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змер видео: 1280 X 720853 X 480640 X 360
Показать панель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вос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Автоповтор
優秀的掌機遊戲解說頻道
GBA感覺上是高級的SFC,所以沒有透明色和3D,但當年的表現真是非常的讓人驚豔,很多夢想能在掌機上玩的東西一一出現在其中,還有快打人物手指數量和SFC點繪一樣比街機版少一根手指還有地板沒3D梯形擴張效果。
GBA在我那個年代已經不玩了~也不懂玩GBA的是什麼玩家 我家是有一台的 但沒有玩因為那個時代都是玩ONLINE GAME 還有PS2 還有很多盜版遊戲的PS1我不是要推崇玩盜版 當年是所有人都玩盜版的另外我也買過WSC 當年還是學生的我支付不了一直買卡帶的錢 最終還是賣掉
@@TLB7414 滿多人是衝著《神奇寶貝(寶可夢)》去玩GBA的,但家長一般不同意小孩玩電動遊戲,很少買給小孩玩遊戲機。而那年代雖然是Online Game當道時代卻不是每個人都有玩線上遊戲,有些人家中沒裝網路就利用學校電腦課時間自己Download遊戲跟模擬器,然後存到USB隨身碟帶回家玩。
@@王健智-z6v 那就能夠理解我小時候也玩寶可夢
@@TLB7414 當年的國小生及國中生應該會因為《神奇寶貝》開始玩GBA吧,大部分都是電腦模擬器,玩實機的人很少,後來遇到其它遊戲就會越玩越多,玩到各式不同gba遊戲。然後薩爾達、瑪利歐、寶可夢、卡比,當時一些人簡稱賽卡瑪寶.... 以國小國中年齡層來說是最熱門的gba遊戲,平水相逢應該很多人都知道。 至於快打旋風、格鬥天王、雙截龍、魂斗羅.... 都算比較冷門的gba遊戲,應該是說會玩這些遊戲的幾乎不是國中國小年齡層的,可能要再加五歲以上。
@@TLB7414 玩gba的是什麼人?就是喜歡玩遊戲的人啊
GBA SFZ3真的牛B,角色人數/流暢度/模式之豐富。可惜它的按鍵配置跟GBA SF2可以輕按重按不同,有一個強度的打擊 需要同時按到兩個按鍵才能打出來,對之前可以調成輕按輕拳重按重拳LR中攻擊 很容易上手的我…這種變動讓我 玩的很不習慣。印象GBA的SFZ3的場地也是有縮減的,原作幾乎每一位出場角色都有自己專屬的場地。
是縮水很多的SF ALPHA3 不過AI難度變很低甚至可自訂一鍵出簡單必殺技無敗全破結局超容易。
SF2的最佳版本應該是PS2的hyper SF2,後來逆移植回街機,模擬器找一下都有。Zero 3我覺得家用機最好的是DC/Naomi版本,有追加人物。我自己建立的模擬器庫也都是收Naomi版本。
看了上下期 在这个订阅数上算是比较优秀的游戏分享了 加油
必須訂閱囉
UP主根本講到我的遊戲經歷!!! 請問如果想要重溫KOF跟街霸,你會選擇那台掌機呢?
現在的很多開源掌機都不錯,十字鍵和動作鍵好按的就可以了,哪臺掌機看個人習慣吧
少年街霸3那个画面简直是划时代的
背景音乐肯定是容量原因。你听听同时代的手机音乐就知道了。
是有這個可能,SFZ3的美術資源看起來很龐大,所以擠壓到音樂容量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後來技術有突破像是超級機器人大戰J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洛克人Z3.4畫面跟音樂都沒有哪一邊縮水
@@ikemen0902 不太可能因為容量限制。 GBA卡匣能裝到256Mbit,你指的遊戲64Mbit、128Mbit都不到GBA最大容量
@@ikemen0902 GBA上容量256Mbit的遊戲像是寶貝龍傳奇 永恆之夜召喚之夜鑄劍物語 起源之石約束之地王國之心記憶鎖鏈 ...這類的
