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

Поделиться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29 сен 2024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0

  • @唵嘛呢叭咪吽林雅嵐嗡
    @唵嘛呢叭咪吽林雅嵐嗡 4 года назад +1

    唵嘛呢叭咪吽南無阿彌陀佛嗡阿吽嗡嘛呢叭咪吽南無藥師七佛嗡嘛呢唄咪吽

  • @11鄭博文
    @11鄭博文 4 года назад

    誦持及佩帶〈楞嚴咒〉的功德利益
    經文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
    1. 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隨國所生樺皮、貝葉、紙素、白氎 ,書寫此咒,貯于香囊。是人心惛,未能誦憶,或帶身上,或書宅中。當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
    2. 此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
    3. 末世眾生,有能自誦,若教他誦。當知如是誦持眾生,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
    4. 如是乃至天龍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惡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
    5. 一切咒詛,厭蠱、毒藥、金毒、銀毒、草木蟲蛇,萬物毒氣,入此人口,成甘露味。
    6. 一切惡星,並諸鬼神,磣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惡。
    7. 頻那、夜迦,諸惡鬼王並其眷屬,皆領深恩,常加守護。
    8. 是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晝夜隨侍。
    9. 設有眾生,于散亂心,非三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諸善男子,何況決定菩提心者?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速,發彼神識,是人應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恆河沙劫,周遍了知,得無疑惑。
    10. 從第一劫,乃至後身,生生不生藥叉、羅剎,及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鳩槃茶、毗舍遮等,並諸餓鬼、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如是惡處。
    11. 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
    12. 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
    13. 由是得于恆河沙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
    14.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進者,令其精進;無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淨者,速得清淨;不持齋戒,自成齋戒。
    15. 是善男子持此咒時,設犯禁戒于未受時。持咒之後,眾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銷滅。縱經飲酒,食啖五辛,種種不淨,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仙、鬼神,不將為過。
    16. 設著不淨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淨。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誦持此咒,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
    17. 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誦此咒已,如是重業,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發。
    18. 若有眾生,從無量無數劫來,所有一切輕重罪障,從前世來,未及懺悔。若能讀誦書寫此咒,身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如是積業,猶湯消雪。
    19. 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20. 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咒,或能身上帶此悉怛多般怛囉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
    21. 求長命者,即得長命。
    22. 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複如是。
    23. 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24. 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飢荒疫癘,或復刀兵,賊難斗諍,兼余一切厄難之地。寫此神咒,安城四門,並諸支提,或脫闍上。令其國土所有眾生,奉迎斯咒,禮拜恭敬,一心供養。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災厄,悉皆銷滅。
    25. 在在處處國土眾生,隨有此咒,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谷豐殷,兆庶安樂。
    26. 亦復能鎮一切惡星,隨方變怪,災障不起,人無橫夭,杻械枷鎖不著其身,晝夜安眠,常無惡夢。
    27. 是娑婆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星而為上首;復有八大惡星以為其主,作種種形,出現世時,能生眾生種種災異。有此咒地,悉皆銷滅。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28. 是故如來宣示此咒,于未來世,保護初學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隱。
    29. 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無始來冤橫宿殃,舊業陳債,來相惱害。
    30. 汝及眾中諸有學人,及未來世諸修行者,依我壇場,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淨僧。持此咒心,不生疑悔。
    31. 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來便為妄語。
    32. 無量百千金剛誠心保護如是修菩提者。
    33. 梵王,並天帝釋、四天大王盡心至誠保護,令其一生所作如願。
    34. 復有無量藥叉大將,諸羅剎王、富單那王、鳩槃茶王、毗舍遮王、頻那、夜迦、諸大鬼王,及諸鬼帥,誓願護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圓滿。
    35. 復有無量日月天子、風師、雨師、雲師、雷師,並電伯等,年歲巡官,諸星眷屬,保護是修行人,安立道場,得無所畏。
    36. 復有無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陸空行萬物精祇,並風神王、無色界天,保護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無魔事。
    37. 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常隨此咒,救護末世修三摩地正修行者。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及余經行,乃至散心,游戲聚落。金剛藏王菩薩率眾,常當隨從,侍衛此人。縱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發心樂修禪者。如是惡魔,若魔眷屬,欲來侵擾是善人者;金剛藏王菩薩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恆令此人所作如願。

