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我经常看你视频,你分析的很实际。相对教学视频你这个更干货。以前我就被让点搞得很混乱。越让越偏。后geng'ji面就干脆不让按你这种方法直接打反而没问题。今天看过视频更加认证了我的做法。谢谢石头兄辛苦分享!
谢谢,一起加油
我都研究過這問題, 基本上兩種方法都可以出到效果, 只是瞄點不同而已! 而我自己會選擇平移手架, 因為平移都是直出桿, 不需改變出桿習慣, 而手架不移, 只移後手, 這樣你就需要有三種出桿方法(後手直出, 後手向左擺, 後手向右擺), 當然, 最終都是視乎你的習慣!
牵引塞和挤压塞,还是有点不太明白。感觉发力已经够了,应该能到挤压塞了,但是还是有牵引效果。这个界定好难啊
1平移手架 / 2固定手架 那個穩妥?1 因為我發生過瞄準袋角球時 明明是穩進的球卻因為用2想帶開集團球時加了低桿順塞 結果竟連袋口球都沒碰到有2次以上的經驗了 在我實戰記憶中~現在終於了解~但2有時 用在中袋及反角球上輔助塞時 又相當實用~只能說各有利弊 但要看是用在何時~
非常科學的解說
好視頻,示範和理論都很清晰,聲音可以再大一點就好了
齿轮效应没考虑进去
是否是皮頭的問題? 在台灣用的是美式球桿,如果是平移的方式打出去球會偏移的🤔
最好是会有差别😅,经验懂吗,多练练
@@过客-v9g 光是這影片教學的就跟另一個王孟南的教學完全相反,一個美式杆一個斯諾克杆
@@过客-v9g 我就不給連結了,怕被吃留言在YT搜尋一下「新手入門必看,加塞球瞄準的正確打法和技巧【張鎮輝台球教學】」大概50秒的位置,一樣是擺中袋的,直接動後手,並沒有像這部影片4:12一樣母球直接偏移所以到底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才留言發問
本來就有差別 不懂就別亂回@@过客-v9g
這項運動本來就是靠自己去親身感受理解的,別人教的只是給你一套理論,更何況每隻桿子的桿性都是獨一無二的,不管是美式還是斯諾克桿都是這樣不是嗎?
666
我经常看你视频,你分析的很实际。相对教学视频你这个更干货。以前我就被让点搞得很混乱。越让越偏。后geng'ji面就干脆不让按你这种方法直接打反而没问题。今天看过视频更加认证了我的做法。谢谢石头兄辛苦分享!
谢谢,一起加油
我都研究過這問題, 基本上兩種方法都可以出到效果, 只是瞄點不同而已! 而我自己會選擇平移手架, 因為平移都是直出桿, 不需改變出桿習慣, 而手架不移, 只移後手, 這樣你就需要有三種出桿方法(後手直出, 後手向左擺, 後手向右擺), 當然, 最終都是視乎你的習慣!
牵引塞和挤压塞,还是有点不太明白。感觉发力已经够了,应该能到挤压塞了,但是还是有牵引效果。这个界定好难啊
1平移手架 / 2固定手架 那個穩妥?
1 因為我發生過瞄準袋角球時 明明是穩進的球
卻因為用2想帶開集團球時加了低桿順塞
結果竟連袋口球都沒碰到有2次以上的經驗了
在我實戰記憶中~現在終於了解~
但2有時 用在中袋及反角球上輔助塞時 又相當實用~
只能說各有利弊 但要看是用在何時~
非常科學的解說
好視頻,示範和理論都很清晰,聲音可以再大一點就好了
齿轮效应没考虑进去
是否是皮頭的問題? 在台灣用的是美式球桿,如果是平移的方式打出去球會偏移的🤔
最好是会有差别😅,经验懂吗,多练练
@@过客-v9g 光是這影片教學的就跟另一個王孟南的教學完全相反,一個美式杆一個斯諾克杆
@@过客-v9g 我就不給連結了,怕被吃留言
在YT搜尋一下「新手入門必看,加塞球瞄準的正確打法和技巧【張鎮輝台球教學】」
大概50秒的位置,一樣是擺中袋的,直接動後手,並沒有像這部影片4:12一樣母球直接偏移
所以到底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才留言發問
本來就有差別 不懂就別亂回@@过客-v9g
這項運動本來就是靠自己去親身感受理解的,別人教的只是給你一套理論,更何況每隻桿子的桿性都是獨一無二的,不管是美式還是斯諾克桿都是這樣不是嗎?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