我跟博主一样,当年gbc加了300多换的gba,现在想想有点后悔…我的gbc再也回不来了
11:28在GBA的音效上表現不盡人意主因是GBA配的DAC晶片只有8bit輸出,PC-Engine同一個等級,而使用矩形三角波來呈現是為了要節省容量。同樣的,另一個遊戲頻道主AKU在介紹FF系列移植到GBA時音效表現不佳,我有留言回覆作個解釋。ruclips.net/video/Wxr5_JMNSrY/видео.html
查了外文資料據說GBA在音效、畫面比較精緻的遊戲就是寶貝龍斯派羅永恆之夜,或惡靈戰警,但這兩個ip的時間點大概八年級比較熟,六七年級當時都不小了,8bit單聲道音效輸出最大效果就是類似這樣了
記得當時看見gba龍珠開場動畫,我立即買了gba😂
GBA必買的啦
個人的話,我對GBA的街霸2X跟街霸ZERO3算普普通通GBA的街霸ZERO3算不錯,街霸2X比較容易玩膩GBA上的格鬥遊戲不少,鋼彈SEED格鬥是我愛玩的格鬥遊戲其三冷門的格鬥遊戲 Dual Blades(双刃),算是我最愛的格鬥遊戲其二第一是GGX聖騎士之戰X(罪恶克星),GBA上的這款聖騎士之戰是我最喜歡的格鬥遊戲也是唯一比DC.PC版,加入更多的自創內容,角色還有3種模式,招式也不一樣還有新招(到PS2 AC有的招式繼承了)雖然畫面縮減,但是打擊感對我個人來說很容易習慣,音樂也有的很不錯,不過也有些BUG就是由於街霸的連招蠻容易上手的,玩的花樣其實不多,KOF EX2也是跟街霸3普普通通連段大多能連,人物的動作雖然有縮水,但是打擊感還是抓的到要領,EX1代就不說了由於漫改的格鬥遊戲也不少,不過大多立回,像火影忍者,魔法少年賈修,死神,烈火之炎七龍珠,植木的法則,等等大多都是立回格鬥,還有PS1移植縮水的鐵拳3代,到GBA叫TEN KEN A比較不會有人注意到的歐美格鬥類International Karate Advanced ,真人快打,Black Belt Challenge,Dual Blades歐美做的只有Dual Blades算是格鬥遊戲中打擊感很合我意而且還有格鬥連段教學,必殺技取消,接大招等等,雖說接近縫合怪的設定但是這款格鬥在GBA上,算是具有真正格鬥精隨玩法的要素條件,這遊戲畫風雖然有勸退效果接到我手上品嘗的時候,才挖掘到不少質感很棒的連擊爽快感除了真人快打不常玩,風格比較沒有興趣罷了其他的格鬥就是嘗鮮的感覺,有點興趣,就還玩得下去
當年由於街霸和拳皇最有名所以還是這兩個玩的比較多,其他的格鬥遊戲由於資訊不發達很多都不知道怎麼玩。
少年街霸看著有3個模式,其實最後基本都是v-sim,收益太高了,發動破防,傷害高於a-sim的3氣和x-sim的單條氣,而且看似單發傷害最高的x-sim反而是最弱的。練到最後基本都是v-sim利用高的角色大優勢,比如隆,豪鬼,櫻,納什,卡琳等,除了a-sim的達爾西,無它,只有他能空中tp受身
😊,是的,之後都不做這種多模式選擇的系統了
额。。开机画面那个春丽的飞腿。。有些尴尬。。。
春麗的腿已經是做健美造型了,回不去
游戏里的 x z v-ism用来干嘛?
那是3种模式,像拳皇的advance和ex模式一样
X-ism:攻擊力高但招式較少和角色性能簡化Z-ism:最一般的系統,可用全部Super ComboV-ism:可使用Original Combo(角色會附上一個會跟隨角色動作攻擊的分身),代價是不能用Super Combo
GBA真是一台充滿玩具樂趣的神奇主機。相較NDS、PSP,這些都沒有玩具感了。
GBA確實好玩,NDS,PSP也不差😉
下次可以講一下卡婊的宿敵 , SNK在GBA上的 KOF EX2 吧同樣是非常厲害的格鬥遊戲 , 要不是掌機被白癡老母丟掉 , 不然本人打GBA都打了整整15年了 , 這款EX2更是打了超過10年這個EX2跟街霸2 GBA版陪伴了本人無數的夜晚 , 尤其在那個還沒有智慧手機的年代 , 出門就是帶一台GBA打格鬥啦!