  • @leesh8584
    @leesh8584 4 года назад

  • @wusheng
    @wusheng 3 года назад

    尔时,佛告天帝释言:……憍尸迦,有所得者,谓善男子、善女人等,修布施时作如是念:‘我能布施,彼是受者,此是施果、施及施物。’彼修施时名住布施,不名布施波罗蜜多。修净戒时作如是念:‘我能持戒,为护于彼,此是戒果及所持戒。’彼修戒时名住净戒,不名净戒波罗蜜多。修安忍时作如是念:‘我能修忍,为护彼故,此是忍果及忍自性。’彼修忍时名住安忍,不名安忍波罗蜜多。修精进时作如是念:‘我能精进,为修断彼,此精进果及精进自性。’彼精进时名住精进,不名精进波罗蜜多。修静虑时作如是念:‘我能修定,彼是定境,此是定果及定自性。’彼修定时名住静虑,不名静虑波罗蜜多。修般若时作如是念:‘我能修慧,彼是慧境,此是慧果及慧自性。’彼修慧时名住般若,不名般若波罗蜜多。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以有所得为方便故,不能圆满布施等六波罗蜜多。--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04卷
    时,天帝释即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云何修行而能圆满布施等六波罗蜜多?”尔时,佛告天帝释言:“若菩萨摩诃萨修布施时,不得施者、受者、施果、施及施物,如是乃至修般若时,不得慧者、慧境、慧果及慧自性,以无所得为方便故,便能圆满布施等六波罗蜜多。憍尸迦,诸菩萨摩诃萨应以如是无所得慧及以种种巧妙文义,宣说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所以者何?于当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以有所得而为方便,为他宣说相似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初发无上菩提心者,闻彼所说相似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心便迷谬退失中道。是故应以无所得慧,及以种种巧妙文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04卷
    时,天帝释复白佛言:“云何名为宣说相似般若、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尔时,佛告天帝释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说有所得般若等六波罗蜜多,如是名为宣说相似般若、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04卷
    时,天帝释复白佛言:“云何善男子、善女人等,说有所得般若等六波罗蜜多?”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说色乃至识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如是乃至说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作如是言:‘若有能依如是等法修行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是行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复作是说:‘修行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者,应求色乃至一切相智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若有能求如是等法修行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是行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憍尸迦,若有如是求色乃至一切相智若常若无常、若乐若苦、若我若无我、若净若不净,依此等法修行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者,我说名为行有所得相似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憍尸迦,若如前说,当知皆是说有所得相似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来!善男子,我当教汝修学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若依我教而修学者,当速安住菩萨初地乃至十地。’憍尸迦,彼以有相及有所得而为方便,依时分想教修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是谓宣说相似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来!善男子,我当教汝修学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若依我教而修学者,速超声闻、独觉等地,速入菩萨正性离生,得诸菩萨无生法忍,及得菩萨殊胜神通,能游十方一切佛土,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由此速证一切智智。’憍尸迦,彼以有相及有所得而为方便,依时分想教修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是谓宣说相似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告菩萨乘种性者言:‘若于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至心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决定当获无量无数无边功德。’憍尸迦,彼以有相及有所得而为方便作如是说,是谓宣说相似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告菩萨乘种性者言:‘汝于三世诸佛世尊,从初发心乃至究竟所有善根,皆应随喜一切合集,为诸有情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憍尸迦,彼以有相及有所得而为方便作如是说,是谓宣说相似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04卷
    时,天帝释复白佛言:“云何宣说真正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宣说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是名宣说真正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04卷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乾隆大藏经第17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著有所得、不著无所得,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云何从一地至一地渐次圆满?若无从一地至一地渐次圆满,云何当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非住有所得中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从一地至一地渐次圆满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亦非住无所得中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从一地至一地渐次圆满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善现,般若波罗蜜多无所得故,无上正等菩提无所得故,能行般若波罗蜜多者、行处、行时无所得故,此无所得法亦无所得故。善现,菩萨摩诃萨应当如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61卷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复有众生,不解如来言说旨意故而生怯弱。……谓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空法,一向毕竟而无所有,其心怯弱,畏堕无所得中,或生断灭想、作增减见,转起诽谤,自轻轻他。我即为说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又复愚痴坚执众生,闻如是等说亦生怯弱,以取如来法身本来满足,非修非作相故,起无所得相而生怯弱,或计自然堕邪倒见。我即为说,修行一切善法增长满足,生如来色身,得无量功德清净果报。”--乾隆大藏经第460部《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

