他翻譯成習想要聽的,你覺得見面談的更好那是正常人的邏輯,但對習根本就不能用正常人的方式去思考。全世界都要解封了中國還在清零合邏輯嗎?只有川普這不可測的應對才能消滅的了共產黨,照拜登那種作法只是在抑制但人家還是在成長,綏靖只讓對方藏更深

    • @andyliu3465
      @andyliu3465 2 года назад +5

      中國自己已經在經濟倒退了,哪來的成長?

    • @chaseltan2839
      @chaseltan2839 2 года назад

      所以直接开战射飞弹比较好? 目前明面还没完全撕破脸就先好说话啊。 然后再另寻他法不然打世界大战有比较好? 还有川普不可测可以应对? 认真???? 一个疯子不够再来一个来负负得正?这你的逻辑?

    • @陈乌鸦-j2g
      @陈乌鸦-j2g 2 года назад

      今日的世界危機都是同盟國對獨裁者的縱容,包括北韓、伊朗、中國、俄羅斯~

    • @ericchien658
      @ericchien658 2 года назад

      有調理、有邏輯也可以讓更多隊友知道怎麼配合,李淳先生也說了,抑制中國只是他的次要計畫,中國已經崛起,防堵中國不是只靠也不能只靠美國而已。
      我完全同意李淳先生的說法。

    • @andrew09chiang85
      @andrew09chiang85 2 года назад

      你的話讓我感覺,莫名其妙, 瞎扯! 不懂就別發言

  • @jee7394
    @jee7394 Год назад

    G20「川習會」是川普連任的籌碼?
    文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陳依旻
    至於川習敏感時機熱線,是否會為中美貿易戰帶來轉機,李淳表示,「領袖見面總希望最好不要空手而歸,所以有消息指出,雙方正在思考兩國領袖見面之前,是不是先來重新啟動諮商,不過從五月下旬談判破裂到六月中旬的氣氛看來,他們這次要達成協議的機率非常低」。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有「良好通話」。G20峰會即將登場,兩人在敏感時機熱線且攸關貿易談判,是否為川普「再戰白宮」的籌碼?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表示,此次「川習會」從安排到敲定,中國對美國的要求開始考慮再三,要達成協議的機率非常低。
    李淳今接受《放言》訪問時表示,之前就聽說美國想安排「川習會」,是北京一直沒有回應,「與其說川普要競選連任,不如說,中國對美國這些要求開始考慮再三,且沒有立即回應,顯示出來的問題是,他們兩國關係不像以前那麼熱絡」。
    至於川習敏感時機熱線,是否會為中美貿易戰帶來轉機,李淳表示,「領袖見面總希望最好不要空手而歸,所以有消息指出,雙方正在思考兩國領袖見面之前,是不是先來重新啟動諮商,不過從五月下旬談判破裂到六月中旬的氣氛看來,他們這次要達成協議的機率非常低」。
    李淳說,中國白皮書、華為等案件,都是在過去一個月發生,但「見面三分情,總比不見好,至少他們可以為後續的談判做出一些指示,比如他們有一個說法,是希望雙方團隊都能繼續恢復談判」,他強調,「我猜大概最多就是做出這樣一個宣示而已,要牽制、或是同意怎樣協議內容非常困難」。

  • @兩岸觀察家
    @兩岸觀察家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不好意思,我想问一个题外话,为什么台湾的节目,人会有的人用习拜,有人用拜习。电视节目基本都用拜习极少数用习拜,是有法规规定还是表明某一种立场?

    • @im_emery
      @im_emery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沒有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單純是個人習慣哪一個講出來比較順口就講哪個而已

    • @兩岸觀察家
      @兩岸觀察家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im_emery 谢谢

    • @MoJYuan
      @MoJYuan 2 года назад

      @@兩岸觀察家 按理是拜習,對應美中。說習拜會的是被大陸媒體帶跑了。

    • @電鋸刮腿毛
      @電鋸刮腿毛 2 года назад

      意识形态

  • @520somuch
    @520somuch 2 года назад

    補助台積電就是打壓其他產業

  • @poshunchiu347
    @poshunchiu347 2 года назад

    又是一個三分鐘半導體專家

  • @m593102266
    @m593102266 2 года назад

    美國給的這些補助 日後有要求台積電必須反饋什麼🤔嗎?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 @aa69687
    @aa69687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美國是希望扶植日本的半導體製造2奈米,除了韓國,台灣以外,日本也能生產精密的晶片,以便降低風險。

    • @oceanea6b0908
      @oceanea6b0908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台灣,日本,韓國,是在同一個區域,何來的分散風險?