Ex2真的神Gba被丟掉也太難過了吧不過Ex1就是一場災難了然後還是覺得蠻遺憾的Ex系列素材多半是用音巢篇K dash之類的角色竟然都沒做進去
先说说EX1为啥不行吧
@@user-kidhvdgbcf 最直接的一件事就是音樂實在很摧毀耳膜,再來沒有原創角色也感覺沒誠意實機玩過Ex1跟2二的出招跟打擊都有明顯提升
街霸EX 也很好玩
以前我们这边叫立体街霸,刚开始玩超级惊艳的😃
你的痴迷,也是当年我的痴迷。
十字键玩格斗没问题,这是你的主观臆想
同一個時代的GBA有SFZ3這樣的格鬥大作也有像GGX這種垃圾移植
優秀的掌機遊戲解說頻道
GBA感覺上是高級的SFC,所以沒有透明色和3D,但當年的表現真是非常的讓人驚豔,很多夢想能在掌機上玩的東西一一出現在其中,還有快打人物手指數量和SFC點繪一樣比街機版少一根手指還有地板沒3D梯形擴張效果。
GBA在我那個年代已經不玩了~
也不懂玩GBA的是什麼玩家 我家是有一台的 但沒有玩
因為那個時代都是玩ONLINE GAME 還有PS2 還有很多盜版遊戲的PS1
我不是要推崇玩盜版 當年是所有人都玩盜版的
另外我也買過WSC 當年還是學生的我支付不了一直買卡帶的錢 最終還是賣掉
@@TLB7414 滿多人是衝著《神奇寶貝(寶可夢)》去玩GBA的,但家長一般不同意小孩玩電動遊戲,很少買給小孩玩遊戲機。而那年代雖然是Online Game當道時代卻不是每個人都有玩線上遊戲,有些人家中沒裝網路就利用學校電腦課時間自己Download遊戲跟模擬器,然後存到USB隨身碟帶回家玩。
@@王健智-z6v 那就能夠理解
我小時候也玩寶可夢
@@TLB7414 當年的國小生及國中生應該會因為《神奇寶貝》開始玩GBA吧,大部分都是電腦模擬器,玩實機的人很少,後來遇到其它遊戲就會越玩越多,玩到各式不同gba遊戲。
然後薩爾達、瑪利歐、寶可夢、卡比,當時一些人簡稱賽卡瑪寶.... 以國小國中年齡層來說是最熱門的gba遊戲,平水相逢應該很多人都知道。
至於快打旋風、格鬥天王、雙截龍、魂斗羅.... 都算比較冷門的gba遊戲,應該是說會玩這些遊戲的幾乎不是國中國小年齡層的,可能要再加五歲以上。
@@TLB7414 玩gba的是什麼人?就是喜歡玩遊戲的人啊
GBA SFZ3真的牛B,角色人數/流暢度/模式之豐富。可惜它的按鍵配置跟GBA SF2可以輕按重按不同,有一個強度的打擊 需要同時按到兩個按鍵才能打出來,對之前可以調成輕按輕拳重按重拳LR中攻擊 很容易上手的我…這種變動讓我 玩的很不習慣。
印象GBA的SFZ3的場地也是有縮減的,原作幾乎每一位出場角色都有自己專屬的場地。
是縮水很多的SF ALPHA3 不過AI難度變很低甚至可自訂一鍵出簡單必殺技無敗全破結局超容易。
SF2的最佳版本應該是PS2的hyper SF2,後來逆移植回街機,模擬器找一下都有。
Zero 3我覺得家用機最好的是DC/Naomi版本,有追加人物。我自己建立的模擬器庫也都是收Naomi版本。
看了上下期 在这个订阅数上算是比较优秀的游戏分享了 加油
必須訂閱囉
UP主根本講到我的遊戲經歷!!! 請問如果想要重溫KOF跟街霸,你會選擇那台掌機呢?
現在的很多開源掌機都不錯,十字鍵和動作鍵好按的就可以了,哪臺掌機看個人習慣吧
少年街霸3那个画面简直是划时代的
背景音乐肯定是容量原因。你听听同时代的手机音乐就知道了。
是有這個可能,SFZ3的美術資源看起來很龐大,所以擠壓到音樂容量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後來技術有突破
像是超級機器人大戰J
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
洛克人Z3.4
畫面跟音樂都沒有哪一邊縮水
@@ikemen0902 不太可能因為容量限制。 GBA卡匣能裝到256Mbit,你指的遊戲64Mbit、128Mbit都不到GBA最大容量
@@ikemen0902 GBA上容量256Mbit的遊戲像是
寶貝龍傳奇 永恆之夜
召喚之夜鑄劍物語 起源之石
約束之地
王國之心記憶鎖鏈 ...這類的
我跟博主一样,当年gbc加了300多换的gba,现在想想有点后悔…我的gbc再也回不来了
11:28在GBA的音效上表現不盡人意主因是GBA配的DAC晶片只有8bit輸出,PC-Engine同一個等級,而使用矩形三角波來呈現是為了要節省容量。
