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城隍廟動畫短篇集:第一集 「既有城池 必有城隍」
HTML-код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7 фев 2025
- 聽文謅謅的歷史讓你很吃力嗎?來嘉義都會去的城隍廟,你知道它的歷史嗎?如果沒時間,那就看看城隍廟的手繪水墨動畫集吧!
如同「一代宗師」電影中的台詞:「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嘉義城隍廟門神彩繪修護團隊相繼執行完陳玉峰門神修護、陳專友林添木交趾陶與蔣馨施天福石雕數位化紀錄後,在修護師的心裡,一直覺得被動消極的保存修護文物,不如主動積極地向年輕世代介紹往日的美好。於是萌生了必須製作更貼近年輕人的城隍動畫念頭,來介紹嘉義城隍廟。雖然修護師沒有動畫的專業,但或許嘉義城隍爺有感知到心中的執念,讓修護師在一次剪黏師傅訪談的現場,認識了同樣為臺南藝術大學,而在剪黏師傅那學習剪黏的動畫所學妹呂孟儒。於是修護師就當下提及「嘉義城隍廟動畫」的念頭,就這樣開始了全台首部水墨動畫創作的嘉義城隍廟動畫短篇集《義邑藝意》
「義邑藝意」四個字的意思是嘉義、城隍、民藝、獻意。
義 -嘉義
邑 -城隍
藝 -民藝,指廟內的門神彩繪、大木雕刻、剪黏、交趾陶、石雕等。
意 -獻意,指敬獻之意。
在信仰的過程中,人們總是用藝術敬獻,不論是靜態的工藝、動態的表演、莊重的儀式或生活的美食,這些都是人與神之間的交流。藉由動畫形式,以手繪水墨結合複合媒材,配樂搭配民俗樂器使用,使每集內容和表現形式都以不同的呈現方式嘉義城隍的內涵。以新世代的「藝意」來呼應前人的「藝意」。每集最後都有將動畫裡提到的文物再次的秀出,到城隍廟裡除了拜拜祈福,也可以看看那些文物,了解這塊土地的歷史是以什麼樣的形式被記錄著。
嘉義市城隍廟保存許多有著歷史意義的文物和民俗,三百多年前的諸羅城到現在的嘉義市,嘉義城隍陪著這塊土地經歷了許多故事,看著時代的變化、人們信仰的痕跡,並且故事會持續累績。
城隍究竟是什麼樣的信仰呢?在台灣我們認識媽祖比較多,王爺的活動特別熱鬧,不過城隍在道教裡的歷史比二者更加久遠,漢民族開始建立城邦,城隍便誕生,以此脈絡,諸羅城建立之後,周鍾瑄縣長在城中建造了城隍廟。嘉義城隍爺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而我們以文物、民俗的角度切入,用動畫的方式呈現,希望帶領觀眾從現存的民藝中了解城隍信仰、嘉義歷史與文化,共計六集。
第一集「既有城池、必有城隍」,周鍾瑄當上諸羅縣長後,除了建造城隍廟,也為地方做了非常多基礎建設,因此有了他的雕像被放在城隍廟裡供奉。城隍爺就像是古時縣長那樣,基本上一個縣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他經手,陰間地方行政處理凡舉天災人禍、司法判決像是冤魂鬼怪處理。第一集內容大致講述了嘉義城隍的誕生以及城隍爺在清治時期的發展。
後知後覺現在才看到,做得很好耶!
用力按讚用力支持就對了!
清朝治台(1684年)設「一府」下轄「三縣」:
台灣府👉台灣縣、鳳山縣、諸羅縣
(這個大方向體制,維持了191年)
1.台灣府城隍廟⭐⭐⭐
➡️今台南市青年路
(1).台灣縣城隍廟⭐
➡️今台南市成功路238巷(全台首邑縣城隍廟)
(2).鳳山縣城隍廟⭐
➡️今高雄市左營區店仔頂路(左營鳳邑舊城城隍廟)
(3).諸羅縣城隍廟⭐
➡️今嘉義市吳鳳北路(嘉義城隍廟)
PS:
諸羅縣的治理範圍:
竟然是南由「新港溪(新市)✅」~北至「基隆✅」... 甚至還包括「宜蘭、花蓮、台東」...
很明顯...清朝治台對「台灣中北部💢」的「統治力是非常有限的」...😊
---------------------------------------------------
也因此,光緒元年設「台北府」⏩「府治」設於「竹塹(新竹)⚡」
2.台北府城隍廟⭐⭐⭐
➡️今新竹市中山路(新竹都城隍廟)