  • @wusheng
    @wusheng 3 года назад

    菩萨摩诃萨欲上菩萨位者,欲过声闻、辟支佛地,欲住阿惟越致地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住六通知一切人意所趣向者,当学般若波罗蜜;欲胜罗汉、辟支佛慧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乾隆大藏经第2部《放光般若波罗蜜经》第1卷
    舍利子,若正问言:‘何法能摄一切善法?’应正答言:‘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舍利子,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诸善法生母、养母,能生能养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五眼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胜功德故。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得如是清净五眼,当学般若波罗蜜多。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当学如是清净五眼。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学如是清净五眼,定得无上正等菩提。--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8卷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应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引深般若波罗蜜多,修深般若波罗蜜多。”--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461卷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佛复问文殊师利言:“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佛复告文殊师利:“如是住般若波罗蜜时,是诸善根云何增长?云何损减?”文殊师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罗蜜,于诸善根无增无减,于一切法亦无增无减,是般若波罗蜜性相亦无增无减。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则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贤圣法。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可取可舍。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涅槃可乐、生死可厌。何以故?不见生死,况复厌离?不见涅槃,何况乐著?如是修般若波罗蜜,不见垢恼可舍,亦不见功德可取,于一切法心无增减。何以故?不见法界有增减故。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生有灭,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诸法有增有减,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心无希取,不见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见好丑,不生高下,不作取舍。何以故?法无好丑离诸相故,法无高下等法性故,法无取舍住实际故,是修般若波罗蜜。”--乾隆大藏经第18部《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云何大乘善男子等,由能摄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广说乃至一切相智,不堕声闻及独觉地,速证无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现:“有住大乘善男子等,从初发心离我、我所执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修布施时不作是念:‘我能行施,我施此物,彼受我施。’修净戒时不作是念:‘我能持戒,我持此戒,我具是戒。’修安忍时不作是念:‘我能修忍,我于彼忍,我具是忍。’修精进时不作是念:‘我能精进,我为此精进,我具是精进。’修静虑时不作是念:‘我能修定,我为此修定,我具是定。’修般若时不作是念:‘我能修慧,我为此修慧,我具是慧。’复次,善现,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修布施时不执有此布施,不执由是布施,不执布施为我所;修净戒时不执有此净戒,不执由是净戒,不执净戒为我所;修安忍时不执有此安忍,不执由是安忍,不执安忍为我所;修精进时不执有此精进,不执由是精进,不执精进为我所;修静虑时不执有此静虑,不执由是静虑,不执静虑为我所;修般若时不执有此般若,不执由是般若,不执般若为我所。此住大乘善男子等,我、我所执不随逐故,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损减生死速能解脱生等众苦。所以者何?以布施等六波罗蜜多中无此分别可起是执。何以故?远离此、彼岸是布施等六波罗蜜多相故。善现当知,此住大乘善男子等,善知此岸、彼岸相故,便能摄受布施等六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由是因缘,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不堕声闻及独觉地,速证无上正等菩提。”--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11卷
    尔时,善现便白佛言:“云何大乘善男子等,由不摄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广说乃至一切相智,退堕声闻或独觉地,不证无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现:“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是要义,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有住大乘善男子等,从初发心执我、我所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修布施时作如是念:‘我能行施,我施此物,彼受我施。’修净戒时作如是念:‘我能持戒,我持此戒,我具是戒。’修安忍时作如是念:‘我能修忍,我于彼忍,我具是忍。’修精进时作如是念:‘我能精进,我为此精进,我具是精进。’修静虑时作如是念:‘我能修定,我为此修定,我具是定。’修般若时作如是念:‘我能修慧,我为此修慧,我具是慧。’复次,善现,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修布施时执有此布施,执由是布施,执布施为我所;修净戒时执有此净戒,执由是净戒,执净戒为我所;修安忍时执有此安忍,执由是安忍,执安忍为我所;修精进时执有此精进,执由是精进,执精进为我所;修静虑时执有此静虑,执由是静虑,执静虑为我所;修般若时执有此般若,执由是般若,执般若为我所。此住大乘善男子等,我、我所执恒随逐故,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增长生死不能解脱生等众苦。所以者何?以布施等六波罗蜜多中,无此分别可起是执。何以故?远离此、彼岸是布施等六波罗蜜多相故。善现当知,此住大乘善男子等,不知此岸、彼岸相故,不能摄受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由是因缘,此住大乘善男子等,退堕声闻或独觉地,不证无上正等菩提。”--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11卷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乾隆大藏经第17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尔时,佛赞天帝释言:……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即是诸佛,诸佛即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异诸佛,诸佛不异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三世诸佛皆依般若波罗蜜多精勤修学,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菩萨种性补特伽罗亦依般若波罗蜜多精勤修学,超诸声闻、独觉等地,证入菩萨正性离生,渐次修行诸菩萨行,得住菩萨不退转地。--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03卷