同樣的,另一個遊戲頻道主AKU在介紹FF系列移植到GBA時音效表現不佳,我有留言回覆作個解釋。
ruclips.net/video/Wxr5_JMNSrY/видео.html
查了外文資料據說GBA在音效、畫面比較精緻的遊戲就是寶貝龍斯派羅永恆之夜,或惡靈戰警,但這兩個ip的時間點大概八年級比較熟,六七年級當時都不小了,8bit單聲道音效輸出最大效果就是類似這樣了
記得當時看見gba龍珠開場動畫,我立即買了gba😂
GBA必買的啦
個人的話,我對GBA的街霸2X跟街霸ZERO3算普普通通
GBA的街霸ZERO3算不錯,街霸2X比較容易玩膩
GBA上的格鬥遊戲不少,鋼彈SEED格鬥是我愛玩的格鬥遊戲其三
冷門的格鬥遊戲 Dual Blades(双刃),算是我最愛的格鬥遊戲其二
第一是GGX聖騎士之戰X(罪恶克星),GBA上的這款聖騎士之戰是我最喜歡的格鬥遊戲
也是唯一比DC.PC版,加入更多的自創內容,角色還有3種模式,招式也不一樣還有新招(到PS2 AC有的招式繼承了)
雖然畫面縮減,但是打擊感對我個人來說很容易習慣,音樂也有的很不錯,不過也有些BUG就是
由於街霸的連招蠻容易上手的,玩的花樣其實不多,KOF EX2也是跟街霸3普普通通
連段大多能連,人物的動作雖然有縮水,但是打擊感還是抓的到要領,EX1代就不說了
由於漫改的格鬥遊戲也不少,不過大多立回,像火影忍者,魔法少年賈修,死神,烈火之炎
七龍珠,植木的法則,等等大多都是立回格鬥,還有PS1移植縮水的鐵拳3代,到GBA叫TEN KEN A
比較不會有人注意到的歐美格鬥類
International Karate Advanced ,真人快打,Black Belt Challenge,Dual Blades
歐美做的只有Dual Blades算是格鬥遊戲中打擊感很合我意
而且還有格鬥連段教學,必殺技取消,接大招等等,雖說接近縫合怪的設定
但是這款格鬥在GBA上,算是具有真正格鬥精隨玩法的要素條件,這遊戲畫風雖然有勸退效果
接到我手上品嘗的時候,才挖掘到不少質感很棒的連擊爽快感
除了真人快打不常玩,風格比較沒有興趣罷了
其他的格鬥就是嘗鮮的感覺,有點興趣,就還玩得下去
當年由於街霸和拳皇最有名所以還是這兩個玩的比較多,其他的格鬥遊戲由於資訊不發達很多都不知道怎麼玩。
少年街霸看著有3個模式,其實最後基本都是v-sim,收益太高了,發動破防,傷害高於a-sim的3氣和x-sim的單條氣,而且看似單發傷害最高的x-sim反而是最弱的。練到最後基本都是v-sim利用高的角色大優勢,比如隆,豪鬼,櫻,納什,卡琳等,除了a-sim的達爾西,無它,只有他能空中tp受身
😊,是的,之後都不做這種多模式選擇的系統了
额。。开机画面那个春丽的飞腿。。有些尴尬。。。
春麗的腿已經是做健美造型了,回不去
游戏里的 x z v-ism用来干嘛?
那是3种模式,像拳皇的advance和ex模式一样
X-ism:攻擊力高但招式較少和角色性能簡化
Z-ism:最一般的系統,可用全部Super Combo
V-ism:可使用Original Combo(角色會附上一個會跟隨角色動作攻擊的分身),代價是不能用Super Combo
GBA真是一台充滿玩具樂趣的神奇主機。
相較NDS、PSP,這些都沒有玩具感了。
GBA確實好玩,NDS,PSP也不差😉
下次可以講一下卡婊的宿敵 , SNK在GBA上的 KOF EX2 吧
同樣是非常厲害的格鬥遊戲 , 要不是掌機被白癡老母丟掉 , 不然本人打GBA都打了整整15年了 , 這款EX2更是打了超過10年
這個EX2跟街霸2 GBA版陪伴了本人無數的夜晚 , 尤其在那個還沒有智慧手機的年代 , 出門就是帶一台GBA打格鬥啦!
Ex2真的神
Gba被丟掉也太難過了吧
不過Ex1就是一場災難了
然後還是覺得蠻遺憾的
Ex系列素材多半是用音巢篇
K dash之類的角色竟然都沒做進去
先说说EX1为啥不行吧
@@user-kidhvdgbcf 最直接的一件事就是音樂實在很摧毀耳膜,再來沒有原創角色也感覺沒誠意
實機玩過Ex1跟2
二的出招跟打擊都有明顯提升
街霸EX 也很好玩
以前我们这边叫立体街霸,刚开始玩超级惊艳的😃
你的痴迷,也是当年我的痴迷。
十字键玩格斗没问题,这是你的主观臆想
同一個時代的GBA有SFZ3這樣的格鬥大作
也有像GGX這種垃圾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