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慶:《燕子》二胡協奏曲(二胡-王銘裕)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11 фев 2025
- 蘇文慶:《燕子》二胡協奏曲
此曲完成於1998 年春天;同年10 月1 日蘇文慶客席指揮臺北市立國樂團與胡琴演奏家陳慧君合作於國家音樂廳首演。2000 年再次修訂版本,與演奏家温金龍及北京中央民族樂團合作錄音,收錄於上揚唱片發行之《蘇文慶作品專輯-燕子》中。
此為作曲者移居海外期間之作品,也成為影響作曲者創作風格的一段重要時期,此時作品常著重於情感抒發而多於寫景寫意。這段期間宗教創作開始減少,回歸於為音樂比賽、音樂會而創作。其中為音樂比賽國小組創作的合奏曲《臺灣追想曲》,實驗國樂團(今臺灣國樂團)委託創作的柳琴協奏曲《雨後庭院》即是當時的作品。而《燕子》正是處於思鄉情緒下所作,由於和妻子長期分隔二地,於是創作了這首思戀遠方情人的樂曲,送給妻子作為13 週年的結婚禮物。
曲中引用了新疆民歌《燕子》前二音La、Mi 作為創作動機貫穿全曲。
燕子啊(La Mi Mi) !聽我唱個我心愛的燕子歌,
親愛的聽我對你說一說,燕子啊!
燕子啊!你的性情愉快親切又活潑,你的微笑好像星星在閃爍。
作曲者運用La、Mi 二音為架構,以二胡的獨白表現出內心的呼喚;用這魔力般的二個音貫穿,建構出優美而動人的主題旋律;旋律中七度的大跳音程多次出現,增添了音樂更深的思念感。而簡潔俐落的配器手法,為讓各樂器表現出美好的聲音特質外,也能恰如其分的襯托著二胡細緻表現。作曲者認為二胡是最接近人聲的樂器,也擁有最具魅力的溫暖音色,用她來表現呼喚,用她來述說思戀之情,是最合適,是最美的!
深秋樂聲動-蘇文慶&TCO疫外的愛與陪伴
2021年11月5日(五)19:30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指揮:蘇文慶
二胡:王銘裕
臺北市立國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