    • @PigSirotan
      @PigSirotan 2 года назад

      美國地大物博錢多力強,
      直接在美國生產2奈米就好,
      繞一大圈在一個地緣風險也不低的日本生產2奈米幹嘛?@_@

    • @chaseltan2839
      @chaseltan2839 2 года назад

      分散风险,美国也有自己的厂,但薪资太高。主要做分散风险与备案用。

    • @Islandgirl824
      @Islandgirl824 2 года назад

      美國工程師落地不行

  • @kzhou-my9bl
    @kzhou-my9bl 2 года назад

    呵呵

  • @simonc0307
    @simonc0307 2 года назад

    台灣只要做泛用晶片就好。

  • @notJaybutZay
    @notJaybutZay Год назад

    笑了,到底是誰在張冠李戴?
    台韓半導體的崛起,不就是因為美日簽了半導體協議,
    這才讓台韓看到可乘之機,然後切入?
    不然台積電哪一年成立的,三星半導體哪一年成立的?
    為什麼不早不晚,偏偏是美日貿易戰之時?
    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怎麼會是因為台韓崛起,日本才跌倒的呢?
    而且,日韓的半導體代工,這十年才真正崛起,成為主流。
    過去的20年依然是intel模式為主吧。
    台積電是擁有自己技術,但也只是龐大半導體的中間一環而已。
    美國仰賴台積電技術?那要不要美國也試下ASML也不賣EUV給台積電試試,
    看看到底誰仰賴誰??
    這才張冠李戴,因果不分,胡亂辯論一通的經典教案。

  • @gaoyuf7917
    @gaoyuf7917 2 года назад

    台积电去美国:
    对美国:绝对利好
    对民进党:绝对利好
    对台积电员工:绝对利好
    对台积电:利好
    对台湾:利空

  • @ESG_365
    @ESG_365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賺得多
    資源回收與再生再創的責任
    方符合共生的意義。否則
    它不過是掠奪者偽君子
    好不過三代的 永續企業

  • @Gnihcih
    @Gnihcih Год назад

    全世界只有台、韓生產高階晶片?胡說八道!INTEL不生產?
    何況,美國是要把台積電最先進的二奈的都搬過去。

  • @nperovic
    @nperovic 2 года назад

    Intel is a

  • @apihwang5833
    @apihwang5833 2 года назад

    川普在聯大發表演說是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拜登是另類的馬克思主義內容,在國內也是進行中央決定各州事情。

  • @兩岸觀察家
    @兩岸觀察家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节目看完。我对这位資深副執行長 李淳还蛮惊讶的,虽然侃侃而谈,但是言语之中充满了冷战思维,有点太偏离事实,这样对未来的形势是会产生严重误判的。尤其自相矛盾是在国际分工跟供应链安全这块,之面讲台积电跟美国芯片设计公司的共生关系,之后又讲美国会因为供应链安全,把关键的制造业回流美国。另外还有一点,台湾只是有台积电这一家公司?难道MTK,瑞昱,联咏,这些就不是美国芯片厂商的竞争者了?还是说台湾只靠一间台积电就可以养活2300万人。有些事,真的,不能因为自己的立场而去扭曲事实,自己逻辑自洽,这样是会害了台湾的。

    • @roylee6425
      @roylee6425 2 года назад +9

      您似乎不是很懂產業經濟學。
      1. 有些競爭對手的存在有把餅做大的效果,有些競爭對手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獨大,有些時候有對手是為了鞭策自己,簡言之,有對手不等於要消滅,有些場合有對手反而是好事。
      2. 晶片設計不在美國支持回流的範圍,產業也沒有人在喊「去台化」的擔憂,跟晶片製造完全不同,您知道原因為何嗎?軟體、進入門檻、市場結果都不同。
      3. 晶片製造就是冷戰思維,事實上寫進去美國國安報告的幾項產品跟科技,也都是冷戰思維。
      4. 台積電在台灣現在就月產120萬片,您可以去查查未來在美國月產量。釐清主、從佈局,也可釐清您的思維。

    • @andrew09chiang85
      @andrew09chiang85 2 года назад +2

      你的腦袋,還是管管自己家就行了

    • @rwei2870
      @rwei2870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別忘記台積裡面有多少AMAT LAM KLA ASM ENTG的設備和材料 台積死了這些大公司營收大概也半殘 整個晶片產業架構非常複雜