  • @wusheng
    @wusheng 3 года назад

    乾隆大藏经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第959部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
    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忍辱具足。何等为十。一者安受苦忍。二者外忍。三者谛察法忍。四者佛许可忍。五者无定方忍。六者无差别忍。七者不以事因故忍。八者耐怨害忍。九者悲心忍。十者愿力救拔忍。
    善男子。云何是安受苦忍。谓若菩萨或自心有忧悲苦恼。随生起时。菩萨安然悉能忍受不起嗔心。是为菩萨安受苦忍。
    云何是外忍。谓若菩萨亲闻他人所出恶言。或展转闻。因其毁谤父母师长亲友知识。或有恶言谤佛法僧。菩萨闻已不生嗔恨。是中安然悉能忍受。是为菩萨外忍。
    云何是谛察法忍。谓若菩萨若闻如来所说最极甚深经中。有法能断轮回种子。脱诸结缚坏相续者。谓一切法本来寂静。及一切法自性涅槃。菩萨得闻如是法已。不生惊怖作是思惟。若不了知此法。及不得此法者。岂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邪。由此因缘故。应于如是甚深法中。受持思惟修习伺察及生胜解。是为菩萨谛察法忍。
    云何是佛许可忍。谓若菩萨设起忿恚嗔害心已。即当伺察此恚害心。从何所起复何处灭。何因故生生复何住。作是观时都不见有恚害之法。若生若灭二法可得。随生即灭。若因若缘亦不可得。以是缘故。菩萨于中安然忍受。无复生起佛所许可。是为菩萨佛许可忍。
    云何是无定方忍。谓若菩萨非于昼分能忍。夜不能忍。或夜能忍。昼不能忍。自国能忍。他国不能忍。或他国能忍。自国不能忍。惯习者能忍。不惯习者不能忍。菩萨不然。于一切国一切处一切时一切种皆悉能忍。是为菩萨无定方忍。
    云何是无差别忍。谓若菩萨不于己之父母师长眷属亲友知识等处能忍。余诸人所而不能忍。何以故。菩萨乃至于旃陀罗眷属等处。有所侵恼而悉能忍。是为菩萨无差别忍。
    云何是不以事因故忍。谓若菩萨所起忍行。不以财利因故。不以怖畏故。不为资养故。不以世间近事故。不为隐覆惭耻等故忍。何以故。菩萨常行忍辱心故。是为菩萨不以事因故忍。
    云何是耐怨害忍。谓若菩萨或无他缘来加其恶。菩萨尔时即无所忍。或时怨对若执刀杖。若复持拳起嗔怒心而来打击。或复期克恶语骂詈。菩萨见如是等他怨对来打击骂詈之时。坚固其心深自伏忍。作是思惟。此等怨对皆是我之自业所感。业成熟已来相逼恼。诚非父母眷属亲友所造。皆是自业造作所成熟故。而亦非外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之所成熟。又亦非内四大成熟。菩萨作是思惟时。由此因缘故。于有怨害及无怨害。平等其心皆悉能忍受。是为菩萨耐怨害忍。
    云何是悲心忍。谓若菩萨设得王位。或为臣佐。大富自在威德特尊。见诸有情多苦恼者。而彼有情。于其王所生忿恚心。而来毁骂及诸娆乱。其王尔时不生嗔恚。不恃尊豪而行凌逼。作是思惟。此诸有情我之向化。我应为彼作其救护。是故我今不恃王之威相。但为彼等作其卫护使不破坏。以是因缘。悲心起故安然忍受。是为菩萨悲心忍。
    云何是愿力救拔忍。谓若菩萨作是思惟。我于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作师子吼发是愿言。愿我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已。普为救拔一切有情出生死海。我所勤行救拔一切有情不取其相。但为令诸有情悉得解脱。令诸有情其心调伏住奢摩他。菩萨尔时若自心生嗔恚。不能忍者如佛所说。善男子。譬若有人善疗眼疾。能除患者昏翳暗障。时医眼师。作是思惟。我欲普令除去患者所有昏翳。医师忽然自丧其目。善男子。于汝意云何。而彼医师能疗眼不。答言不也。佛言。善男子。菩萨亦复如是。欲以慧眼开导世间一切有情愚痴暗瞑。而菩萨若自为彼痴暗所覆。即不能与一切有情除去暗瞑。是故菩萨于诸损恼。不生嗔恚安然忍受。是为菩萨愿力救拔忍。
    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忍辱具足。

  • @ongcindy8865
    @ongcindy8865 4 года назад

    感谢慈悲开示·祝愿法喜充满❤

  • @payswaykao9672
    @payswaykao9672 4 года назад

    願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都能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