    • @夏禹启
      @夏禹启 2 года назад

      😂时间不多了,人家岛内骗骗大众安心而已

    • @mimi20506
      @mimi20506 Год назад

      你還是多看幾次吧

  • @cindychen1932
    @cindychen1932 2 года назад +3

    真可憐,被賣了,還幫別人講話,洗風向
    二百年前,美國人蓋鐵路,不想自己作,就從中國載百萬工人到美國
    二百年後,美國人作晶片,不想自己作,就從台灣載工程師到美國
    台積電都認清了從美國來學的工程師無法吃苦耐勞在工廠工作,只好把台灣最好的人材連眷屬都送去美國
    幾千人的高階精英送去美國,只作美國需要的產量,就幾萬片,
    只因為美國沒有安全感,就斷送了台灣辛苦培育出來的頂尖人材,
    用台灣人的青春歲月,當作是付美國保護費,馬的,妳范阿姨怎麼不自己去美國付保險費
    當美國都有高階晶片了,當台灣有難,美國還會來保護台灣嗎?反正晶片都在美國手裡了,台灣被弄也沒差了
    最好像烏俄一樣,中國台灣也打一打,拖倒中國,反正高階晶片在美國手裡,其它找代工也方便多了
    結果還在吹李大濕
    為什麼巴菲特現在才投資台積電,以前是裝死沒看到
    不就是看到,台積電要去美國,而且長期下來會慢慢把整個在台灣的廠都搬離台灣,現在的政府也無腦奉送
    才買下台積電的股票
    沒錯,當時的日本跟美國是競爭對手,所以美國才弄死日本的半導體
    台灣跟美國不是競爭關係,所以美國不會弄死台灣的半導體
    是直接在台灣把半導體從根挖回美國,手段不一樣,結果是一樣的,都是要被弄死的
    結果還在吹李大濕
    真悲哀,被賣,還很開心
    好好的去看看美國的建國史

    • @h.y-chen
      @h.y-chen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基本邏輯都有問題。美國本來就有高階晶片(intel)也有成熟晶片(GF) 技術本來就不是問題 問題是成本,台灣人在美國也是領美國等級的薪水,去美國成本一樣比台灣高。
      不會看不起台積電,也不用把台積電當神,今年最新的CPU intel就是跟AMD(台積電) 水準一致,一個效能更好,一個能耗更好,intel也要開始做代工,
      美國何必要完全把台灣的低成本勞力挖去美國增加全世界晶片成本傷害自己(跟全世界)經濟?

    • @cindychen1932
      @cindychen1932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認真搞笑文?
      拿intel跟台積電比?intel有高階晶片?
      台積電整批載去美國的員工有拿美國等級的薪水?
      護國神山天天在叫,現在要送給美國,就說台積不是神?
      美國何必挖?美國已經挖了,整廠整批
      就繼續把眼睛遮住好了,
      美國有所有興建鐵路的所有技術
      但就是沒有人願意去做,所以載百萬中國人去美國
      同樣的
      美國有所有高階、超高階晶片技術,但就是沒有人願意蹲廠三班制賣新鮮的肝顧機台
      所以載台灣人去美國
      真悲哀,辛辛苦苦在台灣培養出來的一流人材,就這樣整批整批雙手奉送給美國
      然後新鮮的肝顧廠房顧機台十年二十年,沒用了,再整批整批送回台灣
      這整批人是沒有選擇的,去美國後,不想幹,能留美國去拿更好的薪水,更好的工作環境、更能發揮自己能力的公司嗎?
      沒有,只能回台灣
      載你去,就是去顧廠房顧機台,去作美國人不願意作的工作
      這些人是沒有自由的,
      台灣人真的很悲哀

    • @h.y-chen
      @h.y-chen 2 года назад +1

      @@cindychen1932 你比較悲哀,我都已經告訴你intel有高階晶片還有證據,你還說沒有,然後後面又說美國有高階晶片技術,然後你又承認沒人願意蹲廠,我已經發現你是中國人,或者是中國犯人正在發文減刑了,台灣美國又不是中國,哪來什麼沒有選擇,去美國幹滿年限就有綠卡,為什麼不能留美國?你連一個去美國工作的朋友都沒有?我認識好幾個。

    • @cindychen1932
      @cindychen1932 2 года назад

      @@h.y-chen
      我居然跟一個只知道「Intel有高階晶片」的在對話
      「千萬別跟豬吵架⋯」
      祝福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jonsnow4666
      @jonsnow4666 2 года назад

      @@cindychen1932 第一天關注半導體?intel沒高階?20年前天天吹intel外星科技,從落後2代到今天超越2代,為什麼?是因為台灣人吃苦耐操,產業聚落互相支援,你今天去設廠,沒好用的台灣人,沒對應的產業支援,就算蓋了30間也是沒用,不懂就別發言了

  • @nj774
    @nj774 2 года назад

    这集真是强忍着笑,看着来宾不停说着自相矛盾的话,往往前一句还在粉饰,下一句自己就打脸自己。“美国邀请各国来设厂”接着就是打压三星是因为要签不对外投资协议,李淳老兄你好好品品你这集自己说的话。。。简直了,完完全全的反指标。

    • @leeminer3592
      @leeminer3592 2 года назад

      你在中國看了那麼多的洗腦言論,當然不能接受世界事實。中國這三五年來,包括未來才是反指標,只是你洗腦和民族主義的思維無法接受。

  • @峻如卓
    @峻如卓 Год назад

    美國出土地,又出錢4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